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女儿当自强-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姨妈道:“阿弥陀佛,没事就好。可不许你们再这样一惊一乍地吓我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中厅。丫环、婆子们自然打帘子的打帘子、奉茶的奉茶。来人虽多,却不见得手下一丝儿忙乱。进退有度,举止有礼。黛玉、湘云等人暗自赞许。几人落座,迎春先行出来跪在一旁:“姨妈恕罪!今个宝丫头受伤的事全赖我!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任性贪玩,累得妹妹摔下山去。事已至此,任凭姨妈责罚。”薛姨妈路上已听得宝钗说了个大概,也明白迎春不是故意。虽然心里心疼宝钗,但也明白这事也怨不得迎春。再者说了,事已至此,责罚又有何用?忙起身扶起迎春:“傻孩子,这事也怪你不得,你也别往心里去了。快快起来,地上凉,仔细冰着。”迎春也不再坚持,只道:“妹妹只管精心养着,有什么姨妈只唯我是问就是了!无论多大的代价,我决不会让妹妹脸上落了疤去。”

    湘云笑道:“没看出来你倒是个江湖女侠了。宝姐姐福大命大,自然没事的。”黛玉也细细地将事情又讲了一遍给薛姨妈听,又说了宝钗受伤所用的俱是上好的伤药,薛姨妈也慢慢放下心来。众人也不好打扰得太久,劝慰了一会,便一起起身告辞了。薛姨妈也不强留。便着李氏送了大家出来。湘云、黛玉俱笑道:“姨妈不必如此多礼,嫂子如今身子金贵,如何能够劳动?我们往日里常来的,哪里还用得着如此客气,姨妈这样可就外道了。”

    李氏笑道:“我哪里有你们说得那么金贵了呢。再说已经快六个月了,也很该走动走动了呢,妹妹们如此,可是太客气了。”说着坚持送众人到了二门外。迎春、黛玉等人谢过李氏,再三的请其回去,李氏这才作罢,又到底指了跟着自己的一个丫环并一个婆子送到大门口方才放心转身去了。

    这边薛姨妈已经安排着宝钗回房休息了,又狠狠地将跟着的丫环、婆子们收拾了一通。每人革去一个月的月钱,方才作罢。出了这么大的事,没被责打,已经是天在的幸运,众人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

    不过傍晚时分,黑衣人就把一摞子资料放在了拓拨念地桌子上。薛家原本也不是什么隐密家族,查起来自然不算难。不过拓拨念一看,却是乐了。你道怎地?却原来拓拨念一看自己心心念念地女子是皇商,不由心道:“真是瞌睡就等来个枕头。”拓拨念这几年培养自己的势力,最缺的自然就是银子了。而皇商自然就是银子的代名词了。至少在拓拨念心里是这么划上等号的。那么何不一举两得呢?正妃的位子已经有了人了,侧妃的位子还是可以给的。何况,皇商的女儿,也还不配一个正妃的位子。侧妃刚刚好。从资料上看,那宝钗倒好象是个经商的好手,薛家大半的产业倒是握在她手上。家中不过一个寡母和一个不成气的哥哥,想必是好拿捏的。原来依傍着贾府,一年前也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从贾府搬了出来,似是交恶。再说贾府现在也是日暮西山,不足为虑。想到此处,拓拨念不由得笑了,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向自己涌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心念一定,也顾不得早晚,对着外边喊道:“让管家速来见我!”外面的小厮自然不也怠慢,忙飞奔着去传管家。管家已经准备着歇息了,听得太子来传,忙整肃衣裳,与前来传话的小厮一起往太子书房去了。太子将宝钗的事与管家简单说了一番,便道:“这个女子,务必尽快给我娶进门来!”那管家原以为深夜主子急传,只怕是有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谁知却只是主子临时看上了个女子。管家瞬间放下心来,这天下有几个女子不愿嫁进这太子府里啊?这事儿容易。管家还真没太把这个事放在心上。信心满满地给太子拓拨念立下了重誓。折腾了一天,那拓拨念也累了,挥挥手让那管家自退下了。

    第二日,那管家就着人寻了媒人来,将太子的想法与媒人说了。那媒人笑道:“大人尽管放心好了,府上的主子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家的姑娘不上赶着想嫁进来啊,这事必成的。包在我身上了。今天我就去这薛府里。”管家原本也是这么想的,自然也不以为然。可是两人却不知道自己接了一个多么烫手的山芋。

    那媒人是京城中最有名的快嘴刘媒婆。早年间就因一张利嘴而名闻京城,却最是个贪财爱利,不顾人家死活的。只为多得那几两银子,也不知眛着良心把多少良家女儿送进了虎狼窝里。全然不管对方是老是少,是病是好,只要给钱,就一张利嘴说得天花乱坠,捣鼓着那女儿的父母动了心,全然不顾女儿家的幸福。城中的女儿家并不太待见这位刘媒婆,不过那些想寻些不寻常女子的老少爷们却愿意找这位刘快嘴。

    那刘媒婆从太子府出来,就往薛府去了。当薛姨妈听得门房小厮来报有媒婆来访时,本还是满心欢喜,听得是著名的刘快嘴时,心里就存了几份警惕。薛姨妈一直操心着宝钗的婚事,自然京城里的媒婆也是了解的。这刘媒婆祸害人家姑娘的事,薛姨妈自然也有耳闻。心里先就这个人有了几分不悦。不过来者是客,自然也没有不见的道理。便吩咐了在前边偏厅里待客。

    那刘媒婆于京城有名望的大族富户自然都是了然于心的。这薛家做为皇商,自然也是知道的。这由小丫环引着,一边往中厅走去,一边打量着四下的摆设。却见虽然朴实,却是大雅至朴。那刘媒婆好歹也进过些高官大户的府邸,也算是识得好歹。看出了薛府低调背后的奢华。心里不免赞叹:“不愧是皇商,竟比那些新近的官家还富贵大气些呢!”薛府在京城的宅第算不得太大,因原本不过是薛老爷图了进京办事方便的一个客居之所,并未打算长住。谁知,世事不可预料,这京城竟成了薛家的长久之居。薛姨妈也想再将宅院拓展一些,无奈左邻右舍俱是京城中的老户,并无搬离的打算。若在别处寻地方吧,一时之间,合心合意的却也不好寻得。这虽只是个三进的院子,却贵在宽阔,位置也好。后面又带了个不小的花园子。一家子人住虽算不得阔绰,却也够用了。合适的地方也只得慢慢地寻了。

    那刘媒婆正暗自赞叹间,却已经到了偏厅,早有一个眉目清秀,着一件葱绿色绣着青滕花纹样薄棉袄,同色稍深十二幅棉裙的大丫头上前打起了帘子。薛姨妈正安坐在偏厅里喝茶。那刘媒婆进来先与薛姨妈施了一礼:“薛夫人好!先向薛夫人道喜了!”薛姨妈只略略虚扶了一下,便对旁边侍侯着的子归道:“还不快扶这位妈妈坐了。”子归忙上前请刘媒婆落坐。

    那刘媒婆原以为薛姨妈会顺着自己的话来问。谁知道人家却全然不接。没办法,只好自说自演地继续。好在做媒婆的脸皮都厚些,刘媒婆的自然更厚些。啜了一口茶,刘媒婆又换上了一副笑呵呵地嘴脸:“不知夫人家的姑娘今年芳龄几何了?可曾许了人家?”刘媒婆索性开门见山了。

    薛姨妈不知刘媒婆打得什么主意,自然不会先暴露了自己的底牌。便笑着打哈哈道:“不知这位妈妈如何称呼,因何问起我女儿之事?”那刘媒婆用手打着脸道:“你瞧瞧我,光顾着说嘴,竟忘记了向夫人介绍一下我的身份。我呢,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媒人,专门成就人的姻缘。人称‘刘快嘴’的就是我!”

    薛姨妈笑道:“如此倒是失敬了!不知妈妈此次来是奉了谁家的主意?”薛姨妈索性反客为主,先问清楚了再说。

    那刘媒婆拍着大腿道:“哎哟,要说起这家人哪,府上可真是烧了高香了。这家人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刘媒婆兀自卖了个关子,颇有几分得意地望着薛姨妈。在刘媒婆眼里,只要有富贵,没有人会不动心的。何况太子那样的府第。

    听得刘媒婆的话,薛姨妈不禁有几分好笑,面上却并不显,只道:“刘妈妈如此说,倒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了。不知是哪家贵人对我们青眼有加了?”

    刘媒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听得薛姨妈问,便得意洋洋地回道:“那可是太子爷!可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嘛!要不怎么说府上烧了高香呢,太子爷相中贵府的姑娘了,想要娶了做侧妃呢。夫人想想:那太子爷有一天荣登大宝,那贵府的姑娘可就是娘娘了,若再能为太子生得一子半女,那说不准可就是未来的皇后、皇太后的命了!”

    薛姨妈猛听得是太子,心里就不免吃了一惊:听得这太子对府里的贵妾、妃子们可是不怎么地。好象这位还很有些虐待女子的情形。时不时地总有女子被从太子府里抬出。这样的事情在贵人间流传的也不少。虽然还有不少人冒着女儿被虐的风险送进府去求得那一份富贵。但薛姨妈经历了那些事,却总算明白了:泼天的富贵,也不如一家子人的和乐安稳。可这却是个不好得罪的。只得陪笑道:“刘妈妈来得真是不巧了,我那姑娘是个福薄的,昨个踏青才不慎从山上滚落下来,正好伤到了脸面。刚刚才敷了药,还不知会不会落了疤,若是落了疤,只怕就污了太子的青眼了。这等大事,也不敢瞒着刘妈妈。所以虽是天大的好事,我却不敢应了。等过几日,我看看我家姑娘的情形,再给刘妈妈回话,也不枉费了刘妈妈这一番心意。妈妈看可好?”

    听得薛姨妈如此说,那刘媒婆心里只道晦气,好不好的怎么偏生就这时摔坏了脸呢。却也不好强求,毕竟若真是伤在了脸上,真过了门,只怕也少不得太子一番怒火。现如今挑明了,至少可以免了欺瞒之罪。这样一想,刘媒婆又换上一副嘴脸:“那真正是不巧了,不过大姑娘福人自有天相,想必是不要紧的。我就过几天再走一趟吧。”薛姨妈示意旁边的子归拿了一个红封给这刘媒婆。那刘媒婆原以为没有好处可拿得,没想到人家仍然有赏。忙喜笑颜开地接了过来。心里却暗自以为那太子府的名头果然是好用,一般人家还真放不下呢。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笑嘻嘻地道:“过几天我必来的,夫人就净等我的好消息吧。”薛夫人也只好言不由衷地敷衍着这位。等到那刘媒婆走远了,薛姨妈方恨恨地道:“什么阿物儿!一大早地惹人晦气!”说着,转身出了偏厅,往宝钗住着的赏心阁去了。

    薛姨妈自然少不得要把这事和宝钗说道说道。宝钗早从黛玉等人口中得知那天发生的一切事情。至于太子拓拨念的为人以及虐待后院女子的事情,宝钗多少也是有所耳闻的。这位现在看上去似乎还炙手可热,可朝中的风评和民间的口碑却都没怎么样。再说,若是那虐人致死的性子,就算是再大的富贵,也只怕是没命享受啊。宝钗听了薛姨妈的说法后,问道:“不知妈妈对这事是什么想法呢?”

    薛姨妈道:“若是搁在以前啊,妈妈只当这是攀上了天大的贵人,从此只怕就是富贵以极的人生了。现在妈妈从贾府并其他府第的情况也看明白了。花无百日红,人无常富贵。想那贾府也是开国公侯之家,攀附者甚众。如今还不是日渐没落?百年之族,现在又能剩得几家?所以妈妈现在也想明白了:找个能真心待你,家境说得过去,自己又肯上进用心的人妈妈就放心了。什么皇子、太子的,非我们能攀附的起的。若是进门后,我儿你要忍气吞声,那我宁可你寻个清白人家,做个平头正妻。

    小两口和和乐乐地过日子就好。”

    宝钗原本还怕自己母亲存了攀附之心,一听之下,却已是满满地感动。只是那太子只怕不是个善罢干休的,须得想好了对策方好。薛姨妈听得宝钗如此说,也未免有些发愁,如何才能既拒绝了太子的求亲,又不得罪太子,这还真是一个需要智慧的问题。宝钗见薛姨妈发愁,忙先劝慰道:“妈妈也别发愁,天子脚下,朗朗乾坤,他又身为太子,难不成还强抢不成?妈妈且放宽了心思,好歹我们薛家也是大内里挂上号的皇商,想来那太子纵然强悍,也要顾忌上几分。”那薛姨妈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心里略宽慰了些。娘俩正说话间,听得外边小丫环传:“贾府二小姐并林府大小姐来访。”

    宝钗笑道:“你这丫头说得拗口,一时之间倒让人糊涂。”正说着,黛玉与迎春已联袂而入。黛玉一身青黛色衫裙,上面是百蝶穿花的纹样;迎春却是橘子红色的千丝皱短襦,下面却是莲青色的八幅长裙,上面却是苏州绣娘巧手绣就的荷叶田田图案。

    迎春先上前道:“妹妹可觉得好些了?我今天带了些百年的老山参,还有辽东的金丝血燕的燕窝给妹妹补补身子。”宝钗听说如此,不由笑了:“哪里就这么严重了,我现在行动无碍。不过脸上一些子伤尚须时日罢了。哪里就用得到那些东西了?”黛玉笑道:“我原也说不必的,可二姐姐非说是不这样她心里不安。我也是劝阻不得,只得随她去了。宝姐姐就好歹收了二姐姐这一番心意。不然二姐姐只怕夜里也睡不安稳的。”薛姨妈笑道:“你们姐妹几个好好聊聊,我且看看厨房里备了什么,你们两个中午起在这里用个饭再走。”迎春、黛玉二人连道辛苦姨妈了。

    见妈妈走远了,宝钗方把早上发生的事情与迎春、黛玉二人说了一遍。黛玉扶额道:“这却如何是好?听得这太子最是阴狠,进府的女子竟是没有几个能完好无缺地活下来的。姐姐万不可入那府去。”迎春道:“惟今之计,只有要么许配别家,要么重症逃避了。不过,那太子想必那日已见过姐姐受伤的情形了,却还不肯放过。这重症一招只怕未必好使。”一时之间,房间陷入了沉默。要说是许配人家,只怕一时之间难有合适的,何况,又有谁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时候来得罪太子府呢?三人议论了一个上午,也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来。只得闷闷地吃了一顿饭,各自回去。倒是宝钗安慰二人:“反正我这脸面如今如此,想来那太子也不会马上求娶。你们先别着急,我们慢慢想办法。”两人心道:若那太子真的介意,只怕那日见了就不会求娶了,又何至于有今日之事?只是也不肯让宝钗过于忧心,便连连称是。心里却想:此事须得早想办法才是。

    也是机缘巧合,那黛玉回去后心心念念想着的就是此事。可巧林如海问起三月三那日之事,黛玉不得已又复述一遍。修焕之?当说到这里时,黛玉忽然大喊:修焕之,为什么不能是他呢?姐姐平日里对他也多溢美之词。修焕之似乎也没有对姐姐有什么不满意之处。修焕之又是外簇王孙的身份。真上了国书,想必那太子也不能轻举妄动了。黛玉将自己的想法和宝钗的事与林如海细细地说了一番。如海思虑一整,道:“惟今之计,只怕这样是最好的了。不过得先征求你哥哥的意见和宝姑娘的意见才是。”

    黛玉当下就要去问,林如海笑道:“你也不看看是啥时辰了?明日再去也不晚。先回房歇息吧。”黛玉越想越有道理,竟是兴奋的一夜没有睡好。

    第二日黛玉早早就出门往修焕之、华锦之、修燕茹并迎春所住的小院去了。所幸两个院子距离并不算远。黛玉也并未直接去找修焕之,而是先与迎春说了自己的想法。迎春也拍手称好。两人又仔细议了议,最后把刺探消息的重任落在了修燕茹身上。那修燕茹本就与宝钗不陌生,对于这个进度有度,大方得体的姐姐也颇有好感。现在又承担了救人于水火的重任,江湖小女儿的豪侠之情立马洋溢满满,拍着胸膛直说这事包在她身上了。

    天下事可谓无巧不成书。那修焕之本就心仪这位薛姑娘已久,只是碍于中原礼仪,一直无法表白。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何况又兼了救人于水火的江湖道义,自然更是义不容辞。当下便明确表示:只要人家薛姑娘没有异议,便马上修书与父母,请了国书。必以国礼待之。黛玉和迎春听得回信,喜得也不做停留。忙又往薛府而去。

    那薛宝钗也见过修焕之一两次,自然更多是从迎春、黛玉嘴里听说他的事迹。心里也是欣赏的。不过因为两人不同族,倒从未往男女私情上去想。今天听得如此,心里也是高兴的。知道那月氏国以女为尊,自己必不会受罪的。那修焕之也是个性情中人,也不会慢待了自己。心里已是肯了,面上却还矜持着:“这事须得和妈妈商量商量。我也不好私自拿了主意。”一面说一面红了脸。黛玉、迎春知道大约有八成肯了,也不说破,只说时不我待。还是早做决定的好。明天她们再来听消息。

    ------题外话------

    期待着亲们的钻石和鲜花!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 075 章 、祸兮福倚?
    黛玉和迎春知道宝钗这是不好意思,也不便催促太急。便笑着先回去了。宝钗自然也不能私自做主,必然是要和薛姨妈商议的。当下也不迟疑,索性起身往薛姨妈房里去了。薛姨妈正歪在炕上与李氏说话呢。那薛姨妈穿了件半旧的烟霞色用金线绣了祥云纹样的千幅长裙,上身却是同色略浅的短袄,没有繁复的花样,只用金线在领口、袖口绣了些万福字图案,也就是了。李氏如今已经有些显怀了。身上却是丁香色的短襦,也只在领口、袖口处绣了些缠枝纹样的图案,并无别的多余的修饰。头发倒是梳了个飞凤髻,妆饰却简单,只别了一枝赤金镶嵌了大颗珍珠的发簪,耳朵上也只简单带了两个珍珠的耳钉。别的装饰都没有。

    宝钗笑道:“可巧嫂嫂也在这里。”薛姨妈道:“可不是嘛,我早说不用再这么晨昏定省的折腾。你嫂嫂却总是不肯听。”李氏道:“婆婆宽厚,我哪里就能因此而废了礼仪呢?没得让人笑话!”那李氏看小姑子似有话要对婆婆讲。便笑道:“我在婆婆这里逗留的时间也不短了。刚刚我忽然想起这天说热就一天热似一天了。给你哥哥的几件换季的衣裳我还得赶紧的淘腾地出来呢。”薛姨妈笑道:“这些事哪里还用你操心啊,若连这些事也办不好,房里的那些个丫环、婆子们就该打出去,发卖了。”李氏道:“不过我在旁边看着点就是了,哪里用得到我亲自动手。妈妈多心了。”薛姨妈又道:“可是呢,你如今有了身子,任天大的事都跨不过这个去。丫环、婆子们有不趁手的,只管打发了就是!也不用回我。”

    李氏答应着转身出去了。宝钗见嫂嫂走远了,方笑道:“妈妈如今对嫂嫂可真是好呢,我都看着眼热了呢。”薛姨妈拍着宝钗的手道:“你嫂嫂是个知冷知热的贤惠人。若是那等不明白事理的,妈妈也不会这么贴心扒肺了。”宝钗道:“也是呢,嫂嫂虽然出身不见得多么高贵,行为处事却不比那起子京城里高门大户的小姐们差。也知道规劝着哥哥,对妈妈也是真心地孝顺,如今又为我们薛家添了人口。突显得我就成了个多余的了。”边说边作势拭了拭眼泪,薛姨妈笑道:“多大的人了,倒学会了撒娇?眼瞅着就要出嫁的人了,怎么还越活越回去了?”

    宝钗借着这个话题,忙道:“刚刚林妹妹和二姐姐还来了一趟,也是为了这个事情。”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开口,未免有些脸红。薛姨妈见宝钗如此神色,便明白大约还是为宝钗婚事之事。忙道:“迎春与黛玉说得是哪家?今年贵庚?家在何处?可是京城人士?家中有哪些人?”连珠炮似地问了一串问题。恨不能一下子问明人家的祖宗八代。倒把个宝钗逗笑了:“妈妈,哪里有你这样的?你到底是要人家回答哪个?”薛姨妈也明白是自己心急了些,也笑了。母女二人乐做一团。

    宝钗自然少不得将修焕之的情形细细与薛姨妈说了。谁知薛姨妈一听是月氏国的,就急道:“不行!我统共就你和你哥哥两个孩子,可不愿你嫁那么远去!远得不说,就说是探丫头吧,面上说贵为王妃,可怜见得想见一面只怕是难于上青天。妈妈可不想有朝一日你嫁了,妈妈却哭瞎了眼。”

    宝钗明白薛姨妈想差了,但却也被妈妈感动的眼圈儿红了:“哪里象妈妈想得那样!那月氏国本就是以女为尊,何况林妹妹也和我说了,那修焕之仰慕中原文化,而且从小学习的也就是中原文化,又是在中原长大。本就没有回去的打算。他爹爹修罗子原本就是中原人士,若论血统,只怕修焕之更应视为中原人士才对。”

    薛姨妈听得宝钗如此一番说科辞,心里才稍微有些松动。然而终究心里不踏实,便对宝钗说:“迎春和黛玉那两个丫头也是的,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就不来和我说说呢?”宝钗笑道:“她们两人又不是惯做此事的媒婆,哪里就想得那么周到了,何况她们也不过先问问我的意思罢了。”

    薛姨妈想想也对。但还是放心不下,便道:“既然不是外人,不妨请黛玉或迎春安排我见见这个修公子。那样妈妈我心里也就安稳了。”宝钗虽对修焕之印象不差,但之前得确并未往儿女私情上想。如今见妈妈提出要见见,想想也好。毕竟妈妈经见的多,把把关也是好的。何况,就算是不想让妈妈把关验看只怕也是不行的。如此一思量,也不迟疑,便对薛姨妈道:“那我修书一封吧,请林妹妹代我们安排一下。”

    薛姨妈道:“依我说竟不必那么麻烦,让莺儿去传个话就好。”宝钗笑道:“妈妈竟是比我还心急呢。好吧,就依妈妈所言,让莺儿去传话。”莺儿就在外间侍侯着,听得姑娘传唤,自然起身就往林府里去了。

    黛玉第一次为人做媒,兴奋得紧。听得莺儿传话说薛姨妈想亲自见见修焕之,也不知道提前通知修焕之做个准备。便与莺儿一起往薛府接薛姨妈和宝钗来了。同时,着人请修焕之在吉祥茶楼敬侯准丈母娘的接见。一时倒把个修焕之弄得些手忙脚乱。还是迎春安抚了几句,修焕之方安下心来。速速地重新沐浴罢,又换了一身簇新的衣裳,方往吉祥茶楼等着去了。

    不多时,黛玉携着宝钗,一起搀扶着薛姨妈下了轿,往吉祥茶楼门口来了。迎客的小二早得到了消息,哪里敢怠慢,忙上前打点起十二分的热情招呼着。迎春上前与薛姨妈见过礼,亲引着几人往日常里黛玉常坐的三楼上去了。早有人奉上了上好的碧罗春,茶虽好,薛姨妈此刻却没有心思品尝。黛玉哪能不明白薛姨妈的心情,笑着对跟着的雪雁道:“快让人去请焕之哥哥上来,姨妈听说上次是哥哥救了宝姐姐,定要亲自谢过才行。”

    雪雁答应着去了。不多时,就见一位身量修长,剑眉星目,一身英武之气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黛玉忙起来一一介绍:“这位是薛姨妈,因听说是你救了姐姐,定要亲自谢过。那边带了面纱的是宝姐姐,面上才敷了药,不方便见人,故带了面纱。”修焕之忙一一大礼见过。薛姨妈一边听着黛玉介绍,一边细细地向修焕之打量过去:除却身量较高外,别的却也看不出与中原人的不同来。嗯,行为倒是大方得体,进退有度,也丝毫不见扭捏之气。这第一印象不算太坏。见那修焕之向自己行礼,忙道:“快快请起!本是为小女得公子施以援手而来致谢,哪里能受公子如此大礼?”

    修焕之道:“不过举手之劳罢了,何劳夫人如此挂怀?倒让焕之惭愧了!”薛姨妈又将准备的谢仪拿出,修焕之哪里肯收,也哪里敢收?几番推来让去,却把一边看着的黛玉等人着急得不行了。这样下去何时是个了局?忙道:“既然是姨妈的一番心意,哥哥不妨收下。不然姨妈心里也难安。”薛姨妈笑道:“可不是这个理嘛!”不得已,修焕之只得收了。

    薛姨妈又状似无意地与修焕之聊了聊,心里却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恨不能马上定了这门亲事。修焕之也没什么理由停留的太久,说了会子话,修焕之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又再次的谢过薛姨妈。薛姨妈也没有什么更好的理由留着人家,只得把不得而之的一些情况向黛玉一一了解清楚。黛玉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倒弄得宝钗有些不好意思,薛姨妈却恨不能了解的更详尽一些。

    终于等到说无可说了,薛姨妈只得辞了黛玉等人回去了。待到薛姨妈离开,黛玉方歇了口气:“哎呀,我的妈呀!这媒人真心不好当呢,说得口干舌燥的。雪雁,快给你家姑娘我倒盏茶来!”迎春笑道:“那是宝姐姐的福气,姨妈花了这么大心思,找了这么个理由见上修焕之一面,不就是图个心安吗?宝姐姐可比我们有福多了,有这样一个亲妈妈知冷知热地疼着。”

    黛玉道:“二姐姐说得是,原来觉得薛姨妈生了又富贵眼,如今看来却全然不是呢。我当真没想着这事如此顺当呢,没想到我第一次当媒人就成就了一对好姻缘。”黛玉难免有些自得,迎春、雪雁、司棋等人都齐声笑道:“是了,林媒婆!”咦,这个怎么听着这么难听呢!黛玉顺手将手中的帕子往雪雁脸上仍去。几个人笑着一轰而散。

    当天,修焕之在得到黛玉的肯定消息之后,就修书一封给父母亲。并以月氏国特有的传递消息的方式传递了出去。

    ------题外话------

    钻石、鲜花和票票在哪里?!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 076 章 、痴情女偏逢无情郎
    当拓拨念听到大殿上月氏国的国书时,自己心心念念惦记着的美女已经成了别人的媳妇。皇上拓拨哲对于月氏国的请求自然再无不准的。修焕之贵为月氏国法王这嫡长子,求娶的不过是大夏朝皇商家的女儿,有何不可?又为何不可?拓拨哲自然大笔一挥准了,高兴之余,还赏赐了薛府不少东西。

    拓拨念虽然愤愤不已,却也无计可施。现在已经不是家事,而是国事了。父皇对自己的印象已经是江河日下了,自然不能再在这等小事上出什么差子。只能是回府后将一腔愤怒发泄到了管家身上,狠狠地痛骂了一番,又革了半年的月例银子才作罢。那管家只得自认晦气。

    薛姨妈总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自然也是开心得很。忙忙碌碌地开始着手准备宝钗的嫁妆了。婚期定在年底,虽然薛姨妈早有准备,这几年也年年会添上一些东西。可等这事真提上议事日程之后,薛姨妈发现还是有许多事情要做。修焕之那边完全是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