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越评水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纪》说:“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陷楚州。淮南盗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夏四月庚寅,童贯以其将辛兴宗与方腊战于青溪,擒之。五月丙申,宋江就擒。”这里分明说宋江投降的日子,是在方腊被擒以后的一个月,当然不可能也不需要他去征方腊了。惟一遗憾的是《东都纪事》不是“正史”,“可信度”不免要差一些。
  有人怀疑宋江投降后被杀。例如洪迈①的《夷坚乙志(六)·蔡侍郎》中说:“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卒。未几,其所亲王生亡而复醒,见蔡受冥谴,嘱生归告其妻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有人据此认为所杀的就是宋江等人。
  ① 洪迈(1123…1202)——宋代学者,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号容斋,博览经史百家,对宋代的掌故特别熟悉,孝宗时任端明殿学士。著有《容斋随笔》及《夷坚志》等。
  按《夷坚乙志》成书于乾道二年(1166),离宣和六年(1124)不过四十余年,尽管所述故事是道听途说,而且“冥谴”之说也荒诞不经,属于“小说家言”,不过“杀降”一事大概不是虚构的。但是时间上有出入:宋江投降,是宣和三年间事,蔡侍郎招降“梁山泺贼五百人,既而悉诛之”,是宣和六年间事。即便宋江确实是宣和三年在山东梁山泊投降的,也是另一支土匪或起义军盘踞在梁山泊,于宣和六年间投降后被杀。也有人据此推测说:宣和三年投降后的宋江,命运不会比宣和六年投降的“梁山泺贼五百人”更好。不过推测不等于就是事实,这里只能“聊备一说”而已。
  总之,宋江等人投降之后,如何结果,已经无法考证了。《聚学轩丛书》第五集第十二册的《集学轩札记》中说:“淮南盗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为张叔夜击败而降,后皆无表见,惟关胜为刘豫杀于济南。”《宋史》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刘豫降金,杀其骁将关胜。胜不从逆故也。”
  按:刘豫(1073…1146)是个投降金兵的汉奸,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字彦游,元符(1100)进士。政和二年(1112)拜殿中侍御史,曾被言事者揭发他早年有偷盗行为,宋徽宗赵佶没有予以追究。但不久他又多次上奏涉及礼制局的事务,引起赵佶的不满,被降职。宣和六年(1124)出任河北提刑。金军大举入侵时,他弃官逃走。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由枢密使张悫(què确)推荐出任济南知府。当时山东到处都是抗金武装和盗贼,局势很不稳定。他要求改到江南任职,被南宋朝廷拒绝。他不得已只得上任。不久金军攻济南,济南城中有猛将关胜,善用大刀,多次出战击退金军。刘豫在金军利诱之下,杀害了关胜,出城投降。金军封他为京东东、西、淮南安抚使。1129年,完颜宗弼又封刘豫为东平知府兼诸路马步军都总管,节制河外诸军,封他儿子刘麟为济南知府,实际上已经把金军控制下的黄河以南所有地盘都交给了他,金将完颜挞懒则屯兵要地,进行监视和支援。
  从“猛将关胜,善使大刀”以及时间上推算,这个关胜,很可能就是投降朝廷被安排到济南当武官的梁山好汉大刀关胜,所以《集学轩札记》中才有这样的记载。查《金史·刘豫传》,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关胜者,济南骁将,屡出城拒敌,豫杀胜出降。”又明代诗人王象春①在其诗集《齐音》中说:“金兵薄济南,守将关胜善用大刀,屡战兀术。金人贿刘豫诱胜杀之。”只是无法证明此济南关胜,即当年梁山泊的大刀关胜。如果正是此人,倒也算没有辱没了他的先人。
  

二、《水浒传》的历史背景(5)
① 王象春(1578…1632)——明代诗人,字季木,号虞求,别号湖居士。明代济南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后居济南。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聪慧好学,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位居榜眼。曾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居济南时,于大明湖百花洲上筑问山亭,有《问山亭集》传世。所作《齐音》107首,又名《济南百咏》,咏颂的是济南的山水泉湖、名胜古迹、节令风俗、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社会现象诸方面。书中所收的每一首诗均为七言绝句。每首诗之后附有笺注,或说明本事,或作辨证,以抒发诗中不尽之意。为济南竹枝词中的上乘之作。
  《宋史》称宋江为“淮南盗”,这有两个概念:一个指他是淮南人,一个指他在淮南开始“作乱”。从上下文及其他记载看,他在淮南开始作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不一定就是淮南人。因为古代记载“匪情”,主要指发生的地区,至于“匪首”是哪里人,并不十分重要。
  关于宋江“横行”的地区,史书上一说是“河朔”,一说是“齐、魏”。河朔,“河”指黄河,“朔”指北方,也就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齐,是山东北部和河南东南部;魏,是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南部和河北北部。因此“河朔”和“齐、魏”的含义相差不是很大。从“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这句话分析,意思是“原先盘踞在淮南(不一定是淮南人)的匪盗宋江等人进攻淮阳军,派军队去征剿,宋江等人又窜到京东(开封以东地区,今山东东部宋代属于“京东东路”,山东西部包括梁山泊地区宋代属于“京东西路”)和长江以北,到了江苏省北部的楚州、海州地区”,分明没有到过“河朔”或“齐、魏”,最后也是由在苏北的海州知州张叔夜招降的。宋江等人投降以后,怎么做官,怎么去打仗或被杀,就没有史料记载了。
  由此可见宋江是“淮南盗”,据点在江苏北部,而不是“山东及时雨”,据点也不在“梁山泊”。
  有野史记载:宣和三年初,宋江曾被沂州①知州蒋园所败。二月南下攻淮阳军,入楚州、海州界,在沐阳被县尉王师心所败。再攻海州,中了知州张叔夜的埋伏,无奈投降。方腊起义失败后,宋江又起兵造反。宣和四年,被宋将折可存镇压。此说没有旁证,聊备一格。
  ① 沂州——今山东临沂。
  下面这张“宋江起义图”,转自郭利民编制的《中国古代史地图》(湖南师范大学1958年3月印刷的内部资料,无书号),虽然所根据的资料比较陈旧,但至少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宋江等人的活动地区,尽管也包括“梁山泊”,却没有肯定梁山泊是他们的据点。海州、楚州、淮阳军的地理位置也比较清楚,可供参考。
  简短的结论:宋江等人历史上曾经有过,但只有三十六人,而不是一百单八将。他们的活动据点在淮南,而不是在山东;也可能是“流寇”,根本就没有活动据点。宋江等人的确被逼降了,降后情况正史无记载,但绝对没有去征方腊。至于征辽、平田虎、平王庆,更是没有历史根据的杜撰。
   。 想看书来

三、《水浒传》的时代背景(1)
作者写一部书,首先要弄清楚主题的时代背景,不然,就按不准时代的脉搏,会游离于时代主流之外;读者评价一部作品,也首先要弄清楚书中人物的时代背景,不然,也会按不准时代的脉搏,不知道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究竟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利还是有害。
  《水浒传》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末年。尽管宋代的中原和江南地区,对比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已经具备了比较先进的工农业生产力,特别是出现了极尽奢侈的皇家花园和巍峨的宫廷建筑、繁华的城市规划和相当有成就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且宋徽宗赵佶自己本人就是一个书画名家;但是也无可否认,所有这些辉煌和繁华,都是建筑在人民的贫穷和苦难之上的。皇家的奢侈富有,不等于国力强大。宋徽宗在位的二十五年(1101…1125),正是中国人民的内忧外患最最严重的时代。北宋所处的地理环境,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北面是强敌辽、金,时时侵犯疆界。到了宋徽宗时代,金兵大举入侵,甚至把徽、钦二帝掳走,迫使北宋南迁,在临安偏安一隅。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代,国内的政治环境,基本上是“君昏臣奸”,苛捐杂税极重,巧立名目,民不聊生,百姓身受多重压迫,那是一个百姓大众接近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时代。这和表面的繁华、文学艺术的灿烂,形成极大的反差。
  下面我们就来查看一下历史教科书上是如何评价宋徽宗时代这一段历史的。
  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赵煦病死。虽然他死的那一年才二十五岁,可是却已经做了十年皇帝了。历史上,凡是“儿皇帝”临朝,实际政权不是掌握在母后的手中,就是被大臣所操纵。二十五岁的皇帝,刚刚懂得一点儿“治国之道”,刚刚“亲政”才几年,却又因为纵欲过度,酒色伤身,提前“宾天”了。由于赵煦身后没有儿子,竟连“儿皇帝”也立不成。宰相章惇(dūn吨)主张依照传统礼仪和律法,立赵煦的同母弟简王赵似为帝,否则,也应当立长弟申王赵佖(bì闭)。但是向太后(宋神宗赵顼'xù序'的皇后)因为自己没儿子,赵顼的几个儿子都是庶出(哲宗赵煦是神宗赵顼的第六个儿子,朱皇后所生);赵佖又患有目疾,不便于处理朝政,被排除在外,于是她就主张立赵煦的另一个弟弟端王赵佶为帝。
  赵佶(1082…1135)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陈皇后所生。哲宗即位,封赵佶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晋封端王。元符三年,刚刚满十八岁。
  赵佶是个极聪明的人,爱好书法和画画,还特别喜欢踢球。从他后来宫廷中有这样多的嫔妃,居然还要嫖妓女李师师来看,在“好色”上也有“突出表现”。用今天的话来说:凡是吃喝玩乐的事儿,他都喜欢,就是不懂得政治。也就是说:他是个只知道“玩儿闹”、不喜欢也不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的风流子弟。所以章惇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①的评价,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终于立赵佶为帝。这就是宋徽宗。——这个“风流皇帝”,书画俱佳,但的确不是一个好皇帝。
  ① 见《宋史》卷22:《徽宗纪·赞》。
  十八岁的赵佶即位以后,向太后“权(暂时)同处分军国事”,在幕后操纵朝政。早在神宗在世的时候,向太后就是守旧派,这一次当政,立即任命守旧派人物韩琦的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而左相章惇和执政蔡卞等人则相继受到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同时恢复一批被贬的守旧派官员。当年七月,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职,由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
  当时守旧派和变法派的斗争一天天激化,新旧党争愈演愈烈。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一月,邓洵武攻击左相韩忠彦,并推荐蔡京为相,得到执政温益的支持,被徽宗所采纳。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蔡京是个政治投机者。王安石变法时期,他拥护变法改革,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下令废罢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蔡京又附和司马光积极推翻新法,按照限令于五日内在开封府所属各县全部改募役为差役,受到司马光的称赞。绍圣元年(1094),年满十八岁的哲宗亲政,蔡京任权户部尚书,力助宰相章惇重行新法。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水浒传》的时代背景(2)
徽宗即位后不久,蔡京受守旧派攻击被夺职,闲居杭州。爱好书画的宋徽宗派宦官童贯到杭州访求书画,蔡京趁机勾结童贯,以书画达于禁中,得以重新起用。蔡京擅长书法,逐渐受到爱好书画的宋徽宗赏识。邓洵武、温益知道徽宗将要重用蔡京,都力荐蔡京。崇宁元年(1102)五月,左相韩忠彦首先被贬任知府,蔡京升任执政。随后右相曾布也被贬任知州,蔡京升任右仆射(yè夜)兼门下侍郎(右相),不久又升为左相,“独相”达三年之久。
  蔡京善于奉迎,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他与宦官童贯、杨戬(jiǎn剪)、梁师成、李彦,权臣王黼、高俅、朱勔等人,把持朝政,竭全国之财,供宋徽宗挥霍。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ɡěn)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名副其实地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不堪;弄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给北宋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史家称蔡京是北宋最腐败昏庸的宰相之一。北宋末年,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童贯、朱勔、李彦、王黼(fǔ甫)、梁师成为六贼;而称蔡京为“六贼之首”。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赵桓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徽宗时期,始终是蔡京及其党羽的天下。他们打着改革的旗号,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崇宁元年九月,首先把元祐(1086…1094)及元符三年恢复旧法的文彦博、司马光等120人,称为元祐奸党、元符奸党,刻石于端礼门(文德殿南门)。又复查元符三年三月向太后执政时代“下诏求直言”应诏者所上的书奏,被查者达582人,其中蔡京的党羽共41人,都得到升官重用;其余541人,则分别受到贬逐或降、免官职的处分。
  被当时人称为“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形成以蔡京为首的腐朽统治集团,蔡京、王黼先后任首相或太师、太傅,依靠宦官童贯、梁师成,以朱勔、李彦为爪牙,控制着整个徽宗时期的朝政,逢迎昏君宋徽宗,使北宋末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腐朽的时期之一。
  蔡京等人打着推行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收受贿赂,公开卖官鬻爵。当时有“三千索①,直(值)秘阁;五百贯,擢通判”②的民谣。他们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强行征收苛捐杂税,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③,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稍小于宫城的延福宫和规模更大的艮岳,还乘机利用搜刮来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宅第。为了阻止其他官员的议论,诏书也不依“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复核、上奏后颁行”的正规途径拟发,而是请徽宗亲笔书写后立即颁行,称为“御笔手诏”,甚至让宦官杨球代书,号称“书杨”,以达到他们任意胡作非为的目的。
  ① 索——“索”是量词,一索就是一贯。
  ② 朱弁:《曲洧旧闻》卷十。
  ③ 《宋史》卷472《蔡京传》。
  蔡京当政,重用苏州人朱勔主持苏州应奉局、杭州造作局,年复一年地强取民间奇花、异木、怪石以充实艮岳。当时由十艘左右大船组成的每一支运输船队,都可称为“纲”,大量花石竹木由船队经运河运往都城开封的行为,称为“花石纲”。由于抢夺来的花石竹木数量太多,络绎不绝的花石纲船队,致使运河航道不畅而不得不部分改用海运。应奉局的官吏在抢夺民间花石竹木的时候,乘机敲诈勒索,逼得民户拆房毁屋,甚至卖妻鬻子,倾家荡产,民怨沸腾,终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方腊起义(方腊起义的口号之一,就是“诛朱勔”)。
  徽宗初年,宦官杨戬先设“稻田务”,开始在汝州(今属河南)立法,清查可以种稻的田地,收索民户田契,辗转向上追查,直到无契可证,就把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称为“公田”,原本拥有土地的种植户(包括地主和自耕农)立即变为佃户,必须交纳“公田钱”。这一“高招”继而推广到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又设“营缮所”,专门检括公田。后来“稻田务”和“营缮所”合并为“西城所”,把所有荒地废田都作为“公田”,强令百姓承佃,交纳公田钱。宣和三年(1121)杨戬死后,宦官李彦继任,更为凶狠残暴,凡是民间的好田,都指使他人诬告为荒田,田主虽然有地契也没用,立即“括”为公田。甚至鲁山(今属河南)全县的农田都被括为公田,原业主只能作为佃户。许多投诉者反被拷打,甚至受刑致死。浩淼数百里的梁山泊,本是济州(今山东巨野)、郓州(今山东东平)数县沿湖渔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被按船强行收取赋税,逃税者按盗匪处罪。在李彦及其党羽的摧残之下,北方也是民不聊生,小规模起义不断发生。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水浒传》的时代背景(3)
宋朝的版图最小,北边的疆界,所谓的“三关”,就在今天河北省的霸县一带。霸县以北的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蓟县,也就是当年的“燕云十六州”,都在公元936年被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自己当皇帝主动送给契丹、即辽国的祖先了。赵匡胤建立大宋朝,没有把石敬瑭送出去的领土收回来,是一大失着。
  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人势力增强,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国家,称皇帝(金太祖),国号金,年号收国,并在当年大举进攻辽国,节节获胜,进据东京①、黄龙②,占有辽东、长春两路。辽在边地州城多年储备的粮饷,也都为金人取得。1117年,阿骨打建号大圣皇帝,改元天辅,遣使与辽议和。金对辽提出的条件是:辽册金帝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称兄,岁输银绢二十五万两、匹,割辽东、长春两路地。辽国答应册立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不称兄,其余一切照办。阿骨打不允。1120年(也就是梁山好汉们排座次的那一年),阿骨打亲攻辽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上京留守投降。辽国天祚皇帝逃去西京(今山西大同)。辽朝郡县失去近半数。
  ① 东京——今辽阳。辽国实行“五京”制,共有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五个京城,其中上京为“皇都”,其余四个为“陪都”。具体地点历史上有变迁。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建国,修建皇都。会同元年(938),辽太宗名皇都为上京,设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辽太祖灭渤海,建东丹国。天显三年(928),辽太宗迁渤海居民于东平郡,升号南京。六年,废东丹国,于南京设中台省。会同元年,得后晋石敬瑭所献燕云十六州地,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原南京改称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上京、东京、南京于同年设立,合称三京。统和二十五年(1007),辽圣宗在奚王牙帐建立新都,号中京大定府(今内蒙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与原三京合称为四京。开泰元年(1012),改东京幽都府为析津府。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大同军为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从此辽国有了五京。五京是辽国五个地区的统治中心,各领有军州府县,故又称五京道。
  ② 黄龙——是辽朝设置的一个府,故址在今吉林省的农安古城(周长公里,尚存门址残迹七处)。据《辽史·地理志》:“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现),更名。”由于岳飞有“直捣黄龙”的名句,因此有人误以为黄龙是辽国的国都;其实,黄龙从来不是辽国的都城。
  1124年冬,辽国天祚皇帝从夹山出兵,南下武州,遇金兵,溃败。辽将领大多率部降金。1125正月,天祚帝经天德军过沙漠西逃。二月在应州被金兵俘掳,在金朝被囚一年多后病死。
  契丹从916年建国至天祚帝被俘,凡209年,终于被金国所灭(其中曾建有西辽,于1218年最后灭亡)。
  金国强大以后,并不以取得辽国的国土为满足,时时觊觎中原,并把燕云十六州作为侵略宋国的跳板。
  整个宋代,北方边界和辽国、金国的战事连年不断(杨家将故事,就发生在宋仁宗时代)。宋徽宗继位以后,看不见国际形势的紧张,不知道把主要精力用于如何组织力量抗金,却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去建造一个供他个人享乐的皇家园林:“艮岳”。
  宣和二年(1120),宋徽宗也曾经派遣使臣和金国订立盟约,企图夹攻辽国。但是金国并不遵守盟约,取得辽国国土之后,立即回过头来,攻打大宋领土。仅仅五年时间,到了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宋军节节败退,已经退到了长江旁边。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见形势不好,匆匆传位给赵桓(即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和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被押到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读小说要注意时代背景,这在今天已经是常识;但在几百年前,人们往往只注意小说中的故事、人物和文字,连金圣叹①这样的大才子评论家尚且不能免俗,何况一般读者了。最早提出来读《水浒》要注意时代背景的明眼人是王韬②:清光绪十四年(1888),他就在上海大同书局石印本的《第五才子书·卷首》中说:“盖于时宋室不纲,政以贿成,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赏善罚恶,倒持其柄;贤人才士,困踣(bó搏)流离,至无地以容其身,其上者隐遁以自全,其下者遂至失身于盗贼。呜呼!谁使之然?当轴者固不得不任其咎。——能以此意读《水浒传》,方谓善读《水浒传》者也。”
  

三、《水浒传》的时代背景(4)
①  金圣叹(1608…1661)——文学批评家,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本名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曾于明崇祯年间批改《水浒》,删去七十一回以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并每回写有以颂扬施耐庵文笔为主的评论。清顺治十八年,因联合士子向巡抚方国治检举当地官员吴县县令贪污,受到官官相护的陷害打击,以莫须有的“叛乱”罪被处死。
  ② 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的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著作有:《彛拔穆肌罚段碗挥嗵浮贰稄|园文录外编》《遁叟谰言》等(于1883年5月在香港出版,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简短的结论:宋徽宗时代,是一个政治黑暗、内外交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水浒传》所应该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疾苦、百姓和政府尖锐的矛盾、爱国志士踊跃参加抗金斗争等等。但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所描写的社会面貌,虽然也有高俅、蔡京等贪官的种种劣迹,对照那个时代,所反映的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入。特别是写到宋金边界和金国版图内的汉人处境和生活,几乎连一点儿“异族压迫”也没有涉及。宋江投降以后,所写的“征辽”,没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所谓的“大获全胜”,完全是空穴来风,缺乏现实意义。(徽宗时虽然也有过“征辽”之举,但统兵将领是童贯、蔡攸等人,而且屡战屡败。)
   。。

四、《水浒传》的地理背景(1)
今天的人,即便没有读过《水浒传》,也大都知道梁山和梁山泊在什么地方。但是倒退几百年、一千年,不但宋代人大都不知道梁山和梁山泊,就是明清时代,就是读过《水浒传》以后,也还是有许多人不知道梁山和梁山泊在什么地方,或者怀疑《水浒传》所说的梁山和梁山泊在山东。
  例如邱煒萲①,就在《客云庐小说话》卷一《菽园赘谈·梁山泊辨》中说:
  ① 邱炜萲(1874…1941),号菽园居士,啸虹生,福建海澄人。光绪十九年(1893)十九岁即考中举人,曾参与“公车上书”,是康有为的“拜门弟子”。工诗文,尤好作小说,著有《客云庐小说话》、《菽园赘谈》、《五百洞天挥麈》、《挥麈拾遗》、《新小说品》、《菽园诗集》、《啸虹生诗草》等。
  梁山泊不知在何处。谈者津津,坚称世间确有其地。及问其地之在何处,则又东称西指,莫定主名。大抵人情好怪,不称事理,随声附和,往往而然,不为喝破,反增疑窦,使无识者日驰情于无何有之乡,则当世之惑,而人心之害大矣。今按《宋史》,并无梁山泊,而有梁山泺。梁山泺虽为盗薮,究与宋江无涉。宋江事见《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者大略相同。三十六人除宋江外,皆不著姓名,更何有于梁山泊,其属杜撰可知。若梁山烁事,见诸《蒲宗孟传》,言梁山泺多盗,宗孟痛治之,虽小偷必断其足。盗虽衰止,而所杀甚多云云。微论与江无涉,且宗孟为神宗朝人,其去徽宗朝亦越数十年也。作者随手扭捏一梁山泊地名,亦犹《三国演义》之落凤坡,本无心于牵合,谈者求其地以实之,不得,或遂指梁山泺为梁山泊,如今时四川之有落凤坡者,究未可知。要为齐东野人之言,非大雅所宜出也。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事情?难道今天山东省没有梁山和梁山泊么?
  这事儿说起来话长,且听我慢慢儿道来。
  山东以前并没有梁山县。现在的梁山县,是1949年8月建立的。在这个梁山县境内,的确有一座梁山。但那是一座只有海拔米的小山丘,既不雄伟,也无险可守,绝不像《水浒传》中说的那样:四面是高山,中间是平地,建有宛子城、忠义堂和六关八寨,山下有金沙滩、鸭嘴滩、蓼儿洼,山的四周有八百里梁山泊!
  比《水浒传》更早的元人杂剧中,梁山的气概那可就更加不凡了。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中说:“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济阳①,南通巨野、金乡,北靠青、济、兖、郓,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数百只战船;三十六座宴台楼,聚得百万军马粮草。声传宇宙,五千铁骑敢争先;名达天廷,聚三十六员英雄将。风高敢放连天火,月黑提刀去杀人。”——高文秀是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府学的生员,一生写了许多杂剧,被称为“小汉卿”;梁山泊就在东平府的管辖之下,作为当地人,他即便吹点儿牛,进行了文学性的夸张与发挥,也不可能这样离谱吧?
  ① 济阳——有两个概念:指县,在今济南北面;指郡,在今河南兰考。从“西接济阳……北靠青济……”的文字看,似乎应是后者。
  《水浒传》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