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遗世独立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引子
七百年前,周始帝帝渊一统天下,建立周朝,划分天下为九州,各名为雍、冀、青、荆、豫、徐、兖(yan)、沛、梁。始帝建都于九州中最大之豫州,并委派精臣名将统摄各地,奉上古传下之九鼎南季鼎、史颂鼎、禹鼎、记师鼎、辟鼎、彘鼎、列鼎、蠡方鼎、司戊鼎为各州象征,另奉九鼎中最为威严高贵之蠡方鼎为九鼎之首。废除先朝旧制,统一货币、文字,颁行新律,广纳良才,扶助农商,以致国运逐渐昌隆,兵力强盛,百姓富足,诗书繁荣,各种技艺亦得到大力发展。

  至中期永帝时,更是空前鼎盛,各家夜不闭户,即使农人也是身着绫罗,每餐皆有肉食,诗书骚文、铜铁锻造、酒食饮业、纺织制造及印刷建筑等都发展迅速,其中尤以雍州纺织、冀州建筑、青州锻造、荆州诗书、豫州酒食为最盛,人人皆笑脸盈盈,老慈幼孝,史称“永平盛世”。

  但中后期开始衰败,终于,两百年前,邺帝骄奢淫逸,疏于政事,妇寺当道,民不聊生,怨声四起,揭竿奋起者数众,各州州长亦在此列,待破都城日,邺帝携美而逃,至小侯山,因疾而崩,太子即位为赋帝,挥师回击,至赤河,各方持平,最终达成协议,分封各州为诸侯国,以各州名为国号,九鼎为其王鼎,仍臣服于周朝,年年进贡,岁至朝帝。各路兵力退后,赋帝效仿其祖,勤政爱民,广纳良才,各行各业开始复苏,百姓安足,各诸侯亦无异象。

  一百年前,徐、沛境内突发地动,两国皆无防备,且本位于蛮荒之地,疆域较小,国库不足,致灾民成遍,饿殍千里,另五国趁火打劫,徐、沛终因内忧外患而被雍、冀所瓜分。另,南海之滨突现神碑,碑上言曰:“齐九鼎者得天下!”此碑言在民间传播甚广,久而久之,为众百姓所深信。由此,各诸侯谋乱之心更甚,得鼎之心亦然,谓之“得民心者得天下”,其中蠡方鼎更是众诸侯争夺之最。

  五十年前,祜帝突崩,后继位者在位皆不能超过十年,一时谣言四起,皆道周将亡,而现任周帝………熙帝亦有宿疾,终年与药为伍,且子息单薄,仅有二女云夕、云灵。云夕带玉镯而生,额上有火凤胎记,且少时聪明异常,一时被人称奇,但十六时嫁于冀国世子,次年因生子而薨,而云灵仅有三岁。周朝风雨飘摇,六大诸侯蠢蠢欲动。

  现任雍王兰漠风拥南季鼎、辟鼎,原疆域二千里加徐国一千一百里,为三千一百里,原徐国换回旧称“徐州”,城池三十四座,军队三十万,以纺织出名。

  冀王燕弈拥史颂鼎、司戊鼎,原疆域一千九百里加扬国一千二百里,为三千一百里,原沛国换回旧称“沛州”,城池三十六座,军队三十万,以建筑出名。

  青王东凛拥禹鼎,疆域二千五百里,城池二十七座,军队二十五万,以锻造出名。

  荆王独孤封拥记师鼎,疆域二千一百里,城池二十四座,军队二十五万,以诗书出名。

  兖王丁奉殷拥彘鼎,疆域一千五百里,城池十八座,军队二十万。

  梁王蒙肖拥列鼎,疆域一千五百里,城池十九座,军队二十万。

  而皇域拥蠡方鼎,疆域三千五百里,城池三十八座,军队三十万,以酒食出名。

  至此,除皇域外形成了以雍、冀最强,青、荆稍次,兖、梁较弱的六国并列局面。

  ------------------

  且说百年前之地动却非偶然,那日,南华老君正于夫夫山炼化炉中怨气,忽炉炸气散,致下界徐、沛二国发生地动,老君追怨气至赤河上方,因天规禁仙下界,只得施法封怨气于河底。气逃程中带出另一世界的一生魂,老君无法,只得暂留此生魂于天界内,日后再作他算。

  此魂乃一女,名未名,生得容貌颇佳,又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易经药毒样样精通,常与各仙品书下棋、谈经论道,为仙人所喜,但有一恶好喜食灵果,经常潜至蟠桃园中摘食仙桃,而不被守童所知,仅南华老君因此女居于南华殿内而知其恶性,晓其懒散随兴,顽劣异常,不愿惹恼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作不见。但一次守童因他事入园中取锄,发现未名正哼着歌“取”桃,大怒,带其上殿告于王母,王母问其因,未名曰:“蟠桃园中桃果颇盛,应取之以待再次开花结桃,此为自然之道也。”款款而谈,诉因数条,皆是大明之理,各仙亦然其说,王母只得作罢,仅私下斥责南华老君,老君使计于未名,以一储物仙镯诱之,再告以下界之美好,劝其再次投胎,游戏一番下界。未名知其所想,又天界已玩戏厌烦,亦愿下界,遂赞之,自带镯投胎去也,去时老君另嘱二事予未名,言曰:“二十年后,赤河之怨气将破封而出,汝可携封印之法而去,于破封之日再封印之,又炸炉之事致昊族灭亡,汝亦助其复族,何如?”未名思之留宿之恩,允之。由此,下界演绎起一出权谋算计、群雄争霸、情仇爱恨之戏。

第一章 倩影玉箫横
圆月当空,落在水里,成为一轮玉盘。

  忽,一道黑影从玉盘的明亮中一闪而过,势如黑电,原是岸上一人驾马飞奔而过。“驾!”鞭声阵阵,响于这郎朗夜色中,与虫鸣同唱。那黑鬃马越跑越慢,最后“咚”的一声倒在了地上,喘着粗气,四肢虚脱,已是垂死之相。马上之白衣女子在马倒地的那一刻突然跃起,飞出一丈降于平地上,叹气道:“唉,可惜了我这匹飞走如风的千里马呀!”上前蹲下用手捋捋马鬃毛,掩上马目。起身回头大声道:“各位要何时才出来?难不成要继续在树上、草丛里继续和蚊子聊天儿?”

  瞬时,四周角落里、碎石后、大树上跳出许多长相各异的男男女女来。有的穿得邋遢肮脏,胡须长短不一,像是被火烧过一样,有的着艳丽红绿裳,长相妖气,嘴上涂着浓浓的红胭脂,脸上还有一块大大的红色胎记,眼睑上抹着刺眼的黛绿,也有那长相斯文,穿着齐整的,看似是哪一江湖大派的弟子,更有二三十个着同样青衣的靓丽年轻女子,各人所携武器不一,有扛大刀的,有背挂一把大烂破铁扫把的,江湖大派弟子则统一手携一把长剑,还有提铁锤的、握铜鞭的。。。。。。非常显眼的当属那妖气中年妇人,居然捧着一把与之忒不相符的观音扶尘。总共形形色色大概有两三百人,全都聚拢围住中间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冷眼环视一周,道:“一个一个上,还是一起上?”众人一听,差点儿惊落手中武器,皆嘲笑道:“你一小小女娃,莫要在这胡闹,快快回家缝衣做饭去!”女子手一动,手中多出一管白玉箫来,凑拢嘴边,冷笑道:“即是缝衣做饭,不若吹奏一曲,若何?”众人又一惊,这玉箫出现得太快,根本就来不及看清楚,复又仔细打量眼前白衣女子,只见她身着不知何种质地的白衣,腰系浅绿丝带,额抹一同色浅绿带并悬一水滴状浅绿宝石,身姿修长,黑发至膝、未束,面前白玉箫一端也坠着一绿玉穗,随风飘动,整个给人一绿白相配的清新感觉。

  众人中走出一像是头领的人物来,着灰袍,发束冠,手携长剑,约三十来岁,长相普通,至女子面前停下,抱拳道:“我乃金衙庄门下大弟子宋明耀,暂领各路英雄豪杰于此荆棘山脚下伏击两人,山上更有各门高手正在搜寻那二人,姑娘若是想上山,恐他们错认,且待明日再来,你看如何?”

  “呵呵,我至三千里外急赶而来,跑死了世上难得的千里黑鬃马一匹,你叫我明日再来,若那二人死了,我岂不白跑一次?你要如何赔我呢?”白衣女子一边笑答,一边把玩着手中玉箫。

  “他奶奶的,这不是来找碴儿的吗?”众人中又转出一人来,虎背熊腰,他手提一对大铁锤,约之有五六十斤重,向空中一挥,顿时有厉风拂面,虎须倒竖,带一口浓浓北方音,大声道:“宋家师兄,何必对这小娘皮如此有礼,她既要上山,且先过了俺这一关再说。。。。”话还未说完就已停下,口半张,眼珠直转,颊不能动,眼角却连连抽动,手中铁锤急得“呼呼”乱舞,口中却发不出半个音来。

  “嘴巴太臭了,你一大大大叔,莫要在这胡闹,快快回家好好洗洗去!”女子嬉笑道。“噗!”众人中几个穿著邋遢的乞丐样人物忍不住大笑到,而其他人却对他们怒目而视,旁边一手捧烂碗的瘦小乞丐小声提醒道:“老大,我们先才也用这话嘲笑过这女子!”几个乞丐一听,反应过来,大怒,叱声道:“我砍了你!”挥动手中带锈破刀,就要扑将上去,却忽然定在了那里,众人又是一惊,宋明耀旁边一黑色短襟男子悄声道:“宋师兄,这是凤神医的毒药“一瞬匿笑”和“稳如泰山”,我曾经去凤凰山有幸见识过。”

  灰袍男子立手示意众人安静,道:“姑娘既有凤神医所制毒药,而神医之毒从不外传,那姑娘必是与神医关系匪浅之人,我等常受神医恩惠,看在神医面上,不与姑娘计较这一次,大伙说如何?”众人举声相喝,皆道:“看在神医面上,饶你一次。”

  “呵呵,“饶”我一次?那不若饶那二人一次,那我就饶尔等一次,怎样?”女子玩着身前黑发,打着商量轻笑道。

  “他爷爷的,你他爷的找死!”人群中又转出一人,虎背熊腰,与先前那舞铁锤之人生得一模一样,只是手中拿的却是一双大环刀,带着同样的北方口音大叱道,举刀正准备砍上来,突然一个嗲声嗲气的声音道:“蒲大,你别给我砍伤了那张漂亮的脸,我还等着做美人膏养颜来着!”这声音正是那妖气中年妇人发出,她边“嘎嘎”嗲笑道,边轻抚那张带红胎记的脸,似爱不释手似的。

  “他爷爷的,杜美人,老子管你这么多!”说罢,就举刀向前砍去,忽然一道扶尘卷上大刀,“我说蒲大,你还是去管管你家蒲二好了,你看他那口不能言的傻样儿,简直丑死了!有碍我这美人儿的视线啊!”

  蒲大回头看一眼蒲二,那傻样儿确实不咋地好看,大骂道:“俺娘咋地生了你这蠢蛋,总是害老子丢脸!”又转头向杜美人道:“你先去做你的美人膏去,等老子收拾了这蠢蛋,再来收拾那小娘皮。”

  “我的美人膏做成了,还有你动手的份吗?你老娘怎么生了你们这两个蠢蛋?!”

  “他爷爷的,杜美人你别嚣张,要不是俺老娘吩咐照顾好你,哪有你说话的份儿!”蒲大大啐一声,转身向蒲二走去。

  杜美人轻抚脸蛋,“嘎嘎”笑道:“小姑娘,你那小脸做成的美人膏肯定好用,待会儿我剥皮时,你若是配合,那我就让你死得痛快点儿,你说怎么样?”

  白衣女子仍是一脸轻笑,看向众人道:“既是都要上来过过招的,那还不如一起上,大丈夫行事当有如风雷,敢作敢为,怎么输给了我这一小小女子?”说罢,敛笑,举箫便奏。箫声肃然,大风起兮,飞沙走砾,乱石蒙眼,以女子为中心四散飞击开去,击打在举着武器奔上来的各路人身上,众人奋起抵抗乱飞的碎石,那碎石却像长了眼睛似的,专往众人穴位上打,扑过来的人皆受伤少,而被点穴居多。未过半刻钟,所在的两三百人皆被定住不能动。女子停下箫声,走至杜美人跟前,看着她那张红红绿绿的脸,冷笑道:“我的脸皮岂是你这邪恶妖妇能剐的,你看看你这张如颜料板似的脸,不知用了多少少女的生命和容颜,我今天就替天除恶,废了你这妖妇,看你没了这身武艺还如何行恶?也让你尝尝做“美人”到底是何滋味?”

  杜美人一闻女子所言,想要拿起手中扶尘反抗,但发现已被点住穴不能动,满脸变色,口中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求饶,那“呜呜”之声太过急切,让四周之人皆能感其恐惧,却未有一人出言相助,也未有一人面泛同情,杜美人见各路同道皆如此绝情,“呜呜”之声渐消下去,一脸愤恶。“你看——又有几人赞你所为?自作孽不可活!”女子说罢,一掌拍在杜美人背上,杜美人吐血晕倒过去。只有宋明耀在白衣女子拍下那掌后,劝说道:“姑娘千万手下留情,杜美人虽平时作恶颇多,但念起女子皆有爱美之心,姑娘莫要下手太重!”

  “呵呵,爱美之心?手下留情?”“当她剥其他女子脸皮时,可念及爱美之心?”“尔等伏于这荆棘山下,还不是为了擒住安氏母子?你们可有手下留情?且她们不过一妇孺,而这妖妇却是恶贯满盈,你却叫我手下留情?这便是你们名门正派?我虽不涉江湖,但却知什么是正道狭义!”说罢,拂袖而去。而这几句喝问却久久回荡在山间,只余一地沉默的“英雄豪杰”。

  

第二章 危崖险救
一向荒芜的荆棘山上此刻却是灯火通明,人声嘈杂。晚风阵阵,前有一妇人带着一十三四岁的少年狼狈逃跑,后有一大群各*女举着火把、携着武器竞相追赶。终于,当二人逃至悬崖边时停了下来,妇人向悬崖前望了望,估摸到对面崖壁约有两三里的距离,脸上终露出绝望之色。妇人转过头来,看向自己的儿子,叹息道:“鸿儿,老天绝我们之路啊!只可惜你还小,未能好好过过这一生,便如此结束!苍天不公啊!”

  “娘!即是死,那我们便死在一起!死又如何?总比与那一家三口天天呆一起受气的好!”

  “呵呵!你还在怪你爹呀。。。”妇人叹完这一句,抬头仰望圆月的高空,夜风习习,轻抚妇人脸庞,显露出其乱发下的美好姿容来,在月光的照耀下,越发的闪眼,妇人的脸渐渐露出笑容,那笑容犹如水波,同月光一起荡漾开去,带着一种释然,带着一种解脱,妇人展开双臂,仰高头颅,看着暗蓝的夜空,发出轻轻的笑声,风儿欢快的吹动着其浅蓝衣袍,展露开妇人的绝代风姿来。旁边少年疑惑的拉拉妇人袖子,轻问:“娘,你怎么了?”妇人转过身来,脸上仍是释然的微笑,道:“鸿儿,娘已经不怪他了!岁月变迁,负心之人累累皆是,若是世上女子尽皆像娘这样,岂不苦了自己?”妇人又望向夜空,接着道:“只可惜娘明白得太晚了。。。。。!呵呵。。。,古人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娘这一生算是错了半辈子,现在明白过来,下辈子就绝不做如此窝囊之人!”少年撰紧妇人的手,欣慰道:“娘,你终于想开了!如果。。。。。”未及少年说完,后面众人已举着火把追了上来,几十道参差不齐的声音一致道:

  “交出蠡方鼎!饶你们不死!”

  妇人也撰紧少年的手,面向众人,嘲笑道:“哈哈!蠡方鼎?我们哪来的蠡方鼎?安家之事,我们从来都不过问!”

  “臭婆娘!你别进酒不吃,吃罚酒!当心老子砍了你!”

  “你砍了我,我也照样这样说!况且,有谁亲眼看到过蠡方鼎在安家?世人都知蠡方鼎被奉于皇域的“第一江山”阁内,汝等怎知蠡方鼎到了安家?更何况,你们不过一群江湖人物,要蠡方鼎何用?就算你们中的这几位将军,我看也不是皇域的将军吧?你们诸侯之国,这样明着追寻帝王之鼎,这野心也太明显了吧?”

  众追杀之人皆无语以对,人中走出一银袍手携银戟的年轻人来,向妇人抱拳施一礼道:“安夫人,你这话说得不对!昔始帝、永帝之际,四海清平,百姓安足,则英雄、豪杰者无用武之地!而今天下大乱,盗贼蜂起,百姓流虐,则是英雄豪杰应出之时!况我家世子,英明无匹,善用贤才,治世之能,世间罕有!定会给百姓带来一个太平盛世!世子遣我等来寻这蠡方鼎,实不为过也!”

  “呵呵!公子乃冀国六大将军之一的千戟将军吧?”妇人撰着少年的手笑问道。

  ““公子”不敢当,妇人唤我千戟便是!”

  旁边一穿黑袍手拿乌金鞭的年轻人踏前一步,手拍千戟肩膀,愤道:“千戟,你这么罗嗦干什么?直接逼问她蠡方鼎的下落,早找出来,早完事!”

  “呵呵!这位也是冀国六大将军之一的急风将军吧?”妇人再次笑问道。

  “嘿嘿,便是本将军在此!”急风被妇人那月淡风清的笑容所感,用手挠着头不好意思的傻笑道。

  “冀国六大将军便到了两位,相信其他诸侯国也都到了。”妇人看向众人,朗声道:“还有谁想来夺这蠡方鼎?想要的都报上名来!”

  “臭婆娘,少罗嗦!快交出蠡方鼎来!”数道粗嘎的声音齐声骂道。

  “都想要,是吧?”妇人转过身,抚着少年稚嫩的脸,教导道:“鸿儿,你看,这便是人的贪念,若这次你能不死,你便须谨记这一点,善防善用,以复兴我们昊族!一百年来,昊族之人四处流散,你若不死,就号召昊族剩余之人回到昊山,重燃我们昊族的兴盛之火!”妇人说完,低头向脚下的深渊看去,夜色茫茫,渊不见底,只余风声簌簌,又转头看向少年,问道:“鸿儿,你可怕?”少年一脸硬气,用尚变声阶段的声音道:“不怕!娘,跳下去总比落在这群人手中好!”说罢,拉着妇人的手就往下跳。后面的人发现不对,立马上前阻止,只可惜晚了一步!仅抓住妇人的一丝衣角。

  “嘻嘻!怎么就跳了?也不等等我!”一声脆脆的笑声传来,同时一道白绫飞袭过来,直追崖下而去,眨眼间,刚刚跳崖的二人复又立于崖顶之上。白绫的另一端站着一白衣女子,以浅绿丝带束腰,同色浅绿带抹额并悬一水滴状浅绿宝石,黑发未束、至膝,女子正笑嘻嘻的挽着白绫,忽用力一逮白绫,另一端的二人便被拉飞至女子身旁。四周之人见情况复变,虽都想要蠡方鼎,但现在有人想劫走安氏母子独吞帝鼎,只得暂时同力应付这人,待后面再计夺鼎之事,遂聚拢围住中间三人,皆举起武器指向白衣女子。

  “姑娘是何人?救走安氏母子,莫非也想要这蠡方鼎?”人中一灰袍持剑中年人问道。

  “雍国孙将军,孙义仲,是吧?”“想不到你家公子也如此看重这等死物?竟派遣你等前来夺取。”女子一边收起白绫,一边嘲笑的问道。

  孙义仲上前一步,收剑抱拳施礼道:“请问姑娘何人?竟识得我家公子。”

  “呵呵,我呀?”女子收好白绫,笼于袖中,手轻轻一动,手中白绫已不见踪影,笑答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水未名是也!”

  “原来是水姑娘,我等暂请水姑娘退后,等我等收拾好这事,便请水姑娘到我国做客,我家公子定会盛情相待!”

  “退后?你家公子的盛情相待我恐怕承受不了!”“唉。。。,这样就只有站在这原地了!”女子摊开双手做无奈状,叹着气感慨道。

  “姑娘说笑了!请姑娘莫要继续玩闹下去!”孙义仲仍是一脸和气的耐心劝导道。

  “你家公子果然不一般!手下将领可是都如你一样谋略有成?被我这样取闹,都面不改色,仍是一脸和气、有礼相请?”

  “姑娘过奖!若姑娘愿到我国,定会见识到我家公子的过人之能,绝非一般人能匹!”

  “呵呵,你如此有礼相请,我本该还礼前往,但要见你家公子,还是免了吧!你家公子的过人之能,也绝非一般人能赏啊!”水未名把玩着身前黑发,笑嘻嘻的答道,还怕怕的拍拍胸口,似心有余悸般!

  “姑娘又怎会是一般人?仅凭姑娘刚刚露的那一手,如此轻巧,恐怕连半分力都未用全吧?”

  “嘻嘻,想不到你眼光也不错!”“你家公子争这天下倒是有几分把握了!”正待未名与孙义仲说话之际,未名背后一乌色劲装八字胡小老头突然发力向未名三人掷出一把黑色粉末,那粉末掷出时看起来不多,却在抛洒的一丈之距中黑色越变越浓,至三人所在之地时,众人只能看到黑气弥漫,哪还能见三人踪影?皆想这次三人恐命已不在,这可是三绝门中的绝毒啊,只可惜还未能问出蠡方鼎的下落,这绝毒老头实在是做事不周!众人都一脸失望之色,只能寄希望于黑气散开之后还能从安氏母子身上搜出一点蠡方鼎下落的线索来!各“唉唉”叹气之声不绝于口,正待骂上绝毒老头两句之时,突然中间黑气更为弥漫,越扩越大,众人皆向后退开去,忽听“砰”的一爆炸声,那庞大黑气居然慢慢缩小,最后变成拳头大小,长了眼睛似的向绝毒老头飞袭过去。众人再向中间看去,三人仍好好的立于那里,奇迹的未受半点伤,白衣女子正笑嘻嘻的向这边看过来,众人跟随白衣女子的视线转过头望去,原来是绝毒老头正被自己的毒气所追赶,发出“哇哇”的刺耳叫声。

  “呵!不过是三绝门的小小毒药,也敢拿出来献丑?”白衣女子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一管白玉箫来,边以手耍弄其上的绿色穗子边笑着说道,“我今天就叫你尝尝你们三绝门的毒药到底有多厉害?”说罢,以手向空中一挥,众人只见那黑气速度猛地加快,一下追赶并击中了绝毒老头,绝毒老头立时倒地,脸上霎时有黑气浓浓,若不是有火把照明,恐已看不出五官来。绝毒老头忍着剧痛,从怀中掏出一青花的小瓷瓶来,用发抖的手拔开其上的红布塞,倒出几粒红色药丸来,也不管剂量如何就直接塞进了嘴里,放心的倒在地上休息起来。

  “嘿嘿!我有说你那解药还有用吗?”白衣女子捏着白玉箫,贼贼的笑道,“我可是在里面加了一味天仙子的哦!”

  地上正放心休息的绝毒老头,听到女子的话,根本理也不理,继续安逸的躺在地上舒服的休息,似是带着劫后余生的得意,心中想到:“我们三绝门的毒药为何在江湖上称为一绝?嘿嘿。。。。那便是绝到了极点!你这小小女娃不过加了一味清热解毒的天仙子而已,也敢在老夫面前耍大刀?简直自不量力!充其量就武艺好点,这毒啊还是我们三绝门。。。。。”未及绝毒老头想完,便突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脸色却转为苍白,绝毒老头不甘心的转过抽搐变形的头,一手指着白衣女子,口中边流白沫边道:“你。。。你。。。。”

第三章 忘年相交好
“你什么你?呵呵,放心!不会死人!我水未名很少杀人的,不过。。。。嘿嘿,最多废了你!”

  “你。。。你。。。。。”绝毒老头一听直接给气晕了过去。

  水未名又看向众人,道:“若是我今天要带走他们母子,你们要如何?”

  “带走他们母子?你休想!不就会点毒,且过了在下这一关再说!”水未名后方一深蓝色长袍约莫二十五左右的俊秀男子大声道。

  “无极派掌门襄无极,是也不是?”水未名转过身来对着俊秀男子道。

  “正是在下!姑娘若想带走他们母子,得先问问群雄再说!”襄无极一脸正气的答道,复又转过身面向众人,朗声问道:“大伙说,对不对?”

  众人皆一致举声道:“对!襄掌门说的不错!要想带走他们母子,先过了我们这一关再说!”

  水未名身旁妇人拉住水未名的手,绝望又好心的道:“姑娘,算了!算是我们母子在劫难逃!姑娘本与此事无关,可先离开,相信他们不会难为姑娘的。”水未名“呵呵”一笑,伸出左掌示意妇人不用再说。“着青衣的这些女侠们应是黯云宗门下弟子吧?”“那这边穿绿衫的侠女们便是观碧阁的了?”水未名分对着面前一群持长剑青衣绿衫秀丽女子说道。

  “正是我们黯云宗!”“观碧阁就是我们了!”

  “想不到武林六大门派便来了五个!四君山庄果然是君子作风,面对帝王之鼎,也能不动如山!”水未名横出玉箫,轻轻擦拭,抬眼看向身侧另一群人,“这边的诸位就是青国、荆国、兖国、梁国的各位将军了?”“这位老将军便是皇域的诸葛将军了?。。。诸葛将军自居清流,这次也愿听从王太傅之令,前来夺回蠡方鼎?”

  各国将军中走出一六旬老人来,只见他银甲披身,头挂猊兽银盔,白须二尺,动一步则势如奔雷,道一句则声若巨洪,当真是老当益壮,更胜当年。“老夫正是诸葛岩!”“小丫头话说得不对!老夫怎是那王老儿遣来的?!蠡方鼎乃九鼎之首,是我周朝尊贵的帝鼎!我诸葛家三朝忠烈,誓世代效忠帝家,我当自来寻回帝鼎!只可惜圣上龙体违安,以致王老儿那奸臣当道!否则怎沦得帝鼎失窃?”

  “各国各方都到齐了!这荆棘山倒是有幸!千百年来,恐也未有如此齐聚的一次!”未名转过身看向妇人并少年,笑着道:“这可是你们给它带来的幸运哦!看来它得好好感谢你们俩,比方说-----让你们活着出这荆棘山,”未名低下头,看向地面,笑问:“如何?”“呵呵,不说话,我便当你答应了。”妇人并少年皆面露喜色,不过再望向众人后又转为担忧。

  “兀那臭娘们儿,你别太嚣张!有老子在,定让你今日出不了荆棘山!”人后跳出一矮小满脸麻子的瘦瘦中年男子来,手拿乌黑短叉,满口唾沫的大骂道,骂完又向地上啐出两口唾沫。

  “哈哈,你是从哪儿跳出来的的草?又脏又臭!”“你看此地诸位不是英雄就是豪杰,不是美人儿就是侠女!怎生跑出你这个满口臭味,又遍地吐痰的家伙来?简直是有碍视听啊!大家说把他轰出这荆棘山怎样?”未名边理被晚风吹乱的头发,边放低眼皮口中嘲笑道,似一点都不想见、不想闻眼前这邋遢丑男。

  那邋遢丑男身旁之人在他跳出来之后皆向后退出几步,和未名一样都不想见、不想闻眼前这邋遢丑男,就连诸葛岩那样的铁血将军也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邋遢丑男见四周之人如此不待见他,复又向地上啐出两口唾沫,再用脚踩上两脚,才向后退出去,边退还边大骂“他奶奶的,不就比老子长得好看点嘛!”

  “今天下闻名的两大世子皆派人前来夺鼎,只可惜他们未能亲自前来,还有江湖上有名的予墨公子、醉公子,再加天下第一美人青国东君公主,三美人之一的黯云宗忧郁美人画如波和辣美人牡丹红,来的却皆是和他们有关之人,若是真人来的话,我今日可就大饱眼福了,打起架来也有力气一点啊!真是太扫兴了!不如我们速战速决,怎样?”未名说完这一句,敛上笑容,竖箫在口,正欲吹奏,各方人马也握紧武器严阵以待,忽一个洪亮的声音道:

  “小丫头也想要这蠡方鼎?”

  未名抬起头看向说话之人,原是诸葛岩诸葛老将军,说道:“我要蠡方鼎何用?不过是救出他们而已!”

  “我观你这小丫头颇合老夫胃口,你若叫他们交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