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暴走农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北距离村西还有有一定路程的,梁思南依然抱着两个萝卜头,刘伊就一手提着礼品怀里抱着二宝,二宝知道自己很沉就很乖的没有动来动去,关键是他最会审时度势,知道刘伊发起飙来多可怕。

等一家人到了杨家,院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了,许多人不认识两口子,还以为他们走错了地方。

“梁大哥,梁大嫂,你们来啦。快进来。”杨家大哥热情地把两人迎进来。

梁思南挑了一个靠边上的位置坐下。

杨家妹子有十一二岁了,看到刘伊他们很是开心,“梁姐姐你们来啦。”

刘伊笑着点点头,小姑娘很可爱,“哎对了,你叫啥名儿?”

“我叫杨金玲。姐姐你喊我玲子就成了。”玲子指指最边上一个矮桌子,“姐姐,小孩儿都在那边桌子上,我把她们抱过去吧。”

刘伊看到那边桌子有三四个小孩儿,觉得没啥事儿就点点头,“我们一起吧。”

玲子笑着说:“你放心吧,我肯定照顾好他们。”

刘伊笑道,“麻烦你了,玲子,这仨孩子调皮起来很让人头疼的,要是他们不听话了你跟我说,看我不揍他们。”

玲子点点头,二宝道,“我们乖!”

刘伊笑着捏捏他的鼻子,“你们要乖乖听小姐姐的话知道不?”

之后刘伊觉得闲着就去厨房帮忙了,但是几个妇人把她推出来了,“这位大姐,你是客人我怎么好麻烦你呢是吧。”

刘伊觉得吧这话是有道理,但是那三个妇人感觉不太对劲,好奇之下,刘伊趁她们没有注意到她,又往厨房里面瞅了几下,原来是将杨家买的肉之类的昧下了一些。

刘伊摇摇头,毕竟不是很熟,还是不要管闲事了。

杨家大哥虽然是个耙耳朵,但一点儿也不笨,那是他家娘子的娘家人,他也不好说什么,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三个萝卜头和同桌的其他小孩子玩的很开,临走时还依依惜别来着。

男人和男人一桌,女人和女人一桌,杨家大哥一桌一桌子的敬酒。

刘伊错愕地看着同桌的这些妇人,她才夹了一筷子,桌子上的菜肉就被夹得差不多了。

还好味道一般,比不得梁思南,她心里才稍稍好受些,真是太不矜持了。

其实刘伊没挨过饿,不会知道在饥饿面前,矜持是种罪恶。

               

作者有话要说:  我已经没动力了,自从我因为期末考试停更半月,再也木有人给我留评了么

我是日更啊

求评论

要不然我就一哭二闹而上吊了。

【关于法律规定不常回家看老人违法,有个大爷说:孩子不看我违啥法啊,三十岁不结婚,那才违法,该判刑。网友表示:无妻徒刑】

话说即将迈入结婚的这个年纪段,各种忧愁啊。

☆、一更

刘伊从没见识过吃饭像打仗的一群人,同桌的妇人们迅速将桌子上的菜消灭,引得刘伊错愕不已。

“这位妹子你这样可不行啊。”刘伊也没打算吃了,就放下筷子,而一旁的大姐看刘伊没怎么吃,心想这估计是第一次来吃酒。

“大姐不用了,你自己吃吧,我胃口不太好,真的。”刘伊看到那位大姐将一块红烧肉夹到自己碗里连忙阻止。

“胃口不好,不会是怀上了吧,恭喜妹子了。”大姐高兴地说。

刘伊在心里呐喊:大姐你说话声音也太大了吧。“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都有仨孩子了,可不能再生了。”

大姐一拍刘伊的大腿,“才仨孩子你就不生了啊,咱们不都讲究子孙满堂么?越多越好呢。”

“子孙满堂自然是好的,不过,太多了我跟相公可管不过来,就那仨我就已经觉得够呛了。”刘伊说道。

大姐点点头,“说的也是,我相公家里就有7兄弟,不分家简直没法活了。”

七兄弟?葫芦娃吗?

大家动作迅速,没事儿都在那儿三三两两的聊天,男人们就在那儿拼酒,小孩子也在一旁玩儿。

“妹子,你哪家的啊?我们以前咋没见过你?”另一个大姐问道。

“我夫家姓梁。我也不爱出门,所以才没见过吧。”刘伊才不会说自己住在村北,明晃晃的拉仇恨。

梁思南不爱喝酒,看到周围人那么嗨皮的喝酒他也适当地喝了点儿。

之后杨家大哥将还未起名的杨家小子抱了出来。

杨家小子又白又胖的,惹得在场的妇人和小孩儿都想去逗他。

“兄弟,你这儿子起名没有?要不要兄弟们帮忙给起个?狗蛋吧,贱名好养活。”一个满脸胡茬的大汉扯着大嗓门说道。

另一个汉子笑着拍着他的肩膀,“你可别,狗蛋……弟妹恐怕得从屋里出来把你撵出去吧。”

“哈哈哈,说的也是,弟妹就是脾气火爆,我还是不凑热闹了。”胡茬大汉笑道。

“各位亲朋好友,我家娘子能够平安生产多亏了梁家嫂子了,所以兄弟我就腆着脸请梁大哥两口子给我家小子起个大名,不管啥我都接受。”杨家大哥也是因为提前跟梁思南说好的才这么有底气地说“啥名都接受”。

梁思南笑着道,“不知道杨兄弟觉得杨铁柱这名咋样?”

全场安静,三秒过后爆笑,“哈哈哈哈……”笑声不断。

杨家大哥有些尴尬,这梁思南不会是个花架子吧,铁柱当小名还行,大名……儿子你别很你爹,恨就恨那个梁大郎吧。

刘伊喊道,“相公你快别逗杨兄弟了。”

梁思南掩藏一下笑意,“杨兄弟刚刚是我开个小玩笑,令郎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呶,杨—宗—保。”梁思南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杨宗保”三个字。

“好!宗保!不错不错!”杨家大哥激动地说,“梁大哥不愧是读书之人啊,文采非凡啊,这名字就是不同。”

“什么读书人不读书人啊,就是读了两年书。”

庄稼汉对这名字说不上了好在哪里,就是觉得不错。

突然有个人问:“不知村北的梁秀才跟梁兄弟是啥关系?”

梁思南总不能说没有任何关系吧,只是说:“那是我家三弟。”

“那你岂不是村北那个梁大郎?”提问那人惊诧地说道。

“……是。”梁思南从容地说。

汉子妇人们一片安静,只有小孩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依旧玩得很开心。杨家大哥可没听说过什么村北梁思南,要不然他去梁家就知道了。

刘伊余光看着慢慢远离自己的一个大姐,还有旁边几个带着鄙夷神色地妇人。

起身,“相公,我们该回家了。大宝二宝宝妹回家了。”刘伊淡定地说道。

别看她表面上多么淡定,心里早就把作孽的前身两个骂了个遍。

“杨兄弟,我看我也该走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聚。”梁思南笑着话别。

杨家大哥摸不着头脑,这是咋地啦,村北梁大郎有啥问题么?“梁大哥,你们咋走了呢,我可没搞明白村北梁大郎怎么了?”

梁思南笑得一派温和,“村北梁大郎没啥,只不过人们常常相信耳朵听到的风言风语,也不愿意去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实,我们夫妻俩就不耽误各位了。”

梁思南抱起宝妹和大宝跟刘伊头也不回地走了。

剩下一丢人在那里错愕,杨家大哥犹堕五里雾中,“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走远了之后刘伊才叹一口气,“我还得负责为那俩奇葩洗白,唉。”

梁思南笑道,“有些人天生可以成为朋友,那样的人我们珍惜就好了,不能成为朋友的也没必要可惜。”

“娘,我们下次还能跟他们玩么?”大宝问道。

刘伊笑道,“可以啊。”

大人的事没有必要告诉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儿。

杨家大嫂柴氏听着自家大嫂说着外边的稀罕事,“我咋没听说过梁大郎事儿啊?”

柴大嫂鄙夷地说:“没听说才好呢,那些腌渍事儿说出来不脏了你的耳朵啊。再说了,三四年前你还没嫁过来呢,去那儿听说啊。”

“奇怪了,我们一个村子的我都不知道,大嫂你可不是这个村子的,你咋知道的?你亲眼见着了?”柴氏疑惑地问。

“哎呦,我这也是听别人说的,人家都是这么说的,保管没错。”柴大嫂信誓旦旦地说。

柴氏嗤笑,“眼见都不一定为真,何况还是别人说的,好了,大嫂,你可别出去乱说,怎么说梁大嫂也算我们母子的恩人。”

“什么恩人啊,稳婆都不是还敢给你接生,也不怕出了事儿。”柴大嫂嗤之以鼻。

柴氏心想那也比那什么王稳婆好,见钱眼开的老婆子。

到了下午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杨家大哥和杨家妹子将院子都收拾好了。

杨家大哥进屋抱着杨家小子亲了一口,“乖儿子,我是你爹,知道不?”

“噗……相公,儿子才一个月好不好?对了,梁家大哥给咱儿子起啥名啊?”柴氏问道。

杨家大哥叹口气,名字是好名字,可惜起名的人……

柴氏推推他,“什么啊?快说。”

“杨宗保。”杨家大哥闷闷地说。

“杨宗保……不错啊,读书人起的名字就是不错,我大嫂还说取什么富贵,俗气。”柴氏开心地说,接着又看杨家大哥似乎有些不高兴,“相公,你怎么了?不会是嫌弃这个名字吧。”

杨家大哥那是反应一个迅速啊,他已经听出来他家娘子的声音酝酿着怒气,“没有没有,绝对没有,只是,这个村北梁大郎……竟然是这样的……名声不太好,唉……真是头疼。”

“相公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要我说啊,咱以前就不认识这村北梁大郎,现在这些也只是听说,听说的能当真么?你能保证传这些话的人是不是抱有私心呢。再说了,还不兴人家浪子回头金不换啊。我也听娘家嫂子说了,赶明你去村北给梁家大哥道个歉,这样我们两家以后才能不尴尬。”

杨家大哥点点头,“是是是,娘子说的都是对的。”

柴氏也不稀罕去听梁大郎什么事。

三个萝卜头饭量不大,在满月酒上已经吃饱了,而梁思南跟刘伊没怎么吃,肚子还饿着呢。

等他们到家已经申时(15点到17点),吃午饭太晚,吃晚饭又太早。

三个萝卜头在村西跟其他小孩儿已经玩累了,在梁思南跟他们洗漱之后,就爬上床睡了。

梁思南住了两晚面条,两人凑合着吃了,之后梁思敏就过来了。

“大哥大嫂回来啦,中午那会儿王四郎过来了,看你没在又走了,应该是找你有事吧。”梁思敏说完就回去了。

梁思南也不知道王四郎突然找自己是什么事儿。

大概晚饭之前,王四郎又过来了,宝妹一看到王四郎就跑过去甜甜地喊:“义父。”

王四郎笑着答应,然后亲了宝妹的小脸蛋一口。

大宝和二宝也是乖乖地喊王四郎为“四伯伯”。

“弟妹,你上次跟我打听那事儿有着落了。就是我们村东住着个稳婆,不过好几年不收徒了,也不知道肯不肯收你。”王四郎说道。

刘伊欣喜地说:“那真是太好了,谢谢王四哥了。”

“真是麻烦王四哥了。”刘伊这事儿有着落了,梁思南也算放心了。

王四郎喝了口水,笑着道,“客气啥啊,怎么说我也是宝妹的干……额,义父呵呵。”王四郎差点儿又说成干爹了,真不知道梁思南为什么不让宝妹喊他干爹而喊义父,真不知道“干爹”那里猥琐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

……

下午还有一更

求评论

☆、二更

当天晚上,刘伊就将屋子里放着的一匹好的绢布翻了出来,听王四郎说这宋稳婆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刘伊就跟梁思南收拾妥当一起先到王四郎家里。

而三个萝卜头自然是交给婆婆看管,李氏满脸不高兴,但还是把三个孩子领进去了。

王四郎家所在的位置是村东还要偏东,听说是因为王老爷子不喜欢闹腾,就搬到了安静的地方。

梁思南还记得几个月前在这里碰上孙寡妇的事,不知道是不是倒霉,果然又在这里碰上了她。

刘伊皱皱眉头,面无表情地继续往前走,而孙寡妇却没打算放过她,要不然因为刘伊,她也不可能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有些人的脑子天生就被驴踢了,就比如这个孙寡妇,自己勾三搭四反倒怨别人不肯吃哑巴亏。

“梁郎~我是翠翠啊。”孙寡妇一脸深情地喊着梁思南。

梁思南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位大婶有病就要去看病,不要心疼钱影响了治疗。”

孙寡妇身体一僵,随即恢复过来,“梁郎你何必这么狠心呢?为了不让你为难我把我们的孩子都给打掉了,我做的还不够多么?”

“相公,这位大婶我咋瞅着这么眼熟呢?”刘伊忍无可忍了,自家男人被人这么明晃晃地觊觎她可忍受不了。

“娘子,你怎么不记得了,几个月前,有位大婶得了疯病还不肯去医治,路上见到个男人就说是她男人。相公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不知礼义廉耻的人呢。”梁思南的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但那目光却无比骇人。

看来这孙寡妇还是没有被吓到,刘伊抿抿嘴,扬声道,“相公啊,我们还是快走吧,不要妨碍大婶找下一个冤大头啦。”

梁思南点点头,抱着东西继续走。

孙寡妇至今只听他们说了,自己一句话也没说上,恼怒不已,周围也有一两个看热闹的,“看什么看?哼!”继而扭着屁股走了。

一个妇人吐了一口,“呸,骚、狐狸。”

刘伊觉得还是像个正经办法才好,这女人现在肚子里没有孩子了,脏水随便泼。

早就听说孙寡妇肚子都四个月了还是平的,估摸着要么没怀孕要么流掉了。

“相公,我们还是早点儿搬到镇上去算了,吵架我是吵得过她,但是烦死个人了,哎。简直倒胃口。”刘伊抱怨道。

“镇上的房子我们可住不起,现在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银子。”梁思南泼冷水道。

刘伊失落极了,“以前觉得钱够花就好了,现在钱真的只够花了。”

梁思南无声的笑了。

很快两人就走了老王家,门口王四郎已经等在那儿了,“大兄弟,弟妹,来啦。”

刘伊和梁思南走进院子,王老爷子以前是当官的,但那也是清官,但家里的摆设看起来就跟普通农户显得不同。

“先在这坐会儿,我去给你们倒茶。”王四郎转身去了里间。

王四郎认宝妹为义女这件事王家人都是赞同的,王老太太每次听到宝妹喊她奶奶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大郎和媳妇来啦。”王老太是被王五郎媳妇扶出来的,她也有六十多岁了。

“婶子,最近好不好?”梁思南问道。

王老太笑着点点头,“好,上次你给的那个开胃的药方我吃了真管用,吃饭也吃得多了很多。”

“那就好,你有什么不舒服就跟家人说啊。”梁思南说道。

“知道知道,对了,我听老四说,小伊是要去拜师?怎么想起做稳婆了?”王老太记性不太好,即使王四郎跟他说过刘伊的想法,她也记住一半忘记一半。

刘伊笑道,“还不是为了家里的生计,稳婆也不是啥时候都有活的,而且我上次大着胆子给人接生了就有了这个想法了。不忙的时候家里的活我也能干。”

王老太点点头,“那就好,都说啊这稳婆都有一颗菩萨心肠,小伊好好干,老太太我支持你。”

“谢谢您了。”刘伊笑言。

“别顾着谢我了,多把你家那三个娃娃抱过来让我看看我就开心了,家里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沉闷,像老头子。还是大宝他们好。”王老太年纪大了就喜欢跟小孩儿一起玩,但是王家那几个姑娘小子都十来岁了。

说了一会儿话,王四郎就带着刘伊跟梁思南去拜师了。

“宋婆在家不?”王四郎从着院中喊道。

“谁啊?”一个中气十足地声音从里屋传来。

“我是旁边老王家的四郎。”王四郎喊道。

“来了,”宋婆将院门打开让他们进来,“你们是来做什么啊?”

“宋婆,这个是村北的梁兄弟夫妇,弟妹听说您以前是祥云镇有名的稳婆,就想……”王四郎憨笑的样子确实容易给你好感。

“拜师学艺啊,恐怕不行,老婆子已经不收徒了。”宋婆直接拒绝了。

王四郎早就猜到是这个结果,“宋婆,这是为什么啊?”

宋婆看了他们一眼,“当这些三姑六婆有什么好的,挣了银子却还是得不到别人的尊敬。”这并没有正面回答。

“世间哪得双全法,有得必有失,养家活口填饱肚子难道还不比那虚无缥缈的尊严重要么?”刘伊答道。

“没骨气,为了那两口饭就把做人的骨气和尊严都给丢了么?”宋婆冷哼道。

“我要是顾忌这些我的孩子就得饿死,再说了我们只不过是平头老板姓,现在又是太平盛世,哪里需要什么‘誓死不当亡国女’的骨气呢。”刘伊说道。

“你为什么要当稳婆?看你说话挺利索的,当媒婆、人牙子都是可以的。”宋婆脸色有些缓和。

刘伊想了一下,“除了因为想要一个活计,还是因为那种对接生的感触,你可以说我太过悲天悯人了,我不忍心那些妇人因为生产丧失生命。”

其实刘伊心里在扎自己小人,这么圣母的想法竟然是她当年报了这个专业的原因,真是一入妇产深似海啊。

梁思南从没有问过刘伊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助产士,她只是简单地提过,“我脑抽填错了专业。”

这种想法实在有趣。

宋婆转身,“你跟我进来吧。”这话是对刘伊说的。

宋婆从里屋端出一个排位,上面写着“祖师爷【洪公法祖】之位”。摆好香案,然后递给刘伊三炷香。

“一千零九代传人宋婆拜见祖师爷。”三叩首之后,宋婆将香插到炉鼎内。

“你是第一千零一十代传人,你姓什么?”宋婆问道。

“夫家姓梁,我姓刘。”刘伊回答道。

“跟着我之后你要自称刘姑,有了徒弟就自称是刘婆。知道了么?快来拜见祖师婆婆吧。”宋婆严肃地说道。

刘伊手举着三支香,跪在蒲团上,“一千零一十代传人刘姑拜见祖师爷。”三叩首之后,宋婆就让她起身了。

“你要记得,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徒弟了,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宋婆接着说,“放心,我不会干涉你的私事,我说的是怎么做好一个稳婆这件事。”

刘伊垂下眼睛,恭敬地说道,“是。”心里那个欢呼雀跃啊。

梁思南等了很久才见两人出来,看到刘伊对她挑挑眉,才松了一口气。

“绢布带回去吧,下次打听清楚了再行事,拜师应该带上香橙和蜜枣。”宋婆叹口气,“算了算了,反正你都是我徒弟了,我也不跟你计较这些了,香橙蜜枣也不用带了。”

没想到事情就这么顺利解决了,梁思南和刘伊都松了一口气。

“大兄弟、弟妹就留在我家吃饭吧。”王四郎说道。

“不成不成,孩子还留在家里呢。”刘伊推辞道。

王四郎也没指望梁思南在这种小事上有什么发言权,“怎么?孩子不是放在他奶奶那儿了吗?还怕饿着他们啊。走吧走吧。”

刘伊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谁知道吃完饭回去才知道三个萝卜头根本没吃饭,刘伊那个火气就冒上来了。

“先别生气,先问问怎么回事再说。”梁思南心想李氏应该不至于吧,再怎么样也只是一顿饭啊。

李氏看到刘伊过来了,阴阳怪气地说:“哟,两口子吃饱喝足了,可算回来了。”

宋氏用歉意地眼神看着他们,而梁思敏并不在。

李氏不理会他们直接回屋了,老梁头也是淡淡的,“怎么?兴师问罪?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教养的孩子,娇生惯养,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好吧,梁思南就应该预料到,每次他都会被骂的。

最后,夫妻俩从宋氏口中得知,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宋氏喊三个萝卜头吃饭,婆婆就阴阳怪气地说:“人家孩子整天在家里吃好的,哪里会稀罕我们这些粗茶淡饭。”

二宝起先尥蹶子,“不吃就不吃。”

               

作者有话要说:  【洪公法祖】民间传说,洪公为旧县二十九都洪田人。他精通药理、尤长妇科,在家行医时乐善好施,为人治病救命从不计较酬银,惟生性喜食鸡腿。永安洪田热西、霞岭等地建有多处“洪公殿”。乡民生病,孕妇求顺产,稳婆求庇护等,均有求必应,但一对鸡腿是不可少的。“洪公法祖”这位精通医术、助产护幼、救人危难,不要红包的地方神,在乡间的名气还大过临水夫人。【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

…………

…………

看在我二更的份上就给我留个评吧亲

☆、一更

梁思南是一个挺傲气的人,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计较某些问题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适用于他对待孩子上。

刘伊虽然心里觉得李氏太过分了,但又觉得三个孩子脾气太大,小孩子家家的自尊心还挺强。

三个萝卜头手足无措地坐在凳子上看着厨房里的梁思南,虽然当时挺硬气地表示不吃饭,但是看着梁思南那脸色,似乎又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刘伊将那几只渐渐长大的鸡放出来,让它们在院子里溜溜弯,一只鸡跑去啄宝妹的脚。

不知道为什么宝妹最害怕小鸡了,因为它们总是啄她,她想哭着喊梁思南,但又想起梁思南似乎还在生她的气。

二宝一脚将那只鸡踹飞了,“宝妹乖,哥哥保护你。”

说起来,二宝从来不叫大宝哥哥,大宝也没在意过。

“过来吃饭了。”梁思南轻声喊道。

三个萝卜头从小凳子上下来,然后一起跑到屋里,齐刷刷地站在桌子旁。

梁思南像平时一样将他们抱上凳子,“吃吧,小心烫。”

三个萝卜头一直都是自己用筷子吃的,梁思南在一旁坐着看他们吃。

“爹爹~吃完了。”大宝说道。

剩下两个也陆续放下筷子。

“以后不要这样了,奶奶再怎么说也是你奶奶,可不能随随便便甩脸子。”梁思南一贯温和。

但是宝妹撅嘴抗议。

“小孩子脾气还怪大。”刘伊这时候也进来了,看到梁思南看向她疑问的眼神,接着道,“我进来呢就是怕你跟你孩子说:没事儿,出了啥事爹给你HOLD着。你说你能HOLD到什么时候?一家子的事你能给稳住,等以后呢?现在可不是法治时代。”最后一句刘伊是小声说的。

“咱也就是平头老百姓,尽量不去得罪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骨气傲气什么的你还是收一收,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道理你不会不明白吧。”

“不对。我宁肯高傲的死去,也不肯谄媚地活着。”梁思南挺直腰板朗声说道。

“你去死吧。”刘伊一个没忍住就一巴掌拍上了梁思南。

梁思南立刻龇牙咧嘴,“开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啊。”

“活跃你妹咳咳咳咳……严肃点儿,孩子不能这么教育啊。”刘伊说道。

梁思南挑眉示意刘伊上,刘伊会意立即端正面容,“孩子,你爹刚刚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要尊敬老人,不管她做的对不对,当然了,如果她还蹬鼻子上脸的你们就别跟她客气咳咳咳……当然了,不客气的前提是你们有足够的实力,嗯,就这样,对了,别想着出了天大的事爹娘给你们担着,爹娘也有不中用的时候啊。”

“所以呢?”梁思南问道。

“所以……咱以后不能把孩子随随便便交给别人带着了,你看看一顿饭就这样了,要是别的还了得。”刘伊说完看了一眼梁思南,小声道,“你觉不觉得歪楼了?”

梁思南郑重其事地想了下,他们原本是想交流关于孩子的养成问题,现在就歪成了他俩的问题了。

“其实我觉得三个孩子就是麻烦,要是只有一个咱想抱那儿就抱那儿,三个孩子真心不方便。”梁思南认同的点点头。

三个萝卜头迷茫地看着窃窃私语地两人,二宝小声问,“爹爹他们在说啥?”大宝摇头。宝妹也摇头。

梁思南意识到自己貌似和刘伊悄悄话说的太久了,三个萝卜头都昏昏欲睡了。

“咳,散会。”梁思南说完就把三个萝卜头从凳子上抱了下来,“玩去吧。”

梁思南将碗筷收拾好,就拿出笔墨在纸上写写画画。

刘伊正在绣手绢,看到梁思南似乎在写什么就好奇地看了下,“梁宇佳……梁……你干嘛呢?”

梁思南哀叹,“上次给杨延昭起名我才想起我的记忆力三个孩子都没有大名呢。杨宗保这名就随随便便的起好了,现在给自己孩子起个名怎么那么难呢?”

“大宝二宝宝妹不挺好的么?人家现代好起个什么宝贝这样的名字。”刘伊对起名这事儿没有任何热情。

“对了,小伊,你这名谁给起的?”梁思南好奇地问道,其实心里估计也是什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么有格调的出处。

刘伊“哼”了一声,“不说。”

“说呗说呗。”梁思南估摸着这里边有事儿。

最后刘伊禁不住死缠烂打就说了,原来刘伊的麻麻是想多生几个孩子的,又怕起名麻烦,爸爸就说那就叫“刘一、刘儿、刘三……”

结果赶上国家政策刘伊之后就没有刘二、刘三了。

关键是办事处的阿姨多厚道啊,一听“刘一”就给激动地写成了“刘伊”,而且嫌麻烦坚决不给改。

爸爸拍板决定,“刘伊就刘伊吧。”

梁思南笑得不能自已,手不停地抖,墨汁浸染了衣袖都不知道。

说起来梁思南这名字,其实也有事儿的,梁父和梁母的第一个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死了,第二个孩子就起了个“思南”。

“你哥哥叫什么?”刘伊问道。

“梁楠。”梁思南回答道,“因为他死了,我才被允许出生,思南思南……唉。不说这些了,快看看我写的这些名字吧。”

“感觉一般啊。”刘伊不得不打击梁思南了,这名字感觉很普通,还不如起个“凉粉”“凉面”让人印象深刻呢。

“亏你想得出来。”梁思南听到刘伊嘟囔地话,无奈地说。

“爹爹!有叔叔找你!”院子里的大宝大声喊道。

梁思南放下手中的毛笔,转身就要出去,被刘伊喊住,“袖子!袖子!”抬起胳膊一看,袖子上全是浸染的墨汁,梁思南无奈地说:“还是先出去看看吧。”

梁思南打开门就看到杨家大哥笑嘻嘻地站在院子里,“杨兄弟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吧。”

杨家大哥笑着走进厅里,“梁大哥今天上午我来找你们来着,但你兄弟说你们有事情出去了,所以我就下午来了。”

“哦,你来找我们有事情?”梁思南问道。

杨家大哥坦然地说:“昨天满月酒上的事兄弟我始料未及,给大哥大嫂造成这么……唉,反正我跟我家娘子都十分信任大哥和大嫂的为人,也十分愿意跟你们教这个朋友,所以今天是来跟你们道个歉,希望我们两家还能像往常一样常来往。”

梁思南听了他的话惊讶不已,但还是笑着道,“多谢了杨兄弟。”

“谢啥啊,我家娘子还多亏了大嫂呢,大夫都说我家娘子这月子坐的好。”杨家大哥那是真心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