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天空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没有敢参加白云观的秘密集会就已经不错了,旁敲侧击一下就行了。
他突然声色俱厉地道:“就在昨天。一小撮人在白云观秘密召开会议准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隐秘,可是纸里包不住火,他们的阴谋还是暴露了,我们的情报部门完全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已经将他们一举抓获了。这就叫邪不胜正。经初步调查,他们可能还勾结了日本人——”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没有再多做解释,毕竟这勾结日本人纯粹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再往深里说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才提了一下就打着了。反正重擂不用响鼓敲,谁都知道投敌叛国的严重性。
他话题一转接着道:“大别山抗日军政委员会可是经国民政府认可、蒋委员长同意才成立的,是大别山地区唯一合法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反动事件,这件事不但严重影响到了大别山百姓的安危,还破坏抗战危害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说这些人罪大恶极,等审讯清楚将严惩不贷。”他一上来先给这件事定了性。免得一会儿再有人有什么反对意见,他已经铁了心借这次机会大搞一场了。
果然,与会的所有人除了事先知道赵翰青计划的黑五更、田丰收等人。其余人都露出了异样的神色,有不少人已经猜到了赵翰青指的是什么事,也可以说他们早就知道了,因为早就有人找他们串联了,只不过他们没有立刻答应,只是存了观望之心。当然。也有不少人显得懵懂,估计是真的不知道。无论知道不知道这时候都识趣地没有多说。但是都预感到大别山将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天堂寨商会的会长立刻站出来道:“勾结日本人那就是汉奸卖国贼,这种人应该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他是最支持抗日同盟军的士绅之一,之前,他一直遭到李天王的打压,当时他是商会副会长无论是在整个天堂寨还是在商户中却没有一点话语权,而且赚钱的生意都被李天王把持着不允许别人插手,李天王完蛋之后他立刻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他是第一个向抗日同盟军靠拢的商人,抗日同盟军打下天堂寨的当天他就以劳军的名义给抗日同盟军送去了两口大肥猪十只羊还有两千斤米面。所以,他最终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商会的会长还成了抗日军政委员会的委员。他是因为抗日同盟军来了而时来运转,所以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跟抗日同盟军绑在了一条船上了。这时候自然要抢着出来站出来表态了,他知道那些人如果叛乱成功自己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接下来还有几个跟商会会长一样抗日同盟军来了之后才兴起的士绅和商人也都在第一时间表了态,他们之前都受过李天王的打压,所以跟商会会长一样最不愿意看到大别山旧势力兴起的。
第三路军的各支队伍在云朵儿和柯瞎子、陈家寨的陈百川先后表态之后,其余心怀鬼胎的人也不敢再迟疑了都赶紧表明立场,纷纷要求严惩这些人。
赵翰青对与这些人表明立场还是很高兴的,同仇敌忾——他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下一步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举起屠刀了。不过,他还是露出一副痛心的样子道:“我只是真没想到啊,参加这次反叛行动的首脑竟然有上百人,其中竟然有四名军政委员会的委员,还有第三路军的一名纵队司令三名支队司令,这让人震惊啊,也让人心里难受啊,我自认对他们不薄,他们——唉,不说了,你们看看这是参与的主要人员名单,还有他们歃血为盟的盟书,这可是铁证如山。”
那张名单在所有人传了一遍,有不少人根本不识字于是就四下里打量,寻找那些缺席的人,缺席的人十有**就是参加了叛乱被抓起来了。
因为有歃血为盟的证据,还有人证,可谓是铁证如山,审讯几乎就是形式。赵翰青当场命令那位中过秀才的老先生起草了一份军政委员会的公告,其实是声讨叛乱者的檄文,老秀才的国文功底真的不错,字句中虽然免不了夹杂着之乎者也,但是通篇檄文义正言辞铿锵有力,揭露了那些投敌叛国的的卑劣行径,将这场阴谋叛乱比喻成“三月逆流”,将这次平息叛乱的胜利比作是春风浩荡冰雪消融,公告的最后自然是要严惩不贷云云。
“嗯,写得好,声情并茂,铿锵有力,李老的文笔果然不错,大家签名吧。”他让大家签字不单是对这件事的最后定性,也算是让大家对这件事留字为证表明了立场。
跟这些叛乱者关系比较近的人心中一直忐忑不安,这时赶紧签上名字又按上指印,这是表明跟叛乱者彻底划清界限。(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九百一十四章 三月逆流(一)
感谢“铁血军官”的月票,感谢兄弟们不离不弃的支持!
正文——
赵翰青在根据地建设的动员大会上把这次发动农民的农村工作称为新农村建设,而不是称作土地革命。他还从转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生活、改变农村面貌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做了细致的论述,所以,这次变革也叫“三农运动”,但是,老百姓还是习惯把这种变革称之为革命。
随着,工作队的下乡入村,各村寨的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一样短时间里就建成了,但是,减租减息很快就租到了阻力。
那些地主老财们因为触动了自身的利益而反对,即便是那些参加了农民协会的士绅们也利用在农会任职的有利条件处处阴奉阳违。他们不但相互串联抵制减租减息,还私下里利用一些小恩小惠来收买拉拢一些无地的二流子混混反对减租减息还要把工作队赶走,就连一些农贫雇因为受到地主以收回土地不再出租的威胁而担心无地可种也站出来反对减租减息。
如此一来,减租减息运动停滞不前,根据地建设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因为减租减息是农村工作的基础,不能够减租减息得不到什么实惠就连那些穷苦百姓也失去了“革命”的热情。
赵翰青见根据地建设停滞不前,顿时又急又气,这才知道**为什么要搞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了。不把骑在百姓头上的那些土豪劣绅们打倒根本无法解放被压迫剥削的农民。这时他才怀疑自己提出来的团结土豪士绅们的方式一开始或许错了,这其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不是一场温文尔雅的请客吃饭。说到底他不采用革命的形式除了要团结更多的力量。最重要的还是不想被打上赤色的标记,眼下他羽翼未丰需要的是从国民党那里寻求支持,他清楚历史的走向,在他看来穿越者应该是历史的投机者,在抗战结束之前是不能明确表态站队的。
要想发动穷苦百姓减租减息就必须打压那些土豪士绅,不过,他现在已经不能再对那些地主老财们直接动手了。他们数量太多了,还都抱成了团。又不能全抓了,而且也没有合适的借口,一个不好建立好的大好局势肯定会毁于一旦。更要的是抗日同盟军不是土匪,之所以这么短的时间能在大别山站着脚靠的也正是怀柔政策。用另一种说法就是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那些地主老财们大概也想到了这些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抗的。
可惜,他们疏忽了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赵翰青的背景和来历,如果熟悉赵翰青的为人就知道他是江湖出身行事根本不会循规蹈矩,甚至可以说有些不择手段,要不然他也不会短短的时间就崛起江湖。
“他奶奶的,你们不义就别怪老子无情了。”赵翰青已经被他们激怒了,决定对于那些不愿合作不愿减租减息的土豪劣绅不再客气了,明的不行就暗中来,搞阴谋诡计他也不是第一次了。
于是。没有多久,就有人打着“小保队”的名义悄悄串联这些土豪劣绅们联合起来反抗“抗日同盟军”。“小保队”的人还说各个山寨是被迫改编成抗日同盟军的,跟中原蛮子们一直是貌合神离。巴不得早日将中原蛮子们早日赶出大别山去,还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有人登高一呼那些山寨肯定应者如云。
那些地主老财们因为工作队已经灰溜溜返回天堂寨了,自以为抗日同盟军拿他们没办法了,得意忘形之下跟“小保队”的人勾搭在了一起,或者说是一拍即合。至于那些不想参与的人被“小保队”的人一番威逼利诱也不得不在反抗日同盟军的盟约上签下了名字,因为“小保队”来无影去无踪行事又很毒辣。不同意只怕是立刻就祸事临头,这贼船是不得不上了。
大别山的局势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面上没什么,但是暗地里一股逆流来势汹涌,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赵翰青是这场阴谋的幕后导演,所以对事情的发展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为了将大别山所有的反动势力一网打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继续命人暗中煽风点火,就像是用力地搅动一潭死水,水底的鱼鳖虾就会动起来,到后来蛰伏起来的李天王等人的残部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也匆匆跳了出来,就连一些已经接受改编的山寨也参与其中的阴谋暴乱,而且因为他们手里有人枪而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后来最先串联的人因为地位地下失去了主导地位,这时候已经没人注意他们了,他们在这次行动中早已经被边缘化了,有他们无他们已经无关紧要了,他们突然消失了也没人注意了。
狗仔队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他们后来也得到了这场阴谋叛乱的消息,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赵翰青搞出来的,所以第一时间就将打探到的消息往上汇报了。赵翰青只是命令他们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后来,连许多山寨也隐约知道了,有不少山寨知道了却选择了沉默,他们是在看风向;也有不少山寨将消息就汇报给了赵翰青。
三月初三这天,所有歃血为盟反抗日同盟军的人都云集白云观悄悄开会商议怎么对付抗日同盟军。他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集会是因为三月三香节前来白云观烧香祈福的香客很多不容易引起注意。
原来,周天师一伙完蛋之后,以前被驱赶走的老道士们又陆陆续回来了。赵翰青自然不会反对正当的宗教信仰,于是在没收了周天师这些年大肆收敛的数额巨大的不义之财之后,将白云观又交给了老道们。不过老道们重开白云观之前也都接受了一番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宣誓:热爱国家民族,坚决支持抗日。
白云观恢复了香火之后更胜从前,毕竟这里是方圆百十里最大的道观,尤其是逢初一十五和香节更是香客云集,热闹非凡。那些参与这场阴谋的人就是趁着白云观三月三这天的热闹来掩饰他们的行踪。(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九百一十三章 大别山根据地建设进行时
女兵们的生活其实也让很多大姑娘小媳妇羡慕,唱歌跳舞,快快乐乐自由自在的。可惜的是她们也只能暗暗羡慕,想要参军阻力重重。
但是,中年恶妇以破坏抗日的罪名被游了一回街之后,女兵的招收工作竟然峰回路转。那个叫翠花的童养媳妇第二天就高高兴兴来报名了。接下来不断有大闺女小媳妇前来报名,就连一些小寡妇也大胆地跑来报名了。这时就是亲爹亲娘也不敢阻止了,都害怕被戴上一个破坏抗日的帽子拉去游街。
十天的文艺汇演结束时已经招收了数百名女兵,仍有不少报名的人,但是赵翰青还是果断地停止了招收,毕竟是男女有别,女兵的训练和管理跟男兵还不一样,一切还在摸索阶段,只能等掌握了一定经验之后再继续招收不迟。
相比起女兵,男兵的招收就更顺利了,短短的十来天报名的就达到了五六千人。当然,这些人多半不是因为爱国才参军入伍的,而是利益驱使的原因居多,当了兵队伍上吃得好穿得好,还有安家费和军饷,不少人打的如意算盘就是当上几年兵攒上一笔钱就可以置买几亩地再娶上一门媳妇过日子了。而且,抗日同盟军和别的队伍不一样,官兵平等,不会受欺负,这也是踊跃参军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翰青对这些报名当兵的人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钱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他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肯定没有多高的觉悟。如果一开始就张口抗日闭口爱国反倒是不正常了。他相信经过训练和教育这些农民最终会成为合格的战士的。
最终经过体检剔除了一部分年龄和身体不符合的人初步筛选出了三千人,又经过政审,将那些大烟鬼、赌鬼、酒鬼和一些品行不端偷鸡摸狗之辈也清除了,最后只留下两千二百多人
文艺汇演结束之后,赵翰青以江湖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和大别山抗日军政委员会的名义发出了“保家卫国苦练杀敌本领”的号召,同时以抗日同盟军第三路军总司令部的名义通知各个纵队支队定于三月举行全军春季比武大会,目的就是激励全军的士气和促进全军大练兵。
其实“新年风暴”的胜利。对于提高大别山的队伍的士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尤其是各个山寨首批在天堂寨受训的那些人都参加了“新年风暴”行动。凯旋而归之后带着荣誉的光环和分得的战利品意气风发地返回各自的山寨,也把一种全新的思想带回了山寨,各个山寨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而这些人受过严格训练再加上战火的洗礼战斗力都明显得到了提高,比起身边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那些当家司令们都从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弟兄们身上看出了这种变化。自然都知道是在天堂寨受过训练的缘故,所以大家自行就较强了训练。
接到全军大比武的通知,大家对于培训也更加热切,都迫不及待地主动跟赵翰青联系军训的事情,一时间大别山掀起了练兵**。
新招收的女兵由黑嫂担任临时的女子新兵队的队长,负责女兵们的起居生活等日常事务管理,训练则由教导队负责,由教导队员们轮流担任教官。
后来,就连迟迟不愿返回南都的丁嘉怡和孙璎珞也自告奋勇担任武术教官教女子们练习功夫。赵翰青一看二人倒是合适人员。除了担任武术教官干脆让二人还担任副队长的职务,协助黑嫂管理女兵们,也让她们得到锻炼。这一下二人更是热情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时候一整天都见不到她们,黑更半夜才回到住处。这样一来,赵翰青的性福生活自然大受影响,不由的怀疑自己对二人委以重任究竟是对还是错呢?不过听说这些女子们训练都很刻苦,甚至不输于男兵,这都是丁嘉怡和孙璎珞的功劳。又为二人的成长而欣慰。
军政委员会下面的机构也逐渐建立起来了,有负责民事纠纷的司法处;负责宣传教育的宣教处;负责救助赈济、筹集军费等事务的民政处;负责维持秩序、公共安全和处理一般治安案件的警务处;负责根据地道路、房屋建设的建设处;就连狗仔队也升级成负责情报、肃反的情报处;还有一个政务督查处负责督查各部门的违法乱纪。另外。还成立了妇女联合会,由大别山最杰出的女性云朵儿兼任了大别山妇女联合总会的主任,被赵翰青笑称是妇联主任,妇女联合会除了发动广大妇女阶级也是专门来维护妇女权益的,其作用不容忽视。
这里的机构设置得比牛头山根据地还齐全,毕竟大别山根据地的地盘更大,而且国难时期也不会有当局来干涉,手握了上方宝剑的赵翰青搞起来就更加理直气壮。
各部门的人员由爱国的开明士绅、有威望的农民和各个队伍选派的人联合组成,这样可以让他们互相牵制和监督,参与其中也能提高他们的热情。
随着机构的成立,根据地的建设也逐渐铺开,下一步主要就是农村和农民问题了。首先就是派工作队下去发动群众在各村寨成立了农民协会。
农民协会归抗日军政委员会管辖,算作是军政委员会之下的基层权力机构。其实大别山的有些地方在大革命年代成立了红色政权,最基层的红色权力机构就是农会。大革命失败之后随着**的队伍长征之后,红色政权随之被消灭,革命者遭到了屠杀,剩下的也都蛰伏起来了。但是现在建立的农民协会跟以前的农会又有所不同,并没有像**提出的一切权力归农会,也没有号召一个阶级去推翻另一个阶级。
农民协会只是处理一般事务表达农民诉求的一个组织,说白了只是赵翰青用来对抗大别山根深蒂固的本土势力的一个手段,他并不想让大别山混乱起来的,眼下国难当头,他需要的是一种平衡,而不是一方势力的绝对崛起。因此,农会里不仅仅有穷人,还有士绅、教书先生这样有身份的人,一切爱国而且拥护抗日同盟军的人都是他团结的对象。(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九百一十二章 招兵(三)
宽带到期了,没有及时续约停了好几天,请兄弟们放心,写的虽然慢些,但是不会太监的。
正文
马四姐知道就是这个赵司令带着队伍消灭了李天王等一干坏人她才能不用赎身就离开李家开的妓院里获得了自由,同时也让她哥哥不再抽大烟、不再坑蒙拐骗而改邪归正的,自从她脱离了苦海开始眼前这个男人就成了她心目中的恩人,平时只能远远地看上一眼,如今恩人就在眼前。她一边感怀身世忍不住伤悲,一边又对让自己脱离了苦海的人无限感激,一时间悲伤的泪水和感激的泪水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涓涓溪流。
赵翰青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了泪花滚滚如梨花带雨一样的马四姐,心中一叹,这是一个可怜的姑娘,父母早亡,偏又遇上一个混账的哥哥,自己也有过一段坎坷的命运,所以对命运坎坷的弱者总会生出同情,忍不住走过去对马四姐道:“马姑娘,欢迎你加入抗日同盟军!”
马四姐泪眼婆娑中看到了那张早已经被她铭记在心里的脸慌乱地抹了抹眼泪,又慌乱地道:“赵、赵司令。”
“你认识我?”
“我、我”马四姐语无伦次地不知说什么好了,只是拼命地点头。她不知多少回远远地偷看过赵翰青了,《长〈风《文学 。cfwx总想亲口对赵翰青说一声感谢的话,但是,她知道自己一个青楼女子根本不配去跟然家一个堂堂的司令说话,没想到今天他竟然站在了自己的面前。而且和和气气地给自己说话。
“呵呵,别紧张,我是司令可不是老虎。”
几位女兵都咯咯地笑起来。马四姐也稍稍放松一些。不过,仍旧不敢直视赵翰青,只是鼓起勇气低声道:“谢谢赵司令。”她藏在心里许久的感激的话终于说出口了。
赵翰青以为她感谢自己是因为刚刚为他出了口气,倒是没有想到她对自己的感激并不是这回事,依旧温和地道:“从今后你就是一个军人了,记住:军人流血不流泪!”
“军人流血不流泪?”马四姐在心里念了一遍,突然间感觉到身上充满了力量。抬起头来正好对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立刻又惊慌地低下了头,心里咚咚地乱跳起来。俏脸红扑扑的十分可爱。
赵翰青心中感慨,这么可爱的一个姑娘如果不是有一个混账的哥哥她又怎会沦落风尘,幸好抗日同盟军来了才让她脱离了苦海,希望不堪回首的那段日子不会影响到她今后的生活。也希望这里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问道:“你的大名就叫马四姐吗?”
“嗯,娘亲自小就叫我四儿,长大了人家都要还我四姐。”
这个年代许多女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名字,就是有什么闺名出家之后就此失去了拥有名字的权力,从了夫家姓就成了xx氏,第一个字是夫家的姓氏,就连自己本来的姓氏就只能屈居第二了,女人没有正经名字说到底还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造成的。
“你参加了抗日同盟军就此获得了新生。我为你娶一个正式的名字吧,你看好吗?”
马四姐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眼泪汪汪地只有拼命地点头,赵司令不但没有看不起自己,还为自己取名字,有了新名字不但是获得了新生,别的人也肯定不敢再欺辱鄙视自己了,这又是一份比天高的恩情,自己拿什么报答啊,就连自己的身子也是残花败柳,就让自己给恩人磕上几个头吧。想到这里,她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冲着赵翰青连磕了几个头,“谢谢,谢谢赵司令。”
赵翰青吓了一跳:“喂,你这是干什么?取个名字值当磕头吗?快起来,你们快把她扶起来。”
“赵司令对马家恩比天高,小女子无以为报只能给赵司令磕几个头了。”
赵翰青这才知道马四姐不仅仅是感激为她取名字,这女子知恩图报也不忘自己为她取名字的一番苦心,原来,他为她取名的确是存了帮她一把的念头,她做过妓女肯定会被别人瞧不起,再加上自己心里也十分自卑,如果在遭到别人的嘲笑欺辱这辈子可能就真的毁了,自己为她取名字最起码是在军中没有人敢再看不起她。他摆了摆手道:“我们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帮助一切穷苦百姓都是应该的,今后再不要说什么感恩戴德的话了,我希望你能做一个合格的战士。”
几名女兵已经把马四姐扶了起来,她低声道:“奴家一定听赵司令的。”
“那好,你现在就听我的,今后不要在自称什么奴家和小女子了,我们军队中不分男女官兵一律平等,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记住了吗?”
“记住了。”
赵翰青正为不知道该为马四姐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才好,这时灵机一动道:“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就愧杀了多少男儿,女儿当自强,我希望你也能如花木兰一样自强自立为国立功,你不如就叫如兰,你看怎么样?”
马四姐一张小脸兴奋得通红,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名字,还是自己最尊敬的认为自己取的,她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只有一个劲地点头。
“那从今往后你就是马如兰了,记住,马如兰是一个军人,军人都是坚强而勇敢的,总之我希望早日看到一个合格的女战士,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马如兰,你能不能做到?”
“能。”她点了点头。
“你声音太低了我听不到,再大声说一遍能不能做到!”
马如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声道:“能,我能能做到!我一定听赵司令的。”她大着胆子看着赵翰青,目光坚定,那张俏脸就像是突然绽放的花朵,娇颜而动人,突然间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如兰,有什么困难你可以找她们,所有的战友都是你的兄弟姐妹,当然,你也可以找我。”赵翰青也感到很高兴,拯救一个人的感觉真的不错。
“我、我也可以找司令吗?”马如兰满脸的惊喜。
“当然,遇到了困难你也可以找我。”
马如兰暗暗发誓,不管是什么困难我都会克服的,我一定不能让赵司令失望。
章节目录 第九百一十一章 招兵(二)
按照招兵工作的安排,只有本人才能前来报名,这报名就等于是初选,年龄或身体不合适的就不登记。但是,前来天堂寨观看表演的以老人和妇女居多,听到招兵的消息立刻就围了上来,都是要替家人报名的,因为,参加抗日同盟军不但吃军粮有军饷,还立刻就有一笔数额巨大的安家费,这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自然不能错过了,所以,招兵处一下子被围得水泄不通。
负责招兵的黑牛没办法只好派人去通知赵翰青。
闻讯赶来的赵翰青立刻拍板决定不管是不是本人名字都可以先登记上,等到正月初十再统一进行体检。到时候身体合格者再进行政审剔除那些吃喝嫖赌抽大烟等品行不端和来历不明的人,而那些不符合招兵条件但是的确是老实本分的农家弟子可以编入农民自卫队。农民自卫队也可以当做预备役部队,平时种地维持乡里治安,农闲时可以训练,也可以将来为作战部队补充兵员。
与男兵招收相比女兵报名的桌子前就显得冷冷清清的,负责登记的几名宣传队的女兵卖力地吆喝着:“姐妹们,参加抗日同盟军并不是要你们和男人一起扛枪上战场,主要是负责医护、文艺宣传等工作,你看我们??????”但是效果甚微,不少年轻女人也只是在远处徘徊观望。
赵翰青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有史以来在老百姓的意识里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就是生崽、做饭伺候男人的。因此,花木兰从军就成了千古传奇。这样一来,就是有些想要参军的女子也少有敢大胆站出来的,就是有出来想要报名的,立刻就被家人拉回去了。如果不是赵翰青事先安排了几名从良的妓女报名撑撑场面估计连一个报名的也没有。
“翠花,赶紧报名吧,我已经报名了。”声音十分清脆悦耳。
赵翰青循声望去说话的却是一个长得很俊俏的姑娘。约莫十**岁,身量苗条,水汪汪的一双眼睛让她整个人显得更妩媚可爱。
这时,一名圆脸的姑娘跑了出来。大概就是俊俏姑娘叫的翠花。
但是,紧接着从人群中又窜出来一名中年妇女,一把拉住圆脸姑娘,喝道:“翠花,你要干什么?”
翠花显然对中年妇女显然十分畏惧,怯生生道:“娘,我、我也想当女兵。”
只听到啪地一声,那个叫翠花的姑娘脸上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呸,你是我李家的童养媳妇当什么兵啊。女人当兵跟男人混在一起抛头露面的成何体统,你这小蹄子是不是想找野男人?”中年妇女又扭头冲着俊俏姑娘恶狠狠骂道:“马四姐,你个臭婊子烂货,自己卖b还来勾引我家翠花,当心老娘撕烂你的嘴。”
围观的人哄然大笑。也有不少人跟着骂起来,骂的极其下流。那位叫马四姐的俊俏姑娘被骂得满脸通红,泪水已经从本来就水汪汪的眼睛地流了出来,更显得楚楚动人。
赵翰青觉得马四姐的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耳熟,一时间却想不起来,旁边的陆虎道:“这个马四姐就是马三那厮的妹子,马三参加了狗仔队之后她从良了。”
赵翰青顿时就想起来马三的确有一个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