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的市井生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殿下,城内敌军意图从西城门突围而出,已与裴将军所部接战!”

杨川转头冲着杨重一笑:“看来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了。”说完率先出了门,往城门的方向而去。杨重随后跟去,等两人都到了城下的时候,宋俊也到了。

“上面似乎没什么动静。”宋俊站在杨川身后说道。

杨川点头:“北面还没消息呢,这里肯定没动静,再等等。”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西面的喊杀声越来越大,终于有探马飞奔而来:“报!殿下,城北有人意图突围,吴王殿下已率军阻截!”

杨重几人都露出了点笑容,开始期待南城门上的动静。

这次城头没有让他们久等,当他们刚把人马集结好,城头上就传来了骚动,杨川抬手,身边亲兵一同点燃了火把,接着身后集结的大军也跟着点燃了火把。

城头的守军本来就很慌乱,此时一看城下集结了大批敌军,更是六神无主,没几个有抵抗的心思。于是等宋俊率军渡过护城河,到了城墙下的时候,长安城的城门已经发出巨响,缓缓打了开来。

至正五年三月初五日,周媛在琼州岛产下长子。同日清晨,诚王杨川、信王杨重率大军挺进长安城,韩广平父子挟小皇帝前夜自北门出逃,并在乱军中侥幸得脱,一路向西北而去。

******

“这真是我的孩子?”周媛侧脸看着身边红红皱皱的小人,实在是难以置信,“怎么这么难看啊!”

谢希治:“……”

信王妃在旁失笑:“刚生下来的孩儿都是这样的,外甥这还算好的,你瞧这小脸多可人疼。”

杜氏也笑道:“我看这孩子像三叔多一些。”

“……这你们都能看出来?”她怎么看不出孩子像谁?

信王妃和杜氏笑了周媛一回,就让人拿来吃食,叫她吃些东西,“天也不早了,吃完就早些睡。”

周媛应了,让谢希治送两位嫂子出去,自己又侧头看了身旁的儿子好半天,还是看不出他像谁,但是初为人母的喜悦总算是慢慢充满了心里。

“这会儿又不嫌他丑了?”谢希治回身进门,发现周媛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孩子,忍不住出言打趣她。

周媛嘿嘿笑了两声:“听说过些日子就长好了,这些绒毛会褪掉,好像还要蜕皮,到时就白净好看了。”

谢希治走到床边,在孩子脚边坐下,伸手去握住了周媛的手,低头亲了亲她的脸:“辛苦你了。”

“有了他,辛苦也值得。”周媛拉着他的手,一起去握住了小婴儿的手,“希望他将来像你。”

谢希治没有答话,只温柔沉默的看着妻子和儿子,等下人送来饭食,还亲自动手喂周媛吃了饭,直到看着一大一小睡着了,才起身回房去写信给各处报喜。

因为时间上的巧合,最后两处收到喜讯的时间也基本差不多。周媛这里得知杨川入驻长安的时候,刚过完满月。之前她跟谢希治商量了,给孩子取了乳名晖儿。这日她正带着几个孩子围观晖儿睡觉,谢希治就冲了进来讲了这个好消息。

“当真?三月五日入的京城?”周媛很惊奇,“竟然跟我们晖儿出生一个日子。”

谢希治笑道:“正是。想来这时候他们也该收到我们的信了,不知是不是与我们一般惊奇。”

杨川和杨重确实很惊奇,“这小子倒会选日子生。”杨川正与杨重、杨宇、宋俊等人坐在紫宸殿内议事,乍然收到这个喜讯,忍不住跟众人分享了一下。

裴一敏就笑道:“此中也可见天命所归。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不能再拖了,须得即刻下旨废去杨峥帝位,并废除至正年号,否则韩广平一路矫诏勤王,实在不利陇右和朔方行事。”

杨宇闻言抬头瞥了裴一敏一眼,见他并不看向自己,只殷切望着杨川,心中的恼恨几乎要喷薄而出。

“裴使君所言极是。”宋俊接口,“殿下,如今先帝之子只余您与信王殿下,您又居长,理当由您承继大秦百年基业。”

杨川不答话,只侧头看了杨宇一眼。

此时几个开城门迎他们进城的忠臣代表也纷纷附议:“请殿下顺应天时民意,早登大宝。”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跪倒求杨川即位,连杨重都起身跪在了杨川面前,殿中一时只剩杨川和杨宇对坐不语。

从一月前入城后开始,几乎每日都有人来劝说杨川早日继位,废黜小皇帝杨峥。一开始他以城内尚未安定,韩氏父子也脱逃未伏法为由拖着,可眼看一个月过去,城内一切回归正常,秩序井然,韩氏父子的行踪他们也有了消息,众人终于是等不得,要“请”他继位了。

可是杨川毕竟心有顾忌。当日入城,杨宇本奉命率军阻截韩氏父子和小皇帝,可他后来一看城中动荡,居然就舍了韩氏父子率先入城,并直奔宫城而入。若非如此,那韩广平等人也不能逃的这般容易。

从此事上自然能看出杨宇的意图,他想抢占先机,好承继大统。若是此时裴一敏和宋俊倒戈,杨川与杨重兄弟二人也只能束手就擒,为杨宇做了嫁衣。幸好裴一敏和宋俊尚都算是一言九鼎的忠义之士,也幸好杨宇行事急功近利,不够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并未赢得人心。

本来众人都建议治杨宇的罪,谁让他不听号令,放走了韩氏父子呢?可是杨川并没同意,不为别的,熙儿还在潼关,还在杨宇的控制中,他不免投鼠忌器。

就是现在,在所有人都恭请他登基即位的时刻,杨宇依然面容冷冷的望着他,好像他就是个忘恩负义之人,并丝毫不惧怕他占据了上风,会伺机报复。杨宇的凭恃,想必也是熙儿吧。

“殿下,谢侍郎求见。”一个尖尖的声音打破殿内的沉默。

杨川回过神:“谢侍郎?是谢希齐?”

小中官战战兢兢答道:“回殿下,正是中书侍郎谢希齐。”

杨川命请,过了一会儿,小中官引着一个身穿官服的男子走了进来,旁边本来淡漠坐着的杨宇一看见他进来,忽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他怒道:“谢希齐,你……”

“熙儿!”杨川也看到了谢希齐手中牵着的孩子,登时喜出望外,什么也顾不得的冲了过去,将熙儿一把拉进怀里。

作者有话要说:杨宇,你屈服吧(*ˉ︶ˉ*)

☆、第109章 定局

自收到长安城破的消息以后,周媛他们很久都没有收到来自杨川兄弟的信;她不免有些不安;跟谢希治私下说:“别是杨宇搞了什么鬼吧?五哥和七哥不会有事吧?”

“应不会的。”谢希治宽慰她;“杨宇一共就带了几万人;又有舅父在;他什么也做不了。”

可是周媛担心的就是裴一敏;她犹豫半晌,还是问:“为何你舅舅不肯帮杨宇?”自家外甥做皇帝岂不是更好?

谢希治一笑,反问:“那我为何不肯帮杨宇?二哥为何不肯帮杨宇?”看周媛只是笑不说话;他又说,“难道舅父的见识还不及二哥与我?”

这么一想杨宇还挺可怜,家里亲戚没一个看好他,周媛终于露出笑容:“那他不是白忙活一场?”

“他若就此罢手,把熙儿好好送到五哥那里,倒也不算白忙,以五哥的为人,以后必不会亏待他。”可是照他的性格,恐怕是不肯甘心的,谢希治不欲多说,把话题转回去,“一会儿我去一趟琼州府见见马刺史,他那里应该有些消息的。”

两人这里商议好了,只等午饭后,谢希治就去探听消息,谁料还没等到吃午饭,马刺史就亲自到了。

“……陛下已于四月十八日登基,臣接到旨意,要先行护送王妃和三皇子到桂州,朝中派来的使者已在路上,届时会与您在桂州汇合。”

五哥登基了?周媛与信王妃对视了一眼,还没等说话,马刺史又说:“公主刚生产不久,与公子都不适宜长途颠簸,不如且在岛上再住一段时日?”

周媛不答,反问道:“韩广平父子捉到了么?杨峥呢?”

“陇右节度使皇甫云已经押解韩广平进京,韩肃在与陇右军接战时被皇甫云斩于马下,废帝杨峥早在逃亡途中便已病逝。”马山恭敬答道。

这么干脆利落?周媛与谢希治和信王妃交换了几个眼神,又问:“还有什么别的消息?”

马山从头说起,杨川先是废杨峥自立,随之废了兰太后的封号,当初她“自尽”后,韩广平等人并没把她葬入先帝陵寝,因此倒省了大家的功夫,只把她从皇家陵园里迁了出来就好。

另外追尊杨川生母梁淑妃为惠懿太后,配享太庙,同时追封原配妻子诚王妃吕氏为贞献皇后,几名殉难的姬妾各有追封,连殒命的几个孩子也都一一追封了。

“陛下要等三皇子入京为皇后娘娘发丧,所以事不宜迟……”马山最后说道。

信王妃点头应道:“知道了,烦请刺史稍待,我们整理行装。”

马山忙道:“王妃不必急,下官只是先来禀报一声,您慢慢收拾,明日一早启程便可。”

信王妃答应了,留马山吃饭,让谢希治去招待,自己跟周媛商量:“单留你在此地能行么?”

“有什么不行的?这里这么多人,还有晖儿他爹呢。”周媛笑道,“嫂嫂与七哥分别也一年多了,还是早日进京一家团聚的好,再说坚儿也需要人照应。”

杜氏在旁边插嘴:“王妃放心,还有我呢。”

周媛失笑:“二嫂留下做什么?此次来接的使臣就有二哥,你快跟着一同回京吧!”

“那怎么行?晖儿还不到百日,你这个娘亲,说实话可不大称职,我们都走了,哪能放心?”杜氏笑道。

周媛连连摆手:“我虽不懂,可是还有乳娘呢,再说春杏她们都懂,又有老妈妈们,真不用你们留下。”

杜氏也很坚持:“左右也不差这一年半载的,等晖儿过了周岁,咱们就可慢慢上京,我还是留下陪着你吧。”

周媛无奈,拉了拉信王妃:“嫂嫂快帮我劝劝。”

“她这是嫌我们碍眼了。”信王妃笑着跟杜氏说,“你还是跟我们走吧,让她自己跟驸马好好过他们二人的小日子。”

这种程度的打趣对周媛来说丝毫不构成杀伤力,她还附和:“就是就是!二嫂也快北上去跟二伯团聚吧,他一人在京,身边可也没人照看呢!”又叫在门外玩的茜娘,“想不想爹爹呀!”

茜娘跑了进来,瞪着大眼睛答道:“想!爹爹来了吗?”

周媛点头:“明日你跟你阿娘往桂州去,到了那里就能见着你爹爹了。”

杜氏看女儿一脸期待的模样,又思及没有自己在身边,丈夫一定是顾不到生活细节,不免动心想走。但又不放心周媛母子,跟她确认了几次,最后信王妃都笑了:“我瞧你这个二嫂,倒更像是你婆婆了。”

“就是呢!知道二嫂疼我,但我这里真没事,你瞧瞧我身边多少人服侍呢!放心的走吧!”周媛好说歹说,总算是把杜氏说通了,让她们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明日启程。

她自己牵了坚儿回东小院,“坚儿想不想爹爹和哥哥啊?”马山说单等坚儿进京发丧,那也就是说熙儿已经在京里了,现在大局已定,杨宇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周媛终于放了心。

坚儿眼睛亮亮的,脆声应道:“想!爹爹要来接我了吗?”

“爹爹现在做皇帝了,自己不能来接你,不过他派了人来接你,明日坚儿就跟着七婶一起坐船走,去见爹爹好不好?”周媛摸着他的头问道。

坚儿飞快点头,点完以后又发觉不对劲,问道:“那姑母呢?”

周媛很高兴他还想着自己,就低头亲了亲他的小脸,答道:“姑母暂时不去,你晖儿表弟太小,等他大一些了,我再带着他回去看你们。”

坚儿脸上的笑容少了一些,他伸手抱紧周媛的胳膊,低声说道:“可我舍不得姑母。”除了父母,周媛是他最依赖的亲人,因此一听说周媛不跟他们走,他顿时有些不安,眼圈也红了。

周媛就搂着他哄:“姑母也舍不得你,但是爹爹和哥哥都等着你呢,你不是也想他们么?姑母最多过个一年,也就去京城瞧你们了。别怕,这次毅哥哥还有敏弟弟都一同去,还有茜娘姐姐、慧娘妹妹,都陪着你呢。”

她柔声细语哄了坚儿好一会,他才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但还是再三跟周媛确认:“姑母很快就去找我们了吗?”

“对,姑母很快就去!”周媛知道这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答得异常坚定,又跟他拉手指承诺。

饶是如此,第二天要走的时候,坚儿还是抱着周媛的脖子好半天不肯撒手,信王妃在旁劝了几次,他都不为所动,只趴在周媛的肩窝里不出声。

“坚儿忘了昨天答应姑母什么了吗?我们不是说好了到京师再见?你不想回家见爹爹和哥哥了吗?”周媛贴在他耳边哄。

坚儿终于慢慢抬起了头,撅着嘴说:“那姑母快来。”

周媛松了口气,看他眼中含着泪珠却硬撑着不哭,更是心疼,就抽了帕子给他按按眼睛,应道:“姑母很快就去。”又叫茜娘和大郎来拉着坚儿走,“好好照顾弟弟。”

信王妃拉着她的手说道:“你放心,有我呢。你自己也要好好保重,”又扭头对谢希治说,“有事只管往京里来信。”杜氏也在旁嘱咐了两句,两位嫂嫂才不甚放心的登车而去。

谢希治跟着送到码头,回来到家却发现周媛正恹恹的歪在榻上,他忙过去问:“这是怎么了?”

“这院子从没这么安静过。”周媛撅了嘴,一脸失落,“感觉空荡荡的。”

谢希治微微一笑,坐到她身边去摸了摸她的脸:“原先只当你喜欢清净日子,现在怎么倒爱热闹了?”

周媛哼了哼:“若是一直清净,那自然不喜欢热闹。可是咱们这些人在一处住久了,每日都有一群孩子围绕身边,久而久之,自然就习惯了这热闹嘛。冷不丁他们一走,难道你不失落?”

“失落自然是有的,不过还有你和晖儿在,我心里已觉足够。”

周媛听了就笑起来:“你现在越来越会哄人了。”握着他的手坐起来,换了一个话题,“现在朝中百废待兴,你心里急不急?”

谢希治一愣:“我急有什么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只能慢慢来。”

“我的意思是,你自觉不擅长军事,所以没有跟他们北上讨伐韩氏父子,但你于朝政庶务等事上颇有些想法,如今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你就不急?”

谢希治明白过来,笑道:“这有什么急的?国计民生,从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底定的。”

周媛往窗外看了一眼,低声说道:“都是因为我,才把你困在这个岛上。”其实他心里肯定也很想北上一展抱负的吧,就是五哥和七哥那里,肯定也很需要有他这个帮手,可惜偏偏因她们母子,绊住了谢希治的手脚。

“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困在岛上?”谢希治严肃了神色,低头直视着周媛的眼睛,“你我夫妻一体,自然该共同进退。再说晖儿是我们的孩儿,他现在太小,不宜颠簸出行,我们做父母的自然要为他着想。难道我是那等只顾自己前途,不体恤妻儿的人么?”

周媛伸臂环住他的颈项,贴在他耳边解释:“你自然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觉得,你一向迁就我太多,每每想起,总觉对你有些亏欠。”

软软的声调让谢希治脸上的神色跟着缓和,话里的意思更让他心里温热,“我们是夫妻,哪还用计较这些?你更没什么亏欠我的,你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我,又给我生了晖儿,你说说,还有什么亏欠我?”

“唔,那就还亏欠你一个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这次一下子发了俩盒饭,嘿嘿

其实这章更像正文大结局吧?

要不要骗一骗盗文的呢?

要完结了,多求求专栏收藏,

戳戳戳

☆、第110章 团聚

信王妃和杜氏一行用了四十日到达桂州;与已到此地的谢希齐等人汇合;在桂州休整两日之后;与他们一同启程北上。这一路又走了两月之久,才终于到达京城。

他们到达之日正是中秋佳节;杨重亲自到城门外接了他们;然后一同入宫,先去见杨川。

坚儿终于得见久未谋面的父亲和兄长;先是兴奋不已,一直拉着他哥哥的手不放开,又与父亲说了几句悄悄话。等到下人给他穿上孝服,又被带到灵堂之后,他才想起来路上七婶与他说的话;怯怯的问哥哥:“哥哥;他们说阿娘不在了,是真的么?”

熙儿心里一痛,伸手揽住了弟弟的小肩膀,安慰道:“阿娘不是不在了,阿娘是去了天上守着我们呢!”说着指了指外面的星空,“她一直看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听爹爹的话。”

坚儿听了就扭头使劲往天上看,可除了一轮圆月并没看见什么,他委屈的撅了嘴:“可我想要阿娘抱我。”

熙儿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他强忍着教育弟弟:“坚儿已经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撒娇要阿娘抱了,我们是男子汉,以后要顶天立地,为爹爹分忧,怎么能再想着要娘抱呢?”说完拉着弟弟跪在灵前给母亲磕头,然后退到一边守灵。

信王妃在原来的诚王妃现今的贞献皇后灵前上了香,默默祝祷:“五嫂,你看见了吧,熙儿和坚儿都很好,很乖很听话,你放心,五伯很心疼他们,必不会让人欺负他们。还有我与十妹都在,我们会好好看护两个孩子的。”

等他们这里行完礼,就有内侍和宫人请他们移步,说是今日中秋,官家留他们用膳。

信王妃走过去叫小兄弟俩回去吃饭,正听见熙儿在嘱咐坚儿要像个男子汉,心里不由对这两个孩子更多了几分怜惜。“兄弟两个说什么悄悄话呢?都忘了吃饭了,坚儿不是饿了么?”她开口打断了两个孩子的对话,故作轻松的一手牵起一个,带着他们回去吃饭。

“多谢七婶。”熙儿没有挣脱,很郑重其事的向她道谢。

信王妃怜爱的说道:“跟七婶客套什么。”说完带着几个孩子跟随引路的内侍出灵堂一同去吃饭。席间不忘把大郎和二郎都叫在一起,让几个孩子一处吃饭玩耍,免得这兄弟两个又念起他们的娘。

“若是十娘也能回来,才真是一家团聚了。”杨川听见孩子们说话的声音,又抬头望望窗外的圆月,与杨重叹道。

杨重一笑:“不急,明年此时,他们必定就回来了。”

杨川点点头:“是啊,不急,来日方长。”说完把杂乱的情绪抛到一边,将近日遇到的一些难题与谢希齐商量。

自从他登基即位之后,先是拨乱反正,将之前韩广平施行的一切乱政废除,包括给废太子杨弘和一众兄弟姐妹平反,又将受到韩广平迫害被罢官或流放的官员都平反召回,再将捉到的韩广平党羽一一治罪。

至于韩广平本人,如今还关押在大理寺监牢,等待大理寺最终的彻查定罪。

“……这些世家大多败落,又被韩广平清洗的几乎不剩什么,我本不想理会,可近来竟有不少朝臣上书,恳请朝廷施恩于世家。”杨川微微皱眉说道。

谢希齐听了点头:“世家虽已没落,名声还在,适当施恩,于官家声名大有好处。”

杨重也说:“也不必给他们实在的好处,只封赏些金银就是了,若真有才干的,录用一二,也算是朝廷没忘了世家。”

杨川也知道这个道理,实际上他母舅家梁氏和岳丈家吕氏也都算是中等世家,奈何在韩广平掌权后都遭毒手,现在就算想封赏,也已经找不到什么人,所以他就懒得费工夫去封赏旁人。

“不止如此,官家如今后宫空虚,待皇后娘娘的身后事办完,恐怕礼部就会奏请官家立后选妃。”谢希齐接道。

杨川眉头皱的更紧:“现在国事繁杂,我哪有这个心思?”

谢希齐微笑道:“此事能拖一时,却拖不了一世。臣并无劝官家立后纳妃之意,只是此事早晚要考量,依臣之见,真到了要选妃之时,不如先从这些没落世家中选,一则给了他们脸面荣耀,二则,无外戚之患。”

杨重听了这话不由多看了谢希齐几眼,心想这个仲和还真敢说话,现在今非昔比,连他都不敢这么直接跟五哥说这些,他居然不避讳。

谁知杨川听完沉思半晌,居然展露笑颜,以茶代酒敬谢希齐,“仲和所言极是,有卿在侧,吾再无忧矣。”他想到现在世家多是破落户,且有很多难以判定谱系,到时礼部上奏要他选妃,他就指定世家的范围让他们选。

这几年变乱丛生,挑选工作无疑是极耗时的。等他们选好了,自己再挑拣一番,怎么也得两三年,到时熙儿也大了,自可册封太子并成婚,后妻无法生患,如何能不高兴?当下再不谈起公事,只与杨重和谢希齐谈天说笑吃饭,至夜半方散。

几日后,贞献皇后停灵期满,因新帝陵寝尚未开建,贞献皇后梓宫权厝于大慈恩寺,待陵寝建好再行下葬。

******

周媛慢慢习惯了岛上清净的日子,与谢希治每日育儿为乐,间或读书抚琴、侍弄菜园,再研究点美食吃吃,日子过得清净平和。

但到了秋天的时候,谢希治却又忙了起来。只因信王妃走的时候,周媛让她们带走了两百卫士,所以现在岛上仅剩了一百卫兵,到秋播种的时候,不免有些忙不过来。

他就与周媛商量了,将地分了一半,赁给岛上的居民去种,他们只收些租子便是。最主要他们明年肯定要离开岛上,这些地都种的熟了,白扔着也是浪费,不如选些勤快人家,留给他们种。今年就权作考察了。

寻佃户的事,谢希治托给了县官,反正现在他们也是常来常往,朝廷但有邸报来,马山都会遣人来送,所以谢希治跟县官也熟悉了起来。

“这一趟海船出海,到明年二月能回来?”周媛问谢希治。

谢希治答道:“差不多吧,怎么想起来问这事?”

周媛笑道:“我等着他们这次带苞谷回来呢,若是二月能到,我们还没走,再晚些我怕等不到了。”

“若是顺风顺水,应不会出二月。”他们的船也出海不止一两次了,基本所需时间都不会相差太多,“你光听他们说了样子,就知道那东西好吃了?”

周媛故作高深的一笑:“在吃食方面,我什么时候走过眼?”

谢希治:“……”

说到吃的,周媛又开始琢磨晚饭,“晚上蒸螃蟹吃?”

正商量还做什么菜,乳母忽然抱了晖儿从外进来,“刚睡醒,醒来没见着公主,委屈的撇撇嘴就哭了。”

周媛忙接过晖儿抱着,笑道:“你就是会说话,他现在是想哭就哭,哪里是因为没见着我呀。”话是这样说,当看见儿子湿漉漉的大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自己时,还是一颗心都融化了,只不住低头去亲他肉团一样的脸蛋。

“哭什么呀?偏你脾气大,一个不顺心就要哭,哭的声响还大。”周媛一边说,一边又去亲他的脖颈,晖儿好像还不觉得痒,但被周媛这样亲来亲去逗了一会儿之后,忽然咧嘴笑了起来。

谢希治看着有趣,也凑过来戳晖儿的脸,“你瞧他胖的,刚生下来时那么一小点,现在都胖的摸不着骨头了。”

周媛伸手捏了捏晖儿的大腿根,笑道:“他这大腿根快有我手腕粗了。”

边上侍立的乳母接话道:“等大郎会爬会坐以后就会瘦了。”

“也对,他现在也不怎么动,顶多翻个身,翻过来以后,还翻不回去,能不胖么?”周媛笑嘻嘻的把儿子放到榻上,看他自己翻过身趴在榻上,却怎么使劲也翻不回去躺着,笑的乐不可支。

谢希治看儿子吭哧吭哧的甚为辛苦,终于伸出手去帮他翻了过来,晖儿似乎很高兴,又咧开嘴笑了起来。

“这个傻小子。”周媛看的高兴,低头抱着他又亲了半天,最后把晖儿亲恼了,挥手就在周媛脸颊上拍了一记。

谢希治忍俊不禁,从周媛手里拯救出儿子,调侃道:“你瞧瞧你,每次都非要把人惹恼了才罢。这下挨巴掌了吧?”

周媛揉揉脸:“这小子手劲还挺大。”又瞪谢希治,“你高兴什么?下回他再打我,我就打你!”

谢希治:“……”

夫妻二人正在这逗着孩子玩,外面忽然传话进来,说马山亲自来到,有朝廷邸报要报与公主和驸马知晓。

“什么重要的消息,要他亲自来?”周媛嘀咕,“还要见我?”

谢希治一笑:“我先去看看。”说完把孩子交给乳母,又整理了一下衣衫才出去。

过了好一会儿,谢希治才去而复返,一见面就笑着恭喜周媛:“陛下日前下旨,加封你为长公主,还重新赐了封号,你猜是什么?”

周媛眼珠转了转:“我哪知道,快说!”

“南国长公主,微臣这里有礼了。”

作者有话要说:老韩的盒饭还等一等

下章预告:吴王和亲戚之间的那点事儿,以及欧阳大官人是如何被熙儿小男神征服的~~

☆、第111章 不平

南国?这封号,周媛摸了摸鼻子:“他们俩是不是嫌我烦了;不想叫我回去;就把我封在这里了?”

谢希治笑个不停:“难得你有自知之明。”他躲开周媛拍过来的手,解释道,“陛下把琼州岛和合浦郡都封给了你做食邑。”

周媛眼睛一亮:“算他们有良心!”这两处可都是好地方;以后不缺钱花了,她在心里算完自己的身家,又问,“除了我;别人自然也都有封赏;都怎么封的?”

谢希治给她一一细数:信王杨重改封洛王,封地洛阳,并加尚书令衔;吴王杨宇封地封号不变,另加封太尉;剑南节度使裴一敏得封左相、兴国公,岭南节度使宋俊得封右相、护国公;陇右节度使皇甫云加封卫国公,朔方节度使张钧加封英国公;废平卢节度使张勇辽王封号,改封营州郡公;原中书侍郎谢希齐升任中书令。

“哟,这样张勇能乐意么?”郡公可不能世袭,也没有实际封国,只能算是安慰奖。

谢希治一笑:“官家不与他计较,他就老老实实谢恩便是,还想如何?”朝中可是还有近三十万大军呢,张勇这时候肯定不敢有动作。

“那你舅舅和宋俊都封公拜相了,剑南和岭南两地的军政要如何处置?”

谢希治把下人遣了出去,自己低声跟周媛说:“节度使之制若能由此而止,倒是一件好事。”

周媛自然也明白,她这几年一路走来,已经发现节度使这样的封疆大吏几乎就是管辖区域内的土皇帝,有的时候只要他们站住脚,就是国家乱了,他们的辖境都不会乱。单看这一回就知道了,几处烽烟燃起,连东都洛阳都被流寇占了,偏偏平卢、岭南、剑南、陇右和朔方都能安之若素,宛若一个个独立小国。

若是节度使肯听皇命还好,反之若他们生了异心,那就是翻版“安史之乱”,此事当真细思恐极。

“可是若撤掉各地节度使,那边境防御怎么办?”北有奚人、回纥,西有突厥、吐蕃,四面群敌环伺,不设节度使,又如何组织有效军事打击呢?

谢希治答道:“军政本不必一体。待局势稳定后,再想法分割军政就是。”

周媛在脑子里把自己粗略了解的各朝各代军事制度过了一遍,发现不论是哪一个朝代的制度,到后来总是会存在问题,无论是府兵制还是募兵制,甚或是明朝的卫所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