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军阀-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矶国昭自从上台一来,搞出来的最大动静就是自杀式攻击行动,不过海陆空的所有特攻队取得预想之中扭转乾坤的战果,盟军依旧稳步推进。裕仁几次想免去这个无能的首相的职务,但是遍观整个日本,已经找不到可以接替的人选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接替小矶国昭的是铃木贯太郎,不过此时的铃木已经被盟军俘虏,正在战俘营之中啃窝窝头呢,日本剩余的老弱病残的将领之中,要么是资历不够,要么没有能力,两样都够的又不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因此小矶国昭只能勉强维持着。

就在盟军兵围大阪的时候。日本军队又遭到了一个致命的打击。那就是大阪师团投降了!

所谓大阪师团是日本资格最老的一个师团,装备精良,下辖的四个联队,从数据上衡量。这支部队绝对是日本最精锐的力量之一,不过事实远不是如此。

这个大阪师团被成为皇军第一窝囊废师团,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之中,只要有大阪师团出尽了洋相。即便是能够获胜的战役,也会因为他们的出现,而使得中**队士气大振,从而反败为胜。

屡战屡败的大阪师团虽然顶着窝囊废的名头,但是这个师团也是所有日本军队之中最幸运的一员,在残酷的战斗之中,其他日本精锐师团纷纷被消灭,唯有大阪师团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阪是一个商业气息十分浓重的城市,所有士兵都出身商贩,他们对于不断压榨他们的天皇和日本政府都缺少足够的敬畏。这些人更喜欢斤斤计较,不愿意做出无谓的牺牲。因此这支部队也成了所有日本军队之中的一个异类。

中美盟军向大阪发起攻击之时,日本最高统帅部决定派大阪师团驻守他们的家园,这些人在别的地方不愿意死战。总不至于连家乡都不愿意守卫吧!

特别是熊本师团在熊本全军玉碎,死战不退的例子更是让日本政府感到振奋,因此就广泛采取了本地人守本地的策略,希望日本军人能够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乡父老而拼死一战。这个策略很有效果,大多数的城市日本士兵都拼死血战,给盟军增加了很大的伤亡,不过到了大阪,这个办法就不好用了。

大阪人早就算计过,他们认为日本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现在选择和盟军死战并不是为了保护家园,而是毁了家园,他们可不想如同熊本一样玉石俱焚。

因此私下里大阪的市民选出了自己的代表,偷偷和盟军接触,并且表示愿意帮助盟军作战,当然前提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盟军要尽可能的保护大阪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大阪师团投降之后也要得到战俘待遇,不能被随意当做劳工使用。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盟军登陆以来遇到的第一次,日本人总体上给盟军的印象是十分顽强疯狂的,哪会还没有开战就投降啊,因此甚至有人怀疑这是诈降。

不过事情传到了乔宇的耳朵里,乔宇当即向刘湘下令,要求他答应大阪的要求,而且要尽可能的保证大阪人的生命财产。乔宇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让其他愚顽的日本人看到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只要不和日本政府一条道走到黑,就能活下来。

刘湘当然不敢怠慢,当即同意了大阪代表的要求,还答应给予大阪民众一定的人道主义援助,其中包括粮食和药品等等,这些都是日本最急需的东西。

在盟军登陆作战期间,有超过三百万日本人被打死,但是这个期间死于饥饿和瘟疫的日本人却超过了一千万,很多日本乡村都出现了易子相食的现象,甚至一些日本老人主动自杀,为的就是将尸体留给下一代人,让他们活下去。

现在听到盟军答应提供给大阪粮食,这些商贩出身的大阪人再也受不了诱惑了,因此大阪师团和大阪市民当即发动了起义,控制了城市的要地,向盟军投降。

中美军队随即就开到了大阪市内,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这个东京的门户,最令盟军哭笑不得的是开进大阪的第二天,很快大阪师团的士兵就跑到了盟军的军营前面兜售各种纪念品,包括日本军队用的精致的军刀,勋章,各种小饰物等等东西。

在一片狂热的日本国内竟然有这样一支奇葩的军队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不过却有实实在在存在。大阪师团的举动在日本政府看来,绝对是无耻的背叛,是最无法容忍的事情。

由此也产生了严重的连锁反应,日本各地都出现了动摇,而盟军也趁机发出宣传,盟军的敌人是日本政府和军国主义分子,日本普通民众只要能够明辨是非,主动抛弃日本政府,就能够获得新生。

这种宣传还是很有效果的,日本人的抵抗意志在不断的瓦解之中,盟军推进的脚步越来越快,距离东京也越来越近。

此时在地球的另一边也在上演残酷的交锋,盟军百万大军,在海空力量的掩护之下发起了反攻行动,诺曼底的海滩之上出现了大量的盟军士兵。

盟军一共划分了五个登陆场,中国分到了奥马哈海滩,美英各占两个海滩。中国选出的军队都是历经战火考验的精锐力量,他们之中很多人还参加过登陆九州岛的行动,对于超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很有经验。

不过西欧的恶劣海况还是给中**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渡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就有一艘登陆船被海浪推翻,二十余名士兵牺牲。接近了海滩之后,又有三艘登陆艇触到了水雷。

而且一路航行,将这些士兵都折腾的七荤八素,精神萎靡,冰冷的海水让这些士兵瑟瑟发抖,好在中国的士兵多数都是渔民的后代,从小就在海上闯荡,水性极好,因此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晕船现象,这一点就要比美国大兵好太多了。

登陆舰只还没有赶到海滩,迎头就遭到了德国炮火的猛烈攻击,疾风骤雨一样的子弹和炮弹极大的压制了中**队前进的速度,不过这些顽强的战士还是成功登陆奥马哈海滩,并且将第一批重型武器运送上了滩涂。

十几辆坦克和装甲车构成了一个冲击箭头,他们冒着德军的猛烈炮火,冲破了德国的防线,终于为后续部队赢得了足够宽阔的登陆场。紧接着大量的士兵源源不断的踏上欧洲的土地,后续装备也陆续赶到,中**队终于成功站稳了脚跟。

这已经是中**队第二次踏上西欧的土地,在一战的时候,中**队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充当了炮灰的角色,可是到了二战中国的地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真正主宰世界的力量之一。

中**队踏上西欧,也是一个庄严的宣誓,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强盛的中华。

不只是陆军如此,此时的天空之中也呈现出了胶着的状况,德国人已经觉察到了盟军的登陆行动,他们迅速派遣了大批的作战飞机进入诺曼底的上空,同盟军空军进行了殊死的较量。

而此时空中最耀眼的明星就是德国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并没有螺旋桨,在所有飞机当中完全就是一个异类,但是这个异类却像是一个闪电一般,速度快得惊人,而且火力凶猛。

双方刚刚开始交火的时候就有超过二十架的盟军飞机被击落,而德国方面只损失四架飞机,五比一的比例让盟军方面都感到一阵心寒,如果这样下去,盟军的空中优势就会被彻底削平,这是盟军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德军新式战斗机在战场之上横冲直撞,不过他们很快就在奥马哈海滩上面遇到了对手,那就是中国方面装备的帝江式喷气式飞机。在二战之前,技术的积累都到了一定的程度,新的科技革命已经出现了曙光,只是各国还不知道要怎么点科技树,所以在军事装备上出现了一个迷茫时期,很快新技术,新思路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不过中国由于有了乔宇的指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优秀的武器专家也不负众望的设计出了喷气机这种跨时代的武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喷气机之间的较量即将上演。

第六百三十七章巨头再聚会

()从螺旋桨飞机变成喷气式飞机,其中的困难并不小,最主要的就在于材料。喷气式飞机是通过向后喷射高温气体来获得足够的推力,因此对发动机的材料要求就变得很高,能够扛住高温高压。

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国,在材料科学方面中国的积累也还十分浅薄,不过乔宇早早就在这方面着手进行了准备,特别是制定了庞大的核武计划。特别是又推进了核电站的建设,在研究的过程之中,产生了大量附带的新技术新材料。

另外德国的喷气式飞机迟迟没有推出有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那就是缺乏钨和铬两种耐高温金属,这对于中国来说一点困难都没有,中国拥有大量的有色金属矿,而且还不受战争影响,可以保证飞机的正常需要。

有了这些成果作为基础,互相整合起来,中国才在喷气式发动机上面取得了突破,也制成了喷气式战机,当然这种战机还很不完善,比如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只有五十小时,在机动灵活性上面还比不过活塞式飞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后续工作,才能真正让喷气式飞机取代活塞式飞机。。。

不过任何一款武器都只有放到战场上,历经实战的磨练才能够找出问题所在,因此乔宇才决定派遣三十六架喷气式飞机到欧洲作战,为的就是检验这种飞机的作战效能,同时也是向其他国家展示中国的实力。

诺曼底登陆之后,两种喷气式飞机终于在西欧的天空之中不期而遇。德国飞行员海因茨贝尔正驾驶着座机在寻找自己的猎物,在过去的三天之中,他驾驶着Me262战机一共击落了五架盟军战机,而自身毫无损伤,在德国的飞行员之中处于最顶尖的水平。

贝尔对他的宝贝座机有着强大的自信。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一个喷气式飞机王牌飞行员。他驾驶着飞机娴熟的掠过空中。在不远处似乎有盟军的轰炸机出现。他的肾上腺素立即加速分泌,他的飞机也超乎正常的速度向盟军的飞机扑了过来。

就在贝尔选择了他的猎物之时,他也成为了别人的猎物,一架帝江式战机也把目标锁定在了他的身上。这架飞机的主人是王恒。他是中国最早的王牌飞行员王岳的儿子,他凭借着出身,很早就接触到了飞机,十几岁的时候就驾驶着飞机在天空翱翔。多年以来练就了十分精良的飞行技术。

二战爆发之后,他也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在南洋等地参加了大量的战斗,击落上百架的日本飞机,一跃成为中国空军的王牌。在喷气式飞机研发出来之后,王恒又成为了第一批接触这种新式飞机的飞行员。

喷气式飞机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最吸引王恒的就是他的速度,能够接近九百公里每小时,足足比活塞式飞机极限速度还要快一百五十公里。在空中完全就像一道闪电一样,王恒对这种急速的感觉十分着迷。

这一次他也到了诺曼底的战场。就在一天之前他就得到了消息,据说德国出现了一批怪模怪样的快速战机,连续击落了大量的盟军飞机,很快盟军方面就猜到了是德国研制出了喷气式战斗机。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恒显得十分亢奋,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喷气式飞机只有和喷气式飞机较量才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王恒早就等着这个机会。

就在贝尔驾驶着飞机出现在视野之中的时候,王恒毫不犹豫的向他扑了过去。贝尔此时也本能的感到了一丝危险,他猛然间注意到正有一架飞机快速向他接近。

这架飞机从外形上看和他的飞机十分相似,贝尔瞬间瞳孔就缩紧了,盟军的喷气式飞机也出现了,他也毫不犹豫的驾驶着飞机迎了上去。

很快贝尔就看清了对方的飞机,在机翼上面绘制着奇异的动物,一看到这个标志贝尔就知道对方一定是中国战机。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这二十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清楚,他们的印象之中,中国还是一个落后腐朽的国家,怎么一转眼之间这个国家在技术上已经追上了德国,这样人有些无法接受。

当然贝尔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飞行员之间的胜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两架飞机快速接近,他正要向对方开火,突然之间对方的飞机快速向上拉起,成功的避开了他的火力射击范围。

贝尔顿时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也急忙躲避,不过已经有些晚了,王恒驾驶着飞机快速转过头,向贝尔射出了一串炮弹,顿时这架Me262战斗机就带着一串黑烟向地上坠落。

诺曼底的战场依旧残酷,但是德国由于兵力有限,加上将主要防备力量放在了加莱方向,等到觉察到盟军主攻的方向是诺曼底之后,一切都晚了。盟军的五个登陆场全都连成了一片,整个登陆场才长度超过了三十公里,纵深也到了十几公里。

在英吉利海峡之上,无数的船只携带着大批的货物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欧洲大陆,这支队伍之中有不少士兵都是从敦刻尔克撤退的英国士兵,另外还有少量的法国人,而时间已经过来三年多。

这些士兵实现了重返欧洲大陆的愿望,不过已经是物是人非。当年英法还是主要抗击德国的力量,但是到了现在战争的主导权已经落到了美,苏,中三国手中,英国勉强能够挤进巨头会议,但是分量已经被大大削弱,而法国则是彻底从强国之中除名了。

在几次会议之中,zìyóu法国的领袖戴高乐都试图加入进去,丘吉尔也答应帮助他向盟国提出要求,不过对于其他三国来说,让英国挤进来都有些碍眼了,哪里还会允许法国充数啊,因此直接送给戴高乐两个字:玩去!

就连这次反攻欧洲大陆,盟军都没有过多的考虑戴高乐的zìyóu法国,戴高乐只作为一直补充力量参与反攻行动之中,这位高傲的法国将军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拿破仑的子孙合适沦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看别人的脸色。

或许法国特立独行的举动就从这一刻种下了种子,法国不能只当一个跟班和无足轻重的角色。成功踏上了西欧的土地,可以说纳粹德国的命运已经决定了,希特勒已经回天乏术。

与此同时中美盟军已经攻破了名古屋,数十万大军直逼东京,日本的覆亡也就在眼前,从英法正式对德国宣战开始,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已经打了四年多,将近五年的时间,现在终于到了分出胜负的时候。

被战火波及的老百姓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他们期盼着和平的到来,也希望这辈子永远不要在经历这种恐怖的世界大战。这只是普通人的想法,而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却知道,战争虽然快要结束了,但是真正的争夺的才刚刚开始。

战胜国瓜分胜利果实的时间已经到了,作为在这场战争之中出力最大的苏联统帅,斯大林向罗斯福,丘吉尔和乔宇发出邀请,希望四国元首能够在苏联再次举行巨头会议,商定战后秩序。

三国元首都表示了赞同,会议地点就被选在了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乔宇也要再次出国,这一次比起德黑兰会议规模更大,德黑兰更多的是谈论战争的方略,而这一次则是主要是战后的秩序,琐碎的事情更多。

因此乔宇带的随从也比德黑兰会议多了一倍多,政府总理阎锡山,外交部长顾维钧,三军总参谋长蒋百里全都陪同着乔宇一起出访,他们也要和其他三国的高层展开会晤。特别是这一次会议还要商议成立新的国际组织的问题,可以说事务十分繁忙。

乔宇特别提前了三天的时间动身,他并没有急着前往雅尔塔,而是沿途慰问了西北的大量工厂,这些工厂都是按照中苏两国的约定,由中国派出大量的人手,帮助苏联生产他们急需的战争物资。

这些工厂之中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工人在辛勤工作,他们给予了苏联强大的支持,也正是由于对这些工人的价值,斯大林才愿意在远东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要知道北极熊一贯以贪婪著称,他们又何时退缩过。

这些工人都是中国的功臣,乔宇慰问他们也是十分正常,斯大林也为了表示自己对中国工人的感激,他亲自派遣了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前来迎接乔宇,而且还送来了大量的勋章。

莫洛托夫代表斯大林向中国优秀工人代表发放了勋章,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苏联这番动作也不是单纯的感激,而是释放了一颗烟雾弹,主要就是给美英看的,让他们误以为中苏会达成什么秘密协议。

各国的合纵连横,勾心斗角已经全面展开了,乔宇也看穿了这一切,不过他什么都没有表示,也乐得让美英瞎猜。乔宇慰问了工人之后,就在莫洛托夫和其他随员的陪同之下飞越广袤的苏联领空,前往黑海沿岸的雅尔塔。

而此时罗斯福和丘吉尔也先后动手,四大国的元首要再度会面,共同决定世界的未来。四大国各有算盘,都是紧握着刀叉,准备瓜分到属于自己的战利品。

第六百三十八章雅尔塔

()乔宇率领着庞大的中国代表团在前往雅尔塔的途中,飞机先停在了斯大林格勒,距离那场震撼世界的大会战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斯大林格勒大半的城区还都是一片废墟。不过已经有大量的苏联民众在恢复重建自己的家园,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妇女和老人,为了赢得战争,这个国家已经将年轻一代人打光了。

战争的残酷可想而知,而受到伤害最大的永远都是这些老百姓,从苏联人的身上乔宇甚至能够看到另外一个民族的影子,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苏联,却要面对更加凶残的对手,八年抗战,千万英灵,才生生止住了不断坠入深渊的国运,其中的慷慨悲壮更是难以言说。

苏联的主人斯大林也在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之中等着乔宇的到来,斯大林很清楚苏联能够挺过最艰难的时间,中国的帮助至关重要。

论起援助的物资而言,中国并没有美国提供的多,但是中国却给苏联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后方,背靠着中国,苏联完全可以专心致志的对抗德国。这对于苏联来说,作用是极为巨大的,而德国却要面对两面夹攻的局面,将精力分到东西两线,甚至还要拉一把墨索里尼这个草包,德国人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出于对乔宇的尊重,斯大林才特意在这里等待乔宇,两个人将进行一个短暂的会晤,然后一同前往雅尔塔。

这个会晤也是乔宇特别提出的,按照地缘政治的学说,认为大国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缓冲区,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国间的安全。但是像美国这种地处两洋的优越位置,在世界上还是绝无仅有。有些大国就不得不挤在了一起。

比如德法这对老冤家就在欧洲连续打了几次大规模战争。而中苏之间也是如此。虽然乔宇扶持起了远东共和国作为两国的分界,但是在中苏在西北边境还有一段交界线,在远东也有一段,都长达上千公里。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两国最大的隐患。

“大元帅先生,我们这一次的会晤是为了后世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和平。中苏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我认为两国必须建立起足够的沟通机制,在边境的问题上互相谅解,互相克制,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调动都要互相通报,坚决避免军事冲突!”

斯大林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总统先生,如果按照目前的划分方式,贵国可是占了大便宜。我们通向太平洋的道路被彻底阻绝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地中海的门户已经向贵国敞开,以土耳其作为基地。去拥抱海洋不是更容易么!”

其实别看俄国占据了广袤的土地,但是这块土地更像是欧亚两洲共同抛弃的一块蛮荒之地。亚洲的精华在中国占据的部分,在中国人看来,西伯利亚等地绝对是苦寒之地。而欧洲的精华在西欧,从西欧的角度来看,东欧等地区自古也是蛮族聚居的地方。

俄国也成了两个大洲的弃子,亚洲人把他们当成欧洲人,欧洲人把他们当成亚洲人,位置其实十分尴尬。而且这块废弃的土地距离海洋太遥远,在一个海权的时代,不能拥抱海洋,就意味着远离了世界霸权和财富,这是历代俄国统治者的痛。

如今北极熊把爪子伸向了土耳其,虽然这里距离真正的大洋还有距离,苏联还要突破直布罗陀海峡,才能够进入大西洋,但是这里却紧挨着中东地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足以弥补苏联在太平洋地区失去的东西。

“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马耳他会面,我认为他们不会轻易退让的!”

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拉上乔宇帮忙,共同对付美英,其实目前的国际秩序和中国的三国时代比较像,美英一方就像是强大的魏国,而中苏就如同吴国和蜀国,虽然吴蜀之间有不少的矛盾,但是要想好好的活下去,就必须适当联手,共同对抗强大的魏国。

乔宇也有意在一些问题上支持苏联一下,不过乔宇也不准备和苏联过分亲近。

“苏联在战争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必须得到足够的补偿,我认为罗斯福是个聪明人,我们之间的会晤会很轻松的!”

罗斯福是个聪明人,那不聪明的就是丘吉尔了。其实从雅尔塔会议来看,罗斯福是不准备同苏联全面对抗的,因此罗斯福才会在很多问题上对苏联做主让步。

罗斯福谋求的应该是在充分尊重苏联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将苏联也纳入到战后的国际体系当中来。不过很不幸,他的谋划没有完成,就早早的丧命了,而继任总统杜鲁门显然在国际战略上要比罗斯福逊色很多,他十分鲁莽的挑起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全面对抗。

别看美国取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其中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惊人的,究竟值不值还需要历史来权衡。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丘吉尔则是一直充当搅屎棍子的角色,他不遗余力的挑唆美苏之间的关系。

丘吉尔的算盘也打得很精明,只要美苏发生对抗,英国作为美国重要盟友的价值才能够得到体现。

原本三巨头的会议,变成了四巨头的会议,多了一个分量十足的中国,各国的回旋余地就变得大了很多,国际关系也随之复杂起来,谁能够把握住大局,谁就能够赢得未来。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乔宇才会一直努力缓和中苏关系,中国绝对不能充当冷战的急先锋,这种好事情还是交给苏联和美国吧。

斯大林其实也在不断思考苏联的政策,作为一个主体在欧洲的国家,苏联最直接的敌人还是美英等西方国家,而中国虽然和苏联有着新仇旧恨,但是盲目和中国对抗,就会造成腹背受敌的局面,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经过仔细的权衡,斯大林同意了乔宇的主张,两国随即达成了一系列的条约,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出现军事冲突,双方定期展开军政高层的会议,开展平等互利的双边贸易。同时又把远东共和国拉了进来,三国共同签订了经济合作协议。

两国元首敲定了中苏之间的原则性问题之后,就一同前往雅尔塔,他们到了雅尔塔不久,罗斯福和丘吉尔也联袂前来,他们在这之前还在马耳他展开了一些会谈,主要是协调美英两国之间的利益。

四大巨头再度聚首,从表面上看,四个人都是欢声笑语,盟军正在快速反攻,中美围困了东京,诺曼底登陆也成功实施,盟军正在向着巴黎挺进,势头前所未有之好,胜利已经唾手可得。

但是四大巨头都清楚,他们之间的争夺才刚刚开始,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会谈就正式展开,在这次会议之中主要探讨对法西斯作战问题,也包括成立联合国,管理战后世界秩序,维护世界的和平等等议题。

四大巨头都同意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并且分区占领德国,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个大麻烦,那就是法国。丘吉尔坚决主张要让法国参与分区占领德国,老东西的算盘也很精明,英国现在势单力孤,根本没有办法和美苏中抗衡,因此想把法国拉进来,毕竟戴高乐的zìyóu法国是在丘吉尔的庇护之下,英法完全可以抱团取暖。

而且丘吉尔也是在抬高法国的国际地位,一旦参与了分区占领,就证明法国也是一个大国,那下一步成立联合国,法国也有希望进入。

这就是丘吉尔的如意算盘,不过他刚提出来,斯大林就强烈反对,由于中国参与了诺曼底登陆行动,分区占领德国,必定会有中国的一份,四国分占德国已经很拥挤了,哪里还能给法国人啊。

罗斯福的态度则比较暧昧,他既要限制苏联,又要削弱英国,如果法国大国地位得到承认,美国就在欧洲大陆上打下了一颗钉子,对整个战略布局很有好处,可是罗斯福也有另外的心思。

罗斯福对战后国际格局的设想是建立在大国之间合作的基础上,联合国就是实现这个主张的重要机构,谁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能够和美国讨价还价的国家就是中苏两家,加上美国,三国共同作为决策层已经足够了。

将英国算进来,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要将法国也弄进来,弄成五大强国,虽然美国增加一个盟友,但是对中苏也是一个刺激,搞不好这两国会抱团取暖,而中苏一旦手拉手,美国就算纠集英法也没有作用。

此时乔宇在斯大林格勒同斯大林会面就起到了作用,罗斯福的心中不得不反复掂量,一旦美国吃相太难看,刺激的中苏联手,美国绝对得不偿失。

因此罗斯福也说道:“法国在战争之中并没有发挥出巨大的贡献,参与分区占领并不合适!”

“法国是欧洲大陆传统强国,在战争初期也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不能背弃法国,我认为不只要让法国参与分区占领,还应该给予法国更高的国际地位,成为未来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丘吉尔将话挑明了,那就是要支持法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乔宇突然开口了:“首相先生,如果战前付出代价,就能够作为成为大国的标准,那么波兰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强国?在这场战争之中,阿比西尼亚的贡献都比法国人大,法国根本没有资格!”

第六百三十九章举国玉碎

()罗斯福早就在正式会谈之前将他关于未来联合国的构想提了出来,这是罗斯福苦心焦思搞出来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工具。在他的构想之中联合国最主要的部门就是安全理事会,而安全理事会由反法西斯战争之中贡献最大的几个大国充任常任理事国,然后在按照地区名额从其他地区选拔一些非常任理事,按照多数一致的原则处理国际事务。

按照最初的设想,罗斯福主张由中苏美英四国充任常任理事国,四国之中,英国只是美国的一个跟班,美国自然就手握两票,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之地。

丘吉尔原则上也同意了罗斯福的这个主张,不过他力主将法国也拉进来,这样美国一方就有了三票,拥有绝对的优势,即便是中苏两国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