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疯狂新梦想-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来甬城上班时,丁亚琼一直陪伴着我,一直送我到了甬城。

    来甬城的时候,行李其实很少。我料想。到了甬城,该发的生活日用品也都得发。所以,丁亚琼劝我不要多带行李时,我也就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再说。现在只要有了钱,什么都能置办。其实,我知道。丁亚琼不让我多带行李还有另一层考虑,她直到七月底。都没有放弃劝说我放弃加盟南方国际学校的念头,还希望我回白莲。她不希望我出去闯荡。

    我其实也不希望出去闯。毕竟。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这是古语。我的外婆当初也一直把这样的话挂在嘴上。也知道,因为这一而再再而三的事情,白莲中学的校长,一直没有敢将我的人事档案进行处理,也没有敢上报到教育局我已经不在学校的事。

    也就是说,我的工资,白莲中学一直是发放的,直到确知我在南方国际学校找到了工作,冯大光才跟丁亚琼打了招呼,先暂时冻结,等事情有了最终的结果再说。

    冯大光这小子,这次事情处理得还真的地道。我当然知道,这小子,是怕了。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也要咬人。他能不怕?做人,必须要有底线。

    丁亚琼送我到南方国际学校时,那时候,校长是换成刘晓光了,但王华还是办公室主任。

    我来南方国际学校时,其实真的挺风光。一进罗马大厅时,校长刘晓光,办公室主任王华都走上来亲切地与我握手,拥抱。

    我们的丁亚琼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内心也非常感动。她后来告诉我,她真的没有想到那种地位与身份的校长、主任,会亲自出来接一个普通教师。你要在这里好好干。这地方,人不错,事业环境也非常好。

    握手拥抱完毕,我向刘校长与王主任介绍了我夫人,丁亚琼老师,教英语的。

    一见我由教英语的夫人陪着来,王华就慌了手脚。因为,在接受我作为南方国际学校的一员时,学校并没有考虑到丁亚琼会跟来。在南方国际学校,有一个原则,就是只要有家属愿意来,不管怎么样,都得安排。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跟学校提到过这事。

    事情来得突然,我看着王华与刘晓光咬了咬耳朵,刘晓光头也没有动,就说,这好办,按过去的原则办。尽快安排。

    我以为是在说尽快安排我的事哩!原来,他们是在说尽快安排丁亚琼的工作。刘晓光说,如果是教师,可以试教一下,只要基本符合,就可以上岗。如果教学能力实在不行,可以安排到图书馆,也享受教师的待遇。

    在这样安排了丁亚琼的工作后,王华才正式与我谈丁亚琼的人事安排。

    我大吃一惊,我说,丁亚琼只是送我来的,她没有在这里干的打算。

    丁亚琼也连忙说,王主任,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在这里干。至少目前没有这种打算。谢谢学校的关心。我只是陪他来,隔两三天,我就回去了。他在这里好好干。求你们帮助我好好引着他往前走。他这人,其实还是不错的。

    王华哈哈笑了起来。

    丁亚琼倒也是有心人,后来的两三天,我们新教师参加培训时,她也参加了。连董事长都注意到了丁亚琼。听说是方芥舟的夫人时,瞿亚芳希望丁亚琼留下来,好好地夫妻们在一起。安居乐业。

    我非常奇怪,为什么学校对丁亚琼的工作如此重视。

    我后来才知道。在那次教师招聘考试时,方芥舟是全国那么老师中的第二名。因为第一名后来被甬城教育局调去了。那么,方芥舟就自然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老师了。

    事实上,后来方芥舟的所作所为,都让南方国际学校觉得他们的眼光与招聘方式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他们招来的方芥舟,似乎天生为教育而生。

    但是,丁亚琼没有留下来。

    这让董事会、学校都很遗憾。我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这是丁亚琼第一次来南方国际学校。

    国庆节来到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旅游。是去苏南三日游。我一盘算,这样可以与妻儿见上一见的。我实在想念老婆,也想念儿子了。

    于是,我与刘校长沟通了一下,哪知道刘晓光非常热情,说,方老师的爱人要随团,我们太欢迎了。

    随即便安排王华联系我们丁亚琼老师。

    我其实在这过程中非常感动。我亲眼看到学校的领导阶层为了我的事,一个劲儿地忙碌着。校长办公室那个年轻的小秘书,至少打了十次电话,与旅行社沟通,与车队沟通。与丁亚琼联系,这才将丁亚琼和我们的儿子按照什么样的路线、在什么样的时间对接确定了下来。

    你说说看吧,这样的过程。是不是让人感动?

    第一站是南京。要看中山陵,要看明故宫。要看梅花山和莫愁湖。下榻的宾馆是金陵饭店。

    上了车,徐小寒就坐在我的身边。校办那个秘书前来告诉我。丁老师可能先我们到达宾馆,我们已经把你住的房间确定了下来,你下车后直接进房间就行,丁老师和你的小孩子在等你。

    我霎时流下了眼泪。我真的被感动了。真的。因为,这样的情况,在白莲怎么可能出现呢?

    我到这时才明白刘晓光所说的教育就是一种服务,确实就是一种非常感人的教育理念。当教育让人感动时,我们的教育就肯定会成功。如果一种教育不能让人感动,不能让人达成快乐,这样的教育,就可能是远离人性的。

    徐小寒捅捅我,然后套着我的耳朵说,方,是不是特别想夫人啊!嗯?

    徐小寒的话,让我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了想,我才说,还是想儿子了。

    徐小寒没有再讲话,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说,没事,没事的,咱们不去纠缠这事。你儿子,我也会当作儿子的。

    轻声细语,让人特别熨贴。我想说什么时,徐小寒已经躺在座位上,微闭了双目,睡了。

    车到了金陵饭店,我等不及地下了车,拎着学校统一发放的拉竿式箱上了电梯。

    我按了门铃,听见了丁亚琼的声间,快,快去给爸爸开门。

    接着,我看到儿子来开门。

    可是,这个小家伙像与我生疏了一样立即转过身,扑进了妈妈的怀里,丁亚琼让他喊爸爸,不管怎么哄,他都没有喊一声。

    就在这三天的行程中,我和丁亚琼一路缱绻,一路缠绵。恨不得在公园里在汽车上都要爱个不停。

    我们分别得太久了。丁亚琼也饥渴得太久了。

    行程是在苏州结束的。因为无法把握行程结束的具体时间,我们没有替丁亚琼购到苏州回白莲的票。但是,刘晓光没有忘记这事,他吩咐随同旅行团一起来的学校中巴司机,将丁亚琼母子要安全送到苏州车站。然后,你这辆中巴车就直接带方芥舟老师回甬城。

    没想到,到苏州车站时,已经没有回白莲的车票了。这下,我没有了办法,真不知道该如何办了。

    丁亚琼说,你放心回学校去,我自己有办法。

    我说,那这样,你找个宾馆住下吧。说着,我从钱交里拿出一叠钱塞到丁亚琼手里。

    我坐回中巴时,隔着窗子,我看到丁亚琼和儿子站在秋风里。暮色中,我看到秋风撩起丁亚琼的长发,看到儿子对着我的中巴车摇着手,我的眼泪就出来了。

    我发誓,我一定要干得更加出色,到时候,我把她娘儿俩全都接过来。(未完待续。。)

    ps: ; ;1997年的国庆佳日,我们就这样度过了。到什么时候,我都无法忘记哩。  方芥舟的这段情感历程,再一次描绘出了那一个峥嵘岁月。
第七十一章 鞠红在向我招手
    南方国际国际学校中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在南方国际国际小学的南方国际之秋体育节之后也拉开了帷幕。校长刘晓光光强调,要搞出档次来。

    刘晓光咬着非常重的东北口音,我这才意识到,刘晓光也是从齐齐哈尔来的。不过,他是从齐市所辖的一个县来的。我猜想他不一定认识鞠红。当然也未必。这世上说不清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刘晓光的底细很少人知道。只听说他将一个比较差的中学给盘活了。在应聘南方国际国际学校中学校长时,他的办学思路与管理思想和瞿亚芳的办学理念很吻合。所以,瞿亚芳三次北上,把他给挖来了。

    南方国际学校暑假之前还是设的总校。集团设了一个总校长。总校长是甬城所辖的一个县里的小学校长,这一来,总校的校长的来头,比中学的校长朱厚礼的来头要小了许多,可现在,中学部的校长倒成了小学校长的下属。不但如此,人家总校长还兼着小学校长,就又比朱厚礼权力范围要大了许多。朱厚礼是华东一带很有名的校长了。教育界很少有人不知格致中学的。民国期间,蔡元培、鲁迅、陈独秀、朱自清、叶圣陶,后来还有钱钟书,都到格致讲过学。和我同时应聘过来的那些人,说起这事儿来,都说自己就是冲着格致校长的名头才到南方国际来的。在一个有名的校长管理之下过几天日子,是人生的一大乐事。那说话的架势,好像他就已经与蔡元培、鲁迅、朱自清这些名流攀上亲了。真有意思。这世界。你看看,就是那么感觉很好的人。说实话。当初,我实在不知道这是一大乐事。朱校长找我谈话时。我看着这个戴毡帽的老头子就觉得好生奇怪,现在还有谁戴这种土著味十足的帽子呢? ;我有一搭没一搭地一边听毡帽先生说话一边填写《应聘教师登记表》。当然,我是没有想到,毡帽先生就是格致那个很有名的校长。格致的校长与我谈来南方国际的打算。我要是知道这个小老头就是朱厚礼,我无论如何也要停下笔来好好与他聊的。

    可是,我哪里知道谁是谁啊!

    朱校长因为花钱太多被集团搁了。其实,这怪不得朱校长。他根本不知道花钱的事儿。下面的主任说,这儿要用些钱,那儿要用些钱。他从来不问当用不当用。也不管用多与用少。南方国际有的是钱。学生的赞助费就是每人三万。一年书本费学杂费又得另交一万五千。南方国际不缺的就是钱。南方国际学校中学部的总务主任郝建勇先生购置员工的领带,一次就他※妈整了上万条,可以用到下个世纪。朱校长总是想也不想,大笔一挥,报。没想到,他这样大笔一挥就把他个校长办公资金给搞赤字了。暑假还没开始,他的校长也就给报销了。让东北佬刘晓光白白地捡了个大便宜。

    一开始,我对刘晓光这个东北佬感觉不行。我到南方国际报到后,刘晓光组织了岗前培训班。有几句话说得我和很多初来乍到的新教师不开心。第一句是家长就是我们的上帝;第二句是我们现在身上穿的,手上拿的全都是学生家长的。这是什么话?我虽然不开心,但也没有流露出什么。 ;反正南方国际员工也不是我方芥舟一个人。再则后来的结构工资制出台后,我的工资没想到成了全校最高的。这一来。我就更不说什么了。据说,刘晓光的工资,除了固定工资以外。可能也就是有一点校长岗位津贴,其他也不会再有什么收入。总数加起来不会超过年薪五万。三万年薪是南方国际员工的平均收入。这是刘晓光上任以后定的工资标准。南方国际学校实行保密工资制。但大体的工资数额大家还是心里有底的。何况。每到发薪的时候,那些从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经济滞后省份来的人总热心于打探别人工资口袋里的数目。我的工作量在南方国际是最大的。因此,我的工资数额也最高。而且,我的奖金一下子多出了一大块。别的什么人都很难追上。这一来,在南方国际学校,也就有了很多人吃不到平均粮。我除了工资奖金以外,还有集团不时送来的红包。也就是说,我的工资,是中学部发的。集团发给我的,根本不在这其中。那一部电视剧写完,董事长免不了要意思一番。这一意思,我一看,不得了,竟然是五千元。当然,我那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我写的东西,这五千元远远打不住。但我那时候,还真的没有保护自己作品权益的意识。

    有时候,我也想,自己是不是已经变得有点市侩气了。但再一想,在这个充满了竞争与市场经济氛围的圈子里,有这么点气息大概也不算过分。

    谁不爱人民币这东西呢?

    我对刘晓光感觉不行还有另一个原因。我在写《走进美国》时发现刘晓光在录相带上接待山姆大叔时,没一点中国人民的气概。对美国人根本没有必要打躬作揖。握个手不就得了? ;弯腰欠身,小心翼翼,把个中国人的面子全给丢了。你还是个校长哩,反而不及那些孩子。那些孩子跟老美在一起,照样他娘的玩得起劲,一点儿没有胆怯的意思。这才有点中国人的份儿。

    刘晓光要搞出档次来显然是想与小学的郑校长一抗高下。郑校长现在管着小学,也还管着中学和幼儿园。幼儿园搬走后,集团觉得合久必分,不如让郑校长抓小学,发挥他的特长。中学就让刘晓光抓。但刘晓光总觉得憋气,因为中学到现在还没能有自己的银行帐号。帐号还与小学共着。每花一笔钱都要从小学那边拨。这样,没有独立的财权,就等于还得受人家郑校长管。集团又好像没有分立帐号的意项。刘晓光着急了。就想通过这次运动会把帐号分开。

    目的最终达到了。要办中学鼓号队,中学教师也要有一套运动服。运动会期间学生每天得供应两瓶矿泉水两包新美心西饼。等等。都是要花钱的。那边不拨,我们怎么办?

    集团终于同意了帐号分立。刘晓光终于拿到了帐号。拿到帐号的这一天。刘晓光立即就拨出五万元去罗蒙专卖店为教师们置了一套秋季校服: ;每人一套藏青色的罗蒙西服。女教师则是三件套。教师在入场式上要身着清一色的校服,同时也要像学生一样正步走入比赛场地。要摄像,要写专题片。摄像机不得停机,方芥舟不得停笔!要搞出档次来。要与小学比一比。中学有这样的阵势,有这样的笔杆子,肯定要比小学搞得更气派才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小学招更多的学生。

    就看你了,方芥舟老师!

    刘晓光拍拍我的肩膀说。刘晓光明白,小学再怎么搞。也搞不出像样的专题片。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像方芥舟这样的笔杆子来 ;。

    我点点头,校长放心,写个中学的运动会,这才算多大的事,小意思。

    开幕式确实精彩。当由中学教师组成的裁判员队伍进场时,全场掌声雷动。董事长激动得站了起来鼓掌。那一套罗蒙西服盖了全场。南方国际国际中学教师的风采于此尽数展现出来,令人叫绝。小学郑校长后来承认,搞花哨的东西,他确实搞不过刘晓光。

    瞿亚芳笑了。郑校长,这话你说反了,应该是刘校长搞花哨的东西怎么也搞不过小学的。你这次,倒反而被人家盖了帽了。谁不知道小学要搞素质教育。中学要做应试教育。人家现在中学全抓住了。

    运动会期间,我其实忙得不得了。作为领队,我得带着自己的班级;作为主笔。我要不断地跟着摄像机跑,这都把场记的活儿全做了。

    我在运动场上跑着的时候。徐小寒看了特别开心。帅呆了,芥舟。你不知道,你的风采实在太馋人了。徐小寒后来告诉我,你看看你吧,红色的运动服一穿,立马比那些穿罗蒙西服的人精神了许多。

    我这才意识到,我是不是太扎眼了。想起在白莲时,还不是因为自己风头劲,让人算计了?在这里,可能也不能风头过劲吧?

    想到这一层,我倒是有点后怕了。

    出人意料,我在运动会上碰着了鞠红。运动会放在星期六和星期日这两天。正好是在双休日。幼儿园有些孩子没有回去,鞠红便带他们来看中学的运动会。那时,我正与自己的班在一起,踢着正步经过主席台。这时,我远远看见有一个人在主席台右侧对我招手。我的心一热,立即觉出是鞠红在与我招呼。但我正在入场式上,无法下来。只得伸出手,小幅度地摇了摇,算是与鞠红打了招呼。

    入场式结束后,我就得满场跑了。有几次,我从鞠红坐着的那个观看台经过,只能笑笑,摇一摇手,话是说不上一句。这时,鞠红也朝我笑笑,摇摇手。我觉得挺内疚的,因为我觉得鞠红带孩子们来一定是她争取的这个机会。她一定是想来看一看我。也许我这是自作多情,但这时至少应该去和鞠红聊上几句却是非常应该的。

    有了鞠红在旁边,我就有点心神不定。虽然我知道,这时看台上,还有一个女孩子在看着我。我心神不定地跟着摄像机乱转。终于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了,我想,还是找到鞠红和她一块儿吃饭吧。可找了几圈,都没找到鞠红。下午的赛事开始时,我又找了好几回,见都没见着鞠红的影子。我的心里又开始那么怅怅的了。

    也许,鞠红下午根本就没有来。

    跟着摄像机跑了两天,累都要累垮了。两个摄像还可以轮换着休息,就是他不能休息。一发现我去班上的观看台,摄像就在场里大喊大叫,方芥舟,快过来!方老师,快过来。

    美美地睡了一个通宵。第二天醒来就朝磁卡电话上跑,往幼儿园打电话找鞠红。可是总是占线。电脑在电话里女声女气地说,你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稍后再拨了好几次,终于接通了幼儿园的办公室。对方问,请问你找谁?

    我找鞠红。

    她正在上课,不能来接。你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吗?

    那……我迟疑了一下说,那就算了,我隔会儿再打。

    我怏怏地放下电话机,兴致索然地回到办公室,一副失恋的样子。

    一会儿,徐小寒走进了办公室,一见我这副样子便关切地问,方老师,你是不是病了?

    我连忙说,没事,我没事的,走了一会儿神。

    怎么了,想家了?想女人了?

    徐小寒一脸坏笑,对着我。(未完待续。。)

    ps: ; ;网络小说可以反映最真实的生活与最为深切的生活节奏
第七十二章 虚惊一场
    我们的公寓最后没有了着落。应该说,所有这次被聘来的教师最后都没有了公寓。南方国际一下子招了三十多人,住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我们来时,是先住在学生宿舍里的。那时候,丁亚琼也跟着来了。我参加完应聘考试回家后把它描绘得了不得的样子,也确实是让她动心的。毕竟她也是一个教师,我所描绘的那幅教育图景对她来说也同样具有很大的诱惑。

    丁亚琼一到南方国际学校就被南方国际那种气派震住了。果真非同凡响。学生宿舍就像星级宾馆一样。丁亚琼明白了,丈夫以后的生活不会太糟糕了,学生都如此这般,想来教师也不会差到哪里。贵族学校就有贵族学校的样子。尽管对外宣传上,南方国际一直否认自己是贵族学校的说法。

    但丁亚琼走后,情况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不可能长期住在学生宿舍里,我们是会有一个很好的住房的。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是如此糟糕,我们会最终住到集团临时租的一套渔业基地的大楼里。

    我和另外三个人共了一个中套。一人占了一间。我还好,占了个带阳台的。

    但抽水马桶和浴间都已经无法使了。房子原先是甬城渔业基地第二生产大队的。四面墙壁被搞得破烂不堪。南方国际员工走出去都很有点气派。可外边的人谁也不会知道我们的住房条件是如此的糟糕。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原来还在农村。多少年来,我做梦都想走进都市。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都市人。自己的大学同学一个个地都想办法进了城了,只有我现在还呆在乡下。这次应聘进入南方国际。我满以为这次自己已经真的进入都市了,成为一个都市人了。然而不是。南方国际还是在农村。自己也没有改变乡村教师的身份。甚至比乡村教师更糟。住在这个破旧的房子里。我觉得自己真的就成了迟一恒嘴里讲的皖北农村里进城打工的打工仔,没有一点好的感觉。尽管学校说了,克服一点困难,等到明年六月份,中小学分家,中学搬到甬江新区,那时候房子就宽裕多了,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自己买房子。到时候。学校出资三分之一,集团出资三分之一,个人出资三分之一。到时候,你就是堂而皇之的甬城居民,而且比甬城居民更为优越。毕竟像南方国际员工拿到这么高的薪水的,找遍甬城也不会超过三家。很多人都为这美妙的前景激动着,似乎真的不久就会成为甬城人了。

    一开始,我还能抱着等待的想法,可是时间一长。那么点耐心便全没了。住在一个非常糟糕的房子里,感觉越来越坏。

    照理,我应该比任何人都觉得优越。也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在南方国际混得不错。但我知道自己的情况,我没有什么优越感。我是从白莲中学跑出来的。我的工作关系还没有过来。瓢城方面显然是不会放人的。我知道最后的结果他是会被瓢城方面开除公职的。而南方国际却充满了风险。今天你能干好,不意味着你明天还能干好。今天你能受到董事长的青睐,明天你也有可能被董事长炒了鱿鱼。你每天都必须绷紧神经。稍有一点闪失。你的饭碗就丢了。这是我到南方国际一个月后发现南方国际有这种不妙的情况的。

    而别的人其实早就发现这一点了。

    南方国际是在甬城的郊区,离甬城有二十公里。学校每天有发往甬城的班车。我很想能到甬城去看看。甬城有著名的老城隍庙。甬城还有那个叫海天阁的著名的藏。甬城的中山路现在已经成为全省第一街。甬城很美。我很想去逛一逛甬城的大街小巷。但我却忙得抽不出一点时间。每天都会有无穷无尽的事在等着你去做。没有事做的时候,你也不可以离开工作岗位。说不定会随时有位家长前来查询他孩子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更不可以擅自离开。星期日也是如此。我后来曾经为一位女教师写过一篇报道。那个女教师从应聘到岗以来,都没能有空子去一趟甬城看看。她的手里有很多钞票,但她告诉我她都不知道怎么花了它们。我很感动,为她写的文章题目就叫《我没有到过甬城》。我觉得人为了挣钱到了这种地步就是一种悲哀。但我自己也就有这种悲哀。到了南方国际后,我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又做了初一( ;1 ;)班的班主任。是的,我的状况不会比别人好多少。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写作对南方国际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很能写作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这只是你自己的好事。重要的是,如果你干不了工作,你连为南方国际写作的权利都没有。或者这么说,你如果被南方国际炒了鱿鱼,你颂扬南方国际的作品可能还在南方国际流传,而你则可能早就走人了。

    我终于明白了,任何一个学校,都不一定需要你像作家一样会写作。这不是南方国际学校需要的。或者说,你有这本事,不坏,但你不要让这事影响到你的教学和你的工作。

    一个月后,当初发誓绝不想家的我感觉不行了。我开始想家了。

    我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每天六时起床,晚上八时五十分上床休息。这其中, ;可以有一个多小时用来吃饭,其余的时间全得泡在那帮贵族子弟的身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手中的人民币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从口袋里掏出来的。你因此就必须为了他们劳动。你在任何一个国立学校都不可能拿到这么多的报酬,所以你就必须不停地劳动。一天紧张而枯燥的工作结束后,人已经没有了任何感觉。我本来是最喜欢在晚上爬格子的,但我现在已经拿不起笔了。我只有坐在床头。手支着头,在想念家乡。想念儿子和妻子。我常常觉得现在的状况有点儿不可思议,我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方了? ;我来干什么了?

    住我隔壁的陈剑飞。班上经常有学生惹事,这让陈老师很头疼。我看他带班实在太苦了,他经常被学生玩得精疲力竭,玩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陈老师也和我一样,什么关系都没有过来。

    一学期下来后,陈老师的班主任被解除了。刘晓光做了校长后,接二连三地换了好几个班的班主任。只要有一点做得不好。就立即换人。第一次被换的是七年级两个班主任。说她们抓班的力度小了点,班级没有什么起色。两位女教师为此哭了好几天,找刘晓光也说了好几次,但都没能奏效。现在,这种命运又落到了陈老师的头上了。陈老师为此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我为此也老大地提不起劲来。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也觉得自己受了伤害。尽管我知道,这就是竞争,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色。但我又想。这毕竟还是在中国。虽然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心理去迎接与面对这种非常残酷的竞争,但我仍然固执地认为,我们所从事的毕竟是教育,学校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尊重教育规律。怎么能一次机会也不给呢?这样下去。这工作还有谁能做还有谁敢做呢?而且,这样对学生也不好。你总不能让学生永远在适应班主任。班主任经常调换,是教育的大忌。而且。这样长期以往,还有哪一个教师能在学生那里建立起威信?还有哪一个学生肯听从班主任的引导呢?

    但刘晓光讲了。这是南方国际。他到山西的大同、江苏的无锡考察过,人家南洋国际学校也是这样的用人制度。这么高的薪水给你。你就不应该出丝毫的差错。

    电话铃响的时候,徐小寒飞过去接。徐小寒就喜欢接电话。因为电话找班主任的事儿特别多。徐小寒便总想通过这种机会与我攀上话。这次果然又是找我的。徐小寒说,舟,你的。徐小寒把那个舟字咬得脆生生地响,引得一个办公室的人都拿眼睛瞅着我。

    我面无表情。我与徐小寒的关系,我不能让人们发现。尽管很多人都已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