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10:太空救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沃尔特·科诺在理论上一直明白这一点;但直到列奥诺夫号驶到一个安全距离外进行观察时,他亲眼见到了不下百米长的发现号翻滚不停,这才真正深深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几年前,摩擦力令发现号转盘的自转停止下来,但却将它的角动量转移给了结构的其他部分。现在,象鼓乐队指挥手中舞动的指挥棒一样,这艘被遗弃的飞船一边沿着轨道运行,一边慢慢翻着跟头。
首要的问题是终止这种旋转,它使得发现号不仅难以控制,而且几乎不能接近。当科诺在过渡舱穿上太空服,与马克斯·布雷罗夫斯基并肩整装待发时,他有一种极为少见的无力感,甚至悲观失望,这不是他干得了的活儿。他沮丧地分辩道:“我是个空间工程师,不是只太空猴!”可活儿总得有人去干。只有他掌握着能使发现号脱离木卫一巨掌的技巧。马克斯和他的同事由于不熟悉,在电路图和设备操作适应上将花费过长的时间。要等到他们恢复飞船的动力并控制住它,发现号可能早就冲进下面的硫磺火窟里去了。
他们即将戴上头盔时,马克斯问道:“你没被吓住吧?”
“还不至于穿不好衣服。的确有点怕。”
马克斯咯咯地笑道:“我得说这活儿就是这感觉。不用担心——我一下就能把你送到那儿,用我的——你们怎么叫它?”
“‘扫帚把’。据说女巫就骑这个。”
“噢,对,你以前试过吗?”
“试过一次,但它完全不听使唤。在场的每个人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有一些职业会发展出适合其使用的独特工具——比如码头装卸的吊钩、制陶用的机轮、砖瓦匠的铲刀、地质学家的钉锤等。那些不得不将其大多数时间用在失重环境下的建造业上的人研制出了“扫帚把”。
它极其简单——一根一米长的空管,—头加了个衬垫,另一头是个拉环。一旦按下一个开关,它就会伸延到正常长度的五到六倍。其内部的减震系统能让一个有经验的使用者达到令人惊异的敏捷。如果需要,衬垫一端还可以变换成爪状或钩状,还有很多更精巧的改进,但基本的设计就是这样的。乍一看它似乎挺好控制,其实不然。
过渡舱的气泵停止了循环,“出口”指示灯亮起,外舱门开了,他们慢慢地飘进了真空。
发现号在约二百米开外的地方,象风车一般不停旋转着,在环绕占了大半个天空的木卫一的轨道上紧紧跟随着他们。看不到木星,它正在这颗卫星的后方。这是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他们利用木卫一作为护盾,以保护他们免受两个星球间磁流管中喷涌的能量冲击。即便如此,辐射等级也已达到了危险的高级别,他们在必须返回掩蔽处之前只有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
几乎是一出舱,科诺就感到衣服不大合适。“当我离开地球时这衣服穿着正好。”他抱怨道,“可现在我在这里面就象豆荚里的碗豆一样嘎吱作响。”
“完全正常,沃尔特,”医务指令长鲁登科在无线电里打断了他。“你在冬眠时体重轻了十公斤,那点对你不算什么,况且你已长回了三公斤。”
还没等科诺想出怎样合理反驳时,他就发现自己已经轻飘飘、但又无力反抗地摇摇晃晃离开了列奥诺夫号。
“放松点,沃尔特,”布雷罗夫斯基说道,“即使你开始打滚,也不要用你的小型推进器。所有的工作由我来做。”
当小股气流推动着他们靠近发现号时,科诺可以看到年轻人背包上散出的模糊的轻烟。随着每一小朵蒸气云飘出,缆绳上会传来一股柔和的牵引力,他就会被拽向布雷罗夫斯基的方向;但在下一次气流喷出前他从未能追上马克斯。他感觉自己真象个溜溜球(Yo…Yo又称悠悠,是以轴承支撑在一根线上往复运动的一种游戏球。——重校者注)在绷绳上蹿蹦——现在正重复着回归的旅程。
只有一种安全的办法可以靠近那艘被人遗弃的飞船。那就是沿着它缓缓旋转的轴线前进。发现号的旋转中心点大致可判定在船腹,接近主天线系统的位置。布雷罗夫斯基不理会缆绳上还拖着他担忧的同伴,勇往直前地一头向这个区域冲过去。他怎么才能及时让我俩停下呢?科诺自问。
发现号现在是一个细长的巨型哑铃,缓慢地锤打着他们眼前的整个太空。虽然它旋转一周要花好几分钟的时间,但远端的速度仍快得惊人。科诺尽量不去想它,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越来越近——而且稳定不动的——中心。
“我要冲那儿去,”布雷罗夫斯基说,“别插手,如果发生了什么也别吃惊。”
现在,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科诺一边尽力保持镇静,一边再次自问。
所有事发生在大约五秒内。布雷罗夫斯基打开了他的“扫帚把”上的开关。它一下伸展出来,达到四米的全长,并与正在靠近的飞船相接触。接下来“扫帚把”开始回缩,它的内部弹簧吸收了布雷罗夫斯基的相当一部分冲量。但完全出乎科诺意料的是,它并没有把他带到天线阵旁。它立刻又再度伸延,给了俄罗斯人一个逆向的加速度,有效地将他象接近飞船那样迅速地弹离发现号。他从科诺身边闪过,离他只有几厘米,又一头冲进了太空。当布雷罗夫斯基象炮弹一样擦过时,吓得目瞪口呆的美国人只瞥见了他大笑的脸庞。
一秒钟后,连结他俩的缆绳传来一阵拉力的震颤,然后他们都很快减慢了速度。他们之间的相对速度巧妙地抵消了;实质上,他们与发现号达到了相对的静止。他们的速度现在取决于“发现号”。科诺只需伸手握住最近的扶手,就可把他们两个都拉进去。
“玩过俄罗斯轮盘赌吗?”他喘过气来时问道。
“没有——那是什么?”
“以后—定得教教你。它和这差不多精采,都是治疗厌倦的妙方。”
“我希望你不是说真的,沃尔特,马克斯是不是做了什么蠢事?”
鲁登科医生听起来好像真心诚意地为此担心,科诺决定最好不作回答,有时候俄国人没法理解他特有的幽默感。“你们正想愚弄我呢。”他小声咕哝着,声音低得她根本听不见。
现在他们已紧紧贴在旋转不停的飞船的中心点,他不再感到它的转动——特别当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闪现在眼前的金属盘时。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那个绕着发现号细长的圆筒形主结构延绵不断的梯子。在那儿远端的球形指挥舱看上去有好几光年远,虽然他很清楚与之相距仅五十米。
“我先上,”布雷罗夫斯基一边把他们间的缆绳卷紧,一边说道。“记住——从这儿过去是一路下坡。不过没有问题——你用一只手就能抓紧。即便在底部,重力也只有十分之一G。那对你——怎么说来着——只是残羹而已。”
“我想你是说小菜吧(此处是一个英语文字游戏,上文使用的chickenshit直译为鸡屎,意为琐碎的细节、不重要的工作,这里用的chickenfeed直译为鸡食,意为微不足道的数目。——重校者注)。嗯,如果对你都一样,那我先走。爬下梯子而不是爬上梯子,我从来就不喜欢,即使重力很小。”
科诺很清楚,保持这种略带嘲弄的语调很有必要;否则他可能会完全被神秘危险的环境压倒。现在,离家已有差不多十亿公里的他就要进入太空探险史上最著名的弃船了。一位记者把发现号称作“太空的玛丽亚·塞勒斯特”(伽利略的女儿,修女,支持她父亲的事业与人生。——重校者注),这比方很不错。但还有更多的因素令他的处境独一无二。即使他竭力忽视如梦魇般占据了半个天空的木卫一,它还是会顽强地证明它就在他身边。每次他触到梯子的横档,手套下就扬起一层薄薄的硫尘。
布雷罗夫斯基说的完全正确,飞船翻着跟斗引起的旋转重力很容易克服。当科诺逐渐适应后,他甚至对由此带来的方向感表示欢迎。
然后,忽然间,他们已到了发现号的控制与生命保障舱,一个污秽巨大的球体。几米外就是紧急舱口——就是那儿,科诺认出,鲍曼就是从这个地方重新进入了太空船并最后一次面对着哈尔。
“希望能进得去。”布雷罗夫斯基咕哝着,“好不容易走了这么远却发现门锁着该多可惜啊!”
他擦掉“空气锁闭状态”显示面板上的硫磺。
“没有显示,当然的事,要不要试试控制器?”
“不愿做一点出格事——那就什么也做不成。”
“没错。呃,这儿有个手柄……”
看着弯曲的墙面露出一线细如发丝的缝隙几乎是迷人的,里面逸出一小股蒸气消散在太空,随之飘出一小片碎纸。那会不会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信息?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了,纸条以它的初始速度翻动旋转着离去,当它消失在天幕中时,仍一刻不停地飞舞。
在一段似乎无限漫长的时间里,布雷罗夫斯基用力转动着手柄控制器,直到幽黯冷清的过渡舱终于完全打开。科诺曾希望至少紧急灯也许还能亮起来,不会全无反应,而事实上没那么幸运。
“现在该你发号施令了,沃尔特,欢迎来到美国领土。”
显然地,当他爬进去打开头盔灯四下察看时,看起来并不怎么象受欢迎。科诺所能说的就是一切都整齐有序。他还指望看到别的什么呢?他半带恼怒地问自己。
手动关门的时间比开门还长,但在飞船重新发动之前他们也别无选择。就在舱门要关上时,科诺鼓起勇气看了一眼船外那疯狂的场景。
临近赤道有—片波光粼粼的蓝湖,他敢打赌几小时前它还没有出现。在它边缘,明亮的黄焰——钠烧熔时特有的颜色——正在跳着欢快的舞蹈;黑夜中的大地完全隐没在规模惊人的等离子闪电的辉耀中,那是木卫一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的黎明之光。
这真是未来噩梦里的好素材——然后似乎是还觉得不够,就象一个疯狂的超现实艺术家再添上一笔,从那燃烧的卫星上某个火坑中,一个巨大无比的弯角扬起,直刺向墨黑的天空,就象一个斗牛士面对自己命运时的最后一瞥。
当发现号和列奥诺夫号沿着它们的共同轨道掠过时,月牙般的木星冉冉升起,向他们致意。
第十八章探索发现号
自外舱门在他们身后关上时起,他们的角色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科诺现在象回到家一样,而布雷罗夫斯基面对着发现号迷宫般漆黑的走廊和过道却仍觉得不自在。理论上,马克斯知道该怎么走,但他的知识仅仅来自于研究设计图纸。科诺则截然相反,他曾在尚未完工的发现二号上工作过数月之久,那艘船与发现号如双胞胎一样相似,他当然闭着眼睛也知道怎么走。
前进相当困难,因为飞船的这部分是为失重状态设计的;现在失控的自转造成的重力虽然微小,但带来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不便。
“我们要做的头一件事儿。”科诺在走廊里向前冲了几米,抓住一只把手,咕哝道,“是想办法止住这该死的旋转。而如果没有动力我们就干不成。我只希望大卫·鲍曼在弃船前落实了所有安全保障措施。”
“你确信他真的弃船了吗?他当时可能还想要回来。”
“也许你说的对;但我觉得已没法弄清了。就算鲍曼当时想过,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他们现在已进入分离组舱,发现号的“太空车库”,一般应停有三个用于飞船外活动的球状单人宇宙舱。只有三号舱还在,一号舱在那次令弗兰克·普尔丧生的神秘事故中丢失了——大卫·鲍曼使用了二号舱,现在它已不知消失在宇宙的哪个角落。
分离组舱里还有两套太空服。它们挂在架子上,没有安置头盔,看来就象被斩首的士兵一样,让人很不舒服。只需要一点点想象力——布雷罗夫斯基的脑子里正翻来覆去地折腾着——把各种各样的凶神恶煞塞进那不祥的形象里。
很不幸,但并不令人吃惊地,科诺偶而发作的不负责任的幽默在此刻火上浇油。
“马克斯,”他极其认真地说,“不管发生什么——请不要捕风捉影。”
霎时间,布雷罗夫斯基几乎暴露了他的想法,他差点回答:“我真希望你没那样说,沃尔特”,但又及时抑制住了。那样说等于承认了他是该死的脆弱,他避重就轻地答道,“我想见见把那部电影送进我们图书馆的白痴。”
“有可能是卡特琳娜,为的是测试每个人的心理平衡。不管怎样,上周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你不是哈哈大笑吗?”
布雷罗夫斯基缄默了,科诺没说半点假话。可那是在列奥诺夫号熟悉的温暖明亮的座舱,与他的朋友在一起——而不是在一艘漆黑冰冻、歪歪倒倒的弃船上,周围鬼影幢幢。一个人不管多么理智,都很容易想象走廊上潜伏着某种难以对付的异型生物,它们正在寻觅着可供吞噬的猎物。
这全都怪你,奶奶(愿您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下安眠)——要是您没灌输给我满脑子可怕的传说就好了。现在假如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巴巴·亚嘎(俄罗斯传说,BabaYaga是一种专吃小孩的可怕女巫。——重校者注)的小屋,骨瘦如柴地架在那片森林空地上……
废话说够了。我是一位面对一生中最大的技术挑战的出色年轻工程师,我可不想让我的美国朋友知道,我有时是个吓坏了的小孩……
噪音令人烦恼。这儿充斥着太多的噪音,虽然其声音微小到只有经验丰富的宇航员才能从他自己衣服发出的声音中辨别出来。但对习惯了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工作的马克斯·布雷罗夫斯基来说,噪音简直无法忍受,即使他明白间歇性的嘎吱咔嚓声毫无疑问都是由热膨胀——当飞船象烤叉在火上一样旋转时所造成的。虽然阳光离这儿已很遥远,但仍明显感觉到光与影间的温度变化。
就连他熟悉的太空服也不对头了,现在它内外都有了压力,而不是只自内向外膨胀。关节处的作用力因此发生了细微的改变。他再也不能精确地进行任何运动。我成了个新手,正从头开始我的训练,他恼怒地告诉自己。现在是为摆脱困境作出决定的时候了……
“沃尔特,我想检测一下空气。”
“气压正常,气温——喔——零下105度。”
“一个寒冷的俄罗斯冬天。无论如何,我衣服里的空气能赶走这严寒。”
“嗯,继续。不过先让我的灯照上你的脸,看看你的脸色是不是开始发青。别停下谈话。”
布雷罗夫斯基打开他头盔上的面板,并向上掀起来。他立刻畏缩了一下,因为冰冷的手指差点抚上他的脸颊,然后他小心地吸了口气,之后又做了一下深呼吸。
“冷——可我的肺还没冻僵。有一种奇怪的味道。尿骚味、腐烂的——好象什么东西——噢,不!”
布雷罗夫斯基的脸变得十分苍白,他急忙把面板重新扣在脸上。
“怎么啦,马克斯?”科诺既觉得意外、又极其担心地问道。布雷罗夫斯基没有回答,看上去他好象在竭力控制住自己。实际上,他看上去真的处于危险中,—种极其恐怖、有时致人死命的灾难的气息——正从太空服里弥散出来。
长长的沉默。然后科诺安慰着:“明白了。不过我敢说你弄错了。我们知道普尔消失在太空里。鲍曼报告过,他……把其余冬眠中死去的人都从船上发送了出去——我们可以确信他这么做了。这里不可能有任何人。此外,这里还这么冷。”
他差点要说“象太平间一样”,但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了下去。
“可假设,”布雷罗夫斯基小声说道,“假设鲍曼设法回到了飞船——然后死在这里。”
更长时间的沉默,然后科诺有意慢慢地打开了他自己的面板。在吸进一口冻人的空气时他畏缩了一下,然后厌恶地皱起鼻子。
“我懂你的意思了,但你的想象力似乎有点儿失控。我下十对一的赌注,这味道是从厨房传出来的。很可能在飞船还没冷却下来之前肉就变臭了,而鲍曼一定是太忙了,顾不上打扫卫生。我见过单身汉的屋子就有这股臭味。”
“也许你说的对。希望是这样。”
“我当然说的对。就算我说的不对——该死的,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工作还得照做,马克斯。如果鲍曼还在这儿,那不属我们的工作范围——是不是,卡特琳娜?”
听不到医务指令长的回答,他们已经深入了飞船的内部,无线电波无法穿透。他们真的只有靠他们自己了,不过马克斯很快又振奋起了精神,能和沃尔特—起工作是项殊荣,他如此认为。这位美国工程师有时显得温和而懒散,但他完全胜任工作,并且在必要时会象钉子般坚韧不拔。
他们将共同努力,令发现号重燃生命之火,而且,很可能,还要带它回到地球。
第十九章驾驭“大风车”
当发现号的导航灯和船内照明灯从头至尾闪耀起来时,就象童话中的圣诞树那样通体光明,跨过两船间的真空,几乎可以听到列奥诺夫号上传来的欢呼声。当灯光再次迅速熄灭时,又传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呻吟。
半小时内没有别的动静,发现号船桥的观察窗内,紧急照明灯柔和的暗红色亮了起来。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科诺和布雷罗夫斯基在船内移动,他们的轮廓透过外面的硫磺薄尘显得有点模糊。
“喂,马克斯——沃尔特——能听见我们吗?”坦娅·奥勒娃呼叫着。那两个模糊的轮廓立即挥手回应,却没作别的答复,显然他们太忙了,无暇顾及日常闲聊。列奥诺夫号上的观众不得不耐心等待,看着盏盏灯光时亮时熄、分离组舱之一的门慢慢打开又迅速合起,以及主天线回转了十度。
“喂,列奥诺夫号,”科诺终于回话了,“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可我们确实很忙。
“以下是个迅速的评估,就目前我们看到的情况而言。飞船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船身完整,没有漏洞——标准气压的百分之八十五。完全可供呼吸,但我们得好好清洁一下空气,这儿简直臭气熏天。
“最棒的是动力系统完全正常。主反应堆稳定,电池状态良好,几乎所有的线路开关都置于打开状态——它们自动跳闸了,或是鲍曼离开前干的——因此,所有至关重要的设备都是安全的。不过,在我们再次开足马力之前要做大量的工作,检查船上的所有设备。”
“那要多长时间?——至少应检查基本的系统:生命保障和推进系统。”
“很难说,船长。离坠毁还有多长时间?”
“据现在预计最少还要十天。不过你也知道,这十天会变长——或变短。”
“嗯,我们如果没有陷入什么大麻烦,就能把发现号拖上去,进入一条远离这个地狱的稳定轨道——呃,我是说一周内。”
“你还需要什么?”
“不需要——我和马克斯干得挺好。现在我们要进入转盘,检查一下轴承。我想让它尽快运转起来。”
“请原谅,沃尔特——可那很重要吗?重力虽然带来了方便,但是我们的时间恐怕不容许太多的浪费。”
“我不是为了制造重力,虽然飞船上有点重力很有用。如果我们能让转盘重新运转,它就会摩擦飞船,影响其自转——阻止飞船的翻滚。然后我们就能通过过渡舱联成一气,不再需要进行舱外作业。那样干起来就容易了一百倍。”
“好主意,沃尔特——但你不会是想把我们的飞船绑在那个……大风车上吧。假设一下,要是轴承失灵了,或是转盘卡住了呢?那会让我们碎尸万段的。”
“同意。我们会在达到要求时才架设船间通道。我会尽快再次报告。”
接下来的两天,谁都没怎么休息。到了最后,科诺和布雷罗夫斯基实际上已经在太空服里睡着了,不过他们已完成了对发现号的检测,并且没有什么让人不快的意外发现。初步报告令美国太空局和国务院的人大大松了口气;他们据此有正当理由可以宣称,发现号不是弃船,而是一艘“暂时待命的美国太空船”。现在修复发现号的任务就要开始了。
一旦动力恢复了,下一个问题就是空气处理,即使最彻底的清扫操作也没能除掉这股恶臭。科诺是正确的,他分辨出这气味来源于冷藏停机后食物的腐败。同时,他还半真半假地用严肃的口吻宣称,那气味相当罗曼谛克,“我只要闭上眼,”他宣布道,“就觉得回到了古代的捕鲸船上,你想象得出‘皮廓德号’(名篇《白鲸》中的捕鲸船名。——重校者注)上的那股味道吗?”
拜访发现号之后,大家众口一词地认为想象越少越好。问题最终解决了——或至少简化为可以着手的处理方式——排净船上的空气。幸好,贮藏罐内还有足够的空气可供替换。
还有一则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供飞船归程使用的推进剂百分之九十还是有效的,选择氨代替氢作为等离子发动机的推进液大获成功。尽管贮藏罐是绝缘密封的,外界又奇寒无比,那些推进效率更高的液态氢还是会在几年前就在太空中蒸发了。而几乎所有的氨仍保持着安全的液态,而且还足够将飞船送回一条环绕地球的安全轨道,至少也可以送到月球轨道。
对付发现号螺旋式的自转也许是置飞船于控制之下最为关键的一步。萨沙·科瓦列夫将科诺和布雷罗夫斯基比作是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名篇《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及其仆人。——重校者注),并希望他们在对付“风车巨人”(《堂吉诃德》中最著名的篇章,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巨人”,却不幸跌断了自己的腿。——重校者注)时能有个更完美的结局。
他们小心翼翼地工作着,常常停下来做进一步的检查,动力终于输入了转盘发动机,巨大的鼓轮达到了转速,以重新控制很久以前它赋予飞船的自转。发现号处于一种复杂的组合运动状态,直到最终它几乎停止了翻滚。这种有害翻转的最后一丝痕迹也被姿态控制推进器克服了,两艘飞船此刻相互静止地并排飘浮着,短粗矮壮的列奥诺夫号在纤细修长的发现号边上相形见绌。
两艘飞船间的传递现在变得安全而容易,可奥勒娃船长仍拒绝建立两船间的连接通道。所有人都同意这个决定,因为木卫一正一步步逼近,他们可能还得放弃这条煞费苦心拯救回来的飞船。
尽管他们现在明白了发现号神秘的轨道衰变之原因,也没有丝毫用处。飞船每次经过木星和木卫一之间,就会切入两个天体间无形地连结着的磁流管——两个世界间的奔涌的电流之河。飞船扰动造成的电流涡旋便会不断地减慢其速度,令它每次绕行一周都会更慢一点。
无法预测坠毁的最后时刻,磁流管中的电流量瞬息万变,它只遵从于木星本身谜一般的变化规律。有时巨大的电流汹涌奔腾,伴随着壮观的闪电和奇丽的辉光如狂风暴雨般落在木卫一周围。尔后飞船就会成公里地跌落,同时,在热控制系统能够重新调整之前,飞船里会酷热得让人难受。
在没有认清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前,所有人都被这个意外吓得够呛。任何形式的制动都会在飞船的某处产生热量,被列奥诺夫号和发现号扰动的强大电流使两艘飞船暂时变成了效率不高的大电炉。所以毫不奇怪,经过几年不断的冷热交加,发现号上的贮藏食品早就不堪入口了。
当科诺冒险启动主发动机时,距离脓疱遍体的木卫一——此刻它看起来比以前更象医学课本上的插图——只有五百公里的距离了,里昂列夫号则远远地呆在它的位置上。没有什么可见的征象——不会看到旧式化学火箭那种喷出的烟火——但两艘飞船在发现号加速时慢慢拉开了距离。经过几小时谨慎小心的操作,两艘船都拔高了一千公里;现在可以暂时松口气,并为下一步的任务着手制订计划了。
“干得漂亮,沃尔特,”医务指令长鲁登科说道,她那宽厚的手臂搂住了筋疲力尽的科诺的肩膀,“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
她漫不经心地在他鼻子底下打开了一枚胶囊。二十四小时后,当他醒来时,只觉得又恼又饿。
第二十章暗藏杀机
“这是什么?”科诺掂量着手里的小装置,带着淡淡的嫌恶问道,“老鼠夹?”
“不坏的比喻——不过为的是更重要的目的。”弗洛伊德移动着屏幕上闪烁的箭头,调出一幅复杂的电路图。
“看到这条线没有?”
“嗯——动力供应主干线。怎么了?”
“这就是它进入哈尔中央处理元件之处。我想让你把这玩意儿装在那里,在电缆联通的地方,如果不是有意去找就发现不了。”
“我懂了。这是个遥控器,因此你可以随时拔掉哈尔的插头。很巧妙——一把不见血的小刀。而且,如果它起作用,就不再需要麻烦地制造短路。这小玩意儿谁发明的?中央情报局?”
“谁弄出来的无关紧要。控制器在我房间——我一直把那个红色的小计算器放在桌子上。输入九九,然后取平方根,再取整,事情就结束了。我不能确定它的遥控范围——我们得测试一下——不过只要列奥诺夫号和发现号的距离在两公里以内,就不必害怕哈尔再次陷入疯狂。”
“你打算把这事……跟谁说?”
“呃,我真正不想告诉的只有钱德拉一个人。”
“我也这么想。”
“不过,知道的人越少,谈到此事的可能性就越小。我会告诉坦娅有这回事,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你可以教她怎么操作这东西。”
“哪种紧急情况下?”
“那也是个疑问,沃尔特。如果我清楚的话,我就不会需要这该死的东西。”
”也许你是对的。你希望我何时安装你的灭绝哈尔专利装置?”
“越快越好。最好今晚就干,在钱德拉睡觉的时候。”
“你不是开玩笑吧?我觉得他从不睡觉,他就象个看护着生病孩子的妈妈。”
“嗯,他偶尔也会回列奥诺夫号来吃点东西。”
“告诉你个消息。他上一次回来时,在衣服里装了一小袋米,那够他吃好几周了。”
“那我们就得用卡特琳娜那有名的一招了。你不是尝试过那种滋味了吗?”
科诺正拿钱德拉来开玩笑——至少,弗洛伊德假定是这样,虽然人不可能总有十足把握:他擅于绷着脸脱口说出莽撞无礼的言辞。俄国人充分理解这一点尚需时日,很快地,作为自我防卫,他们每每会先发制人地哈哈大笑,即使在科诺真的一本正经的情况下。
科诺的笑声,谢天谢地,比弗洛伊德在第一次在航天飞机上听到的减弱了许多,那一次,他显然是酒灌得太多了。他原来预期,在列奥诺夫号和发现号最终团聚的目的地庆祝会上,他会再次听到这令人震恐的开怀大笑。但即使是那一次,科诺虽然也喝了个痛快,但仍像奥勒娃船长那样冷静地控制着自己。
对他的工作他抱着极其认真的态度。从地球到这里的途中,他一直是一位乘客,现在他已是船员了。
第二十一章复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