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心语-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俺正觉得心里难过和愤愤不平,只见刚才和林冲在菜园子里喝酒的花和尚鲁智深手提禅杖,带着一群泼皮赶过来,嘴里喊道:调戏弟妹的小流氓在那里?俺来帮你厮打。林冲解释说:我把他放走了。那小子原来是我的上司高太尉的儿子,他不认得俺媳妇,才作出无礼的举动;我本来要狠揍那家伙一顿,但恐怕高太尉的面子上不好看,有句古话说,“不怕官,只怕管。”遇上主管领导家的儿子做出这种事情,咱就权且让他这一次。鲁智深说:你怕主管领导,俺怕他个屌!要是再让俺遇上这龟儿子,叫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再去!林冲却哄着鲁智深说:师傅说得是,我也是被大家劝住了,才饶了那小子。师傅今天喝多了,先回去休息吧!大家说,摊上个这样的丈夫,窝囊不窝囊?自己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眼看着娘子让人欺侮,却惧怕高俅的权势,害怕失去乌纱帽和荣华富贵,被人羞了面皮,还不敢伸张,不敢动手。真是天大的羞耻!

  五、他的好朋友陆谦竟然忘恩负义,为虎作伥

  然而,更让人觉得羞耻的事儿还在后头!

  前几年,林冲曾在死囚牢里解救出来个囚犯,叫做陆谦。林冲看陆谦武功不错,没有让他上战场打仗当炮灰,而是把他留下来当了自己的卫兵。陆谦当时对林冲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极力巴结奉迎:端茶倒水,铺床叠被,打扫卫生,站岗放哨,做得比亲儿子还亲。有一次,林冲害病,大便干结,屙不下来,陆谦竟然在林冲解手时,仰面躺在林冲的屁股下,用手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往外掏屎粒。这件事让林冲很感激,后来就做工作把他调进了太尉府。在林冲的培养关照之下,陆谦逐步被提拔为殿帅府虞候之职;陆谦也就更加巴结奉承,经常到俺的家里,帮助做些挑水扫地,拉煤送粮之类的家务活儿。俺夫妻也把他当亲兄弟看待,经常留他在家里吃饭,俺还帮他做些缝补浆洗之类的活儿。就是这样的一个朋友,竟然也是个披着人皮的狼,为了功名利禄,卖友求荣,连续帮着高俅父子设计下套,迫俺就范,陷害林冲。

  俺在岳庙遭受高衙内调戏后,林冲连续几天没上班,躲在家生闷气,陆谦忽然找上门来。他以前经常来串门,只是最近提拔为太尉府虞候后,没有原来跑得勤了。林冲问他说:你今天来有什么事吗?陆谦说:我是专门来看望老兄的,为何这几天在街上没有看见你?林冲说:心里烦闷,没有出去。陆谦说:我和哥哥一块儿出去喝几杯,解解闷好不好!林冲说:就在我这里喝点茶吧,今天没心情喝酒。陆谦热情地说:哥哥心情这么不好,我更得和您喝两杯了。大嫂,我请老兄到我家去喝几杯。俺当时想:大家这几天心里都挺别扭,让林冲出去散散心也好。就没有阻拦,只是交代说:官人少喝点,早点回来啊!哪知他俩人刚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听见有人在外面打门说:我是陆虞候家的邻居,你家教头和陆谦正在喝酒的时候,忽然一口气闷在肚里上不来,就昏倒了。叫林娘子快去看看!

  俺一听,吓得腿都软了,就同锦儿跟着报信人到了陆谦家楼上。只见屋内桌子上摆着丰盛的酒席,却没有见到林冲和陆谦。俺马上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转身就要下楼,只见高衙内从里屋出来,拉住俺说:娘子少坐,你丈夫马上就来了!他一边拉住俺不放手,一边去扣门锁。锦儿一看情况不对,连忙独自跑下楼去找林冲。高衙内见屋里只剩下我俩,就开始对我语言调戏,动手动脚。我急得大声喊道: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你为何把我关在这里?高衙内说:娘子,俺求你了这么长时间,你就是铁石心肠,也该回心转意了;你就答应俺,咱俩把好事做了吧!正在我俩拉扯争执的时候,听见林冲在外面敲着门喊:娘子开门!高衙内一见情况不妙,打开窗户跳墙逃走了。而林冲看见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问:你没有被他###吧?大家听听这叫什么话?我的丈夫关心得不是我的生命安危,而是我的贞操,是我有没有失身!

  当林冲得知我没有受辱后,就咬牙切齿地把陆谦家的桌椅门窗砸得稀烂,很气愤地对俺说:陆谦这个畜生,我待他亲如兄弟,竟然也会来骗我!我惹不起高衙内,但饶不了陆谦这小子,这几天非找到并宰了他不可。我知道林冲是在做戏给俺看,充其量是把气撒在陆谦头上罢了,他对高衙内就是不敢惹!不然的话,凭他的一身功夫,早打烂房门闯进来了,还用得着在屋门外喊叫?

  如果说林冲结交陆谦这个朋友,是他人生一大败笔的话,俺认为鲁智深这个朋友倒是值得他结交。这个花和尚知道林冲心里憋屈得慌,就登门探望,并且陪伴林冲上街喝酒散心,渐渐地大家把那件不愉快的事儿快忘到脑后了。心地善良的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筹划,一张夺命的大网,正在向林冲头上罩来!

  六、连环奸计,让林冲防不胜防

  那天,林冲和鲁智深散心走到阅武坊巷口,见到一个长得很雄壮威武的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身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刀上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自言自语说:不遇识刀的人,屈沉了我这口宝刀啊。“草标儿”是我们那个时代,出售物件时插在物品上面表示准备出卖的草棍儿。当时,林冲和鲁智深只管说话,没有理会他。那人又高声说:这么大一个东京,竟没有一个识兵器的人!林冲被这话一激,竟脱口说道:拿来让我看看!他一看那把刀,寒光夺目,冷气侵人;远看如玉沼春冰,近看似琼台瑞雪。真得是把好刀!林冲忍不住问:卖多少钱?卖刀人说:要价三千贯,实价两千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林冲最后以一千贯钱,买下了那把宝刀。回到家后,林冲不住手地将那把刀翻来覆去的看,嘴里还念叨着:真的是把好刀!我听说高太尉府中也有一把宝刀,几次想借看一下,都没有借到手。今天我买了这把宝刀,慢慢想办法和那把宝刀比试比试。当晚,林冲就象着了魔一样,看着宝刀,两眼放光,嘴里念念有词,一直折腾了大半夜。不等到天明,便又爬起来看那刀。俺看他心情有所好转,不再生闷气,便也觉得稍稍放松下来。

  第二天上午十来点钟,忽听得门外有两个承局喊叫:林教头,高太尉有命令,听说你买了一把好刀,叫你拿去比看比看。他老人家在府里专等!“承局”是禁军各指挥(营)中的低级统军官,职属殿前司,位次于将虞候。林冲奇怪地对俺说:又是哪个多嘴的去报告太尉了,我昨天刚买的宝刀,怎么这么快太尉就知道了!俺也觉得事情蹊跷,就提醒他说:太尉府的承局,你应该是熟悉的,看看认识不?林冲就向两个承局说:你俩是太尉府的,我怎么不认识你俩?两个承局回答:小人是最近才调来为太尉服务的,你不认得俺俩。我拉拉林冲的衣襟,示意说:既然你不认识这两个承局,就不要去了,免得再出什么差错。林冲却说:高太尉可是得罪不起,我怎敢不去!就换了工作服,拿上宝刀,跟着两个承局一起出了门。

  七、泪水浸染的《钗头凤》

  接下来就是大家知道的内容了:林冲受骗误入###堂,受到高俅陷害,被五花大绑,送到开封府审问。滕府尹问了林冲的口供,吩咐暂且关押拘留。俺父亲张教头连忙使钱财,托关系,走后门,找律师,想争取林冲无罪释放。我当时心如火焚,让锦儿往牢里送饭,探听虚实。锦儿回来时告诉俺:这都是高衙内两次想奸污俺不成,害起了相思病。陆谦、富安两个狗东西给高俅出主意,陷害林冲。眼下的形势是“官官相护”,滕府尹惧怕高俅权势,恐怕是要重判此案,无罪释放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同时,还捎来了林冲亲手抄写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

  俺听了锦儿探听到的消息,又看过这首词后,觉得万箭穿胸,心如刀绞。这就是林冲为之忠心耿耿、服务报效的社会和官府吗?林冲没能力吗?林冲不敬业吗?林冲不忠心吗?不!决不是!那些大权在握的达官老爷们,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会上一套,会下一套;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倡;堂堂殿帅府高太尉,为了满足养子的###,竟不惜采取如此卑鄙下流的手段,硬生生要置林冲于死地。试问:一个有着高级职称的教头都不值钱了,都可以任人践踏了;那么这个王朝,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值钱的?还有什么不敢践踏的?悲愤之余,我也给林冲写了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风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簪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注】

  正在俺们全家悲痛欲绝,一筹莫展的时候,事情有了一点转机。开封府办公室有个当案孔目,叫做孙定。为人正直善良,能够主持公道,照顾弱势群体。当孙定知道林冲受到陷害,遭受冤屈,极力在滕府尹面前斡旋,才将林冲判了个“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八、被充军前,林冲把俺给休了

  几天的牢狱折磨,已使林冲心神交疲,失去了当教头时的风光与气度。临行前,他对俺父亲张教头说:泰山在上,我这是命里该有一场灾难,才遇上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承蒙岳父大人错爱,将令爱嫁给我,已经三年了。我俩虽然没有养生半个儿女,但相处得很好。现在,女婿我遭此横祸,发配沧州,生死存亡就很难说了;撇下娘子一人在家,我不放心,担心高衙内再来威逼。况且娘子青春年少,还是不要为林冲误了前程。今天我自愿写下休书,任从改嫁。如此,林冲才能去得放心,也免得高衙内再次陷害我。俺父亲坚决不答应。林冲竟又说:您若不答应小婿,我就是刑满回来,也决不和娘子团聚!他边说边当众写下了休书: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休书”是男权社会里岐视女性的一种形式,是极不合理的一种离婚手续!丈夫无须任何法律依据,只要写一纸“休书”,就可以责令妻子离开夫家,解除夫妻关系。丈夫休妻的“七出”(七个条件)是这样规定的:一是无子,二是淫佚,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是有恶疾(顽症)。男子七出的特权,不仅是自私的,也是极不人道的;而在当时,女人被丈夫所休,是妇德不好的象征,很没面子,也很丢人。

  我当时哭着说:老公,俺又没有失身辱节,为什么把俺休了!林冲却说: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下耽误,让你浪费了青春。我又哭着问:要是高衙内再来调戏俺,咋办?林冲面无表情地说:别问我,我不知道……。听到这里,我彻底心寒了:这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吗?这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好汉林冲吗?这就是和俺同床共寝的林冲吗?林冲啊林冲,咱俩夫妻一场,你竟然置“一日夫妻百日恩”于脑后,面对高俅父子的###,一再退缩忍让,只图苟全性命。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吗?是个负责任的丈夫吗?俺痛极而笑,扭头对锦儿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男人们那爱的誓言,千万不敢全信啊!

  【注】:文中引用的两首《钗头凤》,分别为宋朝大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所作。该词写作的年代,当在《水浒传》中所写的林冲之后。

  参考《水浒传》: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我想主持公道,但权力太小
《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系列之十七

  孙定(开封府衙文职小官员):

  我想主持公道,但权力太小

  多年以来,官场一直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的副职基本上处于有职无权的地位,这种官场特有的公开的秘密连小孩都知道。

  一、相当于副职的尴尬位置

  我叫孙定,在东京开封府供职。就职务来说,是个当案孔目,也就是官府衙门里的高级吏员,具体掌管狱讼、帐目、遣发等事务。从官场的品级来说,属于官职小,不入流,地位很普通的文职官员,基本上相当于后代的办公室秘书之类的角色。记得有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去玩,朋友用手指着我,问他的小孩儿说:你知道这位叔叔是多大的官吗?小孩答:知道!他最多相当于副职,是个不当家儿的官!多年以来,官场一直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的副职基本上处于有职无权的地位,这种官场特有的公开的秘密连小孩都知道。

  二、推荐选拔取仕制度掺杂了太多的人为因素

  我之所以能在开封府供职,应当感谢当时的科举取仕制度,是科举制度让我这个出身寒门的学子,能够凭借寒窗苦读,跳出农门,跻身仕途。如果还是沿用过去的举秀才、举孝廉取仕制度,搞推荐选拔,那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我的。这并不是说我达不到孝廉的标准,而是因为举孝廉制度的本身掺杂了太多太多的人为的因素。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民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因为推荐选拔制度被少数手中有权的官员利用,使这种自下而上的推举选拔流于形式,变了味道。真正德才兼备的人不一定能推荐提拔,而得到推荐提拔的人不一定有德有才,甚至可能根本就无德无才。

  在那种选人体制下,你要想被推举选拔为秀才或孝廉,首先得违心地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嘴脸,俨然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逢人就毕恭毕敬,不苟言笑;还要适时表现自己,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带头捐款;明明吃了亏,还要当众表现出心甘情愿,品德觉悟高尚,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公信度。其次你还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平时除了多表现多汇报之外,还要请有关的官员喝个小酒,打个小牌,玩个小姐;逢年过节还要带上丰厚的礼品(最好是数目不菲的现金)去看望有关的官员,这叫笼络私人感情。这些环节有一步走不到,有一炷香烧不到,有一尊神敬不到,你就别想进入被考察推荐的优秀人才名单之内。不是有句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官员在于活动吗?不是还有句话说: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吗?

  三、科举取士制度下的莘莘学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因此,在我看来:对于相当多的寒门学子来说,科举取士应当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所以,千百年来才有了“鲤鱼跳龙门”之说;才有了“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古训。

  我就是听着父亲“从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若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下苦心”的唠叨长大的。父亲是个饱学之士,却命运乖蹇,生不逢时。因为他没有赶上科举考试制度,举孝廉又没有他的份儿【注】;眼见得官星不在命,干农活没力气,做生意不懂行,坐馆授徒当个孩子王吧,他又放不下读书做官的美梦。因此,虽然一肚子诗词文章,却顶不得饭吃,贫困潦倒,穷苦一生,是当时举孝廉制度下的牺牲品。但父亲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主儿!他老人家深受举孝廉的危害,坚定地认为科举考试是一条充满艰难坎坷,但前途璀璨光明的路途,就下决心要培养我成才。

  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儿子就是自己最得意最精美的产品,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就是自己实现未竟理想的替代品。因此,许多小孩自出生之日起,就得为父母替自己规划好的目标而奋斗拼搏,并付出沉重代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世代口碑相传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一个脑子显得有点愚的老汉,因为自己家的门前有座大山挡住了出入的道路,竟发狠要凭借一把铁镐、一对箩筐、一副肩膀、一双脚丫,把大山搬填到北海中去。愚公确实愚得出格,他绝对没有想到:把家搬到山的另一边,或者把家搬到离山远远的地方,比起移动一座大山不知要容易几亿万倍;或者说,搬家和搬山的难易程度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愚公就是认死理,还说:我老了还有儿子,儿子老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无穷无尽,但山不会再增高。所以,我们总有一天会把山搬走的。单从道理上讲,愚公的理论没错,但理论的正确不等于它在实践中的可行,再好的理论也要来自于实践,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其正确与否。愚公恰恰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让子子孙孙去重复那项劳民伤财、劳而无功的工作。这就是传统的中国父母们的缩影,一群令人感动又令人心酸的父母们的缩影!

  四、我中了举人,但却做不成官

  但我父亲是幸运的!因为我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闯过了拥挤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虽然没有得中状元、榜眼、探花,但是我考中了举人,总算是对父亲对自己都有了个交代!从此我就可以进入享受俸禄的官僚阶层,成为“劳心者治人”的统治者中的一员了。知道“官”字怎么写的吗?上面是个“宝盖”,下面是个“1”字穿起两个“口”。知道怎么解释吗?“官”是人中宝,一人当官,两口人有饭吃,全家人有钱花啊!

  当全家人为我庆幸的狂热劲头慢慢减退之后,我们才知道:中了举人只算是进入了官场的预科班,用当时的话叫做“候缺”。也就是说,官员的岗位空缺没有那么多,你虽然中了举人,但不能很快上岗当官,只能是排队候补,得等到岗位有了空缺,才能补上空缺。这样一来,就有了猫腻,有了孔子可钻。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宦子弟中了举,立马就能走马上任;一些有钱有门路的商贾子弟中了举,只要舍得花钱送礼,打通关系门路,也能上岗当官;唯有穷人家的子弟读书中举,一无门路可托,二无钱财可送,只能眼巴巴地排队,老老实实地等着。我的出身就属于无权、无势、无钱、无门路的“四无”家庭,所以,候缺了五六年时间,还是不能上任当官。

  五、应聘到开封府做文员

  就在全家人非常绝望的时候,开封府衙招收文职吏员,招聘文书上讲得很清楚是招收搞文字材料工作的一般文秘职员,岗位属于带括号的举人,也就是享受举人待遇而没有实际官衔职务的举人。那也没有办法呀,虚职也得干;能先干着工作领着工资,总比在家歇着强。况且俺家太贫穷了,等不起也歇不起呀。就这样,我报名参加了应聘,并成为开封府衙的一名文秘职员。

  上岗后才知道,所谓府衙的文秘工作,说穿了就是为领导当笔杆子,写工作总结、工作安排、会议讲话、汇报材料之类的文稿,完全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的差事。一位府衙的老文秘教导我说:要想在府衙站得住脚,混得下去。必须具备四大基本功:铁屁股,兔子腿,草包肚子,鹦鹉嘴。也就是说,搞文字工作要有坐功;为领导服务要有腿功;上下受气要有度量;左右协调要有口才。同时,还要做到“两个适应”。即为领导写材料,首先要主动适应领导。要理解上级的意图,摸清领导的思路,掌握领导的好恶,###领导的习惯,去剪接组合材料;让材料符合领导的胃口和审美要求,达到领导满意。其次是引导领导被动的适应你。你经过多次努力,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稿,得到领导的欣赏,使其对你信任和放心,从而慢慢适应你的文风。老文秘说:想一想咱们够悲哀的,领导讲什么咱就得写什么;再想一想领导也够悲哀的,咱们写什么领导就得讲什么。要问这公文写作的诀窍,也很简单:千篇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由于我完全听从了老文秘的教导,再加上自己细心努力,不怕吃苦,所以,对府衙里的文秘工作适应得很快,几乎没走什么弯路,渐渐地赢得了滕府尹对我的青睐和信任。

  六、滕府尹的当官理论及其为官之道

  滕府尹是从朝廷里派下来的官员。开封是京畿之地,大约相当于后世所指的直辖市,由于位置重要,历任府尹都从朝廷里直接下派。滕府尹到任后对我们训话时,开诚布公地说:本府做官的三要素是“团结能人做大事,团结好人做实事,团结小人不坏事。”本官是个懒官,也就是个不干工作的官;但府衙里的工作很多,千头万绪,活儿总得有人干吧?靠谁干?靠大家!自今日起,本府尹只抓大事,不抓小事;府内的所有官吏都自动官升半级!大家伙儿猫足劲儿干吧。不光要干,还要干好,还要争取得先进!本官最欣赏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人。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掫你到天上。滕府尹的一番话,把我们的心说得热乎乎的。

  事实证明:滕府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很宽松的环境,也乐意听取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大家伙儿都知道:领导就是只动嘴,不干活儿的;官职越大,权力越大,俸禄待遇越高,管的具体事儿也就越少。但那些官员们却都不愿意承认这些事实,反而喜欢用些“废寝忘食”、“日理万机”、“鞠躬尽瘁”之类的修饰词。滕府尹敢于当众承认自己是个不干活的官,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为人的真诚。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咱没有别的能耐,就只有用努力工作来报答府尹大人了。

  七、父亲训诫对我的影响

  记得到开封府上班后不久,我父亲就很正式地对我进行过一番训诫。他老人家说:孙定儿啊,咱家地位卑微,想办成一件事,是多么得难呐!你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中了举人,却因为没有门路,做不成官,至今还是个带括号的吏员。今后凡是看见落难的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周济一把,在自己权限之内,尽量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千万莫作出为虎作伥,欺压良善,让人唾骂的事儿啊!我含泪点头,答应父亲一定照办。从此后,我利用工作之便,为穷苦人说话,替弱势群体辩解,做了一些应该做得事情。那些受过我周济照顾的人们,对我感恩戴德,送我个外号“孙佛儿”。记得谁唱过一首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我信!

  八、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设圈套陷害

  至于林冲,我早知道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也挤在人群里看过他训练军队。但因为我在府衙的官吏中地位较低,所以我认识林冲,而他却不认识我。那天,林冲被高俅高太尉设下圈套陷害,执刀误入###堂,并被五花大绑送到开封府。滕府尹坐衙审问说:林冲,亏你还是个禁军教头,怎么会不知国家的法律法规,手执利刃,闯入###节堂,这是该判死刑的重罪,你知道吗?林冲答辩说:恩相明鉴,林冲我可是天大的冤枉啊!俺虽是个粗鲁的军汉,但还知道些法律,怎么敢擅自进入###堂呢?前月二十八号那天,俺和娘子到岳庙烧香求子,碰上太尉的养子高衙内当街调戏俺娘子,被俺吆喝散了。随后,高太尉又打发陆虞候陆谦骗俺外出喝酒,然后让富安到俺家骗俺的娘子到陆虞候家的楼上调戏,又被俺赶去喝散;俺还生气地把陆虞候家的物品砸碎了一些。这两次调戏###,虽然没有造成事实,但都有人证。昨天,俺刚在阅武巷口买了一把宝刀;今天一大早,就有两个公差到俺家里叫俺带上宝刀到太尉府里比看比看。因此,俺就跟着两个公差来到###堂下,两个公差进堂里去了,叫俺在里面等;却不想高太尉从外面进来,设计陷害于俺。望恩相查明真相,替俺做主!滕府尹听了林冲供词,吩咐先将林冲收监,待案情侦查清楚,再做判决。

  九、我想救林冲,但我的权利只有那么大

  我当时正是案件的书记员。听完林冲的供词,我就知道林冲这回是当了冤大头了。近些年来,关于高衙内的无恶不作,横行霸道;高太尉的为官不义,欺官压吏等恶迹,我早有耳闻,就觉得像林冲这样的栋梁之才,被冤杀了有些太可惜!于是,我就借送呈案宗之机,劝禀滕府尹说:这件事还真的是冤屈了林冲,咱们做为执法部门,应该想办法周全照顾他一下。滕府尹说:我也知道林冲是冤枉的。但是高太尉专门交代,一定要判他个‘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现在的执法环境,大家都知道:人情大于法律,官员干扰执法。高太尉交代的事,我怎敢不听?怎么照顾林冲?我反问说:府尹大人,难道这开封府衙不是朝廷的,而是高太尉家的?滕府尹生气地训我说:别胡说!

  我知道滕府尹是个比泥鳅还滑的“官油子”,天上掉下个树叶也怕砸了自家脑袋;但他还只是有些“油”而已,决不是个赃官或昏官。于是,我借着他平时对我的印象还不错的优势,壮着胆子说:谁不知道现在是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排斥异己;他的儿子和府中人是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就拿这些年来说吧,只要有人稍稍触犯高府,就发到咱开封府来,要杀便杀,要剐便剐,这难道不是他高家的衙门?咱们要是一味盲从权贵,执法不公,将会造成民怨沸腾,万一传到皇上耳朵里,对你今后的升迁恐怕也不利呀!滕府尹盘算了一会儿,问我说:依你看,林冲的案子该怎样照顾他?怎样判决比较好?我分析说:从口供上看,林冲肯定是遭到陷害,无任何罪过。只是现在我们捉拿不住那两个引他进###堂的公差而已。如今,我们就叫林冲招认做“不该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好不好?滕府尹听我说得合情合理,就叹口气说:看在你平时替我写材料,尽职尽责,多有创新的情份上,就这样判吧。高太尉面前由本官前去周旋解释!

  请读者留意:高太尉说的是“手执利刃,闯入###节堂”;我把它说成了“腰悬利刃,误入节堂”,只此用词上的轻微变化,就把林冲由死刑改为充军,饶了林冲一命。

  做好滕府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