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民国-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业发展起来以后就可以为轻工业生产机器了。这样轻工业的发展一定可以在很短时间里追赶上来的。而且发达的重工业还可以生产出先进的农业机器,实现农业电气化,这样反过来又能促进苏联农业的飞跃式发展。因此,我的意见是,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才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

“那么,农产品征购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再恢复到战时gc主义去吗?”斯大林问道。在成功解放了波兰和东普鲁士,并且将波罗的海三国包围起来后,托洛茨基在苏联国内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列宁,他决定的事情,就算是列宁也只能附和了。所以斯大林也不打算鸡蛋碰石头去反对托洛茨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最后决定”。他现在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完成革命先知布置下来的任务这可是关系到脑袋问题的。

“不,不要恢复战时gc主义……”托洛茨基继续道:“我们应该有比机关枪征粮队更好的办法,比如集体农庄。现在农产品征购所遇到的问题就是一部分农民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出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因为苏联的农村现在还在实行私有制,农民是小生产者,是小资产阶级。他们不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劳动,而是为了发展他们的私人经济而劳动。所以我们才会遇到农产品征购困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对苏联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集体化。将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权力集中到我们手中,这样我们需要多少农产品就会拥有多少农产品!”

李可夫在心底叹口气。作为长期负责管理国家经济的干部,他当然知道托洛茨基所提出的农业集体化是个什么东西了这不过就是一种变相的农奴制罢了,是将现在自由的苏联农民变成集体农庄的农奴。

斯大林也皱起了眉毛,他倒不是在心里同情将要沦为农奴的苏联农民,而是在担心另一个问题。“列夫。达维多维奇同志,目前农业人民委员部也搞了几个集体农庄试点,但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农民们的劳动积极性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几个农庄的1922年度播种计划都完成的很勉强。而且种地这个事情真的很难监督。活干得怎么样要到收获的时候才知道。”

“我知道这些事情,这主要还是思想问题……中国的常瑞青早就提出过,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只有靠圣人才能建设起来。”托洛茨基笑了笑。“但是我已经想到办法把苏联的工人、农民全都变成圣人了!”

“有这样的办法吗?”李可夫疑惑地问。

托洛茨基回答道:“当然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阶级斗争!以前我以为只有靠思想教育来将普通的工人、农民改造成具有gc主义理想的新一代劳动者。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思考,我发现单靠思想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要让全体工人、农民有改造自己思想的压力,这种压力只能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

对于这种说法。李可夫感到非常惊讶,而斯大林却露出了极为赞成的表情。

“李可夫同志。斯大林同志,”托洛茨基思索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考虑到农业集体化的因素。在沙俄时代,我国的粮食出口就超过了1000万吨!现在我们实行了更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粮食出口量还应该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要达到1500万吨!你们有没有信心?”

“1500万吨?”李可夫在心里面倒吸了口凉气。根据农业人民委员部的统计,苏联在1921年的粮食总产量还不到5500万吨而且这个统计数据连斯大林本人都认为是有很大水分的!

“好的!1923年的粮食出口就定在1500万吨吧。”斯大林这时却拍着胸脯保证说。“但是那么多的粮食要卖给谁呢?现在西方国家都在对我国实行贸易禁运,他们都不会购买我们的粮食,连波兰的粮食也不买。”

“我们可以向中国和日本出口。特别是中国,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每年至少能进口1000万吨谷物。而且他们也可以将这些苏联谷物以中国谷物的名义出口到欧美去……现在远东共和国不就同一家中国公司在进行这方面的交易吗?”托洛茨基点起一支烟,抽了两口。“现在季米维耶夫同志正在同中共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我想中共应该会帮这个忙的。”

“我想我和斯大林同志也可以直接参加同中国的谈判。”李可夫这时提出建议。

“好吧,就这么办了,你们也参加谈判,一定要尽可能为苏联争取更多的出口份额。”

他们谈话时,毛泽东、周恩来和钟志杰三个人刚刚在留克斯饭店见过列宁和季米维耶夫。对方提出了想要中国帮助苏联打破帝国主义贸易制裁的要求,而且还提出想向中国大量出口木材、毛皮、矿石、肉制品、奶制品等等的。当他们回到中共代表团驻地的时候。又有电话从留克斯饭店打过来,说是苏联还希望向中国出口粮食,同时还要通过中国输入机器设备。

放下电话,钟志杰笑着对毛泽东和周恩来说:“看起来苏联也不想再打下去了,他们的工作重点又回到建设上来了。”

毛泽东接过随同他访苏的杨开慧递过的一杯俄罗斯咖啡,呷了一口。“e来,你说我们的那位委员长肯不肯帮苏联一下呢?”

“有可能吧。”周恩来说着,坐到椅子上,他膝盖上还放着一个皮包。里面装满了他刚才从gc国际总部拿来的苏联集体农庄的相关资料。和毛泽东一样,他对目前新疆出现的“富农路线”也不是很满意。希望有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这个集体化看来就是出路。他想了想又说:“不过常委员长那里对进口的管理非常严格,中国的重工业建设也需要外汇。”说着他望了钟志杰一眼。“志杰同志,你觉得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钟志杰正从一个装满的糕点的盘子里拿吃的,听到周恩来的话,笑了笑说:“我这就去大使馆找商务参赞,贸易的事情得问懂行的人,没准真的能帮苏联的。”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用感兴趣的口气低声说:“我跟你一起去。”

“那就先随便吃点什么吧。”钟志杰拿起一块蛋糕几口就吞了下去。然后擦了擦手,就接过他的俄国妻子递过来的大衣。和毛泽东一起大步向外走去,周恩来则留在代表团驻地研究农业集体化的问题。

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商务参赞是一个三十多岁,长得白白胖胖,看上去就有点像商人的男人,名字叫张德翼,字文鼎。是从美国回来的商科和法律科硕士。他同时还担任着官办的中国进出口总公司驻苏联的贸易代表,不过这个贸易代表的工作他却干的不怎么样。眼下中国的大宗出口产品是大豆、猪鬃、桶油、茶叶、丝绸、煤炭和铁矿石。主要市场是欧美日本,基本上不会向苏联出口。而苏联的毛皮、木材、各种矿石在中国的市场也不大。所以听说苏联准备向中国大量出口农产品的消息后,不由得有些愣住了。

“这个……这个不是帮不帮苏联的问题。这是生意,生意场上无父子的。”张德翼摇着肥嘟嘟的脑袋说。“如果有利可图,我们当然可以进口苏联的农产品……我们可以用苏联农产品投放到国内市场,将一部分国内的农产品出口,同时再通过转口机器设备给苏联赚取佣金……呃,应该是有得做。不过……”

听着这个商务参赞谈起了生意经,毛泽东就不耐烦地摆摆手。“不过什么?有什么困难就直接说吧。”

“不是困难,而是价格。”张德翼说。“主席先生,苏联主要的农产品产地在欧洲,距离中国有一万多公里,运输成本将是非常高的,而且还有关税的因素,如果他们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又要让这些农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的话,恐怕就是一门赔本买卖了。”

“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钟志杰打断道。“文鼎兄,现在只谈大的原则,既然这事情是可行的,那我们就联名打个报告给南京。如果南京方面也有这个意思,自然会有专人来苏联和他们谈判的。”

张德翼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当时就取出纸笔起草了一份给南京外交部和商务部的报告。钟志杰看了以后改动了几个字,就签了名就让他把报告送到大使邵力子那里去了,等大使批准以后就会用电报发给南京。不过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他们好心好意帮助苏联的结果,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有计划的大饥荒。

第378章 土改的路子错了吗?

“先生,船已经泊在安庆了。侍卫队也在码头上安排了警戒。安徽省主席带着省政府的主官正在码头上等候召见。”

说话的正是赵三妹,她和姐姐赵香儿的苦日子已经熬出头了。当然军职是没有恢复,她们二位的品行操守都是有问题的,怎么可以为国民服务呢?还是将就着给常大革命家私人服务吧。两姐妹现在是常瑞青的贴身侍从,只要常瑞青不是搂着妻妾们睡觉,她们姐妹中就必有一个带着手枪寸步不离跟在大革命家身边!基本上就是保卫大革命家的最后一道防线了!除了这两位,最近常瑞青身边还多了一只模样很讨人喜欢的小萝莉,就是那位据说是孙中山私生女的孙月薰。她是刚刚从中央军校六期电讯班毕业,不过没有去军队服务,而是和赵家姐妹一样成了常瑞青贴身的心腹,她的身份是私人秘书,呃,很私人的那种……

三个女人这回是陪常瑞青出巡的。现在常委员长在中国的统治已经渐渐稳定下来了,各项军政工作也都上了轨道,虽然两党四派(国共两党各有左右两派)在政府和议会里面少不了磕磕碰碰。但是有常瑞青牢牢把持住了军队和特务,他们的斗争也就只能慢慢的走议会路线了,而且常瑞青也有意将他们往这方面引导至于那种一团和气的大团圆政权,我们的常大革命家是非常不屑的。

在政府上了轨道以后,常瑞青本人的工作负担也就没有那么重了。毕竟现在的国民政府和国防军是集中了这个时代中国最顶尖的人才。还有一个不错的相互制约监督的权力结构。这样一个政权所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怎么都要超过常大革命家个人的能力吧?

而且经过这两年铁血同志会和左民青年团不断包装鼓吹,常瑞青也渐渐开始走向神坛了虽然他是准备让中国走民主宪政之路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目前的中国已经不需要神了!在一个几千年封建**的国家里,人民需要的其实不是民主宪政,而是一个近似于神的明君,现在常瑞青就准备扮演这样的角色。

一个明君自然不应该总是呆在深宫里面与妇人为伍的。出巡大江南北,让天下万民见识一下领袖风采也是非常必要的。再说常瑞青也有这样的本钱,他的卖相拿出来一看就是伟大领袖的块儿,所以这次出巡。总得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惹得常瑞青现在阴沉着脸,很不高兴的样子。

安庆码头上迎候的队伍,自然是大吹大打,锣鼓喧天,做足了排场。安徽省主席柏烈武是中共的中央委员,不过不是什么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而是王亚樵那条线上的人,原来就是个民军军头罢了。在孙中山死后,常瑞青掌了大权后被委以重任。但是这会儿。这位柏大主席却是一脸忐忑不安的表情,带着几个幕僚在码头上伸长着脖子望着常瑞青的坐舰永丰号,似乎已经听到什么不好的风声了。

等了一会儿,就看见常瑞青的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曾琦笑呵呵的从舷梯上走下来,朝着柏烈武拱了下手。“柏主席,委座旅途劳顿,今儿就在永丰号上休息了,你们就先散了吧。”

柏烈武点了点头,满脸堆笑着问曾琦道:“曾主任。听说委座在皖南那边微服私访的时候发了脾气……知道是为什么吗?”

曾琦摇了摇头,苦笑了起来。“委座发脾气当然是为了民间疾苦了,皖南在中国也算是毕竟富裕的地方,而且在2年前就完成了土地改革,照理说底层老百姓的日子总该好过一些,可是……唉,还是太穷了。农民的生活太苦了。”

柏烈武轻轻吁了口气,两手一摊,说:“可不是嘛!种田人什么时候都是最苦的,遇上丰年也不过能混个囫囵饱。赶上灾年就得卖儿卖女。皖南那里算好的,皖北还要穷,一到农闲就有成群结队的叫化子出去讨饭。”

“委员长也瞧见了,还有不少该上学读书的娃子,就这样出来要饭,将来长大了可怎么办呀。”

说完这话,曾琦也一个劲儿摇头长叹。倒不是因为瞧见中国农村的贫困和讨饭的叫化子对于一个生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人来说,看见这种赤贫的景象是丝毫不足为奇的,看不见反而奇怪了。真正让他感到烦恼的是常瑞青一看到这种贫困的景象就会拉长个脸,一整天都没有好心情,而且还会无缘无故责骂身边的人!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毛病?

码头上的安徽省的军政大员和名流士绅都散了以后,常瑞青换了身便服就到了船头,对着远处的夕阳青山,重重吐了口气。

水稻的播种早就已经完成,长江边上的稻田好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长势很难不错的稻苗随着秋风上下起伏,似乎预示着又一场丰收。在刚刚过去的1921年,安徽的农业获得了大丰收。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丰年,在实现了“耕者永其田”的土改以后,还算富裕的皖南和江淮农村里,仍然只能看见怵目惊心的赤贫!除了极少数大地主,包括所谓富农和小地主在内的农民全都是破衣烂衫外加面黄肌瘦的,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常瑞青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一日两餐,而且还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过年才能吃一次肉的!至于新衣裳真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做上那么一身。而常瑞青的前世经常见到的中国底层的农民工的模样,要是放在这个时代,至少是个拥有几百亩水田的大地主才能有的。

这里还是算富庶的安徽农村,要是到了那些更加贫困偏远的地区。常瑞青真的不敢想象那种赤贫的程度了。而这种赤贫就是眼下这个崛起的中国的基础,是他统治下的国家的真实面目。四大自由市的畸形繁荣,还有几个重工业基地宏大的建设场面只不过是几个现代化的橱窗罢了,如果不能改变农村的赤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真不知道会不会被又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给打断了在苏联渐渐转向极左之后,常瑞青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了。

“先生,有南京转过来的电报。”小萝莉甜甜的嗓音打断了常瑞青的思绪。他回头看了眼这个小美女,矮了一些,但是该鼓的地方却都发育良好。再加上一张粉雕玉琢出来的娃娃脸,还真是挺合自己口味的。常瑞青拉了一整天的脸儿也难得笑了起来。“嗯,什么消息?要紧吗?”

小萝莉四下望了望,没有看见闲杂人等。于是就报告说:“中共驻gc国际代表团和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电报,是贸易上面的事情。苏联希望向我们大量出口农产品,同时再通过我们进口西方国家的机器设备,每年的交易金额可能都要达到数亿美元。”

“数亿美元?他们要卖多少粮食给我们?”常瑞青怔了一下,这个年头的粮食价格很低,一百斤大米在市面上的零售价不过十几块华元。折合三四个美元,批发价顶天就十块华元。如果是谷子的话一百斤也就五六块华元,一吨不过一百多一点,而且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还要低廉许多!几亿美元要出口多少粮食啊?

“苏联人计划每年向我国出口一千万吨谷物。”小萝莉将电报纸递给常瑞青。

“一千万吨?他们自己不吃饭了?”接过电报纸扫了两眼,“大饥荒”三个字已经浮现在他脑海中了。

“还有一封是以中共的**和周书记的名义发的。”小萝莉又拿出一张电报纸。“他们提到了什么集体农庄,还想要引进到我国来……”

“集体化?苏联还是走到这一步了。”常瑞青遥望着远处丰收在即的农田,轻轻叹了口气,对小萝莉说:“现在我们要拿走农民辛苦劳作成果的一成半,已经很多了,可有些人还是不知足啊。”

小萝莉眨巴了下眼睛。好像没听明白常瑞青的话,只是喃喃地道:“在日本农业税也是很重的,按照低价的百分之三收取,差不多要占到土地收益的三分之一,如果是租地佃户的话,还要缴纳差不多数量的地租,所以也是非常贫穷的。底层农家的女儿常常会被卖掉……”

常瑞青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时代的国际贸易规模不大。想靠血汗工厂来完成工业化的积累几乎是不现实的。所以后发工业国积累的办法通常就是压榨农业!而且谁压榨农业的能力更强,谁就能抢先一步建立起工业化,然后再将发展更慢的国家变成殖民地!历史上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了强有力的政府,在国内实行了残酷的剥削。才先中国一步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国,从而将中国变成了掠夺的对象!而苏联更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对农民实行了最无情的剥夺!所以他们的工业化发展也非常迅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了。至于中国,在5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也是通过压榨农村来实现的,不过那个时代,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另一种通过出卖劳动力搞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发展工业化的路子了。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口气,朝小萝莉说:“小美,去给南京发电,告诉陈总理,可以派出贸易代表团赴苏联谈判……原则是必须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不受冲击,还要有利可图。另外,近期准备召开一次农业工作会议,等**和周书记从苏联回来就开。”

……

“首相阁下,苏联政府向帝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提出了大规模贸易合作的请求。”

日本外务大臣北一辉这个时候也正在向田中义一报告同样的事情。田中义一的脸色比常瑞青还要难看几分,铁青得都快成了黑色。自从“波兰普鲁士解放战争”爆发以来,这位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脸色就再也没有好看过。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苏联红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示实在太神勇了!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灭”掉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还从德国人手中夺取了东普鲁士,让整个西方世界都在这台红色压路机面前瑟瑟发抖!

看到红军的神勇,日本帝国上下就忍不住想到了远东州!那可是他们从俄国手中夺取的……如果说苏联能咽下这口气,那是绝对没有人相信的。而且当初的鲜卑利亚干涉战,陆军也被苏俄红军打得落花流水,最后靠着中国人的超常发挥才勉强保平。但是下一次呢?看眼下苏联红军进步的速度,还有苏联雄心勃勃的重工业计划,日本能打赢下一次日俄战争吗?

于是,“苏联威胁巨大”的论调就开始在日本的大小报纸上出现了。陆军也借着这个由头提出了扩建的要求。打算将现有的20个师团再扩充50%,达到30个师团。更有甚者,居然还有一些完全没有脑子的笨蛋提出了联俄吞支的建议,想要以归还远东州为代价联合苏联一起瓜分中国……这不等于让东吴联合曹魏去瓜分蜀汉吗?等到蜀汉一完蛋,东吴还能独存?

田中在狠狠教训这些糊涂蛋的时候,也知道现在陆军之所以不断冒出这样的奇怪论调,并不是真的没脑子。而是因为自己的后台山县有朋在今年2月1日已经撒手西去了……所以自己必须要给陆军更多的甜头才能安抚住他们,让他们继续成为自己这个内阁的坚强后盾。可是要在同时兼顾海军建设和远东州开发的情况下,再给陆军更大的蛋糕。日本帝国的财力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田中低叹一声,收起了这些心思。对北一辉说:“北君,大使馆说了苏联方面的要求吗?”

“苏联想每年出口500万吨谷物给日本。”

“纳尼?500万吨!!”田中抽了口凉气,这是什么情况?日本拢共不到6000万人口,每年也就消费2000万吨上下的谷物,而且随着远东州的开发,日本国内的粮食供应非常充足,这500万吨砸下去还不要引起粮价暴跌?而且500万吨谷物至少价值一亿多美元,日本哪儿来那么多外汇购买?

“不行,不行。日本不可能进口那么多谷物。”田中摆了摆手说。

“首相阁下,下官建议购买,因为苏联政府表示可以以低价向我国出口……”

“那就更不能要了,这是倾销!倾销知道吗?”

“不,这不是倾销,而是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我们可以将这些谷物再转手卖给别的国家。再从西方进口机器倒卖给苏联。下官建议设立一个官营的商社来做这笔买卖,这样一年总会有两三千万美元的利润……扩充陆军的经费不就能解决了?而且还可以安抚住苏联。”

“可是……苏联每年也将得到上亿美元的机器设备,这是在引鸩止渴!”田中阴沉着脸说。

“没有关系,只要联合中国。帝国就不怕苏联的陆上优势了。”

……

此刻夜色已经渐渐的开始笼罩江面了,安庆段的长江上面只有波涛潮水的声音,永丰号炮舰仍然静静停靠在码头上面,随着江水轻轻起伏。

常瑞青和曾琦面对面坐在永丰号上特别为他这个委员长预备的官舱里面,备了几个小菜几壶小酒正在边喝边聊,赵香儿和小萝莉则在一旁帮着温酒。

“……安徽芜湖县大岗村在实行永佃永息制土改前一共有435户农户、2365人,耕地面积7800余亩。其中富农、中农占40%,中小地主占10%,贫农、佃农占50%。通过土地改革,该村的200多户贫农、佃农都在实际上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租税负担减轻了约10%。而原先的自耕农和地主的税赋负担则上升了大约5%,不过由于粮食价格的上升和社会环境的好转以及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他们的生活还是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反而是原来的贫农、佃农大多依然处于赤贫之中,生活较土改之前没有大幅改善,有些还不如改革之前……”

曾琦正拿着一叠报告再给常瑞青介绍情况这个大岗村是这次常瑞青他们走访的一个普通的安徽农村,当然也是一副让人沮丧的破败模样。

“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啊!”常瑞青摇头叹息道。“一户中下农家有十亩土地就不错了,就算是水田,一年也就是四千斤谷子……也就是两百多华元,如果再扣除种田的成本和税赋,一户农家劳作一年,能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就算不错了。也就相当于现在大城市里的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如果是技术工人一个月就能赚到了。看来咱们的永佃永息制土改的路子还是走错了!”

第379章 封建化和资本化

“错了?怎么会?”曾琦怔了一下,这个永佃永息制土改现在可是被铁血同志会和左青团吹上了天,好像没有这次土改中国就不可能统一,农民也可能要陷于水深火热似的!

“恐怕真是错了!”常瑞青说,“当然算政治账永佃永息制改革是有很大的收获,但要从经济效率来分析,这次改革的方向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富裕,反而阻碍了农村土地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小农经济走向资本主义的过程。实际上中国底层农民的赤贫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的,而是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的落后所造成的……而且中国农村原先的土地所有制并不是封建的,反而是我们的永佃永息制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才是封建的在完成了永佃永息土改后我们冻结了农村土地的流通,又不允许土地出租,这也就变相地将农民禁锢在土地上了,除非他们愿意放弃小块土地,这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我们就要为没有人肯种地烦恼了。”

呃,这个话在一旁的赵香儿和小萝莉听了简直就是天书,不过正因为听不懂,两个女人看常瑞青的目光里面就又多了几分崇拜的神色了。

不过在法国学习过法律和经济的曾琦却能听懂常瑞青的话。他呷了口酒,思索着说:“委座,您的意思是中国农业应该走欧美那种资本主义农场的路子?”

“是的,应该是往这个方向上发展。否则让农民守着小块份地根本不可能致富,种地应该是一门可以发家致富的行当,农民更不应该和贫穷划等号。”

“可是……”曾琦的眉毛蹙成了一团。“许多地方的永佃永息制改革才刚刚成功,再改恐怕……”

“不,不是马上改,也不能轻易否定永佃永息改革,不过我们应该寻找一个可行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常瑞青想了想,说:“土地肯定是集中经营更有效率,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会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应该要有个办法将他们在农村的小块份地集中起来经营。这样也有利于资本和人才留在农村。否则,中国的农业将是一个慢慢死去的过程!”

“那么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那是将农民变成农奴!”常瑞青冷冷笑道:“这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比原来的土地私有制更加落后,因为这种制度是将农民永久地束缚在土地上,剥夺了他们进入城市的自由,让他们世世代代永远贫困!所以这是一种极端反动的体制。”

听了这番分析,曾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才开始,到底怎么搞都没有人知道,这个常大革命家怎么就知道人家是极端反动的呢?

常瑞青看着曾琦将信将疑的样子。微笑着道:“慕韩,从现在工人和农民巨大的收入差别。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化成工人……而且进入城市成为工人,也是大部分农民过上相对富裕生活的唯一途径!城市化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不应该阻止这个过程,而是应该帮助更多的农民在城市安家,同时还要找到一个让农村的小农经济平稳过渡到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办法……等到回京以后再找总理和潘先生好好合计一下吧。”

……

此时,在一列向东行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火车包厢内,周恩来在一张狭窄的床位上躺了大半个晚上,辗转不能成寐。满脑子都是农业集体化的事情。在享用苏方招待的丰盛的晚餐的时候,火车上的长波电台收到了南京的中共中央发了的电报,告知他和毛泽东,中央的其他几个政治局委员都同意在近期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农村工作了毛泽东对此的理解是:中央将要讨论在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可能性!

咚咚两声,包厢的门被轻轻敲响了。“周书记,主席想找您谈谈。”

“好的,我这就过来。”

周恩来披了件呢子大衣跟着毛泽东的秘书来到了另一间小小的包厢。门一打开。就闻到刺鼻的烟味,毛泽东现在的烟瘾是越来越大了,特别是他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一支支抽个不停,看来这个晚上他也同样没有睡着过一分钟。

“e来。我打扰你的美梦了吧?”

“没有,主席。”

“坐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