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庶女逢春-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凭老身是她的亲祖母。”
“老太君,别忘了,你的孙女儿如今已经嫁到永安王府,她禾詹氏的任何事与你们安国公府无关!还有,提醒你们,她可是正经受封的正一品御尊郡王妃,不是你们从前养的庶女。愿意理你们,是你们的福气,不理你们,也是应该的。别给脸不要脸,不识抬举的上门,贻笑大方!”
第130章
“你——”老太太气得两眼翻白;眼看着要晕死过去。
二太太忙大呼,不满的被一眼禾晏,搀着老太太往外走。刚巧清玉从迎面而来,老太太仰头粗喘着气,胸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挣命的去呼吸,却还是把脸跟脖子别的赤红。
二太太惊见清玉,不爽快的叫了一声“王妃”。
清玉不明所以;意欲扶詹家老太太。
老太太颤音低吼了一声;抖着手甩开清玉。
清玉皱眉往后退了一步;目光骤然冷下来。
二太太见清玉也摆出一副臭脸,心气儿上来。刚才对着鬼王爷;她没什么好说;清玉可是她看着长大的,肚子里的话可没必要憋着。
二太太没好气的责问清玉:“怎么,你也想气老太太!”
“二婶子说话好生奇怪,我见祖母背不过气,意欲扶她,是她撇开我的。我没追究你们就不错了,你反倒冤枉我。”
清玉蹙眉看她。因她才嫁到王府不足一年,需要时间站稳脚跟,加之隗氏禾玄母子的案子,清玉没时间仔细跟詹家了算账。她也算是对詹家人一忍再忍了,可她不是个受气包,任人冤枉拿捏。再好脾气的人也是有底线的,更何况清玉是个背负仇恨的女人。
“追究我们?”二太太不敢想起的看着清玉,嗤笑一声,翻白眼往上看了看,以示她极端鄙夷的意思,“呵,果然是高嫁的人,一步登天,连出身都忘了。,老祖宗哟,咱们家可是养了条白羊狼,供着出去,临到末反咬我们一口!”
老太太抖得更厉害,指着清玉的鼻尖,支支吾吾要说什么,费了半天劲儿,才吐出一句话:“詹家没你这样的女儿!”
“那正好,我也不想跟詹家有什么关系。”清玉冷眼看她,双手护着肚子,欲与二人擦肩而过。
二太太作势拉住她,叫道:“话没说完,休想逃!”
“你干什么!”小豆子瞪眼二太太,当即用手掌砍了二太太的胳膊肘附近,二太太手臂一酸,松了手。暮雪当即趁机插入俩人中间,护住了自家主子。
二太太脚痛的捂着自己的胳膊,也不顾着扶老太太。老太太身体还抽搐着,失去了平衡,一头侧栽道回廊边上的木柱上,磅的一声,头先撞上了,紧接着身子向主子一侧栽,身子挂在了栏杆的上头。
“母亲!”二太太惊呼,忙和丫鬟们一起扶起老太太。老太太疼的哼哼呀呀,额头当即红肿了,眼皮半垂着,只露出眼白,看样子是疼的厉害。
“真是反了天了,你看你干的好事。”二太太指责清玉道。
“是你松了手,以致老太太跌倒,与我何干?”清玉眯眼看着她。
二太太气道:“若非你的抽丫鬟弄我胳膊,我会疼的松手?”
“你也说了,你不疼,又怎会松了抓我胳膊的手。”清玉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向后退了几步,保持与二太太的距离。“比起摔老太太,二婶子似乎更愿意担上谋害世子的罪。”
“我——”二太太开了话头,才反应过来清玉说什么,她惊讶的看着清玉的肚子,“你,你怀孕了?”
“对,所以近来觉得十分疲乏,什么人都不想见。”清玉顺便解释了答案。老太太和二太太递帖子上门的时候,她就猜出这对婆媳要来质问什么了。“我本想安分的过日子,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打扰我?”清玉的眸光越来越冷,用看死人一样的眼神看着她们。
“我不知道你怀孩子了。”二太太惊骇的缩脖子,担忧的看着清玉的肚子,祈祷她千万不要有事,否则刚才那一抓,她罪过大了。
清玉看眼因疼痛脸皱成一团的老太太,似乎挺严重。她本该出手教训对她动手动脚的二太太,因考虑到老太太若在王府出事,会惹来很多麻烦,故才暂且放了二太太一马。
“二婶子闲来无事,也不能跟大太太学学,先操心好自己吧。”
二太太愣了愣,不大明白清玉话里的意思。转念间,她突然明白了,近来大太太被他那几个庄子的事儿闹得焦头烂额,难道这一切是清玉故意安排的!
身边人抖了抖,二太太这才意识到老太太的情况,又气又急的忙活着搀扶她往回走。
清玉冷眼目送她们走了,轻笑了一声。
等夏天到了,便是他们得报的日子。
清玉回身欲找禾晏,却看见他正站在距离自己一丈远的地方,正笑着打量自己。身长如玉,风姿俊雅。
清玉带着微笑慢慢走近了,清楚地看着他眼中的萧杀之气渐渐褪去。
“王爷,我饿了。”清玉道。
……
隗氏状告老永安王停妻再娶的案子终于定下了日子。
本月初八,青天府衙,府尹黄岐主审,太子和孝王爷副审。
鉴于老王爷过世,事关永安王爵位承袭问题,禾晏便暂且成了被告,作为重要的出堂证人对峙。禾晏姗姗来迟,他到的时候,隗氏和禾玄已经陈述了案情。
太子爷正担心此案少了禾晏助阵,案子失了乐趣。见他到了,两眼冒光,异常的兴奋。
“永安王,你迟到了。”
太子爷一句玩笑话,孝王却听得正经。孝王一直记恨当初永安王给他难堪的仇,如今得了机会,怎会放过。
“黄大人,这迟到也该有个法度处理吧,说说看。”
黄岐迟疑了下,看眼禾晏,慢吞吞的说道:“迟到者,理该按藐视公堂处置。无官者,杖责二十,四品以下,杖责十,四品以上,坐牢三日。”
禾晏懒懒的瞥眼孝王,轻笑道:“那就判吧。”
“这——”黄岐犹豫的看着孝王,小声提醒其道,“王爷,圣上可说了,今日必要审处结果给他。若是行刑,就得拖延三日。”
孝王皱眉看他,哼了一声。
黄岐虽说是个断案正直之人,可不是傻子,他才不会糊涂的卷进太子和三皇子的派系之争。
事情既是孝王引得,自然得孝王解决。黄岐假装看不懂孝王的脸色,不识趣的问孝王:“您看,这判还是不判?”
太子闻言轻笑一声,撇嘴侧首瞧孝王。
孝王脸色尴尬,本想敷衍黄岐按照律例判,转念一想不对了。这事儿是他提的,若他叫黄岐按例判,无异于就是他搅和了今儿个判案的结果。
孝王眯起眼,尴尬了半晌,咳了两声,终于开口僵硬的笑着跟黄岐道:“咱们还有要紧的案子判,再说永安王公事多,忧国忧民,因这个公事延误了上堂,也不算什么大过。”
“本王只是睡过头了。”禾晏笑着打开扇子,慵懒的扇了扇,扬眉看孝王,
孝王脸色大黑,尴尬的咳了两声:“总之,今儿个请黄大人务必看在本王的面子上,暂且饶了永安王迟到的罪过。”
禾晏嗤笑一声,把孝王当笑话一般看。
黄岐顺坡下驴,点头。惊堂木一拍,开始审案。
“隗氏,以往本府问你平反的目的,你总是支支吾吾不表态,如今已到了你所谓的紧要关头,你可以说了。”
堂下地中央跪着一名衣着湖蓝色绣着青瓷花衫群的中年妇人,风韵犹存,神态哀哀戚戚。
“民妇别无他求,只为平凡名声,为我而正名!”
正名,不就是什么都想要回去?
“呵,好一个正名!”禾晏瞟眼那妇人,讽刺的笑了。
禾玄也跪地,因先前跟禾晏就闹得不对付,今听他此话,火顿时蹿出来,意欲起身跟禾晏理论。黄岐当即叫衙役按住他,控制下来。
“本府尚未叫你说话,你便不能乱言。”
禾玄咬唇,在隗氏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老实了的隐忍下来。
禾晏笑得更浓了。
太子饶有兴致的观察禾晏,也跟着笑。
孝王冷着脸,纳闷的看着这两疯子。癖好还真是一样,不愧是一伙的。
禾晏坐了下来,发现禾玄仍旧用余光狠狠地瞪着自己。禾晏轻笑道:“你是不是很不服气,本王坐着,你站着,本王尊贵,你卑微?”
禾晏轻轻举起摆弄手里的玉骨扇,扬眉睥睨的看着他:“很简单,本王是正统的嫡子!而你,充其量也不过是老王爷置办的外房的私生子。”
“你胡说什么!”禾玄怒喊。黄岐惊堂木一拍,禾玄冷静了许多,终于恢复了文质彬彬的模样,一字一句的陈述,“我手中有当年老王爷亲笔签下的婚书,我母亲隗氏与老王爷的婚事亦有当地官员为媒作证,嫁娶正大光明,且先于老王妃入门三年之久。此乃明媒正娶。若非当年老太君阻拦我母亲与老王爷相见,老王爷又怎会娶王——”
“玄儿,休得胡言。”隗氏拉住儿子禾玄的衣衫,善意的提醒他不能随便污蔑老王妃的名声。
“本就清白,岂非尔等草民能污蔑的。”禾晏极为不喜欢隗氏话里有话。
隗氏被禾晏堵得脸色发白,委屈的俯首低头,好似受了多大的欺负。
禾玄再看不下去了,激动的请求黄大人让她替母陈述。禾玄当即讲述当年隗氏与老王爷在勐泐大婚的盛况,她母亲是八抬大轿进门的,乃是明媒正娶。又说了她们母子经历那场□□之后,因未寻得老王爷的所在,便吃尽了苦头进京寻找。岂料登门的时候,被王府的老太君拒绝在外,并派人将他们母子强行安顿在外,派人看守多年。时至今日,她们母子才得机会上门讨回公道。
“看守?是说候在堂外那些老嬷嬷么?我记得她们是作为你们的证人而来的,倒更像是你们的下人,而不是王府的看守。”禾晏叹道。
“那是因母亲善良,她们得了母亲多年的感化才会帮我们。”禾玄辩驳道,他没想到禾晏会这样难缠,求救的看向母亲。
隗氏啜泣起来,一边用帕子擦眼泪,一边跟黄岐、太子等哭求:“民妇早已人老珠黄,身外事早已看得开了。民妇不求其他,唯独舍不下我唯一的儿子,他年纪尚轻,十分聪慧懂事,却因我这个为娘的没钱供他读书,耽误了前程。我别无它图,只求大人能给玄儿正名,允他一个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抓了,不然阅读好……此处省略一万字
第131章
“正名?隗氏,你野心不小。”太子讽刺完;嘿嘿笑起来;“你所谓的正名;恐怕都是要将如今的永安王的爵位夺去吧。”
隗氏闻言惊得全身乱颤;抖着身子磕头,对太子爷道:“民妇万万不敢;民妇绝无争夺爵位之意。民妇只想让玄儿可以认祖归宗;以后我们母子出了门;可以堂堂正正的跟外人说,他是老王爷的长子!”
太子笑意更深,看眼禾晏;伸伸手;示意他继续。反正,他是没招对付这个女人。
孝王摆出一副颇为怜悯之状,惆怅的感慨道,“此等深明大义的妇人,世间少见。本王真有些不明白,当初老太君怎舍得将这对妻儿抛至府外。”
“因为名不正,言不顺。”禾晏冷笑一声,睃一眼孝王。
孝王当即觉得受了挑衅,高傲的扬起下巴,眯眼看他。
“大人啊,永安王说到民妇心坎里了。就为了这句“名不正言不顺”,民妇就是告到死,也要把我儿的名声正回来。万万不能因为民妇的无能,而毁了他的前途,呜呜呜……”隗氏哭得感天动地,声嘶力竭。
禾晏闭眼,放缓呼吸,似乎在极力容忍自己去忍让身边那个哭闹的妇人。
黄岐见状,忙呼肃静,劝隗氏不要哭。
隗氏点头认错,磕了两个头给禾晏赔礼。
禾玄见此状,跟疯了一样,护住母亲,赤红着眼瞪禾晏。“你凭什么欺负我们!难道你怕了,怕我们抢了你的位置!”
“哪只眼看见本王欺负你们母子了?”禾晏再睁眼,眸如利剑,伤人于无形。“本王若真怕了,便不会等到今日对峙公堂。凭本王的手段,别的不说,杀两个青天府衙里的草民,易如反掌。”
“黄大人,这是威胁!”孝王喊道。
黄岐怕了一下惊堂木,咳了两声,象征性的警告禾晏注意言辞。
“是不是实话,你们心里清楚。”禾晏垂眸,看着身侧跪着的母子,笑问,“时至今日,本王已经赏面子来跟你们对峙了,也该说一说你们的目的。如此大费周章的告状,总该是求点什么。别说什么正名,想要什么将来,具体想要什么,说清楚!”
一声恫吓,整个公堂都静了。
隗氏吓得哆嗦一下,看眼儿子,再次重复先前的套话,“正名”、“将来”之类的。
黄岐显然挺累了这套说辞,耐心的劝解二人最好说明白想要什么。
“你们母子如实说!我大周律例如山,若是证据齐全,不容置喙,黄大人即可判定你们想要的东西。多说多得,少说少得,不说不得,你们母子可得想清楚。”孝王善意的提醒道。
禾玄看眼母亲隗氏。
隗氏点点头,坚定地对黄岐道:“民妇要大人正我母子之名,民妇才是老王爷娶得第一任嫡妻,我儿乃是老王爷的嫡长子!”
黄岐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看眼太子爷和孝王。既然证据确凿,人家母子要求正名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太子眯着眼,像是要睡着了,没说话。孝王笑眯眯的看着黄岐,嘱咐他一定要按照证据判定。
黄岐皱眉琢磨了会儿,看着坐在堂下,稳如泰山的永安王禾晏。“晏王爷,你还有什么交代的没有?”
“恐怕大人忽略了一点。”禾晏拿着眼前的这些证据,笑道。
“哪一点?”黄岐纳闷的看着他所指的证据,其实这里的每一份证据都足以撼动永安王的爵位。
昨儿个晚上,皇帝特意连夜叫黄岐入宫,嘱咐今日的案子。黄岐瞧皇帝那态度,禾晏的郡王爷恐怕是要做到头了。不过,皇上倒不至于给禾玄同样的封赏,难保会判定俩人的母亲为平妻,分封两个侯爷。毕竟拥有赫赫战功的老王爷已经故去,此时再追究停妻再娶的罪责已没有什么意义。
“婚书是有,媒妁之言也有,这些年迟迟不现身的理由也清楚了。”禾晏总结道,“可是这些证据里,唯独没有提到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什么?”黄岐迫不及待的问。
众人皆朝禾晏望去。
“父母之命!”禾晏悠然回答,解释道,“隗氏与老王爷虽在勐泐办了婚事,但前提是禾家的长辈并没有正式应允同意,一切不过是两个当事人一厢情愿。老王爷当时在勐泐也算一手遮天,他想纳个小妾,搞一套形式,自会有贪婪的媒人配合。严格来说,这样的都不算是媒人,若是真正的媒人说媒,必要遵从双方父母之命。敢问在场的诸位,娶妻之时哪个不是先得了父母之命再说媒的?没了父母之命,跟私定终身没有分别。所以说,隗氏母子充其量也不过是老王爷的外室。”
众人听了禾晏的诡辩,一阵沉默,陷入思索之中。
隗氏和禾玄显然有些慌乱,她们万万没有想到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证据,竟会有这么大的漏洞。
“老王爷怎么在外头私下娶的隗氏,不过是禾家的家事,何至于烦劳诸位大人费心。”禾晏冷笑一声,起了身,玉扇合起,敲了敲禾玄的脑袋。“好自为之。”
禾玄立时气得脸色赤红,全身战栗,双眼看禾晏时,瞪得跟牛眼珠子似的。
禾晏无所谓的笑了笑,跟黄岐、太子等告辞。
“急什么,这就审完了?”太子爷露出一副很失望的神情,摇头感叹,“这怎么行,这案子黄大人查了小一年,本太子本指望着能观一场盛世雄辩。这怎么才开审,就要结束了?”
孝王听了太子爷的讽刺,眉头皱的更深。“如此结案,未免过于草率,该细细的审查才是。”
黄岐点头,对于自己严查一年之久的案子,瞬间被永安王一句话倾翻的状态,他十分不满。处于严谨的态度,他决定复核这些证据,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之处。黄岐本指望这桩案子禾玄母子至少在道理上会大胜,爵位的承袭未必如愿,毕竟永安王背后的势力庞大,而其本人,也并非传言所谓的那般孱弱无用。黄岐万万没想到,这案子竟是来个大逆转。
永安王这个人,越来越有些高深莫测,叫人瞧不清楚了。
黄岐边翻阅案卷,边分了心。他闹不懂,如果这件案子永安王早堪破了。何至于等到今天这么久才说清,当初直接说明便可了事。若说他没有准备,他怎可能在对簿公堂之时如此淡定。
“孝王预备细查多久?本王的王妃可是大着肚子在家为此案忧心呢,本王甚是担心她。”禾晏感慨道,有意别一眼孝王。“孩子的事儿有多重要,孝王爷该最有体会的,您说是不是?”
孝王脸色当即发青了,谁不知道他孝王求子不易,临到中年才得了个女儿。这永安王分明是话里有话,嘲笑他无后!
黄岐满脸为难,看着太子爷。这里数他品级最大,自该看太子的意思。
太子摩挲着下巴,嬉笑道:“回去吧,别耽误了要事。案情若有转折,黄岐,你再叫他回来就是。”
于是,禾晏就大摇大摆的除了青天府,回家跟媳妇儿报告情况。
清玉听完经过,第一反应跟黄岐一样,问禾晏是不是早就弄清楚了这件事,故意拖延。
“有些事查不清,有些证据又不是随便看的,故才拖到了审案这日。”
“孝王爷句句偏颇她们,只怕另有谋算,此事情就算结案了,也没那么简单。那人毕竟是禾家的血脉,太后那儿一听劝,心软了,必会有安排。”清玉担忧道。
“八成舍不得。”禾晏附和,笑着拉住清玉的手,安抚道,“不论如何,有我在你身边,我们夫妻一起面对。”
清玉笑了笑:“从嫁你以后,我就没怕过。”
次日,黄岐将案情奏与朝廷。太子告了假,没有上朝。案情陈述
之后,孝王站出来点评一通,句句向着隗氏母子。感慨隗氏母子多年来生活的颠簸和疾苦,博得满朝同情。
禾晏冷眼看着孝王蹦跶,待他说完了,冷笑一声。
孝王听见禾晏的冷笑,不忿的看着他:“永安王难道也想挑我话里的字眼?我说的可有不对的地方?”孝王故意用了“也”字,暗讽隗氏母子的案子是禾晏“挑字眼”险胜的。
“孝王爷说的再多,一桩公案也转为私案了,这是我们禾家的家事。”禾晏平静的回道。
众大臣闻言,皆点头。确实,这是人家的私事。哪家人没点极品亲戚闹点丢人的事,若都搬到朝堂上说,可没几个大臣清白了。一时间,众大臣的言论朝禾晏倒戈。
皇帝想着趁此案子,打击一下禾晏的嚣张气焰。此案的结果跟他盼的结果却截然相反,足足一年了,白耗费他的耐心。皇帝本没了心思,索性把事儿丢给了太后,不管了。
太和殿早朝的同时,太后便得了信儿,召见清玉,与她商量隗氏母子的问题。
“哀家不怕跟你说,这案子不管她们母子赢不赢,宴儿的位置绝不可能撼动。哀家不图别的,只想知道禾玄是否是禾家的血脉。满朝之中,只有黄岐那厮办事儿哀家觉得可信。”太后解释了一通,顿了顿,继续道,“哀家倒忘了,这事儿给你们小夫妻添了不少麻烦。你看,如今这也都闹够了,这隗氏母子总该有个着落。既是禾家的血脉,便没有沦落在外的道理。”
清玉笑着称“是”,不等太后说她的安排,先主动建议:“这我早想到了,虽说打了官司,可血脉亲情断不了。昨儿个晚上,我便叫人收拾好了一处大院子,专门腾给她们母子住的。进宫前,我已经派人去接了。也不知算不算自作主张,望太后恕罪。”
“哈哈……”太后乐呵的大笑,赞许的看着清玉,紧握着她的手道,“当然不算,真是个好孩子。你看你怀有身孕,还叫你费心。左右她们母子身份卑贱,你也不用怎么照顾,给口饭吃就行。”
太后本想见一见那个禾玄,今见清玉这样懂事,她若真见了人家,必然会叫禾晏和清玉寒心。太后当下在心里咬牙忍住,发誓断了这个念想,再不会有见人的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我迷上了一款单机游戏,友情提示,有断更的危险~捂脸
第132章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清玉决定乘车巡视一下她的沙塘。放进鱼塘子里的第一批鱼苗生长良好。那些圈养的牛羊之类也是如此。清玉未免管事偷懒怠慢,贪污耍滑;将沙塘区域分划分几块;平级任命,管事们互相竞争又互惠互利,不容易出岔子。
清玉审查完沙塘之后;特意明车夫绕路到京东郊走了一圈;那片地都是沃土,出了名的高产。清玉掀起窗帘子;放眼望去;全都是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涨势十分茂盛。
这片好了不能再好的地就是大太太陪嫁的庄子。就因为心疼这片地,大太太宁愿毁了,也不愿心甘情愿的奉上来补偿她。结果她自作孽不可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马车继续前行,清玉看见田地的尽头,正是一片在烧毁中重建的农庄。稀稀疏疏的几个人在搬运木头,砌墙……
清玉眯眼看了会儿,放下帘子,嘱咐同行的缪嬷嬷:“那些佃户们也不容易,回头叫人私下传话过去,将来若是哪天吃不饱饭了,随时欢迎他们到沙塘来。”
缪嬷嬷眼珠子动了动,感动的看着清玉。“主子慈善!”
“别说这话,是我害他们那样的,不过是补偿赎罪,何来慈善之说。”清玉叹了口气,她已经厌倦了仇恨,但有些仇不仅仅是她的,她不得不报。这一片绿油油的田地,就是她送给詹家大太太的第一份礼物。
坏人总该要吃点教训的。
清玉撩起窗帘,最后看了一眼那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地,方命车夫快马回府。
清玉刚下了马车,暮雪便过来告知,已被安排到梅香园的隗氏母子今日出门了。清玉去查庄子的时候,她前脚一走,隗氏母子就命人备了马车后脚走了。
“做什么去了?”清玉问。
暮雪摇头,“小豆子去问了,好像是被骂来的,一直哭,也不说话,眼睛都哭红了。”
清玉唤了小豆子的到跟前,预备问她经过,却看见她微微发红的脸颊。眯起眼睛,什么都不问了。
暮雪也才看见小豆子的脸微肿了,急急地抓着她问到底怎么回事。小豆子哭着跪地,捂着脸抱委屈。
“我才张口,就被玄大爷打了一巴掌,骂我一个奴才不敢多问。我小豆子打小就学着伺候人,多少年了,也算是听话办事麻利的,从没挨过打。若是有理,挨打我也认了,他不容分说,上来就打我!”
清玉正好有化瘀膏,吩咐暮雪给小豆子用上。她则叫缪嬷嬷去门口守着,一旦隗氏母子回来,立马叫进他屋里来。
黄昏前,隗氏母子确实回来了,却带来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清玉已经好久没听过了。正是叶侯府长房戴氏收养的义子,戴舒。
清玉闻言,不说二话说,直接命人赶走了戴舒。
隗氏母子觉得大失面子,气冲冲的来找清玉算账。
清玉累了一天,正觉得疲乏口渴,坐着歇息饮茶。
隗氏开始喋喋不休的指责清玉不该擅自打发走戴舒,耽误了他儿子的前程。
清玉冷笑一声,抬眼看隗氏:“隗姨娘要靠个上不得台面的义子来赌你儿子的前程?”
隗氏噎住,她不大明白戴舒在叶侯府的地位。听王妃这么说,应该是贵族圈里最低等的。怎么可能,是那位贵人推荐他的,怎么可能出错!
“隗姨娘?”
“唉,是!”隗氏突然想起这两日学得家规,应承了清玉。
清玉无奈地笑道:“就算你们母子来自乡间,不懂大家规矩,却也不能这般擅自主张,随便出出进进王府。隗姨娘,你既然想要带儿子认祖归宗,就有个正经样子。京城哪个世家的姨娘进了这宅之、门,能跨出去的?你这辈子,只能永远的呆在永安王府的后宅,不能踏出半步。”
“我,我错了。”隗氏看眼清玉,不服气的认了错。显然她早知道这规矩,在王府,她就是故意不执行。
“我怎么交代你们的,这几日不许乱走,凡事要请教我的允许才可!今天是谁带她出去的,怎么没拦着,还有马车,谁备的?这王府里的下人都是死人么!”清玉说话声愈来愈厉,顺手丢了手里的茶杯。
厉吼声之后,便是一生脆响,屋里顿时沉静下来。
谁都没见过王妃发这样的大脾气。王妃以前总是和善的微微笑,语气柔和好听到不行。
这隗氏母子真真是一对极品!
随后有人来回话,说有两个看门的丫鬟被打晕了,马车则是隗氏带来的那几个嬷嬷硬闯出门租来的。
清玉眯眼打量这几个人高马大的嬷嬷,轻笑,看来这隗氏是故意有备而来的。说什么穷苦,缺钱,竟然穷的买得起嬷嬷伺候!
“一律拿了,五十大板,按忤逆罪送去衙门。”清玉平静的吩咐缪嬷嬷道。
“你怎么能这样?”隗氏惊呼,看眼自己的儿子禾玄。
禾玄用奇怪的眼神大晾清玉,以文质彬彬的姿态,用着难以理解的咆哮口气指责清玉太恶毒。
清玉静静的听她讲完,才说话。“隗姨娘教诲之后不知悔改,与其子合谋诬陷本妃,一律杖五十!”清玉吩咐完,再没心情瞧这二人,起身进了里屋。
隗氏却不服气,大呼不公平,挣脱缪嬷嬷等的束缚,朝清玉方向扑。缪嬷嬷哪能叫她近王妃的身,死命的钳住她的手腕。隗氏疼的嗷嗷直叫,禾玄不干了,挣脱按住他的粗使,朝缪嬷嬷那扑去。
“住手!”禾晏一声厉吼,侍卫墨棋已然控制住疯狂的禾玄。隗氏也被缪嬷嬷等钳制住了。
清玉看眼禾晏,捂着肚子不说话,由着暮雪扶着她进屋了。
禾晏见状大为紧张,忙追进去询问状况。不大会儿,请来了三个大夫。紧接着,屋内传来永安王妃的惨叫声。
众人瞧这情形都紧张起来。隗氏跟禾玄也害怕了,俩人都被迫跪在地上,忐忑的互相看着对方。
不一会儿,隗氏哭起来,一边说自己命苦,说儿子命苦,一边骂老王爷不是东西。后半截话没骂完,隗氏的嘴已经被臭抹布堵上了。
禾玄见母亲被欺负,激动地冲里屋喊:“永安王,事情都是我引起的,有什么事冲我一个来!”
又是一阵沉默。
众丫鬟不仅为这俩人捏把汗。见过作死的,没见过这么作死的。
看来这隗氏母子搬进王府的第三天,就到了死期了。
没人敢对王爷用那种口气说话,连当今的太子爷、太后、皇帝都没有过。这个玄大爷真真是不要命了。
屋内死一般的沉寂维持了半晌。禾晏终于面色阴冷的从里屋出来。
他冷着脸打量禾玄,顺手娴熟的从身边的侍卫身上抽出一把剑,剑锋直抵禾玄的脖子。“仗着你是老王爷在外遗留的血脉,就真以为本王忌讳名声不敢动你了?你也出去打听打听,本王在乎过名声么?多少个姑娘,还没踏进这里,单单跟本王订婚就已经死了。你,足够幸运,只少在这住了三天。”
禾晏说罢,刀锋对准禾玄的脖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