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爷家也没余粮 独木不成林-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夕如过世后,苏梁间曾辗转遣人递上一封书信。虞扬之见了信函,只觉惊喜,他忙收了摊位回到家中,点了烛火,凑近细瞧。上面写的并非是请虞扬之回樊城之言,而是通篇痛斥虞扬之。说甚虞扬之不光害了虞夕如,也害了苏梁间,现夕如故去,留下他们孤儿鳏夫,度日如年,苦不堪言云云。
  虞扬之看罢,老泪纵横,在床头整整趴了三天三夜,哭得一双眼如枣核般骇人。虞扬之自惭形愧,不敢回樊城,更不敢去女儿坟头。
  这虞夕如自幼便得癔症,虞扬之寻了多少大夫,煎了无数汤药,也不见好。平日里虞夕如并不会犯病,如一般姑娘吃喝坐卧,但若是触到她心弦,她便会六亲不认,哭哭闹闹,有时还会一头撞墙,弄得鲜血淋漓,惨不忍睹。这些个事儿,虞家上下均心知肚明,但虞扬之却命家人隐瞒夕如之病。
  幸而随着夕如成长,这病渐渐不常犯了,虞扬之见夕如同宣正贤相处融洽,有说有笑,心中甚感欣慰。他只当夕如同宣正贤是知心好友,并未往旁处想,却不知夕如芳心暗许,宣正贤情窦初开。
  二人均是青春年少,虽萌发情愫,却是发乎情,止乎礼,特别是虞夕如,落落大方,并未有那些个私相授受之事,夕如同宣正贤爱得磊落光明。
  只是祸从口出,那日虞扬之同宣正贤爹爹吃酒耍乐,酒过三巡,不禁熏熏然生了醉意,虞扬之无意中透露出夕如之病,那宣正贤爹爹听罢,大惊失色。就在一日前,宣正贤还向他表露心机,愿娶虞夕如为妻。
  这宣家老爹顾及宣氏血脉相传,得知虞夕如生了会遗传的病后,便快刀斩乱麻,要切断宣正贤这心思。若说他也真是好手段,他并不去和儿子硬碰硬,而是派个帮闲的去苏梁间家说合,说甚虞夕如已长成俊俏姑娘,苏虞两家本有婚约,也该寻个日子结亲。
  苏家这才想起这门亲事,忙让苏梁间过虞府拜访。苏梁间见虞夕如生得花样美貌,自是心动不已,这亲事自他见虞夕如那一刻,心头便认了准。虞夕如对这位未婚夫婿十分客套有礼,并未流露出一丝不悦。
  待苏梁间刚一离府,虞夕如这癔症便犯了,纠头扯发,嚎啕大哭,整整折腾一夜,这才精疲力竭昏睡过去。第二日早间,虞扬之去虞夕如房内探望,只听夕如失神道:“爹爹,你说,女儿该怎么办?”
  虞扬之见夕如神情恍惚,面容憔悴,心中只觉心疼,这便道:“女儿,那苏家小子生得不错,也不似纨绔子弟,勤勉有加,且虞家同苏家立了婚约,你又有何不满之处?”
  虞夕如一怔,迟疑许久,也不敢将自己心中所藏那人脱口供出。
  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她无力反抗,又因自己身子有疾,饶是侥幸嫁给宣正贤,恐也活不些时日,岂不令心上人痛不欲生?思前想后,虞夕如只觉嫁给苏梁间,乃上上之策。无爱,既不会牵动心弦,心弦未动,身子也就不会发病。若能多活些年,哪怕远远瞅着宣正贤,亦是好的。
  如此这般,虞夕如便做出了一个令苏梁间、宣正贤和她自己都痛不欲生的决定。因她从中撮合,苏梁间同宣正贤结成了异性弟兄。
  一开始,苏梁间并不知晓隐情,他和宣正贤十分投缘,成为弟兄倒不是苦差,可宣正贤心中却如撕裂一般。因虞夕如对他从未表示过什么,他以为往昔那些点滴温情不过是兄弟姊妹之情,一颗真心得不到回应,宣正贤心中苦,却还不得不勉强笑容来应付苏梁间。
  若虞扬之多关心一下女儿,许就能发现虞夕如心中的秘密,但他只顾着玩小倌,弄菊花,全然未发现这乱点了的鸳鸯谱会造成何种结局。
  那一日,虞夕如同苏梁间成亲,宾客云集,高鹏满座,只一人隐于人群中,面色无光,神情憔悴,那便是宣正贤。那时的宣正贤太过年轻,不知该如何表露情感,更不知有些人或事,需要奋力争取。他亲眼望着夕如乘上花轿,成了别人的妻子。
  那夜,宣正贤爹爹喝得起兴,待同宣正贤回到宣府,一时口快,道出夕如之病,并得意洋洋拍着宣正贤肩膀道:“那么个病秧子,如何替宣家传宗接代,生得美又有何用,这女人,最重要的是怀孕生子。”
  宣正贤只是木讷地点着头,夕如的病,他早早便知晓,从未放在心上,但经爹爹一语道出,他只觉头昏目眩,难道说,他的隐忍与退让,并非是为了成全虞夕如同苏梁间,而是为了子孙后代?其实他对虞夕如的爱并不如想象中深厚?
  许是从那时起,宣正贤便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
  只是他对虞扬之的恨,从未消失殆尽过。若不是虞扬之口快将夕如的病告知给爹爹,也许一切的一切,便会不一样。
  那场令虞扬之身败名裂的无名火,便是宣正贤放的。
  虞扬之永远记得,他光着屁*股在樊城大街上奔跑,四周全是嗤嗤笑着旁观的百姓。他不知跑了多久,一辆暗色马车停在胡同口,车帘撩起,宣正贤冷冷望着他。虞扬之未作多想,便登上马车,殊不知,这便是噩梦开始。
  宣正贤凝视着蜷缩成一团的虞扬之,低低说道:“那火,是我遣人放的,你先别急,听我将话说完。虞扬之,你不光害了我,也害了苏梁间同夕如。你可知我同夕如才是一对,若不是你醉酒后胡言乱语,将夕如有病一事说与我爹爹,他也不会去撺掇苏家,夕如也便不会嫁给一个并无情意之人。”
  虞扬之这才恍然大悟,为何苏梁间来府上那日晚间,女儿会癔症发作,又为何次日清早,夕如会问他该如何是好。
  “虞扬之,你将我们三人推入火坑,这熊熊烈火,便自担待罢。”宣正贤说完这话,便将虞扬之推下马车。
  虞扬之赤*裸着身子,呆望着马车渐行渐远,他再无力面对众人讥笑的目光,更无气力去面对亲生女儿。
  这一去,春去秋来,十几年弹指一挥间。
  旁人不知晓,对于苏府一切,虞扬之俱心中有数。在他离开樊城时,曾悄悄派人去沅城寻陪嫁的养婆,命她好生照顾夕如,并将苏府事宜以书信告知。
  那养婆兢兢业业,将苏府之事写了手书告知给虞扬之。
  比如,夕如怀孕,诞下一女,取名为辛词,又比如满月那日,宣正贤带着妻小前来。宣正贤怀抱辛词,宛若慈父般,不肯放手。待虞夕如接过孩子时,宣正贤用几不可闻的声音道:“夕如,这孩子同我有几分像呢。”
  虞夕如听罢,一个趔趄,幸而养婆在侧搀住了她。待酒席散了,虞夕如只着单衣,坐在院中。苏梁间见状,快步取来厚袍披在夕如肩膀,夕如却一抖肩躲过苏梁间伸出的手。苏梁间愣在原地,许久,懊恼地转身离去。
  晚上三更,辛词哭着要吃*奶*水,虞夕如恍恍惚惚进了屋,一边喂着辛词,一边猛瞧辛词五官,只觉像极了宣正贤,可她从未做过对不起苏梁间之事。但不知为何,辛词眉眼同宣正贤好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朦胧间虞夕如似乎瞧见辛词嘴角的浅笑,亦如宣正贤。
  夕如悲鸣一声,放下女儿,哭着跑出寝室。不知是受了风寒亦或心力交瘁,夕如一病不起,且人痴痴傻傻起来。别人唤她,她似未听到般,口中只是低低唱着什么。苏梁间不得不一边照顾辛词,一边走访名医,只是夕如这病未见转好。
  大概两年有余,自樊城宣家来了一人,这人苏梁间亦是认识,便是宣正贤的同胞弟弟宣正靖。这宣正靖自言有治好夕如的奇方,苏梁间将信将疑。谁知夕如吃了两帖宣正靖开的方子,神智竟清明许多,见了辛词,脸上亦有笑意。
  但这情形只持续了不到半月,夕如的皮肤便起了一层皮癣,轻碰一下便鲜血直流,且她头发亦掉得精光。宣正靖安慰苏梁间道,这不过是药效所致。谁知情况并未有所好转,一直持续到辛词三岁,夕如油尽灯枯,躺在榻上垂死挣扎。
  第二日自樊城宣家来了一辆马车,只那车中人并非是宣正贤,而是宣家大夫人年芮兰。年芮兰看到曾经光芒四溢,美不可方物的虞夕如成了如此德行,不禁喜上眉梢。她附在夕如耳边,轻快说道:“想你心生诧异,为何来看你之人不是正贤,而是我罢。实话同你讲,你这般丑陋样子,夫君才不愿见你。”
  年芮兰本以为夕如会恼羞成怒或者大吵大嚷,谁知她只是静静地瞧了她一眼。年芮兰大感无趣,这便接走宣正靖,二人同返回樊城耳。
  是夜,虞夕如卡了几口血痰,气若游丝。她病的这几年,苏梁间一直伺候左右,并未有任何不悦之举。在夕如弥留之际,苏梁间握住夕如枯手,喃喃问道:“夕如,你便同我讲真话,你可爱过我?”
  夕如眼中含着泪水,她本想扯下最后一个善意的谎言,可说出口的却是:“我对不起你,梁间。”
  苏梁间听罢,呆了良久,忽的松开夕如之手,大步拂袖离去。
  自夕如眼中落下一滴血泪,一直滚到耳畔,留下一条浅浅印迹。
  至死,夕如的双眸都是睁着的,养婆哭得几欲断气。倒是三岁的辛词闻声赶来,看到夕如耳垂挂着的泪痕,便用小手抹去,又合了娘亲的眼睛,这才转过身,扑进养婆怀中,嗡嗡哭了起来。
  苏梁间坐在院中石凳上,只是闷头饮酒,似那些哭嚎与他无干。他恨夕如的隐忍,更恨宣正贤的成全,似他的人生充满无穷谎言,连带给他欢声笑语的小女辛词,现映入眼中也变得膈应,那一句句奶声奶气的爹爹,只能令苏梁间心如刀割。
  “自那时起,你便是个惹人疼的姑娘。”宣安轻声道。
  辛词哽咽一下,这才带着哭腔回道:“娘亲的养婆,便是我的养婆,自针离入府后,便将养婆赶了出去,她现在可是同姥爷住在一起?”
  “是,她一离府,便去投奔姥爷。”宣安点头道:“说也是凑巧,我去外跑些古玩字画的买卖,一日于街上遇到姥爷,我那时并不知他是虞扬之。因说话投缘,这便请他吃酒,后熟了,他生活窘迫,我常周济他些碎银。
  因我在外用的是化名,他并不知我是宣正贤的儿子。只因我来自樊城,乡音难改,他觉亲切耳。后他跟我打听宣家,我诧异之余问他可是认识宣府人,他以为我不过是路人,且年纪又小,这才
  76、第三十七章:好个秋 。。。
  对我一一道出。待我表明身份,他大惊失色,赶我离去。我三番五次上门求见,他均躲了出去。”
  “那他这一次,为何又见了你?”辛词问道。
  “因我对他说,我要娶他的外孙女。”宣安嘻嘻一笑道:“他听完这话,忙启了门,慌慌张张跑出来,盯着我瞧。许久,这老头子竟扑哧一声,哭将出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要来樊城见你。我假意不理睬他,他便赖皮似的拉住我衣袖。”
  “宣安。”辛词顿了一声,问道:“为何要这么做?”
  “待我娶你时,总不好你身边没个娘家人。”宣安打趣道,他见辛词一脸严肃,忙换了语气:“不用你张口,我也知亲情之于你我的意义,虞扬之是做过些糊涂事,但他一直挂念着你,养婆写给他的书信,他读了又读,到后来竟能背诵下来。
  我同他吃酒时,他一提到你的名字,便两眼放光,精神抖擞。这些年他身边无依无靠,你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念想,可他却不敢回到家乡看你一眼,只怕你会恨他,怪他,怨他。但我知,你并非冷漠之人,你的手是热的,你的心更是热的。”
  辛词听罢,别过脸去,只是闷声哭着,许久后,她擦干脸上泪水,道:“翠姐被大夫人赶出府后,我便悄悄带话给醉春姑娘,请她将翠姐接进璧月楼里。若说谁了解宣府中事,非翠姐莫属,只是她有所顾虑,不肯开口罢了。”
  宣安摸摸辛词头顶,柔声道:“这我亦想到了,若要令她开口,且搞清我娘亲的死因,还需一人,那人便是老管家蓝成。妹妹可否记得,几月前,左耳房被翻乱一事?那并不是寻常偷些金银细软的小贼,而是另有目的。那人想寻的是一张字条,一张落款为珑的字条。”
  辛词插话道:“莫不是写着“君看落花处,瑞雪带梅香”的字条?”
  “那是另一张,小贼要的是一张短信笺,上面只得一句‘永守秘密,如有违背,天打雷劈。’一开始,我以为珑是叔叔宣正靖的字号,但对照他那些药方上的字迹,并无相似之处。一日,我潜入老头子的书房,本是想偷些东西惹他不快,却无意中发现一陈旧账本,上面那字迹,竟然同珑相同,而记帐之人,便是老管家蓝成。
  我相信,他那短信笺是写给府中某人的,而这正是揭开一切秘密的关键。
  只是他被遣送出府后,便杳无影踪,我寻他四五年,还是前些日子,才打探到他落脚之地。合蓝成与翠姐之力,才能真正查清始末原委,还我娘亲清白,更挖出宣府中的那只黑手。”
  “这蓝成愿意回到宣府作证吗?”辛词问道:“且那只黑手,恐与大夫人脱不了干系。”
  宣安点头道:“他自是不愿再提及往事,幸而我随身带了醉春写的书信,令蓝成想起,因他而死的袁大脚,触动往昔情怀,这便与我回到樊城,现同虞扬之一起,落脚在赌坊二层雅间中。那老妖婆虽然狠毒,但我总觉,还有人再帮衬她,许是我那个不分黑白的弟弟宣然。”
  辛词嗯了一声,算是作答,宣安又道:“待我当着宣正贤的面,揭穿事情真相,替我娘亲报仇雪恨之后,我便带你同宣夜远走高飞,再不过问宣府之事。”
  “三夫人临死前,曾同我说过话。”辛词迟疑片刻缓缓道,宣安眉毛一挑,望着辛词,辛词这便贴在宣安耳畔,轻声道了几句。
  宣安瞪圆眼睛,许久后道:“这是为何?”
  辛词摇摇头,二人相视一望,心中俱生疑惑。
  “还有一事,你可记得,不久前我中暑跌入莲花池中吗?”辛词拉着宣安的手,轻声道:“我在左耳房曾拾得一双鹅黄绣鞋,鞋中有一发簪,里面还夹着那个落款是珑,也就是蓝成写的情诗,因那诗中暗含二夫人名讳,我便以为是写给二夫人之作。我落水时,朦朦胧胧瞧见一片莲叶上浮着一块碎布,那布的花色同那绣鞋相同。前日,我又见到那相同款式颜色的绣鞋了。”
  “在何处?”宣安问道。
  “在大夫人脚上。”辛词一字一顿道:“宣安,我猜,蓝成同意出面作证,不是因袁大脚的缘故,而是,而是他曾参与陷害过二夫人……因二夫人的死,身心备受煎熬,才会隐姓埋名。只是这些话,他无法对你启齿。”
  宣安听罢,幽幽长叹一声,许久后,他勉强一笑,道:“不过,总算要水落石出了。”
  只是,宣安同虞扬之并不知晓另一些事情。
  那年宣正贤因在外看顾生意,并不知夕如病逝,更不知自家弟弟瞒着自己跑去苏家。当他得知这一切后,尘埃落定,夕如已死,且苏梁间不愿与他这个拜把子的兄弟相见。
  宣正贤甚至没有勇气去夕如坟前上香祭奠,自他得知替夕如治病的大夫乃自家弟弟后,先是惊诧,随后生了疑惑。只是宣正靖对答如流,宣正贤早知夕如癔症一事,且宣正靖治病救人也算小有能耐,宣正贤并未过多怀疑甚么。
  直到一年前,也就是辛词入府前一个月,宣正贤机缘巧合听到宣正靖酒后撒风,说起陈年往事,提到夕如之病,又说自己下的那方子初时十分有效,但服用多了,便会损伤经脉骨骼,不日便亡。宣正贤忽的明白,害死夕如的,并不是癔症,而是自家弟弟,这恨,如何咽下?!
  宣正贤这病,瞧了多个大夫,总不见好,并非是他身子差,或是寒气侵入心肺,而是另有旁的原因。自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后,宣正贤那颠鸾倒凤的本领便日益消弱,到后来,不得不靠单莲弄来的春丹打肿脸充胖子。
  只不过宣正贤同单莲均不知晓,那春丹被人动了手脚,换成了另一种丹药,虽也有催*情之功用,却含着毒性。若身子无碍,自是不会发作,但若身子稍有不忒,那毒便得着机会,肆意侵入体内,只是症状与寒疾无异,大夫们瞧不出端倪罢了。
  病倒卧床这些时日,宣正贤时常想起早年故去的二夫人况如雪。他依稀记得,如雪身如白玉,蜷缩在铺内,那乳一颤一颤,如小鸽子般怯弱可爱。宣正贤虽不解为何如雪会在他的榻上,但也顾及不了许多,这便如饿虎扑食一般覆在如雪身上,到处乱亲。
  如雪只得依他,任其所为。
  宣正贤只顾自己快活,不顾如雪为处子之身,猛进抵住花心,弄得如雪尖叫连连,宣正贤兴致正浓,不住地掀动臀瓣,狠命猛套,待心一急,肉一紧,那物猛然一抖,在如雪体内乱乱跳了一跳,这才软缩了。
  事毕,宣正贤并未如往常玩弄那些妓子侍女般,起身穿戴整齐拂袖离去,而是死死抱住如雪,二人交颈而眠。
  没过几日,宣正贤便纳如雪为妾室。宣正贤对如雪,确又几丝情意,他同年芮兰成亲,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在外面胡搞,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纳单莲为妾,只是图她年轻貌美。唯独对况如雪,宣正贤微微动了心思,特别是况如雪诞下宣安,宣正贤一度曾考虑寻个时机打发走年芮兰,扶如雪做正。
  只是随后接连发生了几起祸事,令宣正贤对况如雪之情转淡了不少。
  先是大夫人房中失窃,丢了几件贵重衣裳和些个陪嫁金簪,那些个物件偏生在况如雪房中寻到,宣正贤碍于众人之面,扇了况如雪几个巴掌。之后没过多久,年芮兰怀孕,生了一个男婴。本是高兴事,谁知那男婴连名字也未得取好,便死了。
  就在男婴死那日,不到两岁的宣安大哭着说甚死了死了的丧气话,还未入夜,男婴便真的咽了气。大夫人哭得如泪人般,生生咬定男婴是中了宣安同如雪诅咒。宣正贤不好教训年幼的宣安,只得拿鞭子狠狠抽了况如雪一顿。
  次年,年芮兰再度怀孕,生下三少爷宣然。况如雪于宣家彻底失了地位。
  后闹出偷汉丑闻,宣正贤对她心灰意冷。再加上年芮兰于耳畔敲边鼓,说甚宣安并非宣正贤之子,乃是宣正靖之种,因宣安出生时辰推算,况如雪上怀之时,宣正贤并不在府中云云。宣正贤被带了绿帽,这便不明事理,也不愿去调查仔细,便将惩戒况如雪一事交予年芮兰。
  是夜,况如雪便死了。
  宣正贤心有疑虑,却不想弄清真相,他情愿混沌着,也不愿那真相刺痛眼眸。
  只不过,宣府里的秘密何止二夫人偷情,宣正靖之死这两件,有些个事儿,藏在幽深暗处,若是不拨开迷雾,怎能见清。
  就在宣安回府的第二日,宣府丑事便再出一桩,这惹事之人竟是一贯翩翩公子的三少爷宣然,辛词同宣安俱听闻,宣然是被人五花大绑押入宣府的。
  这宣然惹出事端,可年芮兰听罢,却呵呵一笑,并不急于出去见自家儿子,而是换上新装,道:“一切自在掌控。”
  养婆惠嫂讨好道:“风水轮流转,总也该轮到夫人了。”
  这正是善报恶报终有报,天知地知必有知。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分量可是够足?嘿嘿 虎摸各位
  还记得袁大脚不?总之,之前琐碎的情节肯定会有用处滴
  距离完结已经没几章鸟
  亲爱滴不要大意,留言给偶:)
  77
  77、第三十八章:燕泥新 。。。
  有道是浑然是醉百年里,忧愁风雨能几许。
  人言道,江南好,千钟美酒,霓裳佳人,一曲满庭芳,尽教些子疏狂。小镇樊城,自高宗皇帝以来,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虽不似京师那般繁华似锦,但也算是富足之地。这些许年来,居于樊城,不敢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总算没出过天煞的人命官司,更未发生过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夜。
  樊城百姓无不惶惶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交换了然暧昧神情,又匆匆低首离去,生怕招惹上灾星。能有这般本事,搅和一城人坐立难安,也只宣家而已。
  四更时分,天色未晓。街上无甚人烟,打更的张大牛挑着一橙色纸灯,揉搓着惺忪睡眼,趿拉着布鞋走向德胜门大街。空气中似乎隐隐可以嗅到糊味,张大牛一撇嘴,呸了口浓痰,勉强挺直腰板。但见他立在胡同口,踮脚朝内张望着,这一日明月当空,白晃晃的月光照得青石板地面好似铜镜。
  张大牛有种错觉,似稍不留意便会被那铜镜摄出魂魄,不得好死一样。他下意识想避开这条能吞噬人心的胡同,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硬着头皮,大步进了胡同。
  与其说他怕的是这条胡同,倒不如说,他是怕胡同尽头的宣家宅邸。
  虽然这时的宣府,早已是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不复昔日气派。但那些流传在市井街头的传说,却未有一刻消停过,且越传越邪乎,越传越令人胆颤心惊。
  三日前,一场大火自宣府后院燃起,火势汹汹,不到半个时辰,便将宣家前后院俱烧了个干干净净。关于这火从何而来,众人自有说法。
  一说是某莽撞侍女,打翻烛台,点了窗纱,烧了宣家三代基业。二说这火是宣家三少爷宣然蓄意而为,走水那日正是他成亲之日,他不愿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时冲昏头脑,大闹婚宴,混乱中踢翻火盆,引起烈火。三说这火是苏辛词的姥爷虞扬之所放,因多年前宣正贤设计害虞扬之远走他乡。
  饶有趣味的是,这三种说法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有一细节,惊人相似。那便是自冲天火光中,显出一只通体洁白的狐狸,那狐狸约有一人多高,见了大火,并未惊惶逃窜,而是一头钻进被赤焰围裹的后院女眷闺房,再无影踪可循。
  侥幸自宣府中逃脱的人回忆起那夜惨状,无不唏嘘感慨,那条白狐是老天爷派下来亡宣家一门的妖孽。又有人说,那白狐是宣家早年上吊而死的二夫人况如雪的精魂化作而成,只为向宣正贤同年芮兰报仇雪恨。
  那白狐来历自有诸多蹊跷之处,但几乎所有受邀参加宣然婚宴而入得宣府之人,均在逃命之际瞥到那一团隐于红光中的白色毛绒身影。众人信誓旦旦,均言亲眼所见,这离奇出现的白狐既作为茶余饭后谈资,娱乐了市井小民,又为宣府层层叠叠的谜团添上重重一笔。
  张大牛虽是一莽撞人,却也知敬鬼神而远之的道理。但见他咬牙跺跺脚,一路小跑进了胡同,待到宣府废墟前,他突然止住步子,好奇地向内张望一眼,不过是一眼而已,却吓得他屁滚尿流,落荒而逃。跑了几步,他定住身形,深吸一口气,扭头折到宣府门口,敲了敲手中拨儿,颤悠着声儿问道:“深更半夜,是何人躲在里面?”
  他话音刚落,便听一女声幽幽响起:“可是打更人?”
  张大牛硬着头皮进了府,只见一素衣女子坐在一块碎石上,一手托腮,秀眉深锁。她的左侧立着一女子,面容憔悴,似有泪痕。这两个女子张大牛自是认得,他清清嗓子,有些拘谨地回道:“苏小姐,怎还呆在这里?夜深风紧,莫不要染上寒病。不知小姐于何处落脚,我送小姐回去罢。”
  过了好一会儿,辛词缓缓抬起头,瞥了张大牛一眼,说道:“不牢费心,我便再坐须臾。”
  张大牛一怔,沉了半响这才说道:“那我便在外面等着,小姐若是要离去,便唤我罢,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顺变才好。”说罢,张大牛扭身出到门口,掸掸地上尘土,一屁股坐了下来。
  辛词朝身边女子勉强一笑,道:“小娇,三日前,你可料想到会是今日局面?”
  小娇摇摇头,蹲在辛词脚边,一手抱着辛词小腿,另一只手死死攥着裙角,道:“小姐,你可怕吗?”
  “怕。”辛词小声回道:“一直都怕。”
  说完这话,辛词便转过头,出神地望着被烧成废墟的宣府,她心觉,似乎只眨了一眨眼,天翻地覆,三生劫数。
  七日前,宣然被五花大绑着抬回府中,辛词让小娇前去打探情况。一炷香后,小娇闷闷不乐归来,附在辛词耳畔,道:“三少爷于致美斋喝得酩酊大醉,还在堂内撒泼闹事,砸了几坛子酒,掀了几桌。没料想到吃酒客官中,有新任县令大人,县令气急,命衙役擒住宣然,捆绑着送回府中来。”
  “宣然素来有分有寸,怎会去外面撒野?”辛词一蹙眉,低低问道。
  小娇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回道:“小姐,三少爷,他可能是故意去致美斋滋事的。”
  “此话怎讲?”辛词问道。
  “我刚刚无意中偷听到大夫人同管家闲谈。”小娇飞快乜了眼门口,见无人偷听,这才轻言道:“大夫人给三少爷定了婚事,四日后便要拜堂成亲,而新娘子便是致美斋老板的千金。致美斋的老板娘,是大夫人的手帕交,往来甚厚。”
  “致美斋?”辛词猛然想到,那次她同宣然、崇嘉男出游,曾去致美斋吃酒取乐。
  因是正午饭点儿,酒楼里座无虚席,辛词本以为要等些光景,谁知自致美斋走出一个体面伙计,将他们三人毕恭毕敬迎进二层雅间。那时辛词只道宣然人脉广,面子厚,却不知还有这层干系。想来这门亲事,是年芮兰早早便定下的,怨不得崇嘉男坏笑着说甚“宣家三少自有法子”之类的扯皮戏谑言语。
  四日后便要成亲?辛词冷笑一声,心道大夫人年芮兰倒是个麻利快手,幸而宣安方面一切就绪,静候时机揭穿年芮兰真面目,这婚礼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辛词忙让小娇将此事告知宣夜同书画,又写了短信笺,交给前院洗衣的果儿,让果儿转给身在璧月楼里的宣安。
  宣安收到字笺,急急回府,见了辛词,免得不合算一番。宣安担心辛词安危,却也知劝不走辛词。辛词要亲口质问年芮兰,自己母亲虞夕如的真正死因。宣安离去前不免千叮咛,万嘱咐,命辛词切不可轻举妄动云云。辛词嫣然一笑,起身送宣安出门。
  倒是宣夜瞧出辛词神情有异,这便默默走上前去,轻轻拉起辛词素手,温柔贴在自己面颊。宣夜心细,他知辛词藏有心事,且定然与府中秘密有关,这事儿辛词并未同宣安提及,若是她肯说出口来,倒容易些。
  半响,辛词如梦初醒,挥手遣去小娇同书画,这便拉着宣夜并肩而坐,踌躇间开了口:“宣夜,三夫人过世那夜,曾同我见过面,并告诉了我一个秘密。”辛词艰难道。
  宣夜点点头,认真瞧着辛词,辛词嘴角抽了抽,一字一顿道:“那秘密我本想烂于腹中,绝不吐露丝毫,但,但恐身不由己……只怕说出口之时,会害得一人伤心欲绝。”
  宣夜拉起辛词手腕,在她掌心刮画着。
  无愧于心……辛词一怔,随即露出复杂一笑,似拿定主意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