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官家嫡女-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怡心想刘氏这样的女人怎么样也不会想到会有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吧,不过就算是现代也没有禁绝小三,小三的战斗力甚至更强一些,只不过像是刘氏这样的女人若是生在了现代,是不会把自己局限在一座小小的后宅的。

  “你姐姐跟你妹妹我都不担心,三个女孩中我最担心你,你小的时候被惯坏了,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吵大闹,病了一场虽然懂事了,心慈耳根软的毛病却一直改不了,日后成婚做大妇是要吃亏的,现在那些姨娘心里都暗暗的怕我恨我,我心里难道就不怕她们?虽然有祖宗的礼法规矩在,大妇受她们欺负的也不是没有。”

  “就不能找一个不纳妾的吗?”吴怡终究还是来自现代的灵魂,没办法接受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男人,那怕那些别的女人只是“东西”。

  “虽然有的规矩人家说什么男儿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可那样的人家一是少,二是并未曾少了没名份的通房,我倒也希望你嫁进那样的人家,终究是难遇上啊。”刘氏心里也知道吴怡不适合过妻妾争宠的生活,她也会尽量替吴怡找这样的人家,可是这终究是可遇不可求的,像她们这样的人家是不会把嫡女嫁进平常人家的,可选择的就更少了。

  刘氏在吴怡的婚事上是做了几手的准备的,原来她想把吴怡嫁给永祥,可是吴宪对此却不大感兴趣的样子,永祥人品学问都是不错的,只是不能任实职,刘氏心知这样的女婿是过不了吴宪那一关的,她本以为若是吴怡喜欢永祥,她自然有理由替吴怡争取,可是吴怡和永祥都还小,互相之间也就是面上情,这让刘氏有些为难了,幸好吴怡还小,可以慢慢考察未来的女婿人选。

  一提婚姻事母女俩的话题就没那么轻松了,幸好来谢赏的冯姨娘和芍药打破了两人之间略显沉闷的氛围。

  冯姨娘穿了件鲜亮的粉亮缎织银花窄袖长袄,露出淡粉的马面织银花裙,头梳的光光的,戴着一支赤金的凤钗,整个人都透着张扬的喜气。

  芍药就低调多了,粉白的立领交领中衣,浅绿掐牙长比甲,头上戴了支碧玉瓒。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进来,冯姨娘看向芍药时眼里带着几分的得意,心里暗暗想着差点儿被这个没名份的通房抢到自己前头怀孕,幸好肚子里的哥儿来的及时,否则她真成府里的笑话了。

  芍药眼里的天真这些年也未曾减退过,吴怡曾经暗暗疑心她是装的,可是能装这些年,演技也够格得奥斯卡了,这次她怀了孕,虽然有同样怀孕的冯姨娘,府里的明枪暗箭却不会少,不知道这次刘氏会不会暗暗护着她。

  两个人给刘氏跪地磕了头,“谢太太赏。”

  “起来吧,看坐。”刘氏淡淡地说道,也没有看出对谁更偏爱一些,丫环拿了两个绣敦出来,冯姨娘坐得稳稳当当,芍药只是搭了个边坐了。

  在刘氏的房里,她们俩个只是打帘、端茶、倒洗脚水的身份,有个坐已经是天大的脸面了。

  “这府里好久没有喜信儿了,你们俩个同时有孕是好事,不单是我有赏,老爷知道了也是重重有赏的。”

  “都是托老爷和太太的福。”冯姨娘抢先说道,她抢先说了芍药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只是低头不说话。

  “你们日后只管在自己的屋里头安心养胎就是了,等哥儿出来我和老爷都重重有赏。”

  两个人都站了起来,“是。”

  “都坐下吧,都是自家人,不必太拘礼。”

  没过多大一会儿,又有小丫头进来禀报,“孙姨娘、王姨娘来给太太请安。”

  “让她们也进来吧。”刘氏用帕子半掩了唇笑了,“她们这是听了喜信儿来恭喜你们来了。”

  孙姨娘和王姨娘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严格说起来却都仍然是颇有风韵的美女,只是吴宪对这两个人已经淡得不行了,这次两个年轻的新宠都有了孕,对她们来讲也许是好事也说不定,只是不知道刘氏是怎么想的。

  孙姨娘穿了件豆绿的长袄,王姨娘穿的是浅银灰,料子都是极好的,衬得她们也是精神的,这两个人在刘氏跟前都是颇有些脸面的,见着了坐着的新宠也只是笑。

  “给太太请安,恭喜太太了。”两个人进屋都是施的福礼。

  “你们倒都是耳目灵的,这事我也才知道呢,你们就来了。”

  “这府里啊,有一点好事就像风一样的吹遍了,我说这几日我出门总能听见喜鹊叫呢,原来是有这样的好事。”王姨娘反应最快,嘴也是最会说的,立刻把刘氏夹带着陷阱的话给遮了过去。

  “可不是,我这几日眼皮子直跳,果然有好事。”孙姨娘温柔的笑着。

  刘氏没有让她们俩个坐,她们也极自然的到刘氏身旁立规矩,现在这屋子里就是两个年轻的有孕新宠坐着,年老的姨娘站着的情形,吴怡坐在一旁只是不说话。

  “五姑娘出落的越发水灵了,我就纳闷明明天天能看见,却一次比一起好看些。”王姨娘自然不会放过透过吴怡讨好刘氏的机会。

  “可不是,五姑娘是挑着老爷和太太的优点长的,怎么这么会长呢。”孙姨娘也跟着帮腔。

  吴怡只是抿着嘴笑,她自己长什么样她自己清楚得很,未来确实可期,但是这满府的姑娘就没有不是美女的,说真的她并不十分突出,突出的是她嫡出的身份罢了。

  “你们快别夸她了,刚才还在我怀里撒娇呢,就是长不大。”刘氏说道,这就是古人,有人夸自己孩子,自己非得损两句不可,“二姑娘还害喜吗?”

  “可不是,吃什么吐什么,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只要是她能吃,二姑爷就会给她弄回来,可就是这样还是吃进去得少,吐得多。”

  “嗯,吐也要吃。”刘氏说道,其实二姑娘怀孕的信儿是直接报到她这里的,她直接把信转给了王姨娘,有些事还是生母多操心的好,王姨娘有了操心的事,府里也能少不少的事,“五爷的学业如何了?”

  “那孩子笨,学东西慢,但是先生说他学得扎实,又肯用功。”

  “嗯,肯用功就好。”刘氏点头,她知道王姨娘说的话里有水份,五爷的功课没有差到她说的那样,可是她乐意藏拙,刘氏也不想去揭穿,“二爷最近怎么样了?”她又转头问孙姨娘。

  “二爷的功课是好的,只是先生不放他回家,要他好好收心念书。”孙姨娘说道。

  “也应该让他回来了,让他去他岳父家拜访拜访,他的婚事不能耽误了,我还等着抱孙呢。”

  孙姨娘立刻就笑了,整个人像是被点亮的烛火一样的亮了起来,“全凭夫人吩咐。”

  “你写信让他先准备准备吧,我跟老爷商量一下就捎信叫他回来。”

  “是。”没有刘氏的准许,孙姨娘是不可以给吴承平写信的,至少明面上不能写,如今有了刘氏的话,孙姨娘自然是开心的。

  

 狼子

  吴承平并不喜欢回到吴家,或者说他不喜欢回到那个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姨娘养的婢生子的所在,在书院里他是山长的宠儿,同窗之间的佼佼者,无论是学业还是人品、家世都无可挑惕,而在吴家,他只是庶子,无论明面上怎么样,实际上是要排在所有人之后的庶子。

  他对自己的婚事也并不满意,在他看来那怕是娶一个庶女,他也要娶名门世家之后,能够对自己未来在仕途上有所帮助,而嫡母给他订下的亲事却是一个小小县令家的娇养嫡女,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无法让他满意。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姨娘几次写信让他写信给父亲提一下关于亲事的情情,他都推三阻四的原因,他巴不得这桩婚事结不成呢。

  所谓三十而立,那怕是他为了避嫡子的忌讳,几年以后再应考也不到三十岁,若是名列魁首自有高门大户慧眼识英雄,他不怕耽误婚事。

  所以接到孙姨娘的信他并不怎么高兴,可是还得遵命打包行李,他知道他的想法刘氏肯定也有所查觉,刘氏是不可能让他得偿所愿的,贤妇?做给所有人看的罢了。

  过了没多久果然吴宪的信来了,是山长莫远山亲自转交给他的,知道他打包了行李,晚饭后把他叫到了自己的书房,“这次回去莫要耽误功课,你天资是有的,也肯用功,只是一直心有旁骛无法专心。”莫远山从自己的书柜里抽出一本论语,“这是我当年应考时用的论语,上面有我的批注,你留着用吧。”

  “多谢山长。”吴承平这辈子如果说真的感激什么人,把什么人真正的当成自己的父亲,就是山长莫远山了,他给了他这个庶子从来没有过的父亲般的关爱,在嫡母用美貌婢女、顽皮小厮勾引他学坏,而他无所适从的时候,也是山长站了出来提点保护了当初年幼无知的他,否则他真的不知道现在自己会是什么样,“我料理完家事就回来。”

  “不,你不必回来了。”莫远山摇了摇头。

  “是不是家父在信里说了些什么?”

  “我已经没有什么可教你的了,你家自家请的塾师要比我强得多,科举之事并不只是读透了那几本书,通晓大齐律,会算那几道题就能成的,需得有人指点,现在你长兄已经中了进士,身为庶吉士之身,你的两个弟弟还小,你父亲知晓你学业初成必定是欢喜的,有他的指点胜过我十倍。”莫远山自己也是庶子出身,自然知道庶子在大家族的苦,他认为吴承平是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幸运儿中的一个。

  “多谢山长指点。”

  “还有,日后你若科举,且莫贪那一时之名,古往今来名臣贤士也没有几个是状元出身,只需要两榜进士即可为晋身之阶,盛名之下其实危险重重。”

  “是。”吴承平愣了愣,这番话他在此时此刻并没有放在心上。

  “关县令是士林名士,有他做你的岳父你也是有福气的,只是莫要沉迷于女色,多专心于学业才是正事。”

  “是。”吴承平再施一礼。

  不得不说刘氏的考量从来都是对的,吴承平回到吴家之后,带了礼物亲自去拜访了岳父,关县令见吴承平一表人材,看见了就觉得欢喜,又考较了他的学问,发现他学问扎实,细问之下又是师出名门,觉得未曾辱没了自己的女儿,很快就点头同意议定婚期让他们成婚。

  吴承平心里再怎么不愿意,七月初八他还是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花轿迎娶了自己的新娘。

  吴承平的婚事当然不能跟嫡长子吴承祖的相比,但是在济南府本地也算是一等一的体面,别人听说了这是给庶子娶媳妇,暗地里都赞刘氏宽宏大量。

  结婚第二日吴承平带着关氏来给吴家二老敬茶,吴怡看见吴柔偷偷用帕子掩了嘴。

  关氏不算是个大美女,没办法跟欧阳氏相比,圆圆的苹果脸一对大酒窝,圆圆的大眼睛,很是娇憨可人的样子,只能称为可爱,不能称为美女,身材也是略显圆润,这在古人眼里是极有福气的长相身材,吴宪跟刘氏见了她果然是极为满意的,吴承平脸上看不出喜恶,只是一副淡淡的样子,可是对妻子也是颇为维护的。

  虽然结婚三天新娘子都是盛装,但是关县令本身只是一个七品县令,家中虽然是世代书香但是先人存下来的书倒比银子多些,他本身也是个清高的,能给爱女的陪嫁本就不多,虽然是尽量陪嫁了,可是在吴家人眼里还是简薄的可以。

  来敬茶时关氏穿了件自己做的大红的百子千孙袄,料子在普通人眼里是上等的缎子,绣工也是极精美的,在吴家这却只是体面些的丫环穿的衣料。

  首饰只是赤金凤钗、赤金步摇,都是民间的手艺,份量也略显不足。

  刘氏显然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当即赏下了一匣子的首饰、几匹上等的衣料,其实聘礼里就有四季的衣裳、上等的头面首饰,关氏显然并没有预料到吴家上下都长了双势力的眼睛,表面上规矩森严,实际上人人都带着“打码器”,算计着你这一身的份量,估摸着你本人的份量。

  刘氏制家森严,下人们倒是不敢明面说什么,背后有嚼舌根子的也立刻会被管事的媳妇、婆子训诫,主子尤其是半个主子的嘴就堵不住了。

  吴怡看着仿佛抓到了什么把柄的王姨娘,有些尴尬的孙姨娘,脸上带着几分鄙视的吴佳,有些不自在的吴柔,淡定如常喝茶的吴雅,心知自己这位二嫂在吴家的日子不会好过。

  孙姨娘原本对儿子的这门婚事是满意的,在她看来对方是嫡女,又是官家小姐,家世人品配吴承平都是不差的,再说关县令颇有才名,将来会平步青云也说不定,可是关县令却一直在县令的任上这些年,一丁占升官的意思都没有。

  不过这也没什么,他在仕林的名声足以弥补一切,如今见了儿媳和王姨娘的表情,孙姨娘难免有一丝的难受。

  果然敬茶礼没过多久,王姨娘就来她这里串门了,“二奶奶果然是官家出身,那通身的气派真真是大家风范。”刚刚喝了两口茶,王姨娘就开始冷嘲热讽起来,她们俩个斗了一辈子,看对方吃鳖是她们最大的乐事。

  “是啊,官家嘛,自然是要忠君爱国清正廉洁的,论起金银来跟胡姑爷那样的商家没办法比。”你女儿嫁得再好也不过是商人妇。

  “你还不知道吧?胡姑爷捐了个户部员外郎的闲差,虽没有实职,但好歹也是官身了,日后来往行走都是方便的。”大齐朝有的时候是会把某些荣誉职位卖给有需要的商家的,但是绝对不准许捐官做实职。

  “哦。”孙姨娘一副眼皮都懒得撩的样子。

  “唉,二爷啊,无论是人品、模样、学问都是头一份,可惜沾了个庶字,婚事上也是如此,要不怎么说是天妒英才呢——”

  孙姨娘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扔出去,“不会用成语就不要乱用,二爷还没死呢,天妒什么英才。”

  “是我失言,是我失言。”王姨娘假笑道,“我前日啊听丫头们闲聊,倒是听说了一件大好事。”

  “什么好事?”

  “冯家的宝贝蛋冯寿山冯四爷的元配去了,正在寻继弦,冯家老太太可是说了,不拘什么出身,只要是身家清白、模样长得好就行——”

  冯家——大齐朝只有一个冯家,也只有一个冯寿山,那是皇后的娘家,太子的外祖家,若是吴雅甚至是吴柔巴结上了冯家——孙姨娘眼睛直冒光。

  “这种好事也只有紧着四姑娘了,她现在在太太那里可是头一份。”王姨娘伸出了大姆指。

  “这种事还是要太太做主的,我们哪有资格在这里议论啊。”孙姨娘挥了挥帕子笑道。

  又坐了没多大一会儿王姨娘就走了,离开孙姨娘的院子时不由得冷笑,孙姨娘最会装精明,实际上是个傻的,那冯寿山哪里是什么良配,她的吴佳就算是扔了喂狼都不会嫁给冯寿山,让孙姨娘扑腾去吧,没准还给太太提了醒呢,用一个庶女跟冯家攀上了亲,对吴家可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倒霉的是谁——反正轮不上她闺女就行。

  孙姨娘没有心思再想十全九美的二奶奶的事了,一门心思想着冯家,但她对王姨娘还是有警惕心的,她知道王姨娘给自己通风报信未必有什么好心眼,要知道吴佳虽然年龄小,但是大家族的媳妇没了总要守一年的丧,到时候吴佳也算是勉强合适的——

  如果真的是好事,王姨娘绝对不会告诉自己的。

  她立刻找来吴承平问冯寿山的事。

  “冯寿山?我倒是知道他,在京里是有名的纨绔子,只是有一面之缘罢了,长得倒是不吓人,但是名声却是大大的糟糕。”

  “哦?我说真的是好事她不会这样巴巴的跟我说嘛。”

  “只是这冯家的势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四妹妹如果真嫁进他们家——”

  “可若是个纨绔子,岂不是害了你四妹妹?”

  “京里的纨绔子多了,在外面再怎么玩,到了家里还是要给正妻体面,四妹妹又是个通透的,两眼一闭让他玩呗,只要有个儿子傍身,左右少不了穿金截银,若是跟冯家搭上了——”吴承平的后半句话没有说,但是孙姨娘已经听懂了。

  是的,只要跟冯家搭上了——

  自己在吴家也就是仅仅在刘氏之下了,更不用说吴承平日后的仕途,吴柔日后的婚事了——只是可惜了四姑娘——

  “能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官家的正妻,哪一个不是如此过活的,只不过有些人顾著名声在表面光罢了,内里也许还不如冯寿山呢。”吴承平此刻可没有想过吴雅怎么样,他想到的是搭上了冯家之后吴家会怎么样,他自己会怎么样——

  “嗯——你说这事太太不会还不知道吧?”

  “太太什么事不知道?刘家‘七舅舅’的商铺可是遍及天下,太太怕是一早就知道这事了,她让四妹妹认耿夫人做干妈,没准就是在给四妹妹增加份量——”

  孙姨娘母子互视一眼,孙姨娘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在儿子坚定的目光下,还是妥协了,雅丫头啊雅丫头,不是姨娘不疼你,只是你若是嫁进了冯家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在姐妹们里是头一份,就算是日后吴怡都不见得比你嫁得好,你有美名有才名,世上本就无有男子配得上你,谁让你出身不好呢,委屈些就委屈些吧。



 吴雅的婚事一

    刘氏一直为吴雅的婚事烦心,她一开始相中的是曹淳,曹淳这孩子人品学问皆是不俗的,虽然因为身世而功利心重,但这在刘氏看来根本不算缺点,在刘氏的生命里功利心简直是伴随着她身边的每一个男人。

  曹淳处事圆融,连带着把吴承业都教得比原来稳重得多,至少淘气闯祸知道避人使心眼了,也被影响的知道做学问了。

  虽然是伴读的身份,满府的人没有不夸他好的,刘氏暗暗品着他,竟然比自家的三个儿子还像吴宪。

  曹淳再长大一些历练几年,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再加上吴雅的通透聪明,对吴家来讲简直是如虎添翼,如果曹御史还活着,让刘氏把吴怡嫁给曹淳,她都是肯的,可是现在曹淳无父,刘氏觉得命数上总是差些,曹家也没落的可以,配吴怡刘氏觉得配不上,夫妻嘛,还是门当户对为好。

  可是她连连透过几次话给宁氏,宁氏就不往这个话题上谈,再往深说脸上就有难色了,刘氏知道她的心事,曹家虽然现今没落了,可也是书香世家,让嫡长子曹淳娶庶女确实委屈了曹淳。

  宁氏本人见过几次吴雅,对吴雅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有一两次也是想要往婚事上引的,可是过几天再来就不是那个态度了,刘氏暗暗让秦普家的打探宁氏身边的人的口风,坚决不同意的竟然是曹淳。

  这是个心气儿高的孩子,刘氏暗暗点头,心里觉得有些可惜,这事也就揭过去了,没有想到吴宪跟她也是一个想法,“曹淳这孩子真的是不错,人品学问都是顶尖的,不知订亲了没有?”

  “还没有。”

  “咱们家四丫头无论是容貌学问人品也都是一等一的,前日耿大人还跟我夸她字画双绝呢,说她给耿夫人画的小像非常有神韵,题的诗写得也好看。”吴宪原本对吴雅没有太深的印象,可是最近在他耳边夸吴雅的人太多了,他不由得也对这个庶女上心起来。

  “唉,我也曾想过让把四姑娘许配给曹淳,可是几次跟曹夫人提起她都不往婚事上说。”

  “你不如当面问问她,若是不成的话也就算了,现在求娶四丫头的人并不少,再慢慢挑好的就是了。”

  “唉,四丫头差就差在身为庶女上了。”刘氏叹了口气,她怕这事当面提了,就成了吴家挟恩求报了,有道是低头娶妇,抬头嫁女,吴家的女儿还没有达到嫁不出去的地步。

  “若是曹家嫌她是庶女倒也不难解决,过年开祠堂时把她写在你名下就是了。”这话要是关系差的夫妻,丈夫随口说把庶出女儿写到正室名下,肯定是要有一番争执的,吴宪夫妻感情好,吴宪才能不顾及的这样说。

  “嗯,我再跟曹夫人提一次,不行我就考虑别的人家了。”刘氏确实没把这事当成一回事,她本来也有这样的想法,吴雅这孩子真的不错,人品学问都是顶尖的,写在她名下日后也只会给她添彩。

  其实刘氏暗地里还在考虑一个人,那就是刘家四房的庶长子,她四哥生来体弱,四嫂也是个不康健的,两口子病病歪歪的十几年也没孩子,纳了个出身良家的妾,倒是进门就生了庶长子,只是那个妾不是个省事的,就算有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压制还是有些嚣张,老太太的意思是娶个懂事的儿媳妇,把那个妾往乡下庄子里一送就完了。

  四房本身也是家财万贯的,她四哥身体虽不好却是个精明人,把分给他自己的那部分家业搞得兴兴旺旺的,那个庶长子刘氏也见过,人品相貌粗看上去还成,虽然姨娘嚣张他对嫡母还是恭恭敬敬的,再说了孝不孝顺主要看儿媳,以吴雅的聪明四房交给她也算是不错的。

  只是刘家太复杂了,那个妾那么嚣张跟别人的挑唆也有关系,再加上上面的两重婆婆,就算是吴雅怕是也难应付。

  再加上今天吴宪这么一说,刘氏也就断了这个想法了,吴宪摆明了想要让吴雅派更大的用处,刘家三代不出仕已经是定局了,嫁进刘家跟嫁进普通的乡绅家也没有什么不同。

  次日曹夫人宁氏再来吴家,送了刘氏一双亲手做的千层底寝鞋,“绣鞋虽然好看,但是穿着终究不舒服,这寝鞋是用上等的棉步做的,舒服得很。”

  刘氏一看这鞋就知道是花了功夫做的,针角细密不说,里面的衬布都是上等的松江白棉布,当即把脚下的鞋脱了试,“好,好,果然舒服得很。”刘氏点头微笑,曹淳在吴府寄居,宁氏每次来都不空着手,不是自家的新鲜特产,就是自己亲自做的鞋袜衣裳,礼物虽轻,但是情谊却是极重的。

  “我只是估摸着你脚的大小,若是小了的话我再拿去改。”

  “正好,不大不小的。”刘氏笑道。

  “四姑娘来了。”珍珠进来亲自通禀。

  宁氏脸略微僵了一下,吴雅这姑娘宁氏其实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娶做自己的儿媳妇,可是吴雅命太苦,生来是个庶女,曹家越是没落,曹淳也好她也好越是顾脸面,若是娶了个庶女进门,怕是要受尽亲戚们的耻笑了,再说曹淳自己也是不肯的。

  吴雅今天穿了件白底粉花的窄袖收腰长袄,已经长成的少女身姿曲线婀娜,行走步态轻盈端庄,进屋行礼恭敬有加,并不因为曹夫人一身平常衣裳而带一丝的不恭敬。

  “给太太请安,给曹夫人请安。”

  “起来吧。”宁氏赶紧让她免礼,唉,吴雅这姑娘她也是越看越喜欢啊,可是终究是个庶女,“四姑娘真的是越出落越好看了。”

  “她啊,整日只知道做学问,也不知道要好好的打扮,素来不喜花啊粉啊的,过于素淡了。”

  “四姑娘正是是花儿一样的年龄,不打扮更显本色。”宁氏笑道,吴雅听着她们夸赞自己,只是低头不说话。

  她知道太太为什么会叫自己来见曹夫人,自己的年龄也快要到了,对她来讲曹淳确实是比较不错的选择,所以她的行事也越发的小心了,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九丫头学背三字经,也不知道那几个小丫头念没念对,若是教错了可不得了,四丫头你去看看吧。”

  “是。”吴雅起身施礼告退。

  “真是个好姑娘。”宁氏看着吴雅的背影,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只是可惜了出身,我跟我家老爷商量着趁着过年开祠堂,把她写到我的名下。”

  “哦?”宁氏心思微微一动,写在刘氏名下就是嫡女了,就算是人人都知道她是姨娘养的,可是身份终究不同,可是一想到儿子听说吴家有意把吴雅嫁给他时那阴沉的脸色,宁氏不敢擅自做主,她自是知道儿子的心气儿的,如果自家老爷还在的话,曹家娶嫡次女吴怡也是可以的,可是自家老爷不在啊,有吴家的提携儿子的前程必是一片光明,可是——想到儿子的执念,就算心里再觉得可惜,宁氏还是决定不顺着刘氏的话题聊,“只是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能把她娶了去,若不是算命先生说我家淳哥儿不宜早订亲,真想把她娶回去做儿媳。”

  刘氏若是听不明白她的意思就是个傻的了,现在有了曹家的准话也好,她也能继续帮吴雅寻婆家,“倒是有几家提的,只是不是出身差些,就是人品差些,一家女百家求,总是要慢慢的调好的才行。”

  “正是如此。”

  刘氏跟宁氏又说了几句话,宁氏见刘氏有了倦意,就起身告辞了。

  秦普家的在宁氏走后过来亲自替刘氏换下了见客的衣裳,“四姑娘多好啊,可是偏偏就有有眼不识金镶玉的。”

  “曹家虽然现在是大厦将倾的样子,可是虎死神威在,他们自持着身份也是不错的。”刘氏说道,她虽也有些不悦,可也不算是多生气。

  “七舅老爷那边商铺的信来了,据说冯家在满世界的替冯四找继弦,现在已经放出话来不拘嫡庶了。”主要是冯寿山的名声不好,他们家能看得上眼的人家又不多,那样的人家养的嫡女都是如珠如宝的养着,怎么肯送到冯寿山的手上去啊。

  谁都知道冯寿山的原配是被他的那些姨娘男宠活活气死的,冯寿山最是凉薄任性,宠人的时候宠上天,连原配的夫人都可以当场折辱,不宠的时候就扔到一旁不管死活,就算是原配夫人也没得几天的宠。

  谁家的嫡女愿意嫁给那样的人啊。

  再说了他名声如此的坏,找这个的姑爷就算是巴结上了冯家代价也太大了。

  现在已经放出话来说嫡庶不拘,这事倒是有转机了,不过是庶女,有得是人家愿意牺牲。

  “这浑水我们不趟,咱们家支持太子是因为皇上,不是因为冯家,以冯寿山的人品,就算是把庶女嫁给他也难免落得个巴结奉迎的名声,若是有人打听咱们家的姑娘只说配不上就是了,不要得罪冯家,可也不必要巴结他们家。”

  “是。”

  孙姨娘在吴家这些年,耳目自然也是灵通的,更不用说吴雅身边的大丫环凤尾是孙姨娘的亲信了,她自然听说了刘氏想要把吴雅嫁到曹家的事。

  在她看来曹家根本不算是良配,更不用说宁氏等于当面拒绝了刘氏了,她预料中的刘氏想把吴雅嫁到冯家的事却是一丁点的风声也没有。

  她不由得暗暗的有些着急了,私下里给吴承平捎话,吴承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