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热血弟兄-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孝长他们站在山顶上瞧着国军几次进攻都退缩了回来,气得直跺脚。邹家全抱着机枪边跳边骂:“这些该死的国民党军官,这也叫打仗?这也叫打击日本侵略者?缩在后面光叫当兵的冲,这也能打赢?妈的,只要给我一个连,我不冲破鬼子的阵地就是王八。”
王小虎心烦地说:“家全,我求求你别骂了,我都气得快吐血了。他们不是八路军,是国民党军战斗精神就是这个样。”
曾孝长:“这就是国民党的军队,看来这场战斗又得往后拖了。大家别看了,不然真的会气得吐血。”大家就垂头丧气地在岩石上坐下,只能静观其变了。
在鬼子被围困的第42天,鬼子突然对国军阵地进行了攻击差点攻破防线,这下国军反而紧张了,当官的急喊着“顶住,上峰有令放鬼子进芷江者枪毙。”从没露面的国军军长、师长们也由县城赶到了阵地后方,还带来一个团组成督战队命令道:“上面有令必须就地歼灭这批鬼子,后退一步者,杀!”这下战斗的形势急转直下,鬼子连续组织的几次反攻都被国军压了下去,战斗进行了一个白天,鬼子的尸体铺满了阵地前沿。
邹家全站在山顶上笑了:“国军其实还行嘛,这才像打仗的样子。”
王小虎:“这下你高兴了,上面下了命令,他们不打不行了。”
曾孝长:“从战斗的形势看湘西会战有了结果,国民党赢了鬼子想突围逃跑。”
晚上,国民党湘西会战大获全胜的消息传来,民众欢庆胜利的同时要求国军迅速消灭鬼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军的士气也顿时高涨,反过来又开始进攻鬼子的阵地,两军还进行了一次肉搏战,可惜还是没能攻克鬼子阵地,下半夜双方休战。
洋溪镇里鬼子乱成了一团,上野收到了宝庆发来的急报:“湘西会战皇军奉命撤退,命令你部明晨必须突出重围与今日从宝庆赶来的援军会合,否则会全军覆没。”他慌忙召集部下叫吼道:“我命令组成敢死队,对中国军队发起强攻,一定要冲出重围为天皇效忠。”
清晨,四架鬼子飞机向国军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和扫射,同时整座洋溪镇燃起一片大火,上野孤注一掷地集中兵力叫嚣着:“前进!”指挥鬼子对通往宝庆方向的国军阵地实行猛烈的重点攻击,激烈的战斗再次打响。曾孝长三人站在山顶观察着战场的形势,瞧着鬼子不要命的架势,知道鬼子是在拼死突围。突然,身后的山林里传来声响,大家急忙望去,潘大江全身汗水淋漓地跑来说:“鬼子援兵到了,被国军堵在了黄茅岭。” 。。
第十四章 家乡抗日(7)
这时,山下阵地传来鬼子不要命的吼叫,国军的阵地被突破,大部分鬼子从缺口冲了出去,国民党军赶紧堵住缺口,对剩下的鬼子进行围歼,一部分追赶逃敌。看到这一情况,曾孝长急促地命令道:“快,我们去追击逃跑的鬼子。”他们立刻在山岭上对逃跑的鬼子进行追击,对着鬼子们就是一阵乱打,鬼子根本无心应战。后面有国军追山岭上有战士们打,一些鬼子被打得慌不择跑四散逃窜,有的可能是又慌又饿,根本就跑不动了,倒在地上直喘气,愤怒的民众举着锄头、扁担、菜刀、棍子扑了上去……
邹家全的机枪没子弹了,急喊道:“哥、小虎哥,别追了,没子弹了,快去捡子弹。”
曾孝长和王小虎赶紧领着大家下山跟在国军的后面,捡起鬼子丢弃的枪支,将死鬼子身上的子弹、手雷、手榴弹、手枪和枪套、皮带、水壶全部解下来然后交给潘大江,让他先从山上回去,趁没人注意时再回家。他们走几里路就回去一个人,快到黄茅岭时,三兄弟也背着武器装备上了山,登上山顶,只见阻击鬼子援兵的国军让开了一条路,从洋溪镇逃出的鬼子冲过去与援兵会合后狼狈不堪地逃走了,国军也不追赶站在黄茅岭上欢呼着庆祝胜利。
邹家全恼火地说:“亏你们还好意思庆祝,围了四十多天,还放跑了这么多鬼子。”
王小虎:“家全,别生气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走,我们回家。”三人翻过山岭来到屋后山上,孝勇带着小黑站在屋前见他们回来,忙招着手:“快,快。”
三兄弟跑进屋,把东西交给潘大江他们,出来慌问:“孝勇,叔公、妈妈和秀兰呢?”
孝勇:“他们没事,难民和村里的人听潘大哥说黄茅岭又来了鬼子,再加上枪炮声传来,大家吓得都往深山里跑了,我就让姐姐带着叔公和妈妈也去山上躲一躲,我留下看家。”
三兄弟放心了,忙下到洞里,潘大江他们正在兴奋地清点着东西,上百条枪整齐地靠放在洞壁上,手雷、手榴弹和子弹袋、手枪堆了一大堆,大家开心地拥抱在一起跳了起来。邹家全用鼻子嗅了嗅:“怎么这样臭,你们闻到没有?”
大家也嗅了嗅,然后又闻了一下自己的身上,顿时都笑了。
王小虎:“这么热的天,四十多天没洗澡了,身上怎么不臭。”
曾孝长:“快,趁妈妈她们和乡亲们都没回来,我们去屋后的山溪洗澡、洗衣服。”
邹家全:“我们都没衣服换,穿什么?”
曾孝长笑道:“都是大男人,光着身子躲在洞里不就行了。”他领着大家爬出洞,跑到屋后的山溪边脱下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泡在水里,急急忙忙洗澡、搓洗好衣服后闻了闻觉得没臭味了,才扭干衣服围着下身。孝勇站在屋前把一个个的湿衣服接下来都放在竹椅上,战士们光着身子下到洞里相互瞅着都笑了起来。
“哥,我这里有两套衣服,你们先穿着。”孝勇在洞口把两套衣服扔给曾孝长,王小虎忙拿起一套:“家全,你比我小,我和孝长哥穿。”
邹家全一把抓过衣服:“我是哥哥,你是妹夫,你别想到我面前充老大。”
“哈哈!”大家乐了,王小虎只得苦笑着摇摇头。兄弟俩穿上衣服爬出洞,在后院扯上绳子晾上衣服。孝勇的欢叫声响起,兄弟俩忙迎出来,秀兰搀扶着叔公和母亲回来了,乡亲们也都返回各自的家中。秀兰高兴地:“哥、家全哥,小虎哥呢?”
曾孝长笑道:“就知道关心你小虎哥,他在下面。”
秀兰:“我去看看。”
邹家全一把拉住她,嬉笑地说:“你去看谁,他们都刚洗完澡光着身子在下面。要看小虎哥,等你结婚那天再看吧。”
秀兰羞气地打了表哥一拳头:“家全哥,你怎么还像小时候一样老欺负我。妈,我们去做饭。”她拉着母亲进了屋,叔公悲痛地说:“听说洋溪镇被鬼子屠杀的人就有几千多,要不是你们跑去报信,全镇的人恐怕都得死光。这帮禽兽,他们到底是不是爹娘养的?”
曾孝长悲叹地说:“这十多年来,鬼子在中国杀害的人已上千万。光南京沦陷,这帮畜生在短短几天里就屠杀了近30万无辜的平民,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血泪史,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要牢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第十四章 家乡抗日(8)
邹家全悲愤地:“国民党太无能了,43天上万人的军队都没能把四千名鬼子彻底消灭,给乡亲们报仇雪恨的机会白白丢掉了。在这种危急的时候,当官的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却还在想着保存实力让这些畜生逃脱,天理难容他们总有一天会被人民推翻的。”
傍晚,兄弟俩抱着补好的衣服下到洞里让大家穿上,曾孝长招手让大家坐下后说道:“同志们,这四十多天我们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大家也都辛苦了。但今后的路更难,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更严峻的挑战。这次我们缴获了这么多的枪支弹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大家也经受了磨炼和考验,已经是真正的革命者和八路军战士。小虎、家全,大家出来这么久,家人一定非常牵挂,我想让大家回去两天安排好家里的事。今后不能回家的理由他们自己定,免得亲人时刻挂念,后天晚上在这里集合你俩看怎么样?”
王小虎和邹家全点头:“同意。”
曾孝长:“大家都能按时赶回来吗?”
大家坚定地:“保证按时回来。”
曾孝长:“你们回去后,一要记住保密,二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潘大哥你这次回去就不要来了,再带些钱回去做好长期当店铺老板的打算,也不要再去当码头工人了,因为你那里今后是我们落脚点,很多的事情要靠你去做,你同意吗?”
潘大江:“只要是你们安排的,我都同意。”
曾孝长:“那就这样定了,叔公跟潘大哥回去,秀兰就不去了,不然小虎会怪我们的。”
“哈哈!”大家开心地笑了。
曾孝长:“记住过两天来时,都要分开走屋后的山里不能一起走。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要是没有我就不留大家了。”
战士们你望我、我看你,然后盯着三兄弟,好像有话要说,可又不好意思说。
邹家全奇怪地问:“大家有话就说嘛,革命战士就是要敢说敢做。”
潘大江:“我来说吧,我们知道你们是共产党。所以,我们要和你们一样当共产党,你们同意不?”
王小虎三人相互瞧着笑了:“共产党有很严格的章程,现在你们还不太了解,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本人自愿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们再根据你的表现决定是否批准你入党。今天,你们都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我们也接受你们的要求,等后天回来后先组织你们学习,再考虑是否批准,你们看怎么样?”
大家兴奋地:“行!我们接受你们的考验。”
“好!大家马上走。”曾孝长爬出洞请叔公连夜跟潘大江回去,叔公爽快地答应了。然后三人同大家握手,一个一个送出门目送大家消失在屋后的山林中。母亲赶忙拉着三兄弟,迫切地问:“孝长,这段时间你们不出去了吧,小虎和秀兰的事全村都知道了,是不是早点让他们俩成亲算了?”
王小虎:“妈,能不能过段时间再说这件事?”
母亲:“小虎,你不是已经答应了吗,怎么一下子又反对了?”
王小虎:“妈,不是我不想结婚,而是这四十多天里经历的事情让我们根本就没有心情考虑这事,鬼子屠杀了那么多人,我真的是一点心情都没有。”
秀兰:“妈,我们不急在这几天。”
邹家全:“我也是这么想。姑妈,还是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
曾孝长:“妈,过两天我们还要出去,小虎和秀兰成亲的事可能要往后推一两个月,你们在家里先做准备。小虎,秀兰,你俩同意吗?”
小虎拉着秀兰的手:“就由妈妈和哥哥安排吧。”
曾孝长突然想起什么,忙问道:“对了,孝勇,家里的田都搞好了没有?”
孝勇好笑地:“哥,现在都6月了,你们去打鬼子一走就是四十多天,叔公看家,我和妈妈、姐姐忙着犁田、扒田、插秧,早就搞好了。等你现在想起,今年我们不但连地主的租都无法交,恐怕全家人都只能喝西北风了。”
“哈哈!”全家人快乐地笑了。
第二天,曾孝长让母亲和孝勇去集镇多买些米和两只大铁锅,还要买些布给兄弟三人做几套衣服,因为身上的衣服已经烂得无法穿了。母亲走后秀兰在屋外守着,三兄弟在山洞里将缴获回来的枪支全部检查和擦拭了一遍,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根据上级“先保存、后发展”的指示,决定暂不扩大队伍,工作重点是对整个宝庆地区的山岭进行摸底,为今后的游击战确定立脚点和紧急情况下做好转移的准备,并将此次计划命名为:播种行动!
第十四章 家乡抗日(9)
第三天,曾孝长赶往县城来到黄茅岭时,阵地上的国军已经撤走了。他来到小村子前,瞧着乡亲们在相互帮着修复烧毁的房子,特别是看到村头的大婶家几乎全部烧光时,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真想去村里帮帮忙,见见两位红军烈士的亲人。可现在他还不能公开活动,只有等以后再说了。他匆匆赶到县城,老百姓还在兴高采烈地庆贺国军打了胜仗,官兵们也四处游荡,逛妓院、进酒楼、下赌场,总之是快活得很。走进杂货铺,没想生意挺好,一些人在边挑选碗筷边说这几十天把碗筷全部支援国军打鬼子去了,家里吃饭的碗筷都没有了。潘大江和叔公见曾孝长进来,忙笑着问要买什么?他装着挑选碗筷,趁顾客不注意时闪身进屋来到后院灶屋坐下。潘大江跟进来苦笑道:“孝长,呆在店铺里不干活,我全身都不自在。”
“今后这种话别再说了,这是革命的需要。你这里今后是我们的落脚点责任重大,可不能出一点差错。”
“我知道,这关系到你们的安全,我会小心再小心的。”
“我们的事情要办,你自己的事情也要考虑一下,要是有可靠的女孩子就成个家,你和叔公的生活也得有人照顾。”
“以后再说吧,女人心眼儿小,我这里有这么多钱,不能随便让人来这里。”
“好吧,以后看情况再说。我得走了,等会就不来啦。”
“孝长,你们明天是不是要出去?”
“潘大哥,你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打听组织上的事情。这是原则问题,不是相不相信你的事。”
“我记住了,保证今后不再犯。”
“好!注意照顾好叔公。”
曾孝长从后院出去,沿着小巷子走上江堤来到宝塔下见胡小姐挎着一个袋子从远处走来,忙迎上去搂抱着她的腰,亲热地说:“碧云,陪哥哥去沙滩上坐坐好吗?”
胡小姐笑着点点头,两人手牵手跑下江堤来到沙滩上。坐下后,她从袋子里拿出一件崭新的衣服轻声地:“孝长哥,你要的东西送来了,我把它缝在衣服的背面,快穿上吧。”
曾孝长忙把衣服穿上,小声地问道:“家里人有消息吗?”
“南下家里人的具体情况不清楚,没有收到家里的电报,你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你转告家里,为了今后的发展我们要出去一段时间,等我们回来后再同你联系。”
“要多长时间?”
“看情况定,可能要两个月左右。”
“好的,路上注意安全。”胡小姐瞧着她英俊的脸庞,深情地说,“孝长哥,这些年你一定经历了很多的危险,是吗?”
曾孝长笑道:“哥哥身上的伤就有二十多处,背上和胸口都是伤疤。”
胡小姐天真地:“我能看看吗?”
曾孝长扭头见四周没人,便望着她解开衣服,笑道:“你看吧。”
胡小姐惊讶地瞅着他胸口上的伤疤,用手轻轻地摸着,然后抱着他将脸靠在他的胸脯上,哭泣道:“孝长哥,你身上真的都是伤疤。”
曾孝长紧紧地搂抱着她:“好妹妹,别哭。哥哥能活着回来见你,能得到你的爱已经感到很幸福了。今后的道路同样很艰辛,我们俩都要随时准备面对一切挑战和危险。”
胡小姐帮他扣上衣服,坚强地说:“我知道,在省城时有三名交通员为了掩护我被国民党杀害,我也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孝长哥,规定的时间到了快走吧。”说完并亲了下他的脸,他也亲了她一下,起身跑上江堤大步离去……
傍晚,曾孝长回到家,全家人瞧着他身上的衣服都愣住了,母亲欣喜地:“孝长,这是谁给你做的新衣服,真好看。”
秀兰惊喜地问:“哥,你是不是有喜欢的女孩子了?”
孝勇高兴地说:“哥,是我嫂子送的吧。”
曾孝长严肃地说:“别乱说。孝勇,去外面看着。”他脱下衣服,小心地撇开背后里层的一块布,拿出一张地图打开。三兄弟认真地看着,他们惊喜的发现这是一张宝庆地区的军事地形图,鬼子和国军的兵力分布,及所有村镇、河流、山川都标的清清楚楚,这说明地下党组织花费了好大的心血,才想办法从国军手上搞到的。
晚上,12名战士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三人对“播种行动”进行了说明,大家就认真地检查枪支弹药做好出发准备。母亲和秀兰也连夜做了十几条小袋子,为大家装上干粮。
第十五章 播撒火种(1)
这日凌晨,抗日救国队的12名战士肩扛步枪,全副武装地背着炊事用具悄然地一个接一个进了山。母亲、秀兰、孝勇抱着小黑边注视村里的动静边目送战士们出征,三兄弟同母亲告别后转身往山上走去。秀兰突地说道:“妈,我也去。”还没等母亲明白过来,她就不声不响地跟在哥哥们的身后进了竹林。母亲急得举着手想喊但又不敢,孝勇搂抱着她的肩:“妈,让姐姐去吧,她不会再离开小虎哥。”
三兄弟吃惊地瞧着一声不响跟上来的秀兰,王小虎急忙地说:“秀兰,别送了,快回去。”
秀兰走到哥哥跟前:“哥,妈让我跟着给你们做饭。”
曾孝长:“这要是妈的意思,妈怎么不跟我说?”
邹家全笑道:“秀兰,舍不得小虎哥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秀兰倔强地:“反正妈同意了,你们去哪我就去哪。”
王小虎急了:“秀兰,你、你是女孩子,我们是要去打仗。”
秀兰瞪着他:“你不是说红军和八路军里都有女战士嘛,我为什么不能当女八路?”
王小虎被呛得张着嘴傻了,邹家全乐了:“哥,让秀兰去吧,她待在家里会更难受。”
曾孝长只得严厉地说:“秀兰,要去可以,但一切都得服从命令。”
秀兰笑了:“我知道,小虎哥都跟我说了你们在部队里的事。”
邹家全快活地笑道:“政委,她是你教育出来的战士,只能交给你了。”
“等等我。”王小虎笑着往家里跑去,三兄妹和战士们会合,大家瞧着秀兰笑了:“队长,我们是不是有第一位女战士了?是秀兰,舍不得政委吧。”
秀兰盯着大家:“谁说我舍不得他了,我是跟着我哥。”
王小虎跑回来把一根套着手枪的武装带扎在秀兰腰上:“枪里有子弹,有空再教你打枪。”
“走!”曾孝长率领战士们穿行在竹林中,王小虎牵着秀兰笑着走在队伍的中间,邹家全押后。白天,战士们翻山越岭对山中的地形进行观察,尤其是大小山洞都要进去探测一下,看是否还有其他进出口,并分别在地图上做好记号,做好队伍扩大后的宿营和机动转移的准备。休息时,秀兰就让王小虎教打枪,邹家全也借机逗两人的乐,一会叫哥哥,一会叫妹夫,一会又是妹妹嫂子乱叫一通。这些玩笑话也只有他敢说,秀兰羞气得哭笑不得,可又拿表哥没办法。曾孝长虽然不能开妹妹的玩笑,但也无法让表弟不说话,何况小虎与家全就如同是亲兄弟也就随他们去闹,战士们不好取笑政委和秀兰就陪着乐。
晚上,战士们在山洞中点起篝火过夜。秀兰忙着做饭,大家帮着找柴烧火,并把白天顺手采摘的野菜洗干净当菜吃,宽大的树叶和小竹子就成了碗筷。三兄弟把战士们召集在一起讲解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共产党员在战斗中冲锋在前的事迹,秀兰也认真地听。站岗和一切事宜也按照正规部队的条例实行,使战士们不知不觉地养成一个军人的良好习惯。
第三天的下午,曾孝长他们观察完一座能住三四百人的大山洞。从半山腰上下来时,邹家全却停下脚步扫视着山林觉得似乎来过这里,他四处观望着,曾孝长和王小虎也走到邹家全身边,三人都显得有点激动,相互看着齐声道:“纪念树,快找。”秀兰和战士们奇怪地瞧着三人在一棵棵大树间跑动和察看,邹家全抱着一棵大树激动地说:“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哥、小虎哥,快来看。”大家赶紧都跑过去只见大树的中间,一块剥了皮的地方长满了青苔。曾孝长用手轻轻地抹去青苔后,“红军三兄弟纪念树”八个字清晰地露了出来,三人抱着树幸福地哭了起来。十年了,树长大长高了,字也长高长大了,谁也没有想到它依然还在。
突然,几声枪响隐约地传来,大家立刻做好战斗的准备。三人率领大家越过山岭,只听见山下的小村里一片哭声,并看见有十来名土匪拖架着三名年轻的姑娘朝山上跑来。曾孝长迅速命令消灭这股土匪,等土匪们来到跟前时,一阵枪响,土匪全部被击毙。秀兰忙上去安慰三名受到了惊吓的姑娘。大家来到村里,乡亲们惊奇地围了上来,三名女孩子扑进亲人的怀里哭泣。一位老人感激地:“谢谢大爷们救了三个孩子。”
第十五章 播撒火种(2)
邹家全笑道:“老人家,您才是大爷,我们都是些晚辈,您就叫我们小伙子吧。”
老人惶恐地:“这、大爷们,你们从哪来?”
曾孝长:“大爷,我们是抗日救国队,从很远的地方来,您就叫我小曾吧。您贵姓?”
老人:“免贵,姓周。”
曾孝长:“周大爷,我们是要去宝庆城打日本鬼子,刚好路过这里听到枪声才赶来消灭土匪,救下了三个小妹妹。只是我们已经没米了,能不能请乡亲们卖点米给我们,红薯也行。”
周大爷:“不用买,不用买,你们是我们的恩人,我们送些给你们。”
曾孝长掏出一块银元放在他手中说:“那不行,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钱。周大爷,这块银元能买多少米,您就给我们多少米,好吗?”
周大爷用疑惑的眼光瞅了战士们一眼,扭头喊道:“庆元,让你媳妇赶紧做饭,把大爷们都请到家里去。”
“好!”庆元抱着一名婴儿跑进了一座小院。
曾孝长立即安排四名战士去四周山上站岗,大家随周大爷来到家里坐下,秀兰笑着接过庆元手中的婴儿逗笑。乡亲们也纷纷跑回家,拿来米菜,妇女们帮着周大爷的儿媳妇做饭,被救的三名姑娘家还抓来鸡硬是杀了给战士们吃,曾孝长也就坚持付了钱,否则就不吃。这下老乡们更感动了,定要大家留宿一晚才许走。经过了解后得知,这座小村庄叫平田村,全村22户人家,地主虽然在村里有座宅子,但又在山外买了地、建了房,只在秋收后回来收租时住上几天,村里都是些穷人。三兄弟借机宣传起了抗日救国的道理,虽然没说自己是共产党的队伍,却实际是宣传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的主张,没想到老乡们却是惊异而又欣喜地相互瞧着笑了。战士们不知老乡们为何有这种表情,心里顿感奇怪,也不由得相互瞅着。
周大爷你叫过一名小女孩,指着她头上的红绳子:“你们是不是十年前的这个?”
曾孝长三人一愣:“大爷,您十年前见过?”
周大爷:“我们村里十岁以上的人都见过,好多好多,还在我们村里住过一晚,讲的是和你们同样的话。我的大儿子和村里的三个小伙子也跟着他们走了,我们终于把你们盼回来了。”
战士们这下别提有多高兴了,三兄弟就把红军的事都讲给乡亲们听,大家都哭了。庆元和五名小伙子立刻表示要跟队伍走,他们的父母也表示同意。曾孝长三人通过商议,决定暂不扩大队伍,待请示上级指示后再决定,便要这些年轻人在家安心等候,说总有一天会来接他们。这一夜大家也就和乡亲们聊到天亮,离开时全村人都来送行。
整整60天,这支16人的队伍沿着十年前红二方面军长征时在湘中所走的路线,餐风宿露、冒酷暑、顶风雨、翻山越岭、在茫茫的密林中穿行,他们避开国军驻扎的大集镇,绕道走了近几千里路摸清了宝庆地区所属六县的全部地形。由于雪峰山地带是刚刚结束的“湘西会战”主战场,他们就向老乡打听一些战斗的经过,老乡们一边夸国军打了大胜仗很多人都牺牲了,一边又生气地骂国军过河拆桥,打仗时老百姓全力支援前线,帮着抢救伤员和运送弹药物质,没想仗刚打完,他们就四处抢东西,虽然没杀人放火,但却让老百姓伤透了心。战士们便趁机在三十多座偏僻的小山村进行了抗日宣传,受到了老乡们的欢迎,他们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的举行更给山村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是红军十年前经过的一些山村,乡亲们听了宣传后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们是什么样的队伍,欢喜地拉着他们的手是又兴奋又落泪。有一百多名年轻人主动提出要跟着队伍走,曾孝长三人都是耐心地做好安抚工作,让大家在家安心等待过段时间再来接他们。他们还在每个村庄都秘密选出了一名联络员,约定了今后相见时的联络方式。最难忘的是在一个静静的深夜,三人专程领着战士们来到十年前的武冈县瓦屋塘阵地,肃立在几十位牺牲战友的坟墓前深深地三鞠躬,含着热泪讲述了这场战斗的经历和团长截肢手术的过程,使战士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光荣传统教育。
这天上午,三兄弟率领战士们在宝庆城周围通活动,摸清了鬼子上午出城抢粮下午返城的规律后,小心翼翼避开所有集镇的国民党军队,准备直接从宝庆城返回天龙山。战士们经过一座山岭时,看到一队抢粮食的鬼子撤离了村庄。乡亲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鬼来我走,鬼走我回的游戏,就从附近的山上跑回来扑灭被鬼子点燃的房子。战士们正准备下山帮着灭火时,没想鬼子却违背常规,杀了个回马枪,一百多名鬼子再次向村庄扑来,没有心里准备的乡亲们四处逃散,鬼子们狂笑着分散在后面追杀,一群老乡朝战士们隐蔽的山岭逃来,几十名鬼子也追了上来,这种时候不管就不行了。
第十五章 播撒火种(3)
“冲下去,掩护乡亲们上山。”曾孝长三人率领战士们扑到山边,利用山林做掩护让过老乡后,兄弟俩的双枪首先发出火焰,战士们也对着追上来的鬼子就是一阵枪响,秀兰躲在一棵树后举枪就打死了一名鬼子,看到鬼子倒地时她一下子就呆了,王小虎在她身旁的树后对鬼子是连连开火,一些鬼子被这突然的袭击击毙,其他鬼子一下子急忙趴下还击。曾孝长吼道:“投手榴弹,撤!”十几颗手榴弹和手雷立刻投了出去,爆炸的硝烟中王小虎伸手就拉着呆愣的秀兰随战士们冲上山,尾随老乡们往深山里跑,曾孝长和邹家全断后,瞧着鬼子没追上山,曾孝长喊道:“小虎,往北走。”
“是!”王小虎领着战士们奔往回家的方向,没有再随老乡往深山里跑……
山岭上战士们边走边笑,秀兰更是喜笑颜开地说:“小虎哥,我一枪就打死了一个鬼子,可看着鬼子死了我就不敢开枪了,听到哥哥喊撤后我才回过神来。”
王小虎好笑道:“什么回过神来了,是我拉着你跑才回过神来,站在那都吓呆了。”
“谁吓呆了,谁吓呆了!”秀兰生气地甩开王小虎的手,自顾往前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