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三世-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秦旭才陡然想起这个世界上还有大炮这样一种东西,哦,不对,还有导弹。只是中华早在2015年就研制了反弹道导弹体系,只要西北五省在手,这个体系就能保卫中华的疆土不受导弹等远程武器的袭击。
秦旭忙跟着赵宏还有一队卫兵出了大帐。刚出大帐,秦旭便看见北方和西南方同时亮起了一片火光。整个麒麟凹到处都是忙碌的秦军士兵,大部分都是骑着战马匆匆而过的蒙家军,其余的是斜跨长剑长矛的步兵。弩兵已经出发,或许此时已经接敌。。。。。。
已经渐渐到了傍晚,太阳看了一天的杀戮,已经快要厌倦的西沉,在这份晚霞的眷念中,秦旭居然看见秦军从麒麟凹这数个大帐里推出了一门门大炮?!
“这,这是怎么回事?”秦旭惊讶地指着大炮问。
赵宏忙一哈腰道:“启禀陛下,这是蒙将军向左光禄大人要的。蒙将军说,大炮是个好东西,如果我秦军没有这身黑金战甲是无论如何也扛不住这大炮神威的!”
“不是,朕不是问你这个!朕是想问,想问。。。。。。”
想问什么,秦旭登时也说不上来了,‘大炮还能拿来做什么,当然是进行远距离轰炸啦,秦军能扛住火药的攻击,可是敌人不行啊,真是笨的可以了,改天一定要好好问问这个黑金战甲的原理’。
秦旭嘀咕完对赵宏道:“唉,算了!赵宏,备马,观战去!”
“啊?陛下,您要去观战?”赵宏一下子为难了。
“是啊。怎么,朕不能去吗?”秦旭斜了一眼赵宏,俯身到赵宏面前道,还特意将脸上的那道狰狞疤痕对着赵宏。这是在提示他:‘老子也是从战场上混下来的!’
“能,能,能,陛下乃九五之尊,何处去不得!”赵宏忙拍着马匹张罗着备马去了。
正在赵宏转身张罗的时候,轰隆隆的炮声已经清晰可闻,似乎敌人又比刚才推进了许多。
秦旭一惊,‘难道蒙僖的安排有误,敌人攻进来了?’
正自焦虑间,秦旭身后传来一阵呼啸声音。
此时秦旭正摆着帝王的仪驾,一出大帐,秦家军就已经将秦旭团团护住了,所以秦旭回头只能在层层叠叠的看见,似乎有一队骑兵正朝他们飞奔而来。
“大秦陛下在此,蒙家军火速绕行!”司仪大声朝渐渐逼近的骑兵喊道。
这队骑兵的队长一听愣了,忙大声呼喝着绕过帝王仪仗大队---秦法规定,军情紧急时,赴边将士见帝王免跪---所以这个骑兵队长没有让马速停下,而是带领着整个队伍整齐划一的来了个“骑兵大漂移”,那股呼啸沧桑的感觉使秦旭不禁羡慕不已。
“帅!”秦旭不禁赞叹道,问身边的人道:“此队队长何人?形色匆匆何为?”
马上就有人开始联系刚刚奔驰而过的骑兵队伍,一刻后,左右回答:“适才乃蒙家军第四部第三曲之队长左斗,此次是支援蜚蠊军---蒙将军要发动骑兵冲锋了!!”
“骑兵冲锋?”秦旭开心的叫道,“这可是朕一辈子最想看见的场面了,快快快,赵宏,死哪去了?”
“来了来了,”赵宏小跑着到了秦旭面前,手上牵着一匹浑身漆黑批满甲胄的战马,“陛下,此马是季大人专门为陛下准备的!名为‘追风白凤’,端是极具人性啊!”
“哦,是吗?”秦旭对战马没有研究,走到这匹战马面前,看着它浑身充满了流线型动感的肌肉也不禁感叹这匹战马的雄伟,“好!好一匹‘追风白凤’,就是黑了点,一点也不白!哈哈,但是朕喜欢!”
说着秦旭翻身上了战马,战马似乎是有点焦躁,不停的喘粗气,秦旭柔顺的抚摸几下后‘追风白凤’安静了下来,秦旭大叫:“随朕去看看大秦骑兵的雄姿!驾!”
一马当先秦旭朝刚才左斗前进的方向奔去。
身后的秦家军忙不迭的开始跟上了。
正文 第九章 呼啸沧桑(3)
有人说,大海的啸声是最能激起男儿心中豪气的声音,可是此时秦旭却觉得,秦军将士的呐喊方才是世间最能鼓舞人心的利器。
秦旭带着秦家军五千人翻过麒麟凹那座小山包时,只见一队队骑兵正飞速向东南方向赶去???那里,四国联军已经和蜚蠊独交战了。
“走!前去助阵!”秦旭兴奋的大喊。
“陛下。。。。。。”赵宏来不及阻止秦旭已经驾马冲了出去,无奈只能牢牢跟上了。
秦旭走进才发现,似乎蒙僖将蒙家军从各个方向全调了过来,一列列骑兵井然有序的正在整队。秦军的骑兵阵是蒙僖参考了蒙古铁骑的进攻队列又考虑了现代炮火密度后设立的一种新型阵形。由两个兵种组成???重骑和弓骑!
前阵为重骑兵,除长剑外,重骑兵配重盾和长矛,每骑横宽相隔十步;后阵为弓骑兵,除长剑外,配秦步兵弩和长弓。
秦旭缓马向前,发现整个战线似乎长达两公里,目力可及之处,有一股绿色的波浪正朝秦军猛冲,无数的炮弹不断击打在绿色波浪和黑色波浪的交汇处。
蜚蠊独的弩兵正在朝前方有序的散发一阵阵箭雨,蜚蠊独的左前方有一层黑色的波浪正在朝前冲击,那是蜚蠊独手下的菟裘军正在朝四国联军发动攻击,而蜚蠊独的右侧却是一片散布的秦军。
蒙僖的蒙家军似乎没有上阵,一直在蜚蠊独军队的后方进行整队。
秦旭认为蜚蠊独的右侧是个漏洞,估计蒙僖没有发现,忙带领秦家军奔赴蜚蠊独的右侧战线。刚刚到达右侧就看见数骑向他奔来,秦旭勒马一看,是刚才差点碰撞秦旭仪仗队的队长左斗。
左斗看见了秦旭帝王圣驾的到来,忙驾马出阵拦在秦旭面前,大声道:“陛下止步,此处正在集结,恐伤龙体,请陛下回大帐!”
秦旭勒马凝神看了看这个敢阻拦他去路的小队长。
嫩白的皮肤像文官多过于像武将,浓密的眉毛衬托着有神的双眼,这个左斗显然有一种另类的摄人气势。
秦旭突然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个尽忠职守的小队长,笑道:“左队长是吧?嗯,你们继续列阵,朕自去寻蒙将军。”
秦旭刚想绕过这个左斗往前行去,却见左斗一拉马缰又拦在秦旭面前道:“陛下,战事将起,请速速回大帐!”脸上焦急的神色显然不是装出来的。
这边赵宏已经跟上,听见左斗的话也忙搭腔道:“是啊陛下,请速回大帐吧!”
秦旭无奈,不断朝身边的秦节使眼色。
秦节作为秦家军主将,其实却是个不管事的主儿,秦旭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一点都看不出这个人是跟他同姓的一军之主。
这实在不能怪秦旭,实在是这个秦节长的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到把他随便扔到大街上都会被人海给淹死的那种。三十一岁,不高的个头,脸上是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却有一脸仍谁看了都恶心不已的皱纹,特别是皱纹纹路上还长着几个大暗疮。秦旭私自想过,‘是不是这个秦节在两千年后醒来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春啊?’
秦节还是那副要死不活的表情,看见秦旭的眼色后只结结巴巴的道:“呃,那个,末将。。。。。。。”急都被他急死了。
“哎,算了算了!给朕联系蒙将军!”秦旭打定主意了,等这场战事一了,马上换了这个秦节,妈妈的,没点眼力劲,怎么当他的下级?!
不多时,通讯器已经接通,只听蒙僖道:“陛下,四国联军不足惧,请陛下予臣下半个时辰,臣下定能将捷报送致陛下案前!”
这个蒙僖,还以为秦旭是逼问他何时能成功的呢。
“呃,这个,蒙将军,朕不是问你何时能成功击败四国联军,朕现在协同秦家军前来助阵,可否给吾等军队安排攻击任务?”
“啊?陛下在何处?”蒙僖大惊。皇帝要上战场,这,这。。。。。。
“朕现在在。。。。。。”秦旭也不知道自己在何处,只能看了看左斗,左斗轻声告诉他:“末将乃第四部三曲队长!”
“哦,朕在第四部集结之地!”
“第四部?”一会秦旭听见蒙僖惊讶的声音,“不可,陛下,请速速退到第一部集结之地!”说完,不待秦旭说话就听见蒙僖急切的对身边的人道:“快,速速命令第二部向第四部集中,计划有变,快。。。。。。”
秦旭没来得及问怎么回事,就看见第四部前方的地平线上沙尘滚滚,似乎有什么庞然大物冲过来一般。
秦旭陡然反应过来,右侧战线的空虚恐怕是蒙僖故意设下的圈套。
从刚才大帐内的军报上秦旭看见了这次秦军对四国联军的攻击人数的估计值:七万六千人!而在麒麟凹的秦军只有四万多人,而且秦军要对付的不仅仅是这七万多人,还有廊坊天津乃至秦皇岛的众多四国联军,为了保证己方用最小的损失换取这次战斗的胜利,同时又要能震慑中华军和四国联军,全歼这股敌人显然是最完美的。
蒙僖的计划是诱使敌人从秦军的右侧攻入,然后将蜚蠊独的步兵压上切断后路,正面用蒙家骑兵进行绞杀,经过换阵使弩兵压阵进行覆盖打击,如此七万人转瞬可破,但,秦旭自以为是的冲到了作为诱饵的右侧战线,这个变数打乱了蒙僖的全盘部署。
?
此次四国联军由上海港赶到廊坊的军队共有十一万,这七万人由MR两国组合而成,司令官是M军中将埃森特。
埃森特四十二岁,参加过对伊战争,用兵以“快准狠”出名,素有“闪电狐”的称号。当然,那是指他进行热兵器战争。在遇上秦军以后,所有以前的战绩都要从新评估了。
在四国联军在秦军面前惨败之后,富郎基就迅速调动了埃森特,并用卫星图告知了埃森特廊坊发生的一切,至于解决办法,富郎基没有说,也不知道怎么说,一切要看埃森特自己的发挥。
埃森特知道秦军不畏惧子弹攻击后,马上将队伍进行了调整,装甲部队充当先锋,步兵跟进,贴上去和秦军进行肉搏。
本来埃森特是想用装甲部队快速撕开秦军,然后乘乱打败秦军的,可是秦军箭阵使埃森特被迫和秦军打起了“阵地战”。没办法,秦军的箭阵实在太过密集,装甲部队虽然不畏惧箭阵的攻击,但是步兵不行,在短短一千米的距离里,十成的步兵能到达秦军方阵的不过三成,到达秦军方阵之后还要面对秦军的步兵方阵,无奈之下埃森特只能命令部队后撤,秦军则步步逼近。
在埃森特都想撤退的时候突然收到秦军似乎向后撤的消息,忙命令部队进行追击。追到一半埃森特发现秦军箭阵右侧的防御几乎空白,大喜之下忙命令所有装甲部队朝这个方向猛攻。
这些热兵器时代的将军们跟蒙僖这个冷兵器大家进行冷兵器作战实在连个菜鸟都不如,居然一点都看不出这是秦军的诱敌之计。按照蒙僖的估计,只要埃森特冲进了右侧,那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将其歼灭了???这就是冷兵器时代作战的“阵中阵”死局!
当然,前提是秦旭这个对冷兵器作战同样无知的傻子没有掺和的情况下。
秦旭的加入使得本来要等埃森特完全陷入右侧战线之后才能行动的蒙家第二部骑兵不得不提前行动了。
不得不承认,骑兵对抗坦克,其下场是悲哀的!
第二部的秦军是重骑兵,弓骑兵还在后阵无法及时跟进,高大的装甲坦克瞬间碾过第二部骑兵,在第二部骑兵的身上踩出了一条血肉铺底的血路!
“将军,第二部快尽没了!”通讯兵朝蒙僖焦急的说道。
蒙僖此时也是急的团团转,一咬牙,沉声道:“命令第四部冲锋,同时让陛下指挥秦家军,就地阻挡敌军前进!”
“这,命令陛下?”通讯兵有点傻了。
大将命令皇帝亲自带兵战斗在第一线,这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快!别发傻了!”蒙僖骂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骑兵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机械,如果让秦家军此时护着秦旭后退,那整个战线就要崩溃了!到时候别说全歼敌人,不被敌人全歼就万幸了。
要赌就赌把大的,蒙僖此时就赌秦旭当了这么久的军人,有军人该有的血性和头脑。
正文 第十章 人品好
秦旭有没有军人该有的头脑?
从他在古兰托和前南昌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出,秦旭绝对不是个傻子。在刚才蒙僖的惊讶声中秦旭就已经发现自己出现的地方可能失误了,紧接着那滚滚而来的M军坦克更是验证了秦旭这个猜想。
不过,秦旭除了稍微有点懊悔外没有一点畏惧的心态:‘***妈妈他姥姥,爷就不信了还!’,从军这么久,说实话秦旭还真没有害怕过这些M国鬼子,“大伦敦之夜”够强吧,还不是让他们给打败了,当时只有一个连队的士兵,而现在,秦旭拥有五千人,而且是不畏惧子弹攻击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大秦将士,有此凭借,何惧之有?
“列阵!迎敌!”秦旭一拔宝剑指天大喊。
左斗接到了蒙僖的命令,向秦旭一抱拳,没有多余的废话迅速回到本队,不知道他朝第四部骑兵喊了什么,整个第四部更加频繁的运动了起来。
秦旭离第四部骑兵至少五百米,无暇顾及那边,更何况他可是知道是自己破坏了蒙僖的计划,不敢再过多干涉蒙僖的安排,所以只是对身边的秦节道:“秦将军,该列何阵迎敌?”
身边的秦节彷佛突然苏醒一样,原本老是给人似睡非醒的眼神里顿时爆出让人震撼的冷光。
“高手,绝对的高手!”这是秦旭此时的想法。
只见秦节将佝偻的身体伸直,在马兜里抽出一面黑色的令旗朝身后一挥,秦旭只感觉原本略显懒散的秦家军顿时散发着一股无可匹敌般的气势。
秦家军以弩兵和步兵为主,辅佐以少量的骑兵。由于秦家军是帝王仪仗卫队,所以蒙僖并没有调动秦家军中的弩兵。这样一个兵种配备在秦旭的眼里应该采取守势才对的,但是等秦家军摆出阵形之后却让秦旭大吃一惊:这居然是纯纯的进攻阵形???箭矢阵!
秦节挥动令旗后,骑兵首先行动,呈扇面弧刀状递次前冲致秦旭所立之地三百米处,他们是等会冲锋的“箭矢”。他们仅有两百余骑,每个士兵的装备都是黑金战甲,青铜长剑,由于是帝王仪仗队,他们跟其余骑兵不同的是他们的背上还背着单手秦弩,马的左侧配备着两筒弩箭。秦旭估计每筒弩箭大概在三十支左右。
然后是秦家军步兵。步兵配备有厚盾和长剑,由于是步兵,他们的厚盾远比重骑兵的盾要沉重上许多。步兵有两千人,他们呈长方形,摆成两列纵队列在骑兵之后,他们是进攻中的支柱!
最后是弩兵。弩兵配备短剑和单手弩,弩兵三千人列成三排横队矗立在秦旭,秦节,赵宏等数人的身后。最前面一排的弩兵半跪在地上,弩已上弦;第二排弩兵手搭在弩机处,弩箭也搭在了箭槽上,斜指地上准备着;最后一排的弩兵则只是一只手抓着弩,另一手握住了腰侧的箭筒上,随时准备抽箭上弦。
“这。。。。。。”秦旭顿时看明白了,这是交替式攻击的阵形,第一排的弩兵射完后快速后撤上弦,第三排在第一排射击开始一霎那开始上弦,第二排弩兵跟进继续射击,等第二排弩兵发射完毕第三排弩兵也已经准备好,这样可以形成密集式连续性覆盖射击的效果。
这种阵形在欧洲被称为“三线战法”。根据欧洲人的说法这是西元14世纪,普鲁士国王菲特烈二世经过长期钻研而发明出来的(当然啦,经过调查取证,这个说法是极其错误和荒谬的。这种三线战法的发明者应该是中华明朝初期的名将沐英),这种战法以能制造连续性打击闻名。本来这种阵法对于秦朝将士来说是无用的,因为秦朝弩兵众多,一般三次覆盖性射击就已经可以将敌人的攻击力消灭于无形,但是这次秦旭的秦家军里并没有足够的弩兵,更没有秦朝的重弩!
秦朝的重弩分为三种,一种是需要五到七个人合力才能拉开的巨型重弩,这种弩一般用于破坏敌人的城墙,但是如今有了大炮,这种弩蒙僖便没有继续让工部督造;第二重弩是四人合力的中型重弩,专门用于狙杀对方的将领的利器,俗称“五石弓”,据说当年西楚霸王就是单人支开这种弩击中刘邦的(非人类,汗一个先),在当今已经拥有狙手的情况下,这种弩也没有被蒙僖相中,黑金战甲的面罩不能护住眼睛,如果真能给予机会射杀对方主将,派个狙手射穿其眼睛就是,这种弩的弩箭粗大,已经不适合用于狙杀了;第三种重弩则是轻型重弩,别看它称为“轻型”,它的轻是相对于上面两种重弩而言的,这种弩需要一个人靠两条腿蹬住方可拉开弓弦,所以这种弩一般由两个人配合使用,虽说是呈抛物线射出,但其威力强大不说,射程可以达到八百米开外,还是保证杀伤力的那种。蜚蠊独手里的弩兵就大部分是这种弩兵。
很可惜的是,秦家军是皇家仪仗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装备这三种重弩。他们使用的都是单手弩,射程在五百米以外,但其实到了四百米这种弩的杀伤力就已经低的仅能穿透一张报纸而已。
不过此时有弩这种远程杀伤性武器总比没有好,但秦旭觉得这些弩兵说是杀伤敌人莫过于说他们是保护秦旭更为准确。单手弩只能平射,在骑兵和步兵在前面冲锋的时候弩兵只能干看着,这还怎么发挥他们远程杀伤的效果?
秦旭忍不住想要对秦节说出这个观点的时候,第四部骑兵已经开始冲锋了。
第四部有八千的骑兵,在吸收了元朝蒙古骑兵的战法和马镫之后,这支骑兵部队拥有的战斗力绝对是惊人的,只见他们缓慢的催动马速,然后渐渐奔腾了起来,脚下的沙尘渐渐扬起,弥漫。。。。。。蒙家军,冲!
埃森特正自庆幸秦军右侧防御力低下时,陡然发现前方一股黄沙扑面而来,一支浑身散发着血气的骑兵穿过漫天的沙尘直扑他们而来。
两军已经开战,废话没有,蒙家军兜头先是一阵淋漓的箭雨,不断射杀坦克边的的步兵,待到靠近坦克时,第四部的蒙家军们抽出了战马右侧的箭筒里特制的火药箭支,以队为单位瞄准一辆坦克的探视窗口射击,前队射击完毕立即向两边分散让后续的骑兵继续射击。
这就是骑弩兵和重骑兵的区别。重骑兵必须拿着长矛大刀往坦克上砍,而弩兵则可以打完就跑。
M军的每一辆坦克顿时爆发出一阵阵火光,秦弩箭上的火药量虽然不多,但却是威力最强的浓缩炸药,尽管百支弩箭里恐怕仅有一两支方能射入坦克内部,但是那已经足够了。
一阵冲锋过后,第四部在离M军坦克两百米处集体向两侧“漂移”,继续狙杀坦克后隐藏的步兵。
秦旭见到这个情况开心的哈哈大笑,‘看来不用我出手这支坦克部队就腰被打败了!看来,人品好的人实在受上天的关照啊!’
不过显然秦旭是估计的太乐观了,对于子弹攻击无效的秦军埃森特早就有了对策。
命令还能动的坦克绕开无法动弹的坦克继续前进,同时然士兵们专门射击马腿。
秦骑兵的战马虽然身上也覆盖上了黑金战甲,但是,由于行动的需要,黑金战甲只是覆盖到马大腿处,小腿处却没有装甲,这个致命漏洞在密集的子弹射击面前顿时称为了秦骑兵的恶梦。
无数的战马哀鸣着倒在地上,战马上的骑兵也猛然摔扑在地,激起沙尘一片的同时,滚烫的热血也洒向了大地。。。。。。
秦旭的笑凝固在了脸上。
它没有想到这胜负似乎是在一瞬间就逆转了一样。
‘这该怎么办?’这是秦旭此时心里的呐喊。
在高速冲锋的战马上猛然坠落,那瞬间的冲击力足可以使任何人拗断脊椎或者手脚。第四部校尉叫?,他发现这个情况后马上命令骑兵快速规避后撤。
埃森特认为这下秦军没辙了,虽然他看见了在远处还有一支一直屹立不动的秦军队伍,不过埃森特显然并不认为这样的军队能决定战斗的走向,遂命令坦克放缓速度碾死已经摔在地上的秦骑兵。
埃森特没有想到的是,秦军是这样的悍不畏死,这次从战马上率下来的数百骑兵,只要没死的全都挣扎着爬上坦克,拿出腿间缠着的炸药块塞进坦克里,轰然间,又有一批坦克瘫痪不动,但是那些攻击坦克的秦兵的命运已经是注定了。。。。。。全部战死!
正文 第十一章 他是皇帝?
埃森特真有点害怕了,秦军那种不要命的冲锋方式使埃森特顿时有种面对野兽的感觉。是的,就是面对野兽,还是一群不知道什么叫死亡,什么叫疼痛的野兽。
这次带来的装甲坦克有一个师,刚才在和蜚蠊独作战的时候已经损失了不少,这次再经过第四部的这么一下,已经所剩不多了,埃森特考虑着要不要继续前进时,他发现自己距离前方那个一直矗立不动的军队已经不足八百米了。
秦旭此时已经恨的双目充血,看见M军朝他们冲来,大喝一声:“长刀所指,所向披靡!杀!”
“杀!”身边暴起的一声如雷声般的吼声差点把秦旭吓下马,扭头一看,原先在秦旭眼里一直傻不愣噔的秦节突然像变了身的奥特曼一样,拔出长剑第一个冲了出去。
“靠!”秦旭看见他冲出去了,也欲跟上,哪知身边的赵宏抓住秦旭的衣角焦急的道:“陛下,让他们冲吧,您龙体要紧,不可轻易冒险啊!”
看赵宏那迅捷的身手恐怕是早就有所准备的,秦旭使劲挣脱了几下,哪里挣脱的开,看见队伍前方的骑兵已经启动,整个队伍除了他们这边已经开始缓缓向前了,秦旭急得大吼一声:“朕命令你放手,否则,杀无赦!”
赵宏一惊,松开了手,转瞬间反应过来如果秦旭就这样冲出去死在战场上,那不单单他会被杀头,连。。。。。。“陛下!”赵宏无奈的喊了一嗓子,只好拿起剑跟在秦旭**后面去追这个要命的祖宗了。
秦旭马快,几步便冲到了步兵身前,可是他却没有奥特曼那种骑术,只见奥特曼变身后几个纵身就躲开了步兵不断向前突进,秦旭无奈只好跟在步兵后面慢慢冲,此时,秦旭陡然想起如此冲锋跟送死一样,忙下令:“不要理会坦克,冲过去,冲过去,坦克交给步兵!”
八百米的距离说长也长,可是对于骑兵而言,其实只是挽几个刀花的时间而已,特别是两方都在迅速靠近的情况下,碰撞的时间更是短暂,秦旭刚刚说完不到三十秒,秦节等人就冲到了骑兵队伍里,坦克已经近在眼前。
幸好秦旭下令的早,秦节等人俯身靠着高超的骑术几个闪身窜过了坦克群,也多亏此时埃森特的坦克已经不多了,并排开来也就几十辆而已,而坦克后面的则是在装甲车上或者在地上奔跑的M军士兵。
等秦旭跟着步兵吃了一嘴沙尘冲到坦克面前时,秦节带领着秦家骑兵已经在M军步兵群里杀了一个来回。
M军士兵个个体格健壮,身材高大,生死之间也爆发出了极其强悍的战斗力,经常是好几个士兵同时抽出军刀猛刺秦家骑兵,战马吃痛,将许多骑兵掀下马背。
秦军上马是所向披靡的骑士,下马则是纵横无敌的步卒,一腾身跳起抽出长剑开始了白刃格斗。
M**人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武器没有秦军长,但是锋利度却一点也不差,特别是这些M军现在人多,拼着一个人让秦军捅穿也死死抱住秦军士兵的身体,让自己的战友得以欺身将秦军至于死地。
秦节奥特曼别看他平时似乎窝窝赧赧的,但是能成为一军之主绝对不是凭借着关系走后门这些野路子,只见秦节闪躲转身,脚步微错,手中的长剑或刺或洗,或劈或斩,几步之间已经格杀了数名M国大兵。
其实剑本身并不适合大规模械斗。春秋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车战所用兵器以长兵???戈、矛、戟???为主;短小的剑对战车上的甲士而言,无直接的斩杀之用,主要用途是“防检非常”,即用于防身,用于弃车后的短兵相接。所以它主要配备给作为“致师”的虎贲(敢死队性质的步兵勇士),以及随车步战的“徒附”。
到了战国,骑战步战皆大大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短兵,剑的位置便骤然提高。这时,为了提高杀伤力,剑体需要加长,但由于当时铁的锻造冶炼技术才刚刚开始,其成熟度远远不及青铜,再加上大秦人那独特的思维模式,于是出现了近一米的青铜长剑!而相对于当时的六国来说,最长的剑不过六十至七十厘米!!这就是说,在战场上,往往秦军的剑已经刺进你身体三十厘米了,你的剑连人家边都没有碰到!!!
再看看现在的战场上,M国大兵们用的武器连当时六国的兵器都更不如,大部分是短小的军刀,虽然军刀一般制作精细,材质都是百炼钢,但相对于青铜剑来说,唯一的弊病就是太过短小了。秦军的格斗搏杀技术又是从与六国的征战中用鲜血积累起来的,跳、躲、腾、闪每一个错步都能轻易划破M国大兵的喉管而不让他们的军刀有机会和长剑相撞。
剑术在传统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舞练”,着眼于寓兵于舞,赏心悦目,行气活血,养性抒情。公孙大娘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另一类是“相击”,目的在于格斗,讲究以短乘长,后发先至,撩刺纵横,克敌制胜。其他时候不算,反正现在秦旭认为秦节是其中的佼佼者。
剑注重的是刺、洗、劈、撩、斩、抹、格、削、挑、挂、云、绞这十二种手法,短短几秒钟时间,秦节就已经将这些招式一一使将出来,显现出一种另类的杀戮美感。
俗话说“蚁多咬死象”,更何况这些M国大兵可不是蚂蚁,他们是一个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生死之间爆发出来的勇气绝不在秦军之下,军刀不够长就跟你拼狠,一个M国大兵喉管刚刚被秦节的长剑划过,鲜血迸出却不理不睬径自冲上前想将秦节抱住,秦节无奈止住前进的势头,一个标准的侧踢将其踢飞在地上呻吟,但经过这么一个缓冲,秦节已经没有了冲锋的那个势头,被M军包围了!
---------------------------------------------
秦旭一下就急了,“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