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贵名媛-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六章入秋

丽姐儿似乎还挺喜欢女红这门功课,并没有感到心烦或是焦躁,有的只是心平气和。丽姐儿甚至忘记了赵家的和虎妞是何时回来的,只记得那一筐筐各式各样的蘑菇,木耳和山菜,看来母女俩在山中看见什么就采摘什么,很随机。

晚餐自然是就是菌汤和拌木耳了,丽姐儿又一次大快朵颐,味道真是鲜美,和前世吃到的味道大不一样,这就是纯天然的原因?丽姐儿百思不得其解。丽姐儿又想到自己最爱吃的菌类是金针菇,把它用来涮锅和做辣白菜汤是最好不过的。赵家的和虎妞这次却并没有采摘到,有点美中不足。不过,有的吃就好,何必拘泥太多,现在口中吃的也不错。

“外面还那么潮吗?”丽姐儿一天都没有出门,想知道家里的道路状况,只好拉着虎妞问。

“菜园还好,其他地方都能游鸭子了。”虎妞说的并不夸张,在外面根本就不能穿布鞋,只能穿草鞋。除了菜园之外的空地都坑坑洼洼的,俨然一个个小水塘,明镜一般,映着雨过天晴后的蓝天白云。

“有这么严重?”丽姐儿想象不到外面是个什么情形,也庆幸自己一天都没有出去,要不然崭新的绣鞋肯定是要浪费了。

“可不是,就山上还好点,可也就是好那么一点点,今天走路可费劲了。”虎妞开始说起山中的状况,潮湿,泥泞,路不好走,哪怕是穿了草鞋也和没穿鞋一样。要不是刚刚下过雨是蘑菇都出来的时候,是断不会去山上的。

丽姐儿听了虎妞的话,更加庆幸自己没去。这要是冒冒失失地去了。恐怕也干不了什么活计,只会给赵家的和虎妞添麻烦。

两三天之后,温泉水终于又变得清澈了,山泉水也可以饮用了,这都让大家欢欣鼓舞不用紧巴巴地过日子了,可以沐浴的日子到来了。看来不只是在现代住宅区停水令人不舒坦,在这里亦是如此。

徐老太爷这两三天着实吃不香,睡不着,提心吊胆。不是因为不能沐浴,也不是因为缺乏饮用水。而是他老人家担忧山石泥流。他总是害怕那片荔枝林子挡不住松动的山石泥浆,总是害怕山上的泥土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滑下来,所以总是有事没事地过去看看。哪怕是走不开,也远远地眺望一眼,就怕那边有什么动静。还好,事实证明,自己是白担心一场。自己所选的地方还是很安全的。徐老太爷的心掉进肚子里了,自然又开始原来的生活了。

当暑热渐渐消退,早晚得加件长衫时,丽姐儿意识到秋天要来了。时间总是毫不留情地流逝,谁都无法阻止。丽姐儿看着林氏愈发大起来的肚子,又一次开始紧张了。当然丽姐儿的紧张情绪还是有所缓解的。那就是林氏这一胎绝对不是双胎,肚子绝对没有怀着喜哥儿和乐哥儿时那般大。幸好这次怀的只是一个,这就已经是林氏的运气了。现在的条件实在是简陋。丽姐儿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当然丽姐儿这个时候也开始准备白棉布,小衣衫和剪子等等器具了,毕竟还有一个挺着比林氏更大的肚子来回晃悠的丹桂呢。丽姐儿算过了,丹桂的应该是十月生,当然这是在徐老太爷没有误诊的情况下。而林氏是十一月生。如果丹桂和林氏生孩子都比较准时的话,丹桂做完月子也就能帮着林氏接生了。毕竟接生这事只靠着赵嬷嬷和赵家的还是太过力不从心。没办法。生孩子这事男人们是绝对帮不上忙的,而丽姐儿又太小,只能是帮忙看着熬药或是照顾两个弟弟而已。

丽姐儿想着两个孕妇的事情,而男人们那边已经开始计划去山中打猎,打柴,采摘浆果过冬等事宜了。冰窖中的食物在不断减少,可是日子不能不过了,只能进行生产自救了。于是男人么坐不住了,秋天是个好时候,山中的动物都肥了,山果山菜也都呈现着饱满的状态。既然聚宝盆就在手里,又何必发愁,直接用一身本领换来就是了。而徐老太爷面对膳食中没有鱼类的踪影,已经无法再忍耐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沿着翡翠潭接着往下走,什么时候看到成形的大鱼,什么时候罢休。而赵家的似乎早有先见之明,早在春夏两季时就大量的采摘榆钱,槐花,蕨菜,蘑菇,木耳等等一切山中常见,不常见的可食性高,味道又不错的山货储存起来。开始赵嬷嬷也没再意,总觉得儿媳是多次一举,可现在看来,又觉得儿媳这件事办得不错,毕竟食物多了,心里也舒坦。原以为这些东西也没有多少,可仔细一清点才发现,十个大筐满满登登,丝毫不留缝隙。

“我看你平时这厨房的活都忙不过来,这些东西你都怎么弄回来的?”赵嬷嬷看着低着头不说话的儿媳问。

“平时相公上山回来都会弄一些,儿媳也经常带着虎妞去山里转悠转悠。”赵家的声音不大,可赵嬷嬷听得见。

“这事办得不错,有空就带着虎妞上山看看,山核桃,栗子,酸枣,柿子什么的,看到的话就弄一些回来。”赵嬷嬷夸赞,也允许儿媳多出去走走。

“知道了。”赵家的是高兴的,她也知道婆婆这是变相的告诉她厨房里的活计不用担心。说到底,婆婆心善,虽然对自己长久不怀孩子有些不满,却也从不曾为难过,对自己这个做儿媳的已经是很好了。

从那天起,赵家的果然就和虎妞经常去山中弄一些山货回来。丽姐儿的嘴也越发不闲着了,不是吃一捧酸枣,就是砸一个核桃,要么就是吃橙红灯笼一般的柿子。

男人们说干就干,凉风一起就准备好干粮水囊,上山挖陷阱,打猎,砍柴去了。而丽姐儿每天也多了件事儿,那就是每天早上都逛一遍菜园子,看看哪种菜蔬成熟,提前和厨房打招呼。看着看着,丽姐儿就想起自己在七夕那天对还不会说话的两个弟弟许诺做南瓜灯。现在的南瓜都成熟了,个头大,颜色也鲜明,正是做灯的好时候。想到这里,丽姐儿就急忙忙去了厨房,把这件事情同赵嬷嬷说起了。丽姐儿还特意拿了笔纸,画了大概的样子,要赵嬷嬷帮忙。雕刻南瓜可是个力气活,自己是肯定做不了的,现在只能来求赵嬷嬷帮忙,谁让男人们和赵家的母女都去了山上呢。

赵嬷嬷是有些犹豫的,那样子也太怪了,真要是大晚上弄出这么个东西来,还不得吓坏小少爷们。想着想着赵嬷嬷就说了担心的事。丽姐儿想想也是,万一再吓着两个孕妇,惊了胎,早产就不好了。这让丽姐儿犯了难,想着拿什么代替。想着想着就想到了自己中学时曾经做过橘灯,那光亮朦朦胧胧的,也可爱的很,只是这里好像没有橘子。

“嬷嬷,山上有橘子吗?”丽姐儿问。

“丽姐儿想吃橘子了?”赵嬷嬷反问。

“算是吧。”丽姐儿一时说不清楚,只好如此回答。

“老奴那儿媳还真没说在山上有橘子。不过嬷嬷这里有蜜饯金橙子茶,丽姐儿你先凑合凑合。”赵嬷嬷来了精神,开始翻箱倒柜了。

“不用了不用了!”丽姐儿现在可不想喝什么茶,她还得想办法应付两个大宝贝呢。她绝对相信那两个大宝贝是把自己说过的话都记得牢牢的,别看他们不会说话,又那么大点儿,记性可好的很。上次敷衍说给他们吃酸奶,他们到现在还记得呢。丽姐儿哪里会在这里做酸奶啊,不过是逗逗他们的,没想到从那以后不管自己给他们喂什么,他们都会盯着丽姐儿好一会儿,那模样分明是问“这是不是酸奶?”丽姐儿敢肯定,那绝不是自己心虚,而是一种直觉,绝对是。

“哦,差点忘了,黄瓜熟了,嬷嬷记得告诉赵家的一声。”丽姐儿落荒而逃地跑出厨房前才想起来正事,匆匆忙忙的算是告诉了。

“丽姐儿别走啊,嬷嬷把蜜饯金橙子茶找到了。”耳后远远传来赵嬷嬷的声音,丽姐儿不自在的加快了逃跑速度。

回了内室,丽姐儿刚刚喘匀了气息,就去摇篮旁看弟弟们。两个弟弟还没醒,正张着小嘴睡得香呢。丽姐儿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不自觉地笑了,随即又想到该拿什么代替橘灯。

后来因为实在是伤脑筋,索性就不想了,又躺回床榻上,准备睡个回笼觉。大不了对着两个弟弟承认错误就好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睡之前,丽姐儿又拿出本子回顾了一下近段时日所学的针法等等,熟读一遍,牢记一遍,又背诵了一遍,甚至还在空气中假装动作了一遍。虽说有些夸张,可丽姐儿却乐此不疲。果然不一会儿丽姐儿睡着了。

第八十七章平淡

黄昏总是悄然而至,天际的火烧云太过浓艳,让丽姐儿时不时地眨眨眼睛。

这几天来丽姐儿的作息十分规律,早起去菜园,上午读书临帖,午后做点针线,黄昏去林子里捡蛋。

夏季已经过去,鸡鸭又恢复了产蛋,竹篮的分量随着蛋的增加也越来越重。开始丽姐儿细细的手臂还不适应,几天下来习惯了不少,对于捡蛋这种劳动愈发得心应手。

丽姐儿看着篮子中的蛋,又开始捉摸吃法,煎炒烹炸好像都太没新意,卤蛋糟蛋也吃了不少,得再想想新创意了。丽姐儿打定主意,提着篮子向厨房走去。

内室中林氏和丹桂正做针线,听见脚步声就抬头朝门看,果然一掀帘子赵嬷嬷就闪身进来了。几人只寒暄了几句,赵嬷嬷就步入正题。

“丽姐儿是想吃橘子了,可是老奴那媳妇说是在山上没发现橘树。老奴就想着把蜜饯金橙子茶拿了过来,不管怎么着这味道和橘子还算相近。”赵嬷嬷拿着罐子和林氏说话。

女儿想吃橘子了?自己怎的一点都不知情。林氏让赵嬷嬷把蜜饯金橙子茶放下就继续低头做针线。

厨房那里丽姐儿对着赵家的说起蛋包饭的做法。开始赵家的不得要领,还有点弄不清蛋包饭的概念。等到丽姐儿说一步赵家的就做一步之后,才渐渐明白这种新鲜做法,新奇食物。

“婶子先尝尝味道。”丽姐儿要赵家的试吃。

赵家的也习惯了这种丽姐儿说自己做然后自己先吃的章程,拿着勺子就吃了一口。

“味道怎么样?”丽姐儿看着赵家的神色并不是很好。

“有点淡,不过味道还不错。”赵家的觉得这种吃食很新奇,可是味道确实担

丽姐儿马上想到了这东西得加一点酱料。前世自己不那么喜欢番茄酱就加比较符合自己口味的辣椒酱。

“本来应该是淋一点酱料在上面的,可是我不直到家里还有什么酱料。”丽姐儿说的没错,家里到底有多少种酱料自己确实不知道。最关键的是在这里一年多,自己到现在也没有看到番茄。更没有吃过番茄,更谈不上制作番茄酱了。丽姐儿明明记得前世时在书上看到中国在两千年前就有种植过这种植物,可是丽姐儿在这里却没有看到,这让她多少有些困惑。

“加一点那种甜辣酱?”赵家的也是个美味爱好者。

“家里有这种酱?”丽姐儿问。

“把辣椒酱用锅热一下,加点水再加点糖,想来滋味会不错。”赵家的已经兴奋的忽闪着睫毛动手了。

果然加了甜辣酱的蛋包饭味道好极了。丽姐儿笑了,她又一次找到了一种能让大家趋之若鹜的新菜式。

丽姐儿拿着食盒回了内室,看到林氏和丹桂还在做针线,忙道:“娘亲歇歇吧,女儿拿了好吃的过来。”

林氏和丹桂放下针线。挺着大肚子走了过来,坐在桌边。丹桂先打开食盒,直直地看着碟子中被红色的甜辣酱淋满的不明固体。

“这是蛋包饭。是女儿新想出来的。”丽姐儿忙着推销。

林氏对于女儿以捉摸吃食为乐趣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了,拿起勺子就吃了一口:“这味道真好。”林氏丝毫都没有掩饰对饮食的惊讶。女儿果然在吃食上有天赋,林氏的胃早就被丽姐儿铺天盖地想出的吃食给攻克了。

“那给两个弟弟也尝尝吧。”喜哥儿和乐哥儿长牙之后就不满足天天以牛奶为食了,丽姐儿经常喂两个大宝贝鸡蛋羹和菜粥或者汤品。赵家的把蛋包饭做的很软,丽姐儿想两个大宝贝一定喜欢。

“娘亲来喂。你吃你的。”说着林氏就放下了勺子。

“没关系的,女儿都吃过了。”丽姐儿也没说假话,在厨房的时候自己确实吃了不少,“娘亲就稳当地坐在这里吃,女儿想亲自喂喜哥儿和乐哥儿。”

林氏看丽姐儿坚持也就拿起勺子又开始吃眼前的新奇食物了。而丽姐儿则拿了一碟蛋包饭直接去了摇篮边。幸好这时摇篮在榻上,丽姐儿把碟子放在哪里都不碍事。这要是摇篮还是悬空的。丽姐儿根本没力气托着盘子。

丽姐儿把两个还在躺着却睁着眼睛的大宝贝给拉起来坐下,又熟练的给两个小孩子扎上围兜,接着就拿起勺子舀了一点直接塞进喜哥儿和乐哥儿的嘴里。两兄弟明显对蛋包饭的味道赞不绝口。看着碟子就挪不开目光了。丽姐儿知道这两个大宝贝是喜欢蛋包饭的,看来他们是要把这一碟子都吃得干干净净了。喜哥儿和乐哥儿不会说话,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表达。喜欢什么事物,他们的一致做法就是盯着看,而林氏和丽姐儿也通过这种方式来弄明白两个不会说话的大宝贝所表达的意思了。

林氏快速的吃完的面前的饮食。慢慢走到榻边,接过丽姐儿手上的勺子开始喂儿子们。

“今天嬷嬷拿了一罐子蜜饯金橙子茶。说是这味道和橘子有些相似,叫你解解馋。”林氏一边喂儿子们,一边和女儿说话。

丽姐儿听了啼笑皆非,赵嬷嬷也太尽责了:“这不是快到喜哥儿和乐哥儿的生辰了,女儿其实是想给弟弟们做橘灯当寿礼的。这不女儿就去了厨房想问赵家的山上有没有橘子,结果赵嬷嬷就误会女儿想吃橘子了。也怪女儿当时没解释清楚。”过两天就是喜哥儿和乐哥儿的生辰了,说来两个大宝贝也算是倒霉了。洗三没大办,满月倒是大办了,可惜却中途停止了,现在就连这么重要的抓周礼恐怕也只得在山里办了。全家人再尽心也没有大宴宾客的风光啊,这可是徐家的继承人,真是委屈两个小家伙了。

“是这样啊,娘亲这一下午都心里都不舒服,总觉得委屈你了。”说到这里,林氏心里难受。即便是住在山里,林氏也想满足女儿的一切愿望,谁家孩子不是手上捧着啊,结果想吃个橘子都没有,林氏心里不痛快。

“哎呦,娘亲您可不能不舒服,肚子里的弟弟怎么办啊。”丽姐儿最怕的就是林氏哪里不痛快。

“你怎么知道是弟弟?”林氏这一胎想要个女儿,徐熹想法和林氏一样。女儿多乖巧啊,像丽姐儿一样。再说徐家也有后了,两个儿子正好。

“女儿是瞎猜的,娘亲想给女儿个妹妹?”丽姐儿听出林氏的言外之意,眉眼弯弯,女宝宝想来更可爱吧!

“你爹啊,名字都想好了,叫硕人。”林氏喂过了喜哥儿和乐哥儿,转头和丽姐儿说话。

“这名字好啊,想来妹妹定是个美人。”丽姐儿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不这么想。硕人,这名字也太过张扬了。虽说自己的名字也低调不到哪里去,可好歹是沾了生辰的光了。那硕人,也能做名字?

“娘亲也这么想。”林氏笑容明媚。

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父母绝对是天生的一对。

蛋包饭果然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其惹人喜爱程度差点超过三个月前的南瓜豆沙饼。可因为鸡蛋的数量并不多,再加上赵家的已经有意识的暗示孕妇生产之后需要的鸡蛋数量是巨大的,所以大家也就是尝尝鲜,并没有谁一天三顿的吃,顶多就是隔了三五天里吃一次而已。

丽姐儿正等待着两个弟弟的生辰,而这时的徐老太爷却叫上了徐寿和赵老虎骑了青骡子要继续往翡翠潭的下游走。原因很简单,用徐老太爷的原话说就是作为徐家的一家之主,怎么也无法忍受自己的曾孙子在周岁宴席上没有鱼。其实冰窖里并不是一条鱼都没有,只不过那些是留着过年用的,这要是都吃光了,过年可真的就是没有鱼了。

徐老太爷知道路途远,光靠两条腿肯定是不行,就把养在牲口棚的大青骡子牵了出来。徐熹认为老太爷年岁大了,实在不宜远行,就打算替老太爷去。可老太爷性子倔强,执意不肯。徐熹实在是没法子,拗不过,也就答应了。

全家女人又一次丢下手里的活计,开始和面做馅饼等干粮给老太爷一行带上。赵嬷嬷又把十几个水囊都灌满,想了想又装了两囊酒,以备不时之需。而徐熹和徐福也打算在老太爷出行的这两天上山打柴,打草,多弄些板栗,酸枣,柿子等等山货回来储冬。

徐老太爷都想好了,只要发现有鱼,不管大的小的,一定要想办法弄回来。徐寿和赵老虎水性都好,万一真的是发现了大湖或者河流,只要不危险,就直接下水抓鱼就好。也许是徐老太爷想的太过简单,丽姐儿却一点都不看好。首先,这地方有没有大湖或者河流这就不好说。再者,就算这里有这样的地方,谁敢直接下水啊!水里有什么东西怎么办啊,这个时代环保可不错,万一有什么凶残的大鱼怎么办?想到这些,丽姐儿还是劝了曾祖父拿了鱼竿等等,万一用得上呢。至少有了鱼竿在,曾祖父就不会马上让人下水。

就这样在一家人不舍的目光中,徐老太爷一行骑着青骡子消失在升起的阳光中。

第八十八章中秋

丽姐儿认认真真地写完了最后一个字,长舒一口气。她放下笔,待墨迹干了又合上本子,坐在椅子上不动,只是望着窗外的山景。

丽姐儿的鼻端充斥着清苦的味道,那是父亲在山上采集的野山菊,黄黄白白一束养在花瓶中,赏心悦目。

明天就是中秋了,想来厨房一定忙得很,相信只要靠近厨房,就一定能闻到月饼的香气,一定很美味。

五天前,徐老太爷一行人就回来了。令丽姐儿不敢相信的是曾祖父果然带回了两篓鱼来,这让大家又惊又喜。徐老太爷也高兴地告诉大家,沿着翡翠潭往下游走果然有不小的水泽,这些鱼不是用鱼竿钓上来的,就是赵老虎下水抓回来的。丽姐儿有时候都不敢想象自家怎么运气这么好,只要下定决心就要什么有什么。

前天是喜哥儿和乐哥儿的周岁宴,一家人过得欢欢喜喜,兄弟俩抓周也很顺利,喜哥儿拿的是《三字痉,乐哥儿拿的是玉管狼毫笔。这结果显然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差点把大家的嘴都乐歪了。宴席上的野猪肉,狍子肉,鹿肉等等都让丽姐儿大快朵颐,她从不曾想过这一世的日子是如此舒心。

前世的自己在这个时间做什么?丽姐儿看着远处的竹海慢慢回忆,应该是文字学课吧。老师在上面慢悠悠地讲,自己在飞速地做笔记,时不时地开小差想中午去食堂吃什么,炒饭还是炒面?要不然就想今天只有一上午课,下午是去图书馆还是看电影?电影啊,自己有多久没看了?

丽姐儿嘴角微翘,前世的回忆并不都是灰色的,也有彩色的。生活就是如此,有好有坏。只可惜前世的自己似乎忘记了,在这里,才又慢慢想起来了。丽姐儿回头看了看闭目养神的林氏和两个正在玩积木的弟弟,好像这一世的自己拥有的比前世拥有的多,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丽姐儿站起来向喜哥儿和乐哥儿走去,看着两个孩子摆弄着色彩鲜明的积木块,丽姐儿顺手拿起一块对着两个弟弟晃来晃去。两个弟弟也好像移动镜头一般,对着丽姐儿手中的积木块晃来晃去。兄弟俩的样子太过可爱,让丽姐儿忍俊不禁。

积木是丽姐儿想出来要徐福帮忙做的。因为是小孩子玩的,丽姐儿特意吩咐要把原料上的毛刺去掉。把积木的边缘磨圆,以免因为小孩子的肌肤太过娇嫩而受伤。颜色也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植物染色,色泽鲜亮还健康。开始丽姐儿是打算用自己手里的琉璃磨成珠子给两个弟弟玩的。可是后来就想到弟弟们还小,有把什么都往嘴里塞的习惯,这要是不小心吃了下去,麻烦可就大了。这里可没有什么洗胃,所以丽姐儿格外注意两个弟弟手里拿着什么。像花生,酸枣,瓜子瓤这样的零食也不敢给,就怕被呛着。

中秋节如期而至,晚宴依旧丰盛。过后,大家都坐在院子里赏月。吃月饼,聊天说笑。丽姐儿看着天上的圆月,明亮通透。似乎和前世没什么不一样。吾心安处即吾乡,这里也是故乡,没什么不妥,也没什么不好。

丽姐儿剥了一颗野葡萄扔进嘴里,真酸啊。可是心里不酸,这就好。月饼有四种口味。五仁,火腿,冬瓜,豆沙。丽姐儿毫不犹豫的拿起冬瓜,入口绵软,甜而不腻。

这一天晚上,丽姐儿好像梦见了前世的父母,面容已经是看不清了,唯有那轮廓让丽姐儿记忆犹新。从那天开始,前世的记忆就在丽姐儿的脑海中渐渐地淡了,再不复从前经常想起。这是冥冥中的安排吗?开始丽姐儿有些困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慢慢地丽姐儿也就不再想了,也许忘记更好。

日子一天天的过,时光匆匆划过。男人们开始天天上山打猎,砍柴,采摘山菜浆果;女人们也全都出动开始腌菜,晾晒,做干粮等等繁杂而繁琐,令人有些头疼的工作。男人们经常打回整头的大型猎物,野猪,鹿,狍子,去皮剔骨。而女人们则将整块整块的肉妥善保管,就连动物血都充分利用,做成血肠或者血豆腐来食用。当然这些活计都避开两个孕妇,毕竟太过血腥。

当地里的大白菜,黄瓜,茄子,青菜,南瓜都变成坛子中的辣白菜,酸菜,腌菜的时候,男人们终于把整个冰窖都塞满了,那里面填充了各式各样的野味和鱼类。女人们也不用在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不停做馅饼给男人们当干粮了,这无疑是一种变相的休息。其实大部分的活计还是赵家的干的,她确实被累坏了。没法子,能干这些活计的老的老,小的小,怀身子的怀身子,她不干的话就没人干了。男人们天天上山,不管是在道义上还是在体力上,赵家的都不好对男人们开口,尤其是自家的相公。

现在男人们不用再上山了,重体力的活计男人们又都接了过去,打年糕,磨豆腐,种菜等等。于是大家都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愉悦,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从未做过这些活计的徐老太爷,徐熹和徐福等人。

这一天起床,丽姐儿觉得格外的冷,把箱子里半旧的夹袄拿出来穿上才敢出门。虎妞早就不把鸡鸭赶出去了,而是把鸡窝的门打开让鸡鸭就在菜园子外面溜达溜达再给撵回窝里去。天儿冷了,虎妞也不愿意走远路去荔枝林子里放养鸡鸭了。丽姐儿看着院子中摇摇摆摆的家禽,耳中听着叽叽呱呱的叫声,原本因为寒冷而不那么好的心情骤然间敞亮了不少,看来生命还是令人愉悦的。

“这么早去哪儿?”虎妞看见丽姐儿问。

“我想去温泉池子泡脚,你去不去?”丽姐儿也不知道为什么,早上起来特别想去温泉池子看看。温泉池子对成人来说不深,可是对自己来说那就绝对是可以淹死了。于是丽姐儿也只能去温泉池子泡脚,并不能去那里泡澡。丽姐儿自然也希望和虎妞搭个伴,毕竟自己一个人去没什么意思,有人陪着聊天总不至于无聊。

“好,等等。”虎妞显然是想了一会儿才答应的。丽姐儿不知道她想什么,总之她答应了就好。

虎妞动作麻利的把鸡鸭都赶回窝之后才匆匆忙忙赶到丽姐儿身边一起去温泉。一路顺遂,没看到人,也没有什么意外。来到温泉池子旁,丽姐儿就直接找好地方,撩起裙子,拖了鞋袜,麻利的把一双脚伸进去。真舒服啊!丽姐儿心中感叹。这里环境确实好,真没什么好挑剔的,应该说是应有尽有,说它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甚至说不定世外桃源都没这里好。真不知道曾祖父是如何找到这样的地方的,听说这里的房子都是曾祖父一砖一瓦亲手盖的,可见曾祖父对这个地方用心之深。

“听说这几天男人们要加固篱笆墙还有房屋?”丽姐儿是听到父母说话才知道的,她想虎妞一定知道的比她多。

“是啊,要过冬了,老太爷说要做好完全准备。”虎妞果然比自己知道的多,丽姐儿暗想。

“除了这个呢?还有别的吗?”丽姐儿问。

“再就没什么了。柴房早就被堆满了,冰窖里也有的是野味,腌菜坛子都快有一百五十个了,想来也没什么活计了。”虎妞对家中情况很了解。

“你最近还去山上吗?”丽姐儿最想问这个。丽姐儿在院子中眺望远山自然是看不出来大山有什么变化的,唯一可以用眼睛看出来的就是大山本身的绿色越来越深了,不似春夏那般颜色鲜嫩。

“前天去了一次,不过我娘说那是最后一次了。山上现在可冷了,采摘点什么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果子不是冻烂了就是熟烂了。”虎妞的语气恋恋不舍。

“景色还好吗?”丽姐儿听到虎妞的话多少也有些感伤。大自然的馈赠也并不是都能好好利用的。

“咋说呢?也好看,只不过不和春夏一个样了。”虎妞想说的应该是秋季的那种大气肃然吧。

丽姐儿知道自己肯定也不能再上山了,就闭嘴不说什么了。还以为能看到山上的秋景呢,结果一拖再拖,就怕给大人们添麻烦,现在倒好,机会没了。

“对了,奴婢还得回去帮忙做饭呢,小姐走吧。”虎妞想起来自己还有事,想拉着丽姐儿一起走。

“那好吧。”丽姐儿用裙子把自己的脚擦干净,穿上鞋袜就和虎妞匆忙的往回赶。

“对了,下午还捡蛋吗?”丽姐儿问。鸡鸭都不去林子里面放养了,捡蛋的地点也改做家中的柴房了。丽姐儿特别不能理解鸡鸭怎么就喜欢在柴火垛上下蛋呢?

“捡啊,不过小姐要是不想去了,那点活计奴婢也都能做完。”虎妞知道丽姐儿不喜欢去柴房,那里多少有点脏。

“那我就不去了。”丽姐儿连忙回答。

第八十九章入冬

早膳很丰盛,什锦粥,煎薄饼,拌桔梗,腌茄子,拌豆芽还有酱猪货。丽姐儿看着那么大碟子的酱猪货和其他小碟小碗放在一起显得格外突出,不禁抿嘴一笑。看来家里的食物储备量已经是可以让赵家的大手大脚的做吃食了。酱猪货就是把猪的内脏洗净,然后用酱料炖煮出来的零嘴。量大实惠味道好,全家老少在天气刚刚冷起来的时候吃这个最好,既补充体能,又享受了食物所赋予的满足感。看到这么大盘的酱猪货,丽姐儿就知道这是今天一家人的零嘴。

丽姐儿用筷子夹了一箸猪耳朵,塞进嘴里,味道不错有嚼劲,赵家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吃过了早膳,男人们都去了菜园子,女人们都坐在屋子里做针线,只有赵家的又去厨房准备午膳了。丽姐儿临帖之后,就用象牙签扎着猪心吃,一口一片,满口生香。也许是天气越来越冷了,丽姐儿的食欲也越发的大了。

“明儿就是立冬了,可要做涮锅?”赵嬷嬷询问林氏。

“要的,不过家里能拿出来的都有什么?”林氏最担心的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