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贵名媛-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氏带着丽姐儿来到书房时,恰好徐老太爷和徐熹正准备着去地道。林氏实在是不放心女儿,恰好内院也没什么事儿了,就跟着徐熹一行,进了地道。

这回是徐老太爷一人去了私库,从私库将箱子沿着斜斜的坡道推下来,徐熹就在下面接应。丽姐儿看着一个个笨重的箱子滑下来,不禁赞叹徐家的祖先,真是有智慧,这都想到了。也幸好,上午徐老太爷和徐熹在整理孤本和字画的过程中,都是把孤本典籍铺了箱底一层,然后再装字唬这样每个箱子都不轻不重,从斜坡上滑下来时,也不容易出现差错,省了不少力。

等到十几口大箱子都推了下来,徐老太爷才走下来。而这边,徐熹和林氏已经开始把这些箱子摆好位置了。丽姐儿看着每个箱子上的封条都仔细的记录着箱子里面装的什么,很是感叹徐老太爷和徐熹的整理能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徐老太爷的私库就会空荡荡了。

第四十三章 嫁妆

接下来的几天,丽姐儿都是在地道中看着自己的父亲和曾祖父整理金石玉器,古董珍玩还有名贵家具中度过的。

当然,这几天丽姐儿看到的精品也数不胜数。越窑的秘色瓷茶具,汝窑的笔洗;商周的青铜小鼎,齐国古旧的刀币;汉代的玉蝉,元代的玉壶等等。另外还有五颗有婴儿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发着淡绿色的光芒,很是耀眼,把整个地道照得犹如白昼。还有一箱子装的都是极品翡翠料,每一块都放在大小适宜的匣子中,装满了整整一箱子。

最后整理的是笨重非常的名贵家具。这可把徐熹和徐老太爷给愁坏了,二人是连拖带拽,小心翼翼才将这些红木,紫檀木,鸡翅木等名贵木料的家具给安置好。

最后的最后,就连丽姐儿都松了口气,可算是弄完了。现在徐老太爷的私库里,真的是连毛都不剩了。

在这几天的整理中,徐老太爷也从中挑了好些个宝物送给丽姐儿把玩。其中就有一套十二生肖玉雕件,很是小巧别致,造型古朴。丽姐儿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爱不释手,徐老太爷当时就将这套玉雕用锦盒装了,送给自己的曾孙女。还有那五颗夜明珠,徐老太爷也让丽姐儿从中挑一个,丽姐儿直接就挑了一个最小的。

丽姐儿从外院书房回来之后,就打算将夜明珠悬于屋顶,当电灯使用。后来想想,决定还是和林氏商量一下为好,就转身出屋去找林氏。

一进林氏的上房,才看到林氏正在晒嫁妆呢。满屋子里丫鬟仆妇都是双眼放光的看着,满脸的羡慕嫉妒恨。

当年林氏的嫁妆可是有一百六十八台,东西自然少不了。只是压箱银子和一些被变卖的陪嫁铺子,庄子折成了银钱都接济给被流放的娘家了。现在林氏有的就是数不清的绸缎匹料,首饰珠宝,书画典籍和名贵家具了。丽姐儿估计自家娘亲手里也会有些房契地契,只是不像刚嫁人时那么多了。

林氏看见丽姐儿进来,忙让丽姐儿过来,问了好些身子怎么样之类的话,又命人拿了点心甜品给丽姐儿吃。丽姐儿一一回答了娘亲的问话,又将曾祖父送了自己东西的事情说了,顺便问是否可以将夜明珠悬挂于室。林氏没有异议,直接赞同,觉得夜明珠明亮,不伤眼睛,比烛火油灯强。

接下来林氏就将不相干的人都打发出去,只留了丽姐儿,赵嬷嬷和丹桂三人。林氏直接在自己的嫁妆中选了三套头面,两匹大红的妆花缎赏给丹桂做嫁妆,又直接给了丹桂二百两的现银。

“你跟了我这么多年,现在才把你嫁出去,委屈你了。”林氏说的诚心诚意。

“奴婢不委屈,跟着夫人您,奴婢心里踏实。奴婢一个丫鬟,嫁人还能有这么多嫁妆想都不敢想,都是夫人看得起奴婢。”丹桂边说边哭。

“快别哭了,欢喜的事儿你哭什么。你以后嫁出去,就好好跟着徐福过日子。徐福是个有心人,定会善待你,更何况有我给你作靠山,日后他要是敢欺负你,我给你作主。还有,你嫁出去之后,也不是不回来了,哭得这么厉害做什么!”林氏笑着说。

丹桂擦了眼泪,红了脸,显然是害羞了,不再说话站在一边。

“嬷嬷,丹桂,帮我整理嫁妆吧。整理之后,都搬到我的私库里去。”林氏面色平静。

又是私库?该不会林氏的私库也连着地道吧?这么说,爹还不能休息,要继续帮着娘亲搬嫁妆?丽姐儿暗自想。

丹桂和赵嬷嬷首先整理的是林氏的珠宝首饰。林氏在一边看着,指挥着二人,也是按照价值的高低来分门别类整理。因为大部分珠宝首饰都是一整套一个匣子,所以并没有费多大力气,林氏三人在半个时辰之内,就整理出了满满三个大箱子。当然,丽姐儿又从中拿到了许多,各种材质的镯子,耳环,簪钗。从金到银,从白玉到翡翠,从玛瑙到宝石,应有尽有,都装进了一个黑漆描金首饰匣子里。

林氏也如徐熹一般,将每个箱子中装有什么都一一记录在箱子外的封条上。

“夫人,这是不是太过了,要是被那些黑心烂肝的看到还不得编排您?”赵嬷嬷不大想让林氏将嫁妆箱子贴上封条,不好看啊。

“我正愁没法子打发这些下人,有人烂嚼舌根就直接撵出去。”林氏自然是照着徐熹的安排做的,怎么可能改,正好借着由头打发几个下人,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这么多下人怎么处理。

丽姐儿是看明白了,所以什么都不说,只是吃着甜甜糯糯的水晶糕。丽姐儿暗想,前段日子还在想自己的私房,今天一口气就得到了这么多,自己现在也是个小资了!

接下来,林氏整理的是书画典籍。整理方式都和徐熹那边如出一辙,看来是夫妻两人商量过了。只不过在这方面,林氏带着丹桂和赵嬷嬷三人做这项工作就吃力了。赵嬷嬷和丹桂都识字,可是在看这些书画是否有价值上就爱莫能助了,只凭着林氏一人。结果三人工作速度减慢,效率也不高。最后,三人只是将一些亲友所作赠给林氏的书画挑出来,剩下的也只好就这么放着了。

夜色袭来,丽姐儿看到林氏还在整理就乖巧的将自己刚得到的夜明珠贡献出来命人悬挂于室。那夜明珠果然是宝物,将屋子照得特别亮堂。虽不如白天,但比烛火油灯要强百倍。

徐熹回到晨曦院的时候就是一愣,也不知道是被那夜明珠吓住了,还是被一片狼藉的卧室给吓住了。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散落得的空箱子,空匣子;还有乱七八糟的典籍字唬

“这是怎么了?”徐熹的问话终于打破了一屋子人的专心致志。

“相公你回来啦?”林氏恐怕是被这些名贵的字画给闹糊涂了,自家相公可不是回来了嘛。

“你可用晚膳了?”徐熹问林氏。原本是林氏该问徐熹的话,今天却变了样。

林氏望了望外面的天色才意识到自己都忘了该用晚膳了。林氏大吃一惊,再回头看了看满室狼藉,不觉头疼。徐熹显然是明白了林氏还没有吃晚膳,自己的娇妻已经被自己的嫁妆给弄昏了头了。

“丹桂,嬷嬷快服侍你们主子用膳。丽姐儿你也一起。”这时徐熹才发现坐在角落还在用点心充饥的女儿,一阵心疼。林氏也发现了,自责不已。徐熹笑了笑,他早就在外院和祖父用过了晚膳,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娇妻居然这般狼狈。

晚饭是烧豆腐,炒青菜,红烧鸡,炸酥鱼和冬笋火腿汤。虽然简单,味道却很好,可见这厨子的水准。

“今天的晚膳是谁做的?”林氏问。本来看到如此简单的晚膳,林氏是有点生气的,可是味道实在是好。林氏自然知道越是简单的饭菜越考究厨子的功夫,就随口一问。

“夫人可是不满意?嬷嬷这就去厨房敲打敲打。”赵嬷嬷看到饭菜时也是心情糟糕,自然要去给自己的主子出气。

“嬷嬷别急,这饭菜味道极好,我还是第一次尝到这种味道呢。”林氏实话实说。

“再说现在天都晚了,明天再问也不急。嬷嬷和丹桂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和姑爷还要继续整理那些东西呢。”林氏自然知道今天把丹桂和嬷嬷累到了。人家丹桂还在绣嫁妆呢,愣是耽搁了一天。

赵嬷嬷和丹桂也自觉得确实帮不上什么,就收拾了杯碗盘碟轻手轻脚的退下了。等林氏和丽姐儿再回到卧室的时候,那一片狼藉的情况已经明显改善了许多。徐熹差不多把所有的珍品典籍,孤本字画大概梳理了出来,只差装箱了。

最后,夫妻二人齐心合力,终于在睡前将书画典籍全部整理完毕,装箱密封,记录信息。只是夫妻二人回过头来,看到的却是丽姐儿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第四十四章 裁衣

第二天一大早,丽姐儿和父母一起用过早饭,就留在上房看着林氏和赵嬷嬷裁衣料。

丽姐儿猜想这应该是林氏在做避难的准备,当然也有消耗嫁妆的意味。毕竟林氏陪嫁的这许多绸缎匹料并不像金石玉器那样能保存许久。

林氏这回挑了许多价钱昂贵的料子,妆花缎,织锦,月影纱,缭绫,羽缎,软棉布等等,应有尽有,种类繁多。哪怕是这样,也仅仅只是消耗了林氏陪嫁匹料中的五分之一。

“夫人,您这是要做多少件衣服啊?”赵嬷嬷看了有点心惊。

“一年四季的,不只给我自己做,还有姑爷和老太爷,还有丽姐儿,喜哥儿和乐哥儿的。”林氏一边回答,一边手持剪刀飞速的忙着。

“夫人,家里针线房是干什么用的啊,您这又是何必呢?再说,这离春夏还早着呢。”赵嬷嬷有些不明白,夫人这是心血来潮了?再说,还有好多嫁妆还没收拾完呢,就这么晾着?

“这么多布料放着也是放着,不如都拿出来用了。再说我想亲自动手给相公和孩子们做。”林氏手下不停,口中回答。

“那总得把这些都收拾好了再做吧?”赵嬷嬷指着遍地狼藉。

赵嬷嬷指得是林氏还没有收拾好的嫁妆。满地散落着开着盖子的红木箱子,匣子;零碎的衣料,绸缎。

林氏看了看又变得凌乱的内室,轻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和赵嬷嬷一起收拾准备装箱保存的绸缎纱料,毛料皮料。同样的,依旧是按照价值高低来分别装箱保存。价值极高的缂丝,软烟罗,缭绫,羽缎和各种没有一丝杂毛的裘皮,毛料分别装箱;剩下的品质也还不错的绸缎等也分别装满了箱子。这样一来,就过了中午,林氏和赵嬷嬷看着整理过后,封箱密闭的二十几口大箱子,都不约而同的疏了口气。就连在一旁观看,一个手指头都没有动的丽姐儿都觉得就这么看着也很累。

林氏没了吃饭的胃口,丽姐儿也只喝了半碗鸡汤就和林氏一起午睡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徐熹已经回来,正在榻上假寐。想来这今天父亲和曾祖父应该是去整理库房的东西了。

林氏和丽姐儿简单地吃了点点心,就开始整理剩下的金石玉器。这一回,内室中只有徐熹夫妻和丽姐儿三人,赵嬷嬷都退下了。

“你手里还有多少银票?”徐熹没有避讳女儿,直接问林氏。

“大概有十五万两。怎么,要换现银?”林氏问。

“换,全部换成黄金,明天就让徐福去办。”徐熹回答。

“那家里的银票也要跟着一起换吗?”林氏接着问。

“也一并换了吧。”徐熹回答。

“换这么多黄金,会不会惹人怀疑啊?再说冬至的时候,庄子铺子上的管事,还有掌柜会来交账,肯定都是现银,也要一并换了吗?”林氏很有疑虑。

“还有,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总得看看地方,才能置办东西啊。”林氏顾虑还是很多的,毕竟自己有三个孩子,不是身子娇弱,就是太小,她不能不多考虑。

徐熹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将妻子的嫁妆整理好,剩下的明天再说。

果然,在接下来的整理过程中,丽姐儿又看到了不少好东西。满满一匣子的宝石,晃花了丽姐儿的眼;唐代的白玉盘,战国的琉璃盏;小巧的犀角杯,鲜艳的鸡血石…最后,在夫妻二人都整理完毕之后,丽姐儿高兴的捧着一套极为名贵的玉质文房用品回了后院。

丽姐儿望着自己近来所得到的这些财富,不禁沾沾自喜,心花怒放。

日月轮转,斗转星移,时间就在丽姐儿看着价值连城的宝物中度过。林氏的嫁妆已经全部搬到了地道,这其中也包括了十五万两银票兑换的一万五千两的黄金。当时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徐熹亲自出马带着徐福走了五家钱庄才全部兑换完的。

库房整理所需要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多,十天才整理个大概,十五天才将有价值的装箱密封,二十五天才全部被徐淳祖孙二人搬进地道。那些比较常见,在哪里都能买到的物件,书籍,摆设等等依旧还留在库房中。

在转移财产期间,丹桂嫁了徐福;丽姐儿又拿到了不少价值昂贵的摆件饰品;徐家也迎来了冬至和蜀州的第一场大雪。这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蜀州城中涌进了大批的难民,这似乎是乱世的预兆。

冬至大如年,那一天徐府杀猪宰羊,包饺子,吃馄钝。徐家也收到了庄子上,铺子中的银钱。徐老太爷亲自见了各位管事掌柜,嘱咐了许多,具体是什么,丽姐儿并不知情。第二天,丽姐儿才从虎妞口中知道了从今天开始,徐家要在城中设粥棚,一直到正月十五。丽姐儿很支持这件事情,认为多做善事没错。再加上这些日子丽姐儿看到徐家的财富,觉得更应该做些接济难民的善事,免得民乱生事时,自家还要担一个为富不仁的罪名。

后来,丽姐儿在徐熹夫妻俩的对话中,知道了曾祖父在冬至那天与那些庄子上管事们说的话。原来徐老太爷早就有了对策,让庄子上的人都藏起来,难民要是进了庄子,不要拦着,随他们去。那些难民无非就是有吃有住就不会生事,庄子上留几个机灵点的伙计就好,不要和那些难民死扛,千万不要让自己人吃亏。未来的一年徐家所拥有的庄子都不用上缴银钱米粮,自给自足就好。铺子直接关门大吉,徐府赏了所有在铺子中做事儿的人,休养一年之后再说。

原本徐家拥有一百个庄子,五十个铺子。前两年,徐老太爷就将一些收成一般,或者生意不好的铺子盘了出去;剩下的都是收成不错,生意红火并且是多年的心腹所掌管的庄子铺子。这样一来,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就被徐老太爷把有变成了无。

丽姐儿想着在地道中的二百万两银子,心情一度五味杂陈,也不知是高兴的还是沮丧的。徐家果然家底丰厚,库房中堆着那么多银两难道不怕贼匪破门而入吗?后来想想,估计都是徐老太爷早有准备,想到那几天自己的曾祖父和父亲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就可想而知搬钱也是力气活了。

这段时间,林氏又打发出一批下人,管家也不那么忙了,徐府处于一片宁静中。

这一天,林氏继续在内室中缝制新衣,丽姐儿无聊就陪在一边看着。自从那天林氏准备给家人做一年四季的新衣时,赵嬷嬷怕林氏累着就在一旁打下手。后来,林氏又在自己的嫁妆中看到了好几口箱子的成衣,才想起来这些成衣都是在京都锦绣楼定做的,一辈子穿都尽够了,不需要再做新的。于是就将手里的衣料重新整理,全部给家人做。

这不,林氏手里的就是给丽姐儿做的新棉坎肩,大红的绸缎,油黑的狐狸毛滚边,很是高贵典雅,只是在绣什么花样上犯了难。

丽姐儿看了看,道:“在底部绣黑蝴蝶就好。蝴蝶不要太大,小小的一只,密密匝匝的绣,越往上渐次减少就好看了。”

林氏一听,想了一下,展颜一笑,道:“这个主意好,一点都不俗气。”林氏很高兴,继续到她的裁衣事业中。

午饭时,林氏看了看面前的鸡汤面,想到了前些日子那顿虽然菜色简单,可是味道极好的晚饭,问道:“那一次特别简单的饭食嬷嬷还记得吧?问过是谁掌勺的吗?”

“问过了,是我那儿媳妇。”赵嬷嬷多少有点骄傲,没想到自家的儿媳妇在做饭上还有一手。

“那可得赏,这也是她做的?”林氏笑着指着前面的鸡汤面。

“是。”赵嬷嬷喜笑颜开,儿媳妇差事办好了可不就是给自己长脸面嘛。

林氏尝了一口,眉眼舒展,味道真是好,道:“赏她一两银子。”

听了林氏的吩咐,赵嬷嬷高高兴兴地走了。

林氏是有意要带着赵嬷嬷一家去避难的。赵老虎和他媳妇,林氏都派人好好的观察过,老实本分。哪怕是开始没派活的时候,也并不怨怼,反而帮着干一些杂活,看来是不错。这回,林氏是要当面看看这赵家的,到底能不能用。

不过一会儿,赵家的就进来谢恩了。赵家的行礼有模有样,规规矩矩,多一步不走,多一句不说,只是一双眼睛还是流露出慌张。林氏反而满意了,要是太好了,这人也不敢用了。

“怎么样,还习惯吗?”林氏问。

“回主子话,一切都好。”赵家的很老实,实话实说。在这样的地方,虽然看见主子们得行礼,可确实不用挨饿受冻,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自家相公也说日子过的舒心,孩子们也都不错,婆婆还在一旁帮衬,真没什么奢望了。

林氏满意的点点头,就让赵家的退下了。

夜里,徐熹回了内院,林氏就把想带着赵嬷嬷一家一起去避难的事情说了。徐熹想了想,觉得还是再看看赵老虎为人如何,就暂时将事情压下。林氏非但没有不满意,反而很赞同自家相公的做法,毕竟自己一个内宅妇人,看人没有自家相公眼光准。

日子一天天过去,徐老太爷安静下来,躲在书房中不是看书就是看书;徐熹也是一样,顶多去外面的粥棚看看情况;林氏投入到裁衣的事业中,对什么都是淡淡的;丽姐儿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刚到老宅的日子里,又无聊起来。可突如其来的一场雪,打破了平静的日子。

第四十五章 大雪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还不停。铺天盖地鹅毛般的雪花,洋洋洒洒的散落。这寒冷天气无端的令丽姐儿懒散起来,窝在暖洋洋的屋子里,透着薄薄的明纸望着窗外的景色。

丽姐儿的屋外有几颗稀疏松散的红梅树,丽姐儿隔着窗户纸隐隐约约地看到梅花开了,心情极好。

“虎妞,你去外面看看,那红梅是不是开了?”丽姐儿急急地问。

“确实开了,今儿早上奴婢去大厨房拿早饭就看见了。”虎妞笑着回答。

“走,陪我去娘亲那里。”丽姐儿突然想在雪中赏梅了,也想顺便拉着林氏一起去。这段时间林氏总是在屋子里做衣服哪里也不去,这样憋闷着,定会和自己一样想出去走走看看的。毕竟,上一次大雪,林氏还在整理库房中的财物,错过美景;这次大雪定要好好珍惜,不辜负旺盛灿烂的梅花。

林氏自从生了喜哥儿和乐哥儿之后,兴许是月子坐得好的缘故,身子一直很康健,再没有像生完丽姐儿时那样,身子孱弱。想来在大雪中漫步赏梅应该没什么问题。

丽姐儿快速的穿戴整齐,带着虎妞就往林氏住处去。一路上,丽姐儿走得很是艰难,到了林氏的住处时,自己的鹿皮靴子倒是没什么,可是月白绫的棉裙子却有些湿了。

林氏见了,赶忙给丽姐儿脱了衣裳,塞进了被窝,还不停的唠叨一番。丽姐儿一看这种情形,也把想要赏梅的心思歇了,静静地躺在暖暖地被窝中一动不动。

林氏以为丽姐儿听了自己的唠叨不高兴了,就来挠女儿痒痒,试图缓和气氛。丽姐儿本就没有生气,见林氏和自己闹着玩也就跟着笑闹了一场。

“娘,女儿没有生气。女儿其实是看见梅花都开了,想和娘亲一起去踏雪赏梅的。哪里知道,雪已经积得这么深了,根本就寸步难行。”丽姐儿双颊因为炭盆烧得旺盛而格外红润。

“现在这种天气踏雪是不行,不过赏梅倒是容易。你想去,娘亲就给你安排,不是什么麻烦事。正好,家里刚得了几只鹿,我们娘俩烤鹿肉吃。”林氏一听反而来了兴致,要和女儿一起乐一乐。

丽姐儿自然高兴,问道:“我们去哪里赏梅?”

“就在府里啊,还能去哪里。这徐府大着呢,有一处叫栖霞亭,就是专门赏梅用的。这栖霞亭外面就是几百株的红梅,盛放时连天一片好似红霞一般,听说景致极好。”林氏回答。

“那我们现在就去?”丽姐儿接着问。

“先等等,让下人们收拾好了,我们再去。”林氏笑着说。

丽姐儿很兴奋,几百株的红梅是什么样的?前世的自己是一个北方人,根本就没有见过梅花,只是在书籍和电视网络中略略有个大概印象而已。一会儿就要见到真正的梅花了,丽姐儿不自觉地想,做个古代贵族千金真好,看的吃的都是这么雅致,这不是只有在《红楼梦》中才有的生活嘛!

丽姐儿这边暗自高兴,林氏那边又拿起未做完的棉袍,一针一线开始绣花样。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有小丫鬟来回话,说是栖霞亭那边都已经备好了。

林氏先把丽姐儿收拾妥当,自己才坐在梳妆台前整理头发,敷胭脂,涂口脂。丽姐儿悄悄地趴在梳妆台的一角,托腮看着。林氏真的是个大美人,而且是气质绝佳,要是在前世做个大明星绝对没问题。林氏早就察觉到了在一旁的丽姐儿,用纤长白皙的手指轻轻地戳了戳丽姐儿托腮的小胖手,莞尔一笑。

林氏就这样带着丽姐儿坐着暖轿来到了栖霞亭。雪还在下,丽姐儿在风雪中睁不开眼睛,也就没有看清楚栖霞亭的外观。凛冽的寒冷冻住了丽姐儿因没有看清栖霞亭外观的遗憾,也冻住了丽姐儿赏梅的心情。丽姐儿猛地将头扎进赵嬷嬷的怀里,以防止刀子似的寒风吹在脸上。

进了亭子,丽姐儿也没有因为温暖如春的室内而高兴。自己是不是又做了蠢事?丽姐儿暗想:这大冷天的,就为了看看梅花就拖累娘亲,又折腾了这么一大批下人,她们心里还指不定骂自己呢。想到这里,丽姐儿更加沮丧。

林氏自然是感受到了女儿心情的变化,很是疑惑,这好好的,是怎么了:“丽姐儿,怎么不高兴了?冷?”林氏认为这屋里不那么暖和是唯一能让女儿心情有变化的。

丽姐儿看着林氏,突然觉得很委屈,就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林氏听了女儿的话,心里多少有些难受。自己的女儿是这府中堂堂的大小姐,怎么还能有这么多的顾虑。不就是想看看梅花嘛,这才是多大点的事。不行,得给女儿灌输点贵族意识,做主子的就得有主子的样子。

“丽姐儿,你是这府里的大小姐,是这府里的主子。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用不着有这么多的顾虑,有你爹和娘亲给你撑腰你怕什么?”林氏语重心长,接着又指着站了满屋子的丫鬟婆子,“这些丫鬟婆子要是话多,你直接回了娘亲,娘亲必是帮你罚她们的。你是主,她们是仆,你要是连她们都顾虑,那你这主子当的多没意思。总之,你要记住,你说的话,她们必是会听的。”林氏很严肃很认真。

丽姐儿突然意识到自己又犯了一个大错误。自己现在的地位是不需要有这样的那样的顾虑的,这不是狂妄,也不是骄纵,而是天经地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主子,是不容任何人指责或是议论的徐家大小姐。

丽姐儿经过林氏的洗脑后,虽然还是晕晕乎乎,但总算没有再继续胡思乱想了。因为负责烤鹿肉的丫鬟已经把火候适中,卖相极好的肉端上来了。开玩笑,刚才林氏说的那些话不就是在敲打她们这些做奴婢的嘛,现在这节骨眼当然得绷紧面皮,小心当差。

丽姐儿抛开那些让人云里雾里闹不清的东西开始吃鹿肉。丽姐儿还是第一次吃鹿肉,味道很鲜美,和牛肉很像却比牛肉肉质细腻,肉汁多。

林氏看见丽姐儿吃的开心,心情也随之变好了,又给丽姐儿的最爱饮食单上加了鹿肉这一食材。

丽姐儿吃过了鹿肉,摸了摸鼓起的肚子,不经意地望着亭外那连片的梅林。风雪依旧丝毫没有停止的征兆,原本还红得耀眼的梅花都已经被大雪盖住了,只隐约露出了点点红意,越发显得娇柔妖娆。看来今天不是赏梅而是赏雪了。

丽姐儿又将目光转回到自己身处的栖霞亭。这栖霞亭四周都是隔子门,是可以活动拆卸的。就像今天的天气,整个亭子只拆卸了一扇,便于观景。要是到了夏天,这四周的隔子门就可以都拆下来,挂上纱幔,当作凉亭使用,凉快又舒爽。丽姐儿感叹,徐家的先祖真的很会享受生活,他们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在这样的风雪天烤着鹿肉,赏着雪景呢!

眼看着风雪越来越大,林氏和丽姐儿不敢在亭中继续逗留,就坐着暖轿又回到了晨曦院。

林氏和丽姐儿刚坐下没多久,热茶也只喝了一口,就有小丫鬟急匆匆的跑进屋里来。赵嬷嬷眼里冒了火,这屋里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嘛?笑话!快步上前就要训斥。却见那小丫鬟“扑通”一声跪地便喊:“夫人,不好了,爷受了伤被人抬回来了!”

第四十六章 受伤

林氏手中的茶盏应声而落,陶瓷撞击地面的声响突兀而尖锐,丝毫没有美感。林氏似乎没有听明白那传话的小丫鬟说的是什么,只露出一脸的惊慌失措。

赵嬷嬷也是怔愣了片刻,抓着那小丫鬟问:“说明白,怎么受的伤,怕不怕?”

“这,这”那小丫鬟哪里知道这些,只听见外院的小厮如此传话,现在想来,那小厮也未必知道前因后果。

赵嬷嬷看着小丫鬟支支吾吾说得不清不楚,又气又急道:“不中用!”

赵嬷嬷中气十足的话音终于让林氏回了神:“备轿,去外院!”说着就往外走。

“夫人,先把斗蓬披上。别急,姑爷定没有什么大埃”赵嬷嬷一边给林氏批斗蓬一边宽慰林氏。

丽姐儿本想叫住林氏和她一起去外院,可是看见林氏焦急的顾不上自己,而且自己也确实帮不上什么忙,恐怕到了外院也只会添乱,就按耐下来,等着外院的消息。

丽姐儿垂头看着地上摔破的茶盏,心情烦躁,看来这日子真的不可能永远平静,现在只希望上苍保佑爹伤势不重,定能安然无虞。丽姐儿压下心中的焦躁,坐在椅子上,看着一屋子的丫鬟仆妇都规矩地垂着头,毕恭毕敬地站着,好似石刻一般。

“来人,把这些收拾了。”丽姐儿指着茶盏碎片。

立刻有一个刚刚留头的小丫鬟动作麻利地上前收拾。

丽姐儿就这样悬着一颗心等着,也不觉得饿,也不觉得渴,最后连不再有温度的手炉都感受不到了。直到林氏带着头上裹着厚厚纱布的徐熹回来,丽姐儿才觉得自己的心又回到了肚子里。

晨曦院中一片忙乱,好不容易安置了徐熹,林氏才回转头来看着乖巧站在一旁的女儿。女儿的眼睛湿漉漉的,好似大雨过后的潭水一般。林氏一阵心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