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民国-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夤屏Φ闹С肿咚轿渥岸氛牡缆贰R蛭颐枪竦骋丫≡窳艘榛岫氛≡窳俗鲆桓霾豢课渥暗闹泄诙笳场=窈螅颐枪竦痴≌ǖ穆废呓窍苷裰髦贰N颐枪竦呈欠炊砸籇专Z的,既反对中共走向一D专Z,也反对国民党本身走向一D专Z。所以我党的奋斗目标就是用种种合法的手段,来争取政权、遏制中共及常耀如元帅利用政权和军队实行独裁,提高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准,这才是根本的做法。
最后,我们国民党人也要提醒常耀如、毛泽东及中共诸公,世界上没有永远执政的党,无论其用选票而是用枪炮实行统治,最后都难免有失去政权的一日。但是依靠选票的政党失去政权只是暂时的,而用枪炮统治的党将是永远失去政权!在我们国家的这个重要转折关头,希望中共诸君可以三思而行。”
……
蒋介石的这篇文章顿时就在中共中央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国民党不甘心大权旁落才退出联合政府的举动,居然被老蒋粉饰成了为了遏制独裁促进民主而放弃高官厚禄,如果不是对这个历史反动派知根知底,常瑞青都几乎要把蒋某人当成了一心捍卫民主自由的圣人了。
“我看老蒋根本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常瑞青挥动着一份《申报》在政治局会议上大声说:“而且还捎带着将了我党一军。”
半开玩笑的话一出口,会议室里就是一阵轰笑,虽然大选的正式投票工作还没有开始,但是不断公布的民意调查数据却显示中共遥遥领先于国民党,哪怕是国民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所公布的数据,中共的民意支持率也高达65。5%。如果再算上已经倒向共产党的进步党,这个数字更超过了七成!如果不出意外,中共进步党联盟将会拥有立法、参政两院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别说是组建责任内阁。就是修改宪法也绰绰有余了。
笑声过后,主持会议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朗声道:“同志们,蒋介石和国民党不过是在垂死挣扎,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说着他大手一挥,会场内就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毛大主席的兴致似乎稍有低落,他放沉了声音说:“这是历史赋予我党的机遇。也是历史赋予我党的责任,更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我党的拥护和支持对国民党的反对,我们应该对得起这份机遇和责任。绝不能给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国民党在未来有翻身做主的机会!”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众人,包括常瑞青在内都是一怔,气氛顿时就压抑起来了。过了半晌。常瑞青才语调平静地说:“润之同志。你的意思是……”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这句千古名篇。
“可国民党和蒋介石不是寇。”常瑞青的目光在会议室中一扫,所有的人,包括宋庆龄在内,都定定地看着他,似乎在等他做出最后的决断。
毛泽东脸色阴沉地道:“现在军队、民意、议会都在我们手里,国民党和蒋介石只有一小撮不甘心被历史淘汰的支持者……如果蒋介石和国民党拥有这样的优势,他们会放过我们吗?”
“不会!”常瑞青沉声道。
“那我们为什么要放过他们?”毛泽东挥动着臂膀增强语气。然后又目光炯炯地看着常瑞青:“我的意思还是要搞多党联合执政而不是多党轮流执政,现在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应该已经看出大势了。甘心跟着蒋介石一条道走到黑的能有多少?如果我们可以拿出几个部长、委员的位子一定可以将国民党中的大部分派系大佬都争取过来,将以蒋介石为首的一小撮人完全孤立起来,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后组成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政府,大家团结起来,群策群力,共同将国家带到富强的道路上去,难道不好吗?”
原来毛泽东是想用“合法”的办法来整治国民党和蒋介石,以目前常瑞青和共产党所掌握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也不困难,国民党里面到底是要钱要官要命的多,如果这些人都弃暗投明了,剩下的顽固派还能有多少?就算取缔掉,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动静,而且中共在议会里面还有三分之二的多数,接下来的制宪还不是他们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诸位以为如何?”常瑞青低声问了一句身边的人,大家都默默点头。虽然没有人说话,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是赞同的表情。
常瑞青把目光转向了宋庆龄,她微笑道:“委员长放心,国民党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蒋介石和胡汉民的,只要我们拿出诚意,应该会有许多人投奔过来。”
还没等常瑞青说话,他在政治局里的头号支持者王亚樵就笑道:“耀如弟,现在军心民心都在你身上,你不要犹豫了。再说咱们那么要干的又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自古以来的政争都是要压制反对派的……顶多咱们对国民党顽固派不抓不杀就是了。”
大家听到不抓不杀,都纷纷点头。有一点老蒋在《国民党人的承诺》一文中并没有说错,中国历来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缺乏民主!正因为缺乏民主,因此民主的思想在中国也没有多少基础,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民主,他们想要的不过是明君加清官的模式而已。而大多数的政治人物,虽然喜欢将民主当成口号喊,但是真的让他们掌握了大权,又有几个肯真正实行民主的呢?比如现在把民主口号喊得震天响的蒋介石,历史上还不是个民主无量的主儿?
不过常瑞青却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政治领袖之中,并没有什么人真正看破了西方民主制度自私自利的本质,否则……
想到这里,常瑞青嗯了一声,朝毛泽东和王亚樵笑了下。他站了起来,走到中共前主席陈独秀身边,按着对方的肩膀,微微笑道:“我听说延年弟从法国留学回来了?还没有安排工作吧?不如去外疆选个参政委员如何?”
第534章 民主的世家政治
听到让陈延年选参政委员,会议室里的中共大佬们都微微愣了一下。和另一个时空不同,现在的陈延年并没有早早参加革命工作,而是被他老爹陈独秀送去法国念书,直到去年下半年拿到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后才回国。预备去外交部门工作,从驻外使领馆的三秘干起,十年之内能升到领事、参赞这个级别就算不错了。可是常瑞青却忽然提出让陈延年去外疆参选参政委员!
现下的外疆是共产党的铁票区,国民党、进步党都没有派人去经营,也就是说,只要有共产党支持,陈延年这个参政委员是铁定能够当选的!而参政委员又是什么概念?可不是另一个时空的政协花瓶众,至少现在还不是。目前中国议会是分成上下两院的,参政委员就相当于是英国的议会下院议员。在英国,执政党的下院议员可是随时都能够在内阁里面担任大臣、副大臣的!而民国这里的情况也差不多,将来责任内阁的成员,包括常瑞青这个未来总理在内,都参加了参政会委员的竞选…
也就是说,陈独秀的这位大公子,一步到位就从白丁布衣变成了部长、副部长一级的大干部!
“这不大好吧?”陈独秀微微摇头。“延年还年轻,而且资历也不够,骤然出任参政委员恐怕惹人非议……”
“非议?”常瑞青嗤的一笑:“选民投票选出来的参政委员怎么会惹人非议呢?他们要非议什么?难道非议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吗?”
陈独秀皱了皱眉,知道常瑞青的话不妥。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常瑞青却自顾自地往下说:“延年弟的参政委员是沾了父辈的光,可是选民认可不就行了?我们现在搞得是民主政治,权力在民。选出来的参政、立法委员也是为选民服务。只要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赢得选民的支持,靠父辈的提携上位又有何不可?”
他走到潘玉成身边,潘玉成马上起立对视着常瑞青。常瑞青拍拍他的胳膊,笑道:“潘公,文钊弟选了从军的路子,暂时不能从政了。但是文诚弟从军的路子不顺,前两年已经回福建料理家族生意了……不过我瞧着文诚是个从政的材料,不如让他给您当几年秘书。过几年再接下沙县、永安的选区如何?”
潘玉成本人也在竞选参政委员,选区就是他老家沙县和另近的永安县。他们潘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又有常瑞青和共产党在撑着,当选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可是让儿子来“继承”自己的选区的建议却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原来民主选举是可以这样玩的!
“耀如同志。这样不是变成了世家政治?”毛泽东淡淡地道:“这么个搞法。和封建社会的封妻荫子又有什么不同?”
“当然不同!封妻荫子是皇上的恩典,而民主的世家政治靠的是国民手中的选票。”常瑞青目光平和地看着毛泽东道:“封建社会主权在君,所以为臣子的为免君王猜忌必须要避嫌,不能光明正大的任人唯亲。而民主社会主权在民,只要能得到选民的支持,当然可以举贤不避亲……只要举出来的这个亲能把选区经营好,党中央也只有支持的份,毕竟党的执政地位也是来源于选民的。
而且有反对党、选民还有舆论的监督。也不大可能把那种纨绔子弟选进立法院、参政院。所以咱们大可以公开地在中国搞世家政治,根本不用伪装什么大公无私。这就是民主政治给我们这些政治家所带来的好处!”
他的这番话可一点不是在忽悠人,不管是后世还是当下,所谓的民主国家里面,多的是政治世家,最典型的就是南亚的甘地家族和布托家族,前者垄断印度国大党数十年,后者则牢牢控制着巴基斯坦人民党。就算是在号称民主自由典范的美国,也出现过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这样的政治世家。而在眼下大英帝国的政坛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政治家出身名门望族。
在这些民主国家的公务人员当中,向来是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分别,普通的公务人员,也就是事务官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凭借着政绩一步步升到总理、部长这样的高位,哪怕是地方上的厅长、局长这种政务官员的位子,也不是他们能染指的。可是那些背景深厚的政治世家的子弟,却可以凭着父辈给他们创造的政治资源,年纪轻轻就步入政坛,坐上普通公务员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位!
因此所谓的民主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政治世家和名门望族通过民主选举这道程序,堂而皇之的垄断政权罢了!而在亚洲的那些民主国家之中,世袭政治的严重程度,甚至要超过某些所谓的专政国家。
而且这些垄断政治的世家子还不用担心政治斗争的腥风血雨。对这些世家子而言,民主选举不过是“皇帝轮流坐”的游戏,这回当选,难保下回就落选,反之亦然。所以绝少发生利用手中暂时掌握的权力整治政敌的事情,当然要是哪个在朝的政党要敢这么玩,那么民主政治的游戏可就要变成权在则昌,权失则亡的专政统治了,万一哪天大权不保,可就是破家灭门的大祸!所以很少有民主国家的政治家勇于负担起这样的责任和风险。
“这样总归不大好……”毛泽东眉头深皱,常瑞青现在提出的事情的确出乎他的意料,但他还是本能地感到,这种世家政治的做法必然会让党内大部分高层对民主选举的看法彻底改观。而且他还隐隐感到,如果议员的地位来源于选民,而党的执政地位又要依靠议员。那么中央的权威可就……
此时满座的人都心思复杂起来,整治国民党搞联合政府的事情也就没有人提了,而且大家伙儿也都瞧出来了。常瑞青不大赞成这档子事情。
“陈延年同志参选的事情,如果大家没有什么意见,就这样定下来吧。”毛泽东叹口气,他可不打算挡着陈延年参选的路子,可是外疆的几个选区都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了,于是他接着说:“不过延年同志要参选,就必须有一位同志让出来。”
“这个好办。外疆的干部大多都是预备役军官,招一个回现役安排个好点的位子,再提拔一级就是了。”
安排完了陈延年参选的事情以后。今天的会议就算结束了,等到这些政治局的大员都告辞离开汤山官邸,常瑞青才露出疲倦的表情,轻轻叹了口气。孙月薰和高小雯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一个帮他捶背。一个给他端了参汤过来,他呷了一口,又低声吩咐道:“去给白健生、赵又霖、蓝季豪、张恺荫、任宜臣,还有晓峰先生挂电话,让他们在军委一号会议室等我。”
被常瑞青点到名的几个军方高级将领的办公地点都在汤山军委会附近,所以当常瑞青快步走进军委一号办公室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在那里恭候了。看到常瑞青走进来,朝大家微微点头示意。大家也都起立朝他行军礼,然后用注目礼瞧着他。常瑞青比起前一阵似乎憔悴了一些。大家心里都明白,这都是叫眼下的民主宪政给闹的,等到这位委员长当了责任内阁的总理,只怕就更加的劳心劳力了。
但是既然选择了民主宪政,又想要大权独揽,就只能付出这样的代价吧。
看到众人都聚拢到了长长的会议桌一头,常瑞青微微笑了笑。现在虽然挂着个民主宪政的招牌,可是自己真正的权力基础还是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国防军。想到这里,他缓缓扫视大家一眼:“今天请大家过来就是一件事情,大选在即,咱们中国的民主宪政很快就要确立起来了,而民主宪政是讲究军政分离的,所以国防军的体制也要相应改动一下。诸位说说看,咱们应该怎应付这个军政分离?”
常瑞青的老校长金永炎反应最快,他笑着表态:“什么军政分离的咱们不知道,咱们只听耀如你一个人的,下面的军官也都是这个意思,今后国防军的总司令还是该有耀如你来兼任的。”
常瑞青点头笑笑,心想自己这个老校长能有现在的地位,都靠自己的提拔,现在算是知恩图报了。不过话说回来,眼下国防军的中坚不是保定系就是黄埔系,哪个不是一手提拔的?自己的军权是谁都夺不走的。
听到金永炎这样表态,白崇禧、赵振和蓝天蔚也都纷纷附和。常瑞青满意地点点头,又道:“对于国防军的管理,目前的初步设想是贯彻文官政府,由预备役军官或是文职官员出任国防部长。在国防部长之下,再分别设立军政和军令两个系统。军政系统分设陆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分管陆、海、空三军军政。军令系统则设立国防军总参谋长一职作为国防部长的首席幕僚,在国防军总参谋长之下,再设立陆军参谋部、海军作战部、空军作战部分管陆、海、空三军军令……”
说到这里,他笑吟吟地看了白崇禧一眼,似乎等待着对方的选择。
国防部长一职,现在就是由白崇禧在担任,不过是由现役军官的身份出任这个职位。现在看常瑞青的意思,在宪政期到来后,这个位子还给不给他坐,就取决于他肯不肯退出现役了!
白崇禧微微一笑,神色淡淡地反问:“委员长,你刚才说要贯彻文官政府,那么你这个总理……”
“我会在正式就职之前退出现役。”常瑞青道。
对他来说,现役不现役的根本没有区别,他就是想要以现役国防军元帅的名义出任总理,也没有人敢提出异议。但是现在正是建立制度的时候,他可不愿意在一开始就由自己开军人干政的恶例。此外,他还估摸着白崇禧不会愿意退出现役。所以一定会让出国防部长的位子去当国防军总参谋长,而常瑞青自己就会兼任国防部长,将军权抓得更牢靠一些。
他的心思。白崇禧又怎么会不明白?但是要他在现役军官的身份和国防部长之间做出选择,他还是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的。现在国家的政策摆明了是准备打世界大战,正是军人建功立业的时候,谁又能甘心脱下军装去当政客呢?
“我还是留在军队里比较习惯。”白崇禧郑重地回答。
“那好国防军总参谋长就由健生兄担任了。”常瑞青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健生兄的陆军大将已经当了好几年了,是时候晋升元帅了。”
白崇禧啪的一个立正,平静地道:“属下多谢委员长栽培。”
常瑞青微笑着摆摆手道:“坐下,坐下。都是自己兄弟,用不着客气。”看到白崇禧坐下来,他接着又对赵振和蓝天蔚道:“又霖。陆军总司令一职不如就由你来干吧。季豪将军,你来当陆军参谋长。”
“属下遵命。”两人齐声答应道。
“还有金先生。”常瑞青望着金永炎道:“您老是要参加湖北地方参政委员选举的,由黎黄陂为您助选,想来是当选无疑的。所以我想请您退役后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好啊。能给委员长打下手那是我的荣幸。”金永炎也满脸堆笑地接过差事。
接下来,常瑞青又安排了情报部门的改制,原先的国家情报局和保密局都是隶属于军事委员会的,算是军事部门。不过在宪政开始后,军事委员会这个衙门将会取消,所以常瑞青就打算将这两个情报机构变成内阁的直属机关,直接对总理负责。
等到情报部门的事情安排完毕,常瑞青就宣布散会。这时距离他进入这个会议室不过半个小时。看来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和机构变动早已经成竹在胸,今天只是宣布一下而已。
……
散会之后。白崇禧、赵振、金永炎、蓝天蔚和任怡江等人行了军礼就转身离开没有停留。常瑞青正打算离开的时候,却瞧见张国焘凑了过来,手上还拿着一份黄色的电报抄件。
“委员长,这是北韩共产党主席金九的密电。”
“哦,是什么事情?”
北韩也就是大韩民国,金九是现任的国务总理,不过他这个总理可不是北韩人民选出来的,而是抱着中帝国主义的粗腿才当上的。所以一直同中国国家情报局保持着秘密的往来,北韩有什么大事小情,国家情报局也都是第一时间获悉的。不过张国焘今天要报告的事情,却和北韩没有一点关系。
张国焘压低了声音道:“是关于日本共产党的,日G主席片山潜通过安田康夫秘密联络上金九,请金九给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哨口信,说他们日G只要日本本土、库页岛、南朝鲜、琉球群岛和太平洋上的几个小岛还有一份《中日互不侵犯条约》。只要我们满足这些条件,日G就无意参与苏联和咱们的纷争……不过金九先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咱们了,他想知道委员长的意思。”
“片山什么意思?”常瑞青低声问张国焘道:“恺荫,这事情你怎么看?”
张国焘微笑了一下:“看来片山这个老家伙还是明白些道理的,知道跟着苏联没有好下场,想投靠到咱们这边来。”
日本要投靠?那要不要接受呢?常瑞青眼中闪烁着这样的询问,但是张国焘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低声提醒道:“委员长,我们现在同安田的联络非常困难,如果可以有个同日G谈判的渠道,对于我们及时获取日本和苏联的情报是非常有利的。”
常瑞青凝眉想想,低声反问道:“片山潜的地位稳固吗?他有没有能力让日本摆脱苏联的控制?”
现在日本几乎就是苏联伸向亚洲的一条臂膀,如果斩断这条臂膀,未来攻苏之战的胜算可就大了不少!
张国焘回答道:“不算太稳固,这可能也是他想要投靠我们的原因,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目前日本共产党是分成党派和军派的。片山是日G党派的首脑,和他一伙儿的还有野坂参三、山川均、大杉荣和安田康夫等人,党派的实力主要在日本共产党和日本政府里面。而军派的首脑是武田亨,核心成员还有武藤信义、真崎甚三郎、加藤建和加藤浩等日本红军的高级将领,而且托洛茨基还非常欣赏武田亨,所以军派的实力极大,党派处于弱势。不过安田康夫在私底下和军派关系密切,也算是他们的一员。”
“所以这个片山就想借助我们的力量来压倒军派?”常瑞青皱了皱眉:“有可能成功吗?”
张国焘摇摇头道:“似乎也不全是为了权力之争,其中内情如何,最好还是先派个人以毛泽东代表的名义去日本和片山潜、安田康夫见上一面。”
第535章 新的开始
公元1925年6月6日。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史上最无悬念的大选”终于全面结束了。参政委员会当中七百二十一个委员席位,中国共产党占据了四百四十三席,国民党占据二百一十席,进步党占据了三十八席,剩下的三十席被一些无党派人士或小党取得。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超过61%的多数,如果算上进步党,刚好达到制度、修改宪法所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数。立法院的一百二十个议席中,中国共产党占据了七十一席,进步党占据了十席,也超过了三分之二。现在不仅政权的归属没有什么悬念了,就算是新宪法的起草也都完全掌握在常瑞青和中共之手,可以这么说,现在是四千六百多万中国选民,用手中的选票,将国家的未来赋予了常瑞青和中共。
接下来就是议员们陆续就道,在六月下旬的时候就齐集南京,这里已经是一片仲夏的繁盛景象。由于这一届的议会还负担着制定宪法和组建大中华联邦两项使命,因此他们的任期也比未来的中国议员的法定任期长了半年,从1925年6月到1930年10月10日,一共五年半之久。不过在最初的半年,他们的使命只有三个,就是通过中华民国和远东民国合并组成大中华联邦的决议、制定大中华联邦宪法,以及选举中华联邦政府和联邦总统。…
前者还要涉及到远东共和国,这个事实上被中国控制的傀儡国。从法律意义上讲,还算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就在中华民国举行大选的同时,远东民国也举行了一次议会选举。选举的接过担任也是中国共产党远东局大获全胜。不过中共远东局的对手不是国民党,而是大东亚共荣会。值得一提的是,年仅二十岁的孙月薰居然也被大东亚共荣会推举为候选人,最后竟然高票当选成立远东民国参政会委员!看起来孙中山私生女加上常瑞青情妇的身份在远东这里可是特别过硬的。
经过几天的紧张筹备和酝酿,中华民国和远东民国的议会,终于在1925年7月1日正式开幕,并且同时以高票通过了《中华民国远东共和国合并条约》。根据该条约规定。中华民国和远东民国将合并组成大中华联邦。并且在联邦国家内,中华民国将成为联邦主体,中华民国的中央政府自动成为联邦中央政府。中华民国的议会自动成为联邦议会。而远东民国则将成为一个高度自治的联邦组成部分,并且拥有在取得远东民国议会三分之二多数票赞同的情况下,提出脱离联邦独立的全民公决,如果独立议案可以获得远东民国60%的登记选民的支持。远东民国将会脱离联邦成为主权独立国家!
在《中华民国远东共和国合并条约》获得远东民国参政会、立法院通过后。远东的参政、立法两院又选举出了十八名联邦参政会委员和四名联邦立法委员。从而使中华联邦参政会的委员总数达到七百三十九人,联邦立法院的委员总数达到一百二十四名。而那个孙月薰居然也被远东民国参政会选为了联邦参政委员,成了联邦参政会里面最年轻的参政委员。后来因为这件事情,联邦参政会和立法院还通过了一个《孙月薰法》,规定了参选参政、立法委员的候选人的最低年龄不得小于25周岁。
至于大中华联邦的宪法,其实早就已经秘密起草完成了,在联邦总统和政府选举完成后,就由一个宪法起草委员会提出。供参政、立法两院审核批准。由于这部宪法并没有脱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范围,虽然极大扩张了内阁的权力。但还是在两院顺利通过,就连在野的国民党议员团也投了赞成票。
1925年8月28日,《中华联邦宪法草案》得到通过。规定联邦元首为总统,由内阁体面,参政院投票通过。参政、立法委员的法定任期为五年(第一届多半年),总统任期也同样为五年,可以连任两届,不过总统只是礼节上的国家元首,没有任何实权。实际掌握权力的则是由议会多数党或多数党联盟所组织的内阁,内阁总理的理论任期也是五年,不限定几任。但是议会在野党可以提出不信任动议,只要获得议会两院50%以上的议员投票支持,内阁就必须在总辞和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之间做出选择。
接下来的联邦政府的组成和联邦总统的选举,也没有任何悬念。1925年9月1日,参政院和立法院以压倒性的高票,通过了由常瑞青领衔组织了共产党进步党联合责任内阁的决议。
常瑞青本人出任内阁总理兼国防部长,张君劢出任副总理,王亚樵出任不管部长,廖仲恺出任财政部长,汪精卫出任外交部长,孔祥熙出任重工业部部长,陈独秀出任农业部部长,邵飘萍出任宣传和国民教育部部长,潘玉成出任社会保障部部长,进步党的王永泉出任警政部部长,曾琦出任商务部部长,张申府出任能源部部长,彭述之出任卫生部部长,无党派的蒋百里出任军备部部长,张太雷出任司法部部长,进步党的徐树铮出任考试院院长,改投进步党的阎锡山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中共主席毛泽东出任参政会主席,立法院院长则由孙夫人宋庆龄。而中华联邦的第一任总统,则由归隐山林多年的段祺瑞出任。
而就在1925年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十四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常瑞青内阁正式宣誓就任的这一天。一艘挂着星条旗的美国散装货轮抵达了日本横滨的码头,这里正是一年来天气最好的时候。云水蔚蓝。海风温润。
这座在两年多前的大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海港城市,现在似乎恢复了往昔的风采。在碧蓝的深水港中,一座座新落成的码头整齐地排开。正在建设中的大型船台和干船坞已经显露出了轮廓。岸边还耸立煤站、油站、仓库等相当高大整洁的建筑物。一条条大小不一的货轮、油轮、运煤船、运粮船都靠码头下锚停泊着,其中大多是悬挂美国国旗或日本国旗的。穿着蓝色劳动布工作服的日本码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装货卸货,在距离民用码头稍远一些的地方,还能瞧见高高耸起的重巡洋舰的桅杆。而在更远的横滨市区的方向,隐隐约约的,都是正在开工修建的工地。这一切似乎都昭示着,苏维埃日本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完全走出了中日战争失败和关东大地震的阴影。
“真没想到,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这里真的是横滨吗?不到两年时间。日本居然就已经恢复过来了!”站在这艘名为“波士顿美人鱼”号的6000吨美国散货轮的甲板上,一年多前曾经以中国红十字会代表身份来过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