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的事情。”

“多谢表哥亲自走一趟,是我考虑不周,给大家添麻烦。”萧明瑜抱歉的说道。

韩澈笑道,“这算什么。年年都有那么几回。我们韩家就是那出头的鸟,只要有机会,人人都想在我们韩家头上踩一脚。你道为什么我们韩家的祖训,就是坚决的分家甚至是分宗。因为家族大了,难免良莠不齐。除了分家和分宗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此做,显得很无情,但是至少能保全韩家的嫡出一脉,保证韩家的香火传承下去。明瑜妹妹要明白,再严格的教养,也会养出纨绔子弟,养出惹祸的败家玩意。你看,一个家族都是如此,做生意就好比一个家族的成长,肯定也会有更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没关系,将问题剔除就行。不要心软,该下狠手的时候就千万不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萧明瑜笑了起来,“没想到表哥还有这么多道理可讲。你说的我都明白。以后我会更用心的,也该多培养几个能干的人出来帮我分担一二。”

韩澈笑道,“如此甚好。你毕竟是姑娘家,很多事情都需要下人去办。多培养几个得用的人,你也能轻松一点。”

“嗯,我都明白。”

送走韩澈,萧明瑜给工厂那边去信,香皂先不要上市。缓一缓,先看看情况再说。至于羊毛纺线织布的事情,则需要加快。像这样的民生,朝廷肯定是支持的。多做这些事情,朝廷和宫里对她的非议肯定会少很多,也能获取更好的名声。而且这东西的利润也很可观,不比香皂赚的少。做好了,说不定比香皂肥皂之类的还要赚钱。毕竟穿,是除了吃以外最重要的民生。

萧明瑜在忙着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没忘记关注中州那边的情况。

三月,朝廷大军连下三州,四月,中州城外,数个世家伙同暴民冲击王府。王府用血腥手段镇压,凡是参与暴乱的暴民,全部处死,世家全部被抄家。

五月,中州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很可能下一刻朝廷大军就会打进来。

世子周启望着窗外的景色,张风云一身杀气外露,不过看到周启的那一刻,瞬间收敛了全身的气息,就怕惊扰了对方。

世子周启回头看着张风云,“外面情况如何?”

张风云先是摇摇头,然后才说道,“不好。”

“呵呵,本世子想也想得到,情况很不好。”说着,一巴掌狠狠的拍在桌面,世子周启表情狰狞,心中暗恨,“韩东学这个老匹夫,竟然敢拖延本世子的大事。”

张风云张了张嘴,说道,“韩阁老他……或许这里面有什么误会。”

“误会?本世子三月去信,让他帮王府在朝廷周旋一二。结果他都做了什么,只差直接落井下石。实在是欺人太甚。本世子很清楚他在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想两头捞好处。在朝廷那里要树立威望,狠狠的同首辅大人别矛头。等到我们王府支撑不住的时候,他再出面帮我们王府说和,如此一来,即便本世子对他的用心心知肚明,却也不得不感谢他关键时刻伸手帮忙。而他则是利用我们王府,在皇上面前巩固地位。果然是老奸巨猾的东西。当年本世子就不该上萧明瑜这死女人的当,结果入了韩东学的套,如今就是想要退出,也是不能。”

世子周启心头恨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秦王府的情况,可谓是危在旦夕,别人看不到,他却看的清清楚楚。他要保全王府,不得不同朝廷妥协。与此同时,还要防备中王府中有人拖他的后退,在王爷跟前进谗言,比如二公子周治。这个愚蠢的人,为了同他斗,竟然不顾王府的死活,实在是愚蠢透顶。

“王爷,有信送来,京城来的。”一个其貌不扬,穿着一身黑衣的男子突然出现在屋里。

张风云眼观鼻鼻关心,心知肚明,这人是世子周启培养的暗卫,也是他真正放心的人。像是同京城通信的事情,都是交给这些黑衣人来做。

黑衣人送了信就消息不见,世子周启拆开信封,发现自己竟然紧张到手都在发抖,真是没出息。

信是韩阁老派人送来的,但不是以韩阁老的名义,也不是韩家的人送信。信中的内容也很简单,貌似就是问候。世子周启心知肚明,这是一封密信。对照密码,世子周启很快知道这封信的真正内容。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中州这边发动。另外还要求世子周启将认罪书送出,届时自可保全王府一脉。至于什么二公子,王爷之类的,自然不在保全的范围内。

世子周启顿时松了一口气,等了这么久,担心了这么久,总算等到了今日。

在世子周起看信的时候,张风云已经退了出去。低头看着自己腰间的佩刀,上面沾染了无数的鲜血,如今他就是一个杀神。回头又看了眼世子,隔着一道门,什么都没看到。张风云却笑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跟着世子周启,这条路他就会坚定的走到最后。即便最后的结果是万劫不复。

五月二十,就在战争僵持的关键时刻,司马兆突然带领手下的军队叛出王府,投靠朝廷军队。司马家被王府抄家灭族,凡是住在中州城的司马氏一族的人,都没能逃过王府的血腥清洗。

司马兆隔着一条河,遥望中州。那里杀声震天,他知道王府正在清洗司马家。司马兆面色如霜,但是他不后悔。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那些家人,是他特意留在中州城内,就是为了麻痹王府。其中包括他的妻子,他的女儿,还有他的两个不满周岁的小孙子。

司马兆喷出一口血,王府灭他一族,那么从今以后,他同王府将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将杀光王府中人,司马兆在心头暗暗发誓。

周乾拍着桌子狂笑,哈哈,这么多年的运作,在今日总算见了成效。司马家叛出王府,王府的末日指日可待。这一功,谁也不能跟他抢。

而远在京城的萧明瑜,并不知道司马家的叛出,同她还有点关系。当年她同韩阁老讨论中州的局势。萧明瑜曾经说过,宋家和司马家都可利用。萧明瑜用心说,韩阁老也用心听,并且将这番话付诸实践,到了今日开花结果,给了王府最重要的也是最狠毒的一击。这份功劳要算在周乾头上,同样韩阁老也是居功至伟。因为这个计划本身就是韩阁老提出来的。为防消息走漏,还是韩阁老同皇上单独奏对的时候,提出来的。皇上当场拍板决定。当皇上问韩阁老,谁来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韩阁老提了周乾。周乾临危受命,宋家被太子门人半路劫胡,但是司马家的叛出,却实实在在的完成了。而且效果是惊人的好。因为司马家正是在战事最关键的时候叛出,给了王府最严重的打击。接下来的战事,已经毫无悬念。朝廷军队已经做好了打进中州城的准备。

朝堂上,在司马家叛出的消息送来的时候,韩阁老适时的拿出了世子周启的认罪书,恳请皇上恕秦王府死罪。

此事犹如一颗炸弹,顿时朝堂上就炸开了锅。有说不赦的,理由是秦王府乱成贼子,必须斩尽杀绝。有说要赦罪的,理由是秦王府必定是先帝血脉,即便被过继给了老秦王,也不能否认这一点。而且秦王是叶太妃的儿子,叶太妃是谁,那是将皇上养大的人,岂能不顾念天家骨肉亲情。既然王府认罪,何不宽赦,也显得皇上大度。

皇帝没表态,下了朝后,却将韩阁老叫去,劈头盖脸一通臭骂。他早就想趁此机会彻底解决秦王此人,结果韩阁老临时来这一出,这根本就违背了皇帝的意愿。皇帝没让人砍韩阁老的头,就算是客气的。

韩阁老早就预料到了今日情况,在朝中,皇上同秦王之间的恩怨情仇,没有人比韩阁老更清楚。因为他是见证人。韩阁老自然敢应下世子周启的请托,自然是有绝大的把握能够说服皇帝。于是就在暖阁里,借着君臣二人私下见面的机会,韩阁老以三寸不烂之舌,一二三的分说清楚,将其中的利弊都摊开在皇帝的眼前。皇帝想要秦王死,办法多的是,没必要明刀明枪的来。

说了将近两个时辰,皇帝几乎被韩阁老说服了。之所以说是几乎,因为皇帝这人记仇,还记恨着韩阁老今日的事情。皇帝直接问道,“爱卿直接说吧,你收了秦王府多少银子,这么不遗余力的帮他们说话。”

韩阁老笑道,“皇上明鉴,臣岂是银子能买通的。臣一心为国为民,天地可鉴。”

皇帝几乎要呕吐,这个老东西,忒不要脸,明明收了好处,还敢做出这副正义凛然的样子来。明明是他这个做皇帝的下令大赦秦王府,凭什么他做皇帝的一分钱的好处都没有,好处全被韩东学这老匹夫拿去,顺便还赚了个好名声。岂有此理。于是皇帝说道,“韩阁老一心为国为民,朕深感欣慰。正好,今年开春,有好几处州府就报来灾情。筹集赈灾银两的事情,朕就交给爱卿来办。对了,爱卿的家人办的那个肥皂厂,日进斗金,不如就让肥皂厂拿出几个月的收益来支持朝廷赈灾。”

够狠,皇帝这招太狠毒了。果然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偏偏韩阁老还得笑着应下此事,说一通忠君报国的话。将皇帝肉麻的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萧明瑜招惹这无妄之灾,气的要吐血。肥皂厂数个月的收益,皇帝还真敢开口。数个月的收益,少说也要给三个月,多则半年的。三个月的收益,也有一二十万两。半年的更是恐怖。无奈,皇帝都发了话,韩阁老也应承下来,萧明瑜只能忍痛割肉。心里头则是将皇帝还有韩阁老骂的个遍。这些人统统都是强盗,还是光明正大的抢劫,简直太不要脸了。

后来萧明瑜得知此事的前因后果,又将世子周启算上了。要不是为了帮他,皇帝怎么会敲诈肥皂厂。这笔账,萧明瑜算在了世子周启的头上,等到下次同周启见面的时候,萧明瑜就准备朝他讨要。总归她的日子不好过,周启也别想过好日子。反正有韩阁老出面,周启的性命肯定是保下了。只要人在,不愁那银子收不回来。

六月,王府内乱。世子周启领人斩杀叶侧妃同二公子周治。用假消息将秦王骗回来,趁机发动埋伏,斩杀秦王护卫,将秦王囚禁。同时,亲自去青云观,将老王爷请出来。老王爷一出山,局势顿时被控制了下来。那些打着为王爷报仇雪恨,为二公子报仇的旗号,全都乖乖丢下军械,跟着老王爷的吩咐走。

秦王府打开城门,向朝廷大军投降。朝廷大军早就得到朝廷的命令,自然不会对望府大开杀戒。进了中州城后,也以安抚民众为主。同时运来大批的粮草,解决中州缺料的问题。粮食一运来,原本对朝廷大军还很抵触的老百姓,顿时就接纳了朝廷大军,将王府丢在了脑后。

同月,叶太妃选择断药,半月过后,叶太妃病逝。叶太妃病逝前,皇帝亲自去看了叶太妃最后一眼。那个时候,叶太妃已经说不出话来,眼中流泪,巴巴的望着皇帝。皇帝心知肚明,想起过往的岁月,心头也是感慨万千,郑重的对叶太妃承诺,“母妃放心,我定不会取他性命。最多就是将他圈禁,就在京城圈禁。如此母妃离着他也就近了。”

叶太妃流了很多的眼泪,伤心难过解脱叹息,复杂无比。

叶太妃去了,皇帝亲自合上叶太妃的眼睛,轻声一叹。何必非要走到这一步,你就算活着,朕也不会要了他的性命。即便朕恨不得扒了他的皮,但是他毕竟是朕的兄弟,朕同他一起长大,那份情情义一直都记在心上。

罢了,罢了,你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朕自然会成全你。朕答应了你,不会杀他,自然不会杀他。

皇帝一番心理活动要是让韩阁老得知,韩阁老定要唾弃一声。说老夫不要脸,皇帝你更不要脸。前阵子究竟是谁急赤白赖的同老夫辩解,一副不杀秦王不足以泄愤的样子。这会又在说什么兄弟情义,不过骗骗别人而已。就连叶太妃这个妇人都不相信,老夫人老成精,又怎么可能被皇帝骗了。

第168章 大手笔生意

4

五月,萧明瑜及笄,八月萧家所有人出孝。转眼萧家西府一脉来到京城已经两年有余。

除服,萧家举办宴席,请亲朋好友过府,昭告所有人,萧家出孝。大房是族长又是家主,宴席就在萧家大房举办。韩氏领着萧明瑜还有已经开始启蒙的成哥儿,并萧明璇萧明业两姐弟前往大房参加宴席。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谭氏的伤势已经完全好了。不过她的那条腿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稍微走快一点,就会让人看出两条腿的不协调之处,分明是成了一个瘸子。故此,谭氏除非必要,都是坐着。即便要出门,也尽量少走动。

廖氏盯着谭氏的腿看了几眼,心中唏嘘感慨。为了个姨娘,何至于如此,实在是不值得。不过或许谭氏并不后悔,反而觉着值得吧。

韩氏只是轻飘飘的朝谭氏的腿看了眼,就没在关注。谭氏因为腿瘸,变得极为敏感。廖氏盯着她的腿看个没完,这让谭氏极为恼怒。不过如今不是在中州的时候,大家分了家,谭氏也管不到廖氏的头上。

韩氏看出谭氏心情不好,拉扯了一下廖氏,同谭氏说道,“大嫂的身体才刚痊愈,不宜操劳,我同四嫂去招呼客人,大嫂在这里坐着休息就行。等宴席开始后,再派人来通知大嫂。”

韩氏同廖氏出去了,谭氏也松了一口气。

萧明桢在忙碌,萧明瑜没机会同他说话,萧明瑜站在屋檐下,左右各站了一个人,一边是萧明琦,一边是萧明珮。

萧明瑜问道,“六姐已经及笄,同宋子舟的婚事可有定下确定的婚期。”

萧明珮说道,“宋家要守孝,要等到明年才会出孝,我的婚事等到明年才能办。初步是定在明年的十月。”

“恭喜六姐,届时会送上一份大礼。”萧明瑜说道。

萧明珮谢过萧明瑜。

萧明瑜又朝萧明琦看去,“大姐姐对将来怎么打算?大伯母可有为大姐姐安排好一切?”

萧明琦自嘲一笑,“安排什么?婚事吗?我都成了老姑娘,谁还想娶我。”萧明琦今年已经十九,虚岁都过了二十,的确是个老姑娘。这个年纪的姑娘,婚事要说难也难,要说不难也不难。只要谭氏同萧茂林肯降低要求,萧明琦的婚事自然不成问题。

萧明珮悄声问道,“我记得大伯父当年已经为大姐姐定下婚事,难道那方反悔了吗?”

萧明瑜也想起此事,他们还没到京城的时候,萧茂林已经为萧明琦定下婚事。只是后来不曾听说此事,萧明瑜都快忘记了。

萧明琦面露讥讽之色,“婚事?我这么大的年纪,谁愿意娶我。再说了,父亲丁忧三年,早年的关系早就成了过往云烟。那门婚事,也在我们到京城后没多久,对方就已经退亲。只不过此事没声张开来,所以你们都不曾知道。”

萧明瑜看着萧明琦,“你打算放弃吗?你要是不出嫁,三哥肯定会养你一辈子。只是若是三哥走在你的前头,临到老,你又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我是萧家女,他们不能将我赶出去。”

萧明珮小声的说道,“寄人篱下的日子,定不会好过。”

萧明瑜说道,“能嫁就嫁吧,要不就想别的办法。这样子下去总归不是个办法。”

这是古代,容不得女子任性胡为。女子最终的归宿就是嫁人,要么就青灯古佛一辈子。想要走第三条路,抱歉,这个世代不允许。就连萧明瑜这个穿越女,也没胆量同这个世间的规则战斗,最多就是轻触一下,触之即走。

萧明珮连连点头,“是啊,耽误下去,可就误了花期。不如早做决定,是嫁还是别的,都要早点下定决心,说不定还有别的际遇。”

萧明琦苦笑,“多谢关心。此事,并非我能做主。”萧明琦目光中有一丝迷茫之色,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她只知道她要一直往前走。或许结果就是头破血流。

萧明桢实在是太忙,萧明瑜一直没找到机会同他说话。只让人给萧明桢传了个信息,让萧明桢得了空去见她。二人需要商量一下生意上的事情。

六月的时候,中州战事就已经结束,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抵抗。

七月,朝廷大军除了留守中州城的军队外,其余军队全都开拔回到各自的驻地。秦王府一干人等,被押送进京。同时进京的还有不少中州的世家大族。这些大家族,在这次战事中,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外加朝廷命令,所有的矿场都要收归朝廷所有,从今以后不允许私自开采矿产,如此一来,就断了中州世家大族的命根子。中州这地方,出了矿产外,其他的一概贫瘠,无法,大家族们只能迁移。

一个个熟悉的世家,即将来到京城,过去的故人,也会有机会见面。而随着战事的结束,萧明瑜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商业扩张。

中州地界,因为战事,无数普通的百姓流离失所。即便有朝廷的安抚和赈灾,也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得到这一切。萧明瑜第一步,就是去中州招募人手,趁机吞并一些世家大族的生意。比如粮道,萧明瑜就买了两条下来。无论是朝廷治下,还是王府治下,中州那地方都改不了依靠外购粮食生存。

在中州招募的人,直接送到了岭南去。冯长根已经在岭南扎下根基,只是那地方关系错综复杂,使用本地人有好处,却也要防备着本地人反噬。萧明瑜送去的人,正好解决了冯长根的困难。与此同时,一个名叫四通快运的商社,悄无声息的成立起来。这家商社在衙门有登记,已经办好了所有手续。是作为朝廷驿站之外,属于民间的信件货物传递之存在。

当然,这个四通快运能够成立,也是得力于韩家的支持。没有韩家从中斡旋,从根本上改变了祖宗成法,萧明瑜的这个四通快运办不起来。再有就是,萧明瑜为了将这份事业做大,也拉拢了不少人进来。这一次,四通快运的股份有萧明瑜,有成哥儿,有萧明桢,有韩家,有福王,有礼部尚书,有内务府,甚至皇帝也在其中参合了一脚。股份构成之复杂,简直是前所未有。但是他的安全性也是前所未有。在整个国家内,甚至是海外,萧明瑜相信,数年之后,四通快运将成为一个巨无霸,所有的镖局都得给她打工。

这门生意看着,利润也薄,赚的都是一点运费钱,但是萧明瑜有自信,数年后,他的利润将震动所有人,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而萧明瑜为了表示四通快运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朝廷交税,给皇帝赚钱,趁着战事结束之际,萧明瑜招募了大量的退伍伤残军人,让他们成为四通快运的员工。只要做够二十年,就会得到一份丰厚的养老钱。若是工作中出现伤亡,四通快运会给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并且帮助过世的员工养育子女直到长大成人。

这是整个国家内,从未有过的优厚条件。瞬间,就解决了朝廷和皇帝最大的难题,如何安排伤残退伍军人。这些军人有战功,他们退伍,朝廷照例要给一笔退伍银子。数额不多,架不住人多,一算下来,朝廷要出上百万两,才能将这些人给彻底打发了。

但是如今朝廷不用花费一文钱,这个包袱全都甩给了刚刚成立的四通快运。

四通快运要解决这些人的就业,还要解决银两的问题,就算他将来是个巨无霸,此刻也是孱弱无比。萧明瑜想出了一个主意,分期付款。所有退伍伤残军人的退伍银两,分两年付清。同时每个月他们还能领一份四通快运发的工钱。也就是两年内,他们每个月都能领两份银钱。

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萧明瑜也因为此举,在皇帝那里留下了名号。

韩阁老对萧明瑜直说,“你虽然是个女子,虽然不曾上战场杀戮,但是你立下此功,比之那些上战场拼命的将军还要更重。如此大功,不酬谢不足以服人心。老夫在皇上那里为你据理力争了一番,四通快运,五年内免税。只要有四通快运的地方,官府都会大开方便之门。但是,你也要拘束一下那些人。都是从军队里退下来的,脾气暴躁,说不得就要动手。若是闹出大乱子来,说不定皇上就要收回之前的承诺,甚至是这四通快运也会被取缔。”

萧明瑜郑重拜谢,有官府衙门的支持,这四通快运的坐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至于如何约束那些丘八,萧明瑜已经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罚钱,重重的罚钱。若是工作中犯些小错误,那倒是无所谓。但是要是打架斗殴,聚众赌博,伙同人同当地的人闹事,尤其是闹上衙门,绝对是严惩不贷。

所有招募的人员,都要参加统一的培训,学会如何寄送货物,如何做到服务周到,如何将四通快运的名声,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同时,萧明瑜还统一了服装,每个人一件红马甲。本来是想用黄马甲的,看着醒目。只是黄色是皇家专用的颜色,虽然现在管的没有开国的时候那么严格,但是萧明瑜还是不想挑战这个世界的规则。大家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何必主动落下把柄,让人有机会攻讦四通快运还有自己以及背后的靠山们。

红红马甲,背面刻印上四通快运四个大字,还有当地的联系地址。总归尽一切可能将四通快运的名声张扬出去。

短期培训后,京城的员工率先上岗。

而四通快运做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帮朝廷运粮到中州并其他需要赈灾的州县。至于路上的消耗,全归四通快运自己承担。不过朝廷要给足运费。因为是第一单生意,萧明瑜特批,可以先接单,等将货物送到地方上,签收后,再找人收运费。这单生意,萧明瑜开出的运单费用是一千两。

写着一千两的运费单子就摆在皇帝的案头,皇帝大皱眉头,问道,“一千两,能将那么多粮食完整无损耗的送到中州去吗?”

韩阁老沉默不语,他也在怀疑。

皇帝又说道,“据朕所知,若是户部派人送粮,运费外加路上的消耗,少说也要几千两。这四通快运,凭什么一千两就能送到。莫非做的是亏本生意。”

韩阁老沉默片刻,这才说道,“四通快运,皇上也是投了钱的。而且当初说了,年底会送上今年的红利和账本,想来应该是不亏钱的。而且四通快运,要帮朝廷解决大事,所需银两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是做亏本生意,那这四通快运也没有开下去的必要。只是为何只收区区一千两,微臣也是想不明白。此去中州,路遇遥远,需要人手众多,一千两怎么够?”摇摇头,同皇帝一样,同样是极为不解。

皇帝皱眉,“既然如此,那朕就先看看,四通快运用这一千两,如何将朝廷的粮食运到中州去。”

萧明瑜的书房内,同样进行着关于这一千两的讨论。同萧明瑜讨论的人是萧明桢,“明瑜,这笔生意亏了。少说也要收两千两才够。”

萧明瑜笑道,“收两千两,以后谁还会找我们四通快运运送东西。放心吧,收一千两不仅不会亏,少说还有五百两可以赚。”

萧明桢大惊,“怎么可能。此去中州路途遥远,五百两怎么够消耗。明瑜,你不要哄我。”

萧明瑜笑笑,“我怎们会哄三哥。三哥请看。”

萧明桢上前,桌面上摆放的是一张地图,准确的说应该是货物运送路线图。萧明桢大惊失色,“明瑜,你怎么会有这个东西。若是被朝廷知道了,可是大罪。”

“放心,皇上知晓这一切,也下了明旨,准许四通快运拥有地图。你看到的这一份,是我让人重新画的。看上上面的路线图了吗,红色的全是管道,绿色的则是水路,打了一个叉的地方,是危险地带,尽量不要从这些地方走。画了圈的地方,全是安全所在。你看,从京城去中州,大可不必走6路,完全可以走水路。虽然绕了一圈,多了路程,但是却省时省力。”

萧明桢微蹙眉头,“走水路的确方便,也不会耽误货物运送的时间。只是我依旧不明白,五百两如何能够做到此事。”

萧明瑜神秘一笑,“我问三哥,以前镖局走货,是不是从一地拿到货物,然后这一行人直接奔赴目的地。”

“当然。不如此,如何运送货物。”

萧明瑜笑笑,“但是在四通快运,却不是如此走货。京城的员工押送货物到下一个站点,交付货物同清单,下一个站点的人点收签字后,京城的员工直接回来。下面的运送则是由下一个站点的员工负责。这相当于货物传递,而非运送。一个站点的人,只负责本站点到下一个站点的路途。一个一个站点的传递下去,三哥以为会花费多少?船,本就是我们四通快运的,员工也是。员工都是按月拿工钱。这一站一站的传递下去,等货物传递到了中州,除了支付员工工钱和船只的损耗外,还有额外的费用吗?”

萧明桢大惊失色,“好厉害的办法,如此一来,运送货物岂不是成了极为简单的事情。”

萧明瑜得意一笑,“那是当然。若非如此,我怎么有信心开这个四通快运,怎么敢让皇帝入股,怎么敢接收上万的退伍伤残军人,还要承担这些人的遣散费。没点办法,我这四通快运,还不如早早关门,免得被人耻笑。”

萧明桢郑重给萧明瑜行礼,“明瑜大才,我多有不如。”

我有上辈子的记忆同见识,你们自然比不上。萧明瑜笑笑,“三哥不必如此。要不是三哥还要读书进学,我都想让三哥帮我出去巡视半年。将各个地方的站点建设起来。将问题统一汇总,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实在不行,只能去找表哥他们。总归这件事情很重要,一定要信得过的,有身份的人去。”

“此事我去。”萧明桢神色坚定。

萧明瑜笑了,她笃定萧明桢不会拒绝。不过她还是想再确认一下,“三哥确定要去?这样会耽误你读书。”

“书,什么时候都能读,但是这样的历练错过了可能再也不会遇上,我想去。明瑜,不要拒绝我。这是一次历练,我相信经过此事我,我定有所长进,于文章上面也会有助益。”萧明桢的神情很坚定。

萧明瑜却又说道,“这一去,或许不止半年,甚至需要一年的时间,三哥真的想清楚了吗?”

“是,我想清楚了。”

萧明瑜笑了,“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一个人不够,我让韩澈表哥同你一起去。有你们二人,我相信此去一定会顺利。借着这个机会,你同韩澈表兄好好亲近亲近,于你将来,自是受益无穷。”

萧明桢郑重拜谢。她知道萧明瑜是在给他创造机会,结识高门大户的子弟,打下坚实的人脉基础。若是能同韩澈相处愉快,成为朋友,将来由韩澈引荐,自是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人脉的建立,在官场上必不可少。这是他步入官场,提前做的准备。萧明瑜给了他这个机会,他自然感激萧明瑜。

萧明瑜理所当然的受了他的拜谢,“三哥客气了,此去还需做好准备。多带几个得用的人,保护安全。家里也要安排好,尤其是大伯母那里。我可不想,某一天大伯母冲进来,问我要人。还有,三哥每到一个地方,就请写信给我。如此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