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要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还要有周密的部署……九、大事已定,决定“以快打慢”,提前“一破一立除四害”
10月,风雷激荡。
中央政治局清除“四人帮”的斗争进入了决战阶段。
华国锋遭到“四人帮”连日的“逼宫”,处境越来越困难。
叶剑英了解到他的处境,进一步与他密商粉碎“四人帮”的战略决策。
针对有人要召开扩大的中央委员会议来解决“四人帮”的设想,叶剑英分析党和“四人帮”斗争的形势、性质和特点,认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是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的“四人帮”,是一个反革命阴谋集团。
他们参加中央领导还嫌不够,还要篡夺最高领导权。
这伙人作恶多端,人心丧尽,这是由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我们同“四人帮”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已超出党内思想斗争的范围,不宜于采取党内思想斗争的正常手段来解决。
但又要尽量争取合法解决,避免引起###。
叶剑英说,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一个好榜样,要搞合法的斗争。
经过商谈,思想得到了统一。
根据前一段同政治局委员和老同志个别酝酿的意见,决定经过充分准备,在适当时机(预定国庆节后10天左右),以召开会议形式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断然处置。
然后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向全会报告。
为了具体部署这一行动,叶剑英又同汪东兴进一步商议行动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情况,采取应急之策。
他说:这是一着很险的险棋,又非走不可,必须果断,又要周密,要万无一失地办事。
汪东兴事后回忆说:“当时,叶帅对我个别交代,特别要保密。
每次都是他来找我,不要我和国锋同志到他那里去,不要暴露秘密,他很谨慎、很细致……”“图穷匕首现”。
这时“四人帮”磨刀霍霍,举行武装暴乱的部署已经就绪。
他们的“稳住上海,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反革命策略正在步入实施,无数人头就要落地。
还有一个迹象,“四人帮”经过策划,阴谋调换北京郊区某装甲兵部的参谋长,准备随时指挥坦克兵从东面、西北面开进北京城,造成倚角夹攻之势。
“四人帮”与在上海的党羽一直保持着“一级战备水平的联系”。
从1月以来,上海党羽与王洪文“热线联系”(电话)达102次之多。
国庆节前夕,“四人帮”开了一大批名单,指名要叶剑英等老同志与“工人群众”见面,加紧“批邓”。
叶剑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接到某人打来的电话,回告说:我身体不好,你是知道的。
我哪里也不能去!他断然拒绝参加这一活动,并通知汪东兴,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不要去。
国庆节那天,江青跑到清华大学讲话,继续诬陷邓小平,并要年轻人宣誓“坚持斗争到底!”准备迎接“盛大的节日”。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18)
她还到处游说,跑到景山公园里,站在几棵苹果树下,搔首弄姿,摆着摘苹果的姿态,拍了十几张半身照。
王洪文也让新华社记者照了标准像。
10月3日,他跑到平谷县叫嚷:睁大眼睛,唐小平、王小平要发动进攻了,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扯着嗓子高喊:“打倒!”……拥戴“四人帮”的一些人纷纷向江青“劝进”、“表忠”,一封封“效忠信”连连飞来。
“四人帮”已内定国务院部长以上人选,并准备好告人民书,待政变成功后,立即向全中国全世界广播。
与此同时,“四人帮”一伙还散布10月7、8、9日有“特大喜讯”。
在上海商店,出现抢购鞭炮和大红纸,“准备庆祝”。
消息传到北京,叶剑英察觉“四人帮”就要发动反革命政变的种种迹象,断定“这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先兆”。
见而不发,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
不能再等待了。
否则,不是我们解决他们,而是他们解决我们了。
10月4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署名梁效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的反党文章,公然发出了要篡夺最高领导权的信号。
叶剑英看后,立即分别去找华国锋、汪东兴紧急磋商。
他说,《光明日报》下了夺权动员令,不能再等了,6日至7日下决心,“一破一立除四害”,要先发制人,“以快打慢”。
经过紧急磋商,根据情况的变化,果断决定按原方案提前采取行动。
谋成于秘,败于泄。
对“四人帮”采取重大的政治行动,必须严密组织,妥善安排,做起来,人不宜过多,越少越好,要绝对可靠。
否则,稍有疏漏,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在这方面,叶剑英是有切身体验的,这位国内外知名的足智多谋的“叶参座”,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曾遇到多起类似的事件,有经验也有教训。
他到中南海南船坞,与汪东兴反复磋商,周密部署,从警卫人员的挑选到“隔离审查”的方式、场地,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再三检查,慎重敲定,最后由汪东兴负责具体落实。
为了防止“四人帮”闹事,加强警卫工作,由中央警卫机关部队物色对革命忠实可靠的同志,分别组成几个特殊行动小组,并且对小组成员逐个审查,谈话,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做到精确缜密,万无一失。
同时,叶剑英还和军委总部的领导人杨成武、梁必业、张廷发、萧劲光、苏振华以及北京军区的傅崇碧、吴忠等个别打招呼,一定要加强战备,掌握好总部机关、陆空军和海边防。
他还亲自给空军副司令员吴富善打电话,要提高警惕,听从号令!一切准备就绪。
10月5日下午决定按事先设想的行动方案,于10月6日晚8时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商议毛泽东中南海故居的安排等事宜。
按照组织原则,出席政治局常委会议,只能有华国锋、叶剑英和王洪文、张春桥。
为了让姚文元参加,以修订文献的名义,通知他列席会议。
十、惊心动魄,怀仁堂摆开“战场”,“四人帮”自投罗网,玉泉山灯火辉煌
10月6日晚,落霞满天,金风送爽。
叶剑英在玉泉山九号楼提前吃饭,只带上警卫参谋马西金,从容不迫地出发了。
临走时,他告诉一位秘书,今晚开会可能不回来了。
红旗轿车直奔中南海。
这位在战争年代曾经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一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元戎,今天,又一次亲临前线。
说是“前线”,却异常的平静。
这里没有战壕,没有炮声,没有两军对垒。
怀仁堂像往常一样,灯光闪烁,肃穆安谧。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19)
只有少数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担任着警卫,一切正常。
轿车进了中南海,警卫参谋马西金和司机赵绍贤都被安排在一间房子里“休息”。
这使人感到,情况有些不正常了。
但究竟会发生什么事,除少数负特殊使命的人员外,别人是不得而知的。
叶剑英只身来到怀仁堂正厅。
在那里已经按时到达的还有华国锋和汪东兴。
他们见了面,以目示意,不多言语。
怀仁堂正厅,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堂,今天搬走了所有的桌椅,空空如也,只在大厅中间摆着两个高靠背沙发。
华国锋和叶剑英分别落座。
此刻叶剑英俨然是一位坐镇的大将军,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汪东兴和警卫人员躲在正厅屏风的后面,注视着门口,负责“会议”的安全。
正厅里鸦雀无声。
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华国锋和叶剑英等,焦急地等着来“开会”的另外3个人。
将近8时,王洪文兴冲冲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东侧门,突然被警卫人员扭住。
他怒问:我是来开会的,你们干什么?摆脱了警卫人员,从很远的地方向坐在正厅的华国锋、叶剑英猛扑过去,几个警卫人员立即将他推倒在地,带到正厅。
这时,华国锋站起来,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隔离审查”决定,严肃地宣布:王洪文,你犯下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我代表中央宣布,对你实行“隔离审查”!然后王洪文被带到一个候审地方。
就在离开正厅的时候,人们听到他自言自语:没想到有这样快!这从反面证明采取“以快打慢”的方针,是何等适时,何等正确!接着,张春桥夹着皮包,他摇头晃脑准时到来了。
他似乎感到事情不大对头,随警卫人员来到怀仁堂正厅东侧门,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被警卫人员戴上手铐,听华国锋宣布他的罪行和“隔离审查”决定。
此时此刻,这位“四人帮”的“狗头军师”什么计谋都不灵了,只见双腿打颤,没有任何反抗,就由监护人员送他到一个候审的地方。
姚文元会不会来呢?此人一向住在另一个地方,深居简出,有好一阵子没有到怀仁堂开会了。
他会不会有什么察觉呢?为防备万一,对他事先作了两手准备:调他到中南海一起解决;如果他不来,就由负责警卫其住地的北京卫戍区某领导人下令就地解决。
不知何因,此人迟迟未动。
汪东兴只好亲自打电话相催,姚文元急中有错,竟然忘记戴帽子,光着秃头,兴冲冲地直赶到怀仁堂。
虽然姗姗来迟,但还算适时,等待他的是同王、张同样的命运。
就在解决王、张、姚的同一时间,由另外一个执行任务小组对住在中南海的江青也实行了“隔离审查”,对毛远新实行了“保护审查”。
负责江青的行动小组,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亲率前往,外加两名女战士。
正在做着“女皇梦”的江青,听完中央对她“隔离审查”的决定,坐在沙发上浑身发抖。
随后,故作镇静,声言要去厕所。
办完“公事”,来人请她交出保险柜的钥匙。
她磨磨蹭蹭,把钥匙装进一个大信封里,让转交华总理收。
办完交代,她从沙发上站起来,跟随来人走出万字201号这座“女皇宫”。
最后乖乖地被押着,乘轿车去应该去的候审室。
10月6日当晚解决“四人帮”后,耿飚奉华国锋、叶剑英之命带人接管了中央新闻、广播等宣传机关。
这样前后不到一小时,没费一枪一弹,没流一滴血,就从组织上打垮了“四人帮”反党集团,结束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灾难。
历史记下了这样一笔:“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同志相继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20)
在这个危急时刻,叶剑英同志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根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果断地做出重大决策,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阴谋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历时十年的灾难,从危难中挽救了党。
在这场斗争中,叶剑英同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解决“四人帮”之后,当天夜里叶剑英回到玉泉山,告诉秘书严守机密,立即通知作战部、情报部等,密切注意国际上的动态,加强戒备。
玉泉山9号楼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叶剑英同华国锋手挽着手,笑容满面地走进大厅。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华国锋主持下,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整整开了一个通宵,商讨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
由于紧急开会,与会同志开始还不清楚会议内容,连李先念也不知道内情,是来看望“生病”的叶帅。
刚下车还问他的病情如何。
当与会同志听了华国锋、叶剑英等的报告时,真相大白,欢欣鼓舞,会议完全赞同处置“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所采取的果敢行动。
会议刚刚结束,叶剑英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粉碎“四人帮”的喜讯迅速透露给一直被“软禁”的邓小平和其他被迫害的老同志。
邓小平对这个伟大斗争的胜利,由衷地感到喜悦。
说中国有救了,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聂荣臻、徐向前两位元帅连说“好得很,好得很”!表示完全支持对“四人帮”所采取的果断措施。
陈云高兴地说,叶剑英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许多老同志激动地说,叶老帅在关键时刻,又一次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香港、澳门各界人士欣闻粉碎“四人帮”喜讯,拍手称快。
著名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全国人大常委马万祺先生欣然命笔:“电闪鬼狐惊,将军一怒平。
十年伤浩劫,今日破坚冰。”
在一片赞扬声中,叶剑英表现非常谦虚,从不夸耀个人的作用,他总是把这场斗争的胜利归功于党和人民,特别令人敬佩的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和党内军内一些领导同志,希望他主持党中央的工作,他婉言谢绝了。
后来,他写给谷牧的一首诗中说“托孤不作成都主,一孔明灯万古明”,表达自己的心迹。
叶帅避而不谈自己在粉碎“四人帮”中的作用,他回顾这场斗争说:除“四人帮”外,政治局全体同志同“四人帮”的斗争,思想是统一的,认识是一致的,决心是大家下的。
他多次提到华国锋、汪东兴在斗争中的贡献,多次赞扬参与这场斗争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们给党、给国家、给人民建立的功绩,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他说,后人想问党的这段历史,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无限风光在险峰。”
“四人帮”覆灭之日,正是老百姓开心之时。
10月6日,已成为中国人民铲除奸邪的一个胜利象征载入史册,在诸多节日中又多了一个胜利纪念日。
叶剑英给他在外国留学的小女儿文珊的信中写道:“十月六日,又看戏,又吃螃蟹,吃了三只公的,一个母的,作为纪念胜利。”
十一、“收拾残局”,拨乱反正,请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治国兴邦安天下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新的转折。
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的十年“浩劫”,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百废待举,百业待兴。
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叶剑英仍然没有最后摆脱困境,再次处于“收拾残局”的地位。
对于“收拾残局”,叶剑英颇有体味,而且乐于去做。
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昔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21)
叶剑英很欣赏早年参拜潮州韩愈祠读过的这副对联,甘愿为革命“收拾残局”。
他高瞻远瞩,同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一道,排除阻力,争取尽快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拨乱反正,振兴经济,重整军威国威。
当务之急是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解放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平反一切冤假错案和“###”,肃清林彪、江青一伙的影响和流毒。
叶剑英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
从玉泉山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那天起,叶剑英就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先后召开了一系列高层次的打招呼会议,分片传达会议精神,揭批“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统一高级干部的思想,部署各方面的工作。
经过一段艰苦努力,稳定了局势,人心大定,全党全军出现了团结奋斗的新局面。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叶剑英一直十分关心邓小平的处境和安全。
1976年,还在解决“四人帮”之前,邓小平因患前列腺炎等病,住进解放军三一总医院。
叶剑英跟医院领导人打招呼,要安排好一切。
那时虽然报纸和广播每天不停地“批邓”,口诛笔伐不已,但他不顾一切,给医院做了明确指示:“一定要治好,一定要保护好!”粉碎“四人帮”之后,他派他的孩子去把邓小平接来,亲自向他传达政治局会议精神。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写道:“为了让父亲第三次复出,叶伯伯让他的小儿子亲自驾车,把还在软禁中的我的父亲偷偷接到他的住处。
当时我还在场,清清楚楚地记得,他们两人见面之时,万分激动,父亲长叫了一声‘老兄’,俩人的手便紧紧握在了一起。”
叶剑英和聂荣臻元帅商量,多次向华国锋提议,我们应该顺应民心,顺应潮流,尽快把小平同志请出来,恢复他原来的职务。
紧接着,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叶剑英排除阻力,正式提出这个问题:我建议让小平出来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总不会害怕他吧?参加了政治局,恢复了工作,总不会跟我们挑剔吧?在当时中央还没有做出相应的正式决议的时候,叶剑英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凡我看的文件,都要送给小平同志,让他看,熟悉情况。
他派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和机要秘书,亲自转送文件,汇报情况。
后来,干脆派人把正在生病的邓小平接到西山疗养,在离自己住的十五号楼不远的二十五号楼里住下,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
1977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前,叶剑英对中央起草的华国锋讲话的修改稿提了两条意见:一是###是冤案,要平反;二是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应把提法改变一下,为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就在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陈云、聂荣臻、王震等不少老同志就邓小平出来工作和###平反的问题,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这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1977年春天,大地复苏,万象更新。
5月14日,叶剑英迎来了八十诞辰。
这一天邓小平和在京的徐向前、聂荣臻元帅、王震、杨成武、余秋里、粟裕将军等不约而同,以“祝寿”的名义看望他来了。
庆赞他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为人民立下新功。
聂、徐二位老帅还特赠诗相贺。
聂帅的诗中说:“川西传讯忠心耿,京华除害一身胆。
行若吕端识大事,功成绛侯有愧颜。”
徐帅的诗中写道:“吕端当愧公一筹,导师评论早有定。
射虎屠龙宿有志,二三鬼神一扫光。”
叶帅读后,连说:惭愧,惭愧,不敢当!正在谈笑中,邓小平和家人也赶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帅们都在这里盛会啊!我也来祝贺。
叶帅赶忙迎上前去高声说:你也是老帅嘛,是我们老帅的领班呢!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22)
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
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霸权共沉沦。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夜深人静。
叶剑英送走了战友、亲朋和同志们,心潮如涌,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八十书怀》,留传人间。
两个月后,7月16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叶剑英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长达9个月的斗争,终于在这次全会上一致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在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前后,叶剑英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共同努力,使原中央领导同志彭真、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罗瑞卿、胡耀邦、习仲勋等的冤案都得到平反。
叶剑英同邓小平一起,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恢复中央其他老同志的工作的同时,荐引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为使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一个新的领导核心,做出极大的努力。
叶剑英还认真批阅许多群众来信,亲自过问一些冤、假、错案,使一批长期受冤的民主人士、高级知识分子和干部得到了平反。
叶剑英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再次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以后,以极大的魄力,领导全军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影响和流毒,恢复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提出军队在新时期建设的十项任务,参与制定新的战略方针,为全面加强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8月12日,党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华国锋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
叶剑英在会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中指出,###章第一次写进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强调我们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健全民主集中制。
在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叶剑英和邓小平一起,为全党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进行大量工作。
值得特别写一笔的是,粉碎“四人帮”后,“###”平反仍有阻力。
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平反“天安门反革命事件”作了极大努力。
1976年12月,耿飚给叶剑英来信说:“人民日报社许多同志揭露了‘四人帮’在天安门广场事件中,搞的欺骗毛主席和党中央的罪行,他们于12月10日整理出了一份材料,现送上请参阅。
叶剑英非常认真地从头到尾看了这份材料,对“四人帮”欺骗毛泽东和党中央、伪造假情况、陷害革命群众的罪恶活动,非常气愤,对秘书们说:我已仔细地看了这份材料,“四人帮”篡改的《情况汇编清样》当时不送给我看,我也不知道他们作了这些手脚。
材料中,充分揭露了“四人帮”在天安门广场事件中欺骗毛主席和党中央的罪行。
叶剑英非常重视耿飚来信提供的这份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和其他大量事实,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多次揭露“四人帮”蓄意欺骗党中央和毛泽东,制造“###”的罪行,说明这一历史事件是伟大的“四五”运动,必须得到公正评价。
在他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力争下,“###”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彻底平反。
同时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冤案也得到了平反。
从此以后,叶剑英和邓小平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力以赴地投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