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行三国-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徊糠质粲谡绞跤胩跫拗频挠采丝梢栽菔辈患涌悸牵稍谑嫡街辛骄浜现涑鱿值奈侍饩秃苁侵档媒烀侨プ芙峋榱耍窈蟮拇笳窖嗑娑缘募岢蔷恢估制揭淮Α
首日攻城战局发展顺利,高顺当然不会让乐进有喘息的机会,夜间李铁牛的朱雀营依旧在不间断的对乐平城头做出打击,敬方有言此战最为辛苦的便是同袍士卒,一旦得胜当以朱雀营为首功之臣!说这句话的时候高顺是极为认真的,步炮协同攻城,后者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不过一向牛皮哄哄的李铁牛此时却表现出了极大的谦逊,兄弟们只是辛苦一些,辽东军的同袍可是拿命去拼的,为了燕王大业这本就是朱雀营士卒应有之义,岂能因此而争功?此言正是铁牛的真实心意,抛开别处不谈,这一次的乐平攻坚他可是过足了战瘾,更对高将军做出了承诺,朱雀营要帮那乐文谦再建起一座城中之城!
铁牛的话固然有些夸张可仔细一想却也并不为过,十二时辰不间断的发射石弹,一日一夜打进乐平城内的石料的确难以数计,不过想来乐大将军此时是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考虑建城的问题的。赵、郭、高等人闻言皆是莞尔,久在燕王与管统领身边,这李铁牛倒也拾了不少的牙慧,如此言语放在数年之前他可是说不出来的。
战局的顺利使得每一个燕军将领的心情都较为轻松,但这只是一刻,身为主将,赵云高顺都知道张弛有度的道理,一日乐平城未下,他们就不可能真正轻松,之后的总结气氛就很是严谨了。燕王说过精益求精,在平常的操练之中要对每一个细节深挖细抠,战场之上更要时时对战术得失之处加以精研,步炮协同中主将对于时机的把握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高顺心中更是深知此战之中除了他丰富的攻城经验之外,千里镜的效用更要占到极大的比重,这个只配发到燕军统领一级将领的观敌利器在攻城战中似乎更有奇效,他能将第一线的战局随时清晰的反应在主将眼前,针对起做出的调整就是如影随形,这也是乐文谦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那高顺还当真会有千里眼不成?否则燕军对城头的打击为何会如此的精准?往往出手就是要害所在!
针对日间在战场之上出现的种种情况,燕军众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步军冲击的阵型能否更为合理而避免轰天炮产生的误伤,如何在确保不伤及同袍的前提下更加准确的打击敌军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都成了战场总结的重点所在,这些在原本的操练之中就被研究过无数次,可有了今日的经验之后这样的战后总结更显的有的放矢。
自从燕军成军的那一刻起,军中集思广益的习惯就一直保持了下来,从上到下无论何人对战局有着想法都能通过完善的制度一层层报备上来,给主帅的定计提供很大的便利。而对于战役总结而言这样的习惯更有效果,何者应该加强运用让其发挥更大的效果,何者又应该将之摒弃不再使用都会通过这样的议论而总结出来,每当大战之后将领们都是要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上报的,这些实际作战之中的宝贵经验斗将成为今后燕军丰富军事理论的基石,在刘毅心中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仅是人员素质与装备,先进的军事理论与战术不可或缺。
似乐进这般名将经过今日一整天的鏖战之后肯定会对燕军的战法做出相应的安排,赵云高顺都不怀疑对方有着这个协调能力,如此料敌先机或是改变自己的战法就能起到随机应变之效,具体战术的理论思想或者只有一种,但放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却可以千变万化,高顺在战术的安排上肯定不会一成不变,当然在此之前他与李铁牛的沟通最为关键,相信经过乐平一战之后,朱雀营作为战略兵种的地位还会有所提升!好钢用在刀刃上,麾下王牌陷阵营敬方并不准备在这几天之内使用,燕王当年曾经给众人说过一个一根稻草压垮马匹的故事,高顺记忆犹新,陷阵营的分量不是稻草可比,一旦用上就要将眼前的乐平城彻底碾碎!
第九百二十六章 耀武扬威
乐平城激战一日,燕军众将因为战局进展的顺利都有着较为轻松的心情,而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汉中,曹军大帐内就没有这样的气氛了,孟德面色沉肃一派深思的模样,荀彧等谋臣亦是如此,而实际指挥今日攻城之战的将领们也是一言不发,攻击整整一日,数万人连番上阵,结果伤亡超过五千,井栏冲车损失十六具,这般损耗放在之前攻击一座中型城池都足够拿下了,可在汉中他们甚至连城墙都没有攀爬上去,固然燕军燕云军统领张文远有善守之名,攻寨之时曹军亦见识过器械营的威力,不过任谁在战前也想不到竟然会打成这样的局面,而今日不过是正式开始攻城的第一日,战况对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之前的试探之中张辽还故意让曹军架起云梯攻城来让士卒们感受到实战的惨烈气氛,而今天在器械营的配合之下他是全力尽出,将曹军无数次的冲击挡在那段死亡距离之外,偶有漏网之鱼也被城头倾倒而下的滚木礌石金汤沸油打了个焦头烂额,轰天炮的散射对付冲击之中的曹军,大型轰天炮的直射专门用来打击敌军的攻城器械,小龙和燕云军器械营统领林耀可是实实在在的过了一回实战打靶的瘾,再配合上守军弓箭手的强力发挥,汉中城前两百步的距离皆被燕军的远程火力而覆盖,交织之间便成了天罗地网让曹军士卒难做寸进!
无论曹军夏侯惇曹洪等战将如何变阵或是调整战术,城头之上的张文远似乎总可先其一步做出应对,这样的快速反应简直便是神乎其神,其中的原因曹营众人亦如乐平城中的乐将军一般百思不得其解,五千人的伤亡,十数架大型器械的损失换来的是汉中城头的毫发无伤,不要说是曹军普通士卒,就是这些谋臣猛将的心中亦是压上了一座沉重的大山,谁能料到燕军的防御能力竟然坚强到了如此地步?
在曹营众人眼中,今日之失除了张文远调度有法,时机判断近乎神迹之外,那些燕军大大小小的发石车就是最大的威胁,平地之上它们已然威力惊人,到了居高临下之时更令人胆战心惊,显然曹军初次对坚城的攻击试探那张文远是留了一手并没有全力尽出,今日其发射射程与精准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最为震撼的一幕出现在午间,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城头那架巨大的发石车只发射了一枚石弹就将曹军的一架井栏彻底击垮,其时汉中城头一片欢呼之声,震耳欲聋!
不过倘若他们见到乐平之战中朱雀营在攻城时展现出来的威力的话,一定会庆幸这支燕军名震天下的劲旅不在汉中,守城之时轰天炮固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可在阵地安排之上亦是花费了张辽与两位器械营统领无数的心血,且能够推上城头的大型轰天炮只是少数,多半还是以小型轰天炮为主,比之乐平城下李铁牛精心安排襄阳炮阵地所发挥出的远程威力还有一段距离,很难说是曹军的幸与不幸。
今日守城之战,张辽特地将张鲁等一众汉中将帅请上城楼观战,并由军师亲自作陪,这是二人昨夜一致商议的决定,其用意自然还是针对前番曹军的流言之策。张虎以燕地惯用的宣传手法将城中百姓的民心稳定下来,可对于汉中军的一众战将这个方法就未必管用了,因此让他们亲眼见到燕军在守城之战中表现出来的强大战力就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可以说今天的战局能够打成这般模样也和张辽的绝招尽出有着很深的联系,这可是当着汉中众人的面,倘若不能给与攻城曹军巨大的打击燕云军丢的就是全体燕军甚至是燕王的脸面了。
不过这个情形并没有发生,相反今日战局的进展对燕军士卒而言近乎完美,也让张鲁和他的汉中将领有了更大的震撼,曹军轮番出动大军数万,对汉中城的冲击犹如海浪一般,便是远隔百步亦能感受到对方士卒身上的那股冲天战意,众人不由自问,倘若换了是他们来镇守城池面对这样一支劲旅又会是何种模样!可就是如此的劲旅,他们的阵型变化多端,士卒悍不畏死,但在技高一筹的燕军面前却显得很是无力,射手队,器械营,巡城士卒,燕军的分工合作在张辽的调配之下无懈可击,所有的战术动作都是那般的娴熟干净,他们的强大不亲眼所见定然难以相信,有张辽与燕云军稳守汉中城,张鲁与麾下一众战将的决心都是大为增加,曹军此次是真的撞在了南墙之上。
一天的激战下来,张鲁与汉中诸将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的攻防大战,攻城战之中的种种手段战术被双方运用的淋漓尽致,观战众人虽非什么名将可军事眼光与经验还是较为丰富的,便更能看出这场大战的精华所在,燕军精良无比的器械盒士卒们娴熟之极的战术能力都让他们叹为观之。而一日攻防下来的结果更是奇迹,没有一个曹军士卒能够成功的登上城楼,整整一天的激战燕军阵亡的士卒不过十余人,说无损绝不为过。就算汉中城坚,可若易地相处张鲁自问最多只能击退曹军的攻击,要他做到似张辽及燕军这般模样怕是想也不曾想及。
“此物观景观人如在眼前,真新巧神奇也!”初始张鲁众人即使在张虎的陪同之下亦是都保持了极高的警惕,一般而言攻城战之中城楼就是对方的打击重点,不过既然张子才亲身在此,想必其必有依仗,后果然不出所料,曹军的攻城器械被燕军压制的完全哑火,没有任何能力对城头形成威胁,众人自是稳如泰山!心情一轻松,关注的也就更多,此言便是张鲁用千里镜观望城下曹军阵型之后的感叹!
也不知这张公祺的运气是好也不好,刚刚接过千里镜贴在眼上一看,那角度却是恰到好处的停在了曹孟德的面上,便连其晗下胡须都看的清清楚楚,张鲁当时就是手中一颤!这不是说张太守胆小如鼠,忽然一张面孔出现在没有准备之人的面前却是比较难以接受,有此表现的又何止张公祺一人,便是那些久经战阵尸山血海如履平地的名将初用此物观察之后也并不比今日的张太守镇定多少。不过一方诸侯终是定力非凡,很快便冷静下来还找出了此物在军事中的实用价值。
“哦,此物竟是出自燕王所想?恩,观及眼前,又有这千里镜,燕王当真雄才大略也!”听张虎说起这千里镜虽是出自幽州器具所巧匠魏翠曾之手可当初将之提出的却正是燕王刘毅,张太守的吃惊亦不在方才近距离观察曹操容貌之下,他似乎很难将一个王者与眼前的千里镜联系到一起去,这句雄才大略用在此处有些不伦不类,可张鲁却很难再找到合适的用语去形容刘毅,此事亦的确有些颠覆。
当然能有此荣幸用千里镜观察曹军之势的唯张鲁一人耳,如今在燕军之中只有统领级大将才有资格配备此物,此举出于保护燕军先进技术的目的,谁也不能例外,而那些大将们在用过此物之后亦对燕王的决定很是支持,虽只不过两尺之物,可它能在战场之上发挥的功效却难以估量,采取这样的保密手法亦是无可厚非。如今张鲁也是深以为然,一方之雄绝不是草包,而在张虎点明了此乃燕王军法之后,汉中诸将也少了很多的不忿之心,此次燕军前来汉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不是他们超强的战力而是严明的军纪,在遵守军法之上燕军士卒有时固执的近乎可笑,但在见了今日这场大战之中燕军的训练有素与合作无间,谁还敢在此处取笑之?三军之勇,令出法随!
“文远真国之良将,国之良将也!”今日一战张鲁兴致极高的从头看到尾,发出的感慨亦是极多,整整一日,士卒可以轮番得到休息,可从始至终在城头上都能看见张辽如同标枪一般挺直的身影,一条条准确的军令自他口中不时而出,其判断之快,形势分析之准都让汉中军诸将见识到了燕军名将的风采,为了达到与军师的约定安汉中众人之心,文远这一日可是拿出了压箱底的本事,这样的张辽岂能当不起张鲁如此之赞?恐怕此时张公祺心中已经淡忘了在司隶大战之时,正是张辽的出色发挥才让韩张联军难尽全功,最终被燕军所灭。
“哎~~林哥,可惜李统领不在此处,要是他在,将那大家伙推出来,按眼前的距离加上城池的高度,再有统领的射术,我看直接打到那曹孟德的大氅之处都是不难,若能将那曹操毙在轰天炮之下不知将是如何的奇功!可惜、可惜!”此乃黄昏曹军停止攻击之后长安营与燕云军两位器械营统领的对话,前面的一大段出自小龙之口,那最后的可惜二字却是二人异口同声,不光出言二人还俱是一年失望之极的神色摇头晃脑不已,和他们的年纪配合起来看上去很有喜剧效果。
小龙言中的统领不是长安营主将张绣,他称呼公行向来是张将军,统领的称号是属于李铁牛的,盖因这些器械营的校尉皆是出自朱雀营中,身为军中之人,忘本乃是为人大忌,况且他们能有今日与李铁牛的大力栽培是分不开的!朱雀营中威力最大的器械是什么?所有营中将士的答案都会一致,统领的大家伙,这句话听上去颇有些歧义,当日管亥就以此笑话过铁牛,“兄弟,你的家伙到底有多厉害?”
在朱雀营中,李铁牛是出了名的与普通士卒同甘共苦,唯有的例外就是大家伙,对这架通体精钢打造的巨型轰天炮他是爱如至宝,恨不得睡觉都能与之一处,他的射程与威力还要胜过大型轰天炮,但具体有多少就很少有人得知了,不过小龙林耀在朱雀营之时便深得李铁牛器重,自然知晓很多,今日攻城之时曹操的所在离汉中城至少超过四百步,由此便可见大家伙的最大射程是如何的恐怖!
随着曹操的退军,今日的攻城告一段落,张鲁一力坚持要在府中设宴为张辽与一众将士庆功,日间的战局实是太长士气,纵使张辽一再以军情为重推辞张鲁只是不许,当然在宴席之上酒水是不会出现的,而今晚的这个晚宴更有独特之处,光是张姓之人就有足足十七个之多,便如同张家的家族之宴一般!
第九百二十七章 隽乂之谋
汉中城下的这场攻防之战对于西线全局而言无疑举足轻重,在通过宣传之法稳定民心之后,张虎与张辽联手在汉中诸将面前又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耀武扬威之举,之前的稍显颓势节节后退随着燕军士卒在守城战之中的完美发挥初步有了扭转的迹象!但不论是子才还是文远都不会有丝毫的掉以轻心,设谋使得城中可以万众一心不是没有代价的,燕军已然将自己的底牌亮出了很多,对于曹操与其麾下的应对能力二人都无法忽视,明日之战局便绝不会如今日一般轻松了。
无论如何稳守汉中已然成了张虎与燕王之间的默契,而对这场大战可以起到最大影响的无疑便是在正极速赶往汉中的张合虎卫军身上,就在张鲁设宴款待燕军诸将之后,张虎等人已经聚在了离北城最近的一处民居之中,此处乃是临时征用作为燕军城防的指挥所在。晚间的宴席众人只是浅尝辄止,今日的战情虽是振奋人心但离汉中之战的胜利便是天差地远了,自然当要收拾心情来应对接下来的恶战。
堂中张虎、张辽、张绣、穆顺等人尽皆在座,子才手持一份书信正在细细观敲,面上神色十分专注,众将则显然是在等待军师览毕信件,就在方才,天耳送来了张合将军的飞鸽传书。刘毅得到汉中战报分析出曹操意之所在的同时,虎卫军便早已做好了奔赴战场的准备,只不过当时张合的目标乃是青州之处,而在燕王与几位军师的调整之下这支燕军王牌最终赶往的却是汉中,以如今的形势而言,虎卫军若是能够及时加入战场将给与张虎极大的支持,对于此时张合的所在众将自然极为关注,但其都是身经百战之辈亦不会缺少沉稳之气。
“今日一战,尽展我军之威风,文远不愧燕王之赞。”片刻之后张虎方才将书信之上的内容尽皆看完,稍稍闭目沉思之后便将此封书信交到了张辽的手上,出言之时的语气亦是颇为轻松,眼前所坐都是军中大将,松弛有度的道理不用张虎多言。他坐镇司州之处长达六年,张辽一直在其麾下守卫雄关虎牢,二人之间极有默契,今日之战文远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张虎对这员爱将自然不会吝啬赞赏之言。
张辽闻言谦虚的一笑,却是不再出言,他的注意力已经被张合信上的内容所吸引住了,燕王麾下大将之中除了二、三两位将军之外,声名最盛的便要数龙骧军统领平南将军徐晃及虎卫军统领平北将军张合,无论武艺、统军还是战绩他们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在燕军之中,而是真正的名震天下,比之自己尤要胜过少许。盛名之下无虚士,但看张合给军师提出的这个建议便可见一斑,当下也是深思起来。
而张绣穆顺等人则是连连颔首以赞同军师的出言,后者此时乃是燕云军副统领,前者为其前任,二人皆曾为张辽之副,对其统军之能是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的,燕王将张将军成为燕军第一守城强将,和高顺交相呼应可谓名副其实,不过在二人眼中,张将军又何止精于守城而已,司隶之战突袭韩张联军就是明证,可谓攻守兼备,良将之姿!且在性格上张辽与赵云徐晃极为相近,皆是稳重谦和之辈。
当年的并州一战,张合大战之后率领其时的虎卫营拼死拦截吕布,混战之中他还曾受了张辽一刀伤情颇重,可待文远投效刘毅之后,二人竟是越发相投,遂成至交好友,燕王将之称为“不打不相识”的典范!张合在战场之上绝不乏冷静稳狠,可在平时却是颇有诙谐之气,管统领都言斗嘴就要找隽乂,其余则胜之不武!当年的那一刀就成了张合的杀手锏,据说凭借此言虎卫军在燕云军的身上可是占了不少便宜,每次有什么新装备或是人员补充张辽都要礼让隽乂在先。
当然这只是玩笑之言,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几乎每战虎卫军都会承但最为艰难的任务而导致损失极大,而在司隶之战前,张辽镇守虎牢关燕云军可是憋了有几年时间,似此他又岂会与张合相争?那年乌桓大头领送来良马多匹,隽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明与文远,足见二人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正是有了对好友的深入的了解,张辽才会觉得信上之策的确极为可行,看来在急行军中隽乂也没有过片刻放松。
“文远所感若何?”“军师所见如何?”张辽看完好友手书便又将之交给了长安营统领张绣,其后与张虎几乎同时问及对方,将帅二人不由相识一笑。麾下有着这般良将,又是对其知根知底,文远的意见在子才的心中显然会有极重的分量。方才张辽观信之时他便一直在思考隽乂心中所言得失,看得出此封手书之上提出的建议是经过张合深思熟虑的,曹军会对此作出的反应以及虎卫军如何应对,又如何与燕云、长安、司州诸军配合都做了很是深入的阐述,详尽而又细致!
“隽乂兄所谋深远,见解精到,对战局分析亦颇为透彻,此举虽有风险之处却极为可行,那魏延魏文长虽是年少,末将知之不深但燕王既然如此看重与他,其人必有过人之处,再加孟起之司州营可与之写作,以辽之见此策可也!”军师问起张辽自不会犹豫,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其中不乏对张合的夸赞之言,当说到燕王看重魏延之时众人不由会心一笑,有过太多的先例,现在绝对没有人会对刘毅的看人眼光提出任何的质疑,而文远之所以提起此人便是因为在隽乂的所谋之中,魏延是要担当重任的,由此也可看出此人的不凡之处。
闻听张辽之言张虎微微颔首,却是并未立刻出言而继续陷入了深思之中,显然他综合文远的意见再加以思量,对于军师的这种习惯众将早已是习以为常,燕王向来提倡各尽其职,战场之上统帅有统帅的担当,大将亦有大将的职责。将自己心中所见尽数说出,剩下的就要军师去详细加以考量了,而一旦他做出决定,无论是否与自己所见相合,张辽都会尽心竭力的去执行,多年的相处二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况且令行禁止又是燕军一贯的法度,汉中之处军师便是决策者!
稍待张虎又再问起张绣之意,公行的看法与张辽几乎同出一辙,亦是支持张合在信中所言的建议,当然在他与文远的心中都有着此法的意见与补充,不过如今军师问的只是他们的看法,这些还是留待定计之后再言不迟,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军师都一定会给他们充分阐述自己所想的机会,这在之前的战事之中早就得到了多次验证。
方才闻听张辽言语子才是微微颔首,而如今张绣出言他却是含笑摇头,倒不是说他的想法发生了什么改变,看来这些大将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共同性的,他们从来不会畏惧战局的复杂与多变。而站在张虎的角度却愿意将战事变得越为明晰越好,复杂多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难以预测,意外情况越多对于统帅而言战事就会变得更难把握。当然这二者之间亦要随时而变,就眼下的汉中战局而言,打成乱战的局面对兵力处于劣势的燕军一方并非是不可以接受的。
张虎谨慎求全不假,但该出手之时他也不会犹豫,否则当年又怎能支持刘毅无比强势的对待匈奴?今日也不会在汉中城中摆出一副与此城共存亡的姿态!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战死沙场也绝不仅仅是武将的专利。文士一样可以具备刚勇之气,比如说袁绍麾下的谋臣田丰或者是后世名垂青史的那些名臣,只不过他们的勇烈多数展现在朝堂之上,与武将们浴血沙场只是所在之别。
能为对己有知遇之恩的燕王完成大业,张虎与徐晃张辽等大将一般绝不会惜身,但身为一军之帅,汉中之战事关全局,他必须要全面的加以权衡,自己的任何一个错失都有可能造成十数万忠勇将士的血洒疆场,这是不得不慎!也是作为统帅的一种担当。如今张虎手下只是十余万将士,另一个时空之中诸葛亮就是将整个蜀国担在肩上了,所谓“诸葛一生为谨慎”绝不应该看做是对他的否定。
这一番深思足有半个时辰之久,在张虎眼中,隽乂的提议是足以改变整个汉中战局的,可倘若失败也会使得虎卫军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最后众人的决议便是将此交由燕王定夺,张合前来汉中还需一段时日,此事并不需立时而定,与冀州往来时间极为充足!而令张辽张绣都颇为兴奋的是军师此次也和他们一样表达出了对张合此策的支持!
第九百二十八章 虎豹精骑
() 汉中、兖州、徐州,燕军三处同时出,刘毅摆出了一副大决战的架势,而三者之中最为关键的无疑便是对兖州的攻击,不单单因为此处乃是曹cāo经营多年的大本营,更因为燕军先进的攻城战法将会在这里通过实战进行检验。从高顺辽东军在朱雀营配合下对乐平城发动的攻击效果来看,这个步炮协同或者可称为远近合一的战术已经取得的了一定的成果,对比汉中城下的攻防它的作用便显得更为突出。
不过兖州之战中,乐平只是其中一点,高顺的辽东军本就是燕军之中最能攻坚的主力军,还有着王牌战略部队朱雀营的大力相助,才能造成眼下近乎一边倒的战果。而在太史慈北平军和高览疾风军对鲁国东平两处的攻坚之中,战局的进展便要显得缓慢的多了,这非是两军的战力比之辽东军相差过大,少了朱雀营的强力打击,各军器械营虽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想对城头敌军做到全面压制就不可能了,加之赵云与郭嘉的方略是先破弱敌,东平鲁国二处的坚固尚在乐平之上,曹仁于禁二人jīng擅守御之道,如今的战局态势也在情理之中。
面对敌军摆出的以坚城为点的纵深防御,最好的方法便是倾力破其一点,其余各处待机或牵制或主攻,这一点赵云郭嘉与燕王的意见都很是一致,如今高顺在乐平城下取得较大的优势,此处就成了燕军的突破口所在,接下来的几rì辽东军在朱雀营的配合下继续对城池发动了不间断的强大攻势,乐进临阵虽是做出了不少应对,可朱雀营的威力实在太大,战局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消耗战的节奏之中。
而就在辽东军对乐平发动攻击的第二rì午间,燕王刘毅一声令下,铁骑营十余万jīng锐化作数道洪流涌入了兖州境内,按照事先的布置避开坚城抢占各处战略要点,隔断曹军强点之间的道路联系,刘毅要在兖州将曹军彻底分割开来让他们处于各自为战的态势,如此才能有利与燕军的各个击破,对于处于兵力优势一方的燕军而言,这便是眼下最为正确的战?的战法,青州之战时恰逢天降大雪骑兵的机动xìng与战力未能发挥出来,如今大地回chūn,曹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与青州之处作战,燕军铁骑营全无敌,可在兖州他们却有着一个劲敌,夏侯渊曹纯所统领的曹军虎豹骑!曹营诸将之中夏侯妙才以奔袭闻名于世,燕王刘毅便经常以此人来作为对麾下众将的激励,“殿军校尉夏侯渊,三rì五百,六rì一千”,这句话得还是此人统领步军之时,用“奔袭如风,来若电”形容他指挥骑军并不为过。
曹纯字子和,亦是曹氏宗族之中难得的良将,八虎骑之一,且对于统领骑兵更有独到之处,尤擅cāo练士卒,燕军铁骑营战力天下闻名,便是西凉之处亦要在配合上稍逊一筹,放眼当世也唯有曹军的这支虎豹骑能够真正与之分庭抗礼,当年的兖州之战和前番冀州大战中两只劲旅便有过多次交,可谓平分秋sè,双方亦是知根知底!而这只虎豹骑就是曹纯曹子和一带出,除了在个人武力上稍稍逊sè之外他的为将之能比之燕军铁骑营统领严纲、华雄、樊稠等人绝不遑多让!
如今兖州的战局与两年方略之中的谋划已然有了变化,应该这个变化还是有利于燕军的,曹cāo突袭汉中固然让刘毅有些猝不及防与西线之处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可数十万曹军压在汉中之处也使得兖州的防守力量大为降低,因此燕军的整个战略并未有任何的改变,虎卫军与黄衫军也因此而变得更为机动!赵云总领三大主力军攻击兖州之处的几座坚城乃是兖州攻略其一,而刘毅此次出击一为分割敌军,另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曹军虎豹骑,要尽力将其找出歼之。
曹军jīng锐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