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军阀-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从两个印度师和苏格师的结合部冲了进去。
英印军队彻底分成了两个部分,雅各布带着苏格兰师的余部疯狂逃窜,而剩下的印度第四师和第六师只能束手就擒,而此时中国的援兵也赶到了八莫,负责行动的是王铭章,这支所谓的援军只有一个团的士兵,而且主要的任务还是运送补给,战斗力并不是很强,而那些坦克之中也只有几辆是真的,其余的全是卡车上面装上了木制的火炮。
在前面坦克之上装了一些特殊装置,行进过程之中掀起了大量的尘土,将后面的卡车半遮半掩起来,而且由于故意拉大了车辆之间的距离,造成部队规模很大的假象,成功欺骗了英军的情报人员。
当雅各布得知中国有大量的装甲部队援助的消息,顿时就被个了,根本来不及多想就选择了逃跑,虽然苏格兰师成功逃跑了,但是印度两个师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将近两万人全部被中**队俘虏。
面对着这些俘虏卢汉也是有些头疼,现在八莫之中只有七千名士兵,加上王铭章的一个团也不超过一万人,那三千余人全部死在了这场战斗之中,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而现在士兵也急需休息,想要看管这么多的俘虏也有些困难。
王铭章和卢汉简单的商讨了一下,托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把其中的英军军官全部单独放到一起,严加看管,只要没有了这些军官,那些印度士兵就仿佛没有了大脑一般,连逃跑都不会了,只会老老实实的当俘虏。
起初卢汉还有些怀疑,不过试验了一下,果然如此,只有几个人巡逻,就能看住那些印度士兵,他们全都老老实实的,没有任何人胆敢反抗,英国几百年的殖民调教的威力果然不同凡响。
雅各布被击败之后,英国在缅甸暂时巳经抽不出多少士兵了,而且密支那的汉密尔顿已经发来了电报,要求准许他们投降,英国人真的坐不住了,如果汉密尔顿连同他手下的士兵全部投降,那么大英帝国在国际上的面子就真的一点都不剩了,英国一面要求汉密尔顿必须坚持,另一方面让英国公使朱尔典联系了美国公使菌恩施,请求美国出面调停。
美国在巴黎和会之上吃了亏,国会稽本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而是单独同德国议和,也没有加入国联,现在美国上下都有一股反英情绪,能够看到英国再远东倒霉,美国是十分欢喜的,但是美国同样不愿意中国就此做大,况且还要对付俄国的多数党,又要牵制日本的发展,虽然美国也不愿意英国太丢面子,因此决定出来调停中国和英国之间的争端。美国总统威尔逊也亲自给乔宇和英国政府发了电报,要求中英双方暂时停火,靠着谈判解决双方的边境争端!
美园的态度还是十分有分量的,而这个时候日本也是到处喊叫,鼓动中英之间继续打下去,英国看得很明白,美国和日本虽然态度并不相同,但是都打着捞好处的算盘,大英帝国玩了这么多年的平衡术,什么看不透,缅甸绝对不能再打下去了,如果再打下去,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就要不稳了。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谁叫大英帝国没落了呢,英国宣布接受威尔逊的提议,决定同中国展个战谈判,公使朱尔典成为了英国方面的全权代表,美国方面的代表就是公使菌恩施。
这次边境谈判对于中日意义非常,顾维钧作为团长,代表中国西南部长会议同英国展个判,这次谈判地点选在了武昌,也就是乔宇的地盘之中,中英双方强弱之势再明显不过了,英国也有心决绝,不过现在密支那的情况太过危急,中国随时能够拿下密支那,根本不允许英国有任何的迟疑。
顾维钧连巴黎和会那种大场面前见过,不过这一次算是他最为激动的一次,虽然他尽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是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还是充斥胸膛之中。
大英帝国终于向中国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乔宇已经给了顾维钧谈判的底线,英国租界撤销;长江舰队撤出中国;重新勘定中印边境,承认中国对江心坡,南坎等地的主权;为了保陪中国的商业利益,将密支那辟为自由市,中英商人都可以自由来往。
曾几何时都是中国被逼接受各种不平等条约,现在中国终于能够理直气壮的神要自己的权力,这积巨大的变化作为外交官的感觉最为强烈,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丛林法则的时代,只有拳头足够强大才能够获得尊重,英国要是不服气,就继续打下去,到底看看谁先撑不下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别了,朱尔典(二)
美国公使芮恩施本来已经可以结束任期,安心回美国养老了,偏偏远东又出现了这种变局,少不得又要忙碌起来,其实朱尔典何尝不是如此,他从前清就是中国的特派全权公使,已经当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十几年的太上皇了,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袁世凯,朱尔典面对他们都没有任何的忌惮,甚至能够采取一种俯视的态度。
究其原因并不是朱尔典有多了不起,而是大英帝国能够傲视天下,中国只能够匍匐在大英帝国的脚下,如今胜利的一方却是中国,朱尔典也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芮恩施作为调停的一方,坐在了正中间,朱尔典带着英国代表团与顾维钧等人相对而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在双扛之间酝酿。
“美利坚政府对于远东的局势极为关注,中国是远东重要的国家,而英国同美国一样在远东都有巨大的利益,美国政府对于中英两国的争端表示极度的遗憾,我们在不久之前共同为了国际正义同德国作战,我们拥有鲜血凝成的友谊,直到现在我还坚持这种可贵的友谊,我相信朋友之间没有什么不能够谈判的,美利坚政府愿意为了和平尽最大的等力。
朱尔典和芮恩施经常打交道,对方一开口他就清楚了芮恩施的打算,什么叫美国与英国一样在远东都有巨大的利益,美国哪能够和英国相比啊,美国这是在暗示他们要扩大利益么?
朱尔典看透了美国的打算,但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够顺着美国的说说下去:“大英帝国政府也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也极为珍视和中国之间的友谊,这一次中国无缘无故空袭密支那,大量的英军士兵被中国空军杀伤中国率先挑起来战端,我认为中国方面应该尽快调整你们的态度保证大英帝国士兵的安全,停止侵略行进!”
“朱尔典先生,我要强调中国这一次既没有率先挑战,也没有任何的侵略行径缅北地区,包括密支那等地在内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不过是在恢复自己的权力,拿回属于我们的领土,而且这次战争的起因很清楚,英国趁着中国边民外逃之际在中缅边境之上集结兵力,同时收买那些边民,意图不轨,还主动袭击中国的边防军我们已经收集到了充足的资料,足以证明战火就是英国殖民政府挑起的,我也希望英国能够认清事实,尊重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从缅北地区退出去,将这些土地交还给那些土司!”
顾维钧说完之后,将一份文件拿了出来,上面详细的记录着英国主动挑衅的记录,可谓是罪行累累,如果按照上面写得英国人都够枪毙十次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谈判之中总要争取主动不是。
“顾维钧先生,你们会把土地交还给土司么?正是你们在国内滥用暴政,破坏了缅北地区的传统,让那些土司没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他们才会大规模的逃到英国控制地区,你们扰乱了缅甸的秩序,率先挑起事情的就是你们,这是无可辩驳的!”
对于朱尔典扣得罪名,顾维钧根本就不承认:“中国对云南等地区进行奴隶制改革,属于中国的内政,英国没有干预的权力,西南部长会议对奴隶制进行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就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也同样进行了废奴的改革,可见废除奴隶制是大势所趋,我们的行动完全是正义的!”
顾维钧把美国拉了进来,芮恩施也只好开口说道:“两位,我认为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不要再做这些争论了,我相信你们都清楚俄国究竟在发生什么,多数党很快就要掌权了,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维护世界的自由民主,我们现在需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争论!”
在原本的历夹之上美国在一战之后孤立主义盛行,对世界局势的变化并不怎么感兴趣,可是现在的时空之中美国明确提出了对俄国的干涉,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美国的任何行动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西南的崛起,中国开始对列强说不,中国开始要求自己的权力,已经不再甘心做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因此也美国也必须增加在远东的存在才行,通过干涉俄国,将中国,日本,英国都聚集在这面大旗之下十分有必要。
顾维钧点点头:“芮恩施先生的话很有道理,远东的局势正在剧烈的变化之中,我们希望英国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从地区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出正确的选择!”
顾维钧这几句话虽然似乎在说俄国的问题,但是谁都清楚,顾维钧这是在告并英国,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中国不能再忍受英国的奴役,英国必须适应时代的改变,尊重中国的利益!
面对着年纪轻轻,精力充沛的顾维钧,朱尔典猛然之间觉得自己似乎是真的老了,就好像大英帝国一样,虽然看起来威严十足,但是已经到了暮年,衰落已经不可避免了,而古老的中国虽然有慈禧那种无知的女人,也有袁世凯那种老式官僚,但是在这具苍老衰朽的躯体之中重新孕育出了朝气勃勃的一代人。
中国迎来了第二春,这或许就是中国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吧,每到了危亡关头,中国就会崛起新的一代人,让中国能够永径青春。
“大英帝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远东的和平安定压倒一切,现在关键是停止战争,我建议中英双方先退回冲突之前的实际控制线,然后中英印三方共同派出专家考察边境线,通过协商解决领土的争端!”
朱尔典又拿出了惯常使用的拖延战术,西南哪里会接受这种条件,如果同意了简直对不起在前线打生打死的士兵,这岂不又是一次不败而败之战么!
“中印边境的确需要重新考察,但是必须以现在的实际控制线为准,尊重历史,将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全部交还中国,这才是英国诚意的体现,我们才有继续谈下去的可能!”
中国对于领土问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自古以来!中国实在是太古老了,版图几经变化,而且属国众多,其实当有些国家抢了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古代名人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用生气,而应该是翻翻历史,说不定就会发现原来他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后就成了自家人,那样抢注几个专利也没有什么了!
“就算是以实际控制线为界,那么密支那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中,中国方面也要认清这个事实!”
“呵呵,如果朱尔典先生认为密支那还能够坚守,我们不妨打个赌,如果中**队不能够在三个小时之内结束战斗,就算我们输了!”
顾维钧说这话底气十足,现在密支那的汉密尔顿的确已经坚持不住了,城中虽然还有两万三千多名士兵,但是粮食和弹药都没有,而且还有大量的伤员,中国数万雄兵围城,密支那的空中不时传过战斗机的轰鸣之声,每当战斗机飞过密支那的上空之时,那些印度士兵就仿佛见到了魔鬼一般,根本毫无战心,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事实上汉密尔顿已经暗中给朱庆澜发了电报,请求朱庆澜准许他们投降,朱庆澜并没有答应,毕竟三万来人投降了中国,对于英国的面子实在是太不好看了,如果英国恼羞成怒,继续打下去,可就影响了西南北上的战略,因此朱庆澜为了让汉密尔顿能够维持下去,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粮食和药物。
公然接济敌军,在战争历史上也算是一什奇闻了,面对这种情况,别说三个小时了,就是一个小时都挡不住,一句话密支那已经是熟透的桃子,就看中国什么时候愿意摘下来了。
“顾维钧先生,光靠着炫耀武力是没有用的,如果大英帝国愿意,我们的舰队可以顷刻之间赶到你们的沿海地区,陆地上的胜利并不意味着什么,大英帝国随时可以把中国变成一片废墟!”
朱尔典又将英国的海军拿出来说事,顾维钧心中越发的冷笑,英国现在什么状况绝对瞒不过西南,英国民众以为一战结束就能够获得和平,可是事与愿违,英国政府在欧洲派遣士兵干涉俄国,在远东同中国发生了冲突,使得英国必须同时面对两场战争,这是英国民众根本无法容忍的,如果英国胆敢派出舰队来远东,只怕还没有离开英国本土,内阁就要彻底倒台了。
现在劳合乔治的宝座并不稳定,战后的萧条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根本不会在远东投入太大的精力。
“朱尔典先生,您要是坚持用海军来威胁中国,我们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战场将不光是密支那,战火活烧到曼德勒,而且还会继续烧到印度,为了尊严,中国愿意付出一切,不知道大英帝国愿不愿意呢?”
看着顾维钧嘴角戏谑的笑意,朱尔典彻底心虚了,英国还要维护殖民帝国呢,哪里愿意同中国拼命啊。
“两位,战争是我们都不希望的,美国也不愿意看到两个重要的盟友陷入到战火之中,我们既然是谈判就应该拿出足够的诚意,还是商讨一下和平的条件吧!”芮恩施又当起了老好人。
“英国必须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将非法侵占的领土交还中国,撤销汉口,广州,九江的租界,长江舰队也要撤出,赔偿中**费二百万英镝!”
中国居然让英国赔偿军费,这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从来都是中国割地赔款,现在怎么全都调过来了啊!
“朱尔典先生,这是贵国中将汉密尔顿给我们的欠条,这些天中国一共提供给他三万英镝的粮食和药品,如果再拖延下去,价格还要往上涨啊!”
第三百三十九章别了,朱尔典(三)
朱尔典看到顾维钧送过来的欠条,顿时就感到了一阵头晕目眩,这帮混垩蛋究竟在干什么啊?双方可是在交战啊,怎么会向中垩国人打欠条呢,朱尔典仔细看了看,上面开列着粮食,药品,被服,甚至还有雪茄等等物资。
“顾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朱尔典阁下,你难道还不明白么,贵国在密支垩那已经支持不下去了,随时都会投降,到那个时候对于贵国的面子可是大大的不好看,中垩国本着仁慈的考虑,并没有接受他们的投降,而是适当提供了他们一部分物资,让他们能够维持下去,难道这笔钱贵国不应该出么?”
听到顾维钧的解释,不光是朱尔典,就连芮恩施都有些受垩不了了,这可是赤垩裸裸的打脸啊,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准许他们投降了呢!
“顾先生,就算你们提供了物资,但是也不至于要这么贵吧,你们提供不过五万斤粮食,加上药品等杂物算起来也不会超过五万大洋,三万英镑可是相当于三十万大洋还多啊!”
“朱尔典先生,你说的价垩格是在上垩海滩,我们不是还要有运费么,密支垩那那里道路崎岖,而且我们还要占用自己宝贵的军事后勤力量,这已经是很优惠了,而且我还要提醒你,这是每一天的价钱,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达成协议,密支垩那内的物资全部消耗空了,那就都要我们提供了,价钱就更高了!”
听到这里朱尔典实在是受垩不了了,匆匆宣布暂停会垩议,他必须去了解一下英军在密支垩那究竟怎么了,如果中垩国人说的属实,那么英国必须要做出更大的让步才行,而芮恩施也急忙向国内汇报情况,看来中垩**垩队的战斗力的确不弱,虽然现在中垩国还没有海军,但是陆空军在远东已经可以算是首屈一指,能够轻易捏碎英国,想要抗衡日本也就不难了。
瞬间中垩国的身价就上升了不少,这是一个必须予以更大关注的势力,美国也必须加强同中垩国的关系,一个有些实力而又亲近美国的政垩权对于美国的远东战略绝对是一个好处,美国队中垩国的看法已经在悄然转变,中垩国不只是一块肥肉,而是一个制约战略平衡的力量,只有实力才能够得到尊重。
等到再次谈判的时候,朱尔典的态度就软化了很多,他已经了解到了密支垩那前线的情况,汉密尔顿的确已经无法支持了,如果不是中垩国没有准许他们投降,只怕这座城市早就陷落了,而且现在大英帝垩国也不能从印度调集士兵了,印度已经出现了不稳的局势,如果印度再出事,英国就要三线作战了,那对于刚刚摆脱一战的英国绝对是一个悲剧。
“顾先生,大英帝垩国政垩府为了远东的和平,愿意做出一些让步,中印边境可以重新核定,但是只限于东段,印度和西垩藏的问题我希望暂时搁置起来,东段这里我们认为可以让本地的土司决定,中英双方都不予以干预,他们愿意将自己土地并入哪一方就并入哪一方,这也符合民垩族自决的原则,另外租界可以辙退,但是长江舰队是为了保护长江贸易的安全的,绝对不能够撤销,而且赔款更是无稽之谈,大英帝垩国绝对不会答应的!”
英国能够做出这些让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不过他们还是想留一手,西垩藏问题被搁置起来,而且长江舰队也不愿意撤出,有了这支舰队,长江还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如果没有了,只怕英国就彻底被赶出了长江,因此朱尔典是轻易不会松口的!
顾维钧心中也清楚乔宇的打算,西垩藏边界现在不谈更好,因为时间在中垩国一方,随着中垩国实力提升,英国只怕要做出更大的让步才行,至于让缅甸北部的土司自己决定,这就是一个扯淡的事情了,中垩国正在进行废奴,只怕有八成以上的土司都会主动并入缅甸一方。
“朱尔典先生提出的民垩族自决的提议非常好,中垩国也愿意尊重民垩意,不过既然是自决,那就不能只包括土司,还要包括当地的所有民众,每人一票,这样才能真正的尊重民垩意!”
顾维钧此话一出,朱尔典差点吐血,中垩国正在进行废奴行动,如果一人一票,只要脑子没有坏,那些贱民都会支持回归中垩国的,英国根本无法阻挡,正要反驳之时,芮恩施突然说话了。
“我觉得顾先生的这个方案很不错,既然是民垩族自决,就应该包括所有人的,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力,不应该有什么歧垩视,美国愿意派出一个观察团,保证投票的公平公垩正!”
芮恩施这个时候说话也是有着美国的险恶用心的,缅甸这里有不少土司,而印度等地还有更多的土邦,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日后岂不是有了分解英国殖民地的借口了,因此他才会支持中垩国的要求。
朱尔典一看美国表明了态度,自己恐怕只有接受了,顾维钧知道自己算是拿下了一分,现在要做的就是加紧攻势,争取大获全胜。
“英国愿意撤销租界,这正是诚意的体现,我认为英国应该表示出更大的诚意,长江舰队必须撤出,中垩国人有能力保护长江航道,我们接受了边境总督号和毛奇号,另外钦州船厂已经建造了一批驱逐舰,而且空军方面会派出五十架飞机,组成护航的空中力量,我相信这些力量足够保卫长江垩的安全了吧,英国完全可以不用操心了!”
朱尔典自然清楚,顾维钧这是在向自己炫耀武力,可问题是大英帝垩国能够抵垩抗么,尤其是中垩国的空军,目前在远东地区恐怕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了,就连日本都无法对抗,更别说鞭长莫及的英国了。
“长江舰队可以撤出,但是大英帝垩国绝对不会赔款,这是不容更该的,另外中垩国必须解除对密支垩那的围困,同时中英两国要共同维护密支垩那自垩由市的地位,在三十公里之内,中英两国都不许驻军!”
顾维钧玩味的看了看朱尔典,点了点头:“大英帝垩国在这次谈判之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中垩国也愿意同样做出让步,赔款的问题可以放弃,把密支垩那设为自垩由市,这是中垩国一贯的主张,我们自然同意。”
芮恩施一见中英达成了协议,他这个调停人也面上有光,笑着说道:“明年美国方面将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垩议,着重谈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和平问题,我认为中英之间能够和平解决争端,为华盛顿会垩议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期待着远东迎来真正的和平!”
中英达成了最终的协议,虽然还要经过当地民众投票这一关,但是已经无足轻重了,中垩**垩队在那里摆着,结果已经注定了,那就是大比例的通垩过。
这一次对于英国的获胜,让乔宇不止捞到了面子,还捞足了里子,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领土之上,乔宇一下子就将江心坡两万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拿到了手中,另外以江心坡为中心,直接控垩制面积超过了七万平方公里的缅北地区,换句话说乔宇已经将后世缅甸克钦邦九成以上的土地拿到了自己手中。
另外还要南坎地区,尖高山以北地区,八莫等地也事实上落入了中垩国的手中,缅甸北部的土地虽然山区众多,但是水热条件配合的很好,只要开发好至少能够安置两百万以上的人口,对于中垩国缓解人地矛盾有着巨大的帮助。
更为重要的是乔宇凭借着对缅北的控垩制终于名正言顺的将自己的势力深入了中南半岛这块膏腴之地上,中垩国肯定不会止步缅北,而是会继续伺机扩大屯垦面积,甚至将势力深入到印度之中,遍布东南亚的华人就是乔宇执行这一策略的最好帮手。
可以说缅北到手之中,中英两国在东南亚的攻势之势已经发生改变,中垩国彻底争取到了战略主动权,云南已经摆脱了边境省份的命运,安全形势大为改善,而且凭借着缅北,乔宇可以时刻影响印度,如果说印度是英王王冠上的明珠,那么中垩国现在就是在明珠上抹上了大粪,可以随时恶心英国人。
当然眼下主要还是要把江心坡等地区开发出来,让这片荒凉的土地焕发出生机来,乔宇对于中垩国的农垩民有着巨大的信心,这是最为勤劳的一个垩体,只要能够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和保护,整个东南亚都会成为中垩国的粮食仓库。
汉口,广州,九垩江三处租界被撤销,长江舰队也滚了出去,南中垩国瞬间就干净了不少,而且乔宇的长江巡航舰队很快取代了英国的位置,将江浙等地事实上都纳入到了掌控之中。
中垩国历来都极为重视开疆拓土的功绩,虽然乔宇一直坚称江心坡等地区是中垩国固有的领土,但是这些土地原本还是土司控垩制,根本没有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控垩制之中,尤其是这是从英国人手中抢来的一块肥肉,更让所有中垩国人欢欣鼓舞,乔宇本人的威望也被推到了一个极大的位置之上。
统垩一民垩主党的纲领伴随着缅北的胜利更加深入人心,在地方大垩选之中统垩一民垩主党拿下了议会八成以上的名额,可以说在一垩党执垩政的局面已经奠定下来。
同时缅北战役还撬动了整个东南亚,受尽苦难的华人终于看到了祖国开始强盛起来,能够挫败大英帝垩国的野心了,尤其是密支垩那被辟为自垩由市之后,对于所有的华商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这就是和国内进行贸易的桥头堡,他们终于可以不受限垩制的进行商贸活动,还能够获得来自祖国的支持,这绝对是以往不敢想象的事情。
人心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朱尔典在谈判结束之后,就离开了中垩国,准备参加华盛顿会垩议,随着朱尔典的离开,一个旧时代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中垩国要站起来了!
第三百四十章急流勇退
1919年的中垩国是急剧动垩荡的一年,上半年中垩国经历了巴黎和会‘失败的惨痛打击,民间聚垩集了极大的怨气,中垩国人从来没有这样渴望过改垩革,必须要改变,只要彻底的改垩革中垩国才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中垩国才能摆脱被奴垩役操纵的命运,才能够走上强国之路。
西方民垩主共垩和模式已经失去了魅力,中垩国开始更加关注世界的其他思垩潮,俄国多数党的主张让中垩国看到了希望,这或许是中垩国应该学习的崭新道路,因此各种小组应运而生,而就在此时缅北战役爆发,西南靠着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工业实力,一举将英国挫败,收复了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拿回来租界区,这种巨大的胜利震撼了整个中垩国。
在这之前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成功夺取了海兰泡,也已经展开了收复外东北的行动,而张作霖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展开收复国土的行动,和西南的援助完全分不开,正是拥有了西南的空军援助,张作霖才能够一举歼灭海兰泡的守军。
猛然之间中垩国人发现原来西南已经走出了一条强国之路,这条道路完全是可行的,也已经出现了丰垩硕的成果,不同于多数党的那种停留在纸面上的主张,这是切实的办法。
四川大学的礼堂之中,再一次座无虚席,作为四川的学术中心,政垩治人物往往喜欢在这里发表演说,阐发政垩治理念,乔宇又一次在这里发表重要的演说。
“同学们,我曾经在这里讲过工业化的重要,也反复说只有真正完成工业化,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站起来,今天在这里我还是要一如既往的讲这个问题,在这次缅北军事冲垩突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工业化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中垩国有了自己强大的空军,不只能够保护我们的领空,还能够有力量消灭任何来犯之敌,有了自己的坦垩克战车,能够自己生产大口径的火炮,可以说中垩**垩队第一次在武垩器上追上了列垩强的脚步,这是中垩国产业工垩人的胜利,这是中垩国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胜利,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中垩**人不必用血肉抗衡钢铁,不必用胸膛对抗大炮,这里面有很多人员都是从川大之中走出来的,是你们的师垩兄,而你们也即将为国垩家的强盛而奋斗,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你们,你们是中垩国未来的希望!”
川大礼堂之中顿时掌声如雷,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时刻,四川大学已经有三批毕业生走出了校园,其中理工类的学垩生超过了三千垩人,这些人多半都被当做未来科研的中坚力量来培养,现在西南等地的工厂之中中垩国技术工垩人比例已经超过了七成,科研人员之中也占到了四成以上,这个成绩是远超预期的,对理工类人才的重视绝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社垩会风气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只会卖弄文字的旧式读书人再也不是社垩会的中心,他们再也得不到那种疯狂的瞩目,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读书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读书人不再是一种神圣的身份,会写文字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