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三世-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息。
外面的世界仍然时不时传来震天的响动。喊杀声时不时传来,可这些除了会让那两个女孩不由自主的皱皱秀眉外根本不会引起其他的反应。
年轻人睡不着,随手拣起一本书,轻轻地翻动着,书名赫然是战争爆发前一度热销地书《西方人畏惧的庞大东方帝国》这是一本述说中华政府为何要攻打台湾,而西方世界为何要进攻中华地书籍。这本书是中华政府秘密授予发行的,目的在于对民众解释发动台海战争的目的和原因,让民众聚集起对这次战争的战争情绪,算是战争动员的一种吧。对于这本书中华的许多媒体都争相报道过。当然。这也是中华政府秘密授权的。
书中论述了中华两千年的伟大和辉煌,向民众灌输了一种中华民族至上的思想。对于中华这个拥有两千年文明的种族来说。“伟大”,“至上”这些词语一点都不过分,甚至在某些人看来还嫌不够。
有人说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可是这个民族连自己的国家都才建立几十年而已,之前更是一个连西方人都厌恶的种族,有什么资格来和中华民族论“伟大”?
也有人说德意志民族是最厉害的民族,不过说这话的人显然忘记了德意志民族它的起源并不是以一个主体民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如此一个杂乱的民族怎么和纯正的中华民族论“至上”呢?
书开始畅销地时候并没有爆发战争,秦军更是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但是这本书里却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提到了秦军的强悍,当然。这个观点在现在看来是犹如预言一般准确。
这个年轻人有着非常修长的手指,只是每个手指的指节上都缠着绷带,似乎带着伤。在他的旁边是一个大大地旅行包,包鼓鼓的。他的眼神很锐利,很有神,也很忧郁。是那种让小女生看见就会尖叫的类型。此时这双忧郁的眼睛更加忧郁地看着手里的书,一页一页。这个图书馆有应急发电机,不过为了防止灯光太过显眼招来导弹,所以一层这里点的是一盏白炽灯谁也不会真以为楼顶的避雷针真能避过敌机的轰炸,这大楼到现在都没有被炸弹亲吻除了极佳地运气外,天上那舍身忘死的中华空军才是保护他们的上帝!
“泱泱中华怎么就沦落到又被敌人打上门了呢?中华这几年韬光养晦地政策难道错误了吗?我们只是需要一个通道,一个通往世界强国,一个走向强盛的通道而已,而且我们找的这个通道只是拿回属于我们的领土而已。难道这也错了吗?为什么这些西方国家会如同防范强盗一样防范着我们呢?难道他们就这么看不得我们中华强盛吗?”
年轻人轻轻合上书,嘴里忍不住低低的询问着。他的这些问题只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提问,根本没有想到有人能回答。
但一个坚定的声音却在他身边响起:
“是的!西方世界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强盛地中华崛起在东方!”
年轻人抬头。说话的却是那假寐的两个女孩之中的一个。说话的女孩有着很秀气的鼻子,脸圆圆的,带着一幅眼镜,透露着一种邻家小妹的清纯和可爱。而不说话的那个女孩却是成熟无比,身上地衣着也显出几分时尚,脸庞上带着几分娇艳,一双媚惑众生的眼睛更是将她衬托的无比艳丽。
年轻人有些错愕,如果这番话从那个成熟的女孩嘴里说出他或许还会觉得自然,但却偏偏是那个显得无比弱小的女孩说出来的。
“为什么?”年轻人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顺嘴就这么问了出来。他也不知道自己问的是为什么西方人会敌视中华,还是问为什么这番话会由你说出来。
还是那个带着眼镜的女孩,她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推了推鼻梁上地眼镜,用疲惫但坚定地口气道:
“因为的原因很多,根本地原因应该还是在中华民族的本性上面!
对于中华民族的本性,其实西方人看的比我们更加透彻。
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坚韧勇敢等等这些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但是强烈的复仇**。如海啸的服从性,似大海的同化性也是我们民族的危机点。
一旦中华崛起,西方人从历史上就可以看见自己文明的结局。
不错,中华民族经过以西方文明建立起来的新科技文明以后有很多改变,但是中华民族那强烈的同化性是不会改变的。
西方的基督教在经过大航海时代后,被那些一手拿刀一手拿圣经的恶棍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都被那些拿着圣经的传教士征服了,但他们的同化路程却在中华土地上受到了最大的阻力,最后乃至用上了坚船利炮也依然未能同化掉我们的文明。要知道那个时候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虚弱的时候。在那个时候西方人都没有能完全将我们同化。那等我们强盛起来之后呢?你认为一个拥有绝强实力,又有强大报复**和同化能力的民族会放弃向世界扩张它的威力吗?”
答案不用年轻人回答。他只是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憋了半天,他才愣愣地道:“小姑娘,你是不是传说中的博士后啊?”
听见这话,这带眼镜的女孩露出了一丝笑容:“不是!这些话都是一个人告诉我的!他还告诉我,即使中华民族是这样一个民族,他也会永远站在这个民族这一边,而且他还要为这个民族装上最坚固的铠甲,最锋利的獠牙。。。。。。既然世界各个民族都在想着置对方于死地,那何不让中华这个伟大至上的民族成为最后站立在世界上的那一个呢?!”
“哈哈哈哈哈,好,痛快!”那个原本呼呼大睡的大汉突然起身击节赞赏,巨大的响动甚至吵醒了其他人,被吵醒的人无不投来鄙视的目光。可那大汉丝毫不在乎,依旧用大嗓门对女孩道:“小姑娘,你这个朋友真有霸气。我固伦哲猛最佩服这样的好汉。有机会你一定要引见我认识一下他。哈哈哈哈哈,你叫什么名字小姑娘?”
说了半天年轻人才想起自己连人家名字都不知道,于是也调过头对那女孩道:“我叫吴鑫,我也对那位要为中华民族上铠甲;装獠牙的朋友很感兴趣,呃,冒昧了;请问你们叫什么呀?”
这次带眼镜的女孩没有说话,似乎刚才那个固伦哲猛的话刺激到了她。
半晌,她旁边那艳丽的女孩叹了口气道:“你们要见的那个人或许不会不会见你们的。。。。。。。唉,我叫何妍,这是我的姐妹,她叫西湘。。。。。。。”
正文 第一三九章 展布经纬天下动
军空降徐州的情况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华高层。主席赵菁华从睡梦中醒来召开紧急军委会议。紧急军委会议不同于一般会议以冗长的演讲为开头,赵菁华等人都是直入主题,探讨解决方案。但是最后的讨论结果却是命令许凌加速行军速度,驰援徐州,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讨论成果。
事实上在前线的许凌比中央要早知道M军空降徐州的事情,蒙僖一调动战机前往宿州时许凌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而后M军对徐州的大规模空降更是没有躲过拥有中华卫星操控权的许凌。不过得知M军空降徐州后的许凌却没有下令迅速驰援徐州,反而命令由河南入安徽,准备接管秦军各个据点的部队放缓行程。这个命令让前线的指挥官们一头雾水,不过这个时候就算由再多的雾水他们也必须听从命令。就算军委会议之后,赵菁华亲自对许凌下令驰援徐州,许凌也依然没有动作。
许凌到底想做什么呢?难道他不知道徐州时九省通衢,丢失徐州等于丢失整个华北的道理吗?
不是的。
许凌拥有对整个中华卫星的操控权,不像蒙僖只有对卫星的使用权。正是对中华卫星的操控,许凌对M军这次的空降有更全面的认识。的确,M军对徐州发动了自从宿州会战之后最猛烈的攻势,不但在新沂方向持续对中华第一骑兵师发动了牵制性作战,还陆续从南京战区抽调了大部队进补攻击徐州的战斗序列。按照卫星成像来看,南京的台军至少从南京守军中至少抽调了一万人,而且这股台军正急速绕道淮安,扑向新沂。如此看来,新沂的中华第一骑兵师将会承受最大规模的攻击。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南京守军的实力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如果,许凌此时也对南京实施一个大规模的空降行动呢?
擒贼先擒王,允许敌人对我们实行斩首行动。就不允许我们对他们实行吗?对南京实行大规模空降,一旦成功,中华的空降兵在南京扎根,在这个敌人所谓的总后方搅个天翻地覆,中华主力再在正面实行最大程度地攻势,那敌人在华南的攻势将全线瓦解。而且即使失败了也不过损失万余兵力。在中华这个人口大国里,在最高战备命令下达后的今天,最不缺少的就是兵员。
这个计划太诱人了。中华在本土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战争,消耗了无数的精力和兵力,所为地不就是将敌人尽数驱逐出领土吗?“红色计划”已经将敌人对中华北方的攻势遏制,如果自己这个计划还能将敌人在华南的有生力量也消灭掉,那敌人在短时间内将不可能再对中华造成威胁,而他许凌也必将成为一个拥有极高声望的统帅,到时候估计晋升元帅军衔都不是梦想吧?!
这个计划虽然诱人。但是许凌并没有傻到以为可以马上实行。
空降计划谁都知道其攻击力和突然性,但是为什么这种行动没有频繁的出现呢?因为空降计划看似简单,但是却是最考验参谋部参谋计划能力的。空降行动不是说将士兵塞进飞机里。然后飞到敌人头上降落下去就可以的。一次成功的空降行动事前肯定经过稠密的计算和良好地先天条件。首当其冲的就是制空权问题。M军对徐州进行空降那是因为他们在苏北地区掌握了相对的制空权,而且趁着夜色出击,中华空军反应不及。制空权问题下来就是兵员问题,一次成功地空降行动必须有优良的士兵,这士兵可不是随便拉出一票人就可以胜任的。曾经有人计算过,成功训练一个优秀空降兵需要花费至少十万美金。M军此次空降正好就是利用了新增援的新编第四师,他们原先都是M国的海军陆战队,经常在世界各地作战,对于空降行动一点都不陌生。所以才能在第一时间对徐州进行最大程度的打击。
兵员问题外,还有对战争进行物资的计算,对人员空降后的统筹调度,以及如果战败后的撤退问题等等等等。
但许凌却认为这次行动成功率非常高。
中华军在徐州一带地制空权毋庸置疑。虽然蓝天骄子地翅膀还没有能够遮蔽这片天空。将所有炎黄子孙都保护在自己地羽翼之下。但是说到要保护一支空降部队去南京还是可以办到地。特别是在M军所有力量都投入到徐州上空地时候。安徽。湖广。河南等地地空军基地都可以起运成行。而且让许凌感觉这个行动成功率非常高地是。他手里正好有一支可以立即派上用场地空降部队中华七四五三部队!这是一支成军于60年地空降部队。前身是中华38军。38军是老牌地革命军队。曾经跟随着伟大领袖打过泸定桥。走过夹金山。砍过R本小鬼子地头。也穿过M国大兵地军靴。饶是一支战功赫赫地军队。这支军队刚刚从“红色计划”地济南战场撤下来。原来是准备给许凌当作最后地攻坚武器用地。结果却没想这支部队地存在却给了许凌天大地胆子。
反正军队是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地。军需物资。战斗所用武器都是现成地配比情况。不需要重新计算调度。而且许凌也是打着毕其功于一役。是死是活这一次地态度。所以也不用考虑什么战败地问题。
想好这些问题后。许凌已经打算冒险尝试一下这次空降南京地行动。最大地遗憾是不能让秦军加入到这次攻击中来。如果秦军能放弃回援徐州。在此时全力攻击南京。那台军地结局是可以注定地。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还由诸多地变数。
不过要这些古人放弃勤王地念头是不太现实地。所以许凌就没打算告诉蒙僖。而要让中央同意他进行这次冒险。不顾盟友地安危这显然也是不现实地。许凌只好拿“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来安慰自己。
于是这次逆势而行地空降行动就这样确定了下来。不过在这之前。许凌还要联系一个人。一个在新沂战场上拼杀地人他地儿子许少阳。
“你部撤出新沂战场。跟随回援地秦军一起固守徐州!”这是许凌对许少阳下达地军令。许凌地意图很明显。既然M台联军将对新沂发动最打迁都地攻击。目标是打下徐州。击败秦军。那这份炮火就不应该让自己地儿子承受。而且第一骑兵师在许凌地设想里可是还有很大地用处地。不能在这一战中消耗干净。让许少阳撤回徐州。是保全自己儿子和这支有生力量地最佳办法。
但是这个命令明显是不对的。新沂的存亡是关系到徐州东翼战线的重大问题。一旦新沂失陷,那徐州将无险可守,敌人会直逼徐州城下。
可是许凌根本不管这些。虽然名义上中华第一骑兵师归属秦军指挥,但是谁都知道,许凌的到来就意味着这些中华军将全部归许凌节制,许少阳在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才刚刚得知徐州遭受攻击,这让他也有点动摇。
在许凌地一再强调下,许少阳决定在天亮后撤退。
凌晨四点三十分。徐州告急两个小时,蒙僖的部队已经尽全力往徐州赶。他征用了宿州几乎所有的车辆,幸好之前地休战时间里,部队对道路进行了一定的维修。所以连绵不决的车队才能在深夜里如一条长龙赶往徐州。
战争是残酷的,很多道路被毁,桥梁坍塌。车队只能走走停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虽然已经出发两个小时,但是军队只行进到泗县大王庄一带就停止了。原因嘛,桥被炸了,而负责行军途中搭建桥梁的前锋部已经在之前的路途中用完了所有建桥材料,就地取材搭建浮桥需要半个小时。
冬季的降雨已经结束,但是河流的暴涨局面却没有消停。河水冰冷刺骨。可是秦军将士们却依然义无反顾的跳进河水里,用肩膀扛,用手臂顶,想用血肉之躯为后续地车队创造前进的浮桥。
“将军,前面的水流太急了,浮桥很难搭建。。。。。。”前锋部消息传到了蒙僖耳中。但是蒙僖却只说了一句话:“陛下遇险,急需我等前往救援,不管水流有多急,哪怕是用尸体填。汝也必须在两刻钟之内将浮桥搭好!”
“诺!属下必定拼死以赴!”听见陛下遇险,前锋部也没有任何废话,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水流真的很急,刚刚下过雨的河水卷着沙石击打着水里的秦军将士。黑金战甲的保暖效果不错,但是防水效果却一般般,无孔不入的水流轻易的灌进秦军将士地身体里,贴身的保暖内衣却浸透在寒冷的水中,那种由内至外的刺冷让很多人都有一种晕眩的感觉。一个年轻的将士被冷水一刺激,脑子顿时晕眩。幸好身旁的人眼尖。一把将他抓住,不然一个年轻的生命可能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消失在了这茫茫的河水中。不过这个年轻地小将士只是少数地幸运儿。而大部分将士却没有这种幸运。
这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水宽七米,平时水深就在一米五左右,此时雨水一过,水深已经增加到了两米。绕道而行显然不现实,秦军只能用生命来搭建这座浮桥。秦军将士虽然高大,但是两米地身高在那时看来也算巨人了,秦军将士可不是每个人都有两米的。而且由于急行军,搭建浮桥的材料很匮乏,秦军将士只好采用古老的办法,砍伐树木!先砍下一些垫脚用的树木,深**河底,然后抬着最粗长的树枝一步一桩地往河对岸行去。幸好这里是江南水乡之地,树木还算繁茂,如果放到陕西,山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恐怕想找棵垫脚的树干都是千金难求。
前锋部拼着一口气,在损失了十七个人之后浮桥终于搭建好。蒙僖用力踩了踩这个用将士们鲜血搭建起来的浮桥,眼中有了一股难掩的悲戚:“前锋部各将士加军功一次,阵亡将士抚恤加倍!”除了这些,蒙僖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补偿这些为了大秦王朝的霸业奉献出一切的将士们。
秦节在亲兵的搀扶下也走到了蒙僖身边。他的身体是越来越差,小树林一战留下的伤口虽然愈合,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寒气入体,秦节总是会莫名其妙的一阵发冷,又一阵燥热。他看见蒙僖眼中那一抹深藏地悲戚,但又不能多说什么。只好悠悠道:“蒙将军,等见了陛下,末将会向陛下据实承报!这些将士的英灵绝对不会白白牺牲!”
浮桥很宽,将士们足足用搭建出了近两米的宽度,车队就在蒙僖和秦节的身后轰轰驰往徐州。蒙僖望了望徐州方向,抹去那丝悲戚,振作道:“秦将军,咱们还是尽快赶往徐州吧!已经两个小时无法和徐州联系上了,实话说。我心里真的很担心徐州的情况!”
秦节也是一脸担忧,但还是宽慰蒙僖道:“徐州城固若金汤,我大秦士卒又尽是忠良。想必一定能坚守到我们赶回地。。。。。。。斥候不是已经前出十里吗?可有信息传回?”
蒙僖叹了口气,刚要说话,耳边的通讯器却顿时响起,是前锋斥候的消息:“将军,前方十五里发现敌军。。。。
“敌军?数量多少?兵力配置如何?其意图能否猜测?”蒙僖没有问为何这里会有敌军出现。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虽然在离开宿州时蒙僖已经调出卫星图查看这附近没有敌军,但是又有谁能保证敌人不会在此时出现呢?!所以蒙僖直接询问敌人的数量和出现在这里的意图。蒙僖希望这股突然出现的敌军不是来阻截他们的,如果时来阻截他们的,那只能说明一个情况徐州城的情况已经危在旦夕了。现在负责秦军侦察任务地都是进入中华军校学习过的新式秦军。对于敌军的战略意图都有一定地判断力。
“敌军一行为三千人左右,都是步兵,大概有四百余士兵还在使用现代热兵器,其余士兵都装备着黑金战甲和冷兵器,没有长矛兵,他们正在急行军,配备六辆重型火炮运输车,方向是徐州,所以属下判断其队战略意图是妄图攻击徐州!”前锋斥候的声音压的很低。显然是已经接近到敌人很近的位置上了,蒙僖都能听见他胸腔里那紧张时不断起伏的心脏跳动声。
“嗯,你做的很好!不过不要靠的太近,免得被敌人发现,随时汇报他们的行踪!”蒙僖说完就挂断了通讯,转头将现在的情况告诉了秦节。
“地图!”秦节地亲兵赶紧将地图铺开。蒙僖和秦节仔细一看,不禁都皱了皱眉头。
秦节道:“敌军到底是从那个方向来的?难道他们的目标真的是攻击徐州吗?还是说这只是敌人的一个诱敌之计?蒙将军,这三千人我们是否要尾随上去吃掉呢?”
蒙僖思考时不喜欢做声,只是闷闷的看地图。这时秦节身边的一个亲兵插嘴道:“按照敌人有六辆重型火炮运输车的情况来看。这股敌军应该是占领淮安之后走宁徐高速,然后转道104国道。在张家集一代分兵**到我们前面的。其意图应该很明显,就是偷袭徐州!”
蒙僖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赏,道:“你是何人?”
这个亲兵听见蒙僖地问话,谦恭的低下头行军礼道:“中华军校速成班一期学生邹见深见过将军!”
“邹见深?”蒙僖皱皱眉头,想不出自己的记忆力有这么个人才,不过转眼就把这个念头放下了,又道:“哦,说说你怎么知道敌人是分兵走到我们前面的?”
“诺!”邹见深抬头看了看秦节,秦节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于是他才继续道:“属下曾经从宁徐高速往宿州赶,所以见过那里的路况,除了各别路段外,整个宁徐高速和104国道还算畅通无阻,而淮安是攻击新沂的前哨据点,敌人之前既然已经进兵淮安,那他们没有攻击新沂,那必定是从宁徐高速转道攻击徐州。
只是这里还有一个兵力问题。南京是台军的大后方。其统帅不可能部留多一点军队以备不时,按照我们的情报来看,敌军这次增援新沂战线的军队大致在一万左右,之前在新沂地敌军已经有上万之众,加上这些援军应该能增强军力,但是我们知道。中华骑兵师是中华地尖兵,战斗力肯定不容置疑,就算敌人再增加两万人也不可能瞬间击败中华骑兵师。这点我们清楚,想必敌人也一定清楚。所以他们这一万人明眼上看去是想攻击新沂,其实是打了声东击西的主意,他们想从淮安直接攻击徐州!宁徐高速和104国道地畅通给了他们这个声东击西计划赢得了便利。
至于他们地分兵这是属下的猜测。属下在想,如果是属下领兵也绝对不会将这一万人排成一条线直扑徐州。奇正相辅方才是用兵之道。毕竟声东击西的计策在现代通讯这么发达的今天太容易暴露,那么在这个声东击西的计策上再使用一次奇正结合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三千敌人行军如此匆匆隐蔽,想必就是奇兵。如果属下猜测无误,那另外地七千人正兵肯定也从另一条路扑向徐州。”
邹见深的见解非常清晰明了,将敌人的计策简直说的透析之极。如果加以时日。这个邹见深必定又是一个大将之才。秦节对邹见深的分析也颌首微笑赞同。不管怎么说,邹见深的这番分析已经为他在秦节和蒙僖这两个秦军高级心里留下了很高的分数。
“嗯,那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蒙僖此时没有心情为又发现一名将才开心,还是淡淡的问道。
“属下以为这支奇兵还是太倒霉了。他们没有想到我们秦军也正好从这条路回援徐州,而且这支奇兵带着重型火炮,看来是想要攻城的,其部队兵员想必以步兵为主,既然这样,我们可以以骑制奇!”邹见深地手指顺着地图指到一个地点。凌厉地道,“这里,就在这里,给属下一千骑兵,只要一刻钟时间,属下必定彻底击溃之!”
蒙僖一看,邹见深所指的地点是冯庄!
冯庄已经算是徐州郊区。如果路况允许不过半个小时的车程。而且这个地方地势平坦,绿草遍地,非常适合骑兵冲锋。只是。从这里到冯庄至少还需要六个小时,难道就在这六个小时地时间里一直坠在这三千敌军的**后面?
“以奇制奇!既然敌军认为只靠这一万人就可以攻下徐州,那我们就在徐州城下给他们当头一击,反正我们前进的速度最快也要六个小时才能赶回去勤王救驾!如果以骑兵在一刻钟之内击溃了这支敌军,那挟胜利之威再击溃另一支敌军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邹见深自信满满。
对于这个攻击计划蒙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实际上,这个计划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秦军的体力问题。秦军将士不是超人,在赶了整夜的路之后还要发动两次歼灭战,这对秦军将士的体力将是一个重大考验。而且这次回援的秦军以禁卫三军为主。他们都是接连征战。进安徽,攻江苏。然后又大步撤军,再驰援徐州,一路上几乎都没有怎么休整过。军士身心皆已疲惫不堪,要不是一股勤王救驾地信念支撑着能不能走到这里都难说。当然要消灭这三千人还是可以的,但是要在消灭这三千人之后再消灭另一支七千人的敌军,这恐怕就难了。
秦节也想道了这个问题,只是他看蒙僖没有吭声,也就没有提醒这个自己看重的新生将星。
邹见深看见蒙僖听完他的计划没有说话,眼神也渐趋寒冷,于是立即收起了那股自信的表情,谦恭的站立一旁不言语。
半晌,蒙僖长出一口气,看了看邹见深,然后对秦节道:“恭喜秦将军又多了一位未来将星!呵呵,只是,饭量多少是要看自己胃口是否能达到的。。
邹见深一头雾水地看着秦节。秦节摆摆手,含蓄地对蒙僖道:“将军见笑了,见深也是勤王心切,其计划只是粗略意见,以后还要将军多多提携!”
蒙僖呵呵一笑,掉头对传令兵道:“立即传令各部人收声。马衔枚,低调前进。大秦重骑团前出六里,紧跟那三千敌军,得我将令方可出击!”
“得令!”传令兵领命而去。
大秦重骑团终于又派上用场了。徐州城内。
蛰和极无锋的出击让M军陷入一时地混乱。秦军御林军一部和二部没有费多少周折就各自冲出了M军的包围。
这多亏此时M军新编第四师的空降兵们还在四处杀人放火,还没有完全聚拢到徐州医院。
冲出包围圈的蛰立即按照秦旭的吩咐将队伍散开。以伍为单位,四散而出。蛰初步的设想是联系到望山岗的秦军驻军。然后以森林公园为依托在那里设立一个据点,和徐州医院互为犄角。同时和极无锋地二部互为呼应,拿下玉龙湖边上的广播电视大楼。只是,巷战这玩意地确很难控制。现代地城市又大,在失去了通讯器的情况下,秦军只能采用最原始地口口相传地方式来保证各部队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秦军在M军的攻击下很快就变成了各自为战。还好的是,秦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堪称强悍。一栋大楼里只要躲藏着五名秦军,M军不用一百人根本攻不下来。M军分兵处处。却毫无建树。秦军在徐州的据点一下扩展了无数。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用外围的秦军回援,M军就会失败了。不过M军不愧是现代巷战的老手。很快揣摩出了秦军的意图。他们现在放弃了对各个据点地围剿,而是集中兵力攻击徐州医院。
这下秦旭的压力大增。M军从西安北路,南路,淮海西路,东路同时进逼而来。作为据点的城建大厦,金穗大厦顿时险象环生。
时间在一点一点流逝,随着时间地延长,徐州市民慢慢的也发现了真正屠杀平民的不是秦军,而是M军。中华平民已经不是百年前那些只会投降不会反抗的愚民。他们深知如果自己不抵抗,作为战败者是没有权利向战胜者要求什么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零零散散的平民抵抗在徐州城内出现。只是中华的武器管制使得中华平民的抵抗力非常微弱,反倒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和一些贫民居住区地抵抗略显规模。没办法,少数民族在中华各地是允许携带刀具的,而那些贫民区居住的人更是以混混居多。他们彪悍不怕死的性格在这个混乱的夜晚显现无余。再加上M军的管控力度实在没有办法大规模波及到这些位于城市边缘的地区,于是数支平民组成的队伍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