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军阀-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第二道防线依旧如此,发起进攻的三个小时之后,中**队的前锋已经直接打到了第三道防线,眼看着德国人精心构筑的兴登堡防线就要被打出一个窟窿。
这种防线看起来牢不可破,其实也是最为脆弱,只要能够打开一个缺口,接下来就是全面的溃败,德军指挥官德马维茨此时还保持着一丝清醒,一面要求士兵拼死作战,阻挡中**队的进攻,一面请求支援。
德国人也不是没有坦克,在索姆河战役之后,德军也意识到必须建立坦克部队才能够对抗英法,不过德军资源窘迫,没办法如同英法一般,大量生产坦克,但是在德马维茨手中还是有了二十几辆坦克,现在他也顾不得什么了,将这些坦克全部投入到了第三道防线,同时还调动了大量的车载野炮,不惜一切代价要将中**队突进的势头挡住。
德军的坦克终于出现在了阵地之上,两支钢铁队伍碰撞在了一起,德军的坦克数量明显比不过中国,而且运用也不娴熟,很快冲在最前面的几辆坦克就被中国坦克打成了一堆废铁,里面的士兵也没有逃出,被烧成了灰烬。
不过面对形成合围态势的中国坦克,德军并没有退缩,反倒是拼死作战,他们也很清楚,自己就是一只消耗部队,唯一的使命就是迟滞中**队疯狂的进攻势头,为后方调动争取时间。
中国很多坦克兵还是第一次上战场,肾上腺素的疯狂分泌让他们忘记了恐惧,忘记了在参战之前或许连猪都不敢杀,现在却要收割生命,一发发的炮弹被打了出去,德国士兵的坦克被打成了一堆堆的废铁,浓烈的黑烟弥漫在了战场之上,在钢铁制成的杀人工具面前,血肉实在是太脆弱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德军的坦克全部被摧毁。
不过这半个小时的时间也给德军喘息的机会,他们调集了大量的火炮堵住了缺口,不计牺牲的向中国的坦克部队开始密集的射击,几辆中国坦克也被殃及,毁坏的坦克不能够动弹,不只成为了特号的靶子,还阻挡了后面坦克前进的道路,中**队的进攻阵型一下子出现了问题。
就在此时德军的空军也大批的赶了过来,他们疯狂的投掷白磷弹,由于英国空军没有给予足够的空中掩护,不少白磷弹落到了中国坦克部队之中,很快又有十几辆坦克陷入火海之中,除了白磷弹,德军更加丧心病狂的开始使用化学毒气,德军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在中**队前进的路上生生制造出一个地狱,彻底挡住中**队前进的道路。
蒋百里接到前方部队的通报之后,也清楚德军这是在拼命,中**队只是到欧洲帮助英法,犯不上为了他们卖命,而且同英法之间的仇恨恐怕比德国还多,川系集团能够发展起来,与德国早期的支持密切相关,因此中**队犯不上死磕,蒋百里一声令下,坦克部队开始缓缓后撤!
中**队一度突进六公里以上,消灭了将近一万五千名德军士兵,而自身的损失不到三千人,这是一个令人炫目的伤亡比例,要知道西线战场上,即便是胜利也要付出七八成,甚至更多的死亡,是名符其实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是蒋百里彻底的颠覆了这个观念。
这一场攻击虽然被德军拼死命挡住了,但是也震撼了世界,原来战争应该这么打啊,以往大家都太过愚蠢了,拼杀了三年多的英法德都没有找到破解壕堑战的法门,却被中国人发现了,空地配合,装甲突击才是制胜的关键!
第三百一十一章出兵外蒙古
在装甲力量方面占据优势的英法迅速调整战术,效仿中国的方式,开始向兴登堡防线发起猛烈的突击,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一度攻击的整条防线摇摇欲坠,不过德军凭借着高超的军事素质,以及疯狂的使用毒气弹才挽回了局面,英法再也无法推进了。
其实英虽然找到了合适的战术,但是战争终究还是要靠着人来打的,现在两国的人力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尤其是法国更是如此,他们现在是有心无力,根本无力推进,现在协约国的最大指望就是美国,好在美国大兵已经源源不断的登陆欧洲,他们营养充足,身体强壮,装备精良,最重要的是他们热气高涨,士气充沛,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美军的统帅潘兴将军是一个严谨刻板的人,同时也对胜利极度的渴望,他到了欧洲之后,就听说是蒋百里创造了最合适的战术,因此他不顾部下的反对,从中**队之中聘请了一批战术教官,全面提高美军的战术水平,同时美国人还发挥了暴发户的特色,大肆采购坦克,装甲车,空军的力量也迅速膨胀。
除此之外潘兴还看中了冲锋枪,不过他对于司登冲锋枪这种廉价武器并不是很赞赏,而是要求国内给美军装备更先进的冲锋枪,中美两国在欧洲都是客军,某种程度上都收到了英法的歧视,虽然美国势力强大,能够赢得更多的尊重,但是老欧洲还是保持了一个特有的高傲,对潘兴和他的军队颐指气使。
正是这种处境使得中美两国的军人迅速靠拢,并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美国大兵经常到中国劳工的聚居区,享受那里的中国美食,观看美国电影,在这种残酷的战争年月,这也算是一种奇观。
欧洲的战况让乔宇十分欣慰,蒋百里等人能够在欧洲扬威,对于国内的震动还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就是民心民气上的震动,一直以来中国人虽然不相信自己是东亚病夫,但是面对白人总是挺不直腰板,似乎比别人矮一头一样,现在中国人能够打赢世界第一陆军强国,能够引领战术变化的潮流,足见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中国人能够打仗,白人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也一点都不高贵。
但是现在中国的土地之上洋人依旧横行,中国依旧四分五裂,列强攫取了各种特权,作威作福,成为了太上皇,出现这种状况的责任在谁的身上,毫无疑问就会把矛头指向政府,尤其是北洋,因此北洋诸将,尤其是段祺瑞的肩上压力倍增。
而乔宇主政西南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欧洲取得胜利的也是西南的军队,因此乔宇的声望扶摇直上,而且统一民主党的党员数量暴涨,大量热血青年都加入其中,渴望改变中国的命运。
而此时乔宇已经将两广收入囊中,西南军将南宁围困之后,乔宇给陆荣廷发了一份电报,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玉石俱焚,一个是放弃两广巡阅使的职务,担任西南铁路督办,负责铁路建设工作,继续为老百姓做事情。
陆荣廷此时只有不到两万人,面对着四个师的西南军实在是没有任何的对抗勇气,尤其是西南军还有空军这一利器,重炮数量也很惊人,南宁的城墙还能挡住重炮的轰击么。
而且乔宇也不是赶尽杀绝,还给了陆荣廷一个铁路督办的职务,这个职务的权力一点都不小,现在铁路建设绝对是西南最大的事情之一,每年的投资都在数亿以上,绝对是天文数字,陆荣廷反复思量,自己要想打,肯定是没有任何获胜机会,如果接受乔宇的安排,还能够手握大权,只是不能掌握军队罢了。
陆荣廷最终含着眼泪对部下宣布自己投诚的主张:“陆某掌控广西多年,未曾让百姓福祉有所增加,如今更不忍心因为一己之私连累家乡父老经受战争之苦,故此决定顺应大局,放弃抵抗!”
老陆做出了决定之后,他的确是说道做到,广西境内的所有士兵都放弃了抵抗,西南军顺利的接管了广西,乔宇也没有食言,当即将铁路建设大权全都交给了陆荣廷,数亿元的资金都有陆荣廷管理,陆荣廷担任铁路督办之后,就把这个职位当成自己一生造福百姓的最后方式了。
因此分外的在意,黔桂铁路,南昆铁路都是在他的主持之下修建完成,巨额的路款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陆荣廷清廉自守,居功甚伟。
陆荣廷被解决了,陈炯明也就不是问题,西南又扩充了两个省份,势力进一步膨胀,段祺瑞虽然有心阻止,但是也鞭长莫及,只能默认,而此时一直关注的俄国终于再度传来惊人的消息。
就在1917年11月7日,俄国多数党终于爆发了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
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多数党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多数党。第二天,领袖在大会上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第一届多数党政府——人民委员会,一个崭新的国家诞生,一种原本停留在纸上的社会制度被建立起来。
消息传开之后,可以说是全球震惊,虽然在二月革命之后,有些明眼人就担心俄国会最终走到这一步,但是现实摆在大家的面前之后,往往显得更加残酷,也更让人无法接受,沙皇被消灭了,可是沙俄又要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出现在了世界上。
欧洲列强此时虽然深陷于战火之中,但是也是惊恐不已,而就在此时,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就是中国政府,段祺瑞当即代表北洋政府宣布严重关注俄国局势,同时北洋政府为了保证边疆地区的安全,决定出兵外蒙古!
外蒙从清末开始就不断被沙俄势力影响,出现了独立的苗头,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外蒙古趁机宣布独立,后来虽然北洋政府经过一再的努力,迫使外蒙古放弃了独立,但是还是事实上处于独立的情况,被沙俄政府牢牢控制。
外蒙古对于中国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自古以来中国的主要威胁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到了近代之后,沙俄又成为中国最为凶恶的敌人之一,外蒙古处在中国和俄国之间,如果中国能够占领外蒙,就能够将北方的防线向被推进数百公里,甚至更多,将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牢牢保护住。
而且在外蒙驻军,能够随时威胁西伯利亚大铁路,将俄国同远东的联系彻底掐断,如此一来俄国就不得不采取被动的守势,战略主动权就落到了中国一方,而且俄国境内正是苦寒之地,根本不适合同中国大规模的对抗,长久对持之下,就能够拖垮俄国。
可以说外蒙古的失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事情,也使得中国北方战略环境极度危险,如果不是在二战后进入了核时代,中国甚至要面对钢铁洪流的攻击,现在有机会彻底控制住外蒙古,是绝对不能够错过的。
就在段祺瑞宣布出兵的第二天,乔宇作为最大的实力派也通电全国,宣布绝对支持北洋政府的决定,同时宣布断绝同俄国的贸易,将原本要运送到俄国的军火全部送给了北洋。
其实早在二月革命之后,乔宇就频频以交通问题,拖延向俄国发货,到现在为止已经拖欠了三千万英镑的货物,而且乔宇和克扣了沙皇二十吨黄金军火采购金,现在沙皇完蛋了,这笔钱乔宇也不准备还了,物资全部支援北洋,以及武装自己了,也算是大赚了一笔。
北洋出兵的动作,获得了全国空前的支持,原本以大骂北洋为生的新闻界也开始变换口风,大加赞赏段祺瑞维护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在乔宇的支持之下,中国各大实力派纷纷支持北洋,中国上下空前团结。
为了配合北洋出兵外蒙古,奉天督军张作霖率领二十七师,二十八师进入黑龙江,准备收复中东路的权力,甘肃督军张广建,新疆督军杨新增宣布组成联军,恢复中国割让给沙俄的西北领土,同时乔宇也调动了雍州军区的精锐士兵支持张广建和杨新增。
大量的中**队被调动了北疆,开始了收复故土的征程,徐树铮作为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官,自然是意气风发,统辖十万大军,一路上外**立分子闻风丧胆,徐树铮也不客气,进驻库伦之后,就向外蒙贵族下达命令,要求他们放弃自治,同时宣布外蒙施行军管,一面驱逐俄国的各种顾问,教官,商人,一面大肆搜捕亲俄分子。
另外又下达命令,要求蒙古各部上缴所有的火器,猎枪也要申请持枪证才能够拥有,这道命令顿时就让外蒙所有的贵族感到强烈的不满,他们要维护自己的权力大半都是源于他们手中的军队,现在收缴武器不就是在废除他们的武装么,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啊。
他们有心拒绝,但是自己有多少斤两他们自己清楚,没有俄国给撑腰,别说对付十万大军,就是一万人都不见得能够打赢,何况这次徐树铮又是得到了国内的全面支持,这些人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将武器上缴,表示忠诚。
俄国的局势变化很快,多数党的势力快速膨胀,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大,原本忠于沙皇的军官组建了白卫军,同红色力量展开了大规模的内战,天赐良机就在眼前,乔宇当即给徐树铮发电,建议他借助这个机会对外蒙进行彻底改造,同时伺机进入外东北,将故土全部收回。
第三百一十二章西班牙流感
一战的烽烟烧到了1918年之后,整个世界的局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被卷入了战争,至此全世界的主要国家纷纷参战,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世界大战,同时沙俄在坚持了三年多之后,彻底完蛋了,新上台的多数党不顾一切的同德国和解,退出一战,德国也终于结束了两线作战的噩梦。
而在远东古老的中国也全面废除同沙俄签订的所有条约,开始了收复国家领土主权的行动,岛国日本在一战之中实力暴涨,也在觊觎着下一个猎物,沙俄的内战也给日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中国的行动,使得日本也看到了便宜,蠢蠢欲动,准备借助支持白卫军,扩张势力范围。
一战打出的全新世界秩序正在这个时候开始显现,不过一场比起一战更大的灾难已经出现了,而且正在无声无息之中席卷全国,欧洲不幸的又一次成为了灾难中心。
自此1917年秋天开始,蒋百里等人就注意到有一些英法士兵因为流感而丧命,不过当时正处在激烈的交战之中,英法都无暇顾及这些,如果不是乔宇的一再提醒,蒋百里也不会注意到这些,就在康布雷战役结束之后,中**队开始了大规模的休整,就在此时中国士兵之中也出现了一些人感染了流感。
由于中**队早有准备,立刻进行隔离,同时中**队经常服用板蓝根增强免疫力,加上补给充分,身体比较强壮健康,而且这次流感并不严重,中**队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但是这也让蒋百里感到一阵惊恐,他一面向协约国报告,一面向乔宇汇报了情况。
协约国的高层此时显然没有意识到即将出现的恶魔有多可怕,他们更关心如何训练士兵突破德国人的防线,如何生产更多的坦克和飞机,其实也怪不得他们,前线每天都要死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十几个人的伤亡的确不能让他们动心。
相比较中国国内的动作就比较大了,乔宇立即与北洋达成一致意见,建立全国范围的流行病报告体系,对主要城市加强监控,特别是外国商人经常往来的城市,上海,重庆,北京,武汉等地都是重点监控区,另外也进行疾病宣传,同时拿出了两千万设立专门的疾病防治中心,西南医药公司旗下的各个工厂也在大量的生产各种防疫用品。
国内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伍连德又亲自带着自己的主要助手奔赴欧洲,现在欧洲有将近一百万的中国劳工,其中有近三成都在法国的兵工厂工作过,都是最宝贵的的技术工人,也是未来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力量,还有十万经历一战烽火洗礼的部队,更是重要无比。
由不得乔宇不重视,伍连德在1918年初终于赶到了欧洲,蒋百里等人亲自将他接到了中**营之中,伍连德也是极有实干精神的,到了欧洲之后,就对军队的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同时又将患过流感的士兵召集到一起,从他们的口中得知流感的情况,同时做了详细分析。
得到的结果也让伍连德大吃一惊,虽然目前发现的流感,还没有太高的致死性,症状也比较缓和,但是这种流感也似乎与普通流感并不相同,传染性更强,死亡率也更高,而更让伍连德惊恐的是欧洲糟糕的医疗条件的落后,一切资源都被用在了战争之上,而且交战区到处都是死尸,一旦天气转暖,正是产生疾病的温床,欧洲的确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了,必须加强关注。
“蒋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这次流感来势凶猛,传染性很强,据我估计今年三四月份才会到大爆发的时候,而且症状还有加重的可能,到那时死亡率必定更加惊人,中**人虽然因为准备充分,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但是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英法的高层漠不关心的态度才是更加致命的,我们必须提醒协约国,同时加强戒备!”
蒋百里微微点头:“伍先生,这小小的流感真的那么可怕么?比起枪炮还厉害?”
“蒋兄,子弹炮弹打你,你还可以躲避,这流行疾病却是自然之力,远比人力来的厉害,你应该听说过黑死病吧,整个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消失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战争打到现在死的士兵不过是几百万而已,如果一场严重的流行病下来,死亡数量是要用千万来计算的,尤其是现在世界联系的这么紧密,会很快向全世界波及,我们现在应该庆幸钧座提前做了布置,我们还不至于措手不及,不然就更可怕了!”
伍连德将自己调查的结果汇集到了一起,向协约国高层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同时加强了对中**营,以及华工聚居区的管理,宣传各种防疫知识,推广板蓝根,又从国内调来一批精干的中医人员,配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药物。
除了中医之外,也召集了一批著名的西医,共同制定各种方针策略,中国方面如临大敌的举动自然也惊动了协约国,英法还没有有具体的行动,可是美国人可不能不有所举动了,潘兴的严谨刻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也效仿中国方面的一些策略,加强管理,三月四日美国堪萨斯州军营之中出现了第一批流感患者,他们的症状还不算严重,但是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很快法国方面也发现了流感患者。
其实法国已经早就出现了流感患者,只是被当成普通流感处理而已,没有引起注意而已,如今流感开始大范围流行,法国的高层终于被震动了,伍连德早先的建议这时候重新被关注起来。
不过战争还在继续,法国虽然进行了多方努力,但是还是不能够遏制流感大规模的传播,紧接着各主要交战国都出现了流感,而且中国也出现了流感病例,主要是往来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商船船员带来的。
紧接着日本也不能够幸免,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流感大流行的态势,不过这一波的症状还不严重,死亡数量也不是很多,协约国的高层起初也很担心,但是后来就放松了,认为这是中国方面草木皆兵,今年的流感或许比以往要严重,但是绝对还在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乔宇却很清楚,这只是开胃菜,大餐马上就要来了。
事实也是如此,第二波的流感在八月末的时候出现,首先感染的是往来各地的商船船员,紧接着码头工人也不能幸免,再往下就是疯狂的传染,九月份的时候,流感的浪潮席卷了全世界。
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许多人早上还正常,中午染病,晚上便死亡。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
美国如此,欧洲作为交战中心更是难以幸免,大量的士兵早上还抗着枪支冲上前线,晚上就倒了下去,战场的收尸人员成为了最繁忙的群体,,整车整车的尸体被运送出来,焚烧掉,很快这些搬运尸体的人也都倒了下去,变成了尸体,到了这个时候协约国终于猛然清醒起来。
原来流感竟然如此可怕,相比较而言,人类发明的最有效的武器坦克,飞机,甚至是化学武器都显得太过落后,与自然的伟力相比,不值一提。
成百上千的士兵倒下去了,英法最后一口元气也消耗一空,一点都不剩下了,而此时德国已经逼迫苏俄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可以放开胆子向西线调动,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反扑,德军再度逼近了法国巴黎。
这个时候拯救了协约国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军队,这些新锐力量终于遏制住了德军攻击的势头,迫使德国人开始大幅度后撤,这一次让世界震惊的不是中国人的战斗力,而是中**队超低的感染率。
不只中**队,就连中国劳工的感染率也远远低于欧洲人,死亡率更是只有不到千分之三,这个数字虽然是普通流感的三倍还多,但是却比欧洲要低了十倍,中国本土也是如此,虽然有大量的感染者,但是由于建立了预警机制,采取了隔离措施,死亡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西方医学界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中国无疑是落后的代名词,这样一个医疗条件如此薄弱的国家怎么能够抵挡住来势凶猛的流感呢?很快他们就发现了秘密所在,中**人劳工都经常服用板蓝根增强免疫力。
这也是中国人染病率低于欧洲人的奥妙所在,并且一些黑乎乎的中药汤的确有着惊人的治疗效果,一瞬间板蓝根就成为了最受世界追捧的东西,原本普普通通的东西很快就炒到了天价。
美国是这次流感的重灾区,而且美国人腰包也因为一战变得鼓鼓的,因此纷纷不惜重金购买板蓝根,西南医药公司囤积了大量的板蓝根,现在正好高价出售,板蓝根本来算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产量绝对不低,不过西南医药公司故意释放出一些库存告罄的消息,将板蓝根很快就推上了天价,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也落到了中国手中。
不过板蓝根终究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只能够预防,一旦染病之后想要治疗就比较困难了,而就在此时西南医药总公司又推出了一种神奇的药物,顿时引起来世界的震动。
第三一十三章抄底人才
西班牙流感来势凶猛,几乎超出了乔宇的控制,虽然乔宇早就开始研究如何对付西班牙流感了,但是真正来临的时候,还是远超出了想象,中国在两周的时间之中就有四十多万人患了流感,死亡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超过了三百人,多数还是年轻力壮的劳力,更加糟糕的是流感肆虐,还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市面萧条,人心惶惶。
乔宇很清楚除了西南已经两广之外,其他地区的政权并不能够深入乡下,也就是说还有很多病例没有被发现,实际患病的人还要必现在多很多,虽然相比欧美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种损失还不是乔宇能够承受的。
还好乔宇早就授意西南医药公司将百浪多息的专利买到了手中,也已经制作出了磺胺,现在这个关头也只好把磺胺抛出来了,全世界都被西班牙流感打击的头晕眼花,各国的医学界,政界都在拼命的寻找对付疾病的手段,这个时候抛出了磺胺,固然能够带来庞大的好处,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现在西南的产能还有限,肯定不能满足全世界的需要,各国此时都已经眼红了,别指望这些列强会尊重什么专利法,他们只会抢夺,逼迫你公布专利,不会有任何的客气。
协约国已经发了疯,上千万的士兵都在西线交战,虽然已经大量采购了板蓝根,但是每天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战争已经收到了严重影响,最为疯狂的就是美国人了,他们派了大兵,为英法战斗,本来就不情愿,现在可倒好,不只要面对德国人的枪炮,还要面对流感这个庞大的杀手,简直是欲哭无泪。
当得知中国出现了能够治疗流感的特效药之后,身在欧洲的潘兴频频给国内发电报,要求必须弄到足够的药物,如果中国不提供就用一切手段进行威胁,如果中国人提供不了足够的数量,也要把专利交给美国,让美国自由生产。
不只是美国如此,反应最激烈的就是日本人了,他们在预防流感的问题上根本没有中国这么重视,发生之后也是猝不及防,可以说损失惨重,因为一战繁荣起来的经济瞬间就萧条下去。
日本甚至有人叫嚣着用大炮去要来救命的药物,被他们收买的一些无良文人也在说什么这场灾难是全世界的,中国既然发现了治疗的药物就理应向全世界公布,怀着一颗菩萨心肠救济世人,而不是敝帚自珍。
这种叫嚣之声越来越大,西南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乔宇手中的势力能够再强一些也还可以,现在就有些勉强了,好在乔宇已经做好了准备,西南医药公司在公布了磺胺能够有效治疗流感之后,就同美国辉瑞公司达成了合作意见,亚洲区的市场交给西南医药公司,利润由西南独占,欧美的市场全部交给辉瑞公司,西南拿四成的纯利润。
显然欧美的市场要比亚洲大很多,可以说等于是将一大块肥肉交给了美国人,美国上下对于西南的这种行为高度赞赏,认为这是最好的友谊,是中国方面真正为了世界民众的健康在无私的奉献。
可是美国人不会告诉别人美国将成本不足几美元的东西炒到了三千美元一瓶的天价,同时还严格控制磺胺流向市场的数量,极可能的保持这种药物的高额利润,将美国拉了进来之后,日本就很难对西南施加压力了,这也是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便宜没有白拿的,必须帮助西南顶住压力才行。
美国加入进来之后,包括英法在内都不敢有什么坏心思,乔宇也能够安心在国内大规模生产磺胺了,中国国内的价格显然不会像美国那么离谱,乔宇针对确诊患者采取免费治疗,但是乔宇也对药物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免费治疗的范围只是本国民众,至于别的国家的人对不起只能够享受市场价格了,三千美元一瓶,每瓶八十片,没得商量。
现在在中国数量最多的外国人就是日本人无疑了,在病魔的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日本人也大量的病倒,而且此时日本本土也有大量的患者亟待磺胺救命,不过磺胺的价格太过惊人了,在日本国内的一小瓶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一万美元以上,而且还有价无市,想要弄到药,很好办,拿出黄金来,这些黑市商人只认黄金,其余别的东西都不行。
日本的权贵对于这种救命的药物那是价格再高也要买到的,什么都没有他们的生命珍贵,就算没有感染的人也会大量囤积,以备不时之需,造成了日本国内磺胺价格飙涨。
民众纷纷要求政府提供廉价的磺胺,控制疫情,日本政府的压力也很大,可是他们真的不愿意用数千美元的价格去购买磺胺,真金白银就这么消耗了,实在是太可惜了,日本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