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川家康 传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容易长期的战乱平息了下来,全日本都恢复到了平和的生活之中。日本所有的人都向着秀吉这一点聚集起来。
自此之后的家康也象他对秀吉所说的那样,全力相助着秀吉的事业。当然,秀吉并未把家康当作普通的大名看待。他总是“德川阁下,德川阁下”地叫着,尊敬不已,无论何事也要顾虑他三分。大名们则把家康称为“海道第一神弓手”——就是东海道地方最了不起的武将,充满敬意。但提起秀吉,则俨然已是日本最伟大的武将了。
在秀吉的威势之下,全日本的大名几乎都屈从了,可只有一个人不愿低头,那就是势力从伊豆直达关东地方的北条氏直,他的居城是小田原(神奈川县小田原市)。
北条家的祖先是北条早云,原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浪人,但聪明绝顶,乘某个机会把势力伸进伊豆地方,成了小田原城的主人。他的儿子氏纲、孙子氏康也都是不错的名将,把势力一直延伸到了关东地方。
特别是氏康之时,北条家拥有不输于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的势力,一说起来令诸大名恐惧。氏康在川越(埼玉县)等战役之中,打败了十倍于己的敌人,是一名身体正面受伤多处的猛将,因这个缘故,后来武将正面受的伤也被称为“氏康伤”。
不仅如此,小田原城本身是一座易守难攻之城,城西是箱根的天险,成为一所自然的防壁,即使是上杉谦信都在这座城面前退却了。
但北条家眼下的当主氏直为人不怎么英明,就象其他出生于富贵家庭的孩子那样,被宠坏了。
秀吉三番两次来人催道:“派使者到我这里来打个招呼吧!”可得到的回答是:“谁会向那家伙低头啊!”竟完全不理秀吉之言。
秀吉现已是日本最有势力的人,容忍氏直那样人的存在,等于是给其他人起了个坏样。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条家,他决定征伐北条。
天正十八(1590)年二月,秀吉从京都出发。喜欢浮华铺张的秀吉如人们想的那样出动了大军。先头部队已到了沼津,后尾部队还在美浓和尾张境内,就人数而言,实在是太多了。
秀吉在通过骏河国期间,家康盛情招待。之后家康也加入了秀吉攻击小田原城的行列。
北条家则已决定了以笼城来对抗秀吉的大军。另外,在小田原城之外,有山中、韭山二城,控制着箱根。秀吉与家康商量作战道:“敌人主力守在小田原城,没有半点出城一战的动静。所以我们先把山中、韭山二城攻下来怎么样?”
家康道:“好极了,如果敌人主力出城救援的话,就由在下来对付吧!”秀吉张嘴哈哈大笑:“德川阁下作为前锋,我担任总指挥的话,朝鲜、明(中国的明朝)百万之兵也不在话下,区区北条更不是什么问题了!”一时意气风发,俨然北条已是囊中之物。
箱根之城不久就攻陷了,秀吉军如海潮般包围小田原城,想破城而入。家康于城东布阵,以之为起点呈半圆型依次是:织田信雄、蒲生氏乡、羽柴秀胜、羽柴秀次、宇喜多秀家、织田信包、长冈忠兴、池田辉政、堀秀政、丹羽长重,海上则布满了长曾我部元亲、九鬼嘉隆、毛利辉元的兵船,总兵力达十四万八千。秀吉以箱根汤本早云寺为本部进行指挥,后来进一步在俯视着小田原城的石垣山布阵。
秀吉拥有如此之多的大军,也绝没有轻易进攻,在对方出城一战之前,悠然自得地持续着不绝的包围。他为了使小田原城中的人们厌倦战争、减少战意,特意在城外举行茶会,跳舞,不断想出各种消遣的花样。
那些饱受风雨之苦,露天席地的人们都愕然道:“这也算战争吗?简直就跟游山玩水一样啊!”
奥州(东北地方)的大名伊达政宗赶来与秀吉见面也是这时候发生的事。
在阵中,秀吉的随从常常很少。井伊直政在家康的耳边悄悄说:“现在正是个好机会,把秀吉干掉吧!”
家康摇摇头:“我既然接受了秀吉的托付,就不能干这样背信弃义的事。能否取得天下是由命运来决定的,人力无可挽回。”
小田原攻城战持续了很长时间,北条家一直讨论是战是降,但始终无从决定,这就是现在我们把长期悬而未决的会议称为“小田原评定”的由来。
然而,在这样的长时间对峙之下,比起进攻一方,防御一方更先产生了倦腻,不断有背叛者脱离己方阵线,人心惶惶。即使小田原城固若金汤,但人心已被攻陷了。
终于,北条氏直向秀吉提出了投降。氏直的父亲氏政自杀,氏直被流放到高野山。就这样,关东赫赫有名的北条家到了第五代也算是灭亡了。
这事发生在小田原城之战快要结束的时候,一日,秀吉和家康站在石垣山上,秀吉用手指着山下对家康说:“你看那里。北条家的灭亡已迫在眉睫了,以后就用这关东八州来和你现在的领地作交换吧!”
“啊,你也憋不住了吧!”二人一起向着城的方向,象顽童一样心情大快地小便。《关八州古战录》一书中感慨地写道:这真是决定了关东命运的小便啊!
当时秀吉问家康道:“入关东之后,将居城安排在这小田原城吗?”
“眼下只有这么做吧。”家康答道。
“从这小田原远远而去,有个叫江户的地方,地形不错,将那里作为居城怎么样?”秀吉歪着脖子出主意道。
“好,就这么着吧!”家康一口应承。
于是家康将自己的领地从原先的骏、远、三、甲、信五州换成了关东地方的武藏(东京都和埼玉县、神奈川县的一部分)、相模(神奈川县)、伊豆(静冈县)、上总、下总、安房(千叶县)、上野(群马县)、下野县(栃木县)总共八州。
德川家康
第二卷 战旗(四)
江户与京都
秀吉让家康入主关东,领地从五州增加到八州,按现在的看法,是给予了家康极大的赏赐了吧。但是现在的五州经过苦心经营,住民人心忠实,被改换到厌恶秀吉、土地又不开化的关东地方,对家康来说未尝是一件幸事吧。但不管怎样也好,家康毫无牢骚,说着“是,明白了”,老老实实地移封而去。
秀吉已不是当年的秀吉了,现在的他是日本的当权者,该反抗时才反抗的家康懂得该顺从时应顺从,他是一个无论何时都能冷静地判断事物的人。
家康决定迁移是7月13日的事,8月初,他已将所有的臣下都遣进了江户,前后一个月都不到,迅速之极。一直都以行动敏捷见长的秀吉见了也着实吃惊:“德川殿下的处事方法普通人真是难以想象啊!”
江户从镰仓时代起有姓江户的豪族居住,因而得名,最初在这里筑城的是太田道灌。这之后虽有北条的家臣掌管,可作为城只是空有其名,屋顶钉的是杉树皮,到处铺的都是茅草和荆棘一般的草,树木破烂不堪,随地可见。初次看到这一切的家臣都灰心不已。不仅如此,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只是生满野草的武藏野平原,海边居住的只有很少几家渔民和农民,荒凉之极。
将这一切变成后来的江户城是靠了家康之力。自从天正十八(1590)年8月1日抵达江户以来,家康可谓在政治上投入了平生最多的心血。
他看中了一个名叫伊奈忠次的人,提拔他做了独一无二的代官(相当于民政长官之职)。本多正信被称为是家康的智囊,也是家康谈话的理想伙伴。一天正信对家康说:“原先五州有许多代官,主公为何罢免了这许多人,以八州之大,只设立一个代官?无论伊奈忠次有多大的才能也好,八州如此多的事务交给一人来处理总有些不妥吧!”
“这嘛,你等着瞧好了。我会让忠次写下誓词的,在这之前,正信,你先给我记录一下。”
正信磨好砚台,拿起笔来:“是,该写什么呢?”
“第一,首先要将关八州当作自己的土地一般认真对待。”正信照此写下。
“第二,在对自己部下的待遇上,不得有偏袒和不公。”
“是,写下了。第三是?”正信恭听道。
“不,这些就足够了。”家康让正信放下笔。
后来事实证明家康果然没有看错,伊奈忠次的确是一个优秀的人材,工作成绩也十分出色。
那时,葛西、琦玉的田地和原野因为利根、秩夫二河泛滥,是一片杂草密生的低湿之地,忠次造堤防水,掘沟灌田,开垦荒地。是以草深之处不断变成新田,下田干活的人也多了起来。
家康令本多正信和青山忠成等人修城,从土地高处挖土填海平池,为后来接连不断而来的人制造方便。与德川家缘分颇深的三河、骏河、远江、甲斐、信浓的人们逐渐集中到江户来。就这样,城镇落成,人丁兴旺,寂寥的江户一年年热闹起来了。
再后来,江户作为将军家脚下地兴盛繁衍,到了明治时期江户城成了皇居,直到成为今日的东京都,这些都是后话,不再提了。
以小田原攻城战为最后一役,全日本的战争——应仁之乱(1467年)以来持续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啊,战争结束啦!不再有战争啦!”
“长夜终于迎来了光明啦!”
“值得庆幸,值得庆幸!”
长久以来黑夜沉沉,现在好不容易光明的晨曦开始照耀到全日本来。战争结束,世间一片祥和,人们重又陶醉于和平的生活之中,文化鼎盛,商业、工业和矿业也迅速发展,物产也极大地丰富了。秀吉喜爱茶道,因此茶道在当时相当流行,此外,绘画和建筑等美术工艺也盛极一时。那一段时期被今人称为“桃山时代”,相当有名。
生活就这样一日日多姿多彩起来,武士们的生活也跟着渐入奢华。秀吉的生活也非常铺张,常常举办盛大的茶会,令人目眩神迷的赏花奢宴,平日的生活也极尽浮华之能事。
然而家康的生活十分朴素,一旦发现家臣们变得奢浮,他便会时时劝诫其俭约,有鉴于秀吉的种种奢行,他一定在腹内暗暗发笑吧。
日本国内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然而,秀吉又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战争!
文禄元(1592)年,为了同明朝(中国)交战,秀吉兵发朝鲜。
“这真是了不起的事啊!”
“真是令人头疼的事啊!”
大名们的想法不一而同,但由于是秀吉的意思,谁也不敢一个人出来唱反调。当然家康也无法阻止秀吉,只得勉勉强强和秀吉一起来到九州的名护屋城(佐贺县唐津市之西),这里是向朝鲜出兵的基地。
日本的将兵在朝鲜勇猛作战,以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为大将,分成两军进攻朝鲜。可是朝鲜与日本气候大异,日本军队又不熟地理,兵站线(武器和粮食的补给线)伸得过长,造成军队再三退却。此战一度讲和,但不久又战火重燃。
秀吉在战役刚开始时曾发如此的豪言壮语:“以蒲生氏乡为右翼,前田利家为左翼,孤亲自担任总大将,发兵三十万前往朝鲜,一举灭亡朝鲜,直破大明!”又道:“今后的日本就靠德川殿下来镇守吧!”他实在是对家康倚赖有加。
可是秀吉的侧室茶茶在此时产下一子秀赖,于是他没有在名护屋久待下去,回到了京都。秀吉在伏见(京都之南)造了新的城堡,故态复萌地埋头于茶道之中,在吉野(奈良县)、醍醐(京都的近郊)过着豪华的赏花生活。
将兵在海外奋战不息,受着百般辛苦,秀吉却过着这样奢华散漫的生活,这叫什么事啊!
其实秀吉也醒悟到这次与朝鲜的战争将会落个有输无赢的下场,可事已至此,从这边再度提出媾和已不可能,对于这一事情始末实有难言之苦,他到处游玩也只是为了排遣胸结而已。
那年,扫帚星接连在夜空中出现了十五日,天降红沙白毛,为人所怪。七月份,突然发生了大地震,这场地震摧倒了京都城镇的许多民房,死者无数。
秀吉所在的伏见城也被震倒,他从危境中被解救出来。家康得知此事,立刻带着家臣赶到伏见城现场。因为自己的家臣还未赶到,秀吉将自佩之刀交到家康手里。
后来,秀吉和家康家臣本多忠胜谈起这件事时说:“那时,还以为德川殿下是来杀我的哪。为什么没有呢?那是因为德川殿下是从不杀害逃入怀内的小鸟的人吧。如果把刀交给你的话,你也许会立刻一刀向我砍来的吧!”说着,大笑起来。
本多忠胜就是在之前小牧山之战中,面对赶往长久手的秀吉两万大军,以区区五、六百人马鸣枪射击的勇将,秀吉这一句话将他的性格描述得淋漓尽致。
经此一事,秀吉对家康打心眼里产生了完全信任之感。
本 书来自。abada。c n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 新 请关注。ab ada
后来者
“德川殿下是个规矩人。”秀吉常常这样赞扬道。
就是这位秀吉,庆长三(1598)年夏染病不起。他十分宠爱儿子秀赖,事出有因,原以为这辈子不可能有子嗣的秀吉,在五十八岁高龄居然得子秀赖。为了秀赖着想,他甚至逼着养子秀次在高野山自杀身亡。
秀吉竭尽全力想要把天下交给秀赖继承,可秀赖才五岁,他不得不将身后事暂时拜托给其他人。秀吉直到临死前还不断对面前的家康和前田利家说着:“秀赖的事就拜托了。”利家是从秀吉年轻时起就一起并肩奋战的旧友,为人正直,他与家康位居诸大名之上。
在此之前,秀吉设立了五大老、五奉行,作为政治上的助理。五大老为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在这之下设立了五奉行前田玄以、长束正家、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增田长盛等五人,但是,这些人的心根本不齐。秀吉把秀赖拜托给这五大老和五奉行,还让他们多次写下了“宣誓效忠于秀赖主公”的誓词。
在作为桃山文化精粹的伏见城一室,秀吉奄奄一息,他伸出瘦骨嶙峋的手紧紧握住家康和利家的手道:“内府(家康)、大纳言(利家),秀赖就拜托你们了。”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时,还拉住利家手不放道:“拜托啦,大纳言,大纳言。”
丰臣秀吉逝于八月十八日,终年六十三岁。
毫无疑问,丰臣秀吉是一位卓越的人物,但他依靠的只是自己的才能,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制度,秀吉的政府可以说是秀吉个人的政府,而不能说是一个组织,所以秀吉一死也跟着崩溃了。
家康对于这个弱点了解得十分清楚,所以后来开幕府之初,就建立了详尽完善的制度。他就是这样一个始终留心观察他人的行事,取人之长,避人之短,任何时都孜孜不倦地研究着的人。注意到秀吉的弱点,家康采用了源赖朝的做法,这在后文会写到。
总之,秀吉这样一位大人物死后,丰臣家就剩下了一个空壳,年仅五岁的秀赖成为了摆设。天下的势力,自然而然向具有实力的家康集中而来。
“终于,我夺取天下的时机来了!”家康也深切地感觉到了这一点,心中感慨道。
这一年家康五十七岁。
长久以来,时不利兮,原本信长死后天下应归家康所有,正因为出现了秀吉这样一个人,弹指间十六年过,家康仍无所得。将信长、秀吉、家康作比较,可以将天下的归属作这样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天下犹如一饼,信长擀面,秀吉撵圆,而为家康所食。”虽为比喻,就结果而言的确如此。
还有人比喻他们各人的个性,用如下的话道:
“杜鹃啊,你不叫,就杀了你!(信长)”
“杜鹃啊,你不叫,我总会想出法子让你叫。(秀吉)”
“杜鹃啊,你不叫,我一直缠到你叫为止。(家康)”
家康决不做勉强之事,是坚忍之心极强的人。秀吉死后,如果家康对秀吉拜托之事顾若罔闻,不扶持秀赖掌握天下的话,就会招来恶评。但秀赖年幼,扶持他的既没有优秀的组织,又没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即使不是家康,丰臣家也会灭亡,天下也会被别家所得,这是明摆着的事。
只是家康在谁的眼里都是日本最有实力之人,实权尽归家康所有,随着时代的进程和政治的变迁,个别人的感情等等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倾心于家康方的大名日盛,就凭这一点,家康的势力便已大涨。
对此耿耿于怀的,是五奉行中的一人,名叫石田三成的大名。
三成原是近江(滋贺县)某寺的小和尚,根据传说,那还是秀吉担任近江长浜城主的时候,有一日,秀吉外出狩猎,嗓子干渴,看见一座寺院,便走进去向住持要求道:“喉咙渴了,拿碗水来让我饮吧。”过不多久,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端着满满的一碗茶走了出来,那是一碗微温的茶,秀吉一气喝干。“盛满了再拿一碗来。”秀吉把碗递还给他。这次,小和尚倒满七分一碗,略有热感的茶来,刚才将那碗温茶一饮而尽的秀吉,终于品出了茶的几分可口。“再换一碗来。”这回,小和尚用比刚才更热的茶水砌了三分之一碗,茶味芳香扑鼻,令秀吉心动不已。
后来,秀吉将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和尚收做了家臣,一刻不离身边,起名为石田三成,终至出人头地。这一传说真相如何,不得而知。总而言之,石田三成的伶俐个性是千真万确的。秀吉在生的时候,三成非常中秀吉之意,常常作为政治上的助手协从秀吉,自然威仪可见。
然而,加藤清正、福岛正则、黑田长政等凭借武力发家的大名,对于三成无任何军功却能发迹之事相当不服气,对于秀吉对他的偏袒和政治上的倚重同样不满。三成和这些人之间有相当深的怨隙。
秀吉死后,三成看到家康的势力日益高涨,心想:“家康欲谋横夺故秀吉主公的天下,我决不能容许这样的事发生,必须打倒家康!”之后,他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其他的一些大名,宇喜多秀家、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岛津义久、大谷吉继等大名都十分赞成,而受秀吉恩惠最深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细川忠兴、加藤嘉明、浅野幸长、黑田长政等大名由于与石田三成不和,而跟从了家康的阵营。
风云
前田利家染病身故。
石田三成在之前一心指望倚借利家的力量,因此心下好不丧气。一直守候在利家宅第病床前的三成行将离开之际,突然得知清正、正则、长政等七位武将早已在外守候多时,欲置其死地而后快。于是,三成的密友佐竹义宣让三成躲进女眷的乘轿,混出了前田的宅第。轿子一直被抬进了家康所在的伏见城,家康作为秀赖的监护人,一直都待在伏见城。
家康深知三成日后将成为自己的敌人,但三成特意跑来以求庇护,他总不能明目张胆地杀害此人。这天晚上,家康夜不能眠,正好本多正信来到:“您打算如何处置石田?”
“我也正为这个犯着愁呢,我的打算不是将石田交给七将,而是让他平安地回佐和山(三成的居城)去。”
“的确如此,我与主公的想法不谋而合,就这样把石田交给七将杀死的话,于主公无利啊!”正信道。本多正信不仅是家康的秘书,也是他的参谋长。
石田三成于是在家康家臣的保护之下,安然回到了佐和山城(滋贺县犬上郡佐和山)。
家康则从伏见赶往大阪,藉着向秀赖作重阳之贺的借口,在大阪城逗留下来。诸大名争先恐后地投向家康的阵营来,在正月初的拜年场面上,家康已不亚于秀赖,在家康的眼中,秀赖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另一方面,反对家康的大名也大有人在,其中有会津的上杉景胜。景胜径自回到了会津,拒绝了家康的邀请,不踏出国土一步。
“景胜胸怀二心。”家康下定了率先进攻上杉的决心。“上杉景胜摆出这样的强硬态度,一定是在背后和石田三成有了联手的约定。”他想道。
但是,家康对佐和山城的石田三成装出被蒙在鼓里的样子,从大阪出发了。“前往会津的途中,一定会传来三成在背后举兵的消息。”家康一定是在盼望着这样的消息吧!
家康离开大阪后,在伏见城度过了第一夜。他叫来了负责把守这座城的鸟居元忠。元忠比家康年长三岁,那还是在家康作今川家人质时,就和家康在一起了,可以说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二人回忆着以前的时光,快乐交谈着直至深夜,他们的心里都很明白,石田三成会乘着家康进攻上杉的机会举兵,反军首当其冲的就是这座伏见城。那样的话,元忠会战死的吧。这样看来,今晚也许是他们二人此世的永别,但他们谁都没有说出这个想法,只顾聊着人质时代艰辛的回忆。
“那时候的话谈起来可没个完啊!您明日还要出发,夜已深了,请您早些安息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有拜见您面的一天。”元忠说着,想从垫子上站起来。但由于坐的时间过长,他双腿发麻,一时竟站不起来。
“元忠,岁月不饶人哪!已多少岁数啦?”
“是啊,已经六十二岁喽!殿下您也上年纪啦。”
“嗯,彼此彼此。在安倍川到处玩耍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哪!”
“我也有同感啊!”
“来人,搀一把元忠。”
侍从扶着元忠出去了,家康望着他的背影,泪水夺眶而出:“我们也许今世长相别啦。”
家康六月十八日出了伏见,二十日抵达四日市(三重县),二十一日抵达吉田(现在的爱知县丰桥市),二十三日到达浜松,二十五日到达骏府,二十七日到达小田原,二十八日到达藤泽,二十九日到达镰仓,游赏了三日,七月一日在金泽(神奈川县横浜市之南)游玩,次日,才好不容易抵达了江户。
既然是发动战争,为何如此到处游山玩水浪费时间呢?其实家康的内心在等待道:“马上石田树起反旗的消息就会传来了。”家康对于石田三成内心的动向了如指掌。
这个时候,石田三成在干什么呢?三成等待着家康发兵攻打上杉,打算随后起兵袭击德川军。
大谷吉继是越前五万石的大名,与三成素来交往甚厚,又富有知谋,三成打算把吉继也拉入自己的队伍中来。毫不知情的吉继为了响应家康的东征而出了越前,可却被三成不管三七二十一拖到了自己的佐和山城。三成对他说:“家康种种行动表明他打算把天下从秀赖主公手中夺过去,我等受了秀吉主公的嘱托,主公又有恩惠于我等,因此我打算起兵讨伐家康。眼下家康正为了先攻上杉向会津而去,我等正可于大阪高举义旗,请你也加入我们一方吧!”
吉继闻得此话大吃一惊,立刻忠告其打消这个念头,可是最后还是被三成的诚挚之心所打动,应承了他。吉继因为麻风病双目失明,可他依旧是一位意气风发的热血男儿。
三成说得吉继成为战友,十分欣喜,接着,他成功地说得了毛利辉元、岛津义久、长曾我部元亲、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小早川秀秋等大大名加入己方,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人左右。石田的大阪方终于以对家康兴师问罪之名起兵了。
这时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和家康一起先攻上杉的大名们留在大阪的家人们。“以他们为人质,软禁于大阪,这样的话大名们顾虑到自己的妻子,也会离家康而去吧!”三成这样想道。的确,这不啻是一手将军。但由于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三成不得不中止了这一计划。
那就是有名的细川忠兴夫人之死。忠兴的夫人是明智光秀的女儿,是天主教的忠实信徒,受过洗礼,名为格莱西亚。
石田方来到细川家要求道:“你们得交出谁来作人质。”但三个男孩子都不在家,细川家回应道:“这儿没有人可作人质。”紧接着石田方又要求道:“那就把夫人交出来作人质吧!”但也遭到了拒绝。第二次来了很多人,于是夫人在家臣们两下对峙期间进了内室,用家臣的刀伏刃自尽了。她当时三十八岁,尚是一名绝色女子。
大阪方对于忠兴夫人之死吃惊不小,他们害怕事情酿大反受其害,就没有再强行索取别家的人质。多亏了这个,眼看着就要成为人质的别家大名的家人才得以幸免于难,多数都从大阪逃了出来。
十九日,宇喜多、小早川、岛津家的军队发动了对伏见城的攻击。守城的是从幼时起就跟随家康的老臣鸟居元忠,在前文已写到,他对今日的事早有相当程度的觉悟,已同家康洒泪而别了。
攻围军二十三、二十四日进行了枪击,原本自知必死的笼城军丝毫不为所动。攻方后又增添了援军,以四万人的兵数发动强攻,不分昼夜地攻城,但伏见城还是没有陷落。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日的攻势也是徒然,二十九日石田三成亲自从佐和山赶来激励攻围军。三十日,以铁砲四度开火发动凛冽攻势。城兵三百五十人,四处奔跑应战。然而,四万人与不满四百人相比,相差实在太多了,战死者不断增加。即使如此,城兵还是五度冲城而出与攻围军交战,真不愧是三河武士。不久,城池中敌人的计略着了火,敌兵终于得以攻入城来。
元忠退入本丸之时,身边只剩下十余人了,他因为疲累过度在石阶上稍息时,一名叫铃木重朝的武士冲了过来。“敌将报上名来!”此人端起长枪刺来。
“某家便是鸟居元忠,取某家的首级领赏去吧!”元忠一边说着,一边敞开衣襟。重朝神色郑重地收起枪来,等着元忠自杀。
在伏见城熊熊燃烧的烈焰之中,老将鸟居元忠壮烈地阵亡了。
德川家康
第二卷 战旗(五)
向关原去
石田三成在大阪举兵的消息传到家康的驻地,是七月二十四日的事,当时家康正在野州小山(栃木县)的阵营之中。
“终于来啦!”家康拍着膝盖长出了一口气。原本对这一消息就已有了心理准备,他对于作战早已成竹在胸。他立刻将宇都宫的儿子秀忠和附近的幕下诸将都召集而来,召开了有名的小山评定。
诸大名都脸色凝重地集中到家康的本阵中来。首先是井伊直政、本多忠胜二人禀报了石田三成举起了反旗的报告,接着,家康平静地开了口:“石田的事大致就是如此,在座各位的家人仍在大阪,一定很担心吧!即使各位立刻赴大阪而去加入石田方,我也不会责怪你们背叛了我,各位就请自便吧!”
济济一堂的诸将被这个天大的突变惊住了,满堂陷入了久久的沉寂中去。
这时,福岛正则站了起来:“在这种时候,在下决不能做出因为妻子缘故而背弃了武士道的事来。为了内府(家康),即使要豁出命来也请让在下加入!”
“在下也是!”
“在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