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月不知心底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野鸭潭虽然不大,但惊人的深,即使是盛夏,潭水也是凉得沁人。据说潭心好几个地方,就连村里水性最好的成年人潜下去也探不着底。正是因为这样,当年向迤落水的时候,虽然许多乡亲都帮着寻找,但是就连尸体都没有办法及时打捞上来。这潭水每隔几年就会淹死人,小孩们都被家里的大人警告过不许在这里游泳……
这时候,水里的邹昀慌了,挣扎了一下,手脚却更不听使唤,尤其是受伤的那条腿仿佛失去了知觉,意识也在慢慢地模糊。绝望之间,忽然觉得有人推着他往岸上游。等他伏在地上咳了几口水,缓过劲儿来的时候,向远已经浑身湿漉漉地拖着那个女孩往岸边靠。他连忙爬起来在岸上帮了向远一把,两人合力才把那意识全无的女孩拖离了水潭。
向远累得够戗,她问了一声:“邹昀,你有没有事?”见他咳着摇头,才将注意力转移到平躺在地面的叶灵身上。叶灵的面庞毫无血色,胸口的起伏也若有若无。
“向远姐,怎么办?她不会死了吧?”邹昀毕竟还是个孩子,吓得声音都带了哭腔。
向远指着水潭斜上方农田的方向,急忙对邹昀道:“你快去,把李二叔的牛牵过来。”
邹昀当即会意,也无力理会腿上的伤,扭头就往向远指着的方向跑。
邹昀牵来李二叔的牛的同时,身后还跟着一大批闻声而来的村民和游客。其中有经验丰富的人将叶灵的身子扛上牛背,让她面朝下趴在牛背上,然后赶着牛往前跑。
向远走到人群外喘气。十月的天,风拂过湿透的身子,不可思议的凉。没过多久,她听到了乡亲们庆幸的欢呼声,知道叶灵吐出了腹内的水,想必已捡回了一条命。算她走运,向远撇了撇嘴,心里却是一轻,说不清是为了一个生命的获救,还是为了自己内心深处一闪而过的陌生念头所获得的救赎。
她拧了拧衣服上的水,谢天谢地,口袋里的钱虽然湿了,却依然还在。不回家换下这身衣服,还等什么?她朝自己家的方向走,远远地听到脚步声追了上来。
“向远姐……”
她知道是邹昀这小家伙,就回头指了指邹昀的腿,“快去村卫生所给你伤口消消毒,裤腿破成这样,你阿姨又要数落你了。”
第四章 故人归来(1)
很多东西她都还记得,他却不小心忘记了。
向远回到家,向遥看到她这个样子,想问又不敢问,一声不吭地去烧水。等到向远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衣服出来,才发现乡亲们居然把仍然虚弱的叶灵抬到了她家。原来,叶灵获救后,围观的游客虽多,却没有一个认得这个莫名落水的女孩。不知道是受惊过度还是未曾恢复,叶灵清醒过来之后始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村民们没有办法,把她送去了卫生所,赤脚医生说没事之后,他们只得把她往向远家抬。一则向远是搭救她的人,二则向家有两个女孩子,照顾起她来也方便得多。
这一天向家的所有空房已经住进了游客,向远无奈,只得将自己的房间腾了出来,晚上跟向遥一起挤。向遥跟村里另外两个女人一道,给叶灵换上了向远的干净衣服,之后叶灵就一直处于半昏睡之中。
手忙脚乱了一下午,安顿好一切,已是日薄西山。向远把被水打湿的大小钞票小心地晾在厨房里,自己则靠着门框坐在家里的门槛上。从水里出来已经那么久了,她添了件衣服,还是觉得有点冷,头很沉,喉咙被火燎过一般,想让向遥给倒杯水,那死丫头一时间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她早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心知自己是受了凉。她身体一直很好,平时头痛发热的都很少见,今天不过是在水里泡了一阵,居然就成了这样,莫非是那个城里女孩将娇气沾染给了她?向远想到这里,自己就笑了,牵动嘴角的时候觉得头更痛了。她想,再靠一会儿,就回去睡一觉,明天还要早起。
这一次她没能如愿,意识刚开始混沌,就听见村长李二叔的声音在她耳边叫唤,“向远,向远,那姑娘的家属来了,嘿,你猜猜是谁……”
李二叔后面的话向远没有听真切,她的视线越过李二叔,落在他身后一个模糊的身影上。
那个人跟他长得真像,但怎么会是他?然而那个声音分明又是熟悉的,“向远,你怎么坐在这里?”
向远,你怎么坐在这里?
他以前每天早上起来上学,她总等在他家附近的谷垛上。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是笑盈盈的,向远在这里,当然是等他。
向远笑了,弯弯的眼睛又眯成了月牙:叶骞泽,你这家伙怎么又晚了,害我等那么久。
可他的表情不该是焦灼啊。
向远一个激灵,脑子顿时清明了不少,不知哪里来的气力,腾地站了起来,看清楚了眼前人,迷惑却更深。
“骞泽?怎么是你?”
他匆匆从她身边踏过门槛,“向远,我们到后面再聊。”
向远心念一动,忙跟着叶骞泽走向内屋。
叶灵躺在床上,已经醒了过来。叶骞泽几步走到床前,一言不发,只是低头看她。
叶灵竟然笑了,那种单纯的快乐就像一个得到了糖的孩子。
是她先开的口,没有来由的突兀的一句话:“你想要对我说什么?”
叶骞泽半晌不语,然后伸手替她掖了掖被子,“出来玩也要跟家里说一声,还有,水性不好就别玩水,爸妈会担心的。”
他淡淡地避开叶灵的视线,回头却迎上向远的一双眼睛。
“谢谢你!向远。”此刻他脸上才是真心的笑容,“谢谢你救了我妹妹。”
向远也笑,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怅然。原来叶灵是他的妹妹,想来是叶叔叔回城后跟新妻子生的孩子。骞泽的感谢一点问题也没有,问题在于向远从没有想过,故人相逢,他面对她的第一个姿态竟然是感谢。
感谢是礼貌的、客套的,是对外的、疏离的,所以最亲的人不说感谢。叶骞泽的谢意来自她向远——这样一个外人,无意间搭救了他的亲人。亲疏立现!而向远记忆中的叶骞泽却是只与她相关的,密不可分。十四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回城前的那天,向远站在村后山的坡顶上,看着村口的叶骞泽站在老槐树的附近,迟迟不肯动身。他的眼睛在送行的乡亲里苦苦搜寻,唯独不见两小无猜、朝夕相随的女孩。谁忘得了,曾经在山月的清辉下,年幼的他们并肩坐在溪涧的边缘,他说:“向远,我们永远不会分开。”向远当时没有说话,可心里却再笃定不过:他们是那么的好,谁能把他们分开?就算有一天他走了,假以时日她也一定会飞回他身边。她不送他,只是害怕离别的泪眼,走是必须的,相送又有何意义?叶骞泽一步三回头地消失在向远的视线中,一去就是四年,重遇这天,他为了他的亲人笑着说谢谢。
第四章 故人归来(2)
向远觉得头更痛了。想太多了吧,向远,平时你不是这样的。她的唇动了动,说出来的话却带着笑意,“谢我干什么?就当是所罗门的宝瓶实现你第一个愿望。”
叶骞泽会心地一笑,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暗示让四年光阴带来的霸道隔阂消弭了许多。向远仿佛这才看到一起长大的那个最亲密的伙伴。他环顾四周,想了想,说:“我想先去看看阿昀。”
“快去吧,你们都多久没见了?现在他应该在家,我就不陪你去了,有什么事回来找我。”向远一直站得很稳,就连向遥也没看出她在生病,她从来不喜欢别人看到软弱无力的自己。可这个时候,她忽然希望叶骞泽问一声:“向远,你是不是不舒服?”
她知道自己对他苛求,他快四年没有回来了,等着他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如何能面面俱到,明察秋毫?邹家婶婶,也就是他妈妈是个倔脾气,和叶叔叔离婚再改嫁之后,就断了跟那边的联系。叶叔叔把骞泽接走的时候她没有阻拦,但从此两边也疏于音讯。向远也是听人说,叶叔叔回城后另娶了妻子,叶家这几年日子过得不错,那边以骞泽的名义好几次给婶婶汇钱,她全都退了回去。骞泽说要回来看她,也被她拒绝了。她就像跟姓叶的断了一切联系,以至于她去年过世后,邹家竟不知道如何给她在那边的大儿子报信。等到那边辗转知道了消息,已是不久前的事情。所以向远已隐隐有预感他将要回来,只是没想到那么快,而且还是为了叶灵这一桩事。老胡那家伙早上才说有“故人得归”之兆,他说话一向没个谱,这次竟然歪打正着地一语言中。
“我先过去,叶灵……我妹妹就麻烦你多照看一下。”叶骞泽说。
向远想起叶灵在潭边的异样,叶骞泽同父异母的妹妹为什么独自一人回到他生长的地方?又为什么一声不吭地跳进了深潭?他们兄妹见面为何让人觉得说不出的异样?向远心存狐疑,不过转念一想,叶灵已经暂时没事了,邹昀也是叶骞泽的亲弟弟,有什么事,等到他见了邹昀之后再说也不晚。
叶骞泽去了很久。向远在向遥的床上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向遥被她支去守着叶灵,回房拿被单的时候,无意间说了一句:“你房里躺着的那个人,一点动静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枕头却湿了一大片。”
叶骞泽重回向远家已是次日清晨,同来的还有邹昀。当年叶骞泽走的时候,邹昀已经九岁,许多事都记得很清楚。叶骞泽是个好哥哥,过去他们兄弟感情一直不错,然而隔了这些年不见,邹昀在哥哥面前显然有些腼腆拘谨,原本就算不上外向的他跟在哥哥身后,即使是来到一向熟悉的向家,还是显得非常的沉默。
叶骞泽去看了看叶灵,她还没醒,睡着的样子异乎寻常的安静。叶骞泽叹了口气,听到向遥在房门口叫了一声:“叶哥哥,我姐叫你一起吃早餐。”
相比邹昀在亲哥哥面前的腼腆,向遥对于这个小时候常来往的叶哥哥则显得熟稔得多。她招呼了叶骞泽,就一个人朝厨房的方向走,平时向远的事情多,家里的一些琐碎家务事,大多是向遥动手。
向家的早餐很简单,无非一些清粥小菜,还有向遥在向远的交代下特意一早到村里的豆腐坊买来的新鲜豆浆。向遥将豆浆分到几个杯子里,习惯性地往里面添一小勺白糖,忽然走进厨房的向远打断了她。
“有一杯不要放糖,换成一小勺盐。叶骞泽喝这个从来就是喜欢咸的。”向远说。
向遥愣了一下,嘀咕了一句:“叶哥哥的口味怎么那么奇怪。”话虽这样说,既然向远开口了,她还是依言照办。
四个人坐在向家有十几年历史的小圆餐桌旁,邹昀很自然地帮忙摆碗筷。
叶骞泽有些歉意地说:“向远,我们这一次大概麻烦你太多。”
向远朝他摊开一只手,“如果你觉得过意不去,大可以像来旅游的人一样付给我钱。”
叶骞泽知道她是借着玩笑话怪他客气,就笑笑,不再多说,低头抿了一口摆在他面前的豆浆。喝进口的那一瞬,他愣了一下,眉头随即微微皱起,不过他立刻掩饰住了异样的神情。
第四章 故人归来(3)
不过是极细微的举动,然而向远却立刻觉察到了,“怎么了,不合你口味?”
叶骞泽很自然地咽了下去,笑着说:“没有的事。不过向远,我还以为喝咸的豆浆只是北方人的习惯。”
向远愣了一下,“你以前不是一直喜欢在豆浆里加盐吗?那时我还常笑你奇怪。”
“是吗?”叶骞泽凝神想了想,又笑了起来,“大概是小时候的奇思异想,难得你还记得。”他怕拂了向远的好意,特意又喝了一大口。
向远却立刻将杯子从他手中夺了下来,转头对向遥说:“把这杯倒了,换杯甜的吧。”
“不用,真的不用。”叶骞泽阻止着已经起身的向遥。
向远自我解嘲地笑了,“没事,都怪我,我记得的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了。都过了那么久,还以为你跟小时候一样呢。向遥,倒掉吧。”
一直没有说话的邹昀忽然说:“不用倒,我跟大哥换吧。我喜欢喝咸的。”
向远意外地挑高了眉,“咦,怎么你们兄弟俩小时候都有这个奇怪的爱好?”
向遥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杵在那里一会儿,又坐了下来,把那杯咸豆浆重重地放在邹昀的面前。
折腾了一番,杯子换了过来,四个人安静地吃着东西,一时无话。
向遥最早放下筷子,看了看邹昀,又看了看叶骞泽,忽然说了句:“叶哥哥,你比以前长高了好多,你们兄弟俩长得真像,不过你比邹昀好看多啦。”
她平时并不是个多话的人,这个时候一句无心之语,带着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特有的天真,把叶骞泽逗笑了。向远也忍俊不禁,但更多的却是不以为然。事实上,叶骞泽和邹昀兄弟俩虽然不是同一个父亲,但是长得确实挺相像。不同的是,叶骞泽比较像他父亲,宽额深目,邹昀却随他们的生母,眉目俊秀,都是一样好看的男孩子。哥哥长大了,有了更多的书卷气,弟弟却还带着小男孩的稚嫩,尽管如此,实在也难分高低。
向远不知道向遥为什么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不过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意外。向遥跟邹昀不但同岁,从小学到初一,始终都是同班同学。按说两人年纪相近,两家又颇有渊源,但这并没能让他们成为好伙伴。邹昀那方面是没有什么的,倒是向遥处处看他不顺眼,两人凑在一起,向遥对他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横眉冷眼。上初中后,从村里走到乡上的中学有近十里山路,有时向远让向遥跟邹昀结伴同行,也好有个照应,向遥却偏偏不肯,不是早走半个小时,就是故意拖延时间,总之不愿跟邹昀走在一起。向远听说,即使在学校里,向遥也是不跟邹昀说话的。
向遥算不上是个脾气难相处的女孩子,在学校人缘不错,好像跟邹昀也并无多大过节。向远记得他们小时候也会在一起玩耍的,究竟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向远问邹昀,邹昀莫名其妙,时间长了,她也懒得理会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
邹昀听到向遥拿自己跟哥哥比较,不忘故意贬低他,倒也没有生气,仍旧一口一口地喝他的咸豆浆。
吃过了早餐,按照之前的约定,向远要带住在她家的几个游客上山看风景。回房间准备东西的时候,她打开抽屉,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叶骞泽走后不久的那些日子,给她写的厚厚一叠信从她放钱的小盒子下滑了出来。
向远拂了拂那叠信上看不见的灰尘。她很少翻看这些旧的信件,不过却记得清清楚楚,一共二十一封,另有好几张过节时候的明信片。骞泽刚回城的时候,写给她的信像雪片一样地飞来,那时他初到一个陌生的家庭、陌生的城市,还有许许多多不习惯的地方,向远是他唯一可以倾诉的人。起初他的信总是写满密密麻麻的好几页信纸,上面描绘着对大城市的新奇和他的彷徨,还有他对小山村和旧友的怀念。向远的回信总是简明扼要的一张信纸,她心里有很多话,下笔却觉得值得写的东西不多,无非是劝慰他,等到习惯之后,就会发现大城市必定有比小村庄好太多的东西。
第四章 故人归来(4)
从叶骞泽后来的信里也证明了向远所说是对的。他在时间里慢慢融入了新的生活,开始跟她说他的新家庭——他那多年未见、从大学里辞职下海的父亲,他温柔娴静的后母和一个比他小两岁多的妹妹。他说他们都待他很好,学校的生活也顺利,他还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听到这些,向远有一种带着怅然的欣慰。她每次寄信,都要走很远的路到乡上,所以大多数时候,她宁可自己只是一个倾听者。她偶尔会回一两封信,说说村里的新闻,你家隔壁的李二叔做了村长,我们同班的狗蛋去当了兵……他们各自说着各自的生活,越说越不一样,渐渐地,就说得越来越少。他的信从每周一封变成了每月一封,后来又成了不定期的偶尔一封,再变成节日的一张明信片……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是他回城后的第三年,两人彻底断了音信联络。
向远并不怪谁,她可以理解骞泽:他一直是个善良念旧的人,只不过他们分开得太久,生活的世界太不同。只靠鸿雁往来,再深的旧情也会淡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止是他,有时候就连她自己,无数次提起笔来,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她只盼望着有一天,她有足够的力量飞出这个坐井观天的小村庄,站在和他一样的土壤上,以和他并肩的高度一起看同样的世界,她坚信她办得到的!可是这一次他的归来,忽然让她开始感觉到慌张,头一回,向远在时间和距离面前察觉到个人的渺小和无力。
她听到很轻的敲门声。骞泽站在门口,来看依旧未醒的叶灵。她迅速将手上的信件塞回原处,再关上抽屉,转过身朝他微笑,低声说:“我让向遥给她准备了一些粥,一直热在灶上。她什么时候醒了,让向遥端进来就行。我要出去了。”
叶骞泽走到向远身边,看着简陋的书桌旁挂着的一些旧照片。向远还是静静站在原地,没有说话,却也没有离开。
“向远,这次回来看到阿昀,看到你,忽然觉得以前的日子变得很遥远了,但又很值得回想。我们好久没见了,再见到老朋友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向远说:“既然这样,回来了就多留几天吧。你妹妹身体不是很好,多休养休养也是好的,你们学校不是也有假期吗?”
“我妹妹她……”叶骞泽迟疑了一下,“她是怎么掉进水里的?她之前有没有说过什么?”
向远看了不远处床上的叶灵一眼,“没说什么,不过我不觉得她是‘掉’进水里的。是什么原因我不清楚。不过骞泽,你这个妹妹,还是要看紧一点。”
叶骞泽并没有显出吃惊的神情,沉默着,似有心事,忧心忡忡,却什么也没说。向远看着他的侧面,他的眼神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善良,柔软。他这样的一个好人,对一切都心存善意,总希望所有的一切如他想象中那么好,不知道在没有她参与的那几年他是否如愿。
仿佛想打破沉默,叶骞泽指着墙上镜框里向远的一张旧照片,随口说:“这是哪一年照的?背景是在我们钓鳗鱼的那条溪边吧。”
向远看了他一眼,“没错,你记性挺好。对了,骞泽,你陪着你妹妹,我跟几个游客上山。晚上我去找你。”
向远带着等了一会儿的几个游客,匆匆朝山上走去。她会说很多山里的典故和故事,性格又大方讨喜,一路上几个人说说笑笑,崎岖的山路也走得没有那么艰难。途经那条山溪的时候,她停下来让那些客人拍照。溪涧清澈,山色明媚,这是拍照的好地点。
向远耐心地在一旁等待,时间长了,不由得有些走神。那还是骞泽回城的前不久,她第一次做导游带着游客上山,骞泽跟她结伴同行。那时的游客也是在这个地点停下来拍照,骞泽向其中一个游客借了相机,亲自给她拍了一张照片。那个游客回家前,向远特意留下地址,请对方给她把照片寄了回来。
当时叶骞泽是第一次拍照,技术不是很好,相片不算很清晰,但向远还是把它小心地放在镜框里,挂在了墙上。
第四章 故人归来(5)
很多东西她都还记得,他却不小心忘记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向远的旧时山月(1)
苦苦寻觅的东西,从头到尾不知所终也就罢了,偏偏无意中看见了,伸出手去,却又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指缝间掉落……
向远陪着游客在山上待了一整天。旅游的人总是那么不知疲倦,身体不适的向远唯有强打精神奉陪到底。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一行人才开始往山下走。行至将近一半路程,一个女游客忽然惊叫一声,把神思恍惚的向远吓了一跳。原来,该女士的耳环不知什么时候丢失在游玩的途中,据说耳环是丈夫送她的生日礼物,虽不贵重,却极有意义。她次日一早就要返城,向远只得陪同他们一路回去寻找。然而在杂草丛生的蜿蜒山路上,要寻到一只小小的耳环谈何容易?眼看天色越来越暗,那女游客和她的朋友仍不死心。向远担心一旦天色全黑,这些走不惯山路的城里人要是一时失足,有个三长两短她不好担待,只得先将他们护送下山,然后独自一人返回原路寻找耳环。
她在山里没转多久,四周便全然被暮色笼罩,耳环仍然下落不明。其实向远心知要找回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但那位女士如此看重,她怎么也得拿出一些行动来。有些时候,尽了人事,才能听从天命,向远一向这么认为。
夜色中的山路向远不是没有走过,这一次上山早有准备,手持火把。路途倒也不算艰难,但病体未愈的向远体力透支得很快,汗水冰凉地将衣服都黏在了背上。和着山中秋虫的叫唤,她听到了自己越来越重的呼吸声。再一次经过那条山溪的时候,她停下来洗了把脸。耳环是找不到了,她也疲惫得直不起腰来,只好盘腿坐在溪边的岩石上发呆。
月亮在天上很圆,倒影在粼粼的溪水里成了破碎的残片。在这月光之下,不知坐了多久的向远就连火把的熄灭也没有察觉。等她听到了脚步声回过头去,已经看到近在眼前的火光。她看清楚来人,微微一笑,转回头来。没过多久,她身边多了并肩而坐的一个人。
“那么晚了,一个人在山上,一点都不害怕?”他问。
向远摇头,“你知道我不怕黑。”
他就笑了,“但是我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是能让你害怕的。”
向远想了想,“这些年,我都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做同一个梦,梦见一个看不见脸的女人,坐在一个四周都是白茫茫的地方,除了白,什么都没有。醒来的时候忽然就觉得有些胆战心惊……”她说着说着,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就转而问道:“对了,你怎么上山来了?我还以为你在城市里住得久了,都走不惯山路了。”
叶骞泽说:“见你那么晚没有回家,有些放心不下。不过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一路跟着阿昀,我也不能那么顺利地翻过前面那座山。阿昀那小子跟你小时候一样,天不怕地不怕的。”
向远朝身后看了看,“你跟邹昀一起来的?那他人呢?”
“在前面的岔道跟他分头找,大概找不到人他也会回头的吧。溪边这条路我比较熟,想不到你真的在这里。”叶骞泽说,顿了一顿,继续道,“向远,我这次回来,总觉得你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向远反诘:“你不也一样吗?”她立刻察觉到自己不恰当的情绪波动,缓和了一下语气,说了句:“我们都不再是小孩子,长大了,自然跟以前不一样。”
叶骞泽闻言有些怅然,“好朋友不是一辈子的吗?”
向远偏开脸,凝神去看水里的破碎月光。是啊,他们不就是好朋友吗?牵着手一起长大,以往是如此,一辈子也是如此?
“对了,你妹妹好点了没有?”她岔开话题。
“好得差不多了,就是还有些咳嗽。多亏你及时把她救上岸来,只不过她从小身体不好,所以才麻烦你们太久。”
向远想说,你妹妹有问题的不止是身体吧,否则无缘无故怎么会投了河?可是再一想,他做哥哥的对发生了什么,未必是不知情的,既然他都只字未提,别人的家事,她何必多言。于是她只是说:“没什么麻烦的。不过,骞泽,你们兄妹的感情看来真不错。”
。。
第五章 向远的旧时山月(2)
她说这句话,未尝没有羡慕的意味,叶骞泽却答得很快,“叶灵……叶灵她从小就比较敏感,我爸跟阿姨都忙,所以我难免要多照顾她一些。家里人都宠着她,她难免有些小脾气。你跟她接触过,要是她言语上有什么不妥的,你不要往心里去。”
向远有些意外,“不妥的地方倒没有。直到落水之前,她看上去都挺高兴的,也挺有礼貌。这大概就是别人说的‘亲者疏,疏者亲’,再有脾气的人,对无关紧要的人总是客气的,只有在最亲的人面前,才会无理取闹。”
“也对。其实她很善良的,在家的时候,看到什么流浪的野猫野狗总不忍心,老把她们往家里抱,时间长了,家里都是这些小动物。她整天跟小猫小狗玩在一起,跟同学朋友却接触得少了。对了,向远,以前我送你的那只黄狗还在吗?”
“死了。”向远说。
叶骞泽这次回来没有看见那只狗,多少也猜到是不在了,但是亲耳听到它的死讯,心里还是有些难过,“哦,死了,怎么死的?”
“我杀的。”
他被向远平淡的一句话吓了一跳,“你杀的?又开玩笑了吧。”
向远玩着石头缝隙里的草,“这有什么好开玩笑的。它老了,迟早是要死的。前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它病得都不能动了,吊着一口气缩在门口不停地抖,叫都叫不出来。这样活着多一秒也是受罪,不如趁它没断气,杀了还可以吃一顿。向遥怎么也下不了手,那就只有我来了。”
叶骞泽说不出话来,目瞪口呆地看着向远,这是他的朋友向远吗?然而他的朋友向远不一直是这样一个人吗?他知道向远的意思,或许真如她所说,到了那个地步,早死对于那条狗来说真是一种解脱,但是没想到她竟然狠得下心亲手了结自己养了多年的狗,那血淋淋的画面让他心里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走吧,我们回去吧,说不定半路还可以遇见邹昀。”向远拍了拍叶骞泽的肩膀,站了起来。她把手放在他肩上的时候,觉得那里好像微微一僵。
叶骞泽站起身来,忽然看见火把的映照下,紧靠溪水的岩石缝隙里闪过一点亮光。他把火把移过去,“向远,你看这是什么?不会就是你要找的耳环吧?”
“哪里?”向远立刻凑了过去,那卡在岩石之间的不正是那个游客丢失的耳环么?“我找了半天,差点累死,原来它就藏在这里。”她俯身去拾,没料到叶骞泽想为她代劳,与她同时弯腰,两人撞在了一起。向远原本就全身无力,当下一个趔趄,叶骞泽赶忙扶了她一把。她晃了一晃,好不容易站稳,却将卡住耳环的那块小碎石踢到溪水里,那耳环则随着碎石落水。向远低声惊呼,探身去捞,哪里还来得及,本无多少重量的耳环几乎在顷刻之间就被湍急的溪流冲走了。他们顺着水流的方向追了几步,却再也没有刚才的幸运,耳环消失无踪。
两人无奈地对望。
“怎么办?”叶骞泽苦笑一声。
向远叹了口气,苦苦寻觅的东西,从头到尾不知所终也就罢了,偏偏无意中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