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心语-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等会儿黑三郎回来时,咱干脆把话挑明算了。我顿时脸色苍白,紧张起来。阎婆惜又说: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你要是不想让他知道,那就得答应以后常来看我!

  一来我也是个酒色之徒,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便又勾起了俺满腔###;二来,阎婆惜已经知道我在县衙上班,我怕要是不答应,她就会胡闹一气,让我吃不清兜着走。于是,我只好爽快地答应说:你放心,今后我一定来看你。阎婆惜说:记住,我会一直想着你!这时,宋江刚好解手回来,说:接着喝,接着喝!结果可想而知,那天我醉得一塌糊涂,被宋江找人送回了住处。

  七、重温旧梦

  后来我就趁宋江不在时,假装做找寻宋江,去到他的家里,和阎婆惜重温旧梦。自从我两个重新勾搭上以后,打得异常火热,如胶似漆,夜去明来。渐渐的街坊上的人也都知道了。宋江耳朵里大概也听到了什么风声,赌气连续有好几个月不到新家里去。我就趁机天天住在那里,与阎婆惜颠倒鸾凤,###快活。

  尽管我和婆惜地做为,应该受到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我这样做,也有点不仗义,不够朋友。但我敢说,我们后来是偷情偷出了真感情,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日久生情吧”!我敢说:阎婆惜对我是真心相爱的,我对她也是真心喜欢的。这个女人的床上功夫了得,玩起来花样繁多,太讨人喜欢了。她经常把我###得心潮澎湃,###亢奋,能连续在一个晚上###两三次。要不是老阎婆多事,那一晚非得把宋江强拉到新家团聚,阎婆惜就不会送命,我俩的婚外情就还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八、多事的老阎婆

  据知情人士说,哪天的傍晚,宋江下班回家,半路上却碰上了抢劫生辰纲的主犯刘唐。原来是晁盖他们感激宋江暗中通风报信的救命之恩,特地派刘唐带着一封书信和一百两黄金前来酬谢。宋江在一家酒店里招待了刘唐,只留下了书信和一根金条,说自己现在花县衙里的公款很方便,暂时用不了那么多金子。然后,以风声太紧,不便相留为由,打发刘唐连夜返回。

  阎婆就是在这时找到宋江的。她老人家可能是怕宋江长期不回新家与婆惜团聚,就会不再给她们发放生活费,断了她们母女的生计。所以,强拉硬扯把宋江缠回了新居,在她看来“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白天吃得一锅饭,晚上合枕一枕头。”根本没必要闹到如此仇恨的地步!殊不知感情这东西怪得很,爱情是很讲究缘分的。大家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阎婆惜眼里压根瞧不上宋江,这是任谁都解决不了的大难题!

  当时阎婆惜正在楼上的住室里,歪在床上想念我,听她母亲在楼下喊:婆惜呀,你的三郎来了。她就以为是朝思暮想地我去了,欢快地整理一下头发,跑下楼去迎接我,没想到却看见了灯光里坐着地是宋江。接下来,阎婆又安排酒席,企图通过调解,缓和夫妻两人的紧张关系,还硬采取强制手段,留宋江晚上住宿。大家想一想,两个互相看见就觉得烦的男女睡到一张床上,该是个什么滋味!结果是他们夫妻两个打了一晚上“冷战”,看看天色将到五更,宋江气咻咻地骂着出门去了,却把身上束的那条紫罗鸾带和书信、金条,全部忘在了床头的栏杆上。

  九、一往情深的阎婆惜

  阎婆惜对我真地是一往情深,处处为我着想。她看见那条紫罗鸾带,首先想到得是:我先收拾起来,以后拿给张三系。当她发现招文袋并顺手打开,往桌子上一抖,抖出里面的那根金条和书信,在灯下看见黄澄澄的那根金条时,心里想得还是:这是上天特意要送金子让我和张三买东西吃。这几天看见张三瘦了,我也正要买些滋补品给他补补身子。待她看到晁盖写给宋江的书信时,将金子放下,把那书信展开在灯下看,想到得还是:我正想和张三两个做长久夫妻,却苦于想不来办法。原来你宋江和梁山泊强贼通同往来,他们送一百两金子给你。今日你黑三郎要栽在我的手里了!真是时时处处想念着我,其情之真,其爱之深,令我一辈子感动不已!

  十、阎婆惜丧命

  阎婆惜以此为要挟,逼迫宋江答应三件事:一是交还原来的文书,重新书写,任从她改嫁与我,宋江不准争执。二是家里的所有物产全部留给婆惜,宋江空手离家走人,并且也要写下一纸文书,不许日后再来讨要。第三件就是要宋江交出梁山泊晁盖送的一百两金子。对于前两个条件,宋江满口答应,就是那一百两金子,因为他没有接受那么多,说什么也拿不出来。阎婆惜拿着梁山上写的书信,扬言要到县衙大堂上说清楚,结果两个人就发生了抢夺争执,最后,宋江恼羞成怒,拽出那把压衣刀子,一刀把她给杀了。

  我知道阎婆惜是为了能和我长相厮守,才对宋江提出苛刻条件,从而惨遭毒手的。她和我通奸有罪,但罪不致死。宋江私通梁山,串通强盗,放跑要犯,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我必须帮助还不算是我“丈母娘”的阎婆打好这场官司,把宋江绳之以法,以告慰我心中亲爱的阎婆惜!

  我决定这样做了,不管后人怎样评价我!不管!

  参考《水浒传》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我晕:蹭酒吃蹭出官司来
一、介绍一下“香糟姜”的制作工艺

  我叫唐牛儿,是在郓城县做小生意卖“糟腌”的。“糟腌”就是用“香糟卤水”泡制的生菜,属于泡(腌)菜类的佐食菜肴。大家在酒店饭店里,经常可以看见厨师烹调制作菜肴的过程中用到“香糟”,随着香糟的加入,锅中的菜肴立即香气扑鼻,###垂涎。这是因为香糟具有香气馥郁、除腥气、提鲜味、增食欲的特点,因此在烹调时常常被作为提鲜增香的调味品被广泛使用。

  那么,我今天就给您介绍一下香糟卤水的制作方法:香糟是用谷类发酵制成黄酒或米酒后所剩余下来的残渣(即酒糟),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而成的制品。家用香糟卤水的一般制法是:将冷水三斤倒入锅内,加盐一两半、葱白四根、姜片两块,然后将水烧沸,离火冷却后把汤倒入约四斤左右的香糟中,搅拌均匀。再用一个布袋,把糟汁倒进布袋里,过滤出卤汁,然后再加入黄酒八两,大料少许调和均匀即成。

  我最为拿手地特长就是制作香喷喷的“香糟姜”,方法是:取鲜姜一百斤,食盐二十斤,香糟七斤半,将鲜姜洗净去皮,放入缸中。把食盐加入清水三十五斤烧沸,冷却后加入香糟搅匀,然后倒入生姜缸中,糟汁以淹没姜体为度。密封腌制一个月后,即可食用。你要是想知道我所卖得“糟姜”吃起来味道有多么鲜美可口,还是请您看一首诗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做得《答刘原甫寄糟姜》:

  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劚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怎样?读了这首诗,没有吃过“糟姜”的您也想买点尝尝吧?没问题,您啥时来都行,保质保量,敞开供应!

  二、再说说“帮闲”这个职业

  好了,闲言少叙,下面咱说些正经事儿。由于“糟腌”是属于泡菜类,不是人们每顿饭必须的菜肴,再加上郓城县规模不大,城镇人口不多。所以,生意很冷清,挣不了几个钱。我这人有个小爱好,就是有事没事爱喝上几杯酒,因为手头比较紧巴,平常就在县城的大街上“帮闲”。

  “帮闲”,顾名思义就是帮忙打发闲散时光的人,也就是专门陪着官僚们消遣玩乐的人。这是个历史很悠久的职业,可以上溯到秦汉以前。那些吃喝不愁,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达官贵人或者手中有些权利的官吏们,觉得平时的日子寂寞,不好打发,就想玩点什么;又觉得一个人玩实在没意思,就需要有几个人陪着玩;于是,就产生了我们的“帮闲”阶层。您可千万别小看我们这个职业,“帮闲”帮出名气的大有人在:譬如信陵君手下的鸡鸣狗盗二位,还有那位闹吃闹喝争待遇的冯瓘,以及平原君手下自荐的毛遂等,都名留青史呢。

  “帮闲”帮成大官的也大有人在:最有成就最有名的,应该首推高俅高太尉了,此君陪着端王赵佶玩鞫蹴,玩着玩着,端王摇身一变成了宋徽宗,于是高俅也跟着成了高太尉,高官厚禄,大权在握。还有一位陪太子玩蛐蛐玩成宰相的贾似道。帮闲文人里帮得最有成就,活着时候威风八面的,自然是非蔡京蔡太师莫属了。他的字好诗也不赖,徽宗赵佶又偏好这一口,两个人自然少不了相互吹捧,一起切磋。切磋来切磋去,蔡京就成了当朝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高俅的官还大。一般来说帮闲能帮到蔡京、高俅这份上的,实在是不多见。象我们这些要文凭没文凭,要水平没水平的街头小混混,平时也就是领着公子哥打牌赌博,逛逛窑子,两边拿钱;顺便再拉拉皮条,介绍卖淫,不登大雅之堂,实在是混得很辛苦。

  我就常常得到县衙押司宋江在银钱上的帮助。因为我是他安排在下面的“线人”,只要发现一些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的事儿,我就偷偷去告诉宋江,弄几贯小钱花花。在我看来,宋江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只要他有事用得着我的时候,我就会义无反顾、拼命向前。

  三、想找宋押司弄几贯钱买酒喝

  这一天,我到赌坊里赌钱,输得一塌糊涂。输得狠了就觉得心里闷气,心里闷气,就想喝酒。但现在我是身无分文,实在没办法,我就去寻找宋江,从县衙前一直寻到他的个人住处,哪里都找寻不见。街坊上的人见我象无头苍蝇一样,满大街乱窜,就问我说:唐牛儿,你忙忙活活地找谁哩?我回答:我现在手头太急,要寻找我的老主顾,却到处找不见他。街坊邻居说:你的老主顾是谁,我们怎么不知道?我答:就是县衙里的宋押司啊。邻居说:我们刚才看见押思和他岳母阎婆两个一路说着话,从这里走过去了。我心里顿时想到:我怎么忘了,阎婆惜这个贼贱虫,自从她和张三两个人偷情以来,打得火热,只是瞒着宋押司一个人不知道,而今宋押司恐怕是也知道了一些风声,好长时间不到新院子里去,今晚一定是让那老阎婆虚情假意地缠走了。我的酒瘾上来了,又没钱买酒,真是急死人了,没办法,只好再厚着脸皮去那里寻几贯钱来,买两碗酒喝。

  四、顺着押司的意思编造谎言,却挨了阎婆的耳光

  想到这里,我就一直奔到阎婆的门前,见临街的屋门没关,里面灯光明亮,老远就清晰地听见阎婆在楼上“呵呵”地独自傻笑。我蹑手蹑脚攀着楼梯边上到楼上,隔着板壁缝往里面偷看,只见宋江和婆惜两个都低着头,那阎婆坐在横头的桌子边,口里杂乱无章地说些笑话。我偷偷地闪进房去,对着阎婆和宋江、婆惜,分别问了三声好。我猜想宋江这时肯定是不想呆在这里,但又没法脱身,因为我看见他瞟了我一眼,又把嘴往下一努,向我发出暗示。我本来就是个乖巧的人,一瞧这阵势就对着宋江说:小人到处找不见你,你原来却在这里喝酒玩耍,还喝得挺安稳!宋江马上说:是不是县里有什么要紧的公事?我赶紧顺着他的话说:押司,你怎么忘了?还是早间那件公事,您没有处理完,知县相公正在大堂上生气,已经派了四五批人在到处寻找押司呢,可就是找寻不着,眼下县令已经发怒了,押司立即随我动身去吧。宋江假装吃惊地说:原来是这么要紧的公事?咱们马上就走。

  接着宋江就要随着俺起身下楼,但却被那老婆子拦住了,她说:押司不要使这种手段骗俺,现在这么晚了,知县早就回衙去和夫人一起喝酒玩乐,有什么紧急事务要现在处理?这唐牛儿是溜着墙根过来的,看他那贼眉鼠眼的样子,也来瞒哄老娘!真是“鲁班眼前耍大斧”!象你这种雕虫小技,只能瞒哄魑魅魍魉,在老娘的手里骗不过去,我敢肯定绝对不是什么公事。我反驳说:真得是知县相公有要紧的公务,我从来不会说谎。阎婆骂道:放你娘的狗屁,县衙的公差都死绝了,有事还用得上让你来找人?老娘的一双眼,就象琉璃葫芦儿一样,刚才看见押司努嘴示意,叫你撒谎骗人,你顺嘴就编;你不劝说押司来我们家里住,反而编瞎话要他离开,常言说: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说着话,这老婆子跳起身来,抡起巴掌对我劈脖子就是一下,把我打得踉踉跄跄,一直从楼上打到楼下。我不敢还手,嘴里喊着:你凭什么打我?那老婆子吆喝说:你知不知道破坏人家的买卖衣饭,如同杀死父母妻子,你再大声纠缠,我就打死你这贼乞丐!她乘着酒兴,又往我的脸上连打了两个耳光,一直把我打出门去。我这次可是吃了大亏,就立在门前大骂道:贼老婆子,你别嚣张!我要不是看宋押司的面子,不把你这屋里的家具砸得粉碎才怪!你小心等着吧,就是这一两天内,我要是不结果了你,就不姓唐!

  五、惨案发生在凌晨时分

  当然,我只是说说大话而已,我可没有杀人的胆量。倒是在那个夜晚,在她家里发生了宋江杀死阎婆惜的血腥惨案。当晚,阎婆硬是把宋押司强留在家里睡觉。可他不明白地是,男女之间感情上的事儿,是勉强不来的,宋江夫妻二人感情已经破裂,还怎么可能在一起睡觉呢?他俩和衣分头而睡,非常别扭。宋押司勉强等到五更时分,就洗脸出门,准备回到自己的住处。他从县衙前经过时,看到一盏风灯在黎明中摇曳,原来是经常见到得卖汤药的王公来县衙前赶早市。因为都是熟人,王公请押司喝了一碗醒酒的二陈汤。宋押司蓦然想起:我经常喝他的汤药,人家从来都不收我的钱。我早些时候曾答应施舍他一具棺材,到现在还没有给人家。昨天晁盖派人送来金子,我接受了一根,就在招文袋里放着,今天就给这老汉做棺材钱,让他高兴高兴?待伸手去腰间取那招文袋时,才忽然想起昨夜把东西遗忘在阎婆惜的床头栏干上了。

  宋押司想到里面还有晁盖写下地书信,恐怕被阎婆惜看到,就慌慌忙忙,急奔回阎婆家里。但遗憾地是,他还是晚了一步,晁盖写的书信还是被阎婆惜看到了。阎婆惜以此相要挟,要宋江答应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索要晁盖信中提到的一百两金子。因为宋江根本就没有接收刘唐送来的全部金子,而是只收了一根金条;所以,当时他根本就没有能力拿出那么多的金子。于是,两个人就发生了争执,以至于最后宋押司一怒之下,一刀宰了阎婆惜。哪知那阎婆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哄骗押司和她一道,趁天色未明,买一具棺材把阎婆惜装殓,不要让街坊邻居知道。

  六、我出手为押司解了围

  这些情节,后世的读者朋友都已经知道,而做为事中人的我,当时却根本不知道。那时我恰好托着一盘子洗净的糟姜来县衙前赶早集,正好看见老阎婆拉住宋押司在那里喊叫冤屈说:大家快来呀,这里有一个杀人犯!县衙前有几个差役听见喊叫,走过来一看,认得是宋押司,就劝说道:老婆子闭上嘴!宋押司不是这样的人,有什么事你放开手好好说。阎婆说:他就是杀害我女儿的凶手,你们快替我捉住他,咱们一同到县衙里再说。但是宋押司平时人缘最好,深得全县衙上下的爱护和尊敬,那些公差都不相信这阎婆说的话,都不愿意出手捉拿他。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一见阎婆扭住宋押司不放,就想起昨夜她骂我打我的事来,顿时满腔怒气涌上心头,就把盘子放在卖药茶的老王的凳子上,钻进人群大喝一声:贼老婆子,你干什么扭住押司不放手?阎婆说:唐二,你千万不要把人抢夺了去,他真是杀人犯,你要是放跑了他,是要你偿命的!我一听,更加愤怒,根本没管她说得是真是假,上去劈手把老阎婆拉扯宋江的一只手掰开,也不问事由,伸开手掌往阎婆的脸上就是一个耳光,把她打得眼冒金星头脑发晕,不由自主松开了拉宋押司的另一只手。宋押司得到解脱,钻出人群,一溜烟跑掉了。

  七、管闲事管出官司来

  那阎婆一见宋江跑掉,就一把揪住我说:宋押司真地是杀了我的女儿,你现在却把他放跑了,你不能走!直到这时,我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对,慌忙辩解说:我怎么知道他是杀人犯!阎婆叫喊说:大家替我捉住这个杀人贼呀!不然的话,就要连累你们也吃官司。那些衙门的差人,原来是碍于宋押司的面子,不想动手捉他,现在看押司已经跑掉,捉拿我时就不讲情面了。大家一齐向前,一个人抓住阎婆,三四个人过来紧紧地抓住我,把我横拖倒拽,一直推进县衙里来。知县时文彬和宋押司私人关系最好,有心要替他开脱,让手下人把我捆住,打了四五十棍,还翻来覆去地审问,妄图把罪责统统栽在我的头上。后来,尽管看我确实是不知情,但还是叫取一面枷来把我锁上,关在监牢里。

  大家说,这件杀人案本来跟我没有关系,就是因为我想蹭顿酒喝,没想到却蹭出了一场官事来。都怪我头脑简单,容易发热,胡乱管闲事管出来的祸!我想郑重地提醒大家:一不要嘴馋贪酒,二不要多管闲事,免得###烧身后悔迟!真地,大家切记!切记!

  参考《水浒传》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 想看书来

你心里装着穷百姓,俺到死都感激你
《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系列之四十四

  王公(郓城县城买汤药的小摊贩):

  你心里装着穷百姓,俺到死都感激你

  我老汉没有身份地位,人微言轻,报答不了押司什么,但我发之真心地对他说:你心里装着小小老百姓,俺到死都感激你!老汉别的能耐没有,今后凡是押司来喝“汤药”,我是坚决不收钱了。

  一、我说的“汤药”不是你们所说的“汤药”

  我是郓城县卖“汤药”的王老汉,人们都叫我王公。可能好多人对我说的“汤药”一词不太理解,认为是人生病后,看大夫抓药,然后再把中药放在砂锅里煎熬而成。我说你这话说得半对半不对。说你对,是因为这汤药确实是中草药配方,放在砂锅里煎熬而成;说不对,是因为我熬制的“汤药”和专门用来治病的“汤药”不太相同。准确地说,我熬制的“汤药”应该是属于保健饮品之类的,大约相当于后世的某些保健饮料。也分为“健身养生类”、“养颜美容类”、“清热去火类”、“滋补类”、“减肥类”、“醒酒类”等若干系列几十个品种。你要是坚持天天喝,对身体绝对有好处,饮过之后,包你“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我可不是做广告的哟!不是有句话叫做:“别信广告信疗效”吗?你可以到郓城县的大街小巷上问一问,看咱熬制的“汤药”疗效到底怎么样。

  二、顺便介绍一下“二陈汤”

  现在,我想重点推荐一下我的主打饮品“二陈汤”。县衙的宋押司晚上喝酒,第二天黎明时分杀死阎婆惜之前,就曾经喝过我配制的醒酒“二陈汤”。这个由我发明调制的配方,主要药物成分是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后来被收录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名的由来是指半夏和陈皮以陈旧者最佳,故名“二陈”,其用途是主治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晕心悸等痰饮症候。方子中的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此合乎“治痰先治气”之法。二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配用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补脾,使脾健而痰消;全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意。 

  但是《水浒》里却写到我是用它来醒酒的。二陈汤不能醒酒,这是医学常识,但是酒醉后喝一点还是有好处的:陈皮利气,甘草、生姜补脾和胃,乌梅生津,对治疗醉后呕吐恶心、头晕心悸大有裨益。况且,我还在二陈汤里加了可醒酒之药,就是葛花和枳椇。葛花有解肌退热、利尿作用;枳椇有清利温热的功能;两者都有解酒之功能,在二陈汤中加葛花和枳椇,可谓锦上添花,既可醒酒又可健脾。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由于时间、地点以及病情的千变万化,您千万别照搬我的原方使用,一定要找医生诊治。若你盲目照搬我的方子,喝出什么问题,我郑重声明:本人可不承担什么连带责任!

  老汉我一生无娶,伶仃孤苦,只是靠着家传的“汤药”制作手艺,艰难度日。因为我生活的那个时代,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除了极少数的官僚和富人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挣扎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糠菜半年粮,一年四季破衣裳”是当时城乡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大家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谁还会有心去讲究什么“健身养生”、“养颜美容”、“清热去火”、“滋补减肥”之类的事情?再加上郓城县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而已,城镇人口少,有钱人更少,能有条件喝我的“保健饮品系列”的人就少之又少。

  三、五更时分“二陈汤”卖得最快,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我的“保健饮品系列”的销售对象是县衙的官吏阶层和少数富人。大家都知道,对于官吏阶层来说,公事应酬接待较多。接待上级需要酒,笼络下级需要酒,同级交流需要酒;商谈公事离不开酒,密谈私事也离不开酒;酒成了官员之间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成了一种公私兼顾的载体,“大喝三六九,小喝天天有”。连续不断的官府酒场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酒仙”、“酒鬼”之类,他们慷朝廷之慨,拿着县衙的钱,请自己的客,办自己的事,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子。这些人往往挥金如土,不惜海吃猛喝,还发明创造了什么所谓的“酒文化”!比如:“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只要感情铁,不怕胃出血”等。他们往往是“筷子一伸,喝到头晕;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结果是“椅子坐散了,筷子吃短了,酒杯碰扁了,立场变软了。”有人给他们编了个顺口溜说:乡村官员是喝白酒说白话打白条,县衙官员是喝红酒收红包搂红裙,州府官员是喝洋酒开洋荤泡洋妞。这些官员们酒喝得多了,自然就会头发晕,胃难受,往往需要些“醒酒类”的饮品。而我的“醒酒二陈汤”就正好对了他们的胃口。时间长了,我还摸到了规律:就是早晨五更时分正是“醉鬼”散场,肠胃难受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的“二陈汤”卖得最快,生意最红火。

  今天早晨,我仍是五更时分准时赶到县衙前,点上一盏风灯,摆好卖汤药的摊子,准备赶早市。远远地看见宋江走来,我慌忙笑着打招呼说:押司今天起来得早啊?宋江回答:因为夜里酒醉,我听错了更鼓。我老汉当时没在意,因为那些“醉鬼”们错听更鼓的事情常有发生。我就说:押司喝多了酒,胃里一定难受。您且请坐,让老汉给你盛一碗醒酒二陈汤。宋江嘴里说:那真是好极了。一边就势在我的小摊前的凳子上坐下。

  四、我曾得到宋押司的两次救助

  说句实在话:在县衙众多的官吏中,宋江的人品是最好的。他为人随和,说话和气,经常给街上的生意人和乞丐们施舍些铜钱。我老头子就受过他的几次救助。第一次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同样是五更时分,同样是县衙门前,我衣衫褴褛,形单影只,畏缩于瑟瑟风中,经营自己的“汤药”系列饮品。有句话说:腊月寒风锥刺骨。你若不是身上穿得特别单薄,你若没有在五更的寒风里经历过那刀割一般的感觉,你绝对体会不到穷人们挣扎活命的艰辛。县衙的官吏公差们陆陆续续的开始上班了,他们如同蚂蚁一般,从暖意洋洋的卧室里、烟雾弥漫的酒场里、情谊###的妓院里、吆五喝六的赌场里,开始向县衙集中。有些觉得胃里难受的要喝“醒酒汤”,有些觉得身体虚弱的要喝“滋补汤”,有些觉得口干舌燥的要喝“祛火汤”。他们一个个都是仰头看天,低头喝汤,从没有人正眼看一看为他们做成各类茶饮的我,在寒风中颤抖的可怜样子,更没有人愿意救济一下可怜的我!

  我知道,他们在官场上混得久了,各类不平冤屈之事见得多了,心肠也就逐渐变得硬了,没有谁会在意我这个孤老头子!只有宋江宋押司从这里经过,看到我问道:老爷子哎,你穿得太薄了,看冻得厉害!我哆嗦着说:多谢押司问候,咱穷人家平日饭都吃不饱,那还添得起衣裳,实在是没办法呀!宋江就很慷慨地从身上摸出一些点散碎银子放在我的手上说:王公呀!你这么大年龄了,一定要保重身体,就拿这些钱去买一件厚实些的棉衣穿吧!我们还指望长久地喝你的“醒酒二陈汤呢”!我老汉辛苦一生,只看见别人拿过白花花的银子,而自己从不知道身上有银子的感觉怎么样?今天,尽管宋江给我的是一些散碎银子,但我已经感激涕零。在我看来,那已经不是普通的银子,而是一颗沉甸甸的亲民之心!

  第二次是一个淫雨霏霏的早晨,我又挑着“汤药”担子到县衙前摆摊,马上就要走到我往日做生意的地方了,却忽然觉得自己的腿一软,脚下一趔趄,就连人带担子摔倒在地。这一跤把我摔得不轻,年龄大了还真是经受不住这一下子,我觉得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一样,有一种酥麻麻的疼,眼冒金星,只想恶心呕吐。我眼睁睁地看着倾倒在街面上的担子,看着我的那些“汤药”和雨水搅拌在一起,再汇成条条小溪,欢快地向四面八方流去!那时我透过烟雨蒙蒙的眼帘,还看见无数匆匆的脚步从我身边越过,但仍然没有人拉我一把。我觉得这次可能要把老命“交代”在这里了。但接着我就看见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停留在我的身边,伸手把我从泥水里扶了起来。还是那个又黑又矮,其貌不扬的宋押司,他把我送回家里,请来医生给我看病,还又送给我三两银子抓药养病。我当时感激得真是无以言表,我老汉没有身份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