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而有这次病倒,多现成的借口。
一个多月,刨去路上来回的时日,在江南也就二十天左右,竟就这样缺人服侍不成?且就算要女人,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抬姨娘,随手收用个把丫头实在是平常的很,此事必是另有蹊跷的。
要弄清楚这件事,首先得知道陈颐安当时为了什么事情去江南,还得知道这个方姨娘的娘家是哪一家,知道了这两件事,想必能猜个□不离十。
只可惜,这两件事,翡翠这丫头都不知道。
翡翠只是说:“大爷带了方姨娘回来,夫人是很不高兴的,后来还是大爷让丫头们都出去,自己在房里和夫人说了半晌话,夫人才答应摆酒的,那天晚上还特意到我们屋里来坐了一阵子,还赏了您不少东西呢。”
原来是这样!
郑明珠心中有了点底,这方姨娘的来历只怕并非一个普通妾室这样简单,大概不外乎两个来历,某种投名状,或是代表某种利益。
而这次,气病了郑明珠的,正是方姨娘!
郑明珠嫁过来快也有一年多了,还没有喜,但陈家是正经人家,身份又高,并没有急着让妾室生儿育女,依然是喝着避子汤的,按理,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到第三年上,郑明珠依然没有动静,才会停了妾室的药。
但偏偏这方姨娘竟就突然了诊出了喜脉。
原本的郑明珠听到信儿,当时就气的晕了过去,一病不起。
郑明珠怔了一会儿,原来,自己竟然是这样到的这里。
翡翠极为不忿,在黑暗里说:“必是方姨娘私自停了药,那日还在大爷跟前哭她也次次都吃了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郑明珠回过神来,却是微微一笑,方姨娘身份这样特殊,这怀孕也不知道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背后的意思,可是,不管是谁的意思,陈颐安都不见得容得下。
若是方姨娘自己的意思,这样自作主张,得罪的岂止是陈颐安?她身后的人也必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她如此不听话,而且陈颐安信不信她是自作主张还两说呢。
若是她背后的人的意思,陈颐安又岂能挨打不还手,容别人插手他陈家的事?让这样身份敏感的妾室生下他的长子或是长女?
郑明珠迅速的就想清楚了利弊,不由苦笑,这件事郑明珠根本就没有生气的必要,她只需要稳坐看戏就足够了,方姨娘根本就别想生出这个孩子来,甚至她的命保得住保不住还不一定呢。
原本的郑明珠想不明白这一节,却是成就了自己……
世事莫测,她再次有了这感叹。
这件事往深了想,对她其实真不是坏事啊,不过既然已经病了,不妨做的更委屈一点,陈颐安作为丈夫,总得有点表示才对。
弄明白了这些事情,见也是下半夜了,这才朦胧睡去。
第二日还在朦胧中,便听得外头院子里很是嘈杂,郑明珠睁开眼来,玛瑙掀了帘子进来说:“少夫人,杨姨娘和方姨娘来给少夫人请安了。”
郑明珠眨眨眼,想到自己成为郑明珠,这已经是第五天上头了,这两个姨娘却是第一次来请安,果然,原本的郑明珠辖制妾室上也是十分软弱无力的。
至于为什么今天来了,郑明珠转转念头就知道了,昨晚陈颐安来看了她,今天两个姨娘就来了。
反正还病着,郑明珠就不想怎么打扮了,只是叫玛瑙服侍她穿了件红底十样锦妆花缎面小袄儿,挽了挽头发,靠在一个大靠枕上,就叫姨娘们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杨姨娘,她长的端庄秀丽,细长眼睛,一头乌油油的秀发,只简单的插着一对如意银簪,穿了件石青色素面织锦褙子,白云纹绫缎裙,石青缎面绣鞋。
后面比杨姨娘略矮的是方姨娘,她身量娇小,是南方人的身材相貌,生的极为妩媚,眼尾斜飞,波光潋滟,嘴角一对深深的酒窝,她只穿了件莲青色素面通袖袄,月白色裙子,两个姨娘打扮都很素净,想必是因为主母病着的缘故。
姨娘们行了礼,郑明珠特别多看了方姨娘两眼,她腰身还小,显然是月份还轻的缘故,看不出怀孕的样子,她本来年轻,又容光焕发,看起来分外艳丽。
郑明珠倚在靠枕上,吩咐丫头:“给两位姨娘设个座儿。”
方姨娘和杨姨娘都忙说:“姐姐跟前,哪有我们的座儿。”
郑明珠说:“坐着也无妨,且方姨娘是双身子的人,现在月份又轻,越发要小心。”
要怎么处置方姨娘是陈颐安的事,她不想在陈颐安决定之前就弄出事来,现在他们夫妻情分已经很淡了,要更加小心才是。
两人这才蹲身谢了,坐了下来。
方姨娘笑着说:“那日大爷说姐姐病了,吓了妾身一大跳,本想立即来看姐姐的,大爷却说怕扰了姐姐烦心,越发连请安伺候都免了,幸而昨日听大爷说姐姐好些了,今日才敢过来请安。”
她的声音又轻又脆,带着点志得意满,一口一个大爷,笑的酒窝深深的,把那种得宠的行径描绘得淋漓尽致。
郑明珠心中好笑,并不恼怒,只是说:“亏的大爷体恤,我也没什么大碍,就是精神不好,不耐烦见人,如今静静的养了些时日,就好多了。”
方姨娘笑道:“姐姐好了,才是我们的福气。”
郑明珠看了杨姨娘一眼,见她并不着声,只安静坐着,不过既然陈颐安免了她们的请安,她也跟着方姨娘来了,那自然也是有考虑的,只不过如今看来这位的心思倒是深的多,转念一想,也对,老太君出自寿宁侯府,这位杨姨娘虽是旁枝庶女,却也是正经小姐出身,如今甘愿做妾,总是有点心思的。
而且老太太娘家的姑娘,就算做妾,也比别的妾室有体面。
有点心思才正常。
不过既然她没有任何表现,郑明珠更不会有动静,她是正室,身份背景天然占了优势,犯不着对一个妾室如临大敌。
杨姨娘不怎么说话,方姨娘也并不为怪,似乎很习惯,自己笑语盈盈的,杨姨娘只是很简单的附和一两句,场面倒也不冷清,郑明珠心想,看来这是以往的常态了。
又坐了一盏茶时分,郑明珠便说倦了,两个姨娘连忙告退,郑明珠点头,这次会面她从头到尾都是淡淡的,既不亲热也不恼怒,微微笑着听她们说话,还叮嘱了方姨娘要注意身子。
走的时候,郑明珠注意到方姨娘似乎有点失望的样子,是觉得没看到自己的笑话?还是因为自己没有恼怒的给她好看?
她倒是真把自己当了个人物,郑明珠心中对她其实只有怜悯,这世上糊涂的人可不止一个。
☆、7继母
虽然已经身体已经无碍,郑明珠还是又在自己屋子里静养了两日,郑明珠把自己来到这里见过的人和事在心中细细的想了一遍,更想着自己的未来。
她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也更无法猜想她今后上苍又是怎么安排,只是她是郑明珠一天,她就要为自己争取一天,豪门贵女的生活有时候会比平民有更多危机和陷阱,只是如今的自己不得而知危险会来自何处,所以,缩在自己的院子里过日子,是目前最为妥当的做法。
而这恰恰也是最容易解决的,收拾了顾妈妈,换一批丫头,握住那份嫁妆,就能平静的过下去。
郑明珠想的清楚了,又歇了一天,“病”就好了。
她知道陈夫人每天卯正三刻起床,辰初开始安排当天的要紧事,辰正三刻吃早饭,早饭后管事媳妇嬷嬷过来回事,是以一大早就起来,赶在辰正三刻前到了荣安堂。
陈夫人见了她,便笑道:“怎么这么早过来了,身子如何,可吃的消?”
郑明珠行了礼,立在一边服侍陈夫人喝茶,笑道:“媳妇已经好了,怕母亲挂念,早些过来请安,母亲好放心。”
陈夫人便叫她坐下,郑明珠推辞,陈夫人笑道:“你嫁过来的第二天我便说过了,不用你立规矩,咱们家一向这样,太夫人待我就宽厚,总是说,有孝心不在这上头,家里头丫头这么多,哪用自己媳妇伺候呢?咱们家不是那起子小门小户,媳妇不用教也是懂规矩的。我这是有样学样,总不会错的。”
郑明珠这才坐下来,笑道:“母亲一向拿媳妇当自己女孩儿疼,我这嫁过来,比在娘家过的还舒服呢。”
说了一会儿话,几位小姐都过来了,大小姐陈颐宽,二小姐陈颐雅,三小姐陈颐娴,四小姐陈颐贞,五小姐陈颐敏,另外还有一个六小姐陈颐兰年龄还小,尚跟着生母吃奶,没有过来,姑嫂见了礼,很快丫头紫香过来请到东厢房用早饭,郑明珠忙扶了陈夫人过去,又亲自端了羹汤,给小姐们布了菜,服侍陈夫人吃饭,陈夫人笑道:“你吃过了没有?都说了,很不用你伺候。”
郑明珠笑道:“因才好些,大夫嘱咐要吃的清淡,就叫小厨房熬了清粥,吃了才过来的。”
丫头早有眼色的给郑明珠奉了茶来,陈夫人说:“一大早就吃茶不好,昨儿不是新得了杏子露?给少夫人一盅,又甜又香,润肺养颜,女孩子吃最好了,等会儿你也带一瓶子回去。只要一勺子就够兑一盅了,每天早上吃一次,比燕窝还强呢。”
郑明珠谢了,这才坐到了一边,那杏子露果然香甜,她慢慢缀着,细细的打量几个小姐,她已经知道她们的名字排行,根据座次也能分得出人来,此时正好记住了,免得单独见面分不清是几小姐。
几位小姐都是容颜秀美,大小姐陈颐宽今年年底就要满十五了,婚期也定在了明年初,五小姐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样子,长的秀气,此时安安静静的吃着早饭,并不东张西望。
郑明珠看了几眼,最细细打量的便是唯一的嫡出小姐陈颐娴。
越是高门,嫡庶之间便越是天渊之别,陈颐娴在衣着打扮上与其他几位小姐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气度举止却隐隐高出一头,几位小姐坐在一起,眼光自然而然就会落在陈颐娴身上。
郑明珠打量了一阵子,这才敛目低头,高门贵女教养多是好的,便是嫡女骄傲些,总是要出嫁的,且娴姐儿也十三了,最多两三年便要出阁,平日里只管笼络忍让她便是了。
吃过了早饭,几位小姐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闲话,便都告辞回了自己的院子,郑明珠这才提出来,想要回一趟娘家:“因病了些日子,父亲哥哥太太嫂嫂都担心,几次打发人来看了,如今好了,想回去说一声儿。”
陈夫人笑道:“这是正理,你便回去吧,赶在晚饭前回来就是了。”
一边拿了对牌叫管事媳妇去安排少夫人出门的马车,又叫人开箱子拿了些缎子并首饰,人参燕窝之类,叫郑明珠带给亲家母和嫂嫂。
郑明珠谢过了陈夫人,回了甘兰院,让顾妈妈和玲珑玛瑙跟着自己回娘家。
郑明珠在安国公府进门的大院子里下了马车,换了轿子,轿子抬到正房院子门口放下来,郑明珠扶着丫头的手下轿,抬头就打量了一眼,这正房是三进的,正屋在最后一进,旁边四间耳房,院子铺的青条石,只台阶边上种着两棵树,安国公府气派非凡,绵延数百载的大族,自是不同。
刚下轿,已经有人迎了出来。
大约二十出头的一个妇人,容颜清丽,一双丹凤眼极清亮,她挽着堕马髻,乌油油的发间插着一只丹凤衔珠金钗,垂下的那颗大珠子约有拇指大,光润青华。
她的身后跟着四五个穿着遍地锦裙子的丫头,笑容温婉:“妹妹回来了,快进来坐,太太念了这半日了。”
郑明珠见过这个妇人,这是郑明珠同胞兄长郑明玉的嫡妻,她的嫂子郑林氏。
林氏出身不算顶高,是已致仕的林阁老的嫡长孙女,文官不同勋贵,没有爵位,在位时风光无限,一旦退下来就差了许多。
林家虽也是大族,但林阁老却不是嫡支,且他的儿子比起林阁老来却是不如,如今还没有一个任三品以上大员,是以林阁老致仕后,林家就退了一射之地,韬光养晦起来。
只不过东宁林家,到底是大族,书香清贵,名声却是极好。
当年安国公府给郑明玉说亲,自是极为慎重,今上本想让郑明玉娶郡主,却让国公爷给婉辞了,转而挑了林氏。
多少人都难以理解,若无意外,安国公府世子稳稳便是郑明玉的,他本就是元配嫡子,舅舅是亲王,生来又聪颖上进,国公爷极为看重,十岁起就带在外书房亲自教养。
且郑明玉容貌酷肖乃父,生的高大英挺,容貌虽不是十分英俊,但胜在行动间英气勃勃,那种极致的男儿气概,竟是世间难得一见。
是以郑明玉名声在外,在帝都也是排的上名号的贵胄公子,实在是极好的女婿人选。
认真说来,林氏女便是高嫁了。
郑明珠也就大概知道这一点,她不知道原本和林氏的关系如何,只是揣测,林氏身为林阁老嫡长孙女,应是精心教养过的,妇德想必是好的,加上她是高嫁,在夫家自会小心翼翼,姑奶奶在娘家是娇客,又是丈夫唯一的同胞妹子,应是笼络的对象,等闲不会得罪。
郑明珠性子懦弱,就算糊涂一点,要为难嫂子,只要不过于出格了,想来也不会有多大仇怨。
她也实在干不出多出格的事情来。
她在心中苦笑了一下,面上已微笑起来:“劳动嫂子了。”
姑嫂携手进了正房。
进门是两间抱厦,一架牡丹花开紫檀大绣屏,绕过绣屏,两边一溜十二张紫檀木椅子,上头一片热闹,坐着站着的许多穿金戴银的莺莺燕燕。
见郑明珠进来,上头坐着的人只有三个依旧坐着,其他的都站了起来,郑明珠一边走一边极快的扫了一眼,正中间的那个形容看起来尚不足三十的妇人便是郑明珠的继母朱氏,旁边坐着的两个年纪稍小一点的,她却不认识,其中一个容貌与朱氏有几分相似,郑明珠想起翡翠说过,朱氏有个同胞妹妹,嫁入阳陵许家做了某一房庶子的正妻,因丈夫不争气,家里婆婆又克扣的厉害,常来郑家打秋风,此时一瞥之下见她穿着打扮略见寒碜,心中便料定是她了,只是另外一个,实在想不出来。
另有站起来的几个姑娘,看年龄打扮,应是自己的几个妹妹们,朱氏进门后,生了一子两女,另外还有三个姨娘生的庶妹。最小一个才两岁,应不在这里。
这时候容不得她多想,郑明珠走上前去,刚要弯了膝盖行礼,早被朱氏一把攥了手,拉了她在身边坐下,笑道:“我的儿,跟我闹什么虚礼,快让我瞧瞧,又瘦了些,只气色倒好,这些日子,我真是天天悬着心,急的跟什么似的,就怕你想不明白,和姑爷闹起来,可怎么得了。”
说着便垂泪。
这样笑着就能立刻哭出来的水平,那真不是普通的厉害。
郑明珠便也跟着垂泪:“太太……”
旁边几个站着的妹妹都低头拭泪。
旁边坐着的朱姨妈连忙笑道:“妹妹快别哭了,侄女儿刚好些,你这样一哭,又叫侄女儿伤心不成?”
另外那个妇人也跟着劝:“是啊,外甥女还年轻,只是略病一病,如今养好了身子骨,今后有了嫡子,哪个贱婢就是生了长子又能如何?”
外甥女?
郑明珠百忙中看了她一眼,见她穿着浅紫色领绣竹枝褙子,白色挑线裙子,头上梳着圆髻,插着一根赤金累丝红宝石莲花钗,一对南珠攒花,极普通的妇人打扮。
念头转了转,朱氏有两个同胞弟弟,这必是她其中一个弟媳。否则,郑明珠的正经舅母贵为王妃,身份何等贵重,哪有朱氏坐在正中的道理。
心中不由冷笑,这外甥女倒是叫的顺口。
自己回一趟娘家,朱氏便把自己娘家妹妹,娘家弟媳都叫了来,这阵势倒也少见,这样想着,郑明珠便看了一眼林氏。
林氏在下面站着,并不跟着哭,面上微微笑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摸样。
郑明珠便在心中叹了口气。
莫名其妙的八竿子远的亲戚这样亲近,这正经嫂嫂反倒这样疏远,这郑明珠也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越是贵女,最大的依仗便越是娘家,丈夫的宠爱反倒是其次,只有娘家撑不起腰的女子,才完全仰仗丈夫宠爱,郑明珠出身如此显赫,便是极好的依仗了,可是她宁愿亲近这些人,反倒不亲近正经哥哥嫂子,估计也不会亲近正经的舅舅姨妈和姑妈叔父,实在糊涂。
若是她在夫家有什么事了,能给她撑腰的难道是这些小门小户的亲戚?
凭着她这些日子对以前的郑明珠的了解,这些亲戚必是会小意奉承,主动亲热,她给人捧两句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再加上朱氏推波助澜,她便傻傻的听人摆布了。
朱氏听了周围一叠声的劝,也就顺势收了泪,说:“是娘不好,一见你就忍不住,想着你以前在家里金尊玉贵的,如今受的那些委屈,真叫我心里跟刀绞似的。”
这话可真够挑拨的,可这样浅薄的伎俩,以前的郑明珠竟然就这样受用?
郑明珠再次觉得难以理解了,面上却半是委屈半是隐忍的说:“太太别提了,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说着又开始哭,一副真是受了莫大委屈,要在娘亲跟前撒娇的样子。
朱氏忙说:“好好好,不提了,今日你姨母舅母都在,大家欢欢喜喜的才是。”
郑明珠这才站起来,对朱姨妈和朱氏舅母见礼。
两个妇人端坐着,受了她的礼,郑明珠心中越发不屑,严格说来,这并不是正经亲戚,自己行礼,是敬她们是个长辈,便是受了礼,也该还个半礼才是,没的这样拿大的。
心中虽不忿,郑明珠面上却也并没有露出来,只是笑盈盈的坐下,看了朱氏一眼,见她并无异样,已经明白,这并不是第一次了。
或许,这原本就是朱氏教出来的,这便是所谓的“知礼”吗?教她敬这些无谓的长辈,从小便树立起了她们长辈的权威了,日积月累,大约郑明珠已经真的当了她们是自己的正经亲长了,今后她们要做什么,说话便有了分量。
而那样的后果……
这朱氏真是厉害算计。
朱氏进门的时候郑明珠才四岁,白纸一般的小人儿,竟是随着她的心意捏成了现在的样子,偏还能贤名在外,若非自己亲身经历了这一切,也实在不能相信。
这一刻,她的心中对原本的郑明珠竟是涌起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她的糊涂懦弱是有人刻意算计的结果。
这便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8嫂嫂
郑明珠坐下来之后,几个妹妹都上前见礼,见了礼,排在第二和第四的两个女孩子便亲热的扑在她的身上,笑道:“姐姐姐姐,妹妹真是想死你了。”
郑明珠心中了悟,这便是翡翠口中和自己好的形影不离的朱氏的两个亲生女儿吧。
她搂了她们两个,笑道:“必是又想着姐姐的什么东西了?”
大一点的是三妹明慧,看起来也比五妹明真更伶俐几分,此时不依的撒娇:“这也是当姐姐的说的话,妹妹天天想着姐姐,必是姐姐忘了妹妹了。”
朱氏在一边便笑道:“慧丫头只会胡说,你姐姐平日里最疼妹妹的,倒宠的你们这样没规矩了。”
郑明珠笑道:“偏我就喜欢妹妹们这样活泼。”
说的一堂人都笑起来。
郑明珠才说:“忘了谁也忘不了你们,瞧我给你们带的好东西。”
玲珑连忙捧了盒子上来,郑明珠接过来,打开是一匣子五个赤金绞丝内嵌珍珠的镯子,她拿起一个,微一动,里头的珍珠就滚动起来,声音悦耳,朱氏看了,脸上却是有一点异样一闪而过,说:“这样贵重的东西,可别给她们糟蹋了。”
那一点异样虽闪的快,郑明珠却并没有漏过,这便坐实了她的猜想,平日里她对朱氏的两个女儿必是不同的,这次一式五样一模一样的,便成了异样。
郑明珠便笑道:“也不算贵重,只是工艺精巧罢了,刚巧得了五个一样的,我立时便想到家里五个妹妹,竟是天意,便特意留给她们。”
明慧忙笑道:“姐姐回来就是好事了,还要带什么东西,妹妹又没东西孝敬,总是偏了姐姐的。”
咦,这女孩子有点意思。
郑明珠笑道:“做姐姐的多疼妹妹才是正理。”
便先挑了两个给明慧和明真,剩下的给了另三个妹妹,玲珑又捧上来给朱氏和林氏的礼物,朱氏笑道:“咱们大小姐越发懂事了,回家还记得送礼了。”
林氏道了谢,笑道:“自己一家人,妹妹今后可别这么客气了。”
郑明珠对着她点点头,转头对朱氏笑道:“因不知姨母和舅母也在,竟没备的礼,回头再奉上吧。”
朱氏笑:“还是大小姐有孝心。”说着看了旁边几个女孩子一眼:“你们要多跟你们大姐学。”
五个妹妹齐身应是。
两个妇人笑道:“大小姐客气了。”
居然没有推辞之语,眼皮子也太浅了吧。
郑明珠又说起自己这些日子怎样想家,早想回来看看,却怕婆婆不高兴,不敢轻易回来之类,说的真是无比委屈,直是想念娘家的日子。
说话的时候,郑明珠一直在注意林氏的神色,见她只是坐着微笑,没有丝毫表情变化,并不喜欢却也并不觉得不高兴,心中暗暗点头。
而朱氏却是心情很好,一直宽慰她,说着婆婆不同家里,自然有些委屈,要她不高兴了就多回娘家,不用怕婆婆不高兴。
还叮嘱她有了事不要自己一个人解决,打发人回来告诉她,自然会帮她。
郑明珠字字句句的听着,只管点头答应,脸上表情也是委屈了之后欢喜,说不尽的依恋之情,母女之情是亲热无比。
很清楚了。
她的心中明镜似的,原本的郑明珠看来就是这样不懂事,在夫家有了委屈只懂得找娘家,这样的媳妇,如何得夫家爱重?
年年月月下来,她都是被教导这些话,自然也就记在了心底,成了行事准则了。
郑明珠在心中深深的叹气。
一屋子的人又说又笑,坐了半个多时辰,郑明珠才说:“我病了这些日子,嫂嫂几次打发人来看我,又送药又送点心的,还没谢过嫂嫂。”
林氏本来安心在一边坐着当泥菩萨的,此时不料郑明珠突然点了她的名,这才回过神来笑道:“也不值什么,原是你哥哥担心姑奶奶,嘱我打发人看看。”
郑明珠便笑道:“今日哥哥不在么?”
“本来知道姑奶奶今日要回来,你哥哥就没打算出去。”林氏温婉笑着解释:“偏王大公子打发人来说是有要紧事请了他去,说是尽早赶回来。”
郑明珠又问:“琪哥儿可好?”
问的是郑明玉的长子郑颍琪,如今才七个月大。
林氏笑道:“很好,如今只是吃了睡睡了吃,我来的时候,他刚吃了奶睡着了,就没有抱过来。”
郑明珠笑道:“我去看看琪哥儿。”
林氏没想到她这样说,虽惊讶却不能推辞,便笑道:“也好。”
朱氏拉着郑明珠的手十分舍不得的样子,郑明珠便笑着说:“过一会儿我还和嫂子过来陪您吃饭,吃了饭我才走呢。”
朱氏连忙点头:“我叫人做你爱吃的菜。”
郑明珠笑着点头,林氏便陪着她去自己的院子。
朱氏见她们带着丫头出去了,给立在自己身后的一个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会意,转身走了出去,自去安排人跟着打探去了。
林氏的屋子收拾的十分雅致,三间房都疏朗阔大,摆设偏素净,却是十分精致,林氏请郑明珠在东次间临窗的炕上坐了,叫人把琪哥儿抱过来,一边笑道:“妹妹坐,正好前儿家里给我捎了些山里头出来的白蜜,虽不贵重,吃个新鲜野味儿,妹妹尝尝。”
一个丫头端了上来,另还有两碟点心和两碟果子。
郑明珠笑道:“嫂嫂好客气,拿妹妹当外人么?”
若是换一个人说这话,林氏必然要在心里过上三圈,只是郑明珠这样说,林氏就当她随口说的,这个妹妹,别说心机,连做人都是糊涂的,哪里说得出那种千转百回,话里有话的来?
林氏亲自端了甜白瓷海棠盅儿递给她:“若是外人,我才不拿这样野物出来呢,也就是姑奶奶来了,才不怕嫌弃。”
郑明珠双手接了,轻轻缀一口,清甜中带有一种别样的芬芳,实在是齿颊留香,便赞了一句好,林氏便笑道:“难得能合妹妹的口味,我这还有几瓶子,妹妹拿回去吃,也孝敬你婆婆和姑爷。”
旁边丫头听了,早去拿了出来,用盒子装了,交给了在外头等着的玲珑。
郑明珠与林氏说了几句闲话,才笑道:“今儿回来,正有一事要请嫂嫂帮一帮。”
林氏倒是不吃惊,她是千伶百俐的一个人,平日里郑明珠见了她都是淡淡的,今天见郑明珠突然要到她房里来坐,早已料到她必是有什么事,此时见她说,便笑道:“姑奶奶只管吩咐。”
郑明珠微微笑,不急着开口,只是看了看她身边立着的丫头。
林氏便说:“樱桃,你陪着玲珑和玛瑙去吃杯茶。”
待人都走了,郑明珠才笑道:“嫂嫂知道,我身边有个丫头叫翡翠,从小和我一块儿长大,虽是主仆,情分上却宛如姐妹,且翡翠的娘,又是从小儿侍奉我娘,当年从宫里出来的,这情分又是不同的,只是如今身子不好,已出府去了,如今她有个弟弟,今年才十四,现在二门上当差,嫂嫂也知道,在二门上就是个跑腿的差使,实难长进,翡翠便来求了我,我想着,哥哥在外头,要用的人手也多,能不能求了哥哥,让她兄弟跟着哥哥在外头跑跑,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说着,郑明珠掩着嘴一笑:“哥哥一向严厉,我是最怕的,只有嫂嫂最和气,一向又疼我,我想来想去,便趁今日回来,找嫂嫂帮这个忙。”
林氏心中已是吃了一惊,望着郑明珠晶莹的明眸,一时间倒有点回不过神来。
这个糊涂妹妹,什么时候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段话虽然不长,又是小事情一件,话里的意思却多,那真是千转百回,句句都有玄机。尤其是其中莫名的提到了去世的亲娘,除了点出自己丈夫和她是一母同胞这一点,更是隐约透出要将翡翠和现在的娘隔离开来的意思,再加上她说的清楚,这个翡翠的娘已经出府,唯一还在朱氏手下的只有她弟弟,把她弟弟给了自己丈夫,翡翠便完全能够脱离朱氏的掌握,且自己的丈夫掌握了她的弟弟,那翡翠就只能听郑明珠的话了。
这段话里,除了几乎是明说要收住翡翠,更是表明了态度,郑明珠站的是郑明玉这一岸,防的是朱氏。
而原因,便是她和郑明玉是一母同胞,亲的不能再亲了。
林氏心中想的虽然明白,却是不大敢相信,她嫁过来三年,只有头一年,郑明珠还没出阁,朝夕相处,可就这一年,她早已明白郑明珠有多糊涂,疏远同胞兄长——且兄长已封世子,也不怎么和正经的亲王舅舅,长公主舅母亲近,却是亲近继母和继母的子女,不谙世事,不懂经济,性子清高却又懦弱,且被人哄两句就拿人当了好人。
林氏只庆幸朱氏进门时,丈夫已经不小了,又在十岁起便由公公亲自教导,时时带在身边,没有经过朱氏的手。
不然会变成什么样子,真是十分难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