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珠-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公主彪悍,举朝皆知,庄慧公主曾因驸马睡了个丫鬟,便手持宝剑,追了驸马两条街,直把驸马追的不敢回家,直奔皇宫,找老丈人救命。
而庄柔公主的驸马,曾有一次因脸上三条血痕,到锦山别院躲了一个月不好见人。
昨日刚做了五十寿辰的平宁长公主,当年甚至曾率了公主府侍卫,打上了驸马的府第——成国公府,把当时的成国公老夫人吓的半死,进宫到皇后跟前哭诉,皇后虽是她的侄女,却也无法为姨母做主。
盖因皇上感念孝章敬皇后的抚育之恩,对孝章敬皇后所出的子女都格外宠爱,平宁长公主打就打了,连个申饬都没有。
但公主虽彪悍,一般人吃不消,可是尚主的好处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平宁长公主与成国公育有四个儿子,长子刚满十八岁就顺利请封世子,而其他三个儿子则都在成年后封了一个二等子,两个一等男。
虽说是因为平宁长公主身份最为尊贵,才格外加恩,但其他的公主,在长子得封世子后,次子封爵的也几乎成了惯例。
二等子,那可是陈颐鸿拿命换的爵位!
如今武安侯就两个嫡子,陈颐安占了长和贤字,显然陈颐青是不大可能承爵的,不如尚主,今后公主之子,封一个爵位也不难,也是一个出路。
只是这话,郑明珠不敢说,但她相信,陈夫人必然想得到。
郑明珠想了半日,才缓缓说:“依媳妇的浅见,嫡出的公主就不用想了,不如在其他公主里,求一个没有同胞兄弟,母亲位分不高的,倒还使得。昨日媳妇也见到了众位金枝玉叶,我瞧着,七公主倒是不错。”
皇女都是在及笄时册封的,册封后才有封号,在及笄前,都是按着排行的叫公主。
这位七公主,今年十四了,母亲原是皇后宫中的一个女官,皇帝临幸后有孕,封了刘昭仪,后产下一女,便是皇七女,此后,刘昭仪再无帝宠。
七公主后台不硬,又没有同胞兄弟,虽有公主的尊贵,想必没有那样彪悍的气焰,昨日郑明珠也瞧见了,七公主容颜秀丽,低眉敛目,看起来倒也恭敬。
陈夫人看向陈颐安,陈颐安说:“若论尚主,也就是明珠这说法合适些。”
武安侯本就是帝王宠臣,连陈颐安也是日夜侍奉御前,若是与某位皇子扯上姻亲关系,难免为太子猜忌,郑明珠说的求一位没有兄弟的公主来,虽不甚受宠,倒也实惠。
就算今后只萌封一子,也是不错的。
且七公主虽出身差些,到底是主子,就算没有手段,管束陈颐青绰绰有余。
陈颐安就愿意了一大半,陈夫人却有些欲言却止。
郑明珠看在眼里,她虽说话不如贵妇人们婉转,看人眼色的本事却要更高明些,此时一见,便笑道:“母亲,媳妇今日召了庄子上的管事进来说话,若是这会子没什么事了,媳妇便先回去了,可使得?”
陈夫人忙笑道:“去吧,知道你这阵子忙,就让安哥儿陪我说说话罢了。”
郑明珠便抿嘴笑笑,起身行了个礼,带着丫鬟出去了。
刚走出荣安堂,拐出月洞门,突的有个人从走廊上跳下来,吓了郑明珠一跳。
陈颐青!
刚刚正在被议论的主角。
陈颐青笑着行了个礼:“给嫂子请安。”
郑明珠笑道:“二叔怎么从这里跳下来,倒吓了我一跳。”
陈颐青说:“我知道嫂嫂这个时候要从娘那里出来,特意在这等着的。”
郑明珠眨眨眼,这是什么意思,叔嫂之间虽无大防,也不至于能这样亲热,这小子是在打什么主意吗?或是他知道了今日的议题,特地找自己打听的?
不对啊,找他哥打听不是更明白?
她就留意打量了陈颐青两眼,陈颐青论长相其实还不如他哥陈颐安俊美,可是却生就一股风流倜傥气质,天生一双笑眼,瞧着谁都是在笑一般。
郑明珠觉得,别说小姑娘,就是有些阅历的妇人,被他这样的笑眼一看,心都会融化的。
怪不得陈夫人这样宠爱幼子,生生宠出来一个能排入纨绔排行榜前十的公子来。
也怪不得陈夫人天天这样为他的亲事发愁。
郑明珠笑道:“二叔有事?到我院子里找我也是一样的。”
“不用了。”陈颐青忙摇手:“我哥厉害的很,还是算了。我就找嫂子问个事儿罢了。”
郑明珠点头,原来他也知道了!
正在想怎么措词呢,陈颐青已经笑道:“还求嫂嫂回去问一问,贵府上那位表小姐可有人家了。”
什么!
郑明珠只觉得晴朗的天空中突然一个雷劈了下来,简直有点头昏眼花了,她……她没听错吧?
你不知道你娘和你哥在考虑给你求公主呢,你倒已经迅速的看上那位貌美的表小姐了。
郑明珠简直觉得匪夷所思,大家子的规矩不是不能过问自己的婚事么?他倒一点不忌讳,真不愧著名的纨绔公子。
郑明珠有点理解了。
郑明珠登时沉下脸来:“胡闹,哪有你这样打听人家小姐的!坏人清誉,人家小姐还要不要做人了!”
陈颐青不以为意:“我不过在嫂子跟前问问,嫂子又不是外人,自然不会漏到外头去,哪会坏了表小姐的名声。”
郑明珠头疼:“便是如此,这也不是你该打听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哪有你自己打听的,真是越发胡闹了。”
陈颐青被陈夫人骂惯了,郑明珠这样的语气用词简直无关痛痒,他只是笑道:“嫂嫂教训的是,不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今我也是顾虑表小姐的闺誉,才来求嫂嫂悄悄的打听一下,若是未字,自然也是求娘去提的,若是嫂嫂不允,兄弟说不得出去胡乱打听了,这才是对小姐的闺誉有害呢。”
郑明珠不得不目瞪口呆了,这位少爷是拿自己那位远房表妹来威胁自己么?
这是什么道理?
只是郑明珠的个性,从来不受威胁,便道:“二叔既这样说,便自己出去打听罢了。”
说着就要走。
陈颐青连忙走两步拦在她跟前,赔笑道:“嫂嫂息怒,原是兄弟说错了话,还求嫂嫂不要和兄弟计较,帮兄弟一次。”
郑明珠本也不是真心要走,不过是这种事情上,绝对不能让他先占了上风,自己先怯了,就落了下风,此时见他赔礼,虽心知肚明他是已经把想说的话,想说的威胁都说出来了,才又来做小伏低的,却也不揭穿他,只是说:“二叔可得明白,表妹虽好,到底身份上差了些,母亲必不会答应的。”
你娘现在在给你打公主的主意呢,你要娶个平民丫头?
郑明珠又说:“且我也直说了吧,这事儿我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自然是要禀母亲的。”
陈颐青就露出一点诧异的表情,随即笑了笑。
郑明珠猛的就顿悟了!
她被这小子耍了!
陈颐青哪里是来找她回家提亲的!用膝盖想也该知道,这小子就是拿她当个跳板的,他做儿子的不好跟他娘直说他要娶个平民丫头,就让自己这个和那个平民丫头沾亲带故的嫂子知道,她既知道了,自然没有瞒着婆婆和丈夫的礼,是以,陈颐青不用张口,就能把事儿说出来了。
果然就算是纨绔,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哪有省油的灯。
亏他先还又是威胁又是赔笑的做作一番,让她真信了!
想到陈颐青露出来的那一点诧异的表情,必是诧异这个嫂嫂怎么这么笨,还真信了,还好意提醒她要去回娘亲。
这混账小子!
郑明珠抑郁了,这地方真难混啊,满地都是陷阱,略踩一脚就要被人笑话,如今陈颐青这小子心中还不知道怎么笑她呢。
郑明珠恼怒的瞪他一眼,转身又去了荣安堂。
☆、41打听底细
陈夫人和陈颐安还在说话,见郑明珠又转身回来;自是诧异;不过两人都是城府深的代表,并没有露出什么诧异表情来,倒是似乎她来的意料之中一般,神色极为淡定。
郑明珠在心中有些坏心的想;等我说出来了;看你们到底变不变色。
陈颐安招呼她:“忘了什么事吗?”
郑明珠露出一点为难的神色;轻轻的说:“是有一点事;却不是忘了。”
说着;看了看荣安堂站着的丫头婆子。
陈夫人会意,使个眼色给洪妈妈,洪妈妈便忙招呼着丫头们出去了。
郑明珠这才款款说道:“我原是准备回我自己的院子;路上却碰到了二叔。”
陈夫人见她这样慎重的遣退了丫鬟来说这件事,提到陈颐青,她已经不由自主的露出头疼的表情来,可饶是这样,听到郑明珠把事情说出来,还是忍不住怒气,一拍桌子:“这个混账!”
郑明珠退到一边,不予置评。
陈颐安也郁闷:“二弟怎么这样没规矩,闺阁女儿也是他能打听的?太不懂事了。”
他和陈夫人对望一眼,都知道此事不好。
郑明珠不是很清楚,或许陈颐安也不是很清楚,但陈夫人却很明白,此事可大可小,真要一个处置不好,后果难以预计。
帝都并非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陈夫人记得两件,因为这两件事是几乎差不多时间发生的,而结果迥异,且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先帝朝淮扬总督的幼子,自幼娇宠,不知天高地厚,某日在一次宴饮上与一位姑娘走了个对脸,便念念不忘,打听到了那姑娘是勤谨伯府的庶女,勤谨伯因在先帝夺嫡之争中站错了队伍,先帝登基后自是失了圣宠,因着小事由公府降为伯府,在帝都早已边缘化了,而淮扬总督却是先帝重臣,简在帝心,家中又本已经替他暗中相好了一位小姐,乃是侯府嫡女,并非勤谨伯这样失宠伯府的庶女可比,自是不会答应替他求娶这位姑娘。
可是这位公子一心念着这位小姐,某日竟只身登门求娶,闹的满城风雨,整个帝都都八卦了起来,事已至此,淮扬总督的夫人已经认命,准备娶了这个儿媳妇,没想到,勤谨伯府的那位嫡母,和这位小姐的姨娘仇怨极深,此时竟说这小姐与外男私相授受,与名节上有亏,竟要把她送入家庙。
小姐不堪受辱,自尽以示清白。
勤谨伯府告了御状,先帝就算再是看重淮扬总督也无法完全回护,只得将他调职,那位公子流放西北三年。
这是一桩。
还有一桩却没有这样热闹,内容是差不多,只是那位小姐并非正经小姐,父亲获罪,虽未罪及妻女,却是家道中落,与母亲兄弟回到帝都,依附外家。
公侯之子有意,对这位小姐来说实在是极大的喜事,虽说公子家中父母不肯,可这位小姐极有本事,抓住每一次机会在外造势,公子又肯配合,终于顺利嫁入侯府,做了正房奶奶。
只是这位奶奶家无恒产,或许是吃多了苦头,眼皮子便浅,只有进的,没有出的,又不懂规矩,性子蛮横泼辣,心狠手辣,真真是个搅家精。
也不知因着她起了多少风波。
这两件事的当事主母陈夫人都是认得的,当年还当着笑话儿看,如今事情照样儿落到她的头上,她才知道不好。
瞧这样的下场,两样她都不愿意重蹈覆辙啊。
陈颐青可是她的亲儿子,侯府的嫡次子,配公主也是配得上的。
前车之鉴如此,陈夫人知道不可掉以轻心。
陈夫人想了想,问郑明珠:“这位表小姐是什么府里来的?”
郑明珠老实的说:“媳妇也是昨日第一次见,听嫂嫂说,连她也不清楚是哪一房的亲戚。”
这种婉转话,修炼到陈夫人这个级别自然是听得懂的,心中就是一跳,看来这位表小姐和案例二差不多,也是打算依靠着亲戚找出路的,既然这样,先看好陈颐青是要紧的。
陈夫人就对陈颐安说:“我看青哥儿最近是有些不像话了,这几日安哥儿你上点心,把他给我看好了,别叫他出去乱跑。”
陈颐安明白了,起身笑道:“二弟这样大了,也该拘着学学规矩了,依着我,不如把他送去锦山别院,清清静静的住一阵子才好。”
锦山在帝都西郊,除了有帝王避暑行宫,也把行宫之下的各处好地方赏给公主、亲王、勋贵等,武安侯也在其列。
应该说,锦山别院是帝都一个身份的象征,也是进入了帝都顶级贵族圈的标志之一,若是在锦山有别院,再低调的人家也会被人另眼相看,若是在锦山没有别院,便是帝王再宠爱,也不过称一声新贵罢了。
就如同如今的贵妃娘娘的家族。
只是新贵!
陈夫人就说:“去锦山也好,只是你哪里得空。”
陈颐安笑道:“何必要我亲自去呢,派些人去就是了,母亲只管放心就是。”
陈夫人想了想,便答应了,不在帝都总是好一些,只是又嘱咐:“你得派了老成谨慎的,必要好生看着才是。”
陈颐安应了是,便出去安排,郑明珠也想跟着走,陈夫人却说:“安哥儿媳妇再站一站,我问你几句话儿。”
郑明珠只得留下,陈夫人说:“那位表小姐的事儿,你再跟我说一说。”
郑明珠为难的很,她昨日又没有关心那位不知道哪里来的表妹,别说她的事儿,连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只记得是个极貌美的小姑娘。
她想了半天,才说:“媳妇也不甚清楚,若是母亲想知道,不如明日媳妇回家一趟,找我嫂嫂悄悄问一问罢。”
陈夫人也为难,可是事关她宠爱的幼子,此时也顾不得脸面了,点头道:“也好。”
又想一想:“大张旗鼓的回去只怕不妥,能不能劳舅奶奶过府一叙?到底说话方便些。”
郑明珠想也是,又问:“也好,那母亲要见见我嫂嫂吗?”
陈夫人当然不肯为这件事见林氏,身份不同,对这件事的影响就不同,陈夫人亲自打听,那就有点官方味道了,除非求娶,必然是不方便打听的。
郑明珠就不同,到底是娘家表妹,关心一下也是正理。
她就是问这个,陈夫人自然会意,笑道:“可是不巧了,明日黄夫人请春宴,我与她交情不同,是必要去的,只怕见不到舅奶奶。”
郑明珠明白了,笑道:“既如此,我这就命丫头去请我嫂子去。”
林氏不仅自己来了,还带了只萌团子,琪哥儿。
琪哥儿这会儿大约是刚吃饱了,精神不错,黑亮的圆眼睛滴溜溜的看着这不熟悉的地方,胖鼓鼓的小脸白嫩可口,引得郑明珠戳了又戳。
他胖乎乎的小手挥舞了几下,抓住郑明珠的手指,看了看,就往嘴里塞。刚冒头的几颗糯米牙磨的她的手指痒痒的。
郑明珠忙笑道:“哎哟,不干净呢。”
抽出手指,去拿了个小金龙儿逗他玩。
林氏笑着说:“琪哥儿难得出门,今儿带他来认认姑母的门,也好亲近。”
郑明珠笑道:“巧得很,前儿我给琪哥儿打了十二对小金龙儿,正好嫂子今儿带回去。”
琪哥儿是属龙的。
林氏笑:“妹妹别太宠他了,不年不节的,怎么想起给他打这个。”
郑明珠拿着金龙,逗着琪哥儿来抓,一边对林氏笑道:“前日大爷不知什么奏对得了皇上欢心,皇上赏了他一盘金子,我想着,这体面不常有的,倒是个好事,便讨了些来融了给琪哥儿打玩意儿。”
其实是郑明珠深觉对不住林氏,想要讨好讨好。此刻见琪哥儿胖手去抓那亮闪闪的小金龙儿,笑的咯咯的,胖乎乎的脸上笑出窝窝来。
真是十分活泼的小家伙!
林氏说:“其实今日你不使人请我,我也要来的。”
“怎么说?”郑明珠把小金龙塞给琪哥儿,嘱咐奶娘好生看着他玩,不要吞嘴里了,坐正过来问她。
“有件事世子爷叫我告诉姑奶奶。那日世子爷听到了帝都一些传言,说的是姑奶奶的嫁妆如今在国公府里头……”
林氏便把那一日国公爷回府发了脾气,又被哄回来的事儿说了,这事儿当时虽是屏退了丫头,国公爷发怒的时候声音却很高,加上郑明玉对父亲的了解,单从前后音量对比上就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知道这次爹爹又信了朱氏,郑明玉只得吩咐妻子来告诉妹妹一声,让她好早作打算。
郑明珠听这和自己猜的差不多,倒也不以为意,只没想到当日顾妈妈那蠢货的话已经传的满帝都都知道了,这传播的速度,透着几分有人推波助澜的味道,郑明珠倒是没想到是自己的婆婆在后面轻轻推了一把,只想着果然不需自己动手,朱氏自然会出手帮她把顾妈妈给换了。
顾妈妈和吴建荣不同,留着也无益,便随朱氏收拾便罢了。
又笑道:“前日爹爹已经给大爷说了,都是奴才们不晓事,疏忽怠慢,他老人家自会再给我挑个好的使。”
那就自然又是朱氏挑了,那又是些什么花样,林氏也是很清楚的,便说:“或许可以回了世子爷,再给爹爹说一说罢?世子爷总担心姑奶奶受了委屈。”
这就是前院后宅的区别了,郑明玉再好,也无法周全护住内院的妹妹,郑明珠笑道:“我知道哥哥嫂子对我好,以前是我不懂事,辜负了哥哥嫂嫂的心,如今我已经都明白了,这件事我已经有了章程了,请哥哥不用担心,若是我委屈了,横竖会回来寻嫂嫂说的。”
真是对着谁都得承认一番错误,补救一下以前的烂摊子。
说起来,以前的郑明珠虽说不晓事,得罪的人还不少。
林氏见她这样说,也不再劝,虽说她也觉得还是朱氏来挑人,多半不妥,可是现在人还没挑了送来,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也没什么好说的,便笑道:“妹妹快别这么说,嫡亲的兄妹,做什么这样客气,只要妹妹好了,我和你哥哥也就放心了。”
看起来是接受了善意。
☆、42表小姐的底细
说完了这件事,又说了几句话;郑明珠才开始打听那貌美的小表妹的事儿;林氏奇道:“妹妹怎么想起打听她了?她是太太娘家的亲戚,我自是不敢招惹的。”
唔,这话说的……有点婆媳不和的感觉。
虽然陈颐安嘱咐过,不过;郑明珠想了想;林氏是聪明人;应该不会为了八卦无端把这件事说出去;而若是让事情发展到比较不妙的程度;国公府里有个知情人,倒还方便些。
除了林氏,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郑明珠便说:“这话也只敢说给嫂嫂知道;昨儿二叔来求我,要问问那一位表妹的事儿,倒把我吓了一跳,后来婆婆知道了,也是一通发怒,如今已经把二叔给看起来了,只婆婆托了我,要我悄悄儿的问问情形,我便只好来问嫂嫂。”
林氏这才明白:“怪道昨儿妹妹特意打发丫头来请我,我还打量什么事,你哥哥听到了,又担心你在这里受了委屈,连连的叫我来,竟是为了这个,倒也是,为了这个,在这边说话方便些。”
“正是嫂嫂说的这个理。”郑明珠说:“我其实已经回了婆婆,这表妹家境差些,怕配不上二叔,只是婆婆要问清楚,少不得来托嫂嫂。”
林氏恰到好处的露出一个诧异的表情来,表示自己对这件事的惊讶,然后又说了一句:“这倒也是不好说的。”
真是体贴周到。
而且林氏果然不负郑明珠所望,简直没有她不知道的事儿,郑明珠本来想着,看林氏与朱氏并不亲热,林氏似乎不大敷衍朱氏的样子,没想到,她对朱氏这远房的侄女儿照样知道的清清楚楚。
真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人物啊。
林氏笑道:“其实这哪里是个什么表妹,不过是太太那边的人,本来不好称呼,府里看在太太脸面上,混叫个表小姐罢了。”
咦,很有点文章呀,郑明珠听到这样含混的说法,登时精神一振!
原来那个美貌的表小姐是朱氏的亲娘,也就是襄阳候府的高姨娘娘家的亲戚。
这位高姨娘来历也算传奇,原本是帝都红绫儿胡同远近闻名的豆腐西施,生的一身雪雪白的肌肤,眉目间颇见秀媚,又言语泼辣,举动大胆,当年那年少风流的襄阳候,还不是世子,只是襄阳候府的二公子,一次无意中碰到了这位豆腐西施,生在高宅深院的少年哪里见过这样充满了勃勃生气的女子,和他见惯的温柔婉约的娇弱贵女简直不在一个世界。
那一种与众不同就叫二公子迷上了,非要娶回家去,他虽是嫡子,却非嫡长,家中还有个能干的哥哥,既然不能承爵,家中长辈对他就不免放纵一点,如今见他闹着要娶妾室,而这位高姨娘非奴婢之身,家中开着个豆腐坊,虽是低贱些,却也是个平民,也算是个良妾,到底知根知底,觉着倒比买个妾室好些,也就同意了。
至于高家,那更是觉得从天上落下来个金元宝,砸的一家人欢喜无限。
高姨娘进门后,自然就是锦衣玉食,家中豆腐坊也不开了,只因襄阳候府嫌扎眼,又生性谨慎,怕他们仗着襄阳候的名声在外惹是生非,便让他们到天津盘了个干果铺子和一个米行经营,又置了几十亩良田,一家人登时就以襄阳候的亲戚自居起来。
而过了几年,二公子的哥哥急病去世,二公子成为嫡长,世子位就落到了他的头上,那位高姨娘也已生下了一子一女,宠冠后宅,便是当时的世子夫人,如今的襄阳候夫人,也要让她几分。
到如今,高姨娘的长女又是国公府掌事的正房太太,那高家更是出入国公府,如同正经亲戚一般了。
当然,林氏是不肯承认的。
高姨娘只有一位嫡亲的哥哥,这位表小姐就是她哥哥的孙女儿,她出生的时候,二公子早已承爵襄阳候,高家越发风光了起来,她从小儿也是呼奴唤婢,金尊玉贵的养大的,如今还送到帝都,住进了国公府,成了表小姐。
当然,林氏完全不会称呼她表妹就是了。
至于其他人,她管不着。
怪不得林氏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会和自己婆婆搞的这么不愉快,郑明珠深刻理解了,叫一个宰相的嫡长孙女,公府世子夫人,与妾室认亲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玲珑也不可能。
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也怪不得那天在公主府,林氏是那样的口气,郑明珠明白了。
郑明珠笑道:“原来是这样,那前日太太把她带了去公主府,竟就不怕人问起来?”
带去做什么郑明珠倒是猜得到。
林氏轻轻笑道:“问起来自然就答是娘家侄女,谁还问她哪个娘不成?”
说的也是,这浑水摸鱼用的倒是好,又有朱氏的两个亲生女儿为她掩饰,想必问题不大。
看来,这位比当年的高姨娘更美貌的表小姐,是要复制当初高姨娘的成功之路了。
而朱氏为了高家,倒也算是尽心尽力了,竟冒险把她带到了这种场合。
那一日到公主府的,除了各府贵公子,还有各位王爷公侯,若是能进王府,今后生下儿子,就有可能抬侧妃呢。
那才真是金凤凰呢。
可如今看上她的却是自己的小叔子……
郑明珠深觉自己运气不好,叹了口气。
林氏笑道:“别人家也罢了,独你们家不宜娶她,妹妹可要早做打算。”
这是真心为她打算的话,郑明珠点头称是,她也不是蠢货,自然知道,若是小叔子真娶她做妾,自己今后可是不知道有多麻烦。
就算自己不承认是娘家表妹也没用。
朱氏那本事……郑明珠心想:我又没疯了,惹这麻烦。
郑明珠要留林氏吃了晚饭再走,林氏再三不肯,笑道:“你哥哥中午就打发人进来说要回来吃晚饭的,我还是回去吧,咱们住的近,平日里往来尽容易的。”
郑明珠见留不住,只得送她出门,刚走到门口,跟着林氏出门的一个妈妈正从外头进院子里来,见了林氏忙回道:“大奶奶,咱们的马车轮子轴滑了,刚使人修去了。”
林氏面色一凝:“怎么回事?”
那妈妈道:“奴婢也不知道,外头的小幺儿报的。”
郑明珠见林氏面色开始发红,抿着嘴不再说话,便知道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巧合,看来林氏和朱氏之间已经不是暗潮汹涌,而是表面化了。
郑明珠一时不好问,忙笑道:“既如此,便叫他们修罢,嫂嫂只管宽坐,索性用了饭再回去。”
林氏摇头:“烦妹妹派个车吧。”
郑明珠不好多说,只得答应,请林氏先进去坐了,吩咐玲珑去二门上叫一辆车送林氏。
玲珑出去了片刻就进来回道:“奴婢刚使人去说了,二门上管着马车轿子的王大富家的说,夫人出门了,带了车出去,剩的车偏拔了缝了,还没来得及收拾。”
意思是无车可用。
玲珑说完,抬头看了看郑明珠的脸色,只见她脸色如常,还转头对林氏笑道:“嫂嫂看看,我也是差不多的。”
这话说的十分有意思,既是看出了林氏的处境,又是免了林氏的尴尬,林氏登时觉得这个小姑子贴心了许多,也伶俐了许多。
林氏便说:“那么还是叫他们回去叫一辆车过来罢了。”
郑明珠笑道:“嫂嫂在我这里,还要回去叫车,这打的岂止是侯府的脸,不过是不懂事的下人,待我安排就是。”
两家都是贵胄高门,两人又都是各府里的嫡长媳,连车都叫不动,传了出去,实在丢人,郑明珠便对玲珑道:“那么你去叫王大富家的进来院子里头说话。”
玲珑应了,又说:“这王大富家的是洪妈妈的表姐。”
郑明珠点头,玲珑这才出去。
林氏笑道:“这丫头倒是伶俐。”
“几个丫头都是好的。”郑明珠说:“伶俐有伶俐的好处,不伶俐也有不伶俐的好处,这样倒是正好。”
林氏会意的笑一笑。
不过片刻,玲珑引着一个穿天青色绣梅花褙子的妇人走进来,郑明珠看了一眼,见她梳着一个圆髻,插着赤金簪子,个子高瘦,看起来倒是精明干练,进来便福身行礼:“奴婢给少夫人请安,给舅奶奶请安。”
郑明珠并不急着说话,只是喝着茶,只听到茶碗盖碰撞的清脆声音,那妇人垂手站着,看起来倒是规矩。
郑明珠放下茶碗,问:“你是管出门马车轿子的?”
“回少夫人话,奴婢是王大富家的,领了管出门马车和府里轿子的差使。”那妇人恭敬的答。
郑明珠说:“你的差使当的好啊,我要送舅奶奶回府,竟就没个可用的车。”
王大富家的回道:“奴婢该死,请少夫人明鉴,因这是临时吩咐的,奴婢并不知道,早上便把那拔了缝的车拿出去修了,夫人出门又带了车出去,一时间竟就没个可用的了。”
言下之意,你这是临时安排的,怪不得我。
郑明珠并不生气,微微一笑说:“夫人出门,带了几个车?”
“回少夫人,夫人一辆车,身边服侍的姐姐们一个车,妈妈们一个车。”
“嗯,三个,那同时有几个车拔了缝拿出去修了?”
“一……一个,不,两个。”
“五个,我知道了,你下去吧,玲珑,你使个小子去外头问问韩七,咱们府里共有多少出门的车,叫韩七把登记簿子拿了来。”
“是。”
王大富家的顿时就傻了眼,她是万万没想到少夫人会突然发威
☆、43不好惹的少夫人
在这府里;少夫人年轻不懂事;性子懦弱好糊弄是谁都知道的;今日夫人不在家;她便和几个媳妇子在二门旁的小角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