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军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机器是怎么工作的,大家都知道洋人就是凭借这个横行天下的,因此处于好奇自然要看看,一些更有心机的商人想要从中学点东西,要是可能的话自己也办一个工厂。
众人按照进入生产车间之后,赵宝轩早就等在车间之中,一见乔宇带着人进来之后,急忙命令开工,机器轰鸣,纱锭飞转,不多时雪白的布匹就从机器之上流了出来。
“这,这布就像流水似的就出来了?”
不少商人都看的目瞪口呆,就连堂堂知府钮传善也是感叹不已,乔宇随手将刚刚织出的布匹拿在手中,平滑紧致,结实耐用,看来一点不比洋布差,其余的商人也都看了又看,赞叹不已。
“诸位,这车间的环境并不好,我安排了一个戏班子,大家外边请!”
众多商人恋恋不舍的离开车间,他们非常清楚织布机上织出的不是布,而是白花花的银子,谁都和银子没仇,心中也起了波澜,有心多看看,不过也不好违拗乔宇的盛情,只得出了车间,一同去看戏。
钮传善公务繁忙,也告辞回去了,又热闹了一个下午,各位客人才都离去,不过乔宇和白宽却单独留下了十几位实力最雄厚的大商人,这些人齐聚在白宽家中,其中有四海钱庄的东家汪东城,天泰票号的张福祥,天工首饰楼的东家王贵,瑞祥绸缎庄的薛善,恒昌当铺的杨学诚,还有经营洋货的大商人徐华,张晋等等都是身价在十万两以上,甚至是百万两的大商人,实力雄厚,也早就表示有心投资工业,这些人基本能够代表重庆三成以上的财富,要是能将这些人笼络住了,乔宇做什么事情就彻底有了底气,因此乔宇才将众人都约到一起。
“诸位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纺织厂的生产情况,我要说的是这只是第一期工程,很快第二批六百台机器就要运到,纺织厂的生产能力能够提升四五倍以上,保守估计日后一年就能够生产五百万匹以上。
而且利民纺织厂的工作效率远远超过江浙的那些工厂,甚至有可能更高,我说这些不是想和大家炫耀,而是想和大家分享这笔利润!”
乔宇这么一说,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是大惊,大家以为乔宇将大家请来,不过是商量布匹销售,或是拆借点银子,大家都看出纺织厂就是下金蛋的鸡,不过羡慕没用,那是乔白两家的,但是乔宇此话一出口,就吓住了众人,首饰楼的王贵率先反应过来。
颇为玩味的笑道:“乔先生,您可别拿我们大家寻开心啊,您的工厂赚钱不假,我们羡慕也不假,可是大家都是商人,您难道还要给我们送银子不成?这不是消遣人呢!”
“王老板,您还真说对了,我已经和舅舅商量了,他让出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我让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总计是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卖给大家,另外我想说的就是大家已经看到了机器的好处吧,接下来我计划办更多的厂子,大家完全可以参与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说实话我在外国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咱们的工业实在是太落后了,而工业之中的财富也太惊人了,咱们投资工业对国家,对自己都是好处巨大,但是毕竟咱们起步晚,底子薄,而且政府又软弱无能,大家只有联合起来,有钱一起赚,有事一起担,我们要和洋人竞争,将利润拿到自己的手中来,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这些商人早就透漏出对实业的兴趣,之所以观望就是担心风险,一听乔宇的话也都陷入沉思之中,他们当然知道那些洋商又多赚钱,只是自己没有那个勇气而已,乔宇提出的这个提议大家很快就想通了,无非就是买了纺织厂的股份就和乔宇绑在了一起,然后大家在联合投资别的工厂,有钱大家一起赚,俗话说人多势众,这些人联合起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有了乔宇指点,想必建厂也会容易很多,也就有了竞争的底气。
四海钱庄的汪东城思索半晌“乔先生气魄很大,我老汪愿意购买纺织厂的股票,也愿意和乔先生合作办厂!”汪东城这一表态,其他商人也纷纷出言支持,都愿意出钱。
很快百分之四十五的股票都被瓜分一空,其中汪东城拿到了百分之十,成为第三大股东,而王贵也拿到了百分之八,成为第四大股东,乔宇手上却多了进七十万两的现金。
其实按照利民纺织厂的规模,以及盈利能力这些股份就是百万两都不换,不过乔宇有意让利给众位商人,因此也没有过分抬价。
“诸位,我现在正在筹备一个制衣厂,一个印染厂,都是依附纺织厂的,然后办一个建材厂,生产洋灰,砖瓦,衣食住行人人都离不开,只要能做好,其中的利润绝对不少,大家有兴趣完全可以加入,要是大家有什么想要投资的项目,也可以主动提出来,各位占大头也完全可以,我一定尽全力帮忙!”
众人一听乔宇开出的条件,纷纷议论起来,对于办厂的热情越来越浓厚,王贵突然在一边插话了:“乔先生,您能够为我们着想,是天大的恩情,只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是我们一股脑办了几个工厂出来,您先帮助哪个,后帮助哪个?要是几家都是想办同样的厂子,又该怎么处理呢?”
王贵这几句话问到了关键上了,怎么能保证乔宇能够一视同仁呢,而且乔宇股份多的还好,要是股份很少,他能尽心竭力么,投资办厂可不是小数目啊,不由得不谨慎。
“王掌柜的这话问的太好了,我有个设想,就是大家一同出资建立一个公司,由这个公司统一负责投资,大家按照股份分红,建立的工厂,大家都是公司的董事,选配合格的人才给咱们经营工厂!”
众人低头想了一想!这个主意不错,联合形成公司,避免了大家的矛盾冲突,又能够合理建设工厂,而且最关键的是大家请求乔宇帮忙,那是人情,现在成立公司之后这就是本分了,也不用担心乔宇不尽心竭力,因为这就是他自己的事。
乔宇其实要成立的就是这样一个投资公司,将重庆的资本汇集起来,先进行轻工业投资,然后进军重工业和军工,最终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不过与后世投资公司不同的是,经营的主要方向不是后世那种金融产品,股票,期货什么的,而是直接进行实业投资,这也是四川并不发达的金融情况决定的。
况且乔宇的目标也不单纯是挣钱,他是要以资本为纽带,将四川的大商人绑到自己的战车上,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工业资本力量,帮助他掌控四川,从今天的形势看起来,乔宇已经成功了大半。
“乔老板,你所说的公司具体怎么经营,有需要多少资本呢?”汪东城问话了。
“汪老板投资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过还要调查一下市场情况,制定具体的章程,半个月之后咱们再聚会,不过我的意思是初次募股的范围不宜过大,主要就是在座的诸位了,要是人多扯皮,咱们工厂也不能够很快办起来!”
这些商人纷纷点头,回去思考这个提议,其实乔宇这么提议也是有目的的,现在利民纺织厂才刚刚开工,虽然引起了这些人的兴趣,但是还是缺乏真金白银打动他们,因此乔宇想等着纺织厂第一批货物销售出去,才正式成立投资公司。
第十一章热卖
早在利民纺织厂机器到来的时候,乔宇就授意白宽将乔白两家的布铺全部重新装修,加起来足有二十几个铺面,遍布重庆及周边的县城,在成都还有一个铺子,这些铺面如今已经都准备好了,粉刷一新,就等着新织出的的洋布了。
纺织工头几天主要是熟悉机器吗,织布速度并不快,一周之后基本速度就提升了不少,第一批布匹就运到了各个店铺,二十几家店铺都在同一时间开始售卖利民纺织厂的布匹,老百姓早就知道利民纺织厂的事情了,不少人还去了开工典礼,也都感叹当时的壮观场景。
不过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实际的还是布匹的质量和价格,别的东西都是虚的,这不店铺一开门,不少人就都用了进去,一见玲琅满目的布匹,顿时有些花眼,再看价格,一匹布居然比洋布还要便宜半成到一成左右。
将布匹拿在手中,只觉得光华紧实,十分舒适。
“二姐,你看这布织得多细,恐怕比那些洋布还要好!”
“嗯,布好,这价钱更好,我正好要给你姐夫做一件大褂的,这不觉得洋布太贵就没买,今天我就买点这利民织出的布吧!”
“正好,我也给家里妞妞扯一件花衣裳,那孩子就爱臭美!”
进入铺子之中的顾客纷纷掏钱买布,就像传染一般,很快大家都加入抢购的行列之中,小伙计和掌柜的不停的扯布,打算盘,收银子,忙的不可开交,没到中午大半的店铺居然就将布匹销售一空。
等到乔宇接到消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没想到居然卖的这么好,急忙命令继续给布铺送货,白宽也是吃惊不小,没想到竟然能够火爆到这种程度,一面是给布铺加紧送货,一面也催促工厂加快生产。
布铺的伙计掌柜的也都处于兴奋之中,虽然劳累的,但是乔宇已经许诺了三倍的工钱,无论怎么累都值了,现在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人权的问题,大家都卯足了劲,很快第一天的收入就到了乔宇和白宽的面前。
“舜卿,一天就净赚了三千两白银,这要是将第二期工程都弄完了,再多六七百台机器,咱们一天还不能拿到一万多两,半年就能回本啊!”
“舅舅我劝你别太高兴了,这只是第一天,大家处于新奇才会主动买这么多的,再过几天,新鲜劲一过,能有一千两已经不错了!”
“一千两也不少,一年就是三十万两,很快就能将本钱捞回来,就静等着数钱了!”
乔宇微微一笑:“舅舅,您老可别着急歇着啊,咱们这算是一炮打响,下一步那些商人该主动加入咱们的投资公司了吧,到时候可就不是一个工厂的事了,您老要管的事可就多了!”
乔宇也没有料到销售能够这么火爆,原本他还打算采用一些折扣之类的营销措施,不过考虑到现阶段的生产能力还很弱小,就没有弄,也幸亏没弄,不然那些布只怕布铺的门槛都要被踩断!
同样惊讶的还有重庆的各大商人,尤其是受到乔宇邀请的那些人,他们已经开始拢银子,准备入股投资公司了,如今看到利民纺织厂日进斗金,更是极为热切起来,纷纷将一些不重要的产业盘出去,准备搭上乔宇这班车,在发展实业之中获得利润。
销售的火爆一直延续了五六天,就是这股热情过去之后,布匹的销售额也比原来多了不少,有人欢喜就有人愁,黄百万再利民纺织厂的布匹大卖的时候,就准备也降低价格,不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市场份份额被人家占去,不过他可是有洋主子的人,洋商的成本其实比乔宇要低一些,但是距离太过遥远,加上运费什么的,就没有价格优势了,尤其是乔宇工厂采用先进的管理体制,生产效率很高,产品也精致,根本不怕和洋人打价格战。
黄百万想着赔本赚吆喝,将价钱降到了和乔家布铺一般的水平,赔本卖了几天之后,顾客也不多,这个时代还是提倡国货的,有了质量相仿的国货,老百姓出于对洋人的厌弃,同时也抛弃了靠吃洋饭活着的黄百万。
黄家的布铺瞬间进入了严冬,老东西也在市面上混了几十年,主意还是不少的,有总督,知府撑腰,我得罪不起你们,但是也有总督都得罪不起的人,暗暗打定了主意。
按照乔宇和众位商人约定,大家又都齐聚在白宽家,汪东城等人一见面就像乔宇拱手贺喜。
“乔老板利民纺织厂一炮打响,现在布匹热销,我们看着真是眼热啊!”
“汪老板,你眼热什么,你难道就不是股东么?分红恐怕少不了。”一旁恒昌当铺的东家杨学诚笑着说道,其实他手上也有百分之二的股份,看着布匹热卖,心中也是喜悦,不过大头明显还是落到了乔白两家的手中,就连汪东城也拿的比他多得多。
“诸位,纺织厂只是一个开始,我咱们还有更大的买卖要做呢,还是商量一下投资公司的事吧!”
众人落座已毕,乔宇取出几份公司章程交给了众人。
“诸位,这是我草拟的一个章程,公司就定名叫四川投资公司,主要就是投资实业,促进工业发展,帮扶四川有意实业的投资人,公司会选择重点投资几个项目,大家按照出资比例分红,我计划投入二百万两的资本,其中我和舅舅投入五十万两,其余的就要靠大家了。”
一百五十万两真不是小数目,足够建设几个在中国相对的大型工厂了,不过这十几位商人可都是身价丰厚之人,算起来每人出资也就十万两左右,像王贵,汪东城,乃至绸缎庄的薛善身价都在百万以上,投资这些显然不够过瘾。
“乔老板,我看你这手笔还是小了,百多万两银子看起来不少,但是分到每家的头上也就十万两左右,你们乔家和白家投资一下就是上百万两,我们也想过过瘾啊!不能挡着大家的热情吧!”
乔宇微微一笑:“汪老板,你先别忙,听我解释,咱们现在投资的都是轻工业,投资不算太大,回本也快,一旦风气一开,别的商人也会很快加入其中的,一个公司经营能力有限,只能重点经营几个项目,那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钱被别人赚去吧,因此大家完全可以独自投资实业,要是觉得资金不足,可以和投资公司合作,或是拆借,或是合股,若是经营上不懂,也可以聘请公司给大家咨询,让公司协助大家建立工厂,总之现在先下手为强,我们要尽快将重庆的工业发展起来,大家可以想象要是整个大西南都用上了咱们的商品,那该是多大的利润!”
乔宇一说这话,众人纷纷两眼冒光,同时也开始思考乔宇的建议,四川投资公司并不是要垄断所有的资本,而只是起一个领头羊的作用,乔宇的意思很明确,公司业务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就是直接投资,第二个就是和别的商人合股,第三种就是指提供一些咨询帮扶,剩下的要靠商人自己打拼。
其实这完全是针对了不同的心理,有人胆子小,那就靠着投资公司获利,有人资本少,那就和公司合股,有人既有资本又有胆子,那么就可以聘请公司给你指导,这个提议很快获得大家的赞同。
经过一整夜的商讨,四川投资公司正式成立,总资本共计二百三十万两,股东一共十七位,乔白两家合计五十万两,汪东城出资四十万两,紧随其后,其中最少的就三万两,不过不管多少,一个全新的利益联盟形成了,或许联盟中人都没有觉察出他们究竟拥有多大的影响力,未来的四川,乃至中国,甚至世界都要受这股势力的影响。
又忙碌了几天,将公司的初步理顺,下一步就是继续圈地,准备筹建工厂了,乔宇身边可用的人不多,能够帮上忙的也就是唐逸升和赵宝轩两个留洋学生,乔宇只好让那些商人各自选派一些精明之人,交给自己统一培训,给他们讲解有关工厂的事情,这些商人一听心中更是狂喜,这可是生意经啊,要是能将乔宇的本事学来,那可太好了,因此很是热情,恨不得把最心腹,最得力的干将派给乔宇。
第十二章护卫队
乔宇一边给这些人讲课,一边筹建其他工厂,又向布施特下了三十万两的订货单子,其中包括五十台缝纫机,还有一批印染设备,另外乔宇还让布施特给他弄来一批军火,手枪一百只,步枪三百支,都要的是德国最先进的毛瑟枪,另外子弹若干。
如今架子搭起来了,有必要加强手中的力量了,其实无论是乔家还是白家都有数量不少的护卫,那些大商人家中也不同程度的拥有武装,清朝到了晚期之后,尤其是太平天国之后,明显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能够维持这么久,完全靠着地方督抚之间复杂的平衡做到的。
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等老派的中国人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将精力放在了西洋之上,也没有去窥伺皇权,才造成满清能够维系的局面。
到了宣统年间满清就更像是一个没了底的破船一般,地方势力持续做大,上行下效,有点势力的商人都会雇佣相当数量的护卫保证自己的安全,江浙一带不少商会组织都有自己的武装,新旧军队都被革命党会党腐蚀严重,可以说这样的朝廷不亡都没有天理了。
现在利民纺织厂一共有三十多人的护卫,由韩勇统领,算起来保护安全还是足够了,但是乔宇知道这点人马是远远不够的,这才借着成立投资公司的机会,扩充实力。
乔宇仔细想了想,组建自己的班底是最重要的事情,忠诚是最关键的,绝对不能混进会党的人,一定要保证纯洁,其次还要尽力选一些有培养价值的,第一批队伍是准备成为日后的军官的,太笨了绝对不行。
看来只能从农村之中选拔精明的年轻人才行,要是在重庆市内招募,难免不被会党渗透其中,因此乔宇将大哥乔成找了过来,乔成这些天也没有闲着,他主要负责原料,现在勉强将事情理顺了,就被乔宇找了过来。
“大哥,我已经向德国人下了单子,准备购买一批军火,我准备将护厂队建立起来!”
“舜卿,我看完全可以,随着咱们产量提升,越来越多的布匹要运到别的县城,原料需要的也越来越多,而地面上越来越动荡,咱们现有的护卫的确不足,老三具体要招募多少都你说了算吧,不用问我!”
“大哥,这事可就要劳烦您了,我想着既然招募护卫,那就要找对咱们忠心的,那些会党袍哥绝对不能混进去,我想只能从农村之中选拔身家清白,年龄在十六七岁的精明灵透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身体素质一定要好,最好能够认几个字!我要亲自训练。”
乔成一听乔宇的要求,可是有点高,虽然农村之中富余劳动力不少,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来舞枪弄炮的,因此现在军队招募的多是一些闲散人员,流氓地痞之类的,好人家的孩子是不会轻易当兵的,护卫就更别提了,猛然间乔成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脸上立刻变了颜色。
“老三,你不是想要训练自己的军队吧,你要干什么?”
乔成对于三弟还是比较了解的,乔宇性子比较急躁鲁莽,但是从外国回来就仿佛是变了一个人一般,当然他只当是乔宇受外国影响而已,他也担心乔宇和革命党搀和到了一起,不过看到乔宇全力办工厂,乔成也放心了,但是今天乔宇突然提出要招募护卫,而且要求还这么高,乔成立刻就警觉起来,自己这位三弟怕是要造反吧!
乔宇也知道必须将大哥拉倒自己这边,说道:“大哥,说实话我这次招募护卫,其实就是为了训练一支军代,掌控在自己手中,我不否认有造反的打算,但是主要还是为了自保,咱们这么多的工厂,这片家业已经引来哥老会的觊觎,另外现在朝廷也财政危机,难保他们不会把主意打在咱们身上,大哥你说一但出现那种情况,咱们该怎么应对?”
乔成一听乔宇的解释,也低头沉思起来,他全程参与了纺织厂的筹建,自然知道其中倾注了多少心血,哪里愿意落到别人的手中,而且乔宇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已经出现,有些布铺已经面临一些胥吏流氓的勒索,只是金额还比较小,也就破财免灾了。
“老三,募兵自保我不反对,咱们的确要有威慑宵小的实力,但是朝廷毕竟势大,一切都要三思而后行,你要知道一家子的福祸生死都在你的手上呢!”
乔宇一把抓住大哥的手,郑重说道:“大哥你放心就是,我绝对会谋定而后动,乱世就在眼前了,大清已经风雨飘摇了,去年朝廷同列强签了借款修路合同,已经有风声传出来,要将铁路收归国有,大哥你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吧!”
乔成似乎有些不太明白,但是随即脸色狂变,手不住的哆嗦起来。
“老三,你是说朝廷要动川汉路这个马蜂窝?那不是寿星老吃砒霜么?”
“大哥想必也猜到了吧,一旦朝廷动了川汉路,就算不天下大乱,那四川也绝对不会太平的,因此我才抓紧想要掌握一点军力,以备不测!”
乔成听到此处频频点头,说起川汉路这可真是一个大马蜂窝,铁路可以说是交通命脉,至关重要,清末中国路权落到了西洋人手中,成为掠夺中国资源的重要手段,铁路修到哪里,列强的势力就延伸到哪里。
为了应对列强的侵略,在1904年成立了川汉铁路总公司,后改为民营,想要靠民间集资将铁路修起来,可以说设想十分不错,但是接下下在集资的问题上就出了天大的问题。
修铁路可不比别的,花费是十分惊人的,为了筹集资金四川总督锡良竟然准许了一个看起来十分荒谬的筹资办法,就是像老百姓收租收税,将这种强制收上来的钱转化为公司的股本,同时让四川老百姓成为了公司的股东。
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川汉铁路公司是民营企业,却拥有了政府才能够拥有的税收权力,变成了二政府,而政府又没有对公司的经营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快这些资金就被少数大股东肆意挥霍,亏空严重,而铁路却一点没有修,最严重的问题出现在1910年上海橡胶股灾的时候,一些股东竟然玩起了股票,造成数百万两的亏空,也正是因为出现了巨大的亏空,满清才想要将铁路收归国有,当然满清也有自己得到打算,在股灾之中政府也陷入财政危机之中,想要用川汉路权作为抵押,向列强借款。
但是要收归国有,资产总要核算清楚吧,亏空该找谁算呢,朝廷没钱,还指着铁路贷款呢,哪能背下这个亏空,那些大股东都是四川的士绅豪强,真正掌控地方的人物,能让他们吐血割肉么?但是总不能让千万川民背这个黑锅吧!那可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川汉路也是四川老百姓的希望所在,死结就这样产生了,因此贸然一动必定天下大乱。
乔家虽然在铁路问题上瓜葛不深,但是乔成也对于铁路公司上层的问题了解一二,知道收归国有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无疑就是在和整个四川的士绅阶层争斗,搞不好就会刀兵相见,因此额头上也浸出了冷汗。
“老三,现在还只是风声,我看说不定朝廷会拿出妥善的办法来,不至于酿成天大祸患!”
“大哥你还相信这个朝廷能办好事情么,北京城中那些八旗老爷有几个知道四川铁路公司的问题的,盛宣怀那些人又私欲熏天,再加上洋人在背后逼着,毫无疑问他们会牺牲四川老百姓的利益的,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乔宇对于自己的判断十分有信心,这是历史写明的事情,而且经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也更加坚定了判断,此时所谓保路,责任在少数大股东身上,理应当惩处他们,保住老百姓的财产,不过清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实在是太弱了,根本没有对付豪强的实力,因此反被股东联手逼迫,清廷背了黑锅,四川大乱,进而天下大乱。
如今已经是二月了,距离保路运动爆发也就是四个月的时间,乔宇必须加快筹备的步伐了,乔成仔细思考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赞同了三弟的判断,急忙着手招收护卫。
第十三章初训
乔成按照乔宇的意思急忙回到万县家中,发动手中势力,开始从农村之中招收青少年,当然对外还是以纺织厂招收工人为名义的,重庆大量采购机器,已经影响到了德国国内,认为这是一个扩展市场的好机会,因此大力支持布施特,第二批的机器运送的速度快了不少,军火和缝纫机,印染机器也都将一起运送过来。
正因为如此,乔家招收人手并没有引起官府的怀疑,其实这个时代豪商大户都会配备一定数量的护卫,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清廷根本就管不过来,中国历来的政权只能将势力伸到县一层,下面就要靠着地主乡绅协助管理了,清廷也是如此,不过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变局之中,这种古老的体制根本不能起到维护清廷统治的作用,相反却在地方上积蓄了足够覆灭清朝的实力。
利民纺织厂已经开工一段时间,算下来大部分工人因为加班的缘故,一个月都能拿到七块大洋,差不多到了五两银子,在重庆基本能买下五六百斤大米,这在清末绝对是很高的收入了,尤其是深处内陆的四川,虽然工作累点,但是白花花的银元落到手中,每个织工都干劲十足,要知道能够成为技师的话,收入至少还能翻上一倍,一个月要是能够拿到十几块银元,绝对能让家人过上小地主的日子,有米有肉,因此这些职工十分珍惜工作,学习也十分努力,布匹的质量也有了保障。
清末的时候老百姓已经主要使用银元交易了,像后世常说一块两块,其实原意指的就是银元,只有在大宗交易结算的时候还是习惯用两做单位,利民纺织厂再次招工,乔宇开出五个大洋的工钱,已经知道最早职工的收入的人们热情十足,很快就招募齐了第二批工人。
同时乔成也按照乔宇的意思从万县老家将三百名护卫招收齐全,都是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最大的也不过十八岁,正是精力最旺盛的,这些少年都被带到了早就准备好的训练场,一个个都显得十分好奇,不住的四下张望。
其实也有人一直在看他们,这片训练场是乔宇以仓库的名义买下的,被充作了校场,乔宇此时正和韩勇站在门口,看着这些少年。
“少爷,这批少年都不错,身体条件都很好,只要cāo练得当就能成为优秀士兵!”
乔宇一听韩勇的话不住的摇摇头,他远没有韩勇这么乐观,在他看来这些少年问题多多,首先这些少年身高普遍在一米六以下,显得矮小干瘦,而且有相当程度的营养不良,头发就像枯草一般,精气神也不是很足,看起来有些胆怯懦弱,恍惚将乔宇只觉得很记忆中的麻木的中国人形象重合到了一起。
比较起来这批少年已经算是素质不错的了,不过距离乔宇的期望还是差的太多,不过乔宇还是心中豪情万丈,争霸天下的路就从今天开始了,乔宇在韩勇的陪同下来到了直接走到了校场的中间。
管家钱泰看到乔宇后,急忙迎了过来。
“三少爷,一共是三百名少年,按照您的的吩咐都在这里了!”
“老钱一路上辛苦你了!”
“应该的,少爷您还有什么吩咐么?”
“我要和他们说几句话!”
乔宇快步走到少年们的面前,这些少年早就注意到了乔宇,只见他年纪不大,但是身上穿着考究,儒雅潇洒,那些人都对他客客气气,因此也猜出他就是管事的,因此都不住的看着乔宇。
“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乔宇,就是利民纺织厂的东家,也是你们日后的老板,我相信你们之中很多人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从家里到重庆难保不会有些疑问,也有些担忧,甚至有些思念亲人,不过我想大家保证,你们只要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