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民国-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参谋总长田中国重大将也附和道:“首相阁下,支那军的虎头要塞就像一根插在远东军防线上面的毒刺,必须要彻底拔除!就趁这个机会下手吧!”
田中义一定定地坐在那里,眼睛都不动一下。在今天凌晨同裕仁皇太子的会谈结束以后,他是带着受命组织战时内阁的大诏离开皇宫的,裕仁代表大正天皇将日本帝国这架战争机器交到了他的手中……现在就看他这位首相阁下如何带领日本帝国打好这一仗了。
他很清楚眼下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情况,基本上应该算是势均力敌,如果双方的军事指挥都谨小慎微,不出现什么失误的话,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平局收场。这样的结局说实在的不算太坏,可是宫中和国民能接受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平局也就意味着日本帝国永远失去向大陆扩张的机会,而南下也将因为中国的牵制变得难以实现,整个帝国就被困在日本列岛、台湾、朝鲜和远东州的土地上了。
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他们恐怕还将发动新的战争以夺取远东州和朝鲜吧?
如果不能接受平局,那么日本该怎么赢得战争呢?
办法恐怕只有两个。一是利用常瑞青返回中国之前,中国军队可能出现的指挥不灵的局面发起‘虎头新安土’会战,击破乌苏里江西岸的十几万中国陆军主力,一举奠定胜局。
第二个办法就是拖延。拖到苏联平定远东叛乱之后,日苏两国联手对付中国!而这个办法应该是最保险的。
就在田中准备说出自己的决定之时,就看见另一个首相官邸的秘书脸色阴沉地走到门口,手里捏着一叠文件,似乎是什么报告。
“海军省刚刚送来报告,两个小时前,两艘大阪商船公司的万吨级散装货轮在靠近冲绳附近的海域被中国巡洋舰海圻号击沉!”
第404章 声北击南
又损失了两艘万吨级货轮!
屋子里所有人的心里仿佛都在流血,心疼得流血!日本在刚刚过去的24个小时内,已经损失了四艘大型商船、五艘中小型商船和一艘驱逐舰了!如果再算上被中国政府扣留在港口内的几十艘日本商船的话,日本在开战的第一天就失去了至少20万吨的商船,大概占到日本拥有的商船总吨位的9%左右了!
田中义一闭上了眼睛,因为他已经得到情报,中国海军的大部分舰艇已经离开港口出击了!它们的目标应该就是日本商船,相信过不了多久,还会有大量的损失报告送到他这个战时首相的办公桌上的。更让他感到担心的是,中国军队现在展现出来的强烈的进攻意愿!…
屋子内短暂的沉寂迅速就被打破,几个眼睛血红的陆海军将领发狂似地大声喊叫道。
“一定要严惩暴支!”
“出动海军战舰去炮击天津!炮击上海!炮击广州!扫荡支那沿海!”
“发动虎头新安土会战!荡平满洲的所有的支那军队!将满洲远东州合二为一!”
“海陆军配合在上海登陆!将战火烧到南京城脚下,将常瑞青俘虏到东京,将支那首都夷为平地!”
听到有人喊出来上海登陆,田中义一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这个构想似乎是挺不错的,上海及其周围的苏南平原可是眼下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工业基地,如果能将战火烧到那里,中国大概就只有屈膝投降了吧?…
不过要实现这个构想并不容易。因为日本陆军的20个师团中,有8个部署在远东州,7个部署在朝鲜,仅有5个可以用于上海作战。根据情报。在苏南一带的中国军队多达3个军!还有大量直属于军委会的独立部队和地方保安部队,总兵力在20万人以上,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紧靠5个日本师团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吧?除非能够将这些兵力吸引到满洲……
想到这里,田中义一干咳了一声,屋子里顿时就安静下来了。“山下君,”田中义一将目光投向海军军令部长山下源太郎。
“现在海军的任务就三个:一是保护帝国的商船免遭支那军舰的袭击……欧洲的贸易路线暂时只能放弃,研究一下是否能通过澳大利亚进行转口;但是美洲的航线,还有日本海的航线必须确保无虞,帝国维持战争所需的资源必须通过这两条航线进口。
二是封锁支那沿海。切断支那对外贸易航线。
三是准备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目标是支那上海附近。”
他的话音放落,屋子里面议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真的要进行上海作战了吗?太好了,那里可以东亚最繁荣富庶的城市啊!拿下上海至少可以掠获10亿日元的战利品!”
“可是支那军在上海的防御也颇为严密啊!根据情报显示,支那军在长江口修建了大量的岸防炮台,配属了数十门7英寸加农炮。估计还会部署水雷和鱼雷快艇。”
“那不走长江就是了,帝国掌握着制海权。可以在支那沿海的任何地区登陆!支那的海岸线那么长。不可能处处都严密布防的。”
“但是支那富庶的沿海城市就只有天津、上海、广州、厦门、杭州、青岛和关东州,其它地方都没有什么油水,登陆上去也捞不到什么啊!”
“不要光想着抢东西!咱们是大日本皇军,不是土匪山贼……正确的战术应该是吸引支那陆军主力到靠近海岸线的地区交战,用帝国海军的火力将他们消灭干净。”
田中义一又轻轻哼了一下,现场再一次安静下来了。田中看着山下源太郎。淡笑着道:“山下君,海军能完成这三个任务吗?”
山下源太郎的眉毛一直紧紧拧着,似乎在苦苦地思索。“保护商船和航线的问题倒不大,可以效仿欧洲当中英国的做法将商船编组成船队。然后由海军派驱逐舰护送。组织上海登陆战也没有问题,长江口防御严密可以改在杭州湾登陆……不过封锁支那海岸线就有些不好办了。”
田中愣了愣。“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香港,那里现在还是英国属地,中立国家的船只理论上是可以随便进出的。首相阁下,是不是可以同英国交涉一下?”
田中义一点了点头,却没有回答山下源太郎的问题。而是扭头和陆军参谋总长田中国重说起话来了。
“田中君,你曾经同支那国防军并肩作战,对他们的真实战力应该有所了解吧?”
田中国重轻轻点头。田中义一说:“那就请田中君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希望你能从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的角度做出最客观的判断目前的帝国陆军有没有夺取满洲的实力?”
“没有!”田中国重的回答非常干脆,虽然刚才他也跟着屋子里其他几个陆海军将领在瞎起哄。他深吸了一口气,皱着眉头往下说:“目前支那陆军的数量、火力都要远远超过皇军,训练水平可能略逊于皇军,官兵的战斗意志同皇军有较大差距。但综合下来,支那陆军的实力还是强于帝国陆军的。而且在远东满洲战场上,支那陆军还拥有内线作战的优势。皇军的15个师团分散在朝鲜和远东两处,难以呼应,远东军的战线又因为虎头要塞的存在随时有被支那军割裂的风险。因此在远东满洲战场上,皇军处于明显不利的境地,下官认为必须以一场强大的攻势来扭转这种不利形势。因为单纯防御将使皇军在远东满洲战场上陷于更为不利的被动境地。”
田中义一默默地听着,还不时点头。他也赞成田中国重的判断,15个师团的日本陆军分成两个在陆地上互不相连的集群,守着两三千公里长的战线。他们的对手不仅比他们强大一倍,而且还拥有内线作战的优势,可以随时集中主力攻击朝鲜军或远东军。
“单纯防御是不行的。而且远东军的防线也太不牢靠了。”田中国重接着开始介绍起远东州的防御情况。由于原先远东军的假想敌一直都是苏联,因此他们的防线也部署在阿穆尔河南岸沿线。在漫长的中日边境线上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防御体系。中国人的虎头要塞又向一把钢刀抵在草草部署起来的远东军防线的腰上,随时可以将这个脆弱的防线斩成两段。
“现在支那军有没有向远东军的防线发起进攻的迹象?”田中义一问。
“目前还没有。”田中国重的眉毛并没有解开。“军部认为支那军之所以没有开始行动,可能是因为常瑞青暂时没有回国……英国方面希望支那能和帝国议和,因此以阻止常瑞青回国向其施加压力。”
田中义一看着北一辉。北一辉点点头说:“确有此事。不过英国方面可能很快将改变立场,允许常瑞青通过印度和缅甸回国了。”
“怎么会呢?”田中皱了下眉,他的外交努力看来要泡汤了。
“因为苏联的远东暴动。”北一辉说。“英国大使在电话中告诉下官,中国方面已经承认支持了远东暴动,而且还可以让白俄临时政府参与这场反对苏维埃政府的暴动。”
“原来如此。”田中义一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这次的苏联远东暴动实在来的不是时候,一方面牵制住了苏联的兵力;一方面又让中国有了一张可以讨好西方的王牌!对英美法三国来说。对付苏联可是头等大事呀。他叹了一口气,又对北一辉说:“去给驻莫斯科大使片山潜下达指示,要他努力争取苏联对支开战。还有,向英法通报支那海军攻击帝国和平商船的行为,要求他们采取更有力的调停手段。”
“嗨!”北一辉重重点头。田中义一又对参谋总长田中国重说:“既然军部也认为没有夺取满洲的力量。那么此次战争的目标就定在最大限度削弱支那国力上吧。为此陆军需要在远东满洲战场上采取积极行动,争取将支那陆军主力吸引至满洲。同时还要准备同海军配合进行上海作战。用摧毁支那经济中心的办法迫使其求和。上海作战最少需要……需要5个完整的师团!陆军海军必须在两个月内做好一切准备!皇国的未来。就看这一战了!”
……
“欢迎您的到来,委员长阁下。马六甲海峡附近的遭遇,让您受惊了……要知道,大英帝国是那片海域的主人,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感到万分震惊和遗憾。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委员长先生可以用比较理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赔偿的数目也可以合理一些,中国军队的行动也能温和一点。”
说话的是一位看起来油光满面的50多岁的英国绅士。他留着已经有点花白的小胡子,虽然说着一些安慰人的话,但是眼神中却没有流露任何感情的色彩。他们谈话的场景在加尔各答的英国总督府里面。在得知中国支持的苏联远东暴乱分子已经完全控制远东共和国首都赤塔以后。大英帝国就立即从原来偏袒日本的立场转向偏袒中国了。而在海上漂泊的常瑞青也很快得到英属印度总督鲁弗斯。艾萨克斯伯爵的邀请,成了加尔各答总督府的坐上宾了。
常瑞青现在就坐在一张藤条编成的圈椅上面,穿着件单薄的丝绸衬衫,满脸都是汗珠子,手里拿着把折扇在使劲儿扇着。而卢逸轩却是军服笔挺的坐在他的身边,额头上也直往外冒汗,不过这位却连擦都不擦,似乎根本就不怕热似的。
“伯爵先生,这印度的天气还真是热得出奇了,今儿总有摄氏37、8度了吧?”常瑞青先是抱怨了一番天气,然后就话锋一转直入主题了。“这种天气可不是旅游观光的好时节,而且我的国家还在同日本打仗……我这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必须尽快回去主持大局。”
“嗯,一架寇蒂斯公司生产的6座客机已经准备就绪了。”艾萨克斯伯爵带着英国式的虚伪笑容说。“委员长先生,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难道就没有一点转圜的余地了吗?现在全世界,除了苏联恐怕没有别的什么国家愿意看到中日两国之间爆发悲剧性的战争的。”
卢逸轩端起面前一张西式小圆桌上的红茶喝了一口,淡笑道:“伯爵先生。任何一次战争都是一场悲剧,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却偏偏都是一部战争史。本来我也以为中国可以在同日本和平共处的情况下完成国家复兴的,可是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和日本之间,必须分出高下,这是我们两国的宿命,或许在这场战争以后,中日两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友邦,就如现在的英国和法国一样。”
“哦。那可就太遗憾了。”伯爵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没有什么遗憾的,打败了才遗憾,所以将来感到遗憾的肯定是日本!”常瑞青摇了摇头,看着伯爵说:“不过我们中国和你们英国可能也会有一点小小的遗憾。”
“小小的遗憾?”
“在苏联的远东共和国。多好的机会啊。我们为了这次暴动策划了好几年,投入了上千万英镑的经费。本来可以沉重打击布尔什维克的……可是现在。却因为日本的愚蠢行为。让这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暴动面临着很快失败的危险。”
“会很快失败吗?”艾萨克斯伯爵终于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当然了。”常瑞青摇了摇头,满脸惋惜地说。“苏联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靠远东的一小群勇敢的人是不可能撼动她的。除非他们可以及时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需要很多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
“会有援助的。”艾萨克斯伯爵很肯定地说。“白厅已经做出决定,准备向远东的起义者提供价值500万英镑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500万英镑!兑换成这个时代的美元就是2000万。换成华元则是8000万!大英帝国的派头还真是不小啊,看来欧洲的经济已经因为《道威斯计划》开始复兴了。
“哦,”常瑞青却神色忧郁地说:“500万英镑的确很多了,可是这些物资还有世界上其他国家给远东起义者提供的援助准备怎么运到远东去呢?”
艾萨克斯伯爵稍稍愣了一下。他似乎从常瑞青的话里面发现了什么问题。不过他还是笑着对常瑞青说:“委员长先生,您不用为这个问题操心。白厅已经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了,国际上给远东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都将由帝国的皇家海军负责将其运送到香港。”
“香港?日本人会同意吗?”
艾萨克斯伯爵看了眼常瑞青,淡淡地道:“帝国有权向香港输送任何物资,根本无需得到任何人的批准。”
……
“好消息!好消息!中国朋友准备向我们提供价值5000万华元的援助物资!”
这个消息好像是一阵春风儿似的,一下就将笼罩在赤塔城内的叛军司令部的低沉气氛给扫空了。所有的反革命分子都发出了欢呼的声音,四个造反派的头头张国焘、唐九、邓杜克。库拉,还有那个原来红军第15师的师长叶甫连科都同时长出了口气。
唐九唐大反革命的脸上更是笑开了花,笑呵呵地对叶甫连科说:“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同志,我们没有骗你吧?中国不会不管我们的,有这条后路在,咱们总有地方可去的。”
这个叶甫连科在6月7日那天也没有下决心以身殉党,而是当了反革命的俘虏。当天晚上,唐九就打发这位师长大人的夫人去牢房里面劝降,还让师长夫人对他说:这次的反革命暴动是有中国修正主义在后面支持的!尽可以放心跟着走,大不了就跑去中国当白俄。于是禁不住诱惑的叶甫连科在6月8日一大早就背叛革命当了远东叛军的四当家了。
叛军的四位当家这个时候正围着沙盘地图在研究军务。他们对远东的军情民情都很熟悉,对苏联红军的实力和可能采取的手段也非常清楚。所以即将到来的5000万华元的援助并没有让他们高兴多久,四张面孔就又阴沉下来了。
张国焘敲了敲桌子,深重地叹了一口气:“咱们都是干过红军的,知道红军是怎么打仗的。对于镇压内部的叛乱,红军从来是毫不手软,也不会有半分犹豫迁延的。我估计在得到赤塔出事的消息后,远东共和国各地的红军就往咱们这里过来了。三天后,驻扎在后贝加尔斯克的部队就会开到,顶多一个星期,驻扎在伊尔库茨克的一个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也会打过来!咱们这些人很快就要面临生死考验了!要是过不了这一关,什么援助都是空的。”
第405章 永田计划
在世界革命的中心克里姆林宫里,现在是一片低气压笼罩的景象。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小心翼翼夹紧了尾巴为人民服务,稍微松懈一下,就能看见苏联共产党的某位领袖阴沉着一张脸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然后又匆匆消失在迷宫一样的走廊里那都是去见列宁或是托洛茨基商量大事的!这些工作人员隐隐约约也知道,伟大导师和革命先知为了远东反革命暴动的事情又闹起了别扭,导师认为反革命暴动是因为党的经济路线的失误所引起的!先知则坚持认定,那是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阴谋,作为反革命暴动骨干的中国帮都是卑鄙的中国特务!…
不过能在克里姆林宫混事儿的主谁不是人精儿?导师和先知的那点心思哪里瞒得住他们。远东的反革命暴动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以红军的实力铲平他们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何况现在中国和日本又打起来了,他们谁都没有多少余力插手远东共和国的那点儿破事儿了。所以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平乱,而是动乱的责任该归谁来承担。如果随了导师的意思,定性为经济路线失误的后果,那提出现在这个经济路线的先知就有点麻烦了,虽然不至于倒台,但是丢个把车出来保他这个帅是跑不了的。反之,少不了又是阶级斗争吃紧的调调,把握阶级斗争大方向的先知就能借机继续铲除导师那头的党羽了。不过这种事情只能放在心里面,面子上是没有人敢这么说的,而且任何关系到远东暴动原因的话题现在都敏感得要死,在看清楚方向之前,还是不说为妙…
但是到了6月10日,也就是远东反革命暴乱发生后的第四天。有利于革命先知的消息终于陆续从国外传来了。根据GC国际从英国打听来的消息,英国当局已经紧急拨款500万英镑用于援助远东的叛乱分子了!而中国共产党内的亲苏人士也证实,远东叛乱的领导人之一的唐九的确是修正主义的大特务!而且中国国防军也紧急调运了大批物资到满洲里,只等远东叛军攻占后贝加尔斯克就会把这些物资交给叛军。而德国共产党更是送来了最关键的报告,流亡在德国的高尔察克匪帮正准备派人去远东和叛乱分子共同作战!
在这样的如山铁证面前,列宁一头的人物今天都是黑着脸行色匆匆的跑来克里姆林宫的。不过托洛茨基一边的将军们倒也没有多少胜利者的喜悦,因为他们离真正的胜利还早着呢。
托洛茨基板着脸在一间挂满了地图的房间里面,挂在他面前墙壁上的是一幅日属远东和中国东北的巨幅军用地图。在地图上中日边境地带,密密麻麻地标满了部队和防御工事的符号,还有几十个师级部队的番号。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却也能大致反应目前远东满洲战场上中日两军的基本情况了。站在他身边的,都是托洛茨基在军事上的几个主要助手,有斯克良斯基、瓦采季斯、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此外还有一个穿着黑色燕尾服上了年纪的东方人,正是日本驻苏联大使片山潜。今天他是奉了日本外务省的指示来克里姆林宫同托洛茨基讨论苏日夹攻中国的事情。不过看托洛茨基的脸色。这事儿估计还有些波折。
革命先知重重吐了口气,将目光从地图上面移开。看着片山潜说:“真是没有想到。张国焘居然在远东掀起了这样的波澜!要不是他,我们的计划就已经成功了,太可惜了……早知道就应该在莫斯科就拿下他的……真是一时心软啊!”
说到这里,他的脸色有些难看,其实让张国焘在赤塔待命并不是要马上铲除他。因为南京的娜塔丽。列辛斯卡娅私下试探了中共主席毛泽东几次,不过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对方一直在装糊涂。或许根本就没有靠抱托洛茨基的大腿来取常而代之的想法……这事儿的风险可不是一点半点,搞不好就是家破人亡。眼下的毛大主席也算是年少得志,早早就开始享受起革命胜利果实的人物了,不想冒这种风险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了。所以张国焘这个中国候补伟大领袖还是要暂时留着的。谁知道这小子居然在远东扯旗造反了,真不知道是吃错什么药了!
片山潜的俄语水平最近提高得很快,已经可以和托洛茨基直接对话了。他的脸色同样不好看,沉吟着发问:“苏联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平定远东内乱呢?在平定内乱后,苏联能不能立即同中国开战呢?我需要得到切实的保证,最好能签订书面的协议。”
托洛茨基看看红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后者思索着说:“目前远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布柳赫尔和远东最高苏维埃主席任辅臣已经成功突围到了希洛克,已经在那里建立了临时指挥所,正在布置反攻。据他的报告,赤塔城内的叛军声势不小,可能已经聚集了几万人的军队,单靠远东当地的军队恐怕很难将其扑灭,而且……”图哈切夫斯基欲言又止,抬眼看看片山。
托洛茨基说:“片山同志是可以信任的。”红军总参谋长才皱眉道:“目前在远东的部队有一半是张国焘、唐九和‘叛逃’中国的黄宝培的老部队,现在全都军心不稳。剩下的部队里面也有相当比例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和朝鲜人,目前的军心也不稳定。恐怕需要调集更可靠的部队去远东才行。”
“嗯,我知道了,这个任务就交给红军总参谋部了。”托洛茨基说。“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现在能告诉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平定远东内乱吗?”
“至少一个月,最多三个月。”图哈切夫斯基思考了一下,又补充道:“还需要调集10万援兵。而且在平乱作战结束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清洗远东共和国的不安定因素。”所谓的不安定因素当然就是远东共和国境内,甚至是整个苏联境内所有长了个东方面孔的苏联公民了!
托洛茨基又看着片山说:“三个月!最多三个月,苏联就会和日本一起对中国作战!这样行不行?”
片山潜拧着眉毛思考了一会儿,摇头道:“太久了。三个月实在太久了。现在英法美三国都在设法调停,日本国内掌权的田中义一对战争的积极性也不高,并不想占领满洲。如果在这三个月中,战局对日本不利的话,田中政府很有可能会选择妥协。”
“片山同志,你了解目前日本方面的作战计划吗?”国防人民委员瓦采季斯这时插进来提问道。
“知道一些。”片山说。“军部目前正准备发起‘虎头新安土会战’。”他从托洛茨基手中接过指挥棒,点了点地图上的虎头要塞和新安土城说:“就在这一带,目标是夺取中国人的虎头要塞。”
“有点愚蠢。”瓦采季斯很不客气地评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他说:“历史上的要塞攻防战中,进攻一方失败的概率大概在90%以上,剩下的10%也都是在拥有压倒性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进攻被包围起来的孤立要塞。而中国人的虎头要塞肯定不在这10%的范围内。如果要正面强攻,日本远东军会在这座要塞前面流尽鲜血的。对了,日本军部夺取虎头要塞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掩护远东铁路线的安全,据说这座要塞里的大炮可以轻易破坏铁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内阁对整个满洲是没有什么想法的。”负责情报的斯克良斯基提醒说。“这样的战略就决定了这场中日战争的规模不会太大。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对中国修正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打击也会非常有限。除非有什么办法可以促使日本军队在远东满洲战场上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
“有这样的办法吗?片山同志。”托洛茨基笑眯眯地看着片山潜。
“办法也不是没有。”片山潜似乎早就成竹在胸了。他笑道:“日军上下是没有人不想满洲的。这两年之所以会转向南洋,就是因为担心中苏同盟。如果苏联能够同日本签订共同对华作战的密约,承诺最晚在8月底投入作战,同时还能支持日本对满洲拥有支配权的话。相信裕仁皇太子和他在军中的支持者将能推动远东军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嗯,我看可以。”托洛茨基思索了一下,带着微笑对片山说:“片山同志。什么样的密约都可以签,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石原莞尔少佐轻轻敲响了远东军司令部作战课课长永田铁山大佐办公室的门,一时里面还没有声音传来,石原心想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一定又在为“虎头新安土会战”的计划发愁了。
门里响起了永田铁山疲惫的声音:“请进。”石原莞尔推开房门。大大咧咧的就走了进去。在等级森严的日本陆军里面,像他这号不怎么尊敬上官的家伙还真不多见。不过永田铁山倒不怎么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他对这个脑袋瓜子颇为好使的参谋还是非常欣赏的。看见石原进来,就笑笑说:“石原君啊,是不是又有什么坏消息?新安土城那边还在挨炮炸吗?”
从6月7日夜间开始,中日两军就在虎头新安土一线展开了连日的炮战。呃,说炮战实在是给“无敌之皇军第二师团”涂脂抹粉了,实际上部署在新安土城的日本第二炮兵联队的36门大炮在炮战开始后的两个小时内就哑掉了一半,剩下的就无论如何不敢开火了。所以现在是中国军队用大炮在肆无忌惮地轰击第二师团的阵地,而且天空中还有中国炮兵的观察气球在帮着校正着弹点,因此中国人的炮击的准确度奇高,三天炮击下来,第二师团伤亡已经突破1000人了!
“啊,肯定还在挨炸,好几千人守在敌人的炮口底下,又没有像样的防炮工事,也不敢撤退,想象也是可怜。板垣这家伙还真是苦命。”说起板垣征四郎,石原一脸同情的样子,找了把椅子就坐了下来,然后伸手在军装上衣口袋里面摸了半天,总算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电报纸摊开在永田面前。“这是宫里面的电报,说是苏联已经答应在两个月内参战了,还支持咱们夺取满洲……呃,明显是个圈套,可是宫里那位偏偏相信了,真是叫人为难啊!”
永田放下手中的纸笔。抬头看看石原。这个家伙总是没有什么正形的,坐在那里也没个军人的样子,可偏偏脑袋瓜好使。而宫中那位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就是脑子太笨了,现在被苏联人骗得团团转。
他拿起那份电报抄件瞧了一眼。上面除了通报情况,还有一些说得含糊其辞的指示……大概是既想捞好处。又不肯担责任吧?金刚号上的那些海军军官就被这种指示给害苦了。听说统统定了大逆的罪名,正一边哭一边开着金刚号回来领死呢!也不知道自己的下场会不会和这些人一样?
他叹了口气,把电报抄件还给石原。“石原君,司令官看过这封电报了吗?”
“看过了,他说要咱们作战课制定一个可以夺取虎头要塞,击破乌苏里江一线支那军主力的计划。”
“老狐狸!”永田嘟囔了一句。“能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