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的市井生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媛笑了笑:“我还以为五哥都不记着我长什么样呢!”
杨重瞪了她一眼,没等说话,杨川先开口了:“咱们兄妹以往虽不亲近,却也不是没见过,哥哥怎会不记得你生什么模样?我知道,韩家的事,兄弟们没人为你出头,让你受了欺辱,你心内难免怨恨我们……”
“五哥言重了,此事是父皇做主,他都不肯管我,我又怎么怪的着哥哥们?”周媛脸上一直带着微笑,“我早便知道凡事都得靠自己了。”
杨川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苦笑:“是啊,那时大伙都是自顾不暇……”
杨重开口打圆场:“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如今咱们还能在此地相聚,实属不幸中的万幸,不如说说今后的打算。”
“怎么你们今日没谈出个所以然?”周媛挑眉问道。
杨川摇头:“今日不过是简单寒暄,说说局势,有些事须得私下详谈。”说完又问周媛,“我听你七哥说,谢三公子对你有意,那韩肃那里,你打算如何?”
周媛看了两个哥哥一眼,笑道:“我自然是求两位哥哥为我做主啊!”
杨重清咳了一声,跟杨川说:“五哥你别理她,总是这般没个正经。杨宇那里,到底是怎么与五哥说的?”白日这话不好问,现在没外人了,他得好好问问杨宇的打算。
“他啊,说是有心重整大秦江山,可没有我振臂高呼,他怕师出无名,无人响应。又把十娘的事说给我听,说韩家如此欺辱宗室,我们若还不奋起反抗,只怕不用多久,这天下就姓了韩了。”杨川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什么表情,就像是背课文一样平静。
“他现在手上约有五万人,也暗自相约了一些别地官员。”杨川说了几个人名,“除此之外,他最大的筹码还是剑南裴一敏。”
周媛终于找到机会问:“他怎么肯放你来岭南?”
作者有话要说:杨宇也不是那么没谱的,派了表弟和心腹跟着,又留下人质,只是没想到表弟跟他不是一条心~
这一章有欢乐有心酸,把我自己都写混乱了o(╯□╰)o
ps:有人想看大官人的戏份么?
第91章 叙旧
杨川似乎甚是疲惫;听了周媛的问话;答得也十分简短:“我与仲和向他打包票说会说服宋俊和七郎随我们一同起事;又把大郎留下,他就答应了,遣了欧阳明送我们。”
杨重和周媛想起被留下的大郎,心情都十分沉重;三人沉默了一会儿,杨重先开口:“今天宋俊来说;韩肃与张勇已经停战;正两厢议和;恐怕不久韩肃就能回援洛阳,刘青不过一介草寇,碰上韩肃难有胜算。”
“议和?”周媛嗤笑;“又不是两国交战,议的哪门子和?”
杨川答道:“他在营州久战不下,东都却形势危急,他们自然想先救洛阳。张勇看出了他们的意思,当下就要求裂土封王,自己还想了个封号叫辽王。”
真是搞笑,韩广平一番部署折腾,自己还没封上王呢,就先要给别人封王?周媛实在忍不住,接连笑了几声:“我倒没想到,他们父子这么不济事。”
“为大局,一时让步也不算什么。”杨川脸上也露出一点笑,“等剿灭了刘青等人,再回头慢慢攻克营州也不迟。”
周媛听了低头沉思,半晌抬头:“这么说来,现在正是时机!若是他当真敢封张勇为辽王,那四下群起而效之的必定不少,借此时机,五哥与七哥出面匡扶正统,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杨川有些惊讶,定定看了她半晌,才点头:“我与仲和也是这般想,可是我们若不想白辛苦一场,为他人做嫁衣,首先就得说服宋俊和裴一敏。我正想问问七郎,你与宋俊可有交情,此事到底有几分可行?”
杨重就把相识以来对宋俊的了解说了,最后说:“可行与否,我也说不好,此事还得与他详谈才知。”
“唔,也好。裴一敏那里,仲和会去谈,这都是急不得的事,今日先这样吧。”杨川揉了揉眉心,又对周媛说,“韩肃的事你别急,哥哥自会想法子。”
看他还想着自己,周媛心里对他多了些亲近感,当下起身,正色道谢:“多谢五哥。”
杨重松了口气,等杨川说完:“自家兄妹,说什么谢?”就让他早些回去歇着,“今日不早了,五哥先回去歇着吧。”
杨川点头,站起身来又找坚儿,周媛回道:“在里间睡了。”
不料话音刚落,里面就传来哭声,很快信王妃就牵着坚儿走了出来:“突然醒了说要找五伯。”
杨川忙上前把坚儿抱起来,答道:“路上一直跟着我,习惯了,醒来见不到我就要哭。辛苦弟妹了。”说完又哄坚儿,要带着他回去睡。
周媛跟杨重送他们父子回了东小院,让周禄去服侍着,然后两人一同回返,“看着这孩子,心里真是酸痛。也不知京里的五嫂和孩子们如何了。”
“唉,五哥也很不容易,你啊,以后对着五哥尊重些。”杨重说了周媛一句。
周媛默默点头,跟杨重在院里分手,自己去厢房睡了。
第二日宋俊又来,与杨重兄弟俩、谢希治兄弟俩关在书房说话,只有欧阳明没事,四处溜达。周媛听说以后,看坚儿跟大郎他们玩的好,自己就出去寻欧阳明。
欧阳明正在坡上往下望,看着下面一片一片的田地,颇有些惊奇,正想下去一探究竟,后面有人叫了一声:“大官人这是做什么呢?”
他苦笑着回头:“公主又打趣小人了。”
“哈哈,”周媛笑了一声,“行啊,我不叫你大官人,你也别自称小人了,你长这么高大,还自称小人,实在是违和得很。”
欧阳明看她态度一如在扬州之时,也就顺着她的意思应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完指了指下面,问周媛,“听说早先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的田都是你们到了才开垦的。”
周媛也往下面扫了一眼,颇有成就感的答:“是啊,这是第一茬,怎么样,不错吧?”
“何止不错,公主真不像是深宫里长大的女子,好像这世上就没什么难得倒你的。”欧阳明赞道。
这家伙心眼太多,不能跟他聊这个,周媛笑眯眯的答道:“谁说难不倒?这地又不是我开垦的,总有懂的人可以驱使。”说完转移话题,“对了,还没来得及问你,与李家小娘子可琴瑟和谐?”
欧阳明听了摆摆手:“公主不知道么?李家哪是我这样人高攀得起的,李家两位小娘子都已出嫁,嫁的都是升州高门。”
咦?竟然没成么?周媛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安慰欧阳明:“大丈夫何患无妻,将来大官人你出将入相,自有名门淑女任你选。”
“公主又取笑我了,我已是这把年纪,若真要等出将入相,可不是得等到须发皆白?”
也是,嘿嘿,算起来欧阳明也快三十了,再不娶妻生子可就晚了,“你别灰心么,没准过两年就能了呢?”周媛忍不住笑了起来。
欧阳明只摇头叹气:“公主就别笑我了,这两年我每每想起公主信中所说,都要惊出一身冷汗,哪还敢奢想什么出将入相?”
想起当初自己留下的信,周媛笑的更厉害了:“你怕什么,我不过是提醒你两句,舍得一身剐,才能把……拉下马。”她说到一半,还是把“皇帝”两个字咽了下去。
欧阳明真是要被她的话惊出冷汗了,幸好她没全说出来,他还能笑着拱手给周媛行礼:“谢公主提醒,欧阳明受教了。”
“欧阳兄这是做什么呢?”
周媛不躲不闪受了欧阳明的礼,正要跟他再开句玩笑,忽然从身后传来清冷的问话声,转头一看,正是谢希治来了。
欧阳明站直身,笑着回道:“公主当日好意提醒,一直没机会道谢,今日有幸再见公主,自然要当面谢过。”
谢希治挑了挑眉,看向周媛:“哦?”
周媛不想回答,她当初走的时候都没给谢希治留信,若是给他知道自己给欧阳明留了信,还不得不高兴呀,于是就转移话题,问他:“你怎么出来了?谈完了?”
“没有,两位殿下让我来请你去一趟。”谢希治也没有纠缠,直接说明了来意。
周媛应了一声:“哦。”又跟欧阳明说了失陪,叫下人陪着他下去转转,才跟谢希治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跟他八卦,“你听说了么?原来欧阳明跟李家二娘的亲事没成。”
谢希治点头,说道:“你们在说这事?李二娘嫁了李家的表亲。听说这门亲事没成,好像是欧阳明不乐意,”说到这里,他侧头看着周媛,“他有没有与你说,他后来跟谁定了亲?”
“他定亲了吗?”周媛意外的问,“他刚才没说啊,我还安慰他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呢。”
谢希治嘴角扯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他怎会主动提起。好像是年初定亲的,定的是吴王府长史的孙女。吴王府长史,你知道是谁么?”
周媛想了想,问:“好像是姓胡,是裴家的亲戚吧?”
谢希治点头答道:“胡长史是我堂姨丈,他的妻子是我母亲的堂姐。”
噗,欧阳明这不是生生比谢希治矮了一辈么?她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么说来,他不是要成了你表侄女婿?从表妹夫一下子降了一辈呀!那你还称呼他欧阳兄?”
谢希治囧,“我还没想到这一层。”
周媛想到当初让自己管他叫世叔的欧阳明,眼看着就比自己小一辈,笑的都有点喘不上气了,自然也说不出话,可是眼看到书房了,谢希治还是不停步,她终于伸手拉他追问:“七哥他们叫我来做什么?”
“呃,其实是诚王府三郎哭起来了,殿下无暇去哄他,我就出来寻你了。”也算是殿下让他请的了。
周媛一听坚儿哭了,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也没发觉他的小心思,只快步回了内院去看孩子。
“刚还玩的好好的,忽然就要找五伯,我怎么哄也哄不好。”信王妃一看见周媛就说道。
坚儿正蹲在地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谁去哄他也不理,一拉他就要伸手打人踢人,众人都束手无策。
这孩子太没安全感了,周媛慢慢靠近他,柔声呼唤:“坚儿,怎么又哭了?不是答应了爹爹要好好跟哥哥弟弟玩么?”她试探着伸出手去摸他的头,刚放上去,坚儿就侧头躲开了,她只能跟他隔着一步远蹲着,继续说话,“爹爹又没走,就在前院跟叔父他们说话呢,你要是不信,姑母抱着你去看看?”
坚儿终于抽噎着抬起了头,小脸上满是泪痕,可怜巴巴的看着周媛问:“真的?”
周媛点点头:“真的,来。”伸开双臂,等他自己跑过来。
坚儿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来扑进了周媛怀里,周媛使劲抱起了他,逗他:“我们坚儿这么重啊,姑母都要抱不动了,来,先擦擦脸,别让爹爹看出我们哭了,不然爹爹该笑话你了。”让信王妃给坚儿擦干净了脸,然后自己抱着他去了前院,到书房窗下让他往里面看。
“瞧见爹爹了吧?”周媛贴在坚儿耳边悄声说。
坚儿点头,也悄声回:“瞧见了,姑母,我们回去找毅哥哥玩吧。”
看见了就放心了,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周媛抱着他往回走,没走多远,坚儿就要求自己下来走,还不好意思的说:“阿娘说我是大孩子了,不能再让人抱着了。”
周媛把他放到地上,听他提起诚王妃,更心疼他了一些,就伸手紧紧牵着他,一边走一边哄:“坚儿真懂事,真是个好孩子。姑母跟你说呀,爹爹心里啊,可疼你和你哥哥了,他才舍不得不要你们呢。可是爹爹是大人,有很多大事要做,不能时时刻刻陪在你们身边,那并不是不要你们了,他做完大事就会回来陪着你们的。”
“真的吗?爹爹会回去接大哥么?会回去接阿娘他们么?”坚儿抬起头,认真的看着周媛问道。
周媛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答道:“会的,所以坚儿更要听话,不能总是哭闹,不然爹爹就没法去做正事,就不能更快的接回你阿娘和哥哥了。知道了吗?”
坚儿认真想了片刻,很坚定的点头:“我知道了,姑母,我再也不哭着找爹爹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心疼坚儿(杨坚这个名字,只是作者一时兴起,与隋文帝没啥关系,嘿
ps:本文已到收尾阶段,没啥双更的空间了,我还想再拿一个月的小红花,所以只能日更3000~大家表抛弃窝q_q
第92章 劝慰
周媛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说到做到。几日后;当杨川要跟杨重等人暂时离开岛上,去陆上与裴一敏相见时;坚儿虽然一直紧紧攥着杨川的衣袖;眼睛里也噙着泪水,可到底并没有哭出来。
“坚儿听话,与姑母在这等着爹爹回来。”杨川抱着儿子低声哄;“爹爹就去几日,你在这跟哥哥一块识字读书,等爹爹回来;是要考你的。学的不好,爹爹可要罚。”
坚儿绷着小脸;勉强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爹爹几日回?”
杨川想了想,答道:“少则十日,多么,也不会多过一月。”
周媛看其他人都在等着了,就上前去按住坚儿的肩膀说道:“坚儿,到姑母这来,爹爹该走了,你要让爹爹早些走,他才能早些回来呢。”
杨川也又哄了坚儿几句,最后终于哄的他松了手,杨川站起身对周媛说:“要辛苦你几日了,坚儿晚上总惊醒,你耐心哄哄他。”
“五哥放心,便是有我不懂的,还有七嫂呢。我一定照顾好坚儿。”
杨川又摸了摸儿子的头,才一狠心转身上马走了。
他一走,坚儿眼里的泪水立刻就流了下来,他记着周媛的话,也不敢哭出声,只默默流泪,把周媛心疼的不得了。旁边看着的谢希治就也蹲下来,摸了摸坚儿的头,说:“走吧,坚儿,跟我去上课,你爹爹可说了,回来要考你。”
大郎也跟着过来拉坚儿的手,“坚弟快来,我们去上课了。”
坚儿在周媛举着的帕子上蹭干净了脸,转头就随着大郎去了,倒让周媛有些惊讶,“这孩子倒有股韧劲。”
“嗯,挺像你。”谢希治笑着回了一句,跟着两个孩子走了。
……,哪像我了?周媛心里嘀咕,回头牵着二郎去正院,“走,咱们哄慧娘玩去。”
这次除了谢希治,包括杨川、杨重、谢希齐、欧阳明在内的人,都跟宋俊一起坐船离了琼州岛,渡海去廉州见裴一敏。
这几日他们在岛上,每日要么是聚在一起谈话,要么是分开个别对话,反正一直都在关起门来谈。除了欧阳明无所事事之外,也只有谢希治偶尔不参加,会带着孩子们读书,或者陪着周媛说话。
据说宋俊对杨川兄弟二人还是很恭敬的,在听说了韩广平残害宗室、把持朝政的真相之后,也表示愿听从两位殿下之命讨逆。尤其是现在韩肃跟张勇议和,张勇又提出要求封王,韩氏父子居然有要答应的意思,宋俊对此也十分愤慨。
但是只有态度没有用。杨川向他问计,宋俊只说一切听从两位殿下吩咐,并不发表见解,这样一来,杨川也拿不准他的意思,有些话就不好说的太明白。最后还是谢希齐说,不如等见了裴一敏,大家再一同详谈。
他们上岛之前已经给裴一敏去了信,中秋后收到回信,说裴一敏已经往岭南来,约他们在廉州港相见。众人一商量,最后只留谢希治在岛上,其余人等都一同坐船渡海,前去见裴一敏。
周媛对这种起兵打仗的事没什么概念,本着不懂就不添乱的原则,这些天她也只听了进展,并没有参与意见。不过她心里还是对这些人不停的互相迂回试探感到有些烦,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能坦诚相见、实话实说,光这么费劲的谈来谈去不行动,最后没等他们谈出个所以然,北面韩氏父子没准都平定民乱了,到时还有他们什么事?
“要是我啊,就直接拍桌子问宋俊:韩广平是个大奸贼,你也看到了,龙椅上那个小儿,没准就是他的儿子,我们兄弟是要反攻京城,恢复大秦正统了,你跟不跟我们干?”周媛跟下了课的谢希治发牢骚,“反正就一句话的事儿,何必搞得这么麻烦!”
把谢希治笑的险些跌下椅子去,“公主高见,真是让人佩服!”
周媛白了他一眼:“我知道你笑话我,其实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他宋俊总也有所求吧,说清楚了求的什么,看咱们能不能应,能应就一块儿结盟,不能就想法也要应了呗。”反攻京城,说得容易,光靠杨宇那几万人还是不成的,宋俊是必须争取的助力。
“我还以为你说不能应就算了呢。”谢希治本来都止了笑,听了后面这几句,又忍不住笑开了,“谁想到你还非要拉上宋使君了。”
笑什么笑呀,就你笑的好看呗?周媛斜了他几眼,干脆拿扇子去挡他的脸:“笑笑笑,有什么好笑?不拉上他能成事么?你舅舅那里也不知什么打算,我这心里没一刻安定,果然造反这事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听出她是真的有些担忧,谢希治收了笑,端正神色,伸手将扇子抽了过来,看着周媛说道:“其实你不用如此忧虑。眼下的时局,只要但凡还有一点忧国忧民之心的,也已经都无法再安坐旁观了。先头宋使君也是不确定京里到底什么情形,现在知道了你和诚王殿下的遭遇,自然也不肯再奉朝中的旨意。”
“其实你比谁看的都明白,他现在不过就是有些所求不好开口罢了。”谢希治举着扇子给周媛轻轻的扇,“至于我舅父,他也是一样,官做到了他们这一步,心里所思所想,不是封侯拜相,那就是荫庇子孙了。”
徐缓的风随着扇子送来,让周媛的烦乱平息了一些,“不止吧,我觉着,宋俊应是还想考考五哥,看看他值不值得追随。”可是杨川现在也有些犹疑,不知道能不能信任宋俊,所以才僵住了。
谢希治点头:“这也是难免,此事涉及身家性命,谁能不慎重?你且耐心等等看吧。”
“道理我自然知道,可是事情总没有进展,我怕迟则生变。”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忽然得到了从不敢奢想的幸福,怎不希望这幸福能安安稳稳长长久久呢?
谢希治右手还是轻轻扇着扇子,左手却伸出去握住了周媛的手,安慰道:“你呀,也该学着放心了。凡事靠自己,惯了自己做主,事情一旦交到旁人手里,你不知进展,心里就免不了焦躁、忧虑。”
周媛不服气:“胡说,你做事我就很放心的,从不忧虑。”
这话很中听,谢希治笑了起来,问她:“那七哥呢?”
“七哥办事我也很放心啊,他做事一向有分寸,我是从不担心的。”
谢希治又问:“那诚王殿下呢?”
“……”周媛没有立即回答,寻思了一会儿才说,“他么,我说不好。”
谢希治捏了捏她的手:“你看,连你都这样说,也难怪宋使君暂时不松口了。我们要耐心,此事除了诚王殿下,谁也替不了。我看殿下为人,是个值得追随的明主。”
周媛有些意外,看着他问:“当真?”
谢希治肯定的点头:“殿下宽厚坚忍,聪明仁惠,又占着大义名分,宋使君没有不从之理。”
不知为何,看他眼神这般肯定,周媛心里也跟着安稳了下来,“好,就听你的,我们安心看五哥施展。”说完抽回自己的手,站起身去跟三个侄儿玩去了。
******
杨川他们一去就是半月没有消息,坚儿越来越不安,却除了晚上惊醒以外,并不曾哭闹,只是常常一个人呆坐在山坡上往下看。周媛知道他是想看看父亲什么时候回来,也就没有非要哄他回院里,只带着大郎二郎陪他在外面呆着,直到他肯回去为止。
信王妃看了唏嘘不已:“可见没了娘的孩子有多可怜。”自己忍不住抱紧挣扎着要下地的女儿,“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我的孩儿们的。”
“嫂嫂放心,七哥是宁愿自己不走,也要全家人在一处的。”对这一点,周媛还是很有信心的,杨重跟杨川,本质上还是有些不同。
信王妃亲了亲怀里的女儿,咕哝道:“也不知何时才回家来。”
也许是因为家里人的思念传给了外面的男人们,隔日下午,她们就收到信,说杨川和杨重一行将启程回返,约在五日后回到岛上。
一家人欢欣鼓舞,坚儿也不绷着小脸了,天天跟大郎扳着手指算,还有几日能见到爹爹。信王妃则忙着收拾院落屋子——也不知有什么可收拾的,明明是每日都打扫的好么?
“你瞧七哥七嫂多恩爱,七哥这才去了几天呢,把七嫂惦记成这样!”周媛私底下跟谢希治嘀咕。
谢希治瞥了她一眼,回道:“像你这般的,本也少。”
周媛:“……”这家伙什么意思啊!
“瞪我做什么?难道不是?我们十娘一贯最是洒脱,离了谁都一样过日子,还过得有滋有味,有谁没谁都一样。”谢希治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擦,这话有点耳熟啊!周媛眼珠子四处转了转,嘿嘿笑了两声:“瞎说,我茶饭不思的时候,那是你没看见!”
谢希治扯着嘴角,不甚由衷的笑了笑:“不是为的我,我如何能看见?”
囧,闹什么别扭呀,你这样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啦?到底是想闹哪样啊亲?“这倒是奇了,你跟我说说,我茶饭不思,还能为谁?”周媛都想撸袖子了。
“不知,还请公主见告。”
这家伙还端上架子了还!周媛愤愤,伸双手撸撸袖子,然后抬手指向他的鼻尖:“谁也不为,我就是吃多了,所以才茶饭不思的!”
满怀期待的谢希治:“……”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世界杯有德法大战哦,希望法国取胜!(两场球看完,天就亮了,哦,美好的周末~
第93章 婚期
杨川他们回来的时候;坚儿第一时间就飞奔了下去迎接,把周媛吓的;急忙提着裙子在后面追。大郎二郎远远看见自己的爹也是兴奋的不得了,跟着坚儿一起往坡下奔跑,周媛哪个也追不上,在后面累的直气喘。
后来看见杨川和杨重都提前下马;接住了各自的儿子,她才缓了一口气;停了下来,后面闻讯出来的谢希治看见她气喘吁吁的站在半山坡上,就快步过去问:“你这是怎么了?”
“……追不上这几个小子。”周媛边说边喘。
谢希治看她两颊嫣红;显然是刚才跑的;就笑道:“这才跑了几步就喘成这样?当初你怎么都走的那样快法?”
又来了;这人这几天怎么就开始翻起旧账了?周媛转头怒瞪他:“你再这样冷嘲热讽,信不信我还走的远远的?”
“你连孩子都追不上,能走去哪?”谢希治不在意的丢下一句话,径自下去迎接杨川他们了。
周媛出离愤怒了,这魂淡现在是不是有恃无恐啊???她也不下去接了,自己愤愤的扭头回去,告诉了信王妃一声,就躲进了厢房不出门。
这一躲就躲到了午饭时间,信王妃遣人来叫她过去吃饭,她拖拖拉拉的进去小楼堂屋,发现里面只坐着杨川和杨重兄弟俩,有些意外:“怎么就你们两个?”
“大伙都累了,还是各自吃饭,自在些,也能早些歇歇。”杨重开口答话,又叫周媛坐下一起吃饭。
兄妹三人很快吃完了饭,周媛等下人把东西都收拾下去了,才开口问:“如何?这一趟可有收获?”
杨川和杨重对望一眼,一起笑了笑,“收获还不小呢。”杨川开口答道,“你和怀仁打算何时成婚?”
“……”这什么情况?怎么第一句话就问这个?周媛呆呆的看向杨重,希望他能出面解释一下。
杨重笑眯眯的开口:“我们已经与怀仁的舅父议定了你们二人的婚事,他自愿做媒,替谢家求亲。”
……他自愿做媒好说,可是提亲?他这么越俎代庖,谢家知道吗?谢希治的父母乐意吗?
没等周媛说出什么来,杨重又接口了:“这门婚事我已经应了。等仲和拟了讨伐韩广平父子的檄文,昭告天下韩氏父子之罪,你们的婚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操办了。只不过当此非常时期,恐怕一切须得从简。”
“……”都没人问问她同不同意吗?好吧,她自己跟杨重说过,已经答应谢希治了,于是当下只能说:“我都听哥哥们的。”
杨重忍不住打趣她:“你也有这么乖巧听话的时候?可惜还是没一点儿女儿家的羞意。”
……我羞个毛线啊羞!周媛斜了他两眼,没应他的话,只问杨川:“你们去了这么久,不会只谈了我们的事吧?大事谈的如何?”
“你们这就是大事啊!”杨川居然也有心情跟周媛开玩笑了,“婚姻大事还不够大么?”
杨重笑的不行,频频点头:“就是,这就是大事!”
周媛:“……”为什么一个无良哥哥这么快就变成了俩!
杨川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喉咙,终于解答了周媛的疑惑。简单来说,他们这一次会面是极为成功的,双方的态度也是非常诚恳的,并在亲切友好的交谈之后,定下了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首先就是杨川说的,由谢希齐起草一份讨韩檄文,以杨川杨重之名召集宗室诸王、各地军民,共同起兵讨伐韩氏逆贼。
然后是名正言顺的让周媛跟谢希治成亲——这不单是他们二人的婚事,也意味着吴王、裴一敏和谢家都站到了杨川这一边——周媛没有想到,兜兜转转,最后她和谢希治不愿背负在身上的东西,也还是一样不少的压到了他们头上。
再然后,杨川就要整合各地兵力,出兵北上,直奔京师。趁着韩肃还跟张勇在纠缠,刘青也在东都那里拖着朝廷的人,京师布防空虚,他们要出其不意、一击即中。
“既然是要出其不意,干嘛还要先发檄文啊?”这就跟要偷袭别人后背,还先喊一嗓子一样,哪还有什么攻其不备的效果了。
杨重很无语的看了周媛一眼:“咱们又不是做贼的!发兵反攻京师,必须得名正言顺,占着大义名分,不然如何引来忠臣孝子相投?”
那倒也是,无论什么时候,能占着民心,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周媛把这事放过去,又问杨川:“那杨宇那里要怎么办?”她可没忘,还有个侄子在那做人质呢。
“我正要与你说,坚儿我想托付给你和七郎一段时日。”杨川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过两日我先去益州,我会写信约杨宇到益州相见,共同在益州举事。”
从益州去京师确实近多了,可是,“杨宇会来么?”
杨川蹙眉:“他就算不信我,也该信裴一敏和仲和,不过,他多半也还是不会来。”
“我们把谢希修放出来了,”杨重接口,“已让他跟欧阳明回去见杨宇,把你与怀仁的亲事还有我们的部署都转告给他,他爱来不来,现在他已是鞭长莫及,就算熙儿在他那里,他也不敢如何。”
还真叫谢希治说着了,杨宇只要把杨川放到岭南来,就是完全的失策。谢希齐不听他的,裴一敏也另有打算,一个欧阳明还真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欧阳明心眼那么多,也未必全心听杨宇的。
“可是坚儿那孩子,”周媛斟酌着用词,“心思太重了些,五哥不在的这些日子,我瞧着他心里煎熬的很,我担心时候长了,孩子熬不住。”
杨川眉头锁的更紧了,“我不能带着他去。若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