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道禁果-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归真向华山逃去,不是启寻死路么?历代有“华山自古一条路”之说。他如上了山,五叶师徒随后追去,真有人救还行,若无人救,那唯一的一条上山下山之路又被阻住,岂不是自己逃人死道?但赵归真信了那个传音人密的声音,还是逃上华山去了。
  华山上没有人等他。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赵归真逃过回心石时,就已想到了这一点。可是,五叶师徒紧紧追杀,拉下的距离不过数十丈远,赵归真要想再下华山另觅逃路,已经不可能了。
  赵归真性子暴燥,开始大吼起来:“道教同人,谁在山上?”
  他已经早就过了仙姑观,白云宫。这两处道观是唐玄宗为睿宗之女金仙公主所修的道观。金仙公主已经死了,她的弟子们不管江湖中事,潜心研习经义,没听说出过武功高人。而且赵归真也不屑去女道观中求助。赵归真大吼数声,无人答应。他尽管心中绝望,也只有再往上登,寻觅险处据险而守了。赵归真逃到了千尺潼。
  千尺潼的石级,开于一条狭窄的石缝中,自古就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处。赵归真到了这里,回身不逃了。这个地方他若守不住,只好登高跳崖,以免受辱了。
  光秃秃的岩石上,没有碎石,赵归真运出内力,以剑刺人石中,一铰长剑,便铰下一片岩石。赵归真居高临下,要以岩石作兵器先抵挡一阵。
  郭子岳追到千尺潼下,便驻足不前,他要等稍为落后的五叶禅师追上前来,会合之后再攻。
  五叶追到千尺潼下,哈哈笑道:“赵归真,你以为据险可守,便得活命么?”
  赵归真冷笑道:“此处不能拒你师徒,老夫便跳岩自尽,也不会让你二人碰到老夫一根毫毛。”
  “那么,你是歇息一下再打,还是现在就应战?”
  “悉听尊便。”
  五叶禅师在石级上坐下,说:“徒儿,你年轻力壮,且守一阵。
  为师老了,要调息片刻。赵归真如以石块伤你,你可运击金刚掌力砍下一方石块,以金刚砂功夫和他对攻。纵然他上你下,以你的内力,也绝不至于就吃亏。”
  郭子岳还剑于鞘,运集金刚内力于掌缘,抬手向一处凸岩一砍,咔嚓一声,岩石应声而落。他并不用金刚气刀劈空砍石,毫不卖弄内力。
  赵归真站在高处,暗自调息,也不急攻。从都庞岭逃到华山,二千多里路,追的人不停,他也不敢歇息。没日没夜地在荒山野岭中疯跑,三天三夜下来,若非有无上内力支持,就是千里马也跑垮架了。他实在需要调息一阵,才能一战。
  郭子岳大叫:“师父,弟子要报仇,不能让他喘息。”
  五叶道:“那就先打他一把金刚砂!”
  于是,郭子岳抓起一块石块,双手一搓,便将石块搓成小粒,然后,贯注真力,向着站于百级石梯之上的赵归真打了过去。
  骤然间,只听得这狭窄的石梯山道中,响起了一阵尖啸声响,这尖啸声响一响起,立即在山道中引起了回声。那些贯注了内力的石粒,犹如金刚掌力的延长,向赵归真击打过去。
  赵归真来不及调息,只好还手,一扬手打出手中的石粒。打出之后,心中冷笑道:“老夫这混元砂含有巨毒,你师徒二人中暗算也!”
  两人打出的两把石粒在石梯的中间相碰了。“叭叭叭”一阵击响后,赵归真突然发出一声闷哼,骤感肩头剧痛,他调头一看,肩头被郭子岳的金刚砂击打出两个血洞。原来两股砂石粒相碰后,赵归真的混元奇命神砂上贯注的内力强不过金刚砂,他扬手打出与之对击的混元夺命神砂被击散,而有几粒金刚砂趁虚而人,突破进来,击中了赵归真肩头。
  赵归真大怒!他内力比不上别人,武技也逊了一筹,加之人力上又落了单,已经被逼得居高据险而守了,但还是受了伤。他如今只有以毒功坚守了。
  赵归真手一扬,又打出了一把“千军倒”剧毒之药粉,心想:“看你再以金刚雾逼回来不成?”
  谁知五叶禅师哈哈大笑道:“赵归真,我师徒二人早已服了你那‘千军倒’的解药了!”
  果然,那阵药粉从二人身周漫过去时,五叶师徒二人只是眯着眼睛,不让药粉侵入双眼而已,连呼吸也不闭。
  赵归真大惊:“解药瓶怎么到了你们身上?”五叶笑道:“宏道大师使了搬运术,将药瓶从你身上搬运到了贫僧身上。”
  赵归真咬牙切齿恨声道:“贼秃!赵归真不死,誓杀宏道贼秃!”他扬起长剑,大吼道:“来吧!你两个贼秃来吧!”
  郭子岳长剑一劈道:“在下不信邪。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真能救了你这恶道!”
  五叶禅师也拔出长剑道:“徒儿,上!”
  五叶师徒二人并肩齐上,两柄长剑抬头向上,真力贯注之下,剑芒吐出三尺多长。两道兰芝吞吐闪烁,犹如蛇信子。
  二人向上走到离赵归真大约十数级石级时,突然同时发出一声大吼,这是大金刚狮子吼,犹是赵归真内力修为已入绝流,也禁不住被震得耳鼓嗡嗡作响。他忙运功抵抗。


  就在他运功对抗五叶师徒的大金刚狮子吼时,他骤见下面一花,郭子岳已经向天上直拔而起,一拔起达五丈多高,比赵归真所站之处还高将近两丈。郭子岳拔起后,身形一变,已经头下脚上地向赵归真俯冲过去,手中那支剑芒吞吐的长剑,幻起一片变幻不定的剑光,向赵归真上三路绝杀而去。
  与此同时,五叶禅师却从上向下,直射上去,一支长剑也是剑芒吞吐,剑光变幻不定,直向赵归真的下三路攻去。
  赵归真暴退不迭,舞出一片剑花挡在身前。纵有地势之险可以利用,他一人又怎么挡得住禅宗的绝杀神功“左右大金刚搜天索地”的绝杀剑招?赵归真暴退出去后,转身再向山上逃去。
  赵归真有些绝望了。在武当山传音入密叫他来华山者是谁?是善意还是恶意?华山上究竟有谁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赵归真一边奔逃,一边大叫:“道教同门,谁在华山之上?”
  偌大一座华山,没有人回答他。
  赵归真越逃越急。人一急,顿时感到内力不继。而一看郭子岳,已经追近了,离他不到三十丈远了。
  赵归真再向上逃——突然,他瞠目结舌地呆住了,他逃到了绝顶南峰,即人们称为落雁峰的华山最高峰。他如今是前临五千丈绝壁,后有佛门禅宗的两大绝世高手追杀他。他要活命,实在是没有指望了。
  赵归真运足内力,以长剑向追到二十丈处的郭子岳掷射而去,这一射自然没有射中,郭子岳长剑一格,便将掷来的剑格飞出去。
  赵归真一声大吼,跳下了前面的千丈绝壁外的深渊之中。
  郭子岳首先迫近,他看着赵归真不住下没的身子,大喝道:“便宜了你这恶道!”他打出金刚劈空掌力,却追不上急速下沉的赵归真的身子。
  五叶迫近岩边,问:“是你用掌力打他下去的?”
  “不是。他自己跳下去的。”
  五叶沉默半响道:“弄不好他不会死,因为他会许多空中变势之术。他身上如若还有飞抓的话,那就肯定不会死了。”
  “那咱们怎么办?”
  “下山,到南峰脚下去搜索。”
  他们在南峰脚下,没有找到赵归真的尸体。他们望着那看不到顶的千丈绝壁,只好作罢了。
  五叶说:“纵然他还活着,咱们师徒在世,还怕他出来寻仇么?”
  郭子岳说:“或许他的尸体挂在了千丈悬岩的某个地方。不过,管他是死是活,如今总算结束了。”
  他报了仇了。可以告慰屈死的父亲了。可他以后干什么?他难不成真回精绝国去做附马国王?他在茫然若失中想起了阳春霞,那张幽谷百合般的哀怨丽容,是那么令人心醉欲裂。她为什么要戴着一张丑女子的人皮面具断断续续地面对他达一两年之久?为什么?是不相信他纯厚的爱心?而他自己呢,为什么又在先丑后美的阳春霞面前,表现得那么前倨后恭?自己真的是一个贪好美色的浪子么?
  “师父,你去哪里?”
  “老衲要回少林交差,回罗汉堂养老了。”
  “弟子随师父一起去少林寺。”
  “正当如此。难不成真去西域当国王?咱们走吧。”
  两人下了华山,先去了少林。
  潇湘书院图档,tearheavenOCR 
第十四章 恶缘
  赵归真飞身纵出落雁峰的千丈悬岩,一个身形急速地向下面落去。
  平射而出的羽箭之类是初速快,中速慢,力尽而落。一个人跳岩,那是初速慢,越落越快。
  赵归真越落越快,却并不惊慌。他在往下沉了近百丈后,便开始变式,想法靠近岩壁。加之华山尽管十分陡峭,但毕竟底部略大。赵归真身形摆平后,双脚一绞,便在乎身下沉中,向石壁靠近了去。


  他没有运出双掌的吸附功,是要看准有可抓的凸岩或树木时,再伸手去抓。果然,又沉了近五十丈后,他看见一处岩缝中长出一棵抓壁松。
  华山松的生命力之强,那是只要有一条裂缝供给些微浸水,便可生存,用不着半点泥土。而赵归真看准了一棵,双脚再一绞,双臂一划,便靠近了那棵松树。他在抓住松树的那一瞬间,已经运出了轻身神功,消减了下落之力,以免那棵松树不堪受重而折断。然后,赵归真便稳稳地吊在了那棵斜伸而出的华山松的丫枝上。
  赵归真身子一翻,坐在了树丫上。他又活了一命。
  他在树丫上一坐就是三天,一动不动。先是整整调息了一天。接下来是整整思索了两天两夜:何以被人追杀二千里路呀?
  何以被逼得跳岩呀?天下的道教高人都到哪里去了?唯有一个刘玄靖出面救了他一命,却又被一个宏道胁迫而走。这大唐帝国,不是早就排了的吗——道一儒二佛三?!却何以佛教持度牒者便达近四十万,而道士不足五万?天下除了一座茅山是道居主位,其它名山,俱是佛占主位。连一座终南山,近在京师眼皮底下,也是佛道各半。楼观丛林,也是光头逐渐多于了发髻。这是为什么呀?这算哪门子道一儒二佛三?
  第四天早上,他决定了,他要隐忍在华山创一种奇功,犹如宏道在江湖流亡二十年终于练成了神变功夫一样,他要集道教武功之大成,练出高于宏道和尉迟长孙的神功,出山后一举消灭佛教!
  就在他做了这个决定的那瞬间,他的耳中又钻进了一个声音:“壁虎游墙,过来。”
  赵归真大惊,失声问:“谁?谁在呼唤在下?”
  那个声音又钻进他的耳中:“罗浮山邓元超!贫道在你左边。横移三十丈,下滑二十丈。快来。”
  赵归真大喜,终于有了一个道友在他身边。那么,在道佛相争之中,他并不是在孤军作战。
  他依法而行。以他的绝流功力,要在有裂缝,小有凹凸,有岩草,偶尔还有树木的华山绝壁上以游墙壁虎功横游三十丈。
  下游二十丈,绝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他到达了一个山洞前面。
  他站在洞口,看见洞中盘膝坐着一个将近五十岁的道人,正是罗浮山道人邓元超。
  邓元超说:“归真兄请先看脚下。”
  赵归真一低头,看见脚下所站之处有三个字。字不大是用指力从岩石上硬抓出来的,是草书,书写着“华阳洞”三个碗大的字体。笔迹龙飞凤舞,草得犹如毛笔一笔拖成。只是那人石却达手指之深!
  赵归真想了想,气达食指,在岩壁上试着书写。他的指力人石能达半寸,已运足了八成功力。问题是,他想试一试他的指力是否能在石上既能人石写字又能随心所欲?他失败了。他每逢狂草的勾、转、弯、挑之笔,即感力不从心,且发力要震破石面,使得字不成字。
  邓元超笑道:“若无仙流级功力,是不能以狂草在华山的花岗岩山石上草书入石达一寸且不震破石块的边角的。”
  赵归真道:“道兄说得有理。请教道兄,这华阳洞就是华阳子韦节之洞府么?”
  “正是玄中大法师韦处玄的洞府。”
  赵归真一听,顿时就在洞门口脆下,行礼如仪。礼毕,方才进洞。
  韦节,字处玄,道教高土,出身于关中名门土族家庭。其家藏书万数千余卷。自幼好古,通晓经传子史及占候之术。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时年仅十四岁,即擢为东宫待书。其后为官长达二十四年。于38岁时弃官,至嵩山从天师道法师赵静通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卜居时课指至华山之阳。因号华阳子。修道法至太清沿仙等级(最高为天真)。撰写经书,注经书达百余卷,在道教史上,被誉为南北朝的高道。周武帝赐号精思法师,后又改赐号玄中大法师。北周天和四年羽化。俗年73寿。邓元超道:“道兄且请坐下。”
  赵归真坐下道:“元超兄原来在此修行。”
  “非也。此洞乃玄靖掌门发现,他知宏道查他已久,一现身便会被缠上,所以特命小兄半途接应,引兄来此。”
  赵归真想了想道:“道兄何不在千尺潼助我杀了五叶师徒?”
  “贫道被嘱不得助你。”
  “玄靖之嘱?”
  “然也。”
  “为什么不得助我?”赵归真问,有些发火。
  “助你胜了五叶师徒,又有何用?胜了五叶师徒是否等于胜了佛帝?是否等于胜了宏道?”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那也不能眼看贫道跳崖!”赵归真怒声问。
  邓元超大声反问:“汝不跳崖,哪有三日反思?无这三日反思,道家何幸之有?”
  古代以汝称人,含有贬意。可邓元超后面说“无这三日反思,道家何幸之有?”却又将赵归真看得极重,重为道家之幸。这样一说,顿时犹如在赵归真的背心猛击一掌,发奋之心再度猛起。赵归真以双掌扪心发誓道:“昔年华阳真人为兴道抑佛竭尽全力,赵归真有幸在华阳洞中修炼,异日有成,誓以修炼所得,为兴道灭佛献此余生!”
  邓元超长身而起道:“好!道兄先在此调息数日,贫道去也。
  十日后,贫道会将道兄在此修炼所需的一切,陆续与兄送来,包括道兄炼丹所需之一切。唯有药材,道兄若是不怕泄漏了专秘,只要开列出来,贫道也将尽力觅之。”
  赵归真道:“道兄为归真所做的一切,归真便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一剂黄帝九鼎神丹,又育何秘可专?”
  邓元超大惊道:“此乃修练上清洞仙之丹,贫道不敢听闻。”
  赵归真笑着从身上摸出笔盒,开出十数种药物,剂量不等,却不是配方。递与邓元超。问:“道兄如何上下?”
  邓元超道:“此洞正对仰天池,仰天池外面的悬岩下面十丈外,有三根长达五十丈的长绳,每根系于一棵华山悬松之上。刘玄靖掌门留了一套壁虎滑的下岩功,和一套灵猴蹿的上岩功,道兄未练熟之前,若要上下,可攀绳而为。”
  赵归真听后,羞愧得无地自容。他身为丹鼎派道士,年不足四十,已跻身绝流之列久矣。可是他日中无人,对属下威御之,对同道威视之。如今别人却在他落难之际,什么都为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感动得他险些就流下泪来。邓元超笑道:“道兄不必如此动情,咱们同为道教中人,当为兴道灭佛粉身碎骨。哦,还有一件事忘了告诉道兄,从千尺潼以上,整座华山之巅,除了有三位茅山道的道兄在北峰炼丹以外,别无他人。道兄在此洞中修练,那三人并不知道。我来此接应你时,也没让他们看见。道兄大可不必去打搅他们。”
  “恭敬不如从命。小兄明白了。”
  邓元超交待明白后,将记录功法之纸页交给他,走到洞口,向上一纵,双手在洞顶外沿的略为外凸的地方一吸一按,身子便向上蹿去。然后一阵脚蹬手按,竟于比垂直悬岩略有稍倾的陡岩上,以“灵猿蹿绝壁”的极为上乘的轻功身法蹿上华山而去。
  就连赵归真这等跻身绝流已久的道教武功高人,也看得目瞪口呆。
  古人形容华山,说它“远而望之若花状。”其实,二十世纪的一个名叫陈长芬的摄影家拍摄的一幅华山鸟瞰照片显示,华山主峰象一个略为下粗上收的大酒桶。而鹞子翻身景点下面的外凸巨型条状陡岩和巨灵脚外面的巨形条状陡岩,就象酒桶有了破洞贴上去的厚木板。它的倾斜度,在下部和中部基本上成正85°,落雁峰孝子峰一带上收角度还要缓一些。
  所以,常人心惊肉跳,视而晕眩的华山,在武功已达绝流者其实并不就是死绝之地。当代人以热兵器对敌,武器的技术先进程度,成了取胜的首要条件。而在枪战中,出枪射击的稳准狠和御枪避弹的种种体能姿势,都和古代冷兵器时期的体能功能技能训练是两码事。象“灵猿蹿绝壁”这种动功,今人肯定以为是侠文学小说家编的神话。可在古代,却是道教佛教高人在道佛相争为国教的斗争中以求克敌制胜的一种必需的武功修持。
  邓元超走后,赵归真便起身观看华阳洞中的环境。
  华阳洞不大,只有一间石室。赵归真起身观看华阳洞,其实他在洞口时就已看清楚了。这间长约四丈宽高约三丈的石室,成长方形,并无别的另室。只在石室的底部,有一尊高约三尺的坐台,大约是当年韦处玄练气用的。而在石室的右边石壁下,另有一张石桌,大约是他撰经和注经用的。有一个石凳。整个石室中,除了这三样东西,什么也没有了。大约韦处玄晚年结庐于华山东岭,其它东西全搬走了。
  赵归真大失所望。他得人太清仙的洞府,却什么奇遇也没有,他察看四壁,四壁空空,也不光滑。
  赵归真又去察看石桌石凳。石桌为兀型,桌脚是两礅石条,面上盖块半尺厚的石板。石板上下桌面均以掌力磨得极为光滑。石凳成长鼓型。
  赵归真将石桌石凳翻来覆去地查看,也没见记有什么文字。
  他再查看那打坐练气用的石礅。石礅是整个生在山体之上的,前左右三方空,下面和后面却与山体混为一体,也没什么秘密。
  赵归真叹了口气,走到洞口,盘膝坐下。
  华山为一座不规则的类似一个大酒桶的巨大花岗石断块整石山体。它比周围的崇山峻岭都高峻陡峭,而且与之毫不联结,它本身的存在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赵归真所坐的华阳洞口,面向南方,那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同样异常险陡的群山。由于那面群山都比华山低,从华阳洞望出去,就有了一片无限深邃的长空,长空下面的一片连绵无尽的峭壁险峰深沟巨壑,更使人容易产生一种超脱凡俗的精神思想的顿悟和升华。赵归真身为丹鼎派掌门,文事不深,却也不是泛泛之辈。他更因心中充满了对胡人佛教的仇恨,而有某种非凡的思想。任何一种精神状态的升华,都有一种特定的内容。赵归真的杀气凝结成一种深沉沉的不可解的仇恨,以至日后演化成古代史上最大的灭佛史案。
  他开始阅读邓元超给他的纸页,领略刘玄靖传给他的壁虎滑的下岩功和灵猿蹿绝壁的上岩绝顶轻功。
  以赵归真此时的绝流功力,要学会壁虎滑的下岩功和灵猿蹿的上岩功,那只是数日功夫的事。三日之后,他已学会了上岩和下岩的种种借力停身或在无力可借处运集真力吸附在绝壁上的多种法门,他开始窜上洞顶,在稍微有一点缓势的岩壁上练习起来。
  他先练习的是灵猿蹿的上岩功。这要容易些。他蹿上去,再以壁虎游墙功慢滑游下来。他可不敢骤然实练壁虎滑。壁虎游墙是以真力吸附在石壁上,用脚眼,臀部,手肘,手掌,手指借助石壁的些微凸凹之处慢慢移功。而壁虎滑则不同,慢滑者如放绳吊筐,快滑者如失物飞落,而在想停处说停就停。这等神功,岂是武林黑道的宵小们人户盗物的游墙功可比的?  所以,赵归真练好了灵猿蹿绝壁的上岩功后,壁虎滑的下岩功就选在吊绳旁边练习,因为万一下滑时运功不熟,收势不住,也可攀绳自救。
  壁虎游墙功是以背贴壁,一寸一寸地慢慢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而壁虎滑是专为直落绝壁所练的一种功法,可面贴,可靠背,但必须是以双掌运集特别强的吸力——如蚂蝗以吸盘叮吸在人体上吸血一般,扯也扯不脱——在需要停住的地方一下子附吸在绝壁上。如是法门精湛,还可从人体其它的几处大穴上运出极强的吸附之力。
  赵归真内力已入绝流,加之初练选在有点缓角的洞顶山体外面,自然一练就会。他练会之后,心中大喜,便以壁虎功横移出去,在一处几乎是笔直的山壁外,看准了下面百丈处有一棵华山壁松伸出去,便向下滑下去。他想的是,在笔直的绝壁上,如是收势不住,便可借松树停靠身子,再设法如灵猿一般蹿上来。
  也亏了他这胆气,使华阳子韦处玄的《采气歌》得以传世,使赵归真练成绝世神功。
  赵归真下滑时先练的是贴面下滑。他以真力使整个身子贴在岩壁上,真力一松,整个身子就滑落下绝壁而去。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下滑到二十丈时,赵归真只觉得落势加快,赵归真立即运出吸附神功,“叭”地一声,他的身子紧贴在了华山绝壁上。
  赵归真忍不住一声大叫:“好!”
  “好”字刚一叫出口,赵归真忽然呆住了,他的眼前,何来文字?是哪个人在这里写字?那个“逆”字以指力挖写在花岗岩的华山绝壁上,人石达一寸之深。草书,而且是狂草。
  赵归真调头一看,左边有四个字:“顺行成人。”
  他再向右边看:“逆行成仙。”
  字体是狂草,和华阳洞三个字一体成字。是韦处玄写在这里的?
  刹时间,赵归真心中充满了狂喜。他找到了韦处玄的《采气歌》!他找到了韦处玄的《采气歌》!
  传说当年韦处玄羽化归天前,对弟子说:“吾留《采气歌》一首,长短共二十八句,留于天地之间,待以有缘之人。”说完后便坐化了。
  韦处玄的弟子始终没有解破“天地之间”这四个字的含义。
  虚空为天,脚踏为地。天地之间——何为天地之间?是风?是树?是房舍殿字?是静止之物,还是行走之物?弟子们在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可就是没有哪一个弟子有本事到这华山绝壁的千丈悬岩外面的陡壁半腰来找。而且谁又能想得到在这绝壁上来找?
  赵归真蹿回洞,坐在洞中,心中狂喜难平,但却并不忙着去寻找。一是他太激动了,需要调整心理。二是万一韦处玄留字句在倒悬绝壁下面,他可没那神功去查看而不跌落下去。三是邓元超随时会来,被他碰上了可不方便。
  他要独占韦处玄的《采气歌》,自然是出自一种自私心理。
  刘玄靖邓元超等人那么看中他,为他效力,刘玄靖虽说是要利用赵归真去与佛门相斗,但毕竟别人连壁虎滑、灵猿蹿等绝功都传与他了,连华阳洞也指给他藏身了,也算够义气了。可赵归真一发现《采气歌》,却不交流,专秘于一己,实在是为了出人头地,异日称霸于世。仅此一点,赵归真便有满身硬气勇气胆气,却不能说是义气侠气,而只能归结邪气霸气!
  越二日,邓元超来了,给他送来了盐,火石火绒、药物、丹炉等一应物件。华山顶上的松林间多有野兽,松果。绝壁裂缝间还有灵药。山顶有水。赵归真便藏上十年八年,也没问题。
  邓元超又约定隔半年来一次。便离开了华山。
  邓元超走后,赵归真便开始在整个华山南绝壁寻找起来。
  他找了十数天,上蹿、下滑、平游,居然让他将韦处玄的《采气歌》长短句二十八句找齐全了。
  但这二十八句长短不一的《采气歌》,是散刻面积极大的高约六百丈、宽约几里的南绝壁之上,赵归真花了十数天时间收集回来,记于纸上,得将顺序理顺出来,才能参悟。参悟透了才能修炼。
  赵归真整整花了近二十天时间,才将二十八个句式理顺。
  然后又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参详,才算弄了个基本明白。
  韦处玄初到华山那一二年中,炼丹服砂,广采草木之药。修上清经法。而他最后成了太清洞仙。他的《采气歌》也是通篇不谈外丹,而述内丹。他开头两句总纲就唱:“性田种子,日月精气。顺行成人,逆行成仙。”这两句谈的是采气总法,赵归真明白。但他却弄不懂“逆行”二字的含义。后面二十六句均是守穴之法和搬运之法。唯这“逆行”二字,叫他大伤脑筋。
  中华气功,共分儒、释、道、武、医五大家。每一家之中,有许多门,许多派。练气上都有许多不同的专秘。但在呼吸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吸气时微微鼓腹,呼气时微微收腹。待内丹因得气而生成后,便以意念导引真气守穴或作特定的经脉搬运。
  通小周天时,一般都是运丹气经督脉上。道教称“进水”。再沿任脉下,称为“退符”。回到丹田为一次小周天搬运。
  赵归真先理解“逆行”二字为改任脉上督脉下。他试着去搬运真气,顿感不适,连忙停止。沉思了好多天,想得背都佝偻了,他心中怨韦处玄用字不准确,伸了一个懒腰——人伸懒腰时有吐气收腹者,有吸气收腹者,这纯属各人无意识的本能习惯或本能行为。赵归真坐在洞口沉思,想了一整天,水也没喝一口,腰背弓往前面,望着洞外的山峦,想得连呼吸都忘了,伸懒腰时便猛吸了一口气,反常而又必然地——收腹——谁知这一吸气收腹,顿感气达四肢百骸——赵归真一呆,顿时狂喜:原来“顺行成人,逆行成仙”是指采气时腹部脐内大板块的反常收腹与鼓腹!
  他原来不懂为什么后面二十六句搬运真气与真气守穴的法门不同于道家正宗功法,原来就是因为采气时的呼吸方式变了,搬运和守穴法门也与传统不同。
  赵归真开始依韦处玄的采气歌炼功,果然进境神速,练了一月后,便感内丹更加饱满。赵归真想,如能练成“黄帝九鼎神丹”,以丹药生内力,再以好功法炼化药力,则只需一两年,便可进王霸之流了。
  与此同时,赵归真开始升火炼丹。
  他将丹炉摆在洞中,那是文火,不会把洞熏黑,不会对华阳真人造成不敬。而取得丹药的第一次结晶状药母,则必须上山顶去炼,因为华阳洞中没有泥土。
  赵归真将一应物件备齐,装入一个大袋,夜间登上了华山顶上。他在一处密林中选了一处空地,将一定比例的硫磺和硝石粉末,与各种丹砂分三层依次装填人一个瓦罐中,然后将瓦罐埋人土中,罐口与四周的泥土保持水平。
  这一切弄好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