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行三国-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势便显露无疑!此时的刘毅已然高居燕王之位,故无论谋臣还是大将都会以臣自称,其实在他们心中燕王已然与大汉皇帝无异,只不过少了个名分罢了。
这固然是刘毅威望在军中的体现,也多少与他汉室宗亲的身份不无关系,天子逝去两年,时逢乱世后继无人,非燕王这般雄才大略者不得居其位。不要小看这个名分的力量,很多诸侯麾下虽是甘心为其出力却依旧是心存汉室的,比如说荀彧荀文若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例子,导致最后曹操还是对他下了手,不过此人虽亡,孟德亦感受到了那股力量的强大,其时他并未能一统大汉江山,因此终身止步魏王之位怕于与此亦不无关系,当然对于刘毅而言这个担心是存在的,即使有也定不会是主流思想,如今刘桓统领的宣传机构依然为此造势了。
接令完毕,高顺又再肃立,众将也纷纷恢复了之前的站姿,现在每个人的双眼都紧紧看在高将军的面上,马上就要对乐平发动总攻,谁不希望这主攻的职责落在自己头上?燕军军法严谨不假,这军功之厚亦是当今天下所少有的,数年没有大战,除了训练之中表现极为突出的士卒得到过军功外更多的士卒都缺乏这个机会,况且对军人而言战阵之上获得的军功才是最为扎实的,不光会有丰厚的物质奖励惠及家人,更是一份值得他们去珍惜的巨大荣耀,此时辽东军众将包括所有士卒在内那份建功立业的心情无疑是极为强烈的,汹涌而出。
华夏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传宗接代,对下一代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会给孩子们最好的待遇,这一点古今一致,而若能取得三星以上的金剑,自己的孩子就能在县府所办的书院中得到最好的教育,单此一处便比其余的赏赐更令士卒们心动。燕王不是别人,他向来一言九鼎,还没有任何一个战士的军功不曾落在实处。
“燕王给高某七日之限,可以我辽东军之能加上李将军朱雀营之助,又有这月来对乐平的种种打击与准备,真要是七日拿下此城,顺可没有脸面领受大王的战功,今日便要一问诸位,我辽东军需几日方可拿下此城?”欲临战先震士气,此时燕军军心释放之下已然是冲天火光,高顺此举便是火上浇油,要使的这一堆烈火燃烧的更旺更猛。
“将军,有李将军朱雀营助战,末将但请将军将主攻之责交给我营,再辅以三营士卒,宋某五日之内必定打开城关,到时无论死的活的乐进都要给燕王擒来。”高顺话音刚落便有一将奋然而出,言语之中颇有金石之音,众人视之原来是第一营营首偏将军宋宪,此人当年便在吕布麾下与高顺份为同袍,而一般来说各大主力军的第一营都会是战力最强的一个,便似青州之战中龙骧军史涣所统领的士卒一般,刘毅安排一军统领亦会给其配上得力心腹,方便其迅速的掌握全军!
“宋将军,前些时日都是你营士卒多有历练,我等旁观好生辛苦,如今这主攻之责理应由在下担当才是,将军,请将主攻之责交与末将,不需五日便可破城擒将!”此人出言毫不示弱,亦是一副势在必得之状,正是辽东军第二营校尉吕翔,此人乃当年袁绍麾下健将之一,冀州之战后随其兄吕旷一并投效刘毅,对于这些降将朗生在使用上并不会有所顾忌,用人不疑向来是他的原则!前提便是此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能录,也许吕氏兄弟不能成为和合格的大将,但身为校尉统领一营士卒却是极为称职,此时吕旷身在龙骧军中担当一营之首,吕翔则在辽东军,兄弟二人同一职级这在燕军数千将校之中也算独一份了。
这在燕军每次发起攻击之前几乎都是家常便饭,不光光是这些校尉们会在统领面前争夺战功,承担重责,似徐晃张合张辽这般大将在燕王面前亦是如是,刘毅对此向来颇为欣赏,军人连战功都不敢争还能争什么?不但此二将出言其余众将亦是不甘落后,这倒并非他们狂妄,此一段时日对乐平城的优劣之处有了更深的了解,士卒们在实战之中亦得到了最好的演练,加之之前的消耗与朱雀营的攻击从来未曾断绝,在龙骧军众将心中燕王给出的七日时限太不具备挑战性了,想要建功他们就要做得更漂亮才行,短期破城便是其中一种表现。
“好了,都给我安静,什么主攻副攻?此次攻城便用围三缺一之法,三面齐攻三面都是主攻,李将军,你的朱雀营今日先给我将东城那些城垛尽数砸碎,配属三方攻击的轰天炮襄阳炮今晚之前亦要到位,明日清晨便是我辽东军总攻发起之日,高某此番定要将那乐文谦生擒活拿,话说在前面,谁敢杀了乐进不但没有战功,某还要治他之罪!”等众人吵吵够了,高顺这才一言而决,这三面齐攻之法便是他与赵云商量的结果,其核心之处就在于能够对城中敌军做出最大的杀伤同时也能竭尽全力的将乐进捕获,这在高顺看来才是真正的大功。你张合徐晃的龙骧虎卫军再如何威风可却从未捕获过敌军大将!
“诺,末将领命!”闻听高顺之言李铁牛上前一步躬身领命,此乃正式的军令传达,朱雀营在乐平一战中是明确归属辽东军指挥的,因此此时高顺之言就是军令,当然要收起平时的亲近之态。
“宋宪将军总领第一第三第九三营攻击乐平南门,吕校尉领第二第五第七营攻击西门,某亲领第四、第六、第八营拿下西门,第十、十一两营待机而动,明日卯正全军总攻,五日之内定要生擒乐进!”
第一千零七章 城头激战
战阵之道各有巧妙不同,一般是围三缺一,汉中乐平两处曹操高顺的心思却不相同,前者意在消弱对方坚守的决心以及增大燕军器械营物资的消耗,后者则是为了更大限度的歼灭敌军主力,至于西门之处自然也会有所准备,高顺不但要在七日之内拿下乐平城,更不能放曹军大将乐文谦走脱,倘若此难以支撑之时弃城而走,与此处等候他的便会是辽东军骑兵营,而担任此营营首的正是燕王亲传弟子郝昭。
当年刘毅出巡在黟县之处将之收入门下,在这个爱徒身上亦是花了很多心血,并将家传绝学血龙戟法都不吝授之,名为师徒,朗生待郝昭实则如子,伯道亦是以父事燕王。自十一岁入军营之后杀敌建功从不落后,如今这校尉之职可是他真刀真枪的战功积累而出的。世子刘桓身在军中之时他是寸步不离左右护卫其周全,在郝昭心中哪怕自己万死亦不能让大公子受分毫的伤害!此时刘桓已然坐镇北平掌燕地之事,其弟刘信天资过人,这两年来声名鹊起令得伯道颇为黯然失色,不过对郝昭的为将之能赵云高顺都是知根知底,故才委以重任。
郝昭受刘毅重恩,对其忠心耿耿,亦因年岁相仿与世子刘桓更为相近,至于刘信在他眼中向来以幼弟视之,极尽爱护照顾之能,身在军中二公子对这位兄长也是极为敬重,若纯以入门先后而论,郝昭便是他不折不扣的大师兄。此番刘信前往徐扬之处,前阵战报传来其力敌猛将关羽用兵机警,与保障燕军**水寨一战功绩标榜,郝昭闻之心中自是欣喜不已,他与刘桓刘毅自幼便在一处,对这兄弟二人了解至深,单就军事而言二公子无疑比之世子更为适合战阵交锋,其非凡的武勇与过人的天分皆为人称道,幼弟已是如此他又岂能输之?
半月的停止攻击对燕军辽东军士卒而言便是有力难使,可乐平城中的陈留营却更不轻松,他们并不知为何高顺会停止攻城之举,但紧张的神经却没有一刻可以放松,朱雀营每日不断的打击加上燕军宣传战使得城中流言四起人心不安,这半月的时日对他们来说便更像是一种折磨!在很多陈留营士卒的心中竟也盼望着辽东军尽快前来攻城,否则终日被那沉重的压力笼罩心头也不知何时就低受不住而崩溃!
今日午后朱雀营对城池攻击的力度比之往常还要强烈许多,但对守军而言这种乱石齐飞的场面却近乎成了习惯,若按李铁牛的话来讲,他这大半月打入乐平城的石弹若是用以修建房屋,足够乐进兴起一座占地广阔的宅院了!城垛之下便是死角,陈留营士卒对此已然有了共识,他们甚至可以在乱石袭来之时聚在城垛之下用饭,战阵时日久了任何人的神经都会变得麻木不堪。飞石并不可怕,对方的打击重点还在城头各个垛口,往往是朱雀营打完陈留营修补,没有攻城之间的厮杀双方却似乎在此处叫上了劲,有时还会更为乐在其中。
陈留营士卒如今不怕飞石,可对朱雀营的霹雳罐却是望而生畏,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同袍被此物击中之后那种在火中嘶喊狂呼最后被烧成一堆黑炭惨不忍睹的场面,也不知燕军在这种罐中装了什么,竟是触物即燃,便连清水亦是扑之不灭,每回在朱雀营发射霹雳罐之时就是陈留营最为提心吊胆的时候。倘若运气不好被它击中,一条命中就要去了九成,即或可以侥幸逃生怕也多半便是生不如死之局!
朱雀营的攻势时强时弱,霹雳罐的发射亦无固定的时段,因此虽然今日袭击的更为猛烈也并未引起陈留营太过的重视,可当第二日燕军在东、南、北三面同时派出齐整雄壮的攻击队形之时,上至乐进下至普通士卒却都看出了对方与前番攻城的不同。队列还是一样的队列,士卒还是那帮士卒,唯一不同的就是气势,今日燕军攻城队形之中便弥漫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然之意,相隔数百步都是扑面而来。
沙场宿将百战老兵对于气势的感应是极为敏锐的,在战场上他们凭借这一点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决心是否坚决,其战意是否昂扬,而今日燕军给他们的感觉就是表面平静之下的沸腾。半月的相持已然结束,今日战局之间必将是尸山血海!对方营中战鼓擂动响彻天地,石弹与霹雳罐争相对城头袭来,与其同时,三路燕军同时从三个方向对乐平城发起了攻击,步炮协同,这个名称乐进与陈留营士卒或许不知其详,但对这个场面却绝不陌生,半月前任凭他们绞尽脑汁也无法对燕军的这种新式战术想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道,半月之后亦是如是。当然今日与之前还是有所区别的,燕军沉稳的脚步连成一片,似乎将整个大地都震动起来,这万余士卒同时冲杀威势直若万马奔腾!
在敌军列出阵势之际,乐进就已然感觉除了敌将赵云高顺的决心,就在他们发起冲击的一刻起,恐怕直到乐平城破或是无力为继方才会停下攻城的脚步!很明显乐文谦希望出现的局面是后者,撤守乐平之初他亦是信心十足,但此时自己还能将城池坚守不失吗?便是坚定如他在看了燕军的攻势之后都有那么一刻在心中产生了这个疑问。
不过乐文谦毕竟还是乐文谦,刘毅岂会轻易将一名敌将称为“狡狐猛虎”?即使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破解燕军的攻城战法他也绝不会轻易认输,或许在乐进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认输这两个字,战术之上无法相对他还可以拼命,论及此处他若在曹军之中认了第二就无人敢认第一,对此徐晃麴义二人皆是感触极深,青州一战曹军主力能够顺利撤出与乐文谦数度拼死断后不无干系,其勇烈之处确值得称道。
拼命可以理解为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敌人的性命,但绝不仅仅如此简单,否则与那些市井莽夫又有何区别?他们盛怒之下亦敢血溅五步!单只这般乐文谦何能身列五子良将之中?在他看来所谓的拼命乃是一种气势,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势,常言道“一人拼命、十人难当”,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可以阻挡的了?不过这样的气势是要受到环境的制约的,燕军士卒在战阵之上亦都会悍不畏死,其余诸侯的麾下强军也是一般,而乐进的厉害之处就在他可以让自己与麾下士卒随时保持的这样的气势,无论战局优劣只要他一声令下就可爆发出来。
气势之上有我无敌,为此不惜与敌偕亡,但乐进绝不会让这种心理影响到自己在战局之中的冷静,陈留营的疯是形容他们在战阵之上的表现而绝非是说其真是一群疯子!面对燕军的冲击几乎所有士卒都迅捷的躲在了城垛之下,再不会像从前一般想要通过远程手段来阻止辽东军的冲击,任凭他们的弓弩如何犀利精准可与对方的器械相比无疑要远落下风,那样的对耗只会给守军带来更大的杀伤,乐进在等,等辽东军士卒搭起云梯登城的一刻!此时朱雀营的发射虽然并不会停止可终究因为后延而在威力上有所减弱,更不可能用上霹雳罐这般利器,与步炮协同战术中此时就是配合最弱的一环。与敌军交战数次,乐进的确无法破解燕军的这种攻城战术,但亦不能说是一筹莫展。
在常规认知之中,攻防对城池发起攻击的这一段距离将是他们收到守军打击最严厉的时刻,燕军的新战术便是针对此处而设,就乐平实战而言可谓收效显著!也正是因此乐进才下定决心不在此处与燕军一较长短,他要保留自己最强的战力用在城头的厮杀之中,轰天炮襄阳炮威力再大也不可能将坚固的城墙彻底轰击坍塌,终究还是要通过步军的登城来实现占领,乐进此举就是把决胜之刻留在了此时。
当辽东军攻城士卒将云梯架上城头开始攀爬的一刻,守军便会紧贴城墙用一勺勺的金汤沸油浇淋而下,方才轰天炮打来的石弹也会成为守军就地取材之物,此时纵以朱雀营的精度也不可能对城头几乎与攻城同袍平齐的敌军进行精准打击,攻城战在如此局面下似乎也回到了常态之中,不少辽东军士卒被高空落下的飞石砸的脑浆迸裂掉落城墙,更有一些被金汤沸油迎面浇上顿时一片血肉模糊其状更惨!之前的忍耐便是为了这一刻的爆发,乐进的应对可称唯一的上策了。
在千里镜中观战的高顺自然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不过他面上的表情却未因手下士卒的伤亡而有任何的变化,哪怕燕军战术再如何先进,攻城之中的损失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战损都是意料中事,不过乐进放弃对辽东军冲击途中的打击亦可谓见机得当。攻守进行之间,高顺下令敲响战鼓,十数架燕军的井栏缓缓推进到了乐平城下,乐进对燕军的攻势有所准备,身有善攻之名高顺又岂能没有后手?
这些井栏高达数丈,上设平台下有滚轮驱动,它的高度大约能与乐平城楼平齐,身居其上的弓箭手们就能凭借手中的强攻硬弩对守城敌军进行精准打击了,轰天炮襄阳炮的威力在攻城之中远胜一般弓弩此乃不争的事实,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弓箭的威力并不是这些器械可以完全取代的,此时便正是辽东军这些神箭手们的扬威之时!也许他们会在与城头守军的对射之中有所损耗,可因为对方缺乏对井栏的有效打击手段后继的力量却可源源不断的加以增援,哪怕形成相持之势陈留营士卒也再无法对攀爬云梯的燕军进行专心一志的杀伤!
而在城头守军遭受到友军井栏的压制之后,辽东军攻城士卒的动作又再变得无比迅捷起来,攻城战开始半个时辰之后已然有人成功的登上城楼与敌军展开近身搏杀,一人之后便是十人,十人之后就是百人,一时间乐平城三个方向的城头之上血战不可避免的展开,不过高顺心中清楚,按乐文谦之前的表现,登上城楼只是燕军的第一步,接下来才是双方真正实力的较量,此处方能决定攻城战的成败。
第一千零八章 心力交瘁
刘毅定下反攻之策,赵云高顺领军狂攻乐平,于此同时燕军铁骑营重骑、白马、并州、西凉四营亦开始了大规模对曹军虎豹骑的搜捕,十余万铁骑纵横驰骋在兖州西侧的土地之上尽力压缩对方骑军的活动空间!当然在此之中刘毅是极为注重各部之间的联系策应的,十余万人虽说人数众多可在数百里的正面宽度上也未必就能尽数覆盖,倘若被敌军窥机集中优势兵力加以打击亦可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每一路骑军至少都有万余骑的人数,即使虎豹骑全数出动对其一路加以打击以燕军骑军战力之强想要将之尽数包抄一口吃下也绝非易事,且一路受攻两翼的同袍便可立时加以策应,首先要保证的是自身的安危。
燕王的金狼旗出现在了文丑重骑营负责的区域之中,自从这面战旗出现之日起便只代表一个人和一种含义,人是刘毅,意在全胜,金狼旗飘摇之下从黄巾起义到如今都未逢一败,无论对曹操还是剩下的孙刘双雄包括其麾下士卒在内这面旗帜都有着充分的震慑力,此时反攻的号角已然全面吹响,刘毅亦不用再隐藏自己的行踪来使敌军多做猜测,燕王便在兖州足可显露出燕军对此处势在必得的决心!
当日刘毅曾有亲身为饵进至陈留近郊吸引曹军虎豹骑来攻之言,其时郭嘉顾左右而言它将此事一代而过,燕军的强大的实力使得他们不必冒太大的风险去行使一些奇谋之处,尤其还牵涉到燕王的安危所在,哪怕刘毅有着万无一失的信心在郭嘉眼中此举亦有着九成的把握也不能够,万一稍有闪失对燕军而言将会是灾难性的打击!奉孝不是戏志才,他很少会采取强硬的态度来应对燕王,可这并不代表他不够坚决,其余之事或许还有商量,与此处却无半点可以商榷的空间!
朗生对此亦是无可奈何,或者说他身为武人的职责在司隶之战中出马生擒闫行之后就已然结束了,以后再想亲上战阵与敌方勇将对决与两军阵前的希望也会极之渺茫,因为他的安危已然代表着数十万燕军与过千万的燕地百姓,这个责任是谁也付不起的,他的周全必须作为全军首要之事来看待,不允许出现任何一点的偏差,在这一点上几大军师包括燕军诸将都已然形成了共识!似关羽、张飞、典韦、许褚这般大将想在战场上与刘毅再度对决的希望亦多半便要落空,此时他们与刘毅已然不在同一个层级之上了,朗生眼中着重的只能是大局!
不过刘毅不能行此法并不代表此举无效,郭嘉在此中亦做出了一定的变化,进至陈留东郊最近处离城池不过三十里的变成了白马营骑军,这是一种对敌军的试探,更包含着很深的示威含义,你这兖州之处除了几处坚城之外已然尽数成为我铁骑营随意纵横之所,照此下去,再多的坚城也逃不过被燕军分割包围一一击破的命运,至此虎豹骑精锐还能坐视而隐藏不出吗?假若他们再度隐忍,乐平之战就会给身在兖州的所有曹军谋臣战将敲响警钟,不要以为凭借雄城守卫就能借守城之利来消耗燕军的战力,此时的燕军并非坚守就可以阻挡!
两年方略、全军整军,器械提升,战术革新,燕军着重在攻坚之上的发展已然见其成效,也许当年袁绍凭借冀州几座雄城连成一线坐守耗敌,再无海军登陆奇袭其后一手之时的确可令朗生的幽州军难做突破,可如今曹操想要依样画葫芦的以此来对付燕军就是有些过于想当然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此时的燕军在集中力量之后有可能也有实力做到在短期之内拿下当今天下的任何一座雄城,此方为刘毅最厚重的底气所在,在强大的燕军面前一味守御终究要以失败告终!
乐平总攻之后的第四日清晨,高顺亲领三营士卒攻击的东城城墙已然是伤痕累累,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城垛被朱雀营的轰天炮所砸毁,这意味着辽东军士卒可以更为顺利的登上城楼!距离城墙不到三十丈之处矗立着燕军的数十架井栏,他们在一刻不停的对着城头倾洒箭雨,自第一日开始除了夜间稍有调整,辽东军的轮番攻击便如海浪一般从未停歇,在这种攻势之下还能支撑三日陈留营统领曹军名将乐进乐文谦的能力亦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其强韧之处令人叹服!
在曹营一众名将之中,乐进其貌不扬身材短小论威仪显然便是其短处,如今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鏖战下来,那个敦实的身影亦不免有些摇摇欲坠的感觉。满面黑灰乃是夜间朱雀营霹雳罐的攻击所致,周身已然凝结色呈紫黑的血液也不知来自敌军还是麾下士卒,本来在青州之战中便受伤不轻,回到兖州不久大战便接踵而来,乐进根本没有得到过充分修养的时间,这三天高强度的厮杀使得城中守军已然有些筋疲力竭,乐文谦便更是心力交瘁,可他知道自己是不能有片刻歇息的,说不得麾下士卒看不见他奋战的身影军心士气都会受到影响,战!他必须要战到最后一刻,可这样乐平城就有希望了吗?未必!
靠在尚还完好的一处城垛之上,乐进的胸口在迅速的起伏着,高顺辽东军的攻击是没有日夜之分的,方才天色还未放亮之时他刚刚率军击退了对方的一次冲击,这是第四日,陈留营士卒在燕军三面齐攻之下已经无法做到有效的轮换了,如此一来他们的疲劳还将有着成倍的增加,自己还能守多久?援军是不会有的,这是曹军先行便定下的策略,只是当时自曹操始谁也没有想到燕军的攻坚之能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自己三万精锐加上乐平坚城真正坚守的时间竟然只有八日,倘若在战前有人对他如此说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可事实就是这般的残酷,撤兵可行吗?与其在此处守死倒不如先行保存力量。
一根羽箭带着呼啸之声自乐进耳边三尺之处呼啸而过,疲惫使得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提醒那个似乎刚从睡梦中醒来便条件反射般站起身形的士卒,羽箭毫不留情的穿心而过,年青的士卒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嘶哑的喊声便重新倒在了城头之上的尸身堆中,此时观其表情却并无太多的痛苦之色,死亡在这一刻对他而言说不得便是一种解脱。
双方士卒的尸身就这般纠缠着躺在城头之上,将本就并不宽敞的空间又再占去一半,陈留营士卒只能将之勉力推在一旁堆积而无力对之加以收敛,更多的精力与体力他们还要保持在接下来的厮杀之中,作战之时的乐进与其麾下都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疯狂,可在这三日时间的攻城作战中敌军那种疯狂的攻击也不在他们之下分毫!硬碰硬的下场便是两败俱伤,但不可否认可在城头稍占以逸待劳之势的陈留营是微微有利的,便是如此双方的伤亡却保持着一种平衡,这只能说明辽东军的战力还要稍在陈留营之上,且这个优势还越来越大!
高顺可以在城下专注东城一处,乐进却必须要不时顾及城南城北两处的战况,方才与其说他是靠在城垛之上歇息倒不如用个跌字更为贴切,有伤在身得不到妥善的医治,体力精力的消耗又是如此巨大,怕便是铜浇铁铸之身也难以支撑下来,三万士卒到今日凌晨可战之兵恐难以超过一万之数,且其中多是疲惫不堪的士卒,坚持下去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自己与他们一同葬身在这乐平城中,再无别路可走。
说起同袍,鲁国东平陈留等处的情形乐进都难以得知,假若可有援军前来应只能是夏侯将军统帅的虎豹骑,出现在乐平城下的敌军只有高顺的辽东军与那支令所有陈留营士卒恨之入骨的朱雀营,想必此时于禁与曹仁二将都会受到燕军其余主力军的监视而动弹不得,如果燕军还有像朱雀营这样的部队的话,说不得于曹二位将军的命运也会与自己相同,他们是无力前来的,便是虎豹骑来援亦是微乎其微!
燕军不是曹军之前的那些对手,兵力战力优势都在对方手中,论及骑兵更是天下最为强大的,燕王刘毅当年最为出名的除了其武勇之外就是对骑兵的指挥,这一点曹操在与众将日常的交流之中每有提及,以刘毅的用兵和其麾下谋臣的周全他们岂会不紧盯曹军的机动力量虎豹骑?死乐进不怕,但问题是这样战死他实在心有不甘!
还未等乐文谦的思绪再度活跃起来,城下又传来了燕军响亮的号角之声,乐进急忙手撑墙壁支起自己的身躯小心的加以观望,三日以来他对燕军的传令方式也大致摸清了规律,这阵号角便是攻势发起之前的召集之令!观看远处燕军的布阵之后,乐进的双眼瞳孔有着一阵微微的收缩,敌军阵中出现了一队与往常不同的士卒,这对士卒看上去不会过千人之数,皆是黑衣黑甲,他们的身材并不高大可较之此前的攻城士卒而言却是更为短小精悍,当即一个名字便在脑海中浮现!
第一千零九章 终破坚城
() 感谢熊兄的月票!)
“营名陷阵,百战百胜,攻城略地,有我无敌”,早在诸侯讨董之时,温候吕布麾下除了天下闻名的飞獠雄骑之外就还有一支战力坚强的士卒为天下所熟知,高顺高敬方的八百陷阵营!在与诸侯联军的对抗之中屡建奇功,威寒敌胆,就是当年的刘毅也并未在这支劲旅身上讨到多少便宜,其英勇善战尤善攻坚,攻城拔寨之中更显其能。
另一个时空之中吕布在白门楼殒命之时张辽得关羽所保,高顺则不发一言默然求死,其为将之能亦因此而未得以充分的发挥,不过在后世此人还是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今世刘毅看人除了后世的了解作为借鉴之外更有本身的认知,更要在实际之中观察对方的表现,在他眼中可能论起大将之才高顺比之徐晃张合张辽等将还要稍稍不及可身为一军统领已然足够合格,而其优势所显一在攻坚,二便在练兵,前者在战阵之上辽东军与陷阵营已然有了显赫的战绩,后者之上燕军的那份cāo演纲要里很多都是高顺的心得,亦是与燕王通信最多的大将。
与幽州武院的高级培训班之内,平素颇为沉默寡言的高顺亦是最为优秀的学员,除了军营实务进一步加强之外,刘毅那些先进的军事理论就是最为吸引众将的地方,而以朗生纵横无敌的经历来宣导这些理论无疑又是最具说服力,燕王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去影响那些中高级军官提高眼界与革新思路,然后再通过他们去影响全军,这在燕军的建军之中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环,从大战打到目前的局面来看这样的建军是卓有成效的,燕军各部在战力的提升上可能因为之前基础太强并不十分明显,但在军事理论与新战术上就是进步明显了。
高顺给自己定下的破城之期是五rì,当然这个估计是做好了应对最大困难的打算,随着战局的进展与战场形势的种种变化,他已然能够确定破城之期就在今rì了,陷阵营的出现便说明了这一点!好钢用在刀刃上,上,王牌部队箭头部队的使命就是勇挑重担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关键的作用,此乃幽州武院之中燕王多次提到过的话语,高顺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