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春,医路荣华-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霞和年东南相视一眼,这才释然。易公易婆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想必当初为了避税、避开拦路打劫的贼人,总会知晓那么一条两条不为人知的密道的,没想到这次却帮上了太子。

春霞忙接过信拆开,易公易婆在信中将此事说得很清楚,也让她放心,他们协助太子逃离京城之事做的十分隐秘,并没有留下半点儿有可能被人牵连的痕迹……

再说当时春霞和年东南还没有离开京城时,长公主劝解皇后的时候跟她说过密妃身上的疑点。皇后等不及长公主查探,又觉长公主虽然手段厉害,但毕竟是住在宫外,想要查探密妃哪儿比得上自己方便?假如密妃真的是带着某种目的来到皇上身边,那么自己明察暗访,岂不是同样可以查得出来?

皇后按捺不住,也不同长公主商量,便派人开始查密妃、监视密妃的一举一动。

密妃何等警觉,在宫里头的势力更远非皇后所想。很快,密妃便得知了皇后的心思。

密妃心中冷笑,索性将计就计,将皇后的视线引向了青莲宫。

皇后不知是计,果然上当。将青莲宫看守打扫的老宫人刘嬷嬷、赵嬷嬷暗中抓起来拷打询问。不想,这一问没问出密妃什么事儿来,反倒问出了一段有关太后的陈年往事……

皇后惊得脸色都变了,左思右想之下,也不敢将此事告诉旁人,下令将刘嬷嬷、赵嬷嬷处死。

她天真的以为,只要将这两个人弄死,这段陈年往事便不会再有人知晓。至于密妃的什么秘密,她也不敢再去查探了。

不料,刘嬷嬷是死了,赵嬷嬷却逃了出去。

皇后的人在处理刘嬷嬷尸体的时候,恰好被德文帝身边的掌事太监抓了个正着,而赵嬷嬷则阴差阳错的跑到了德文帝面前,胡言乱语的说了一番模凌两可的话之后,一头碰死在了德文帝跟前。

德文帝当时正与密妃在游园,密妃被吓得花容失色,差点儿没昏厥过去。

宫里头最忌讳就是这种见血的不详之事,加之爱妃受惊,德文帝更加恼怒,便命人彻查,一查就查到了皇后的宫里,查到了皇后的头上。

对皇后宫里的人一番审讯拷打之后,这陈年往事再也捂不住……

传说,青莲宫当年的主人宁妃娘娘,也就是德文帝的亲生母亲,并非死于难产,而是被太后所杀……

太后只有长公主一个女儿,眼见宁妃娘娘生下儿子想要据为己有,将来依为靠山,所以,便对宁妃娘娘做了斩草除根之事。那两位老嬷嬷,太后以为她们并不知情,这才饶了她们的性命,故作姿态命她们好好看守打扫青莲宫,以此来获得德文帝的好感……

此事如同晴空里一道霹雳,整个皇宫里的人都被震住了。德文帝更是惊得目瞪口呆,深受打击,半天回不过神来。

对于德文帝来说,这个噩耗无异于天崩地裂的打击,他的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崩塌了!他无法相信,对自己视如己出、每年亲生母妃的忌日都会提醒自己祭拜的母后竟是如此蛇蝎心肠!竟是以如此手段将自己带到身边!

枉费自己还将她当做亲生母亲一般的尊敬,原来,一切都是假

tang的,一切都是笑话!

自己致力于恢复周礼,却连最基本的“孝”之一字尚且做不到!他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这个皇帝做得不可谓不窝囊!

德文帝沉默了,脸色阴沉的可怕,所有伺候的宫女太监们大气也不敢喘,生怕惹恼了这位帝王。

唯有密妃含泪相劝:“皇上请三思啊!太后对皇上如何皇上心里岂有不清楚的?当年楚王母子咄咄逼人,太后也从未放弃过皇上,而是倾心竭力保护皇上,可见太后心里是真心疼皇上!皇上,太后如此慈悲心肠,怎么可能做出那种残忍之事来呢!”

德文帝听了这话心中更起愤恨,冷笑道:“慈悲心肠?她可不是慈悲心肠!哼,朕是她将来的依靠,是她与荀贵妃争权夺势的棋子,她当然会护着朕!否则,哪里有她今天的荣华富贵!”

“皇上,无论如何太后养育了您,民间有言养恩大于生恩,就算太后她对不起任何人,却绝对对得起皇上您!再说了,仅仅凭两名老嬷嬷的话如何做的数?皇上您若是仅仅因为这个便与太后生分了,天下人会怎么看皇上您!只怕众人会说皇上如今用不着太后了,分明以此为借口打击太后,皇上又如何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德文帝一怔,顿时犹豫起来。他很爱惜自己的名声,密妃这番话真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眼见德文帝面色稍有缓和,料想他是听进去自己的话了,密妃便又轻叹了一声,道:“皇上,请恕臣妾直言。退一万步说,这件事情就算是真的,那也不好公布啊!这可是皇室丑闻,对皇上您的形象也会有影响的……皇上,臣妾这话并非对宁母妃不敬,而是实实在在为皇上着想,皇上若想岔了、怪罪臣妾,臣妾也无话可说……”

密妃说着,便跪了下去,粉颈低垂,好不可怜。

“爱妃快起来!”德文帝叹息一声,俯身扶住了她,叹道:“爱妃你想多了,你对朕的心意朕再清楚不过!这世上,也就只有你对朕是真心实意的好了!你说的没错,正是这个理!可是,”

德文帝咬咬牙,恨声道:“朕不甘心!朕怎么能甘心!这件事情朕既然知道了,怎么甘心装作不知……”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进了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后开恶花、结恶果,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密妃微微勾唇,嘴角显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一下,她不把大齐搅个天翻地覆!

“皇上,臣妾倒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密妃水眸盈盈的看向德文帝,娇娇怯怯,欲言又止。

“爱妃有主意快说来!”德文帝连忙说道,眼睛一亮。

密妃便道:“依臣妾之见,此事可暂时不必声张,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之事……,青莲宫中的老宫人虽然宫里头已经没有了,但仍旧可以查得到当年遣散的状况,皇上不妨派人暗暗查访。此事真相如何,当年亲身经历的宫人相信定然知晓内情……”

德文帝沉吟片刻,缓缓点头道:“爱妃所言不错,此事不宜声张,需暗中查访。如果,如果叫朕查出——哼,朕,朕……”

德文帝眸中划过一道凶光,眸色一沉。

德文帝立刻下令封锁消息,一边派遣心腹暗中查访当年青莲宫伺候的宫女太监们的下落,一边派人暗暗监视了太后阖宫上下。

第475章 青莲宫的陈年往事

德文帝这次的旨意下的急切,底下办事的心腹们不敢怠慢,无不卯足了劲、上足了发条出动,不过短短五日,便将先前青莲宫中所有宫人们的去向弄得清清楚楚,连个扫地的都没有拉下。

看到呈递上来的结果,德文帝却是又惊又怒,手止不住的发抖。当年青莲宫中的宫人们,竟然在离开青莲宫被遣散之后的一两年中,全部死于非命亲!

“这是当年青莲宫中所有人的名册下落,一个也没落下?”德文帝冷冷问道,眸光锐利如剑,盯着下跪在下方的文总管。

文总管额上冒汗也不敢去擦,头叩得更低几乎贴在地上,小声道:“回皇上,是,全、全都在这儿了,一个也、没有落下!”

“你敢保证?”对于这个结果德文帝不知道是愿意相信还是不愿意相信,他冷冷的道:“要是将来朕查出漏了一个,朕要你的脑袋!想清楚了再回答朕!”

文总管一个哆嗦,下意识朝侍奉在德文帝身边的密妃瞟了一眼,见密妃唇角微微含笑,神色平静,心中也下意识的平静了下来,想了想,便道:“是,皇上,奴才用脑袋保证,昔年青莲宫中宫人的名册下落全在这儿了,一个也没有落下!”

德文帝紧抿着唇,面无表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他,半响方一挥手:“下去吧!”

“是,奴才告退!”文总管大大透了一口气,动作规矩而小心翼翼的从容,实则心里头恨不得生出翅膀立刻离了此是非之地。

殿中一时静谧得可闻针落地。德文帝呆呆的发愣,密妃也垂眸在侧,一言不发。

“爱妃,怎么会这样,你说,怎么会这样……”德文帝的语气说不出的伤心、痛苦和失望幅。

这个结果他不是没有料到,但一旦变成了现实活生生的摆在他的面前,他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不愿意接受。

“皇上,”密妃勉强笑了笑,小声说道:“这,这的确是有点儿太巧了,谁也没有想到——”

“巧?”德文帝冷笑:“若非人力所为,朕可不信真有这么巧!”

“皇上……”密妃叹息着,也沉默了。

虽然没有查到当年青莲宫中宫人活口确认,但其实这已经不用确认了。那么多的宫人,被分遣在那么多个不同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两年之间全部死去。

很明显,这是有人杀人灭口!

至于为什么要杀人灭口,当然是为了掩盖某种事实,比如,宁妃之死的真相……

“太后!太后!”德文帝恨声咬牙,一拳打在御桌上。

“皇上!”密妃含泪劝道:“您别伤心了,也别冲动,三思啊!”

“三思,让朕如何三思!”德文帝愤怒至极,恨声道:“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朕一定要替母妃报仇!母妃,死的冤枉!”

“皇上,可是无论如何太后是您的嫡母,就算她有千般错,却养育了您,这件事情,恐怕还要从长计议。总要叫外人说不出话来才好!”密妃又劝道。

德文帝冷哼一声,片刻缓缓道:“爱妃说得没错,这件事,总要叫外人说不出话来才好!哼,她竟然使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坑害了朕的母妃,朕以牙还牙,也并非不可,爱妃,你说是吗?”

密妃心头一跳,吃惊道:“皇上的意思是——”

密妃忍不住暗暗打量了德文帝一眼,心底是真的有点不敢置信。她一直以为他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她没有想到他也会有如此铁石心肠的时候。

德文帝转头看向她,缓缓说道:“母后年纪大了,昔年又劳心劳力操心太多,身子骨也不行了!若得了什么病,朕也会很心疼的!爱妃,朕政务繁忙,到时候你可要好好的替朕尽孝,在母后跟前多多侍奉!”

密妃千谋万算,为的就是这么一天。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她的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是,皇上放心!臣妾一定会在母后面前好好尽孝的!”密妃嫣然一笑,优雅福身答应。想到荀贵妃,她心底的那一点子愧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很快,宫里便传出太后凤体违和的消息,同时,头疼的旧疾也发作得越发厉害起来了。不过短短的两天时间,太后便病得卧床不起,容颜憔悴。

太后生病,宫里的嫔妃们理所当然要在太后跟前侍疾。

令众人料想不到的是,对太后最为孝顺的皇后竟然没有在列,反倒是密贵妃每天都会在太后寝宫出现几次。

据说,皇后偶感风寒,正在金凤宫中养病,因此不能侍奉太后。

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知晓,皇后早已被皇上禁足在金凤宫中。其中原因知晓的人就更少,但皇后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不但心知肚明,而且提心吊胆、忐忑不安。

这些禁足金凤宫的日子,皇后觉得自己是真的要生病了,这是心病!

如果不是她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就不会惹出这么大的风波。如今她连门都出不去,凡金凤宫中的

tang宫人们轻易也不能出门,一旦出去都有人跟着,想要打听什么消息也不能,皇后根本不知道这些日子以来这件事情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心中便更加慌乱了!

这一日,皇后的贴身宫女去浣衣局拿衣裳,在路上偶尔听到两名宫人谈话,不由得放慢脚步,暗暗留心。谁知一听之下大吃一惊,回到金凤宫中连忙将此事禀报了皇后。

其实,这贴身宫女听到的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是太后凤体违和的、卧床不起的消息。

但这消息听在皇后的耳中,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皇后的脸色当时就白得如同一张蜡纸,眼珠子直愣愣的瞅着前方,整个人僵在那里半响也不曾动一下!

皇后长年累月在太后身边侍奉,太后的身体状况如何她最清楚不过。

正常来说,太后的身体绝对不可能突然之间违和到“卧床不起”的地步!而且,太后头疼的旧疾虽然无法根除,但是当年春霞和岁院判等人经过一番研究,为太后重新配置了药,已经很好的抑制住了病情,亦没有可能会突然加重。

所有的这些变化只能归结在一个原因上,那就是:有人在太后的身体上做了手脚!

有这个本事和动机的,只有皇上。

皇上,他一定是怨恨太后害了宁妃娘娘,可偏偏这种事情又不便公开,所以,他便用这种手段来报复太后!

皇后的手紧紧的攥着,手心里一片濡湿,控制不住的颤抖着,惊恐之下心内一片冰凉!

她不相信太后的为人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女人生产如同游走在鬼门关之前,因此而丧命并非罕见之事,宁妃死于此,并非不可能!

可惜,皇上不知为何却相信了!

皇后左思右想,这件事情到底因自己而起,连累太后至此,于心难安!况且,太后是她和太子的靠山,如果宫里头没有了太后,密妃势必更加嚣张而肆无忌惮,她和太子如何会是密妃的对手?

说得难听点,只怕比当初的太后和皇上还不如。

皇后将心一横,穿戴上皇后的正装,冲出了金凤宫执意求见皇上。

当时,德文帝正和密妃在勤政殿,听到皇后求见,德文帝的脸色一沉,冷声道:“皇后?她不是在金凤宫中养病吗?谁让她出来的?”

禀报的小太监垂着头,不敢吱声。

“皇上,”密妃轻轻笑了笑,柔声劝道:“皇后带病前来,相信定有要事禀报皇上,皇上还是请她进来,听她说些什么吧!”

德文帝轻轻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密妃便向那小太监瞟了一眼,笑嗔道:“还不快请皇后进来,还傻愣在这里做什么?”

那小太监偷偷抬头瞧了德文帝一眼,见他没有出声拒绝,忙答应一声转身去了。

皇后急急进来,看见密妃也在,便是一怔。

片刻回过神来,皇后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德文帝冷冰冰叫起,问道:“你不在金凤宫中好好的待着,又出来做什么?”

自从出了那件事之后,金凤宫中的奴才已经被更换了大半。德文帝看到皇后,立刻想到皇后之所以注意上青莲宫居然是为了对付密妃,密妃却反而在自己面前帮她说话,他心中焉能不反感?

“臣妾有要紧事同皇上说,请皇上——屏退左右。”皇后小心翼翼说道,下意识瞧了密妃一眼。

德文帝并不想让奴才们知晓自己同皇后如今关系冷淡,皇后只要还是皇后一天,威仪便不可堕,这后宫还要她来打理。至于皇后有心对付密妃,德文帝虽然觉得生气,却也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476章 软禁皇后

德文帝并不想让奴才们知晓自己同皇后如今关系冷淡,皇后只要还是皇后一天,威仪便不可堕,这后宫还要她来打理。至于皇后有心对付密妃,德文帝虽然觉得生气,却也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女人嘛,争宠什么的不正常什么才正常亲?

因此,皇后进来之前,他便屏退了左右,如今这殿中除了他和皇后,就只有密妃一人。

听到皇后这么说,显然这是针对密妃。德文帝忍不住又是气不打一处来,冷冷道:“这里没有外人,要说什么你就说!若是不说,就回去!”

皇后顿时语塞,斟酌片刻,咬咬牙说道:“皇上,听说太后凤体违和,臣妾——”

“哼!”德文帝一听皇后如此恭敬的提到太后,一股怒意滔天般袭来,眸色一沉,冷冷道:“你想怎么样?嗯?”

皇后浑身冰凉,知道自己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分明触怒了德文帝的底线,仍是坚持着道:“臣妾想去太后宫中侍疾,请皇上恩准!”

德文帝不说话,双眸直直的盯着皇后,半响方冷冷道:“皇后真是孝心可嘉啊!”

“这是臣妾应该做的!”皇后立刻说道:“太后待皇上和臣妾不薄,臣妾侍奉太后,也是为皇上分忧——啊!”

皇后话音未落,只听得“哐啷”一声脆响在身边响起,却是德文帝抓了身边一只青花瓷碗狠狠的砸落在她的身旁。

“皇后!”德文帝瞪着她,杀气腾腾的问道:“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竟敢在朕面前说出这种话,你好大的胆子!”

“皇上!”皇后不甘示弱,抬头道:“臣妾不明白哪儿说错了!当年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太后为皇上——幅”

“住口!”德文帝气急败坏厉声呵斥,冷冷道:“皇后,谁给你的胆子,竟敢在朕面前如此放肆!你不明白自己哪儿说错了?好,那么朕就告诉你!皇后,青莲宫的事情得以水落石出,说起来朕还得好好谢谢你呢!你这会儿跑来朕面前装糊涂,是觉得朕是傻子,好骗是吗!”

皇后的脸色猛的变得煞白,情不自禁的颤抖起来。德文帝把话挑明了,她也没有办法继续装下去,颤声道:“皇上,皇上与太后相处三十多年,皇上难道还不了解太后的为人吗?太后她一定不会做这种事的,皇上,您要三思啊!”

“三十多年又如何?”德文帝冷笑道:“三十多年就足以看清楚一个人了吗?有的人善于伪装,只怕一辈子也看不清也是有的!就比如皇后你,一直以来,朕都以为你是真贤良,哼,没想到你也会在背后搞小动作!你这个皇后,不如让贤吧!”

皇后心神大震,只觉心尖上被人狠狠的扎了一刀,痛到了极致。

她面色灰败,苦笑道:“皇上,臣妾这个皇后的位置可以让贤,但是,臣妾还是恳请皇上,请皇上不要妄下结论,还是将此事查清楚的好,以免冤枉了好人!皇上您想想,如果宁妃娘娘真的是为太后所害,青莲宫中的宫人还能留到现在吗?臣妾当时也不知,事后才觉得,那两名嬷嬷分明有问题!”

皇后一脸期盼的看向德文帝,满心以为自己这么说了之后会引起他的注意。不想,德文帝的目光仍旧冷冰冰的,片刻方缓缓说道:“皇后也许不知道吧?朕已经派人彻查过了,除了那两名嬷嬷,青莲宫中所有被遣散出去的宫人们在离开青莲宫之后一二年间全都死了!至于那两名嬷嬷,谁知道是不是障眼法呢?说起来朕还真的是要好好的感谢皇后,若非皇后如此这般歪打正着,也不会刺激了那两名嬷嬷说了实话!说不定,朕这辈子都会被蒙在鼓里!”

“皇上,不会的,不会是这样的!”皇后震惊了,颤声道:“就算,就算那些人在离开青莲宫之后都死了,也不能说就是太后——,皇上,您要三思啊,千万别让奸佞小人给蒙骗了!”

德文帝看着皇后,心内失望之极,挑眉冷冷道:“无论朕说什么,皇后都是打定主意一根筋的相信太后是吗?也是,朕差点给忘了,太后可是最喜欢皇后的,有太后在,皇后也就如同吃了定心丸!是吗,皇后?”

“皇上,正因为臣妾跟太后走得近,所以臣妾更了解太后,太后绝非蛇蝎心肠之人!皇上,您为何就是不肯相信呢!”皇后心中何尝不失望,忍不住流下了泪。

“你回去吧!”德文帝黑了脸色,冷冷道:“没有朕的旨意,不准再踏出金凤宫半步!这一次就算了,若有下次,朕决不轻饶,退下吧!”

“皇上——”

“退下!”

皇后心口一滞,轻轻应道:“臣妾,告退!臣妾仍然相信此事必定另有内情,臣妾,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皇后说完,猛的转身离去。

“真是中了邪了!”德文帝气得不轻,一掌拍在桌案上。

密妃心中连连冷笑,充满不屑,心道皇后啊皇后,你真是太不了解皇上了!本宫能让你上一次当,就能让你上第二次当!太后今日的下场就是你的明天,你想要帮她翻案,呵呵!也要看本宫答应不答应

tang。

“皇上息怒,”密妃斟了茶奉上,柔声道:“皇后性情耿直,只是不敢相信事实而已,毕竟,她与太后是有感情的。等过一阵子,她想通了,也就好了……”

“哼!”德文帝听了这话心中越发觉得不舒服,冷冷道:“她跟太后有感情?那么朕呢?她别忘了,她是朕的皇后!竟然站在太后一边,对朕的母妃,竟只称呼‘宁妃娘娘’,她好大的胆子!朕看她眼里分明没有朕这个皇帝!”

“这——”密妃顿时尴尬起来,自嘲苦笑道:“都是臣妾多嘴,臣妾原不该这么说的……”

“这跟你没有关系!”德文帝疲惫叹气,半响无不感慨说道:“爱妃,如今朕才觉得,在这宫里头,也就只有你才是一心向着朕!其他的人,统统都不可靠!”

密妃没有想到德文帝会说出这种话来,不由怔了一下,心里没来由的有些心虚。她下意识避开德文帝含情脉脉的目光,故作轻松娇羞的轻笑道:“皇上这么说……臣妾怎么当得起呢……”

皇后自这日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德文帝。金凤宫犹如一座牢笼,将她牢牢的锁住。她原本想不顾一切去见太后、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但德文帝只派太子来看望了她一趟,就将她原先的想法全部都打消了。

她可以不顾她自己,但是,却不能不为太子着想!

为了儿子,她痛苦的纠结了半响,终于不得不放弃了。

就在太后病重的时候,出使西北的长公主终于回到了京城。

德文帝迫不及待便召见她与余副使。当看到只有长公主一人前来时,德文帝大感意外,拉长了脸不悦道:“怎么只有大皇姐你一个人?余副使呢?朕看他是个明白人,才派了他这趟差事,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尚未进宫向朕缴旨复命,人就不见了!他去哪儿了?”

长公主动了动唇,顿时有些不知该如何说起。她心里苦笑,心道皇上你这句话倒是说对了,他看着明白,其实糊涂!不然,也不会惹出这么多的事儿来……

“不对!”德文帝忽然自己醒过了神来,挑眉盯着长公主道:“大皇姐,究竟发生什么事了?余副使他人呢?他绝不是这种肆意妄为、没有交代之人!大皇姐,你快告诉朕!”

“皇上,”长公主忙道:“皇上英明,我们在西北那边的确发生了一点儿事!臣妾慢慢跟皇上说,皇上先别着急!”

长公主说着,便将余副使在西北的所作所为慢慢说了来,一边斟酌着用词,一边暗暗打量德文帝的神情,见他显出两分故作镇定的不自在,长公主心中更叹息不已!

她就知道,她这位皇弟还是那种做事遮遮掩掩的性子,明明不想得罪人,最后却将人得罪了个彻底!

最后,长公主又道:“臣妾也不知余副使究竟想干什么!那日原本说好去边城看看,谁想出发那天早晨他突然称病去不了,让臣妾与永安侯等一行自去。谁知,这竟是他的调虎离山之计,只等着我们离开长安城了,好对年夫人和年大公子下手。皇上您不知他有多大的胆子,诓年夫人前往驿馆给他治病,又说什么为了避嫌,请年夫人将年大公子一并带了去。结果他倒好,使了迷香将年夫人与年大公子迷倒,偷偷的绑了他二人出城回京——”

第477章 长公主回京

长公主说着连连叹息,一个劲的说余副使糊涂!鬼迷心窍!

德文帝听到这里简直无地自容,却下意识的心狂跳起来,暗暗攥住了手心:如果余副使真的能够将年东南的夫人、长子弄来京城,那就真是大功一件了……

虽然春节的时候他不得不放了他们母子跟随年东南离去,但是没有年东南什么把柄握在手里,始终觉得不够踏实。

“那后来呢?余副使带着年夫人和年家大公子去了哪儿了?”德文帝问道。

长公主听出他话中的期盼之意,心中忍不住一阵失望:看他的意思,他似乎倒是想让余副使把人给带回来呐!

“还能去哪儿?”长公主轻叹一声,说道:“余副使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虽然调开了永安侯,可总督府中岂能没有几个明白人?自家夫人和大公子丢了,这么大的责任他们怎么当得起?当日便派人快马加鞭星夜赶往边城禀报了永安侯。永安侯便传令陕甘两省各地方衙门拦截,随后又亲自带人追赶。余副使脚程再快,毕竟那么远的距离,哪儿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出得了陕甘境内……辂”

德文帝失望起来,皱眉说道:“余副使真是胆大包天!这么说来年东南又将他们追回去了?大皇姐,”

德文帝突然心头一震,脱口说道:“年东南不会因此将余副使给扣押了吧?他好大的胆子!”

“皇上说得没错,”长公主道:“永安侯的确将余副使给扣押了——”

“岂有此理!”德文帝甚怒,拍案道:“余副使是副钦差,代表的是朕,就算他做错了什么,不是还有大皇姐你在吗?你押送他进京,朕来处置便是了!年东南他有什么资格扣下朕的人!他是何居心!”

德文帝忍不住凝着长公主,皱眉道:“大皇姐你就任由他这么做?”

“皇上,”长公主道:“臣妾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若是正常情况下,臣妾又怎么可能任由他这么做?皇上有所不知,余副使绑走年夫人和年大公子之后,据余副使自己说,当天晚上年夫人和年大公子已经逃走了,因此,第二天永安侯追上他的时候,并没有追回年夫人和年大公子!臣妾回京的时候,年夫人和年大公子仍旧下落不明!皇上你也知道,西北那地儿族群杂居,如今又与番邦境外通了商,什么样的人没有?年夫人和年大公子一个妇人、一个孩子,这万一碰上点什么意外——永安侯十分震怒,坚决不肯将余副使交给臣妾带回来,他说年夫人和年大公子的下落还着落在余副使的身上,此刻万万不能放了他!还说,他若不是领了皇命的钦差,他早就动刑要了他半条性命!臣妾也无计可施,只好先回京向皇上禀报!”

德文帝听完也愣住了,喃喃道:“怎么会这么巧!余副使也够没用的,一个妇人、一个孩子,竟还让他们给逃了!可是,在西北,年东南想要找两个人难道很难吗?”

德文帝可不是傻子,一下子便看出了其中疑点,疑惑的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神情倒是坦然,道:“别说找人,年夫人和年大公子逃离之后,即便永安侯的人找不到他们,他们自然也会回长安!毕竟,长安才是他们的家!可是,他们却没有回去!皇上,臣妾先前已经说了,西北那地部族混杂……”

德文帝心头一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如果,年夫人和年大公子被居心叵测的番邦部落之人掳走,那倒真是——

“无论如何,余副使行事虽然欠考虑,可他到底是朕派出去的钦差。发生了这种事,年东南大可上奏请朕做主,他这样一言不发的将人给扣押了,叫人怎么看朕?怎么看他?此事朕也不想闹大,你给他去一封信,把朕的意思告诉他,让他赶紧把人送回京城来!这件事情朕便不跟他一般计较了!不然,等朕派人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