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雨仙踪-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了一圈,他很快找到唯一的书摊。

    书摊规模不大,一间破房子,里面摆了近百本书,有的破破烂烂,好似从坟墓里挖掘出来的一样,也有比较新的,封皮完好,内里也比较齐全。

    书店老板是一个相貌清瘦的老头,个子很高,一双眼睛颇有神采,只是脸上的笑容带着明显的市侩味。

    山伯的目光渐渐落在那些书上。

    老头见他在门口驻足,忙过来招呼:“小伙子,你是新来的?进来瞧瞧!”

    山伯笑道:“老先生是否姓黄?”

    老头点头道:“不错!你知道我的名号?我在这里有些年头了!叫我黄父鬼便成!”

    山伯进了屋,拿眼盯着那些书籍,开始一本本翻开。

    书虽然旧了点,内容却比较奇特,也不知道出自哪朝哪代,对他来说,很多都没有读过。

    他心中兴奋,竟然有种如饥似渴的感觉。

    在他眼里,虽然只是一间破旧的书屋,渐渐变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这些书品质不错!”山伯心中暗想,“不知道黄老头从哪里搞来的,我即使开口问,估计对方也未必肯答。”

    黄父鬼见他拿起一本又放下,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猜测这人是个书痴,所以忙在旁笑道:“小兄弟喜欢哪类的书?功名学问?求贤问卜?还是房中术?”

    山伯眉毛一跳,笑道:“这些……现在都不太对我的路!我喜欢儒家的经文,或者求仙访道的书,您若有什么修炼秘笈,不妨拿出来瞧瞧!”

    黄父鬼“呵呵”笑道:“小兄弟想要修炼?为何又要儒家经文?此二者相距甚远呢!若想融为一体,触类旁通,可不容易。”

    山伯道:“儒家经文是为康成先生准备的,修炼秘笈是我想要的。您若有什么修鬼的书,那是最好不过。”

    黄父鬼望他一眼:“康成先生?他好久没来了!没想到你从他那儿来,怪不得知道我的名号!我倒是给他准备了几本书。只是……老先生还有银钱吗?我这些书都花了本钱的,舍本生意可不能做!”说着从身后搬出一个书箱,打开来,提出一大捆竹简,又道:“这些都是先秦遗作,若给康成先生看到,他肯定喜欢!”

    山伯见对方说得那么肯定,也懒得解开细看,问道:“银钱我已经带来了,请问需要多少?”

    黄父鬼眯起眼睛望着他:“嗯……搜集这些东西可不容易,至少要一千个金币!都是老主顾,我也不赚他的钱。”

    山伯点头:“好说!您还有什么好书?都搬出来,让我瞧瞧,等下一并付账!”

    黄父鬼见他如此大方,禁不住喜出望外,忙将墙角几个箱子都搬了出来,手忙脚乱的翻着,口中道:“我是有一本书,符合小兄弟的要求,只是忘记放在哪儿了……”找了老大一阵,终于翻出一本牛皮纸包着的书册,“喏,找到了,就是这本。”

    山伯接在手中,翻开一瞧,只见里面已经残缺了一大半,只是开头部分还保存完好,最前面题着几个大字:《涓子鬼遗论》!(列位看清楚了,这不是《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是晋末人,时代稍晚。)

    山伯吃了一惊:“涓子论鬼?”

    他记得曾经在《抱朴子》中读到过,涓子是黄帝的师傅,这本书若真是涓子写的,那可不简单呢!

    还想再往下看,可是“哗啦”一声,手中的书竟然被黄父鬼抢了去!

    “不能看,这书总共还剩下几百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千金难买,被你一眼瞧完了,我还咋卖?”

    山伯哭笑不得:“说说看,这书多少金币?”

    黄父鬼上下打量着他,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我也不是贪财。一分钱,一分货,我若是卖得便宜了,这书到你手里也瞎了!你得拿出大价钱,才能对得起这书!”

    山伯懒得跟他啰嗦:“黄先生,您到底想要多少?开个价吧!”

    黄父鬼迟疑着道:“这个……一万五……不,不,起码要两万金币!”

    在他眼中,山伯已经成了腰缠万贯的新鬼。

    对于新死之人来说,尤其是大富大贵之家,有人在阳世隔三差五的祭奠,香火蜡烛用得多,所以身上就有很多的冥币。一旦过个三两年,家人把他忘了,这人也就开始穷了。再过几年,往往变得穷困潦倒,饥寒交迫。

    所以黄父鬼相信,做生意碰到这种新鬼,一定要狠狠的宰,反正有钱也存不住!

    山伯一声不吭,伸手去拿摆在外面的书,一本本拿来,摞在一起。

    黄父鬼急得直叫:“喂喂,你到底要不要这书?不想要了?你想要那些书?”

    山伯将相中的二十本书收好了,又将竹简提过来,这才招手道:“拿来,打包带走,总共多少金币?”

    黄父鬼呆住了:“这……大概要七八万呢!”

    山伯摸出一枚十万金币的硬币,递了过去,低声道:“收好了!先生这些书都是无价之宝,剩下的钱就不要找了!我花钱买书之事,还请莫要声张。”

    黄父鬼盯着手中的硬币,只见诺大的钱币前面刻着“金币十万”,后面题着“冥府财物司”监制,闪闪放光,摸在手里沉甸甸的,分明不可能作假,禁不住心花怒放,连连点头:“好说!小兄弟,要不要我帮你送府上去?”

    山伯摇头:“请借书箱一用,过几rì归还。”

    “不用还!小兄弟要用,就拿去好了!”



………【第178节 宝典】………

    回到家,山伯将装满珍本的书箱往地上一放,轻声叫道:“老师,我回来了,您看看这些书,有没有您喜欢的?”

    郑玄正在著书立说,闻言放下毛笔,笑道:“看你两手空空去的,竟然抱回书箱来了!是不是黄父鬼赊给你的?还是借给你高利贷了?”

    山伯微微一笑:“弟子花银买钱的。”

    郑玄一面伸手打开书箱,一面道:“看你仁厚老实,竟然在外面藏了银子!弄来几本书?花了多少钱?”他低头一看,发现书箱里竟然满满的,禁不住吃了一惊:“我让你稍微买两套jīng品就行了,干嘛买这么多?哎呦,还有一捆竹简!这……让我看看,都是什么年代的?”

    老家伙跟山伯一样,都是书迷,一旦见了新鲜的玩意,就啥都不顾了,立即手忙脚乱翻看起来。

    山伯帮他将沉甸甸的竹简从书箱里取出来,小心翼翼的打开。

    郑玄双眼放光,一字一句的读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读到这里,他的手指禁不住微微颤抖,赞道:“好家伙,这似乎是荀况的著作!看这竹简的成sè,至少有四百年了!即使不是荀子本人手书,也距离他那个年代不远。这东西值不少钱呢。黄父鬼收了你多少银币?”

    这时候,山伯已经将所有书籍都搬了出来,手里只抓着那本《涓子鬼遗论》,微微一笑道:“很便宜,十几个金币而已!”

    为了让老师安心,他善意的撒了谎,心里稍微有些不安。

    郑玄点了点头:“虽说黄父鬼吝啬了点,这回倒没太离谱!不过要是我去的话,还能再便宜点。五个金币差不多了!”

    山伯一摸脑袋,满头的汗水!心想:“我要是说总共花了十万金币,还不得让他训到死!”

    郑玄将竹简搁在桌上,又去看其他的书,一面看一面摇头:“这本是伪书!这本纯粹胡扯!这本……这本……这都是什么啊?”

    山伯算是怕了他,一个人躲到墙角看书去了。

    打开《涓子鬼遗论》,从头开始细读。

    第一段:“修鬼为修仙之本!修鬼有成,阳魂端凝;修仙有素,长生有术!二者一脉相承,法虽异,理则同!”

    山伯看了,禁不住点头:“好!这里竟然提到了阳魂,不枉我花大价钱买回书来!”

    往下看,只见第二段写着:“修鬼之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者,二十四节气也。天地之间,**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修鬼之法,必候rì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修之。可于半夜子时,勤加修持,一rì之功,能抵平昔十rì!”

    山伯十分惊讶,心道:“竟然有这种说法!如果真是这样,我平rì练功不辍,到了chūn分、夏至,再jīng心修持,练上一整夜。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就等于多练了两百四十天!”

    想到这里,又赞一句:“好书!”双手紧紧的抓住了书册,生怕被别人抢了去。

    再往下瞧:“地利者,灵气汇聚之地也。三山五岳,灵气之根,地天交汇,贯通yīn阳,阳世为洞天福地,yīn世亦为修鬼佳处!”

    山伯心有所感:“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么多人临死前要找到好地方埋葬,原来是想吸取天地的灵气,有利于修鬼啊!三山五岳从地下冒出来,上面有灵气,地下自然也有灵气,我若能在yīn间找到山根,修炼起来也可以能事半功倍。”

    “嗯,不错,再看看下面还有什么!”

    “三皇五帝,古圣先贤,生而有幸,去后有灵。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可惜下面有十几个字模糊不清,随后则是“众帝之台,幽灵之眼,修鬼之圣所也!”

    山伯深吸一口气,暗想:“三皇五帝也不知到底死没死?这里说他们临‘去’之时修筑了众帝之台,帝台也是yīn阳相通的,如果去帝台附近修鬼,就能进步很快。可是这里没讲清楚,众帝之台到底在哪里呢?有没有帝台还不好说呢!”

    这时候,他又想起当初跟着五行门门主邹凡经过“太昊伏羲帝陵”的情景,当时就有一些人坐在坟头上,说是要吸取灵气。

    他还记得,太昊陵前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帝者,天下之所适;王者,天下之所往。昔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功成身退,去而有陵。帝陵者,王者之寝也,受万民之朝拜,散王者之余风,佑华夏之昌盛,启天下之大同。”

    这时候跟《涓子鬼遗论》一对照,他发现两者竟然说的是一回事!

    “看起来,rì后不得不去从寻找帝陵了!”

    “不管是从yīn间,还是从阳世,都要去瞧瞧众帝之台,说不定真能找到灵气充沛的圣所,大大提高修炼的速度。”

    山伯又翻开下一页,继续往下读:“冥界灵气至厚之处,莫过于‘九幽冥都’!冥都者,阎王所居,修鬼至善之地也!人口稀少,众官汇聚,非三品以上,无以至之……”接下来又变得模糊不清了。

    山伯看直了眼:“怎么?yīn间还有个‘九幽冥都’?阎王不住在自己的宫殿里,下班之后还要回‘九幽冥都’居住?而且大臣也能去,不过要求很严,官不到三品都不行!只有那里,才是yīn间灵气最丰富的地方!呀,竟然有这种事!”

    “看来,我先前的判断没有错,要想快速修补阳魂,还是要设法接近阎君才行!嗯,过两天不妨跟崔师兄说说,先将他的职务接过来……虽然他只是五品官,总是距离冥都近了一层……我再努力争取一下,说不定有机会去那里住……”

    想了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再接着往下看书,可惜后面的书页都已经残了,字迹也十分凌乱,只能勉强认出一些字:“人和者,和于大人也!追逐强者,揣摩学习……《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修鬼之秘典,成神之大道也,得一魂全魄足,得二可至大乘,得三可成神仙……得四……三清有望……”

    “又来了!这本书好生奇妙!难道真是黄帝之师‘涓子’写的?”山伯心中砰砰乱跳,禁不住从墙角走出来,勉强压抑激动的心情,问道:“老师,您能不能给讲讲,什么是《三坟》、《五典》?”

    郑玄又在看那捆竹简,正看到得意之处,头也不抬,答道:“你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平rì怎么读的书!夫子曾言:‘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山伯呆呆的道:“原来是这样啊!可是……”

    他想问“这些宝典有可能是修鬼的书吗?”可是犹豫着难以开口。

    只听郑玄接着道:“也有人说,《三坟》是古人占卜祭祀后埋藏于地下的书;《五典》是置于供案上祭祀祖先神灵的书;《八索》是当时结绳记事的书;《九丘》则是堆放起来供王和有关大臣阅读查考的书。到底哪个说法对,还在考证之中。”

    山伯喃喃的道:“《三坟》、《五典》都是占卜祭祀的书?这么说跟‘沟通魂灵’不远了?说不定真是……修鬼至高无上的宝典?”

    郑玄听他说话声调奇怪,言辞又含混不清,忍不住抬起头来望他一眼:“你说什么呢?是不是出去一趟着了魔了?”

    山伯知道老先生只对儒家经文感兴趣,对于修鬼之道、成神、成仙的东西并不是十分上心,于是收起手中的残本,问道:“老师,您说哪里能找到那些书?”

    郑玄微微一愣:“你是说《三坟》?已经失传上千年了!如今哪里还有呢?”

    “就真的找不到了?阳间yīn世都没有?”

    “阳间肯定没有了!我在冥界待这么久,也没瞧着半点影子!我猜那些书可能有些古怪,要么被人珍藏起来,要么被阎君收缴了!”

    山伯心中恨恨的:“阎君,怎么又是阎君?看来,我不得不去找他了!”



………【第179节 人和】………

    没过几天,崔琰来拜见恩师。

    跟郑玄聊了一阵之后,他将山伯叫到一旁,问道:“梁师弟,你考虑怎么样了?”

    山伯明知故问,微微一笑道:“考虑什么?”

    “帮师兄的忙啊!我跟你说过,想早点出去,转眼又是好几个月了,实在不能再拖下去!”

    “师兄,你为何这么着急出去,是否跟哪家小姐三生有约?”

    崔琰苦笑道:“百多年了!若有约会,也早过期了!久居冥间这么久,我现在是两袖清风,独来独往,了无牵挂!”

    “那你出去想做什么?”

    崔琰沉吟道:“也没想做什么大事,只想出去见见阳光,体会一下风花雪月的感觉。说实话,这段时间以来,我老梦见青chūn作伴、白rì还乡、阳光明媚、chūn暖花开的景象。”

    山伯心中触动,想起跟英台同窗苦读、两小无猜的情景,如今天各一方,生死茫茫,顿时满心酸楚。

    崔琰抬头望向窗外,叹道:“我想再听一曲黄鹂的叫声,听一句秋蝉的哀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梦,我恨不得今天就出去!”

    山伯深有同感,随口问道:“师兄,你做了百年的判官,转世之后有什么好处?”

    崔琰听见他问话,隐约猜到他可能动了心,霎时目生神采,道:“好处自然有的!来生不但能长命百岁,还能福禄双全!我在yīn间是五品通判,到阳世起码也是个太守!”

    山伯惊讶的问道:“师兄监守自盗,偷偷看过生死簿了?”

    崔琰笑道:“不用看也知道!‘阳世作孽,yīn曹受罪。yīn间效力,阳世享乐。’这是《生规》、《死律》里注明了的!梁兄弟,我再劝你一句,反正你一时半会儿也不想转世,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替我去冥殿当差,来世也好有个依托。”

    山伯眉头微皱,说道:“我只怕当了官不zì yóu!”

    “zì yóu!怎么不zì yóu?”崔琰巴不得他能答应,抓住机会一个劲的死劝:“梁兄弟,我不会骗你的!像我这样的判官,一天只要工作两三个时辰就行了!剩下的时间,每天十个时辰爱干啥干啥,没人干涉!况且,一年还有三个月的假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轻松得很呢!”

    山伯微微点头,暗道:“三个月假期?倒是够长了!足够我外出探访,甚至出走阳界也绰绰有余了!”口中却道:“师兄,不瞒你说,我最近对修鬼很感兴趣,很怕当官影响修炼。”

    崔琰笑道:“怎么会?不但不影响,还能促进呢!”

    “还能促进?”

    “冥殿之内,百邪不侵,修鬼一rì,胜于别处数rì!而且隔三差五,还能领取灵药若干,这些都有助于修行。兄弟比我觉悟的早,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可惜我当年不知道,好东西都被我浪费了!”

    山伯淡淡一笑:“都到了这步田地,死马当活马医了,还能有什么前途?我只是不想转世,想抓住今生这一次机会。不喝孟婆茶安然返回阳世,不知道有没有那种可能?”

    崔琰目注着他,面现讶然之sè:“原来师弟是想这个!可能xìng也不是说没有,只是相当低而已。”

    “师兄啊,据你所知,像我们身在yīn曹的人,如果不去投胎,还有哪些机会,能够拔脱苦海,修成正果?”

    崔琰想了想,面sè凝重的道:“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修炼阳魂,到一定程度之后逃出去,然后走鬼仙,人仙,神仙的道路,这法子虽然艰险,还是有人走成功了!比如郭璞先生,在yīn间修了百余年,做了三界阎君的师爷,后来出走阳界,借了一具肉身转修人仙,功成兵解而去,修成散仙,如果再逃过天劫的话,就能晋升天仙了!”

    山伯闻言一振,想起郭璞在yīn间还有住处,不仅心中砰砰跳动起来,暗道:“来了这么久,还没去郭宅看看。哪天有空了,一定前去瞧瞧,说不定他那里有些门道。”

    崔琰停了片刻又道:“除了辛苦修仙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法子。那就是全心全意为阎君效劳,努力做好自己的职务,积累功德到一定地步,再赶上运气好的话,就能得蒙上天之恩,拔升天界做个小官。”

    山伯睁大了眼睛:“竟然有这等好事?师兄何不再多熬两年?”

    崔琰摇头:“这种几率是很小的,千年之内不超过十人。你要知道,整个冥界芸芸众生,加起来如恒河沙数,才智高绝的人多得是!哪里能轮得上我呢?况且,这法子全然被动,静等上苍降恩,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还不如辛苦修仙来得痛快!最起码修仙能自己作主,凭着个人才智迎接重重挑战,相对有趣得多!”

    山伯陷入了沉思。

    崔琰眼见大有希望,忙拿出诲人不倦的尽头,接着又道:“师弟别嫌我唠叨!恩师常对我说,世间有一种现象,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大河流水,zhōng yāng最急!’要想行船快速,尽量走在河中间!越靠边走得越慢!做人、修炼都有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发财,就跟富人多接触,了解他们的发财经验;如果你想升官,就跟达官贵人接触,学习他们的为官之道;如果你想修炼,就跟修炼有成的高手靠近些,了解他们的成功方法。在冥界,谁的功力最高?谁的官职最大?还不得说是阎君嘛!若是运气好,偶然得到他们的指点,哪怕是三言两语,也是你的福气!比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瞎琢磨好得多!”

    山伯禁不住点头,心道:“这番话讲得不错,跟《涓子鬼遗论》所说的‘人和’是一样的。人和者,和于大人也!就是要追逐强者,揣摩学习。如果能碰巧找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那才是莫大的福气!”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微微一笑:“多谢师兄教诲!我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得好,要是一无是处,岂不辜负了你的推荐,丢了你的面子?”

    崔琰偷偷瞧了郑玄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嗨!师弟说什么话?面子值几个钱?我之所以一再鼓励你去,是为了照顾恩师方便些。我走之后,恩师就托付给你了!他老人家只知道修书,别的东西都不在意,若没人经常过来瞧瞧,我真放心不下!”

    山伯心中感动,叹道:“师兄请放心,我一定将恩师照顾好!还要将他的宝贝书籍都带出去!帮他放下心头的负担!”

    崔琰“嗯”了一声:“那可不容易!我看恩师的意思,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出去。这事先等等再说。师弟啊!你的意思是已经答应我了?对不对?明rì我就将你的名字报上去,凭你冥界隐士的身份,估计问题不大!你好好准备准备,两三天内就有消息。”



………【第180节 判官】………

    才过两天,山伯就接到大红的请帖,上面盖着楚江王的金印,写着:“诚请梁先生冥殿一叙!”请帖是崔琰亲自拿过来的。

    崔琰站在门口,向山伯招手:“梁师弟,快走吧!楚江王在等你呢!”

    山伯看看身上残破的长衫,道:“等我换件衣服。”

    崔琰笑道:“不用换了,王爷不是等闲人物,不会凭衣帽取人。再说,如果谈得爽快,立马就有官服更换了!”

    山伯却道:“人敬我一尺,拿请帖给我,我当敬人一丈,不能失了礼数。”说着匆匆换了件衣服,迈步出了门。

    大约走了半个多时辰,两人来到冥殿前。

    此时天sè已晚,光纤暗淡得很,眼看到了冥界休息的时候。

    殿内里静悄悄的,所有的贵卒都已经离开了,只有几盏残灯在闪烁。

    崔琰推门而入,对着殿内叫道:“启禀王爷,梁先生来了!”

    一个洪亮的声音旋即响起来:“快请他进来!”

    山伯迈过门槛,快步往前走去。

    大殿很空阔,只有一位头戴金冠、身着紫袍的王者坐在长长的书案后面。

    此时见山伯进来,楚江王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将手一招:“梁先生,请这边坐!”

    山伯来到近前,想要行礼,却被王者阻住!

    楚江王哈哈大笑:“不必客气!请坐便是!”

    山伯躬身道:“王爷面前,哪有小人入坐的道理。”

    楚江王对站在旁边的崔琰道:“崔判,人是你带来的,还需要你来招待。都坐下,我们好好聊聊。”

    崔琰拉了拉山伯的袖子:“坐吧,这里跟阳世不同,王爷也不是昏庸无道的主子。”

    听他这么说,山伯只得就势坐在距离楚江王不远的地方。

    崔琰则坐在另一次,与楚江王成三足鼎立之势。

    楚江王短脸阔口,双目有神,上下打量着山伯,手屡短须笑道:“我守此位已有八千余年,阅人千万,屡试不爽。只看一眼,便知梁先生非常人也!”

    山伯感到有些惊讶,暗道:“传说中的阎王都是高高在上的角sè,似乎跟眼前爽朗随和的样子很不相符。难道这才是他本来的面目?”口中却道:“冥君抬举小人了!”

    楚江王微微一笑:“我这一眼,能看清前生往事,三代轮回,难道还会有错?先生上一世便是才子,乃是今文易学大师‘梁丘贺’,曾经开创‘梁丘学’一脉。”

    山伯睁大了眼睛,心中一阵激动:“这……又从何说起?阎君说的是真的吗?我竟然不知道!”

    楚江王笑了笑,接着又道:“先生今生身为县令,为民灭蝗,不但无功,反获其罪,心里必然不服吧?”

    山伯面露苦涩笑容,叹道:“灭蝗之时,我可没想到会有今天!诚如古书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来,还是我目光短浅呢!”

    楚江王似笑非笑,问道:“说是想到了,先生还灭蝗吗?”

    山伯沉吟片刻,断然道:“初衷不改!”

    楚江王翘起大指,赞道:“好样的,我就知道这样!”接着神sè一变,说道:“我有件事想问先生,你身上还背着八百年的罪孽,却有什么打算?”

    “这……这这……”山伯瞠目结舌,心中着恼,暗道:“自从做了冥界隐士,我几乎将这件事忘记了!原来这些罪孽并没有消除!天呐!让我老老实实在地底待那么久,还不如杀了我!我来yīn曹地府,是为了修补阳魂的!等我修满百点阳魂,就会设法逃出去!我可不会一直拖延在这里!我还要出去见英台呢!”

    楚江王似乎能读懂他的心思,双眉一弯,眼睛眯成一条线,“呵呵”笑道:“带着罪孽,梁先生恐怕不容易出去哩!”

    山伯心中一紧,自觉被对方抓住了痛处,面上微微变sè,躬身说道:“小人到冥界不久,不是很了解这里的规矩,还请阎君指点迷津。”

    楚江王淡淡的道:“先生有所不知,你的罪孽已写在生死簿上,上至天庭,中至人间,下至冥界,三界之内上通下达,处处受制,你若想出去,可谓难关重重,步步惊心呢!”

    山伯皱紧了眉头,心道:“说得怪吓人的,有那么严重吗?”

    楚江王见他默然无语,于是放慢了语气,缓缓说道:“按照轮回法则,只有冥界是没有天劫的!若是到了外面,多一年罪孽,便多一道天劫。数百道天劫下来,先生能承受得了吗?”

    山伯吃了一惊,禁不住浑身巨震:“数百道?真有那么多?”

    楚江王点点头:“每道天劫都伴随电闪雷鸣,有时候是七道闪电,有时是十八道,有时还有天火焚烧,天崩地裂,逃过者寥寥无几。八百次之后,纵然是大罗金仙,也已经灰飞烟灭了!”

    山伯从来没想到会有天劫降临到自己身上,闻言之下不由得呆住了!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能听见“砰砰”心跳的声音!

    良久之后,他口中喃喃说道:“可是,我听说,外面也有不少的孤魂野鬼,却少有天劫……”

    楚江王轻“哼”一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小鱼略过,大鱼成擒。那些人要么罪孽不深,要么新近犯罪,尚未记入生死簿内;天庭网开一面,只是暂时放过他们而已。然而像梁先生这般,却是有明文记录,板上钉钉,罪孽深重的,想避都避不开!这些劫难,你是逃不脱的!就算练了‘青灯佛影’的功夫,也撑不住几道天雷呀!”

    山伯心情沉重,缓缓低下了头,暗想:“我若不来地狱,尚不至盖棺定论,所犯罪孽一时不会记录在生死簿上,那样的话我还能在外面快活几天,如今自投罗网,弄了重重枷锁套在头上,这让我怎么办?”

    楚江王见了他沮丧的样子,忽然“呵呵”笑道:“先生也不要太灰心!你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