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越评水浒-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别了众人,说:“等会儿再相会。”众人送出门来。林冲自己上山去了。
  没多久,小喽啰到来相请说:“今天山寨里头领请众位好汉到山南水寨亭上宴会。”晁盖说:“请上覆头领,片刻就到。”小喽啰去了。晁盖问吴用:“先生,这次相会,前景如何?”吴学究笑着说:“兄长放心。这次相会,倒有份儿做山寨之主了。〖吴用早有野心。即便王伦能容,以后也要“篡位”的。〗今天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的意思。他如果有些心懒,小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并。〖善于煽风点火。〗兄长,大家身边各藏暗器,只看小生把手捻胡须为号,兄长就可协力。”晁盖等众人暗喜。
  辰牌以后,三四次人来请。晁盖和众头领各各带了器械,暗藏在身上,结束得端正,一起去赴席。只见宋万骑着马,又亲自来相请。小喽啰抬了七乘山轿。七个人都上了轿子,投南山水寨来,直到水亭子前下了轿。王伦、杜迁、林冲、朱贵,都出来相接,请到那水亭子上,分宾主坐定。王伦和四个头领——杜迁、宋万、林冲、朱贵——坐在左边的主位上;晁盖和六个好汉——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坐在右边客席上;〖看样子是每人一桌。〗小喽啰轮番把盏。酒至数巡,食供两道,晁盖和王伦盘话;每提起聚义的事情,王伦就把闲话支吾开去。吴用冷眼看林冲,见他侧坐在椅子上,却把眼睛瞅着王伦。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八回(6)
大家饮酒,看看到了午后,王伦回头叫小喽啰:“取来。”三四个人去不多时,见每人捧一个大盘子,里面放着五锭大银。王伦就起身把盏,对晁盖说:“感蒙豪杰到这里来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怎么安得下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着人亲到麾下纳降。”晁盖说:“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特来投托入伙儿;要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行告退。蒙赐白金,决不敢领。不敢自夸丰富,小可聊有些盘缠使用,速请纳回厚礼,只此告别。”王伦说:“何故推却?不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只为粮少房稀,恐怕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依旧是当日拒绝林冲入伙儿的那几句言语。〗
  话刚说到这里,只见林冲双眉竖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说:“前番我上山来的时候,你也推说粮少房稀!今天晁兄和众豪杰来到山寨,你又说出这种言语来,是什么道理?”吴用就说:“头领息怒,都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弟兄情份。今天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给盘缠,又不曾把我们赶出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己去吧。”林冲说:“这是个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我今天放他不过!”王伦怒喝说:“你看这畜生!又不曾醉了,倒把言语来伤我!这不是反失上下了么!”林冲大骂:“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吴用就说:“晁兄,只因我等上山相投,反坏了头领们面皮。如今办了船只,自当告退。”晁盖等七人就起身,要下亭子。王伦还挽留说:“且请席终了去。”林冲站起身来,把桌子一脚
  林冲把桌子一脚踢在一边,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来。
  踢在一边;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来。吴用就用手把胡须一摸。晁盖、刘唐就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着说:“不要火并!”吴用假意扯住林冲说:“头领,不可造次!”公孙胜就两边说:“莫为我等坏了大义!”阮小二就去傍住杜迁,阮小五傍住宋万,阮小七傍住朱贵。吓得小喽啰们目瞪口呆。林冲拿住王伦,骂他说:“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才得以到这里!柴大官人这样资助你,周济盘缠,和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天众豪杰特来相聚,你又要发付他们下山去!这梁山泊难道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杜迁、宋万、朱贵本要上前来劝,被这几个人紧紧傍着,哪里敢动?王伦正要寻路走,却被晁盖、刘唐两个拦住。王伦见头势不好,大叫说:“我的心腹都在哪里?”身边虽然有几个知心腹的人,本想要来救,见林冲这般凶猛势头,谁敢上前?林冲当即拿住王伦,又骂了一顿,往心窝里只一刀,搠倒在亭上。晁盖等人见搠倒王伦,各掣刀在手。林冲迅速把王伦的首级割下来,提在手里,吓得那杜迁、宋万、朱贵都跪下说:“愿随哥哥执鞭坠蹬!”〖这个所说的“哥哥”,指的是林冲。他们都以为林冲火并王伦,是他自己想当山寨之主。〗晁盖等人慌忙扶起这三个人来。吴用就血泊里拽过一把交椅来,纳林冲坐下,叫着说:“如有不服者,以王伦为例!今天扶林教头为山寨之主。”林冲大叫说:“先生错了!我今天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并了这个不仁不义的贼,其实无心要谋此位。今天吴兄要让这第一位给林冲坐,岂不惹天下英雄耻笑?〖当时如果林冲坐了第一把交椅,梁山日后也许不会落一个可怜的下场!〗如果再相逼,宁死而已!弟有片言,不知众位肯依我么?”众人说:“头领所言,谁敢不依。愿闻其言。”
  林冲言无数句,话不一席,有分教:
  断金亭上,招多少断金之人;
  聚义厅前,开几番聚义之会。
  正是:
  替天行道人将至,
  仗义疏财汉便来。
  究竟林冲对吴用说出什么言语来,且听下回分解。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八回(7)
【简评】
  这一回书的回目,叫做“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实际上在“林冲火并王伦”之前,还有许多故事,在回目中没有反映出来。
  这一回书的开头,写到济州府府尹派缉捕巡检和缉捕使臣各自带领五百人马,到石碣湖去搜捕,晁盖等人得到消息,决定到梁山泊去入伙儿。按照常情来安排,晁盖等人只要在大军到来之前溜之大吉、逃之夭夭,官军到来,抓不到人,也就算了。最坏的后果,不过多抓渔民几条鱼、几只鸡。但是施耐庵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显示一下这几个人的本领。于是出现了《水浒传》中的第一场“匪警战”。——实际上,这一场战争,不但完全没有必要,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而且还会给晁盖等人带来了许多恶果。第一,与官府之间的矛盾加深了;第二,王伦既顾忌你们这几个人本领太大,也顾忌你们和政府结的“梁子”太深,你们投了梁山泊,会把战火引到梁山泊来。
  《水浒传》的作者,最善于写杀人放火,但是却不善于写战争。
  这《水浒传》的第一场战争,官方是五百训练有素的官兵,加上五百“眼明手快”、善于缉捕的“刑警”(按当时济州府的实力,我估计绝不可能有五百缉捕人员,更何况书中说的是“召集众多做公的,整选了五百余人”,也就是说,还有许多人没有被选上);匪方却只有五条“好汉”(另两条好汉吴用和刘唐保护老小和财产去了)加上十几个打鱼的渔民。双方实力,完全不成比例。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让这一千官兵全军覆灭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如果事先经过侦察,官军分兵一半,去李家道口拦截老小,刘唐和吴用,肯定无法抵敌)。但是这一场“警匪战”,还非让“匪方”大获全胜、让“警方”全军覆没不可,不然,就无法给“好汉”们扬威立万了。于是就出现了一场让金圣叹称之为“墨兵笔阵”——也就是“纸上谈兵”的儿戏式的战阵: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妖法魔法,人工制造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空前绝后的战例。
  首先第一条:这五百官兵,可不是乌合之众。尽管当时“当兵吃粮”的人大都不是什么“精英”,不一定都懂得“尽忠报国”,但是例行的操练,还是少不得的。不能说他们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根本就上不得战阵。再说带兵的将军。在文官系统,利用裙带关系走后门当上一官半职的人不是没有,甚至可能很多;但是在武官系统中,这可是要实打实带兵打仗的差事,武艺上、战阵上,要是猴儿戴胡子 —— 一出也没有,那可真是寸步难行了。何况五百官兵之外,还有五百做公的,也就是“刑警”和密探。这些人都是人精子,不见得会比当兵的更能打仗,但是一定比当兵的机敏狡猾。
  在这第一次战役中,主要是四个人出风头:一个是公孙胜,三个是“阮氏三雄”,加上一个晁盖当配角,帮着砍人。吴用和刘唐护送老小和财物去了,没有参与战事。以五个人加上十几个渔民,就算一共二十个人吧,而且也只能算是“乌合之众”(事先不可能经过训练),居然能够“全歼”五百训练有素的官军加上五百机灵的“做公的”,单单放走了何涛一个;这在古今中外的战史上,恐怕也绝无仅有。整个石碣村,好像都听三阮调遣似的:一百多条船,都不藏起来,故意引诱官军抢去使用,一边在湖荡中杀死他们。此外,还有许多条小船,装了芦苇,点着了火,去烧满载官军的大船。船,不论大小,都是渔民的命根子,谁舍得呀?——难怪金圣叹也不相信这是“真有是事”。他是这样评论这次战役的:
  何涛领五百官兵、五百公人,而写来恰似深秋败叶,聚散无力。晁盖等不过五人,再引十数个打鱼人,而写来便如千军万马,奔腾驰骤,有开有合,有诱有劫,有伏有应,有冲有突。凡若此者,岂谓当时真有是事?盖是耐庵墨兵笔阵,纵横入变耳。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就没看见官军中负责指挥的“缉捕巡检”做过什么战略部署,甚至没说过一句话、下过一次令,完全是一副傻等着挨宰的可怜相。倒是何涛,还身先士卒,敢于亲自到前线去侦察敌情。你想啊,既然这支队伍是到湖泊中去剿匪的,军中怎么可能没有深知水性的水军?竟能让“阮氏三雄”像耍弄小孩子一样被整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作为一个指挥官,难道会连“地理不熟,切不可孤军深入”这样的战术A B C都不知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八回(8)
第二,我们姑且承认这一千征剿大军加上指挥官都是饭桶、草包,你们七个抢劫了生辰纲的劫匪,有必要把他们斩尽杀绝么?要知道,你杀的官军越多,你的威风固然建立起来了,但是你的处境,也就更加艰险了。何况杀戮太多,也不是“仁义之师”的做品。晁盖既然口口声声宣扬“仁义”,难道就是这样杀人不眨眼么?
  一句话,这一次官军的全军覆没,第一是不可能,第二是没必要。之所以要这样写,完全出于施耐庵“鼓励百姓造反”的主观需要:告诉读者:官军没什么了不起的,你看,二十个人,就能够把一千官军消灭得干干净净!——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样写,正好暴露了这些“好汉”们人性中“恶”的一面!
  再看正文中,经过这次战役,对晁盖等七人的称呼,就从“好汉”上升为“英雄豪杰”了。按照施耐庵的认识逻辑:会杀人的,就是“好汉”;杀人多的,就是“英雄豪杰”。整部《水浒传》中,都充满着、贯穿着这样荒谬的认识和逻辑。
  关于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之后的去向,《大宋宣和遗事》说得很清楚:
  (南洛县知县根据遗留的酒桶,查到了作案的人是晁盖等八人,派董平带三十人到郓城县搜捕。)有那押司宋江接了文字看了,星夜走去石碣村,报与晁盖几个,暮夜逃走去也。宋江天晓却将文字呈押差董平,引手下三十人,至石碣村根捕。不知那董平还捉得晁盖一行人么?真个是:网罗未设禽先遁,机阱才张虎已藏。
  那晁盖一行人,星夜走了,不知去向。董平只得将晁家庄围了,突入庄中,把晁盖的父亲晁太公缚了,管押解官。行至中途,遇着一个大汉,身材迭料,遍体雕青,手内使柄泼镔铁大刀,自称“铁天王”,把晁太公抢去。董平领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且说那晁盖八个,劫了蔡太师生日礼物,不是寻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共有二十个,结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为寇。
  这里说得很清楚,来抓捕的军官是董平,带的是三十个人,不是五百或一千人。晁盖被宋江放走以后,董平回县,受到了处分。晁盖联合了杨志等十二人,同往“太行山梁山泊”落草为寇。——这样安排,故事虽然简单些,但总不至于出现“二十个人消灭了一千人”这样的“军事奇迹”。同时也证明,这样的“奇迹”,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完全是不善于写战争的施耐庵面壁虚构的。
  至于林冲的火并王伦,这是明摆着的自然结局,即便吴用不用话去刺激他,他也必然要这样做的。王伦是“武大郎开店”,凡是比自己个子高的,一律不要(看起来,这个王伦,虽然名为“秀士”,实则草包,书也没读通,连如何网罗人才、驾驭人才也不懂,难怪屡试不第)。像林冲这样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在梁山泊绝对数第一,但却屈居第四——实际上是最后一个,他心中能服气么?所以金圣叹在评论林冲火并王伦一事上,他是这样写的:
  圣叹蹙然叹曰:嗟乎!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当林冲弭首庑下,坐第四,志岂能须臾忘王伦耶?徒以势孤援绝,惧事不成,为世僇(lù鹿)笑,故隐忍而止。一旦见晁盖者兄弟七人,无因以前,彼讵不心动乎?此虽王伦降心优礼,欢然相接,彼犹将私结之以得肆其欲为,况又加之以猜疑耶?夫自雪天三限以至今日,林冲渴刀已久与王伦颈血相吸,虽无吴用之舌,又岂遂得不杀哉?
  这话完全有理。林冲的错,错在火并王伦之后,应该名正言顺地坐上第一把交椅:以他的武艺和名声,为什么就不能在不过是小小一个“保正”的晁盖之上?
  施耐庵在这一次火并事件中反复强调吴用的作用,无非是要让七个劫匪在上山之前,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好树立他们在梁山上的绝对权威(刘唐没有立功,所以让他下一回书到郓城县给宋江送信)。在林冲和晁盖等七人之间,施耐庵分明是有认识上的偏颇,偏向于晁盖一方的。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八回(9)
李卓吾曰:“吴用此人,用得用得。”
  又曰:“天下秀才,都会嫉贤妒能,安得林教头一一杀之也?”
  李贽评:王伦初时恐林冲占强,次后又勉强留于山寨,杀身之祸,固是自取。头巾作略,如此没用。
  王望如曰:官兵则五百也,公人则五百也,大小船只则不胜数也。加亮先生与赤发鬼,挈家赀候李家道口,则止(只剩下)盖等五人也。始借鱼艇,三阮出水师之奇;继聚芦苇,一清制火攻之胜;贼视官兵公人,奴视巡简(检)观察,以曼敌众?止(只)是得地利人和耳。
  又曰:宰相需用读书人,为其大度量,识时务。若王伦者,读书随(虽)读书,定非读书人。这水泊山城,原以待地煞、天罡聚会风云之所,岂容眼小如豆,心大如黍之白衣长年霸定!况有林冲不能用,有七兄弟不能用,逐客而死於客,应也,非冤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九回(1)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话说林冲杀了王伦,手拿尖刀,指着众人说:“我林冲虽然当过禁军,被高俅陷害,来到此地落草。今天众豪杰到这里来相聚,可恼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并非林冲要图这个位置。就凭我的胸襟胆气,怎敢抗拒官军,他日剪除君侧元凶首恶?〖其实抗拒官军的决策和执行,还是阮氏三雄定的,和晁盖无关。〗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天下的人听到他的姓名,没有不服的。我今天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大家说好么?”众人都说:“头领言之极当。”〖这个“众人”,主要是吴用等六人;至于杜迁等三人,反正第一把交椅没有他们的份儿,谁坐都一样。〗晁盖说:“不可。自古‘强宾不压主。’晁盖再强,也只是个远来新到的人,怎敢后来占上?”〖他不说自己本事不如林冲,却以“新老”和“宾主”来搪塞。〗林冲把晁盖推在交椅上,叫着说:“今天事已到此,晁兄不必推却;如有不从者,即以王伦为例!”再三再四,扶晁盖坐了。林冲喝叫众人就在亭前参拜了新头领,一面让小喽啰去大寨摆下筵席;一面叫人抬走了王伦的尸首;〖不知道王伦有老婆孩子没有?〗一面又派人去山前山后传唤众多小头目都来大寨里聚义。
  林冲等一行人请晁盖上了轿马,都投大寨里来。到了聚义厅前,下了马,都上厅来。众人扶晁天王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中间焚起一炉香来。林冲上前说:“小可林冲,是个粗鲁匹夫,不过只会些枪棒而已;无学无才,无智无术。〖晁盖不过是个乡村的保长,武功明显不如林冲,论文才,也许还不如林冲呢!〗今天山寨幸得众豪杰相聚,大义明朗,可不比往日苟且了。学究先生,就请做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请坐第二位。”吴用回答说:“吴某是个村中学究,缺少经纶济世之才;虽然也曾读过一些孙吴兵法,〖自己亮出读过兵书的招牌。〗未曾有半粒微功。岂可占上!”林冲说:“事已到此,不必谦让。”吴用只得坐了第二位。林冲说:“公孙先生请坐第三位。”晁盖说:“这可使不得。要是这样推让,晁盖必须退位。”林冲说:“晁兄错了;公孙先生名闻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哪个及得!”公孙胜说:“虽然有些小法,可没有济世之才,怎敢占上,还是头领坐了。”林冲说:“这次克敌制胜,就显出先生的妙法来了。〖这是一阵风把公孙胜吹到了第三位。但人们都不知道,这阵风,其实不是他“借”来,而是老天爷“助”他的。〗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公孙胜只得坐了第三位。林冲还要再让,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了。三个人都说:“刚才蒙头领说‘鼎分三足’,〖什么“鼎足三分”,不就是新来豪杰的“领导核心”么!〗所以不敢违命。我们三人已经占上,头领要再让人,晁盖等只得告退了。”三人扶住,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晁盖说:“下面可就应该请宋、杜二位头领来坐了。”杜迁、宋万哪里肯坐?〖林冲杀了王伦,杜迁、宋万已经胆战心惊了,如今明摆着“强龙已经降了地头蛇”,哪里还敢奢望名次靠前?〗苦苦地请刘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迁坐了第九位,宋万坐了第十位,朱贵坐了第了十一位。梁山泊从此是十一位好汉坐定。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参拜了,分立在两下。
  晁盖说:“你们众人都来了,今天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你们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别让有失。各人务必竭力同心,共聚大义。〖打家劫舍,也算“大义”?能不杀人放火,就算“仁至义尽”了!〗再叫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两家老小;又取出打劫得来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和自家庄上带来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和众多小喽啰。〖晁盖很会收买人心。〗当下杀猪宰羊,祭拜天地神明,〖这个仪式当时很重要:这样一来,就算是在老天爷那里备案挂号了。以后谁再不服,就是“逆天行事”,可以“格杀勿论”了。〗庆贺重新聚义。众头领饮酒到半夜方散。第二天,又办筵宴庆会。一连吃了几天筵席。〖书中多次写到了梁山泊好汉们的大吃大喝。除了少数几次写明是某人的“体己”之外,都是“公款”。正是他们,给今后的“革命派”开创并留下了公款吃喝的恶劣传统!〗晁盖和吴用等众头领计议当前任务:一、整点仓廒;二、修理寨栅;三、打造军器──刀枪弓箭,衣甲头盔──准备迎敌官军;四、安排大小船只,教演兵丁水手上船厮杀。各领任务,好做提备,不在话下。
   。。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九回(2)
一天,林冲见晁盖做事宽洪,疏财仗义,安顿各家老小在山,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未保;就把心事详细告诉晁盖说:“小人自从上山以后,想要搬取妻子上山来,可是看见王伦心术不正,难以过活,一向蹉跎过了。如今妻小流落东京,不知死活。”晁盖说:“贤弟既有宝眷在京,如何不去取来完聚?你快写信,就叫人下山去,星夜取上山来,该有多好。”
  林冲当下写了一封书信,叫两个自己身边的心腹小喽啰下山去了。不过两个月,小喽啰回来说:“到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听说娘子被高衙内威逼亲事,自缢身死,故去已经半年。张教头因为忧烦,半月之前染病身故。只剩下使女锦儿,已经招赘丈夫在家过活。访问邻里,也是这样说。打听得真实,回来报与头领。”〖林冲如果在半年之前派人去东京接妻小,还有可能接回来。因此,林娘子最终还是死在王伦的手上。〗林冲听说了,潸然泪下;从此,杜绝了心中挂念。晁盖等听见这样说,怅然嗟叹。
  山寨中从此没有别的事端,每天只是操练人兵,准备抵敌官军。
  一天,众头领正在聚义厅上商议事务,只见小喽啰报上山来,说:“济州府差拨军官,带领约有一千人马,乘驾大小船只四五百只,〖这一回,看样子是出动水军了。奇怪的是:一千人马,居然乘大小船只四五百只。——难道每两人驾一只船?〗现在石碣村湖荡里屯住,特来报知。”〖杀了济州府一千人马,怎么不来进剿?〗晁盖大惊,就请军师吴用商议,说:“官军来了,怎么迎敌?”吴用笑着说:“兄长不用挂心,吴某自有措置。古话说:‘水来土掩,兵到将迎。’”随即唤阮氏三雄附耳低言说:“如此如此……”又唤林冲、刘唐受计说:“你们两个就这般这般……”再叫杜迁、宋万,也吩咐了。〖一场战争的军事部署,怎么能够如此草率?古话说:“军师行不得令。”主意可以是军师出,下令还得是主帅。怎么可能连晁盖都不知道吴用出的是什么主意,就直接由军师下令了?〗
  且说济州府尹点差团练使①黄安并本府捕盗官一员,带领一千余人,拘集本处船只,就石碣村湖荡调拨,分开船只,作两路来取泊子。
  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了起来。黄安说:“这吹的不是画角么?快把船湾住!”停船一看,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划过来。看那船,每只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头戴绛红巾,身上都是一样的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的人都一般打扮。士兵中有认得的,就对黄安说:“这三只船头上的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黄安说:“你们众人给我一齐并力向前,捉拿这三个人!”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呐喊,杀上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都回去了。黄团练把手中枪一举,叫着说:“大家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
  ① 团练使——首置于唐代中叶,在不设节度使的地区置都团练使、团练使,掌管本区各州军事。宋代的团练使是武将的兼衔,官阶高于刺史,低于防御使。
  那三只船在前面走,背后官军的船上用箭射去。那三阮等人从船舱里各拿起一片牛皮来遮那箭矢。后面的船只只顾赶。赶不过二三里水港,黄安背后一只小船飞也似划来禀报说:“不要赶了!我们那一条条杀进去的船只,都被他们杀下水里去,把船都夺走了!”黄安问:“是怎么着了那厮的手的?”小船上人回答说:“我们的船正划着,见远远地有两只船划来,每只船上各有五个人。我们并力划去赶他,赶不过四五里水面,四下里小港中钻出七八只小船来。船上弩箭似飞蝗一般射来!我们急忙回船,来到一个狭窄的港口,见岸上大约有二三十个人,两头牵一条大篾索,横截在水面上。正要上前砍那篾索,又被岸上的灰瓶、石子如雨点一般打来。我们只得弃了船只,下水逃命。我们逃了出来,到了旱路边,那岸上的人马都不见了;马也被他们牵去了;看马的军人都被杀死在水里。我们到芦花荡边找到了这只小船儿,赶紧来禀报团练。”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九回(3)
黄安听了,叫苦不迭;就把白旗招动,下令众船不要去赶,都返回来。众船刚刚拨转船头,还没行动,见背后那三只船又引着十几条船,每船上都只有三五个人,摇着红旗,吹着唿哨,飞也似赶来。黄安正要把船摆开迎敌,听见芦苇丛中炮响。黄安一看,四下里都是红旗,慌了手脚。后面赶来的船上叫着说:“黄安留下了首级再回去!”黄安把船尽力摇过芦苇岸边,却见两边小港里又钻出四五十只小船来,船上的弩箭像雨点一般射来。黄安就箭林里夺路逃出来,只剩下三四只小船了。黄安忙跳进快船内,回头一看,见后面的人一个个都“扑通扑通”地跳下水里去了。有连船被拖去的,大半都被杀死。黄安驾着小快船正走,见芦花荡边一只船上站着刘唐,一挠钩搭住黄安的船,“托”地跳过来,一把拦腰提住,喝一声:“不要挣扎!”那些军人能识水的,水里被箭射死;不敢下水的,就船里都活捉了。
  黄安被刘唐扯到岸边,上了岸。晁盖和公孙胜,远远地在山边骑着马,挺着刀,引五六十人、,二三十匹马,齐来接应。一行人生擒活捉了一二百人。夺的船只尽数都收在南水寨里安顿了。大小头领一齐都到山寨。晁盖下了马,来到聚义厅上坐定。众头领各去了戎装军器,团团坐下。把那黄安绑在将军柱①上,〖如果宋江在场,又要亲解其缚,劝他投降当土匪了。〗取过金银缎匹,赏了小喽啰。经过检点,共夺得六百多匹好马,这是林冲的功劳。东港是杜迁、宋万的功劳;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劳;捉住黄安,是刘唐的功劳。
  ① 将军柱——行刑的时候捆绑囚犯的木桩。
  众头领大喜,杀牛宰猪,山寨里大办宴会。自酝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和鲜鱼,山南树上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这是什么季节?“树上时新的果子”,居然夏、秋两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