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宫女配-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失笑起来。
一时间果然小厮买了一碟的码得整整齐齐的臭豆腐过来,喷香扑鼻,上头还洒着虾皮芝麻,曦娘顾不得烫,已是拿起筷子搛一块,却是先让给林萱,又各夹了一块给了江文恪和香附,才自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林萱看她吃得香,自己也尝了一口,果然炸得外酥里嫩,十分美味。
一时之间菜陆陆续续都上来了,七品焖锅里头原来是焖的稀烂的羊肉,又配了鸡肉鸭肉鱼肉,加了大蒜、大枣、枸杞等同炖,酱汁浓郁,打开盖子便香气扑鼻,江文恪微笑道:“你才生产完,吃这个补气血十分合适。”
林萱心中暗自领情,吃了几口,当真是肉烂浓香,便又忙着给曦娘盛了一小碗,又要给江文恪布菜,他连忙道:“自己来自在些,萱妹妹也别客气了。”
曦娘却对这些软烂的肉不爱吃,对麻辣烫里头那鲜香现烫的菜却是十分热爱,虽然为着有孩子,江文恪特意叮嘱过不要放辣椒,汤底仍是有着花椒,直让曦娘鼻头红红眼泪汪汪,喝了许多茶水,却仍是忍不住去夹着吃,林萱怕她闹肚子,只让她吃了一些便再不许她吃了,她只得怏怏地住了筷子,一双湿润的眼睛眼汪汪地看向江文恪,倒让江文恪心软不已,却也不敢让她再吃,只得夹了点醉鱼给她,道:“这醉鱼是吃螺蛳的青鱼做的,刺都化了,正合适小孩子吃。”曦娘见状大人意志坚决,只好吃起那醉鱼来。
所幸这时窗外吹吹打打,庙会游街祈福的队伍却是过来了,只见游行的队伍一马当先的却是个穿着长袍带着高冠的白胡须老头手里持着幡过来了,江文恪笑道:“是姜太公,持封神榜招封众神归位,赐福于唐栖百姓,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果然身后摇摇摆摆便有人抬着阁子,里头坐着扮成各路神袛的人一路迤逦而来,花枝招展,五颜六色,又有穿着鲜艳服装的人在一路吹打,围观的人也大声叫好,热闹非凡,曦娘早已看呆了。
几个人在外边足足玩了大半日,到下午方回了江府,曦娘显然对江文恪也亲近了许多,回来的路上让他一路抱了回来,趴在他的肩头睡着了。
晚上江老夫人听了报,沉思了许久,廖妈妈轻声道:“跟着少爷的小厮说,一路上只是有求必应,再没有一丝不耐烦的。”
江老夫人淡淡道:“自己妹子疼惜一些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廖妈妈仍是轻声道:“到底是朋友妻,传出去也不好听。”
江老夫人沉下来道:“府里什么时候有这样胡乱嚼舌的奴仆,即刻打一顿发卖得远远的!”
廖妈妈只得噤口不言。
毕竟是跟了多年的老仆,江老夫人缓和了口气道:“萱娘也不是不好,只怕文恪只是一时情迷,将来后悔了,倒是误了萱娘和两个孩儿,坏了好好的母女情分……替我写封信回朱家桥,让大姑奶奶、二姑奶奶家的几个还在闺中的女儿一同来做客吧,如今国孝,不好议亲,只得几个表亲里头看看有没有人品好的,能让文恪看上眼的,我记得大姑奶奶家的大姑娘,小时候品格样貌都是一流的,年龄也是相当,不知如今怎么样了。”
廖妈妈恭声应了,又开解江老夫人道:“二姑奶奶家那几个闺女也是十分出色的,您留一段时间,少爷没准就有看上眼的,那边也就丢开手了。”
江老夫人叹气道:“但愿如此吧。”
☆、660宫花凋零
自銮舆南巡;京城内兵戈肆扰;繁华顿消,六宫蓬蒿草长;苑柳宫花凋零。苏太后回宫后;也不肯去住慈宁宫,只将原来的清宁宫重新修葺了一番;改名慈庆宫住了进去;大定帝还年幼;也随着苏太后居住在慈庆宫。
宫内的宫女太监在兵祸中已大半流失;在收复京城后因无处生活又回了宫里,苏太后好不容易掌了六宫权柄,却发现无人可用,原六局都是常皇后的党羽,她如何肯用,待要一一换过,一时也找不到这样多的人手,因此处处不如意,原来的嫔妃又全都殉死了,宫里即便是派人清洗收拾了尸体,然而到底人手不足,夜里古树栖鸦呀呀声声,凄凉不已,鸱鸮嚎叫,又令人心悸。
宫里不复往日热闹繁华,又是国丧期,不能饮宴,更不能听曲赏戏,太后苏欢原是个花样年华,如何受得了这样的寂寞冷清,只觉得憋屈无限,本以为是无上荣光,谁知是这样的高处不胜寒!
那日她午睡,大概是宫里炭盆放得多了,有些燥热,老睡不着,却听到门口有两个小宫女在悄声谈论。“今日总算能轮到我当值,能见到摄政王,端茶给他的时候,他对我笑了下呢……果然和其他姐姐说的一样,再和善不过的一个人,真想不到他怎么样带着建章军杀了那么多鞑子的。”
另外一个却是轻笑:“看看顶什么用,要我说,听说摄政王妃十分不受宠,你年纪还小,不若花点门路打点下尚宫局,能派去摄政王府当差,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儿。我是要到年龄出宫了,爹娘在外边听说紫禁城破了都要哭瞎了,前儿紧着花了许多钱来打听我的下落,怎么着这次我都要出宫了,听说宫里人手不足,还不知能不能顺利放出去呢,我夜夜都想着回家,说是家里已是给我订了一门亲,只等着我家去。”
苏欢坐了起来,心中觉得火热烦躁,身旁服侍的绿罗赶紧过来问:“娘娘要喝茶么?”
苏欢冷冷道:“门口两个当值的宫女妄议朝中大臣,拖出去杖毙。”
一旁绿罗心中一颤,那两个宫女她□了数日才选了来服侍的,已算是伶俐的了,如今宫中人才凋零,太后又十分挑剔,略有不称心便要杖责,尚宫局那边都是无人愿意来当差,老成些的宫女都是千方百计躲着慈庆宫,好不容易有两个趁手些的,又要打死,打死事小,一时半刻又能找到什么人来使唤,她略有迟疑,想劝一劝太后,却看到苏欢冷冷地看了她一眼,道:“莫不是连你也不听我令了?”
绿罗吓得赶紧垂头道不敢,便下去发落那两个小宫女。
苏欢恨恨地喝了口水,仍觉得心头火烧,一切都如此的不合时宜,宫女还能熬到放出去成婚和家人团聚,她呢!却要在这宫内守一辈子活寡!
苦捱了一段时间,这日隔着纱帘和摄政王议政,苏欢想到宫女们说的话,仔细打量朱允炆,果然发现,这还真是个十分英俊潇洒的男人。虽然穿着黑色朝服,却更显得肤如白雪,威仪甚重,姿态优雅,面上总是微微含笑,凤眼看人的时候,总是若有情一般,直让人心痒痒。
苏欢旷了多日,忽然觉得面红耳赤,口干舌燥起来。
待议政完毕,苏欢道:“久闻摄政王武功盖世,如今皇上年幼,宫中又才历劫,鬼气森森的,不知摄政王能否在御花园给皇上舞剑一番,也让皇上开开眼界,也借借摄政王身上的正气,荡荡宫里的阴气,不然,哀家和皇上夜里都觉得好不怕人呢。”
朱允炆愣了下,辞道:“臣还有朝事在身,太后娘娘若是觉得宫中阴气太盛,臣可使人招高僧到宫中做个大的法会,也能度阴魂,为太后皇上祈福。”
苏欢意兴索然,道:“便如王爷所说,着礼部去办吧。”又笑道:“年初一哀家见过摄政王妃,长得真是如玉人一般,如何哀家却是听说摄政王颇为冷落王妃呢?这样好的人儿,摄政王还是看不上么?”
朱允炆听到事涉私隐,心中已是不喜,淡淡道:“太后娘娘想是听差了,臣不过是忙于朝政,留于家中较少,并无冷落王妃之事,娘娘明察。”
苏欢轻笑一声道:“也是,摄政王这样英雄人物,一般的循规蹈矩的闺阁女儿哪里配得上呢,依哀家看,也就先贵妃娘娘,诚意伯的嫡女,能张弓骑马那样的巾帼英雄,才能配得上了,可惜天不假年,已是香消玉殒了……”
朱允炆冷冷道:“太后娘娘请慎言,此言有辱先帝及妃嫔清名,还请勿信口开河,臣前朝还有事,告退了!”说罢施礼后便拂袖而去。
苏欢恼火心道:怪道父亲大哥都说摄政王油盐不进,十分难缠,果然滑不溜丢,这数月来议政,苏家若是提的奏章不合他意的,则朝堂纠结党羽,一片反对之声,连士林中人,也被花炫等朱允炆的党羽所掌握舆论,自己后宫又不能干政,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父兄势弱。
她心中满腔烦恼,自带了大定帝回去,让乳母先带回宫内安置,便在御花园内散心,却正是隆冬时节,御园内草木凋零,雪盖风凄,冷飕飕的哪里有什么看头,她更觉郁郁,正要回宫,却看到斜刺里忽然出来一个身穿大内侍卫服的男子,向她施礼道:“卑职见过太后娘娘。”
苏欢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却见那人年纪甚轻,高挑个子,红脸膛,浓眉大眼,眼睛正炯炯有神地盯着她道:“如今天寒地冻,太后娘娘还需保重玉体,不要着了风才好,皇上年幼,还需要娘娘扶持呢。”
苏欢这才认出他来,可不正是之前带人抓了王太医的罗统领罗灵么,自从那事以后,就被常皇后冷置了,没多久也失了统领之职,只担任个小小的侍卫队长,如今大内侍卫统领正是刘廌,如今诚意伯势大,加上如今国乱方定,她虽深恨刘廌却也不得不承认他一身蛮力,武艺过人,保护宫廷内安全还是令人放心,因此也就忍了。
她似笑非笑地道:“原来是罗统领啊,啊,哀家忘了,如今大内统领是刘廌了,罗统领如今在哪里领职啊?”
罗灵面上掠过一丝尴尬,又满面笑容道:“无论哪里当差,卑职都是一心效忠太后娘娘,为太后娘娘分忧解劳的,哪能挑肥拣瘦的挑职位呢。”
苏欢心中暗忖觉得这人倒是会说话,也只是微微笑道:“只是哀家却只喜欢能干的人,却不是人人都配为哀家分忧解劳的。”
罗灵仍然满面春风道:“卑职自然是为了主子肝脑涂地,在所不惜的,至于能不能干,太后用用便知道了。”说罢便向前一步,侧身给苏欢让路道:“太后请往前,凝香亭那儿,让宫人烧上火炭在柱子里头,一点儿都冷不着,又能赏红梅,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苏欢感觉到男子靠近过来身上的热力以及淡淡的松柏香,心中一动,上下打量了罗灵一眼,只见他身材甚是精干结实,笑起来颇有些风流的意态,又事事考虑妥帖,人颇为知趣,又添了几分喜欢,笑道:“既然看你如此知趣,哀家便去那儿赏赏红梅。”
凝香亭四根柱子已是燃起了炭,又围上了红毡,亭中已摆放了果品、蜜饯,铺上了软毡,苏欢坐下,张目四望,果然见周围红梅绽放,香气袭人,心中喜悦,又看了看那罗灵,却又是垂手恭敬立于亭下,适才那趋奉亲近仿佛只是错觉,身姿笔挺,配着剑,扎着紧紧的腰,倒是英武,腿看上去很是修长有力,大冷天也只穿了薄薄的大红侍卫裤子,风吹过隐约可见肌肉虬伏,苏欢心下一热,只觉得有一丝春/意袅袅升起,在朱允炆那边遭受的挫败已抛之度外。
当夜,苏欢在慈庆宫秘密召见了罗灵,一试之下,果然利不可挡,又是个惯于风月,嘴甜舌滑的惯手,床帏间一力奉承,苏欢久旷之下,尝了这与昭平帝有别的滋味,好似渴中新得水,食髓知味,更是夜夜偷欢起来。
没多久在太后的一力坚持下,罗灵任了大内侍卫副统领,总管慈庆宫的安全保卫,职务之便,更是大胆的恣意妄为起来。
作为侍卫统领的刘廌却是略听了一些风声,悄悄回去和诚意伯商量。刘琏叹道:“如今幼帝还要靠她抚养扶助,苏家也势大,那家子做事狠绝,徐太后死得蹊跷,身边宫人据说都一同殉死了,魏国公如此势大,也拿不到真凭实据,奈何他们不得。你无真凭实据还是莫要去捅那马蜂窝的好,宫里险恶,你还是寻个机会莫要在宫里任职了,寻个自由些的职位,且好好寻访你妹子为上。”
刘廌也是担忧道:“就只前阵子回来过一封信,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查,只叫人看了下,说是永平府那边一代的纸张,倒是江湖上最近出了个观音侠,据说是个年轻女子,喜全身着白衣,蒙面纱,行侠好义,我打听了下与她交手的人,那武功套路倒有些似妹妹,年龄和在江湖出现的时间也对得上。”
刘琏无奈叹道:“多半是她了,你细细找个心腹之人去寻访下她,不要惊动了地方官府。”
刘廌应了下来,自去筹谋如何从大内侍卫中脱身,倒不如索性让给那罗灵也罢了。
☆、61珠玉满玉堂
大年初十,江府的花厅里;暖香袭人;笑语殷殷;江家出嫁的大姑奶奶王夫人、二姑奶奶谢夫人都到了;又都各自带了自己的女儿们;满堂花团锦簇,好不热闹。江老夫人正坐在堂上和她们叙旧。
一时江文恪也来了;上前施礼见过两位姑母,身上不过是青绿色竹叶纹锦袍;简单的束了冠,动必遵礼,却是一派落落大方,潇洒清标,方夫人、谢夫人都不禁眼前一亮,纷纷笑着感叹道:“恪哥儿都这样大了。”又抹泪道:“若是大哥还在看到恪哥儿如此出息便好了。”
江老夫人也伤感了一番,又道:“还不来见过你这些妹妹。”
江文恪少不得一一见礼,王家来了三个女儿,大姑娘含薰,红裙蓝帔,眉目精致,颜色艳异,光辉动人;二姑娘含真,身体微丰,面团团如月,笑起来却有浅涡,十分甜美,穿着件嫩黄袄裙;三姑娘含璞,垂鬟接黛,紫衣粉裙,顾盼间百媚横生,三姐妹年纪相差不大,含真却是庶出。方家却只得了两个女儿,大姑娘竹君是庶出,身量颇高,绿裙白衣,娴雅文静,二姑娘兰君却还年幼,才十岁,穿着红衣红袄,倒扎了双鬟,戴着金锁,嘴巴微微上翘地含笑,直如年画上的娃娃一样讨喜可爱,好奇地上下直打量着江文恪。
几位表妹含羞见过了江文恪,江老夫人又笑道:“在京城多年,竟不知大妹妹、二妹妹有这样百伶百俐的女儿承欢膝下,如今看来真是羡煞我了,不过我在京城也收了个干女儿,是文恪朋友的妻子,因文恪朋友行商在外遇到战事失了消息,京城城破,又大着肚子怀着孕无处可去,便随着我回来了唐栖,我便叫了她也来认认亲戚,将来也好来往。”
王夫人、谢夫人在江老夫人回乡时便遣人问候过,自是早就知道她认了个干闺女的事,倒也想见见,便都笑着道好。
江老夫人便忙着叫人去请林萱,又笑道:“我这干女儿生的女儿,年快三岁,十分可爱,只是有一桩不美,口不能言,一会儿还请多多包涵了,切莫露出惊疑之色才好。”
众人心下诧异,却也都应了不提。
一时林萱已是带着曦娘来了,身后香附抱着福哥儿。众人只见她衣着朴素,秋香色衣衫,虽然才生过孩子,却容止纤丽,上前施礼时娴雅大方,牵着的女童穿着鹅黄缎面皮袄,柳黄百褶裙,不过三岁的女童,居然就用上了整张的白狐皮做了小小的一领昭君兜帽披风,毛茸茸的雪白的狐毛挡住了她雪白的小脸,进了屋里小丫鬟替她解下披风,便看见她头上双鬟、脖子和手腕上均环绕着指顶大的珠链,粒粒圆整,珠光莹莹,衬得她粉妆玉琢,却是神色严肃,黑沉沉的眼中冷光流动,完全看不出是个身有残疾的孩子。众人心中各自暗暗一番计算。王夫人、谢夫人赶紧都各自给了见面礼,林萱谦虚了一番收了,又一一见过列位表妹,序齿起来,竹君最长,林萱次之,其余都略小些林萱,便一番姐姐妹妹的叫起来。
曦娘一时看到这样多的生人,已是紧紧依偎着林萱,林萱再三催促,才勉强行了个万福又闪到林萱身后,江老夫人笑道:“曦娘还小呢,羞涩得紧,大家勿怪了,萱娘快来坐我身边来,萱娘可是有一手高明医术,大家可别怪我自夸,我的耳鸣,睡不好,均是她给天天的来推拿针灸才治好的,不是亲生,倒比亲生的还亲。”
林萱赶紧谦虚地说了两句,她原本就不善于应对,不过说了两句就只坐着微笑着听她们叙旧,并不多言。
叙旧告一段落,廖妈妈上来说饭厅已是准备好宴席,江老夫人便请大家移步就餐。
好不容易宴席完,江老夫人又和两位姑奶奶客套了一番,便让她们暂且住下。
江家老宅甚为宽敞,江老夫人占了主院福菊院,江文恪住的晴竹院,林萱来了以后客居在晚梅院,王夫人及王家几位姑娘便占了地方宽敞些的雅兰院,方夫人和两个女儿住了清莲院,却蓄着一泓清池,只是冬日荷叶枯败,景色冷清了些。方兰君嘟着嘴道:“小时候每次来都是住在雅兰院的,因我名字里头有个兰字,那儿宽敞许多,可以跳皮筋,要不住晚梅院也称,现在冬天梅花开得正好,住着多美,偏安排我们来了这里。”
方夫人斥责道:“客随主便,怎可如此失礼?”
方兰君便一头扎进方夫人怀里蹭道:“女儿只是抱怨一声,并不敢在外边乱说的啦。”
方夫人抚着她,心中已是一软,笑道:“就知道你这猴儿精,都快七岁了,再过几年都要议亲了,哪里还能这样娇痴呢。”
方兰君眼珠子一转道:“若是竹君姐姐嫁给表哥,是不是我也有曦娘那样漂亮的珠子戴了?”
一旁竹君已是满面通红道:“妹妹快别这样说。”
兰君却是撇撇嘴道:“姐姐老这样拘谨,太不好玩了。”
方夫人却是若有所思道:“传说你们表哥在京里,宦囊丰厚,行医所得报酬丰厚,想是真的,当年家里的家底我再清楚不过了,你们外祖母勉强发嫁了我和你们二姨妈,已是一贫如洗,后来你们外祖父、外祖母先后病逝,你们大伯伤心过度也去了,只留下你们伯母苦守着你们表哥,他当时也是长期缠绵病床,当时这一带的名医来看了多说活不成了,唉,当时我们家里也难,竟是一点忙都帮不上,却是料不到天佑江家,恪哥儿居然治好了病,又考了太医院当了御医,接了你们伯母去京中享福,要不是此次京城被逆贼攻破,只怕咱们都再难见一面了。”
说罢又看向竹君道:“你才守完父孝又遇上国孝不好说亲,年纪已渐长,在朱家桥本地议亲不易,此次你伯母信上只说邀请你们来住一段时间,然而定是有在几位表姑娘中选儿媳的想法,机会难得,你却是要好好把握了,王家那几位姑娘,都十分貌美,你的机会不大,我在这里不能呆太久,后日便要回去,正是年下家里事多,只留下你住在这里,你却是要好好打算。”
竹君面色通红,只讷讷应了。
兰君却是大叫道:“我也要住在这里!回家太无聊了!我不回去!”
方夫人斥道:“你姐姐是有正事,你留在这里她还要照顾你,再一个天气寒冷,没人照顾你受凉了怎么办,还是随我回去,我让人带你去看戏。”
兰君只是不依,扭股儿糖似的黏在方夫人身上只是撒娇。
雅兰院内,王家三位小姐也在谈论着江家。
含璞道:“都说伯母家豪阔,果然的,连个来打秋风的干外孙女,都舍得下死命的打扮了,那样大的珍珠,我上次只在余杭县县令回家扫墓的小姐身上见过,只说要几千两银子一串儿,最难得是都那样大那样圆,这么贵重的珠链就舍得给这么小的哑巴戴,也不怕折了福。”
含薰却是赶紧轻斥道:“璞娘不要随意乱说,仔细被人听了去不好,没准那是别人自己的呢。”
含璞撇嘴道:“我适才如厕已悄悄问过小丫鬟了,听说那珠链就是文恪表哥送的,据说是富商病人的谢礼。”
王夫人叹道:“原以为江家就此落魄了,孰料居然还有起来的这一天,就连你们祖母都多给了我几个笑脸,从前说要回娘家,三次能许一次都不错了,只是家中事情繁多,我住不了几天便要回去,却只能留下你们在这里好好玩一玩,元宵的灯节什么的都很好看,只是玩归玩,需得谨言慎行,大规矩莫要错了,我会把张妈妈留下来凡事有个提点,你们也做出什么不好看的事体让爹娘姐妹们都丢了人。”
想了想又说道:“那萱娘也不过是得了你们伯母的欢心,才爱屋及乌,对一个毫无瓜葛的孤女尚如此怜悯,今后对媳妇定也是好的,你们伯母的性格我知道,虽然有时候有些不知变通认死理,对我们两个小姑子却是极为爱护,孝敬公婆,守节养子,每一样都是做得极好,便是我也说不出她哪里不好来,今日你们也看到了,你们文恪表兄,一表人才,又是医术高明,任过太医的,听说在镇上开了家医馆,生意极为好,将来新皇安定后,只怕还是要召他入朝的,到时候就是有品级的官家夫人,你们却是要各凭本事了,只一条,不论谁得了青眼,不许使绊子,姐妹之间须得和和气气互相帮扶的才好,这头婚事不得,我自会好好给你们打算别的好婚事,莫要为这点小事抹杀了姐妹的情谊。”
三姐妹只得齐声应了。
过了两日,果然两位姑奶奶都家中有事先回去了,却都是将女儿都留下了,方夫人到底没拗过兰君,留了下来,也千叮嘱万叮嘱了一番,留下奶妈妈照顾,才不放心的去了。
当下江家老宅一下子多了几个莺莺燕燕的女儿,倒是热闹了许多,江老夫人从前虽是有林萱相伴,到底是个寡言的性子,虽然温柔体贴,却是话少,如今几个表小姐个个能言善道,笑语解颐,江老夫人心情顿时舒爽许多,江文恪本事母至孝,看母亲高兴,对几个表小姐也一尽东道之谊,年下虽没有出远门,在附近乡镇诊治都不忘给几个表妹带礼物,□周到,温柔斯文,却又将几个表妹们心里的那点意头都挑了起来。
☆、62速不速之客
这日新雪初晴;江老夫人有些不舒服,特特让下人去通知了几位表小姐不必来请安了,自己随意耍耍,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找下人要;别拘谨了。
林萱早晨听说江老夫人不太舒服,安顿了曦娘和福哥儿后,因才下雪,也不许曦娘跟着了;便自带了针去福菊院给老夫人扎针推拿。
江老夫人看她如此周到,心下暗叹:若真是得了这样的媳妇,也算是不错的,可惜不是自己和她过一辈子;男人的心都是喜新厌旧的;若是哪一日自己儿子又喜欢上了其他女子,她和前夫留下的孩子就是扎在心上的刺,到时候自己和她又待如何相处呢。
便闭着眼睛和她扯家常,只问她见过几位表妹觉得如何。
林萱笑道:“自然是个个都是好的,看着都是礼数周到、温婉大方的好姑娘,想是江家出去的姑奶奶们十分尽心教导。”
江老夫人笑道:“我这两个姑奶奶,确实是公婆教导有方,最是贤良淑德的,江家又出美人,要不是当时江家着实落魄了些,来求亲的人定是要踏破门槛。可惜还是命运不济,大姑奶奶那边就不说了,王家是户势利人家,看到江家无甚借力之处,初嫁过去很是吃了一番苦头,好在肚子争气,连生了两子两女,才堪堪算站稳了脚;二姑奶奶却没大姐的好运气,嫁过方家一直不开怀,当时江家势弱,不能替她出头,夫家那边到底还是纳了个良妾,生了一子一女,那竹君就是良妾生的,听说那良妾很是有些不安分,二姑奶奶直到老大了才怀上一胎,生了兰君,结果时运不济,二姑爷居然一场病过世了,到今年才堪堪的出了孝,二姑奶奶昨日还悄悄儿地和我哭诉说那妾生了一子一女,却守不住清寒闹着要出去改嫁,她一时恼火也放了出去,如今只想好好的将兰君养大,好好陪送出去便罢了,那两个妾生的,她也懒得管,随他们自去过活,我却不知如何劝解她才好,唉,想是从前二姑爷一直宠着那良妾,伤狠了她的心。”
林萱若有所思,笑道:“说到这个我却是想到从前听说过的一桩案子呢。”
江老夫人好奇道:“什么案子?”
林萱道:“有个老妇,年轻的时候颇有些积蓄,侄儿以及女婿侍奉她如同侍奉母亲一般,诱得她所有财产后,便翻脸不认,她老无所依,便去官府告了她侄儿和女儿女婿,不料官府认为,她已经出嫁,则于她本宗已是异姓,而她的女儿也已经出嫁,与她也是异姓,无论是她的侄儿还是她的女儿女婿,收养她都是格外容情,但是不供养她,按律也是无罪的,后来官府了解到她亡夫尚有一庶子随外室在外,已经长成,则认为既有此子,则当供养嫡母,不养则律当重诛,于是便移牒拘唤,不过到底是从无抚养之情,过去也是依附于人,勉强得口饭吃罢了……”(注)
江老夫人听了倒是沉默了,之后笑道:“果然闻之者足以戒啊,如此我找个机会再劝劝二姑奶奶才是。”
林萱笑道:“也只是一听,二姑奶奶教女有方,不至于到那等地步的。”
江老夫人笑道:“你这才是年轻不知世事了,出嫁女嫁到别人家,便要以夫家为重,到时候也有自己的难处,如何能兼顾到寡母呢。”
林萱也只是笑,手上却是不停,很快便一一推拿过,江老夫人喜她聪慧,又探她道:“这几位表小姐,你看哪一位可堪为你大哥的妻室?”
林萱愣了下,赶紧笑道:“几位表小姐都是初识,我如何能知,我看个个都不错的,还是看娘和江大哥自己喜爱最好不过了。”
江老夫人观她神色如常,不过略微讶异,心中已是了然只怕是自己儿子一厢情愿了,心中不觉又爽然若失,只觉得自己儿子如此之好,怎的却是没有夺得佳人的心。
花开两枝,各表一枝,却说两家表小姐在院子里蹴鞠聊天了一会儿,却都觉得有些玩腻了,含薰便提议道:“不如我们来联诗吧。”
竹君笑道:“倒是清雅,只是须得定个题目才好,如今冬日,无非是咏雪咏梅。”
兰君撇嘴道:“这里景色不美,还是晚梅院那里的梅花好看,成片的,这里就孤零零的几株,开得也不美。”
含璞笑道:“不如我们一同过去找萱表姐,一同玩岂不有趣。”
大家欣然答应了,便吩咐了下人一会儿将茶点送到晚梅院,便一行人往晚梅院来了。
谁知到了晚梅院,香附却是迎上来施礼笑道:“今晨听说老夫人身上有些不好,我们小姐已是去替她针灸了,不知道诸位表小姐要来,失礼了。”
含薰笑道:“原是我们偶然兴起,想要踏雪寻梅一番,却是不告而来,失礼在先了,不知老夫人病情可严重?廖妈妈只说了是偶感风寒。”
香附笑道:“应是不打紧的,不过是我们小姐一向都给老夫人推拿,顺便儿针灸一下罢了,诸位表小姐先请里头坐坐,我们小姐应也是快回来了。”
众人走了进来,果然见院中红梅盛开,趁着新雪,红艳艳一片,冷香袭人,果然煞是好看,兰君已是骄傲地说:“我就说了还是这里的梅花好看吧。”
香附看她们喜爱,便笑道:“一会儿婢子便派人折几枝送到各位表小姐房中,以供赏玩。”
众人心中暗自心惊,想不到林萱寡言少语,居然有这样一个百伶百俐善解人意的妙婢,相比之下,自己一行长住在乡下,身边服侍的婢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