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者"心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先生从一家小米店主起步,最后成为世人敬仰的“经营之神”。他把一家日产几吨PVC粉的小公司经营成年产值两万多亿新台币的集团企业,其成功背后一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启人心智的价值理念。深入探寻这位“经营之神”内心深处的管理“秘诀”,无疑是学习成功榜样的捷径。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组织各方力量从2003年开始研究王永庆的管理之道。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台塑的成功经验,研究团队把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先后结集出版供各方参考。

    体现王永庆管理思想一书《筚路蓝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数年前已经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此次付梓的《“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是作者花费数年时间,多次赴台塑集团实地调研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既是一本适合企业管理人士的专业参考书,又可作为一般大众读者的通俗读物。作者参考了近千万字的台塑集团相关资料,采访了百余位台塑集团中高阶管理层及王永庆诸多亲朋好友,挖掘了很多独家资料信息,很多史料和经营故事都是第一次公开出版。因此,这是一本颇值得一读的王永庆管理思想研究专著。≈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针。王永庆先生把近十万人的台塑集团带入跨国企业之林,靠的就是自己数十年坚守如一的价值理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奉者和传承者,他坚持认为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养分足以滋润台塑集团茁壮成长,他坚信大道理是相通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北宋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王永庆则是一部《大学》立台塑。

    深入探究王先生的管理理念,会发现他的独门“心法”其实都是一些朴实的价值观,即勤劳朴实、止于至善、永续经营、奉献社会。这“十六字”独门秘诀不仅适用于任何企业,也适用于任何事业。这也再次印证了王先生一生所坚持的“大道理是相通的”这一至理名言。但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些简单朴实的道理,却少有人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如初,特别是带领数万人每时每刻都践行之。而王永庆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成了“经营之神”,台塑集团也因此成了台湾企业界的常青树。

    台塑集团的成长过程,与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其中一个重要的共通点,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坚守。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与王永庆先生的价值理念,都根源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二者虽在不同的领域前行,但都以贡献社会为终极目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大学才能百年树人。王永庆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把“经营之神”的价值理念发扬光大,让他的精神信念惠及更多的人,这无疑是对王先生最好的纪念。

    是为序。

    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序二
    北京的冬夜,朔风劲吹,忘却一天的扰攘,和着温润的灯光,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记录王永庆管理理念的书。掩卷遐思,油然忆起台湾史专家连横先生曾经说过的“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毋庸置疑,呈现在眼前的卷帙,既是台塑企业集团经营、壮大、成功的历史,也是王永庆董事长作为实业家在开创民族工业道路上的拓荒历史。在这部历史面前,不仅能够领略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的高峰,而且可以透过台塑投资大陆的风雨波澜,探寻两岸经济合作的真谛。

    由于从事两岸关系的工作,我与很多台湾工商界朋友稔熟,每次同王永庆董事长见面,都有晤语契心之感。他深深打动我的,不只是作为“经营之神”的传奇魅力和投资布局上的战略远见,更是他作为一名台湾企业家所具有的中国情愫和人文关怀。他用企业家的逻辑思考问题,却往往超越经济畛域,闪烁出审时度势的政治睿智。他很少高调的政治语言,却用实际行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振兴民族工业、造福两岸同胞。他仗义执言,从广大台湾工商界和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出发,主张两岸“三通”。在近年来台湾的政治环境中,他不计企业利益,从不讳言自己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他曾经动情地说过:“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若能为整个民族做几件重要的事,这一生也算没有白活,就算血本无归,又何足惜之!”他也曾经朴实地讲述:“我们的祖先是从大陆到台湾,今其子孙从台湾回大陆,此亦人之道也。”不管是深情的流露,还是朴素的告白,无不体现出兼爱两岸的宽阔情怀。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石化企业领导人,作为台湾本省籍最大集团企业的董事长,这正是他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之风骨和灵魂所在。

    王永庆董事长是成功企业家的典范。这既可以说是他个人事业及其台塑集团的成功,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企业的成功。从根本上讲,这种成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西方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并发扬光大所结出的丰硕成果。早在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之际,中国的工商业者就创造并形成了一套以深厚儒学传统和儒道互补思想为基础的商业伦理。在王董事长对于台塑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中,其所奉行的“兼顾客我、利己利人、回馈社会”等基本宗旨,体现了中国古代正心诚意、不欺鬼神、勤劳朴实、天人合一、融通义利、止于至善等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再造。本乎此,他将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善待员工、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他以民生为念,把发展公益事业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再把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经营公益事业,从而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竞争力和不竭创新力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走过多重“惊涛骇浪”,实现永续发展。同样本乎此,他的企业王国敢于冲破狭隘的地区畛域和荒唐的政治藩篱,让两岸同胞共同分享经营的成果、经济的利益和发展的福祉。如果用“追梦”来形容王永庆董事长开创石化产业王国的道路,那么,这个“梦”深刻地把握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华民族企业的经营之道,必将在海峡两岸广袤的沃土上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

    古语云,长江后浪推前浪,倍觉欣慰的是,台塑集团已顺利“交棒”,相信新一代的经营管理者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秉承王董事长倡导的理念和思想,踵事增华,薪火相传,继续开创台塑集团两岸布局的第二春,迎接台塑集团更加美好的明天。

    感谢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以强大的编委阵容,组织力量写作并出版了这样的好书。欣闻付梓出版之际,谨以此序表达我的敬意和祝福!

    陈云林
序三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清华大学在这本书上花了很大工夫,我一开始就全力支持。这项研究开展后不久,我曾向作者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并对初稿进行了仔细阅读和修改,希望他们在调研和写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总结出王永庆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的“核”。“核”既是研究成果,是图书能否受到读者欢迎的关键,同时也是对两岸企业家最有参考价值的一个理论框架。

    王永庆董事长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要找到他的理念和思想的“核”,作者还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他成功的经验既有其个性又有其共性;二是他的经营思想必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三是他能够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准确预测这些变化,进而为企业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看的准,所以他不躁;想的透,所以他不妄;行的正,所以他不惧。

    我很钦佩王董事长决策的前瞻性,也就是大陆企业家常说的“抓住机遇”。作者在研究台塑这个个案时,应充分注意并认真分析他决策时的内外环境,以前瞻性为突破口,以事实为依据,逐步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进而再准确把握他的经营理念、思想及其“核”。如果整个写作过程贯穿着同一个“核”,那么所得出的结论就会有新的高度,并可上升到共性的层面。

    10多年前,我曾因工作需要担任过“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所以对两岸经济和台湾企业有所了解。台湾企业与世界融合的早,吃的苦多,发展的比较成熟,因此他们对“勤劳朴实”这句话的理解也比较深刻。我和王董事长虽未曾谋面,但早已久闻大名。我曾听我的一位同事介绍说,她很感动的就是,有一次王董事长在宴会上看到别人在取菜时有菜掉在转盘上,于是他把它捡起来放在自己的盘子里吃干净。一个产值占台湾GNP百分之十几集团的董事长如此节俭,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他节俭得有资格、有底气、有雅量。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不管什么所有制企业,要搞好都必须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不论是私企还是国企,或是其他形式的企业,都要讲究良好的回报。对一个企业来说,利润多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念。其实理念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总政策”,它推行的基础是企业制定出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老板在与不在都一个样,企业会按照规章制度去运作,去传承。

    这本书中写到了王董事长坚持朴实的价值理念,做成一流的事。王董事长给我强烈的印象就是,事情定要做到一流,本钱也定要是一流,不该花的钱绝不花。有的企业做的好,有的企业做不好,原因可能就出在领导人的理念上。但是理念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我想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落实了责任制。从这个角度说,理念和思想的“核”是什么,“核”就是责任心。

    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坚持正确的理念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我印象很深刻。希望可以借这本书的出版,为我们两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世界接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或者说引出人们认识和思考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一片新天地。

    王董事长从一个小小的米行做起,发展到目前这么大的一个集团企业,从经验到一整套的理念,实在都有值得我们进一步交流和借鉴的地方。他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有很多好的做法,尤其是经营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机制和规章。我想,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无论是台湾也好,大陆也好,两岸一定要携起手来,才能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大业做出贡献。在这一方面,企业家的力量不可低估,也不应该被低估。

    李荣融
序四
    1998年8月中旬,我曾率领大陆科技界的一个代表团赴台参访。当时应台塑企业的邀请,也曾到访过王永庆董事长的家。他为了工作方便把家和办公室合在一起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相识较早,又亲自看过他的企业,并和王董事长有过长谈,加上阅读过有关他的一些书和资料,我深为感动,我觉得台塑企业的成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当年的谈话中,我注意到,他多次使用“合理化”和“大学之道”这两个关键词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推动台塑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这一点我愿和王董事长共同分享,因为只有分享,思维才能创新。

    我的感觉是,文化一词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但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群体的行为模式,既具有可观察性,又具有隐蔽性。这本书格物致知,对于台塑企业行为模式的描述和分析大致是沿着这样两条线展开的,并最终把王董事长定位于一位坚强的“合理化管理的守望者”。z米z花z书z库z ;www。7mihua。com

    在可观察性的层面上,王董事长推崇的“合理化”体现了台塑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比如企业别具一格的会客方式、言语当中的常用词、企业文化的宣讲、员工统一着装、推销人员讲礼貌和诚信、工厂车间整洁划一等,指的就是台塑企业“勤劳朴实”和“止于至善”这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新聘用的员工,王董事长更强调通过教育培训、到最基层接受锻炼、接受资深同事的教练等,让他们自觉仿效这些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并将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而在隐蔽性的层面上,企业文化整合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它通常蕴涵得较深,且不易为外界所察觉和模仿。在不同企业,甚至在一个企业的不同部门,人们的价值观念差异极大,因为价值观念经常和人的个性、经历和教育背景等密切相关。比如,有的员工会认为金钱万能;有的会认为技术革新与己无关;有的会认为自己得不到重用;有的可能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一辈子在台塑企业工作的原因也说不清道不明等。总结起来,这些个人的价值观念就如同兄弟之间各自淘米,各自落鼎一样千姿百态。

    有人说,民族文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是一把双刃剑;还有人说中华民族文化不适于为市场经济服务。我认为,这些观点曲解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意义。台塑集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民族文化能够使企业绝大部分成员的认识凝聚在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之上。即便这些成员一批一批地在更新,但这些隐蔽的、凝聚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念却得到了延续和发扬。也就是说,王董事长所谓的“合理化”,指的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要合乎民族文化精神这个“理”。把所有这些“理”归纳起来,就是社会文明。

    现在王董事长已经离去,我深信台塑集团能永续发展。如果再过50年,接棒者做得更好,那就说明王董事长的“合理化”理念和思想得到了真正的传承和弘扬,因为接棒者是王董事长的真正传人,他们比别人更能体会他的经营管理思想的精髓。至少今天看来,王董事长的“合理化”在历史上具有其长期合理性。

    是为序。

    朱丽兰
序五
    本书真实再现了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的创业过程,总结了台塑集团的成功之道。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的学者们将之高度概括为以下几点,即:“理念是一种生产力”、“态度决定命运”、“管理在于创新,创新在于‘创心’”、“企业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企业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实现永续经营。对于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成绩,我感到欣慰和高兴。

    在台湾岛这样一个缺乏自然资源、市场狭窄、经济发展时常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经济体内,台塑集团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个企业家,特别是一个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企业家,王先生正是凭借着其独特、睿智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和客户至上、回馈社会的宗旨,使自己的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勺饮不器盛沧海,拳石频移磊泰山”。我与王先生相识已有数年,他在许多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人生态度和创业精神。他本着“心到、力到、功夫到,无所不成”的信念,认准了目标就锲而不舍、全力以赴地去实践、去探索。从创业之初坚持去除混在大米中的沙粒、杂质,到从事塑胶产业中注重质优价廉、保护环境,始终体现了这一精神信念的强大力量。

    二是他始终模范履行着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慷慨地捐助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从他为台湾许多家庭免费安放的泔水桶、提倡利用有机肥料生产无公害蔬菜、依托长庚医院为台湾老龄人口建设养生文化村,到为全国31个省市捐建万所明德小学,或创办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等,处处都充满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诚挚爱心。

    三是他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体现了他在把握企业与社会发展方向方面的远见卓识。他明确指出:“所谓物有本末始终,事有轻重缓急……两岸都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在相互配合上应是最为方便。当全世界已经逐步迈向地球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无不在加紧携手合作时,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没有理由不共同坦诚谋求和谐相处之道,维持一个和谐的良性竞争关系。”

    正是基于以上理念,他积极呼吁“海峡两岸秉诸民族感情,善用良好智慧,寻求务实的互利互补关系,早日融为一体”。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石化企业,作为台湾最大集团企业的董事长,这一点也正是王先生企业家精神之灵魂和脊梁所在。

    也许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王先生的上述理念和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的校训、校风,虽然在说法上并不完全一致,但在精神上却是相通的,讲的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记得王先生还曾讲过:“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心是最重要的。”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深切地学习、借鉴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振兴中华民族共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顾秉林
序六
    王永庆先生是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家。自对外开放以后,我很早就在书本报刊上看到过他的大名,对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理念和思想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尚在酝酿时,清华大学就邀请我作为主编参加大纲的讨论。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刘震涛所长,他向我介绍了许多关于台塑集团的经营管理经验的鲜活生动的案例。之后,王永庆先生作为当代华人企业家杰出代表的形象已经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想,把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管理思想提炼出来加以传播,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繁荣民族文化将是一个贡献。

    我除了对王永庆先生的企业感兴趣,对于他创办的各类社会事业,特别是兴办台湾长庚医院更有兴趣。在和台塑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座谈时,我最想了解的就是长庚医院。我主要问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兴办长庚医院的动机和宗旨是什么?长庚医院是如何管理和运作的?在财务上能否取得平衡或一定的盈余,从而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什么独特的诀窍?如何保持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台塑方面的回答,每每使我受到启发。

    经常有舆论说,中国的企业家没有捐赠和回馈社会的传统。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也许内地的企业规模不大,捐赠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足够的社会影响。即使这样,内地企业的捐赠仍然支持了许多社会事业的发展,例如教育卫生、文化艺术、慈善机构等,这是有目共睹的。王永庆先生创办的长庚医院,应该说是中国企业家回馈社会的典范。

    长庚医院在医疗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是有参考价值的。王永庆先生认为,经营医院和经营企业的原理是一样的。他把“勤劳朴实”和“止于至善”的合理化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用于医疗服务,重点就在于医院能否为病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长庚医院实行了“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控制医疗服务价格过快上涨的难题。

    比如,台湾“洗肾”的价格曾一度居高不下。一般来说,肾病恶化的程度与洗肾的质量和次数成正比,与价格则成反比。因为一般老百姓要是得了肾病,根本就看不起病,许多人每10天才能洗一次。另外,按照台湾的人均收入水平,5000~6000新台币洗一次的价格远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对此,长庚医院安排专人研究,后来又经过不断地检讨改善,现在的价格差不多相当于过去的三分之一,一般病人可以每两天洗一次。长庚医院锐意进取的经营管理和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本书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这些既是王永庆先生成功人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编写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

    李剑阁
序七
y米y花y书y库y ;www。7mihua。com
    读完了清华大学编写的《“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籍》一书,内心感触良多。深感安慰也由衷感谢的是,清华大学的学者专家们如此用心,将父亲一生经过、点滴事迹,从时代变迁、企业发展、社会环境、管理与人文等各种角度与层面去探讨,写出了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的奋斗求生存、在世界进步中观察到的无数正面机会与远见、一个人忠于自己理想所产生的无比毅力与恒心,以及源自关怀社会群众的情怀所激发出来的奉献力量,这一切在书中都一览无遗,生动展现。而感触最深的是,清华大学学者专家编写此书的动机,是出自他们对社会关怀的使命感,希望在一个经济发展快速的社会环境里,让读者们对事业经营、人生目标的追求与社会责任有深层思考和启发的机会。

    一个人在年轻时,往往对生命充满热诚与抱负,希望为社会、为人类作一番贡献。而事实上,只要有清楚及正确的方向,不怕困难,踏实去努力,必定有所成就。但更重要的是,当生活渐趋安定,物质条件提升后,是否仍能继续保持年轻时的热诚与抱负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任何工作,只要对社会有益,都是重要也是神圣的。只要保持赤子之心,则不论任何工作我们都会以自我要求的态度,从工作质量的提高、资源的不浪费、环境的保护、效率的提升、员工的照顾、成本的下降,乃至于产品的质量安全等一切,不断地追求改善,贯彻合理化,直到止于至善。

    与此同时,当一个人在行有余力的时候,也应该以同样的热诚与心情,照顾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与事。为社会奉献人生是父亲的重托。父亲常说:“一个人的手再怎么拿,就是这么多,可是一放开,反而全世界都是你的”,意思就是在强调,要不断服务社会人群,作出贡献。这在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一种单向付出的行为,但事实上,越有能力付出的人,收获会更多,越能作出贡献的人,成就也会更大。因此不论做什么事,他都是以利于社会为出发点,所以人生自然就很开阔,能够做的事就特别多、格局也特别得大。

    他也曾多次告诫我们子女们,财富不是我们拥有的,它只是社会大众对我们能力肯定下暂时托付我们保管的。因此,赚钱虽然困难,事实上用钱更困难,要运用财富做对社会整体提升有贡献的事,才是真正尽了一己之责,人生才不会像流水般不着痕迹地浪费掉。而累积财富给自己享用是错误的想法,只要仔细思考,就会想通,一切物质享受最终也只不过是梦幻泡影。

    同样的,对企业发展而言,更须善尽其社会责任,对股东、员工、客户都有直接的义务要加以妥善照顾。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追求改善,以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并以永续经营为终极目标是重要的社会责任。唯有坦然接受并欢迎竞争所带来的挑战,才能鞭策企业不断创新与改善,同时促使社会持续进步,进而达到社会整体的提升。而企业为了保持高度竞争力,实现永续经营之目标,自然必须建立良好制度,由此形成优质企业文化,在制度合理、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人才才能获得必要的发挥空间,共同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俗话说,好不过三代,景气有好就有坏、国家有兴就有衰,在这亘古不变的道理下,企业唯有重视人才,以人性化管理与无私之心,选举贤才领导企业,摒弃中国人一般以子女作为自我延续,必须继承事业及一切的想法,企业才有永续的可能。

    时代创造英雄,英雄创造时代,一个真正的领导人永远看到的都只是社会大众,关心的是如何做得更好。因此他必定有宽阔的胸襟、有为社会服务的热诚、看得远、看得深,只希望明天会更好。同样的,只要我们有此服务的热诚,每个人在工作上善尽自己的职责,同时也体会到人类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情境,由此滋生同情心,能够强助弱、富助贫,大家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这个社会及世界就会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好,持之以恒,终有一天地球村的愿景必能实现。

    王瑞华
序八
    袁飞先生很早就和我讲起他在写关于王永庆的书,较早就送来了书稿。那次,我大致翻了一遍。前不久,他又给了我书稿的修改稿。这回,我比较认真地读了一遍,边读边思考。

    之前,我也读过介绍王永庆的书,听李荣融先生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等场合,多次高度评价王永庆和他的台塑集团,所以对王永庆的管理思想,我是有所了解的。然而,读了袁飞先生《“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一书之后,并不觉得重复。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个对象会有不同的描述和诠释,对于王永庆,袁飞先生在大量采访和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作了自己的描述和诠释。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想谈谈我读袁飞先生这本书的心得。最使我注意的,是书中引用王永庆的这段话:“从0分提升到80分不难,但要从80分更进一步到90分就难多了,这是一种临界突破,必须特别努力,要现代化和合理化才能做到。”当今中国的一批优秀企业,可以说已经接近或者达到80分了,正处于临界突破的关口。↖米↖花↖书↖库↖ ;__

    我从袁飞先生的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以现代化和合理化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化。

    王永庆对台湾企业和欧美企业作了文化比较,提出:“必须认清自己缺乏工业文化”。“西方企业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工业文明积累,制度和秩序都很健全,所以管理比较容易,台湾则没有这种基础”。文化是无形资产,王永庆认为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重要得多,他从文化的高度看企业,管理自己的企业,这是非常高明的。

    改革开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