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姑娘不愁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远看和近看,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

“不了,老板,谢谢您。”李春儿朝那摊主道了谢,又笑着道:“万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手,最后却因为买不起,不得不放手,那还不如看看就好。”

“姑娘的想法还真是独特。”那摊主被她的说法给逗笑了,直觉得她很有趣。

见有几个穿着打扮漂亮的年轻小妇人朝这边走来,林氏拉了拉李春儿衣角,催促道:“妹妹,那我们走吧!”

“嗯。”李春儿收回视线,再次对着那摊主道谢,“老板,谢谢你。”

说完,就准备与林氏三人一起转身离开。

“姑娘不必客气。”那摊主朝她笑笑,对着她的背影道:“姑娘,我天天在这里摆摊,这手镯,如果姑娘真心喜欢,我便留着。等姑娘买得起的时候,就过来找我。”

李春儿脚步一顿,内心一阵感动,转身看着他,浅浅一笑,“不用了,东西都是卖给有缘人的,既然我与这手镯无缘,强留下来就没有意义了。”

说着,也不等那摊主反应,就跟上林氏三人的脚步离开。

那摊主摇了摇头,想了想,还是拿出一块手帕,把那淡绿色的翡翠手镯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

离开了那首饰摊子,李春儿四人就没有再看其他摊子上的首饰。

李春儿是无心再看,而林氏三人,则是因为她那一句‘万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手,最后却因为买不起,不得不放手,那还不如看看就好’深有感触。

现在在她们看来,自己喜欢却又买不起的东西,最好是看也不要看一眼,免得内心越发不舒坦。

一路上,四人也不再说话,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李春儿一直在观察着街道两边的酒楼,茶馆等情况,以便于为她今后的赚钱计划做打算。

突然,眼神瞥到左边一间叫‘聚文轩’的小楼,从那大开的门口望进去,只见里面整齐排列着很多案桌,每张案桌上都摆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个小小的香炉,有几张案桌前都坐了人,一个个挺直腰背,轻闭着双眼,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这场景,就点像是古代考场里的情形。

更令人奇怪的是,那门口贴着半副对联。

为什么说是半副对联,因为,那对联只有上联,没有下联。

看到这里,李春儿心中甚是疑惑,脚步也不由自主的朝聚文轩走去。

聚文轩,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为何门口却只贴半副对联?

021谁不心动

李春儿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实在不适合进聚文轩,便只是站在门口,抬头望向那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看到这上联,李春儿的双眼突的一亮。

见李春儿站在那里看着那上联若有所思,林氏走到她的身边,问道:“妹妹,你是不是觉得这门口的对联很奇怪?”

“嗯。”李春儿点点头,有些疑惑的看向她,“大嫂,你认识字吗?”

据她所知,村子里的妇人可都是不识字的。可听大嫂这口气,似乎是认识这上面的字,如果不认识字,怎么知道这是对联。

“妹妹可真会说笑,大嫂哪里会认识字,不过是听人说的,再说,这贴门口的,不是对联又是什么?”闻言,林氏笑了起来。

“那倒也是。”听她这说法,李春儿也忍不住笑了,接着又问道:“大嫂,你可知这聚文轩为何只贴上联,不贴下联?”

“妹妹第一次来镇上,怎么就知道这是有名的聚文轩,莫不是,妹妹识得上面的字?”林氏还没开口,刘氏就惊讶起来。

刘氏的话一出口,林氏和孙氏也是一脸吃惊的看着她。

妹妹怎么可能会识字。

随即一想,又觉得太过大惊小怪,这段时间,她们可是见识过妹妹的聪明,认识一些字也不奇怪。

不等李春儿回答,刘氏就接着说道:“我听你三哥说,这聚文轩是圣上亲封的三位大才子合开的,平日里,有很多文人雅士相聚在这里,互相交流。这门口经常会贴一些对联,但每一次都只有上联,至于下联,则是大家一起来猜。有时候,也会贴出一首诗,如果有人能做出一首比那更好的诗,就有彩头拿。这两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但最后必须得到那三位大才子中任意一人的通过,才会贴到这门口来。”

听刘氏这样一说,李春儿也大概猜到是怎么一回事。说白了,这不过是那些有钱的公子哥,文人雅士玩乐的一种方法而已。

为什么说是玩乐?

因为,做诗,对联,这可都是需要真材识学的,说是大家都可以,可这大家,也仅止于那些读过书的人,而且还必须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出的上联,做出的诗,最后必须得到三位大才子的肯定。那就是说,只有入得了三位大才子眼的诗与对联,才会出现在这门口,然后让一些人为了他们所定的彩头来参与这个游戏,只是,不知道那些人会不会付出代价。

但此刻的李春儿对这些不感兴趣,她唯一感兴趣的还是刘氏口中所说的彩头,“三嫂,那这拿出来的彩头是多少?”

“姑娘,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刘氏正想说话,不想,身后突然响起一道男声。

李春儿四人看去,见是一个四十岁不相上下的男人,一袭浅灰色的长袍,身上带着书卷气,颇有一股风流人士的味道。

不等李春儿开口,他就自顾自的为她解惑,“这彩头,可是每次都不一样。有的时候,会是几十两,有的时候,甚至是上百两。这次出来的对联,我估计那彩头已经达到上百两了。”

“这么多?”李春儿很惊讶,林氏三人更是瞪大了双眼。

上百两呀,她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而这只要把这副对联对出来,就可拿到上百两。

这样的事情,谁不心动?只可惜,她们大字都不识一个,哪里会对对联。

那中年男人把她们的吃惊看在眼里,再次道:“这也只是我的估计,据我所知,这对联已经贴出来快一个月了,嗯,今天好像是最后一天,如果还没有人对出来,就会换新的出来,而这彩头就归聚文轩所有。”

“可是,那彩头不就是聚文轩出的吗?”听到这里,李春儿又疑惑了。

“哈哈哈……姑娘想必是很少来这镇上,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中年男人仰头哈哈一笑,随即指着聚文轩里面那些还在冥思苦想的人道:“姑娘可知,那些坐那里的人,都是在想这副对子的下联。每一个人都有一柱香的思考时间,但这些人,都会事先由人登记好,交付一两银子方可坐在那里。我刚刚估计的上百两,都是这些想要尝试的人所交付的那一两银子堆积起来的。实际上,聚文轩给出的彩头只有十两银子。”

听完他的话,李春儿想了片刻才道:“大叔的意思是,聚文轩贴出对联,然后拿出十两银子做为彩头,期限为一个月。而每一个想要尝试对出下联的人,都要事先给出一两银子,如果对出了,就会拿走十一两,没有对出来,他所给出的那一两银子就会加入到那十两银子的彩头里面去,依此类推下去,彩头就会越积越多,最后那个能够对出下联的人,拿到的彩头就越多。而一个月之内,还无一人对出,那所有的彩头都只能归聚文轩。”

“姑娘很聪明,一点就通。”中年男人眼里闪过一抹赞赏。

对于他的赞赏,李春儿轻轻地笑了笑,道:“大叔这么清楚,想必是去尝试过。”

“唉,只可惜才华有限,哪能与圣上亲封的三大才子相较高下。”中年男人轻叹了一口气,朝李春儿四人摆摆手就离开了。

听他那语气,似乎有一种自嘲自叹的感觉。

李春儿想,可能是在考场上多次失意之后,才会如此。

林氏抬头看了一眼忽明忽暗的日头,朝着李春儿道:“妹妹,这些都不关我们的事,时间也不早了,咱们还要去绣品店拿绣样,赶紧走吧!”

“走吧!”李春儿放下捏荷包的手,内心叹了一口气,跟上她们的脚步。

要一两银子才能进去,她身上只有十文钱,就算是知道这下联,身上没有银子,估计那些人也不会让她进。

只是,与这么快就能得到上百两的机会擦肩而过,她还真是不甘心。

一路上,四人也没有在别的地方再停留,直接去了林氏三人常去的那家绣品店。

林氏一进去,就笑着对那老板说,“胡老板,我们来拿些绣样。”

见到她们,胡老板忙笑着道:“三位嫂子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来了,你们上次送过来的绣品,早就卖完了。我这正念叨着你们,你们就来了。”

要知道,在他这店里,卖得最好的就是这三位嫂子所绣出来的东西。

“胡老板也知道,前段时间家里正是农忙的时候,事情太多了,根本腾不出时间。”林氏一边笑着解释,一边和孙氏,刘氏两人去挑样式。

彼此寒暄了几句,胡老板就把视线落在了静静站在那里等着的李春儿身上,“姑娘,你不挑些样式回去?”

李春儿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自己,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抹浅笑,指了指已经挑好样式的林氏三人,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绣出来的东西,实在是见不了人,跟我三位嫂子可不能比。”

“姑娘还真是谦虚,有三位绣功如此好的嫂子,姑娘的绣功又能差得到哪里去?”与李春儿说话的同时,也不忘恭维一下林氏三人。

李春儿不说话了,只是笑了笑。

这事儿,她需要谦虚吗?

她根本就不会。

听胡老板这么一说,林氏三人均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也很开心,至少她们被人肯定了。

把挑好的样式拿给他看过之后,四人才笑着告辞。

今天出来,本就只是来拿绣样的,现在绣样拿到了,没有别的事情了,四人便往回走,准备去与李一元三人分开的地方等他们。

只是,在路过聚文轩的时候,李春儿再次停下了脚步。

这一路上,她怎么想,都觉得错过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可惜了。

不管行不行,凡事只有亲自尝试过才知道。

022自信满满

李春儿下定了决心,不顾林氏三人的劝阻,抬脚踏进了聚文轩。

她的进去,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因为那些人都在苦想着下联,毕竟是花了一两银子的。

只有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男人笑着迎了上来,在看到她的打扮与穿着时,先是一愣,随后扬起一抹招牌笑容,问道,“这位姑娘,可是要对外面贴着的对联?”

他家公子经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小看世间的每一人,兴许真正的高手就在民间。

以前,也有不少闺阁千金小姐来聚文轩,但她们每一个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以做诗,对对联的名义来见他家公子和另外两位公子罢了。所以,对于李春儿一个女子进来,掌柜的也不惊讶,唯一有些疑惑的就是,看她的打扮就是乡下的姑娘,而乡下姑娘来聚文轩,可是第一次。

倒不是他瞧不起乡下女子,而是据他所知,乡下女子都是只会女红,不会学识的。

李春儿没有错过他转瞬的变化,见他没有因为她的穿着与打扮而看不起她,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于是笑着问道:“不知掌柜的如何称呼?”

说实话,她身上没钱,却进这种地方,心里一点都不忐忑是假的。如果遇到那种瞧不起她们这些乡下人的人,那她也只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可现在,她没有在面前这个掌柜的身上看到那种鄙夷的目光,让她的心里不仅对等一下她要说的话又多了一分自信。

“敝人姓刘,不知姑娘芳名?”李春儿淡然自若的样子,让刘掌柜对她的第一印象突的加深,特别是她脸上淡淡的笑容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

“李春儿,刘掌柜叫我春儿就行。”对于女子不能随便透露姓名这一点,在李春儿这里是永远也行不通的,所以,她也不加隐瞒,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

听到她的名字,刘掌柜脑海一时闪过什么,认真想了想后,试探着问道:“春儿姑娘可是前段时间,清水村里那个敢于带着全家尝试水蜘蛛,不,是螃蟹的李春儿?”

“啊!”李春儿有些惊讶,随即淡淡的笑道:“想不到,我已经这么出名了。”

“果然,闻名不如一见,春儿姑娘一看就是与其他女子不同。”这么胆大的女子,当真是世间少见,刘掌柜内心是一阵佩服。

想到自家公子这段时间总说,想见见这位胆识异于常人的姑娘,顺便尝尝那螃蟹的味道,可是莫名去找人家姑娘,又觉得不合礼数,便一直拖延至今。却不曾想,这会儿人家姑娘自个儿登门了。

想到这里,刘掌柜就恨不得直接飞上二楼,告诉他家公子,他一直想见的姑娘此刻就在楼下。

对刘掌柜的夸赞,李春儿笑了笑,不可置否。

要说她胆识过人,说实话,她的胆子很小,不过是仗着自己是来自21世纪的优势,才会做出令这些古人认为胆大的事情。

她的名声大,她早已经猜到,也就不纠结于这件事情上。

想到自己进来这里的目的,于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刘掌柜,我刚刚在外面想了很久,突然想到一副下联,便抱着试试的心态进来了。这里的规矩我也清楚,只是,无奈我身上只有十文钱,便想着,能不能厚着脸皮让刘掌柜通融一下,一两银子先记着,等我对出下联,再从彩头里面扣。”

说这话时,李春儿虽然不好意思,但脸上却是挂着满满的自信。

所以,听到她的话,刘掌柜有些犹豫。

这先记账,再扣钱的事儿,他还真没有遇到过。可看李春儿脸上满满的自信,仿佛她想到的下联就一定能通过他家公子和另外两位公子那关,然后拿到最后彩头的样子,让他又不忍心拒绝。

看她的穿着打扮,不用想,也知道她家很穷,想必很是需要银子。要知道,这次的彩头,到目前为止,可是达到了两百二十两,这可是前所未有过的事情。

见他一脸的犹豫之色,李春儿也不急,只是静静的等着。

既然他有所犹豫,这事能与不能都有一半的可能性。

如果可以,她是很有自信,她的下联能够过关,拿到最后的彩头。因为这副对联,是她最熟悉,也是映象最深的。

当初,她也是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这副对联,对于普通话不怎么标准的她来说,念起来觉得格外拗口,于是就着这副对联念了无数遍,直到最后能一口气念出来的时候,才罢休。

就是因为这样,才让她对这副对联印象深刻得不能再深刻。

只是,不知今日能否因为她当初的一念执着,拿到她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无时无刻不想拥有的东西——银子。

当然,如果不可以,她也没什么损失,只是心里有些失望而已。

毕竟,这笔银子对她来说,就好比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春儿姑娘,这事儿,我还真没有遇到过,既然你这么自信,那就稍等片刻,待我上去问过我家公子之后,再给你答复。”刘掌柜最终还是不想让李春儿失望,便决定先上二楼问过自家公子。

“那就有劳刘掌柜了。”听到他这句话,李春儿很开心。

虽然她不清楚刘掌柜口中的公子究竟是谁,但她知道,肯定是三大才子中的一人。不知为什么,她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位公子一定会同意。

里面,李春儿和刘掌柜相谈甚欢。而外面,林氏,孙氏,刘氏三人却是急得嘴角冒泡。

“大嫂,你说,妹妹会不会让人给轰出来?”孙氏不时的朝着里面望去,脸上很是担心,不停的问着林氏。

“二嫂,妹妹已经进去那么久,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如果真是让人给轰出来,那早就被轰出来了。”相对于孙氏的担心,刘氏倒是要镇定一点,嘴上这么说,可内心还是在不停的打鼓。

“话是这么说,可是……”孙氏一想,也觉得她的话有些道理,可还是免不了为李春儿担忧。

“我看妹妹刚刚很有自信的样子,也许以她的聪明,还真能对出这下联。”作为大嫂,林氏倒是选择相信李春儿,但还是不时的朝里面望一眼。

“大嫂,不是说要对下联,要先自己出一两银子的吗?妹妹身上哪里有那么多的钱?就算妹妹能对出来,没有一两银子,别人也不会给她机会。”孙氏很快就想到了最重要的一点。

刘氏见她又要朝里面望去,一把拉住她,看了看四周不时指指点点的人,小声劝道:“二嫂,妹妹既然已经进去了,不管结果如何,只有等她出来才知道,我们在这里过多担心也是多余的,还是静静地等着好了。”

孙氏也发现四周异样的目光,脸皮薄的她一时红了脸,只得小声的道:“那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三人压下心里的担心,来到稍微离聚文轩门口远一点的地方,站在那里等着李春儿出来。

在刘掌柜上二楼请示他家公子的空档,李春儿也没有傻傻地在那里站着,脚步轻缓的来到一个空案桌前坐下,细细打量着面前的笔墨纸砚,以及放在案桌左上角的小香炉。

因为还有其他人在场冥思苦想,而他们的案桌上的小香炉里面都插有一柱香,所以,这大堂里面环绕着缕缕青烟,散发着淡淡的香味,仔细一闻,居然还有一股薄荷的味道。

薄荷香,可以用来提神醒脑。

看来,那传说中的三位大才子考虑得倒是设想周到。这些人就算是花上一两银子,最后却对不出下联,估计也没什么怨言。

毕竟,这都是自愿的,没有人逼迫。

想到此,李春儿轻柔的一笑。

023自愧不如

听了刘掌柜的请示,准备来见见李春儿的王锦程刚走到楼梯口,不想,就见到这一幕。

李春儿脸上轻柔的笑,一时迷了他的眼,只感觉有一阵春风拂来,整个人舒畅无比。

说实话,李春儿称不上漂亮,顶多只能算得上清秀。

可就是这样的她,让人有一种想要靠近的冲动。

“公子。”见王锦程盯着李春儿出神,身后的刘掌柜小声的提醒着。

“下去吧。”王锦程收回思绪,以及望向李春儿的视线,一身优雅的下楼。

在王锦程盯着自己瞧的时候,李春儿就发现了他,这会儿见他和刘掌柜一起往她这边走来,连忙起身,笑容淡淡的望着他们。

这时,刘掌柜上前一步,介绍道:“春儿姑娘,这就是我家公子——王锦程。”

“王公子好,今日来打扰,实在是不好意思。”李春儿学不来这个时代女子见到陌生男子就行礼的那一招,只是笑着向王锦程问好,并没有因为他出色的外表而失神。

“春儿姑娘不必客气,刚刚刘掌柜都与我说了。春儿姑娘的胆识与自信当真是令人佩服,这样的女子,实在是值得我们聚文轩开此先例。”李春儿没有向他拂礼,再次令王锦程有些意外,脸上的笑容也更深了。

见到身边那些还在想下联的人都把注意力投放到了他们这边,于是,再次道:“虽然我们聚文轩能为春儿姑娘开此先做答,再给钱的先例,但也不能坏了这里的规矩。春儿姑娘能对出这下联最好,万一春儿姑娘最终对不出来,或者对出来,而我这一关没有过,那先前欠的一两钱也得在三日之内归还。如果春儿姑娘同意,就让刘掌柜写上一张欠条,春儿姑娘再按个手印可好。”

他的话音一落,那一些竖着耳朵注意这边动静的人也纷纷点头。如此一来,这聚文轩也算是把先前的规矩稍微的改了一下,那些想要得到彩头,却又拿不出一两银子的人,都可以来尝试一下。就算最后得不到彩头,好歹也有三日的时间去筹得一两银子。

想到此,不仅暗道,不愧以三大才子为首的王公子。

如果,今日他因为一个乡下姑娘,坏了聚文轩一直以来的规矩,恐怕他们这些先出钱再做答的人,心中意见颇深。

他这样当着他们的面说了这番话,倒是让他们生不出什么意见。他们虽然都读了些书,可家里情况并不好,就是看着这次的彩头多,才会咬牙拿出一两银子来做答,希望碰碰运气,得到那些彩头。

只可惜,这次的对联比以往的都要难,任凭他们如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李春儿也猜到王锦程那些话是说给另外一些人听的,但他能因为她而开此先例,心中感激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有意见。为了以防他反悔,便急忙道:“总不能因为我而坏了聚文轩的规矩,还是王公子想得周到。”

这时,刘掌柜已经把欠条写好,连带着印盒递到了她面前。

李春儿接了过来,又朝着那些已经围了过来的人道:“各位,小女子也是因为突然想到一下联,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一下子拿不出一两银子,又不甘心就这样错过了机会,便想了一个先做答,再给钱的法子,最后厚着脸皮求了刘掌柜和王公子答应。不管我等一下说出的下联能否通过,都希望大家能够见证,欠下的一两银子,定当三日之内归还。”

说着,右手拇指就在印盒内重重的按了一下,然后在刘掌柜写好的欠条右下方按下一个清晰可见的拇指印。

欠条上的内容,大家看得真真切切,李春儿又当着他们的面按下手印,自然无人有意见,反而催着她快点把下联写出来。

“春儿姑娘,既然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你写出的下联,不如,就快点写出来让大家瞧瞧,也好让大家一起评评,免得到时候,有人说我徇私。”王锦程也是一脸的期待,因为外面贴着的上联是在他梦中出现的,这下联连他自己想了许久也想不出来,每次想出来的下联,都不理想。

于是,就想到贴在聚文轩门口,看有没有人能对得出来。

只可惜,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无一人能对得出来。现在看李春儿信心满满,很有把握的样子,不禁让他既担心,又期待。

“王公子说笑了。”王锦程的话,让大家略有些不好意思。

要知道,王锦程可是圣上亲封的大才子,就算他徇私,他们也不敢说出来。更何况,他并没有,而是一切当着他们的面进行,大大方方,光明磊落。

见大家比自己还要心急,李春儿也不扭捏,在她刚刚坐过的案桌前坐了下来。只是,心里不禁暗道,明明说过,以后说话,做事要低调,不成想,这次又弄得这么高调。

看来,她又要出名了。

拿起放在笔架上的毛笔,蘸了点墨汁,正准备落笔,手却在这个时候颤抖起来。

看着握着毛笔,不停抖动的手,李春儿囧了。

她怎么忘记,她根本不会写毛笔字,而且一握毛笔,手就会不受控制的颤抖。

看她这样,王锦程内心一阵焦急,以为她是因为紧张所致,忙笑着安慰道:“春儿姑娘,你别紧张,放松心情,手就不会抖。”

声音低沉,轻柔,令人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如果李春儿真的是因为紧张,听到他的安慰,肯定会放松心情。

问题是,她根本就不是因为紧张所致。

如此试了几次,手还是颤抖个不停,反而在洁白的宣纸上滴了好几滴墨汁,李春儿只得作罢。果断放下手中的毛笔,朝着大家微微一笑,然后起身走到王锦程面前,脸色囧红地道:“王公子,我不会写毛笔字。不如,我来念下联,你帮我代笔如何?”

王锦程一愣,他没想到会是这样。

随即笑着道:“能为春儿姑娘代笔,自是王某的荣幸。”

说罢,就在李春儿刚刚坐的案桌前,轻撩袍摆,优雅的坐下,执起她刚刚放下的毛笔,笑意盈盈的望着她。

见他准备好,李春儿压下内心的窘迫,清了清嗓子,温温的声音在大堂响起,“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话音落下的同时,王锦程也收了笔,一脸震惊的看着她。

其他人在听到她的下联时,也是双眼发亮,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她。

“妙,妙,妙,这下联,姑娘对得妙极了。”

“姑娘当真是好文采。”

……

本来,他们内心还很瞧不起李春儿这个乡下丫头,没想到,她的文采如此之好。他们绞尽脑汁想了快一柱香的时间,都没有想出一个字来,而她,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对出这样的绝佳之对。

听着大家发自内心的夸赞,以及王锦程在震惊的看了她一眼,迅速把上联一起写在纸上,拿在手里认真看着的时候,李春儿就知道,她过关了。

尽管内心雀跃不已,嘴上却是谦虚地说道:“让大家见笑了,我连字都不会写,哪里称得上有文采。只不过是我运气好,刚刚在门外看到这上联,再加上村子里住着的员外不少,脑子里灵光一闪,就突然想到了这下联,在各位与王公子面前卖弄了。”

想到自己想了一个多月,也无法对出下联,而李春儿只不过是看到上联,脑海中灵光一闪,就能想到如此绝佳的下联。王锦程不得不承认,果然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看来,他这个圣上亲封的大才子也不过如此。

思及此,迅速压下内心的震惊与自叹,放下手里写有对联的纸张,起身,朝着李春儿拱礼道:“春儿姑娘的文采,王某自愧不如。”

语气真挚,面容诚恳。

------题外话------

亲们,不好意思,明天有事要外出,可能有三天无法更新。这里,一次性奉上三章,请亲们笑纳!

愿这三天,收藏多多,留言多多!

说不定,回来有惊喜哦!

问惊喜是啥?

当然是加更喽!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024彩头到手

他突来的举动,让李春儿吓了一跳,连忙侧过身子,避过他自放身段的一礼,有些无措的道:“王公子,你这是做什么,你是圣上亲封的大才子,你的礼,我一个乡下丫头哪里受得起。今日之事,只是我误打误撞罢了,这下联,能否通过,还有待大家商议。”

“王某这一礼,春儿姑娘自当受得起。”王锦程笑着直起身子,他不是那种迂腐的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圣上亲封的大才子就骄傲无比,也不会自以为有了圣上的亲封,就觉得自己当真是个才子。

大才子,这三个字,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要知道,世界这么大,比他有才识的人不在少数。只是那些人没有他显赫的家世,没有机会在圣上面前表现罢了。

见他都如此说了,李春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朝他微微一笑。有心想要开口问他,她对出的下联能不能过关,可又不想让人知道她急切想要得到那彩头的心情,只得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着王锦程再次开口。

王锦程也如她的意,朝着那些拿着他刚刚写下的对联,凑在一起讨论不停的众人道:“各位,春儿姑娘刚说出的下联,你们也听到了。今日,王某就把这个决定权让给大家,如果大家觉得春儿姑娘的下联能够过关,王某便让她过关。”

闻言,李春儿有些郁闷。

虽然她是很有自信,她所对出的下联一定能过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