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希特勒档案-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空中不间断的支援。他还报告说,在一些前线区段苏军突破到了德军阵地的中央。那里正在组织反攻。苏军是从科斯特林以西奥德河西岸的桥头堡发起主动的。他们的渡河诡计和夺桥尝试被炮兵部队粉碎了。
希特勒望向戈林,他倚在桌子上,装着在地图上寻找什么似的。每当希特勒询问空军的行动时,戈林就喜欢这样做。克里斯蒂安注意到了希特勒的目光,立即报告说,德军俯冲轰炸机主要轰炸的是试图渡过奥德河的苏军部队。他还想补充点什么,但希特勒已经转向了克莱布斯:“请您继续,克莱布斯。”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希特勒档案》15(2)
他指着地图,解释说,苏军以大炮开路,中午开始增加兵力进攻,德军的形势,特别是科斯特林以西区段,非常紧张。希特勒从椅子里站起,低声说:“我们必须阻挡住苏联人的首次进攻,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前线一旦移动,就什么都完了。”
他命令克莱布斯,立即弄清科斯特林的战斗的进展。克莱布斯同他的副官冯·弗赖塔格—洛林霍芬离开会议室去打电话。洛林霍芬又返回来一次,请求允许他带上奥德河前线的作战地图,好将最新战况立即标在地图上。当克莱布斯同佐森的陆军总参谋部通话时,戈林、邓尼茨、凯特尔和约德尔纷纷向希特勒保证,奥德河畔的苏军会被打退的。希特勒再次指出,在进攻的头几天坚持住,给苏军造成巨大的损失,这非常重要。凯特尔和约德尔一个劲地附和他。他们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例子,在同技术装备好得多的敌人交战时,德国士兵的顽强让敌人只能一米一米地前进,最后流血牺牲。
几分钟后克莱布斯和洛林霍芬返回会议室。希特勒满怀希望地抬头望他们。地图一铺好,他就急忙俯身到地图上方。差不多全线都标有敌人进攻的红色箭头。科斯特林的苏军已穿插到德军阵地纵深处。该区形势十分危急。前线的其他部队还在抵抗。奥德河陆军总司令海因里齐上将,认为必须从科斯特林以西撤出,阻止突破口继续扩大。希特勒的眼睛从眼窝里鼓了出来,额头上青筋暴突。他嚷道:“不!我们一米也不后退!我们不守住奥德河还守哪里?必须立即收复突破口!请您立即将这道命令传达下去!”
克莱布斯重新离开会议室,去向前线传达命令。希特勒发火了。他叱骂海因里齐,两天前,就在苏军发起进攻前夕,他请求允许他将指挥部从普伦茨劳转移到梅克伦堡的瑙埃斯特莱利茨以西。希特勒威胁说:“如果有谁再敢请求将指挥部后移或撤退,不管他是谁,我就让人就地枪毙他!”
军事会议后希特勒将他的女秘书克里斯蒂安夫人叫了过去。他向她口授了一封致东线将士的命令。命令写在所谓的元首信纸上。信笺右角印有一只黑鹰和一个卐字,下面是大写字母:“元首”。命令如下:“元首命令!致东线将士!亚洲最后的进攻将会失败!”
希特勒在命令里写道:“我们已经预料到了这次进攻。自今年一月起就采取了一切措施,建设强大的前线。敌人遭到了炮兵部队的猛烈轰炸。我们损失的步兵得到了许多新部队的补充。至今没有动用的部队,新组建部队和‘人民冲锋军’被派去增援我们的前线。布尔什维克们这次将会遭遇亚洲的旧有命运,这就是说,它必然会、它将会在德意志帝国的首都城外遭受惨重损失。”还有:“柏林仍然是德意志的,维也纳将重新成为德意志的,欧洲永远不会成为俄罗斯的。”
希特勒靠最后这几句话加强他的信念:将会出现一个希特勒德国同英、美两国共同反对苏联的前线。他寄希望于英国和美国领导层里的反苏潮流,苏联军队在德国、巴尔干、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前进得越远,这股潮流就越汹涌。希特勒在命令最后写道:“现在,由于命运已经带走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战犯,这场战争中的转折点就要到达了。”他指的是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的去世。他认为,主要是他一直在阻挠建立一个反对苏联的共同前线。因此希特勒相信,随着罗斯福的死“这场战争将会出现一个转折点”。
在4月16日到17日那天夜里的军事会议上,报告说苏军将科斯特林西面的德国师打退得更远了。希特勒下令进行的收复前线突破口的反攻毫无成效,4月17日上午将重新组织反攻。这天夜里希特勒同爱娃·勃劳恩和他的女秘书们一直喝茶喝到早晨6点钟。他声称,苏军虽然成功地插进了德国防御阵地之间一点,但这只是暂时的成功,是进攻者一时的优势。
接下来的那几天——4月17、18和19日——奥德河德军的形势越来越不利。在苏军越来越猛的攻击下,经过激烈的防守战,德军后退了。在遥远的南方,苏军在西里西亚也发起了进攻。他们成功地将科斯特林以西的前线突破口扩大了很多。他们突破所有的封锁带,威胁极大地到达了柏林东郊。
但在斯德丁和法兰克福一带,德国的奥德河前线还在抵抗。夜里在柏林街头已经能听到大炮的隆隆声了。苏军的侦察机在德国的首都上空盘旋。
希特勒认为,奥德河不利战局的全部责任在于陆军总司令海因里齐。他称他是个优柔寡断、没有决断力的老夫子,缺少必要的激情。当战斗向柏林移近时,希特勒撤消了他的陆军总司令职务。部队仍使用“魏克瑟尔”的名字,虽然这条河流早就处于苏联军队后方了。但希特勒没有任命谁来接替海因里齐。他要亲自领导柏林保卫战。虽然这几天没有谁还在怀疑奥德河的德军前线陷落了,再也不可能恢复了,希特勒还寄希望于那些还在坚持的区段。他命令集中兵力打击苏军侧翼,收复奥德河沿岸的突破口。
在4月19日下午的军事会议上,克莱布斯汇报说,苏军的坦克部队又向前推进了,已经快到达柏林北方30公里左右的奥兰宁堡了。这消息产生的影响像一颗炸弹似的,使希特勒彻底失去了控制。
会议一结束他马上将林格叫去。他抱怨头痛欲裂,头部血流不畅。让林格去叫莫勒尔来放血。这回没有使用血蛭,因为必须立即放血。在林格的帮助下莫勒尔在希特勒卧室的茶椅上准备他的工具。希特勒脱掉上衣,卷起左臂的衬衫衣袖,坐到床沿。他声音虚弱地告诉莫勒尔,最近几天他睡得很少,感觉精疲力竭。莫勒尔用一根软管扎住希特勒的胳膊,将针头插进静脉。可没有血流动。希特勒的血很浓,凝结很快,堵塞了针头。莫勒尔不得不拿一根更大的针头,好不容易才将它插进了希特勒的静脉。林格拿只杯子等在针头下,让希特勒的血大滴大滴地流进去。这时希特勒问林格怕不怕血。林格回答说:“当然,我的元首。党卫队员习惯了血。”
。。
《希特勒档案》15(3)
抽出了大约满满一水杯的血,很快就凝结了。林格想向希特勒显示他不怕见到血,开玩笑地说:“我的元首,现在我们只需要再加点盐,就能提供‘元首血肠’了”。
希特勒忍不住笑了。晚上喝茶时他将这件事讲给了爱娃·勃劳恩和他的女秘书们听。
苏军在奥德河发起进攻时军事会上的乐观情绪很快就让位给了极度不安。与会者向希特勒的副官们私下打听他提没提过将他的总部迁往上萨尔茨山。现在举行军事会议时,掩体的前厅和过道里乱哄哄的。希特勒的私人(不是军事)副官绍布、阿尔贝特·鲍曼、阿尔布莱希特、他的医生莫勒尔和施通普埃格尔、女秘书们、他的飞行员鲍尔、拉滕胡贝尔和他卫队里的党卫军军官们不停地打听前线的战况。“有什么新消息吗?苏军到哪里了?”冯·弗赖塔格—洛林霍芬被这样的问题包围了,他常从会上跑出去接电话,了解情况,将前线的变化标在地图上。
雷、帝国经济部长冯克、罗森堡、施佩尔、里宾特洛甫和还在柏林的其他人不停地打电话。总是同样的问题:“前线怎么样了?苏联人到哪里了?前线守得住吗?元首在做什么?他什么时候离开柏林?”
京舍无动于衷地回答:“奥德河前线在坚守。苏联人无论如何到不了柏林。元首认为没有理由离开柏林。”
用由他的情妇编辑的呼吁鼓动人民继续无意义地对苏联人作战的雷选择了逃往西方,而没有同他“亲爱的元首”告别。罗森堡和冯克那几天也没有告诉希特勒,就逃去了西方。
苏军离柏林越来越近,作为帝国总理府作战司令,京舍同党卫军旅队长威廉·蒙克一起采取措施加强对总理府和政府区的保护。蒙克从1944年8月到1945年3月初指挥过党卫军的“阿道夫·希特勒”旗卫队,此时正在柏林休假。他主动提议由留在柏林的武装党卫队员——警卫营、训练和康复连——组建一只3500到4000人的战斗部队。他要用这支队伍保护希特勒。京舍将这一计划报告了希特勒。希特勒同意了。于是京舍命令大力增加总理府里的武器和弹药储备。在福斯街新总理府的掩体里建立一座大型食品仓库。在柏林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生、党卫军一级突击队大队长维尔纳·哈斯教授的领导下,建起了一座军医院。
4月20日是希特勒的56岁生日。林格不由得想到10年前他头回参加希特勒生日时的情景。真是天壤之别啊!
1935年,除了豪华和奢侈就没有别的了。一大早军乐队就在祝贺他们的“最高统帅”了。工业界、纳粹党、国家和军方的最高领导人拥挤在他们的元首周围,争取他的宠幸,送给他珍贵的礼物。然后是柏林技术学院门前广场上的盛大阅兵。在同苏联的战争结束后本来也要在那里举行盛大的“胜利游行”的。希特勒已经画好了巨大的凯旋门,大获全胜的德国部队要穿过它进入帝国的首都。
可现在……苏联部队兵临柏林城下,阿道夫·希特勒深藏在他的地下掩体里,精神和肉体都崩溃了。
在希特勒的56岁生日那天,保安处长拉滕胡贝尔将保安处的一份情报拿给林格看,说是一位传令兵要在希特勒生日那天暗杀他。保安处的情报说,此人身着便衣,胳膊上有前线留下的一道伤口。林格回答说,希特勒的传令兵没有谁穿便衣、胳膊上有伤的。拉滕胡贝尔要求他,尽管如此还是要保持警惕。
过去几年,希特勒私人参谋部的人员一般是在4月19日到20日的子夜向他表示祝贺。这回希特勒已经宣布了他不接受任何祝贺。尽管如此,夜里12点左右,布格多夫、费格赖因、绍布、阿尔布莱希特、京舍、黑韦尔和洛伦茨还是聚在前厅里,等着祝贺希特勒。他让人通知聚在那里的人他没有空。于是费格赖因去找爱娃·勃劳恩,请她说服希特勒接受他们的祝贺。在她的催促下希特勒不情愿地来到前厅里。他匆匆地同每个人握了握手,大家刚好来得及说声“祝贺您”,他就离开了。希特勒的飞行员汉斯·鲍尔、第二飞行员拜茨、拉滕胡贝尔、许格尔和谢德勒在晚间军事会议快开始时来到掩体的前厅,等希特勒从工作室去会议室时祝贺他。希特勒边走边同他们握了手。
军事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会后希特勒单独同爱娃·勃劳恩在他的工作室里喝茶。
4月20日上午,在布格多夫的强烈要求下林格叫醒了希特勒,布格多夫9点左右就带来了前线的一条重要消息。希特勒起床,走进他的工作室,透过关闭的门问布格多夫发生什么事了。布格多夫报告,苏军在凌晨突破了古本和福斯特之间的前线。突破口不大,苏军突破口的部队指挥员被当场枪决了,因为他没有坚守住。
希特勒回答道:“请您让林格来见我。”
林格就站在布格多夫身旁,说道:“我的元首?”
“林格。我还没睡觉。请您一小时后叫醒我,中午两点。”
希特勒起床在他的工作室里用过早饭后,林格为他的右眼滴可卡因眼药水。疼痛稍减后,希特勒同他的爱犬沃尔夫一直玩到吃午饭。午饭他是同爱娃·勃劳恩和女秘书们一起用的。
下午3点左右,许多代表团聚集在总理府的花园里,等着向希特勒表示祝贺:阿克斯曼率领的“希特勒青年团”的代表,中央集团军参谋长斯特莱伍率领着几名将领,元首护卫连连长、党卫军二级突击队中队长多瑟带着他手下的几人。由于希特勒极不愿望离开掩体,他们直接在门外排成了一排。希特勒身穿灰色的军大衣,衣领高竖,在普特卡默尔和林格的陪同下来到花园里。众人一见希特勒,都挺直腰板,抬臂行法西斯礼。
。 想看书来
《希特勒档案》15(4)
希姆莱、鲍曼、布格多夫、费格赖因、黑韦尔、洛伦茨、希特勒的医生莫勒尔和施通普埃格尔、副官绍布、阿尔贝特·鲍曼、阿尔布莱希特、约翰迈耶尔、贝洛和京舍聚集在从花园到音乐沙龙的门口。希姆莱向希特勒走过去,祝他生日快乐。希特勒同他匆匆握了握手,就迅速往前招呼其他人了。然后他走向那些代表团。他腰躬得很厉害,腿一瘸一拐地,缓缓地巡视。各代表团带队上前祝贺。中央集团军的军官递给他一封装在皮文件夹里的由舍纳签名的贺信。阿克斯曼代表“希特勒青年团”祝贺。
当希特勒巡视完众人之后,大家在他周围围成一个半圆。他让人事先通知了他不能大声讲话。因此他只讲了几句话。包括那老掉牙的套话:胜利将会到来,他们可以说,是他们夺取到的。然后希特勒疲倦地抬起右手,返回掩体。这一天是希特勒最后一次见到希姆莱。他再也没有离开过掩体。
希姆莱,鲍曼,布格多夫,费格赖因和副官们跟在他身后,因为4点钟是计划召开日间军事会议的时间。会议开始前20分钟戈林、里宾特洛甫、邓尼茨、凯特尔和约德尔前来向希特勒表示祝贺。他在工作室里一一接待了他们。为每位客人通报请他们进去的林格听到,戈林和凯特尔向希特勒宣誓誓死忠于他,声称他们将一直留在他身边。他们在希特勒那里呆的时间都很多。惟一的例外是里宾特洛甫,他在工作室里停留了大约10分钟。祝贺完毕后戈林、邓尼茨、凯特尔和约德尔又回到聚在前厅的与会人员当中。
同希特勒谈完后里宾特洛甫就坐车离开了总理府。几分钟后希特勒走出他的工作室,问候在场的人。他感谢大家的祝贺。然后他转向克莱布斯,询问奥德河前线的最新消息,同他一起走进会议室。其他人全都跟在后面。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古本和福斯特之间的前线突破。强大的苏军正在接近柏林,在这一天到达了柏林—法兰克福高速公路南面的施普雷森林。这下首都的南面也受到威胁了。由于苏军在柏林北面已经到达奥兰宁堡,在东面快到城市边缘了,古本和福斯特之间的突破就显得特别危险,这下苏联人可以从南面切断柏林了。
前线的发展显得威胁极大,鲍曼立即落实将大本营从柏林搬往上萨尔茨山的措施。军事会议没完他就急急跑出会议室,让人将党卫军一级突击队大队埃里希·肯普卡叫来掩体里。肯普卡是希特勒的私人司机,总理府车队队长。鲍曼同他一起安排一支车队送希特勒和他的私人参谋部去上萨尔茨山的事宜。计划使用15到20辆大越野车,多辆公共汽车和大约10辆卡车。为希特勒准备了一辆包有钢甲的大轿车。另外肯普卡还从施潘道的军械库里要来了两辆坦克。
林格让人收拾希特勒的所有私人用品,他每天穿的衣服除外。军事资料装了满满40只到50只大箱子,准备运往上萨尔茨山,都是战争期间希特勒从国防军总司令部、陆军总司令部、海军、空军总司令部和施佩尔那里收到的。他们已经被从“狼穴”运到了总理府里。在鲍曼的指示下,希特勒的女厨康斯坦茨·曼齐亚丽收拾希特勒的营养食品,只留下几天的存货。
爱娃·勃劳恩的女仆丽瑟尔不停地向林格打听她要不要收拾。毕竟希特勒还在一如既往地参加军事会议,爱娃·勃劳恩还一无所知。林格命令她无论如何要开始收拾,因为很可能会突然就动身。
一整天都在做旅行的准备。只有戈林一定要在当天就动身。军事会议还没结束,他就向希特勒告别,说他要去德国南部,去那里集结剩余的后备军,同苏军作战。傍晚,戈林同他的私人参谋部就乘车去了上萨尔茨山。他的妻子和女儿以及卡琳宫廷宫里的其他人都已经在两个星期前乘坐两辆专列去那里了。
4月21日,林格上午9点半就叫醒了希特勒,告诉他,苏军炮兵部队在炮轰柏林。布格多夫和其他副官都等在前厅里。10分钟后希特勒胡子没刮就匆匆来了。他自已给自己刮胡子。他甚至都不允许他的理发师奥古斯特·沃伦豪普特为他刮胡子。希特勒认为,他无法忍受有人用一把剃须刀在他的喉咙上忙乎。
布格多夫、绍布、贝洛和京舍在会议室前厅里等候希特勒。“出什么事了?这是什么东西在射击呀,它从哪里发射的?”他激动地问道:布格多夫报告,柏林市中心正遭到苏军一支重炮连的轰炸,它显然是从东北方向的佐森一带开火的。希特勒脸色发白。他低声地结巴道:“苏军已经这么近了?”
布格多夫接着说,克莱布斯刚刚报告,大约十辆苏军的坦克在经巴鲁特向佐森方向进攻,离陆军总参谋部只剩10到15公里了。
希特勒同布格多夫、贝洛和京舍一起走进会议室,要求接通同克莱布斯的电话联系。克莱布斯重复说,苏军坦克直接威胁着陆军总参谋部。他问,可不可以转移到别处去。“不行!”希特勒对着电话听筒叫道,“请您别被几辆苏军的坦克吓破胆。陆军总司令部留在佐森!”
鲍曼、费格赖因、约翰迈耶尔和绍布不安地冲进会议室。希特勒等人纷纷猜测苏军炮兵连可能在哪里。希特勒在椅子里坐不住了。他一再跳起身,声音紧张地命令,一旦确定了苏军炮兵连的位置,就立即拿架在动物园里的厘米口径的能持续开火的高射炮轰炸。这种大炮命中率高,射程远,一定会成功。中午时分,动物园里的高射炮连朝着佐森方向开火了。但苏军的炮兵连继续轰炸了一整天,仅短暂地中断过。
《希特勒档案》15(5)
午饭时布格多夫通知其他副官,希特勒命令准备撤出在德累斯顿—德绍地区对付美国人的德国部队,用来对付苏军。希特勒还命令陆军总参谋部当天从佐森迁往波茨坦的艾希。
下午2点半左右,邓尼茨、凯特尔、约德尔、克莱布斯、鲍曼、布勒、温特尔、费格赖因、福斯、克里斯蒂安、黑韦尔、科勒尔、希特勒的副官们和许多参谋部参谋聚集在希特勒的掩体的会议室前厅里。个个都很激动。不断地有人问“希特勒留在柏林吗?他将大本营搬往上萨尔茨山吗?他怎么还在这里?”
军事会议上克莱布斯报告说,苏军的坦克在柏林南面已经推进到了佐森地区。在首都北面他们摧毁了德军阵地,占领了奥兰宁堡。在东面他们推进到了郊区,在一些地点已经突破了柏林的外围防御圈。克莱布斯还报告说,虽然多次组织反攻,还是没能成功地合拢奥德河沿岸苏军的突破口。德军部队的形势在一小时一小时地恶化,没有希望重新恢复前线。第9军有被封锁的危险。
基于此,克莱布斯建议将由布瑟将军指挥的第9军——它的主力还坚守在法兰克福/奥德河以北和以南,撤向柏林,保卫首都。希特勒拒绝了,他坚持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收复奥德河前线。因此决定不将第9军撤向柏林,而是趁夜色降临时撤走德累斯顿和德绍之间的德国部队,去同在佐森—巴鲁特一带进攻的苏军作战。在这危险的形势下,邓尼茨、凯特尔、约德尔和鲍曼都建议希特勒将大本营从柏林搬去上萨尔茨山。希特勒拒绝了,说到目前为此,他看不到什么有必要将大本营撤出柏林的直接危险。
军事会议结束后,克莱布斯本想立即前往搬到了波茨坦—艾希的陆军总参谋部,希特勒留下了他,对他说道:“克莱布斯,我要您一直留在我身边。”
克莱布斯留下了,被安排在新总理府掩体的一个房间里。陆军总参谋部人员中,希特勒只将他的副官冯·弗赖塔格—洛林霍芬和专用参谋鲍尔特骑兵上尉留在了身边。
会议结束后希特勒去吃午饭。他对林格说,他听到谣言,说他要离开柏林。他根本不想这样做。林格回答说,这些谣言是鲍曼前天布置的准备前往贝希特斯加登的工作引起的,希特勒听后回答说:“所有没用的人员当然都应该离开柏林。我私人的东西和军事档案应该已经送到上萨尔茨山了。只有我最亲密的私人参谋部留在我身边。”
希特勒指示林格,饭后去叫绍布和贝洛来他这里接受相关的指示。最后他告诉林格,万分危急时他还可以乘一架费斯勒鹳式飞机从东西轴线飞离柏林。
接下来的几天里希特勒周围的所有党卫队员都抱着这一希望。他们这样想:希特勒无论如何不会留在柏林。一旦有危险,我们就逃往上萨尔茨山。
还在军事会议期间,绍布和贝洛就同希特勒的飞行员鲍尔一起制定一个飞往上萨尔茨山人员的名单。他们将分乘鲍尔指挥的希特勒飞行中队的飞机。那些四个发动机的神鹰和容克飞机已经在加托夫机场上做好准备了。
绍布和贝洛周围立即拥挤开了,因为他们现在“大权在握”,决定谁飞往上萨尔茨山。大家都想离开。不停地有人找来,他们非去上萨尔茨山不可,因为据说他们的家庭在巴伐利亚或者他们自己就出生于那一带,他们想在现场保护它,诸如此类的理由。实际上大家都只是想尽快离开柏林。
4月21日,夜幕降临时,一支客车和卡车的长队穿过总理府后门驶上赫尔曼—戈林街,往加托夫机场方向而去。80至100人飞去了上萨尔茨山,包特希特勒的私人副官阿尔贝特·鲍曼,他的海军助手、海军少校冯·普特卡默尔,希特勒的牙医雨果·布拉希克,摄影记者弗伦兹中尉,还有女秘书沃尔夫和施罗德及速记员们。
夜里驾车从机场返回的司机们报告说,为了争抢飞机上的机位,那些人的的确确地殴打起来了。
林格派了两架飞机去上萨尔茨山。一架运去30至40只箱子,内装希特勒的私人物品和营养食品。由希特勒的男仆之一、党卫军二级突击队中队长威廉·阿恩特和希特勒的两名传令兵护送。第二架飞机运输了40至50只箱子,内装从“狼穴”里运出来的军事档案资料,由保安处的工作人员负责护送。
当天夜里上萨尔茨山上就传来报告,除去装运希特勒的私人物品的那一架,所有飞机都到达了目的地。鲍尔查明,美国的歼击机拦截了那架飞机,让他在科隆附近迫降了。
这一天,人们纷纷逃出柏林。数千人乘着汽车、客车、马车、自行车或儿童车离开这座城市,夺路西去。老百姓不得不步行。漫长的队伍没精打采地出城了。留守柏林的各部委和国家机关职员也同样逃跑——有的得到了批准有的未经批准,或拿着假证件。就连领袖办公厅的“官员们”也销毁了他们的党员证和其他资料。他们拿着假证件,未经批准就背弃了柏林。
首都正遭受苏军炮兵部队的炮击,身为总理府和政府区作战司令,京舍让鲍曼、布格多夫、费格赖因、福斯、黑韦尔、洛伦茨、山德尔、副官绍布、阿尔布莱希特、贝洛和约翰迈耶尔、飞行员鲍尔和拜茨、还有拉滕胡贝尔、许格尔和谢德勒、希特勒的医生施通普埃格尔博士以及留在柏林的女秘书克里斯蒂安和荣格从新、老总理府搬进了新总理府掩体里。克莱布斯也被安排在这里。
《希特勒档案》15(6)
新总理府掩体是1938年同大楼一起修建的,当时希特勒正在为战争做准备。它有70多个房间,规模庞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条地下饮食店将它们隔开。那里提供食品、煤炭等。从饮食店有一架装运货车的电梯直通福斯街上的人行道。出口经过了精心的伪装,不知情的人根本注意不到。一条长度100米左右的水泥通道在花园下面连接地下饮食店和希特勒的掩体。新总理府的掩体里还有代号“老500”的希特勒大本营的总机室,无线电台,新闻办公室,希特勒副官们的办公室,哈斯教授的战地医院及蒙克作战部队指挥所。那里还驻有保安处的60至70名工作人员,由刑事委员、党卫军二级突击队中队长福斯特尔指挥,负责掩体的警卫工作。他们检查在那里进出的每一个人。
4月22日夜里苏军的大炮沉寂了。而德方的高射炮却嚎叫了起来。苏军的轰炸机在袭击柏林的军事目标。也有炸弹落在了总理府附近。
4月22日,苏军的大炮上午就开始更猛地轰炸起来。报告说有多个重炮连在炮击柏林市中心。越来越多的炮弹落在动物园里和威廉街上各部委的花园里。上午10点左右,希特勒就被隆隆的炮声吵醒了。
他穿好衣服,叫去林格,不安地问道:“是使用的什么口径在轰炸?”为了安慰希特勒,林格回答说,这是动物园里的德国的高射炮,另有零星的苏军的远程炮。希特勒在工作室里用过早饭之后走回卧室,由莫勒尔为他注射兴奋剂。
军事会议定于12点。快到12点时邓尼茨、凯特尔、约德尔、克莱布斯、布格多夫、布勒、温特尔、克里斯蒂安、福斯、费格赖因、鲍曼、黑韦尔、洛伦茨、贝洛、京舍、约翰迈耶尔、约翰·冯·弗赖恩德和冯·弗赖塔格—洛林霍芬都聚集在希特勒的掩体里。随后进行的是整个战争期间最短的军事会议。很多人眉头紧锁地站在那里。大家低声地提出相同的问题:“元首为什么不做出决定离开柏林?”
希特勒从他的房间里走出来,背部弯得比从前更厉害了。简单地问候过后他在沙发椅里坐下来。克莱布斯开始汇报。他报告说,保卫柏林的德军的形势继续恶化了。南面,苏军已经在佐森附近取得了突破,正接近柏林的城市边缘。东郊和北郊正发生激烈的交火。斯德丁南面奥德河畔的德国部队的情形更可怕。苏军以坦克攻破了德军阵地,穿插到了德军阵地的纵深处。
希特勒站起来,俯身在桌子上。他哆嗦的双手在地图上指着。他突然直起身,扔掉彩笔,呼吸沉重,脸色通红,眼睛睁得大大的。他从桌子前退后一步,声音嘶哑地叫道:“还不该到这种地步!这种情况下我再也无法指挥了!战争输了!可是,如果你们,我的先生们,以为我会离开柏林,那你们可是大错特错了!我宁可拿一颗子弹射进我的头颅!”
在场的人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