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军阀-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很清楚俾斯麦号生存能力很强,因此他们率先用鱼雷机进行攻击,英国鱼雷机编队在付出了三分之二的牺牲之后,终于接近了德国航母,在距离只有二十几米的时候,英国人投下了两条鱼雷。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了闪避的范围,德国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条鱼雷击中航母庞大的身躯。

幸运的是一枚鱼雷并没有爆炸,而不幸的是另外一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的尾部,舵机被损坏,航母的速度严重下降,方向也难以控制,如此一来情况就变得十分糟糕,失去了速度的俾斯麦号就变成了英国舰载机的一个靶子。

英国飞机很快发现了这个好机会,他们突破重重阻隔,快速将炸弹投到俾斯麦号的头上,此时邓尼茨还在俾斯麦号上面指挥,只是他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他终于清楚自己错误的估计了英国的实力。

尤其是英国的飞行员,他们比想象之中的要精锐,而且数量更多,让俾斯麦号单打独斗是最大的失误,现在他迫切的期盼着空军方面能够快速派出飞机,支援俾斯麦号。

实际上德国的空军已经在赶来的陆上,但是他们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架英军飞机向德国人的头顶投了一枚致命的炸弹,俾斯麦号的甲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偏巧这个时候另外一架英军飞机也把炸弹投到了窟窿之中,这枚炸弹瞬间在船舱内部爆炸,产生的威力可想而知,俾斯麦号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损坏,燃油泄露,很快演变成了熊熊烈火。

英国飞行员开始肆意的向这艘纳粹军舰投掷炸弹,俾斯麦号又足足挨了五枚炸弹,整个甲板全部摧毁,上层建筑也消失大半,无数的德国海军精华全都死在了火海之中。

而就在这个时候,德国空军才姗姗来迟,德国自从开战一来就是一路高歌猛击,从来没有遭受这种损失,就算是慕尼黑号沉没,他们也没有太过沮丧,毕竟那是一艘老旧的军舰,损失是正常的,这次俾斯麦号却触动了德国的灵魂,他们拼命的驱赶英国舰载机,试图挽救这艘海上霸主,不过一切都晚了,俾斯麦号中部的主弹药舱突然殉爆,整艘航母迅速向水下沉没!

第五百七十章日本的试探

()身在伦敦的丘吉尔知道俾斯麦号被击沉之后,他顿时喜出望外,甚至可以说是欣喜若狂,英国目前的状况十分危急,发电机计划顺利执行,已经有十几万人撤回英伦三岛,但是他们已经丢弃了所有装备,而且他们已经被德国的狂飙猛进吓坏了。

想要恢复士气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德国立即登陆英伦,凭着残兵败将能不能将席卷西欧的德**队击败,丘吉尔没有把握,甚至可以说只要德**队登上了英伦,英国就要面临被彻底征服的命运。。。

如今俾斯麦号被击沉之后,德国暂时就没有可用的航母,也就没有办法掌握制海权,也就是说英吉利海峡还是一道天险,丘吉尔的心中还有一笔账,只要能够扛过德国第一轮攻击,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会采取支持英国的动作,他们绝对不会坐视英国沦陷。

美国拥有无可比拟的工业优势,中国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这两个国家只要联合起来,就没有人能够战胜他们,希特勒也是如此,而英国一旦和中美结盟,英国也就立于不败之地。

这其中的关系十分微妙,虽然丘吉尔不喜欢将英国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施舍上面,但是实际情况迫使他不得不把英国防砸一个弱势的地位上。

英国上下欢腾喜悦,而德国却是愁云惨雾,快速击败法国,让希特勒和他的手下欣喜若狂,他们实现了威廉二世没有完成的事业,彻底将法国人碾压在了脚底下,这是德意志最为辉煌的时刻。。。

不过俾斯麦号的沉没让德国正处在急速上升时期的海军实力受到了沉重打击,俾斯麦号沉没不只是损失了一条船那么简单,船上的技术人员大量的损失才是最要命的。德国的海军人才积累并不算多。眼前这些都是经过中国方面努力培训的。有着娴熟的技术,能够轻松cāo控一艘航母,现在他们都损失掉了,想要恢复起来就困难了。

而且会对即将开始的登陆英国的行动产生致命的影响。直到这个时候希特勒才猛然发现自己对航母太过迷信,居然轻易就让俾斯麦号单独出击,才给了英国人可趁之机。

希特勒的心中满是怒火,他立即下令。要求德**队向敦刻尔克的英法军队发动最猛烈的攻击,不要顾忌伤亡。

德意志的战争机器也感受到了元首的怒火,他们疯狂的攻击法军驻守的阵地,空军拼命的倾泻炸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将攻击重点放在了海上,对那些前来接应的下船展开了猛烈的轰炸。

一枚炸弹落下,甚至会有几艘船只倾覆,船员和士兵全都落到海水之中,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英国空军虽然竭尽全力。但是也难以应付优势的德**队,而且连续作战已经让英国飞行员疲惫不堪。难以为继。

制空权渐渐的失去,丘吉尔也清楚的意识到发电机计划必须提前结束了,不然损失会更多,当然做出这个决定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十八万七千人被送回了英伦,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军队留在了欧洲大陆,将近二十万的生命,拱手交给纳粹处置,是谁也不敢轻易下这个决心的。

就在丘吉尔踌躇的时候,突然又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在过去的一天之中有四十七艘船只被击沉,其中有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英国损失的人数超过了三千人……

丘吉尔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就知道发电机计划不能在持续下去了,不然只会损失更大,这次的行动一个持续了七天时间,英国撤回了二十万士兵,其中有十八万人是英**人,其余两万是法**人,另外还有几百名比利时人。

这个数字比起原本的历史三十几万人的规模,少了一大块,但是毫无疑问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成就,这二十万人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日后都是当基层的军官的上等人选,老丘终于有了一点底气。

更让他感到兴奋的是美国的动作,就在英法大溃败的时候,美国也紧随中国之后通过了租借法案,美国首批向英国提供五十艘老旧的军舰用来反潜之用,不过这些军舰也是很不便宜的,英国将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屿都转交了美国。

那些小岛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只要开发出来,就是一个个不错的军事基地,这也是大英帝国多年的积累的家底,现在却要全部交给美国,丘吉尔的心中也不舒服,不论战争结果如何,自己恐怕都要当大英帝国的掘墓人了。

亲自见证自己的国家从巅峰跌落,变成一个二流国家,当然这些还不是现在需要思考的,因为大英帝国能不能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敦刻尔克的英国部队虽然逃出了大半,但是这还无关大局,德**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整个法国,巴黎很快沦陷,紧接着德军大举南下,从背后包围了马奇诺防线,这座耗费法国人无数心血的防线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马奇诺的守军在两面夹击之下很快崩溃,一个月的时间德国就将老对手法国人彻底碾碎,对于世界的震撼简直难以形容。

对于德国的胜利最为兴奋的就是日本,日本自从经济危机之后,就政局动荡,换首相就像换抹布一样,一年一个,不过这些人也都是换汤不换药,侵略扩张是日本既定的策略,但是如何扩张却是日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夹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日本的处境十分不利,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不过随着德国在欧洲取得一系列令人目眩的胜利之后,日本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德国已经将西方世界砸了一个稀巴烂。

刚刚上任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更是拼命的宣传日本不要误了最后一班车,东条英机是日本军界新崛起的人物,他能够收到裕仁的重视就是因为这个人在南洋足够心黑手狠。

日本占领了荷属东印度之后,为了将这里打造成日本人的乐园,他们采取了种族灭绝政策,将大量的印尼猴子驱逐到了荒凉的小岛之后,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东条英机更是突发奇想的建议日本军方用这些猴子试验新式的生物武器。

在东条看来,这些印尼土著懒惰丑陋,而且蠢笨如猪,连作为老公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当成试验品,这是他们唯一的价值,这些年以来死在东条手上的土著至少在一百三十万以上,由此他也获得了剃头刀的绰号。

靠着累累的白骨得到了裕仁的认可,成为了日本的首相,在东条刚刚当上首相之后,德国就在欧洲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整个欧洲很快都纳入到了德国的版图之中。

看着一天比一天壮大的纳粹德国,东条简直羡慕的快要发疯了,日本必须快速加入到侵略的行列之中,不然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现在德国在欧洲吃肉喝汤,意大利这个盟友已经参与进去了。

而日本只能在远东眼睁睁的看着,等到欧洲全部落到德国的手中,那时候日本还有价值么,又怎么和德国一起瓜分世界,享受战争的红利!

最让日本怦然心动的还是英国脆弱的战斗力,他们在德国的面前不堪一击,同样日本也能够复制这种胜利,这种呼声在日本国内越来越高。

东条英机就是最热衷此事的,天皇裕仁此时还比较谨慎,美中两国先后通过租借法案,毫无疑问这是两国倒向英国的最好证明,如果这个时候日本采取战争行动,会不会惹恼两国共同对付日本,这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陛下,现在制约帝国扩张的有两支最重要的力量,一个是支那的海军,一个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帝国夹在这两个庞大的舰队之间,处境其实十分危险。而且这两国已经倒向了英国,根据同盟条约,帝国也是他们的敌人,帝国和他们必有一战。臣认为早打比晚打要好,帝国要速战速决,效仿德国的行动,坚决避免陷入持久作战的泥潭之中,支那和米国都是拥有庞大战争潜力的国家,一旦动员起来,帝国难以应付。”

东条英机向裕仁阐述着自己的看法,裕仁也微微点头,他也是赞同这种判断的,只是裕仁还没有下定决心,况且日本和德国虽然是盟友,但是两国也缺乏有效的战略沟通,这两国本来就是希望让对方吸引火力,然后自己在背后捡便宜,各怀鬼胎而已。

现在德国也不希望自己打败了英法,然后让日本人抢占殖民地,去摘桃子,德国只要日本在亚太制约一下中美就可以了,拖延时间,让德国从容征服整个欧洲。

“东条爱卿,兵者国之大事,不好轻易决断啊!”

“陛下,臣以为现在就有一个试探的机会,中国的四艘航母已经驶离了南海,准备通过马六甲海峡,我们可以采取行动,将航母截住,阻止这一次的交易!”

第五百七十一章亚太战云

()中国通过来对英国的租借法案,第一批物资也都准备齐全,庞大的中国船队从广东起航,直奔马六甲海峡,为了保证船队的安全,中国方面派遣了宁远号和靖远号两艘航母组成了强大的战斗群,为整个舰队提供海上护航。

这样一支舰队出动,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况且中国方面也没有隐藏的打算,完全是大大方方的把东西送出去,在南海的海域之上还没有哪支舰队敢挑衅中国的权威。。。

“大总统,日本首相东条英机送来了一封亲笔信!”

乔宇很清楚身边的小日本不是一个安分的国家,德国席卷欧洲,他们绝对会忍不住想要行动的,只是日本究竟打算怎么开局,中国还不清楚。东条在这个时候送来了亲笔信,乔宇就不能不重视了。

东条在信中语气十分客气,不过内容却不是很客气,东条的核心意思就是一个,要求中国停止对英国的军事贸易,放弃租借法案。

他列举了一连串的理由,比如英国是殖民帝国,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犯过不可饶恕的罪过,直到现在他们依旧霸占着亚洲的土地,掠夺者亚洲的财富,这种国家不应该支持。

第二点是不论德日,都愿意尊重中国的利益,绝对不会让中国受到损失,只要中国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事之中保持中立的态度,中国就能拿到想要的一切东西,不必和西方民族为伍!。。

乔宇对于日本的自以为是,完全是嗤之以鼻的态度,中国的政策岂能被日本影响,乔宇当即让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日本不要和德国同流合污。更不要试图破坏亚洲的安宁。不然中国将会采取全面制裁措施。彻底断绝中日之间的贸易!

日本虽然多年开发南洋,已经见到了成效,石油,粮食等物资基本能够自给。橡胶还能够出口,但是日本还是严重缺乏有色金属矿,没有这些重要的材料,日本就无法生产出高性能的材料。

在最初日本还能够从中国进口一部分。另外美国也会以出售废旧钢铁的名义,向日本输出不少珍贵的材料,但是随着德国的肆虐,中美都将法西斯力量视作最大的威胁,与德国结盟的日本就成了亚太地区的一个祸根,中美两国一同收紧了制裁的尺度。

特别是日本在菲律宾的间谍行动曝光之后,美日之间的贸易实际上已经陷入停滞的状态,如今中国也要断绝中日贸易,对于日本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

东条英机也没有想到中国反应会这么激烈,他召集了所有的内阁成员。连夜进行商讨,剃头刀东条英机挥舞着中国的声明。大声的咆哮:“诸君,支那已经背叛了亚洲,完全成为了美英的走狗,对于帝国的好言相劝非但不理解,还大肆威胁帝国,这是帝国政府绝对不能忍受的。从此也可以看出,解放亚洲的重任只能由顽强的大日本帝国承担起来,帝国要和德国盟友一同塑造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建立起大东亚共荣圈,给亚洲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

东条的讲话赢得了大部分内阁成员的支持,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日本自从败在中国的手上,联合舰队精英全失,想要再度恢复一支强大的舰队,需要无数的投入,建造军舰,培训人员等等。

另外日本也意识到了他们陆空军装备的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开发新装备,坦克需要更大,防御能力更强,飞机也要从双翼机时代变成单翼机,林林总总,每一样都需要惊人的花费。

日本一面努力的盘剥南洋,一面加大对日本民众的剥夺力度,近十年之间日本就发生了三十余次武装起义。

大和民族是一个拥有何等忍耐力的民族,他们都不得不选择武装起义,足见日本剥夺的狠辣和残酷,日本政府高层包括天皇裕仁在内,大家都清楚民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再这么压下去,不用外力,日本国内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自古以来转移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外战争,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巨额财富,转移民众的视线,东条还没上台就已经确定了这个方略。

日本已经没有了后退之路,他们只能一条路走到了黑了,东条在获得各方的支持之后,当即派遣苍龙号和飞龙号两艘航母快速北上,抢在中国舰队进入马六甲海峡之前,把他们截住,阻止中英之间的贸易。

日本的举动不可谓不疯狂,这种行动等于是一下子挑战了中国和英国两大强国,稍微不慎,就会引起大战。不过日本也有自己的算盘,他们认为现在德国正在势头上,他们出头截击中英贸易,等于是在帮助德国的忙。

中国多半会顾忌德国的态度,并不敢真正对日本作战,因此日本的两艘航母才敢于北上。

日本人就从来没有想一想既然中国敢向英**售,就证明中国没有把德国看在眼里,至于日本就更不在话下,现在这么疯狂的举动只会招来中国更大的反弹。

中国的船队因为有数量庞大的运输船,速度并不是很快,距离新加坡还有将近一百海里的路程,英国已经将主力舰队都调回来欧洲,在新加坡最大的军舰就是一艘重巡洋舰,在得知中国舰队即将赶到的时候,英国方面派遣了自己的军舰前去迎接。

很快双方的舰队就要汇合,而此时中国的侦查飞机已经发现了正在北上的日本航母。

中国本身海疆极为广阔,加上中国的主要作战地域都在太平洋地区,中国就需要将舰载机的航程尽量扩大,最初中国研制的凤凰式舰载机的航程在不到一千公里,这个距离已经可以满足近海的需要,但是想要走向远洋并不行,中国又陆续推出了几个改进型号,其中最新的一型已经将航程提高到了一千五百公里,加挂副油箱之后,航程更是能够超过两千公里。

这在二战初期的舰载机之中数据已经是十分突出的了,凤凰式舰载机率先发现了日本航母,中日两国之间以往有过默契,日本航母是不准进入南海地区的,现在庞大的日本舰队没有任何的通知,就出现在了南海附近,这完全可以视作战争行为。

身在宁远号上面的沈鸿烈得到了侦察机的报告,日本航母出现在马六甲附近,这绝对是对中国的挑衅,面对这种行为,中国是绝对不能退缩的,沈鸿烈当即命令舰载机全部升空,进入战争状态。

另外他也向国内发来了报告,请求国内授权,随时对日本航母展开攻击。

而此时东条英机通过日本驻中国大使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外交照会,希望中国停止向英国出售武器,接受日本的友好劝告,不要卷入欧洲战争之中。

日本胆敢动用航母对中国进行威胁,这是中国上下都无法接受的事情,乔宇当即授权外交部长顾维钧向日本发出最严厉的警告。

顾维钧面对各国记者严厉的宣告,中国通过对英国的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武器,用来保卫国家,完全是中国英两国的事情,日本没有任何干涉的权力。现在日本背弃以往的约定,将军舰逼近马六甲海峡,是对国际航路的严重威胁,中国绝对不会接受日本的武力讹诈。

最后顾维钧指出日本同德国已经签订了军事同盟协议,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侵略同盟协议,中国严重反对,日本方面最好能够放弃同德国的盟约,不要试图靠着侵略战争来满足自己的贪婪,这是一条不归路!

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的同时,中国的舰载机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随时都能够对日本发动打击,沈鸿烈和所有的海军士兵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彻底打掉日本的战争能力,是中**方的一贯主张,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又怎能放过!

中国的舰载机已经向着日本航母飞了过去,摆出了一副随时开战的架势,而日本方面却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他们只想试探一下而已,没想到中国反应这么快,如果双方开战,这不是玩火**么。

日本航母并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而是发出了明码电报,表示这是一场误会,希望中国方面不要误判,随后日本航母开始撤退,几个小时的对峙烟消云散,大海之上再度恢复了平静。

不过谁都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日本已经想要使用武力了,战争绝对不会太远。

乔宇当即下达了扩军的命令,将中国陆军总数提高到三百万,另外在琉球群岛以及南海等岛屿加紧修筑海军基地,构建坚固的海上防御线。

另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朝鲜方面和远东方面的兵力,这是中国和日本的陆上接壤之地,也是日本攻击亚洲大陆的最重要的跳板,一旦开战,中国必须第一时间打掉,因此乔宇下令成立东北亚战区,任命石翼担任战区总司令。

战区下辖四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十八个步兵师,坦克总数超过了一千辆,还有八百多架作战飞机,黄海舰队也在战区的管理之内,形成了一直海陆空一体的强大铁拳。

第五百七十二章冻结资产

()日本两艘航母虽然主动退却,但是对于远东的影响并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刚开始,面对蠢蠢欲动的日本,英国是最为担忧的。

日本已经占据了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已经被日本占据了大半,而且日本还在岛上大力建造军事基地,部署了上百架作战飞机,光凭着这些飞机就能将新加坡变成一片火海,这条远东的生命线在日本的威胁之下,越来越岌岌可危。

偏偏这个时候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又大幅缩水,万般无奈,老丘不得不再一次请求中国出面保证航线安全!。。

乔宇此时既然决定帮助英国,就一定会采取行动,不过乔宇给丘吉尔开出了一道全新的药方,那就是放弃新加坡,走克拉运河。

克拉运河是乔宇一直很重视的一个工程,这条运河能够大大缩短南海到印度洋的距离,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有重要的价值,中国为此耗时八年的时间,投入了十几万的劳动力,在修筑过程之中有三千多名南洋土著劳动累死,消耗资金达到五亿华元。

完全算的起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工程,也是中国控制整个南洋的关键所在。当然这条运河修建之后就会严重损伤新加坡的利益,以往新加坡扼守海上要冲,单靠着收取过路费就足以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更何况往来的船只还要在这里补充淡水油料等等,又带来了庞大的需求。。。

现在克拉运河修建成功,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地位被彻底打破,英国的很怨简直是难以言说,数次试图破坏运河建设,不过都被中国成功化解。

最终这条运河修建成功。国际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人过去憎恨无比的运河竟然成了他们重要的退路。只要这条运河还在,东方的物资就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欧洲去,支撑英国作战,就算马六甲海峡被封锁效果也是一样。

这样丘吉尔有一种极为谎谬的感觉。是不是当初中国人就预见了这样一天,才会花大价钱修建克拉运河,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条生命线。对于英国来说怎么都是好事情。

当然中国不会没有要求,中国政府正式要求英国将安达曼群岛交给中国,安达曼群岛由一串南北向的小岛组成,位于孟加拉湾的东侧,正好像一列卫兵一样挡在了克拉运河的西部,如果中国不能拿下这里,前出印度洋的道路就会被阻挡。

在中国通过租借法案之前,英国就已经同意重新协商中印边境的问题,其中安达曼群岛就在商讨的范围之内,英国也知道这块土地早晚都保不住了。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而已。

经过一番权衡,丘吉尔不得不悲哀的发现远东的确没有对抗日本的能力。不得不借助中国的力量。

“恭喜大总统,兵不血刃,又拿下一处战略要地啊!”蒋百里笑着和乔宇说道,这几年蒋百里的身体也不大好,多数时间都在修养,不过二战爆发,远东局势越来越紧张,他不能不替中国的未来筹划。

蒋百里和乔宇在几年之前就联手推演过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把手伸向南洋之后,就彻底变成了一个两洋国家,正面是太平洋,后方是印度洋,如何经营这块庞大的土地十分考验中国领导层的智慧。

数次商讨之后,乔宇和蒋百里联手敲定了一个大战略,对太平洋方向采取防守的策略,在印度洋则是积极进攻,扩张势力。

美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会是第一大工业强国,中国在基础还不浑厚的时候不便和美国直接冲突,因此在太平洋地区采取守势,保证中国的利益,同时避免美国插手亚洲。

而在印度洋沿岸地区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和中国抗衡,因此正是中国扩充势力范围的好机会,在乔宇的心目中,印度洋已经成了中国的后花园,插手印度,支援阿比西尼亚都是这个战略布局的一环。

现在又将安达曼群岛拿在了手中,无疑是又朝着既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乔宇的心中也难免有些得意。

“这一次即便是英国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国家衰退已经不可避免,以往被英国控制的众多殖民地必定会分崩离析,这可是一场盛宴,能抢到多少,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其实最大的一块肥肉还是欧洲,那里才是现代工业的发端之地,无论人才还是技术都是世界顶尖的,而且是拿到了手中就能用得上,中国就算强再多的殖民地,也要投巨资开发才行。所以依我看,这一场大战打下来,美国人必定得到最多的好处,连续两次战争财,真是上天厚待美国啊!”

美国的地理优势不是任何国家能够比拟的,本土资源丰富到了极点,又远离满地是非的欧亚大陆,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人付出最少,获利最多,生生变成了一个超级强国,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不过有一点非常值得思考,就是美洲大陆这么好的条件竟然没有孕育出辉煌的古代文明,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其他大河流域基本上都有文明诞生,而密西西比河却没有,实在是让人费解。

这个问题不是别人提出的,而是乔宇的长女乔蕊发现的,乔蕊找到了几位四川大学的校友共同做了很多研究,最终他们还真找到了一个原因,这个发现让他们欣喜若狂,并且将美国称为被上帝诅咒之地!

原因很简单,就是气候问题,地球的温暖和寒冷都是有周期性的,几百年一个轮回,美国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是由于缺乏东西向的山脉阻拦,北极的寒冷空气可以直接南下,一旦全球气温降低,北极冷空气侵入美洲大陆,美国就会遭遇规模空前的暴雪袭击,冬季的温度甚至会低于五十度。

在这种条件之下就会有大量的人被冻死,人口锐减,文明进程中断。等到气候回暖之后,残余的人再度繁衍生息,等待下一个轮回的到来,这就是美国的印第安人一直处于原始社会的原因。

相比之下中国所在的东方有重重山岭阻挡,降温的幅度并不是那么惊人,虽然会有寒冷期,甚至会引发王朝的兴旺,但是却不足以摧毁文明,中国才能够一直延续。

西方殖民者进入美洲的时候恰好赶上了一个温暖期,因此才得以生存,乔蕊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兴奋的向老爹报告,告诉他不用再殚精竭虑的想办法对付美国人了,只要坐等下一个寒冷期到来,美国这块看起来让上天都妒忌的土地就会变成一个大冰窖,大自然会用无与伦比的力量将这个大陆的文明抹除!

对于这种推论乔宇也只是看看而已,就算事实如此,也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国际之间的斗争该怎么办,还要怎么办。

“百里兄,你说的不错,美国同欧洲同根同种,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他们的确能够拿到最大的红利,不过还有一个国家不能不考虑,那就是苏联,欧洲大陆之上法国已经完蛋了,能够抗衡德国的就只有苏联!”

“嗯,大总统的意思是可以支持苏联先击败德国,然后在制衡美英!”

“没错,苏联这个国家贪得无厌,又和美英的矛盾重重,如果能够促成他们之间的对抗,就能再给中国争取二十年的发展时期,到那个时候,就算西方世界将矛头对准我们,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