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管家婆-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薛蟠在什么地方,只知道旁边又一颗石头,众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薛蟠找到,薛蝌边流着泪,边抬了薛蟠回家。

薛宝钗见了“薛蟠”,又是好一顿痛哭,薛蝌和薛宝琴劝了半晌,才略略止住些悲痛,薛蝌道:“姐姐,大哥哥的事总是要告诉伯母知道,伯母这些天身子不愉,猛然听到这个噩耗,怕是支撑不住,还要姐姐多劝慰些,姐姐也不要伤心太过,保重身体为要。”

薛宝琴也在一旁劝着,薛宝钗强忍了悲痛,看薛蝌和薛宝琴两人脸上满是担忧之色,自己反倒说了些宽慰他们的话,等她把这个消息告诉薛姨妈之后,薛姨妈又是身子一软晕倒在地,薛宝钗忙让人请大夫,折腾半天,薛姨妈悠悠转醒,眼泪不停往下流,怎么劝都劝不住,薛宝琴还在边上着急,还是薛宝钗说:“妹妹,你不要劝了,妈心里难受,能哭出来也好过些,你和薛蝌兄弟先出去吧,我陪着妈,外面的事还要劳烦薛蝌帮着张罗起来。”

薛蝌忙答应了,拉着薛宝琴出去开始忙活,又是派人给亲朋好友送讣闻,又是布置灵堂,又是置办素服,薛家本来下人就少,更显得忙乱不堪,好在贾家知道消息后,派了不少人来帮忙,人手才充足些,薛宝钗见薛蝌诸事安排妥当,也就安心在里面陪着母亲。

却说贾宝玉在公主府挨了打,回到家祖母和母亲虽然都是让他好生休息,也疼惜他受了苦,却都说是他做事鲁莽,让他好生反省,贾政对他更没有好脸色,若不是贾母和王夫人拦着,只怕还要再打他一顿,因此他心中不乐,觉得没人能够理解他的心,身上有伤也不方便出门,每日只是闷闷不乐的在自己的院子里,或吟诗作对,或看些诸如《西厢》、《牡丹》之类的话本小说,或是帮着丫头们制胭脂水粉。

贾宝玉身上说是有伤,其实都是些皮外伤,略微上点药,养几天也就好了,公主府的侍卫们并没有下狠手,只是为给他点教训,只是贾母和王夫人心疼他,嚷嚷的好像贾宝玉要被人打死了一样,又命他只管在屋里养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受了多重的伤呢。因此上,贾探春三人刚送公主府回来,给贾母请过安之后,就约着过来看望贾宝玉。

贾宝玉正百无聊赖的靠在软榻上看丫头们嬉闹,听人报说探春三人过来,忙站起身迎出门去,探春看见,先说道:“二哥哥身上有伤,不在屋里躺着,出来做什么?快进去吧。”说着上前扶着贾宝玉进屋,史湘云和惜春在后面跟着。

贾宝玉笑道:“什么伤不伤的,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老祖宗心疼我,又怕老爷叫我,才让我在屋里休息的,妹妹们来了,我岂有躺着的理,自然是要出来迎一迎的。”

史湘云上下打量一番贾宝玉,见他除了脸上有一小块青紫之外,其余各处都完好无损,才笑着说:“二哥哥没事就好,我们听说你挨打,都着急的不得了呢。”

贾宝玉笑道:“我没事,就是这么长时间没见你们,整日在家也没人跟我玩儿,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我想着你们不会来,我过去找你们也是一样的,谁知道公主府上的人那么不讲道理,不但不让我进去,还动手打人,我倒没什么,就是怕你们在人家家里受委屈……”

史湘云忙说:“公主倒是好的,只是她家里人多,就有人仗势欺人,一般人家的人都不放眼里,二哥哥你这次吃了亏,以后也好长长记性才是,外面不讲理的人多着呢”

贾宝玉连连点头,惜春在一边听得不耐烦,看他们两个编排别人,深为不齿,有心嘲讽几句,又想起林黛玉的嘱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说:“二哥哥既然无事,我就不打扰二哥哥休息,改天再来看你。”说着,也不管贾宝玉在后面挽留,直接带着丫头走了。

探春忙笑道:“四丫头还是这么着,明明心里是关心你,想让你好生休息,怕打扰了你,偏要冷着脸说出来,倒像是在跟人生气一般,二哥哥,你也是深知的,别跟她计较。”

贾宝玉笑道:“嗯,我知道,四妹妹面上对人是冷了些,但心是好的,再者,都是自家姊妹们,我又有什么好计较的,三妹妹就是小心太过,这有什么”

探春说:“四妹妹就那么走了,我怕你面上不好过,好心劝你,被你这么一说,倒像是我的不是了,二哥哥,你偏心也不是这么个偏法儿吧,云丫头,你说是不是?”

史湘云就“咯咯”的笑,贾宝玉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说:“四妹妹不是年纪小么,咱们做兄姐的,就该让着她些,她有什么事,咱们能担待的多担待几分,这不是正理?”

探春笑道:“你这个人,平日一让你正经读书就头疼,偏这些歪理多的很,我是说不过你。”

史湘云也说:“当着姐妹们,二哥哥的道理自然是用不完的,只是一见了表叔的面,就成了耗子见了猫,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要是再考他的学问,就更不成个样子……”话犹未说完,自己就笑倒在榻上,众人也都跟着笑起来,贾宝玉作势要呵她的痒,嘴里说着:“好啊,几日不见,连我也编排上了,今儿不给你个厉害瞧瞧,你也不知道我的厉害”

史湘云被贾宝玉挠的在榻上滚来滚去,眼泪都笑了出来,连忙求饶,探春对他们如此嬉闹却有些看不过眼,只是这两个人,在这个家里都比她受宠,哪一个也不是她能管的,只得装看不见,等他二人自己闹够了,才说:“云丫头,咱们也来打扰二哥哥这么半天,他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也该让他歇着了,咱们先回去吧,等明儿再来看他。”

贾宝玉还想留人,史湘云也说该回去了,等明天再来看他,他这才作罢。探春和湘云两个走到门外,湘云忽然说:“宝姐姐也不知在家做什么呢,咱们去看看她吧”

探春看看天色,说:“今儿天也不早了,宝姐姐家里事情多,这个时候去不大合适,还是等明天比较好,我听说宝姐姐的堂兄弟也在,咱们冷不丁过去,他们也不知道,若是遇上了也不大好,不如先派个人过去说一声,咱们明儿再去,也显得正式些。”

湘云想想觉得有理,也就点头同意,探春忙让侍书带两个婆子过去传话,湘云自回贾母正房,探春回自己的院子,心里却一时不停的想着事情。史湘云和贾宝玉嬉闹,这也是常事,探春原本就已经见惯不怪了,对此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倒不是因为探春这个人不知道男女大妨,只是因为她从小见到的贾宝玉就是如此,众人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只是,在公主府住了两个月之后,探春的见识自然增长不少,她们住在公主府的园子里,闻香苑就没有进过男人,展飞和双胞胎是亲兄妹,见面也是规规矩矩的,并不曾动手动脚,而男子只要过了六岁,就要搬到外院另居,不会让他继续在内宅厮混,更不可能整日与丫头们玩耍。

见过这等规矩严整人家,再回来悄悄自己家,探春心里不可自已的升起一股悲哀。探春是个心气高的女子,在她心里,自己是被这个女儿身困住了,若是身为男子,她定要出去创一番事业出来,就是不能光宗耀祖,也要振兴家业,原本,探春对贾宝玉还有几分期望,毕竟在这一代男丁中,也就贾宝玉还算成器,只是现在是越看越失望,贾宝玉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面的事务一窍不通,指望他支撑家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贾探春虽然有几分见识,但终归只是一个整日养二门里面的千金小姐,她知道家里现在这样不行,但是却又找不到可行的方法,这让她更多几分焦虑,更加不好受。若是她也同其他人一样,只享受眼前,今朝有酒今朝醉,可能还会过得轻松些,但是她做不到,明知道家里有问题,却不去寻找解决方法,眼看着家族一天天衰败,却只能干着急,却什么也做不了,贾探春因此比别人更加难过。

第二百三十三章、有事要问

贾探春的悲哀就在于,她在一个众人皆醉的时候独自清醒着,对自己和自己家的未来充满忧虑,却无从改变,只剩下深深的无力感。

说来贾家养孩子的方式确实有问题,男孩子都养废了,上一代的贾赫昏庸,只知道一味贪花好色,虽然袭着爵,却从来不往经济仕途上用功,整日宅在家里;贾政平庸,能力不行,性格又古板,十几年间不过从从五品升到正五品,做官不行,也不会与人交际,平日交好的清客相公大多是阿谀奉承之徒;下一代的贾琏倒是有几分能力,却只喜欢银钱,不是做大事的料;贾宝玉又被教成一个毫无担当的巨型宝宝,万事不管;贾环就是个“冻猫子”,人物猥琐,品性也被生母教坏,不能指望;唯一一个可能会兴盛贾家的贾珠,偏又身子虚弱不堪,早早去了,他的儿子贾兰读书用功,人也不笨,只是年纪尚小,不知以后会如何。

荣府尚且如此,宁府的几个就更差劲些,贾敬是正经进士出身,却偏偏只爱炼丹问道,爵位也不袭,官也不做,事也不管,竟出家做了道士;贾珍无人管束,做什么事都由着性子来,整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更是好色下流,贾蓉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也学不了好,怪不得人说宁府除了门口的石狮子干净,就是家里的猫儿狗儿也不干净。

与贾家的男人们相比,贾家的女儿们出色是很出色,只可惜从未有人用心教养过:贾元春可以说是她们姊妹里面最出色的,虽然他们家因为祖上犯了错,被取消参加选秀的资格,但是同样可以与其他汉军旗家里联姻,总是对家里的助益,只可惜贾母和王夫人被富贵眯了眼,竟做手脚让贾元春入了包衣藉,小选入宫做了宫女;贾迎春因为是庶出,生母又早逝,奶嬷嬷都能欺负到她头上,养成她软弱的个性,贾探春虽然名义上养在嫡母身边,王夫人却从未对她用过心,加上一个不着调的生母,不成器的胞弟,让贾探春变得自尊又自卑,敏感且多心,一方面力持身份,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出身深以为耻,最小的贾惜春却早早看透家里的人情淡薄,变得冷心冷肺,更有看透世情的趋势。

贾元春年龄比下面几个姐妹大得多,因此与她们没什么交集,进宫前受的什么教育也未可知,但是迎春三人的教养明显是有问题的,三人的性格暂且不说,平日在家只是学些针线等事,要么就是看书消遣,迎春擅棋,探春好书,惜春喜画,正经该学的管家理事,竟没有一个学过一星半点。琴棋书画原也算是千金小姐该会的东西,贾家若是想培养几个才女,倒也说得过去,可是,姑娘们的这些爱好,竟然真的只是爱好,也没有专门的老师教她们,需要的材料更是没人给她们准备,所以,迎春手上没有棋谱,探春屋里少有字帖,惜春房内连画笔都不全,看来也不像是要培养才女的样子,是在让人看不明白这家是怎么教育下一代的。

身处在这个时代,身边有红楼里的人物,且能够亲自参与她们的生活,展颜和玄烨对贾家都多了几分关注,因为玄烨对朝政的管控得力,他本人又非常喜欢红楼的故事,且在这个时空里,贾家虽说是国公府,却早已没落,对朝廷的影响力很小,因此,玄烨原本还打算,若是贾家能出一两个可造之材,他也不介意让他们家重新兴盛起来,谁知道他家完全是朽木不可雕,贾政那家伙不通实务的很,做事只会得罪人,其他人更是烂泥扶不上墙,玄烨失望过后,也懒得管他家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展颜和玄烨的想法有所不同,在她看来,也就是贾家众人都不成器,若是他们都有雄心壮志,想要建功立业,对他家可能更不是什么好事。展颜曾经查过,贾家一门两公,这是满人刚入关时封的,同时还有吴三桂的三藩,外加孔有德的定南王,以及另外六个国公,在这里被并称“四王八公”,孔有德家后继无人,只剩下一个女儿孔四贞,被孝庄收为义女,封为和硕公主,三藩被平,八家国公的爵位一降再降,现在最高也不过三品将军而已。

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八公各家都韬光养晦才是上上之策,毕竟原先他们手上都是掌握的有兵力的人家,这种人最是被上位者忌讳,不过,据展颜所知,这八家素来交好,可能最开始确实只是装作无为的样子,心里还想着东山再起,但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时,子孙们大都真的变成碌碌无为的纨绔子弟,虽然不会再为当权者所忌,却也失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不过这些对于忙碌的玄烨来说,只是闲暇时分的消遣,他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且,由于前二十年的布局,现在的他就是想休息也休息不了,莫说是他,连他能信任的人都一样,每个人都被安排了许许多多的任务,有些甚至看起来颇为莫名其妙,有些虽然现在把一系列事情串联起来,能发现都是环环相扣,却仍有很多不知道是何用意,因此,朝中重臣对皇上的敬畏越发深重,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永远揣摩不出这一位下一步会做什么。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忧虑,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烦的事情是天大的事,不管是玄烨操心天灾人祸,还是贾探春烦心家中诸事。

探春与湘云分别后,本想回自己房内,但是王夫人的丫头彩霞却过来传话:“姑娘,太太说让你过去一趟,找你有事呢。”探春忙笑问:“我刚去给太太请过安,怎么又叫我?姐姐你可知道叫我有什么事?”彩霞说:“不知道呢,姑娘还是快些随我过去的好,刚才周瑞家的进屋,太太就让我们都在外面守着,也不知道她跟太太说了什么,太太就让我来请姑娘,我看太太脸色不大好呢,姑娘也小心些。”彩霞小声通风报信。

探春承情,忙从手上取下来一个金戒指塞给彩霞,悄声说:“多谢姐姐了,我这就随你过去。”彩霞忙把戒指塞到袖子里,笑道:“姑娘客气,我隐约听见太太说什么‘宝玉挨打’的话,怕是为了前儿的事,指不定是谁又在太太跟前下的火,姑娘心里可有数?”

探春叹口气,说:“我能有什么数,不过是太太问什么,我回什么,那起子小人就喜欢在背后调三窝四,见不得人好,太太心善,听到什么都当是真的,我少不得仔细跟太太分说分说。”

探春其实并不喜欢彩霞,觉得这个丫头的手不大干净,有时会偷拿王夫人屋里的东西给贾环,还会泄露主人的事自己得利,就好比刚才,她也不是因为对探春好才告诉探春消息,多半还是探春给的那个金戒指的功劳。不由得,探春又想起公主府上的下人们,不管怎么讨好,主人家的事是一点都不会往外说,薛宝钗当初使出“乾坤一掷”大法,每个丫头都收了不少好处,却没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这事儿探春也是知道的,她也是那时才见识到,什么才叫“治家严谨”,公主府的下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个人都非常清楚,更没有奴才比主子派头大的,哪怕是大总管,在一岁多的小格格跟前,照样是奴才,她先前还不解,后来听黛玉说了才知道,这才是大家子该有的规矩,不管到什么时候,主就是主,奴就是奴,小主子对父母尊长身边的奴才们尊重,那是尊重父母尊长,奴才们却不该仗着资格老就不把小主子们放在眼里。回过头再看看贾家的奴才们,探春只觉得满心不舒服。

眼前的彩霞是王夫人跟前的一等丫鬟,也可以称得上王夫人的心腹,却可以为一点金银俗物,就把王夫人的话泄露出去,没有一点忠诚的概念,再一点,她长的一般,入不了喜欢美人的贾宝玉的眼,就在贾环身上做功夫,企图用些小恩小惠笼络贾环,巴望着日后也能做个姨娘,这让探春对她更加看不顺眼。当然,探春对彩霞的看法带着很强的个人观感,并不客观公正,毕竟她再不喜欢贾环,贾环也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自然见不得贾环跟个丫头混到一处。

探春一边在心里腹诽着彩霞,面上却仍是笑意盎然的,两人边说边往王夫人的屋子里走,刚走进王夫人的院子,就看到赵姨娘站在王夫人正房门外,看到探春过来,忙给她打帘子,嘴里还殷勤的搭话,探春不耐烦,走快两步进屋,先冲王夫人行礼道:“太太叫我可是有事?”

赵姨娘碰了个软钉子,讪讪的退到一边,王夫人坐在上首,脸上带着笑,先让探春起来,又让了座,自己才说道:“探丫头,我问你,前几日宝玉到公主府的事儿,你可知道?”

第二百三十四章、进宫经过

探春小心的抬头看了一眼王夫人,只见她眼观鼻鼻观心,端坐在上首,手里端着茶盏,嘴角虽带着笑,眼中却一片冰冷,探春心下一寒,忙垂下眼眸,说:“太太说的可是二哥哥去公主府的事?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公主府门禁森严,外面的动静传不到内宅里面去,还是后来公主府的格格们说起,我和四妹妹我们才知道,有人在公主府门前闹事,但却并不知那人就是二哥哥,直到家里派人过去才听说个大概,忙就跟着家里人回来,刚去看过二哥哥。”

王夫人听了,半晌不言语,也不接话,就这么晾着探春,探春也不急不躁,只管坐着,良久之后,王夫人才开口道:“这件事你不知道也就罢了,我再问你,走之前我交代你的事情办得如何?这两个月时间,你总能找到机会的吧?”

房内人多口杂,探春就不肯说,王夫人也不是真的木头,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一使眼色,周瑞家的就带着众人退下,把空间留给她们说悄悄话,王夫人又催问一遍,探春才道:“太太的吩咐,我不敢不从,自从进了公主府,就天天想着怎么开口提这件事,只是太太也知道,公主金尊玉贵,并不好接近,我们进了公主府,直接被安排在园子里住着,轻易见不到公主的面,我又笨,想不出什么好主意,还是宝姐姐做事稳妥,每天早上都去给公主请安,我也跟着学,这才每天能见公主一次。”

王夫人皱皱眉,说:“我知道事情不好办,难为你了。……后来呢?”

探春接着说道:“公主平日事情繁忙,并不怎么理我们,公主有一个一岁多的小格格,我就每天陪小格格玩儿,时间久了,公主看我对小格格上心,就让我有空儿时帮着带带小格格,也会跟我说几句话,有一次闲谈时,公主说起咱们家的女孩儿们,我才有机会顺势提起大姐姐,只说大姐姐进宫十余年,家里人非常挂念,公主问大姐姐今年几岁,在哪个宫里做事,我只知道大姐姐的年龄,她在哪个宫里,这种事我也不知道,只好实话实说,公主说,宫里的宫女服役是有规定的,以前是三十岁才能出宫,当今仁慈,该为二十五岁,大姐姐年龄也差不多了,让家里人再耐心等上一两年,大姐姐就能出宫与家人团聚……”

“公主真是这么说的?就没说你大姐姐有留在宫里的机会么?”王夫人急忙问道。

探春说:“是,公主是这么说的,至于大姐姐能不能留在宫里,我虽有心问,却不敢开口,就怕其中有什么不妥之处,反倒给大姐姐招祸。后来我曾问过林姐姐,林姐姐说,宫里有很多忌讳,大姐姐若是只想等年龄到了平安出宫,自然无事,但若是别有打算,恐怕就不好说了,宫里每年扔到化人场的宫女不计其数。我听得只觉得害怕,又问林姐姐,公主那么得宠,就不能给大姐姐说几句好话么,林姐姐说,她也曾问过公主类似的问题,公主告诉她说,后宫的事,往小了说,是她哥哥房里的事,她一个做妹妹的没有插手的余地,往大了说,那就关系着朝政,她更不能逾越,她能做的,也就是把大姐姐讨到公主府上,然后在包衣里面给大姐姐找一个夫婿,别的她也管不了。”

王夫人失神片刻,又打起精神说:“既然没有做人上人的希望,能早日出宫也是好的,这几年虽说女子们出阁的年龄往后推了两三年,二十五岁的姑娘也不好找人家,既然公主能帮这个忙,你怎么就没有求一求公主,早日把你大姐姐接出来?”贾元春毕竟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在追求名利无望时,王夫人总归还有几分爱女之情。

探春说道:“我何尝不想大姐姐早日回家团聚,只是林姐姐说,以前老太太也曾让她问过公主,她把公主的话告诉老太太时,老太太并不愿意,只好把这事搁在那儿,出门前太太交代的也只是怎么求公主帮忙,别的我也不敢自作主张,想往家里送信,问问太太是什么主意,偏家里没一个人过来,公主府的下人我又使唤不了,为此我还很是发愁几天,后来公主看我有心事,问我怎么回事,我借机说想见一见大姐姐,求了公主帮忙,我想着,若是能见到大姐姐的面,问问大姐姐自己的心意,岂不是更好?”

王夫人再次打断探春的话,急问:“怎么样?公主答应了吗?你有没有见到你大姐姐?”

探春微笑着说:“公主答应了,在她进宫请安时,就带了我同去,只是进了宫之后,因为不知道大姐姐在哪个宫里,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大姐姐,原来大姐姐在长春宫,公主跟皇贵妃说了之后,就有人带我去长春宫见大姐姐。大姐姐在长春宫是二等宫女,平时做的就是打扫房间的事,我去的时候,她正拿着抹布……”

一语尚未说完,王夫人就叫一声“我的儿,可苦了你了”探春忙止了话,等王夫人拿手帕拭过眼角,重新恢复平静之后,才接着说:“莫说太太听了心疼,当时我见了都直掉眼泪,被领着我去的姑姑教训一顿,说是宫里不准哭,犯忌讳,我才忙擦了眼泪,那姑姑又对长春宫里的管事姑姑说了我来的目的,这才得以和大姐姐单独说了会儿话。大姐姐进宫时,我才两三岁,还不大认人,大姐姐却一眼就认出我来,问我是不是三丫头,我说是,大姐姐就红了眼圈,说十几年没见过家里人了,我只觉得满心的话都说不出来,大姐姐就拉着我的手,问家里人怎么样,老太太身子如何,老爷和太太怎么样,宝玉是不是用功读书,我一一答了,大姐姐听说家里人都好,就笑着说她也好,让家里人不用记挂她,好歹再过一两年就能出来了,我问大姐姐在宫里有没有受委屈,大姐姐说,定嫔娘娘性子温和恬淡,对下人和气,并不曾受什么委屈,再问几句,大姐姐就什么也不肯多说,只说一切都好,只盼着早日和家人团聚等语,我还想再说些什么,就有人来催,虽然满心不舍,也只好跟着回到公主身边。”

探春说完她和元春见面的经过,王夫人的眼泪早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往下掉,探春忙劝道:“太太莫要伤心,大姐姐在宫里一直记挂着太太,要是知道您为她伤心难过,大姐姐岂不是也要跟着难过?就是二哥哥知道,心里也不好受,太太就是为了宝玉,也该保重些才是。”

王夫人又哭了一阵,才渐渐收了泪,拉着探春的手说:“三丫头,你让我怎么能不伤心不是我说,咱们家这二年不能跟以前比,当初你大姐姐在家时,那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身边单是大丫头就有四个,什么事用她亲自动手?原指望送她进宫,能有个好前程,谁想到竟是这般结果早知道如此,说什么我也不会把她送进去……”

探春也陪着撒了几滴泪,说道:“太太既如此想,也该跟老太太说一说,林姐姐在公主跟前颇有几分体面,让她再求一求公主,咱们早日把大姐姐接回家,您看如何?”

王夫人想了想,说:“老太太年纪大了,这些事就不要让她老人家操心了,三丫头,你好歹也在公主府上住了那么久,想个法子给林丫头递个口信,让她把这件事办了也就是了,等你大姐姐回来,再去跟老太太说也不迟。”

探春垂下眼帘,低声答“是”,王夫人这才让她出去,探春边走,边在心里暗叹,觉得王夫人太过想当然,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她们求林姐姐办事,怎么在她看来,林姐姐就该像个使唤丫头一样,她招呼一声,人家就该任劳任怨的为她跑腿?而且,不让老太太知道,直接来个先斩后奏,若是老太太日后生气,谁来替她承担?难不成还要把事情推到林姐姐头上,说是林姐姐自作主张不成?还是要怪她这个孙女不把老祖宗放眼里?探春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认为不能只听王夫人的话,她确实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探丫头,你过来我跟你说几句话”探春正想得出神,猛然听到好像有人叫自己,抬头一看,赵姨娘正在她自己门口冲她招手,探春本不想过去,但看赵姨娘的架势,她若是不去,指不定要做出什么来,只得移步到赵姨娘屋里,不耐烦的问:“你要说什么?”

赵姨娘左右看了看,见无人经过,忙把丫头赶出去,把门掩上,亲自把炕头的箱子开了,从里面拿出几张纸来,兴兴头头的塞到贾探春手里,说:“这些你先拿着,下次去公主府时,活动活动,给你兄弟环儿谋个差事……”

第二百三十五章、心思流转

探春一直知道赵姨娘糊涂拎不清,却没想到会异想天开到这种地步,当下被她几句话气的说不出话来,赵姨娘还只管唠叨,又说探春发达了也该提携提携兄弟,又说探春是个没心没肺的,从她肠子里爬出来的,倒把别人看的比她还重,探春不想跟她理论,也不耐烦听她罗嗦,抬脚就想往外走,赵姨娘一把拉住,说道:“成不成的,姑娘也该给句准话,你这样一句话不说抬脚就走,是个什么意思?我知道姑娘看不上我,可是姑娘也别忘了,不管怎么说,我都是你亲娘,环儿是你亲弟弟你不顾念我我不恼,可是你一点也不顾念环儿,由不得人不生气你眼里心里只把宝玉当做哥哥,也不想想,人家心里有没有你这个妹妹老鸹专拣旺地儿飞,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你再巴结太太,也不过是个庶出的……”

出身一直是探春最大的心病,听了赵姨娘这扎肺管子的几句话,当场掉下泪来,又不想赵姨娘看见,忙转过身拭了,赵姨娘还在不管不顾的絮叨,探春平稳情绪,微微提高声音说:“姨娘少说几句吧我也不知道姨娘从哪儿听来的糊涂话,拉着我说这半晌。姨娘有心替环儿着想,不如教导环儿好生读书,日后也好考取功名,找我有什么用?姨娘难道不知道,我在家里是万事做不得主的?还有那些求公主的话,姨娘以后莫要再提”

赵姨娘不满道:“为什么不能提?若是你说不上话也就罢了,明明你在公主跟前有几分体面,不过是帮环儿说几句好话,你就这么推三阻四的,我还说不得了”

探春心想不把话说清楚,姨娘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来,因而说道:“我说姨娘糊涂,姨娘你也不想想,公主是什么身份地位,我又是个什么人物,怎么就在公主跟前又体面了?不过是看在林姐姐的面子上,让我们几个过去给林姐姐做个伴,平日里连公主的面都难见到,话也没说过几句,就是跟公主说了,公主会同意?再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