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草碧-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妯娌二人走进正堂,见虞安垂头丧气地跪在堂中,忙低声劝了秦氏几句。秦氏冷冰冰的看着她俩,尤其是桑梓,眼神冷得刺得她心头发寒。

“你们来干什么,给十二郎求情来的?”

看到谈桑梓那张与桑榆有六分相像的脸孔,秦氏就觉得心头有股子火苗往上蹿。

桑梓微微咬唇,面上显出一丝犹豫。反倒是袁氏,在一旁悄悄拍了拍她的手背,对着秦氏福身道:“阿娘,这事也怨不得十二郎,毕竟是旁人邀他去的,若是不去,岂不是有些失礼。”

秦氏看着陡然间有了精神的庶子,冷笑:“有人帮你说话,高兴了?”虞安马上缩起脖子。“你们也不用再多说什么了,明天去请奉元城最有名的几个媒婆过来,是时候给他定门亲事,娶个媳妇好好管教管教他了。”

如此,是任谁再多说什么,也改变不了十二郎要在正堂老老实实跪着思过一整夜的事实了。

虞安丧气地低了头。他倒是不笨,知道这个时候,能救自己的估计也就只有六哥了。

可方才他离开舒五家的时候,别说桑榆一早就走了,就连六哥也不知是何时早一步同孙青阳去了别处。

他如今是孤立无援,忍不住就在心里把裴十三那帮拉着他上舒五家喝花酒的朋友扎起小人来。

作者有话要说:星星眼看着各位:…D得寸进尺的想请各位收藏下作者~

第42章 云雾敛(二)

秦氏想给虞安相媳妇;却苦于身旁交好的夫人们多是商家;也有些是因虞闻的关系攀附而来的官家,却大多官职卑微;有点不大门当户对。

秦氏正头疼不已的时候,却接到了宰相府的名帖,传话的仆从说是相公夫人在宰相府设宴;请夫人带着家中郎君和女眷一道前往。

虞家的女眷,除去三个已经远嫁的娘子外;便是袁氏、谈氏二人。丁姨娘也是想着去宰相府露露面的;可她到底不过是个妾,在一群夫人们面前露脸,实在失礼。秦氏再怎么喜欢她,也不愿在柳氏面前给虞家丢脸。

于是,直到名帖上的日子来临,饶是丁姨娘说尽了讨巧的话,秦氏也愣是没有点头,只从小佛堂请出了廖氏,又带了两个媳妇出门。

宰相府设宴,孙宰相在正堂风雅堂设宴,夫人柳氏则于清音阁招待各家女眷。

清音阁在宰相府后宅内堂旁边,与内堂只有一墙之隔,平日里门是门,墙是墙,只有在女主人需要设宴款待各家女眷的时候,才会将中间实际是扇槅门的墙面打开。

秦氏和廖氏到了宰相府,自有侍娘婆子在门外候着,领着她们往清音阁去。

路上,桑梓小声地在和袁氏说话:“相公夫人忽然设宴,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袁氏抿了抿嘴,微微摇头。

宰相夫人的想法谁也不知道。这时候要问为什么,没人能回答。

清音阁里。与宰相府向来有来往的人家都到了,就是平日这个时候理当在女学念书的小娘子们,也跟着家中夫人阿姊来了宰相府。清音阁内,这时候热闹的不行,三五人坐在一处闲话家常。

柳氏由媳妇陪着,正在逗弄怀中的奶娃娃,不时抬头同身边的夫人说上两句。

虞家女眷进门的时候,秦氏被满屋漂亮的妇人娘子闪了下眼,定神再看,便听见众女眷正围着柳氏在夸奖她抱在怀中的奶娃娃。

“这孩子长得真漂亮,瞧着眼睛眉毛,长大了一准是个才情相貌皆佳的俊俏郎君,怕是将来多少小娘子都盼着能嫁给他。”

柳氏笑望着说话的夫人,指着坐在一边喝茶的娃儿他娘,呵呵笑道:“这孩子的阿耶阿娘都是有本事的,自然孩子也会是块好料。”

众人乐呵地点头附和。

柳娘子嫁人的事,在一开始消息传回奉元城的时候,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等到前段时日孩子生下,宰相府奉上重礼,自然有明白人知道,这是宰相府在给她和单大夫做面子。

柳氏如此说话,自然有人偷偷往柳娘子身上瞥了几眼。秦氏也是如此,只一眼,却见着了坐在她身边的另一人。

出门前,大郎还憨直地问过,怎么不见桑榆跟着一道过来。秦氏想着她不过是二郎媳妇的妹妹,哪里算得上是他们虞家的女眷,自然也就没顾上差人去院里请她。

却不想,人家竟是一早就坐在了清音阁内,正笑吟吟地在与人说话。

桑榆是前一日在柳娘子那处拿到的名帖。

阿芍跟她久了,最是清楚自家娘子那点性子,怕她明明得了名帖却不愿在外人面前展露锋芒,于是呵呵笑着,一早准备好了藕荷色的薄质纱罗督着娘子穿好。

桑榆无法,只得又在外头罩上对襟的暖白衫子,有二长条花边由领而下,用戳纱绣法细细缝制。加上娇俏的妆容,花苞式的发髻,和点缀在发间的头饰,模样漂亮的很。

都知道柳娘子六年前收了个小徒弟,如今看来,这谈二娘不光相貌清丽,粉面桃腮,性情瞧着也是温婉可人的,进了清音阁,旁的话也不多,只帮着柳娘子在那哄孩子。

然,因着柳娘子的这一道关系,柳氏对桑榆的印象也是好的不行。平日里更是时常在送柳娘子的东西里添上一两样给桑榆的。

桑榆今日身上穿着的这件对襟衫子,用的云霞锦,正是出自宰相府。

许是因为这样,几家与宰相府关系亲近的夫人时不时与柳氏和柳娘子说着话,话里难免就提及了桑榆。更有夫人毫不避讳地问起桑榆的喜好。

秦氏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虽没作声,可侧脸看桑梓时的眼神,却透着一股子晦暗不明。

清音阁内,年轻漂亮的小娘子三五成群坐在一处,偶也有人好奇地走到桑榆身边说上两句话,可更多的人却是围拢在宋七娘的身边。便是秦氏,见着宋七娘,也免不了轻声招呼了下。

“虞老夫人这是才来么?”宋七娘眼睛瞥了眼桑榆,掩唇笑了笑,“我原看见谈二娘也在此处,还以为是跟着老夫人您来的,却原来……不是吗?”

她这话,才说出口,袁氏和桑梓顿时抬头看了她一眼,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桑榆私下曾说过,宋七娘与她这些年虽无别的什么往来,却是因六年前柳娘子收徒一事生了间隙。桑榆这话,虽没明着说宋七娘与她关系不好,却也暗示二人若是相遇,并不会是可以亲亲热热说话的态度。

眼下宋七娘这句话才说出口,妯娌二人顿时就想起了桑榆说过的事,再看向宋七娘,眼神都变了。

桑榆到底是相依为命的嫡亲妹妹,桑梓有些忧心忡忡地看了看那边尚不知情,还在同柳氏一问一答说话的她,抿抿嘴角,低了头。

秦氏自觉桑榆这事自己有些被打了脸,面上隐隐显露出不好看的神情来,嘴上难免就有些不高兴了:“她到底是柳娘子收的徒弟,宰相府的名帖,只怕是直接送到了柳娘子那。”

“兴许是二娘她忘了同老夫人您说这事儿了,”宋七娘笑笑,状似帮着桑榆自圆其说,“毕竟我听说,二娘她打小无父无母的,许是不大明白这些规矩,行事有些失了准头。”

宋七娘这话,确有些诋毁了。桑梓脸色骤变:“娘子这话说的实在是……”

她声音是蓦地提高。清音阁内原本喧闹的声音也正好在这时静下来,于是乎,她的声音在此刻,顿时显得十分突兀和尖锐。

“这是,怎么了?”

柳氏到底是相公夫人,是这个宰相府的当家女主人,她一开口说话,旁人便是再好奇,这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赶着说些什么,全都惊诧地看向桑梓。

桑梓咬唇,额角沁出汗来。

秦氏看过来的目光也不再是平日的温和,竟透着冷意,似乎觉得她当众给虞家丢了脸面。

静得没人说话的清音阁内,柳氏怀中抱着的孩子突然咯咯笑出声来,柳娘子抱过儿子,低声哄了几下,抬眼去看桑榆,见她低垂着眼睑,一言不发,便也回过头继续哄孩子去了。

柳氏轻啜一口茶:“虞二夫人,方才你们这是在说什么呢?”

桑梓脸色变了变,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宋七娘却先一步开口就道:“不过是提了下谈二娘的事,虞二夫人便显得有些急躁了,也不知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惹得二夫人心里不愉快了。”

宋七娘说话时声音轻柔柔的,听在人耳里还透着几分被惊吓到的委屈。柳娘子闻言,多看了她几眼。桑榆仍旧低垂着眼睑不说话。

“那么,七娘是同虞二夫人说了什么?”柳氏温声地问宋七娘,眼神却带了一丝审视。

原本还带着些许自得,想着要借势压下桑榆锋芒的宋七娘,这一会却是看清楚了柳氏眼中的神色,暗自倒吸了一口冷气,再瞥了一眼桑榆,脸色忍不住就变了——她在这自以为能打压桑榆,正主却连眼皮都没能抬一下,竟是完全不在意这边的动静。

宋七娘握了握拳,斟酌道:“夫人,七娘原本想着,谈家二娘虽只是寄住在虞家,可元娘到底是二娘的嫡姐,二娘没同虞老夫人一道来,七娘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所以才多嘴问了几句,似乎惹得二夫人不愉快了。”

柳氏听了沉吟:“这事,是我的疏漏。”她扭头,对上柳娘子淡笑着的脸,瞪眼嗔怪道,“你这丫头,如今都当人阿娘了,怎的做事还没轻没重的,让你把帖子转手送到虞家,你倒好,直接就同二娘说了一声。”

在外人面前,柳娘子一贯是冷着脸,不大会笑的一人,可到了柳氏面前,笑意反倒是多了许多。听柳氏这么说,柳娘子眯着眼睛笑了笑:“姑母,这事,是我错了。我这不是偷懒么,哪里想到这一偷懒,反倒是让人给误会虞老夫人和我这小徒弟了。”

她说着,还意味深长地瞧了宋七娘一眼,直看着她脸色微微发白,别过脸去躲开视线。

“这事说到底是虞家的事,怎么,谈家二娘却是一言不发呢?”

其实桑榆不说话,本没有什么事,可偏偏有人不愿看着她置身事外的模样,张口就来了这么一句。

桑榆抬首,看向说话的人。

说话的人穿着一身用暗花牡丹花纱做的旋袄,珠翠头面,年纪约为四十来岁,瞧着身份富贵,只是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厉色。

柳娘子在旁轻声道:“太子洗马常公的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QAQ求收藏,求评,求作收

顺便,逸同学的雷么么哒~

第43章 云雾敛(三)

桑榆精神一振;眼底划过亮光;低声道:“是那位常公的夫人?”

“正是那位。”柳娘子撇撇嘴道,“不过这一位并非原配;原配听说是个村妇。常公当年家中并不十分殷实,老祖母买了个童养媳,等到那位十六岁的时候就做主成了亲。结果几年后;常公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都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可这一位却是认得了当时这一位夫人;想着能得到岳丈的支撑,毫不犹豫地休书一封,将糟糠之妻下了堂。

这事其实外头一直压着,没人知道,却不想那位糟糠之妻倒也不是老实好欺负的主儿,十年前,带着及冠之龄的儿子一份状纸,告到了大理寺,直闹得全奉元城都知道了这件事。常公迫于无奈,只得将妻儿接回家中,却咬着牙只肯给一个妾的身份。

原配成了妾,嫡长子成了庶长子。只因为这件事,常公花费了比旁人都要多很多的努力,这才赢得圣上的信任,得以担任太子洗马一职。

这事,对桑榆来说实在稀奇。虽然从前她就在不少电视剧或者书中,看到过类似的故事,可这却是头一回见着活生生的例子,难免听得有些来劲儿。

柳娘子还悄悄告诉她:“那原配成了妾,在外头说起来,自然是不好听了。于是你眼前的这位夫人整整有大半个月没有理睬过常公,也就那大半个月的功夫,给其他的妾留了空,硬生生地给怀了好几个。如今外头可都说了,常公这是宝刀未老!”

“……”桑榆咳嗽两声,心道师父你是成了亲,好赖话都能随便说了,可搁外头,自己还是个黄花大姑娘,哪儿有跟未出阁的小娘子说这种浑话的。

那一边常夫人显然有些不耐烦了,眉头微蹙,看着正交头接耳说话的师徒二人,重重地搁下茶碗:“柳娘子好不容易成了亲,生了孩子,怎的还是当年那股子脾气,好赖将徒弟教导地知书达理才是,长辈问话,半天不回答,这规矩究竟是怎么学的?”

柳娘子有些不愉快地皱了皱眉。桑榆按下她微微握拳的手,淡淡地道:“夫人,桑榆在虞家,始终是外人,不过是托了阿姊的福,才能找到一处安身地,可说到底,那一亩三分地并非是我自己的。相公夫人的名帖里只说请老夫人带着虞家女眷过来吃茶,其中自然是没有桑榆的。”

常夫人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可刚要开口,柳氏搁茶碗的声音却是比她之前那一下要重了不少。

清音阁内,视线顿时都集中到了柳氏的身上。

柳氏吩咐道:“阿碧,去前面看看,阿郎那可是开宴了。”

名叫阿碧的侍娘笑盈盈地福了福身,应了声喏。

柳氏拿着帕子,轻轻擦了擦唇角,眼皮微抬,轻描淡写地扫了一眼宋七娘和常夫人,又看向秦氏,笑道:“你看,这事是我糊涂了,瞧我这记性。六郎平日就与我们宰相府交好,我又挺喜欢谈二娘的,不妨同六郎说说,以后多带二娘过来坐坐。我心里一直盼着有个女儿,偏生生的都是儿子,儿子又一溜烟生的都是孙子,我现在呀,瞧见二娘就觉得心里高兴。”

秦氏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袁氏和桑梓面面相觑,也不知这时候是该高兴还是如何。柳氏这番话,摆明了是帮桑榆挡下那些中伤的话,宰相府这份人情,不管如何,虞家是受下了。

却说一直没怎么开口说话的桑榆,这时候终于放下手里的茶碗,盈盈起身,行了个万福:“相公夫人这话,桑榆可是信了的,日后一定常来打扰,到时还请夫人不要嫌桑榆麻烦。”

阿碧从风雅堂回来,说是前头相公已经开了宴。柳氏点点头,挥手吩咐开宴,随即便有一早准备好的侍娘婆子端着菜肴进了清音阁。

宰相府到底是宰相府。饶是因玉石而富贵如虞家,这宴席上头的道道菜肴,桌案上的壶壶茶水,就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白煨肉、八宝肉圆、羊羹、生炮鸡、鳝丝羹、素烧鹅、蓑衣饼、脂油糕、鸡豆糕等依次上桌,又有武夷茶、洞庭君山茶、各色果酒,吃得人无不赞叹宰相府的厨子手艺非常。就连桑榆的眼睛都亮了亮,多夹了几筷子的生炮鸡。

然,虽说是开宴吃饭,却不妨碍各家夫人们趁机观察在座的未婚小娘子们。

谁家设宴,不是一面想着人际往来,一面暗自打量合适的人家,盼着给自家子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郎君或是娘子。

若论容貌,清音阁中,无人比得过宋七娘。可宋家家世式微,宋七娘又被圣上赐婚于虞家六郎,各家夫人们自然是觉得惋惜了一些,将目光从这位奉元城第一才女的身上移开,退而求其次地往旁人身上打量。

而除却宋七娘,在座的容貌才情都不弱的,便是几家四品官员的女眷,虽看着有些小家子气,可若不是给嫡长子娶妻,倒也是可以考虑在内的。

至于那柳娘子身边坐着的谈家二娘,模样是生得不差,品性才学听说也挺好的,更是习得一身医术,医治寻常的病症不在话下,又擅长制药,做美颜膏方。如此看来,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媳妇人选,只是当嫡长子的媳妇,有些上不得台面,当次子或是庶子的媳妇,却又显得锋芒太过。

如此思来想去,反倒是无人看好桑榆。

这事,桑榆自己不知情,柳娘子也不知情,唯独柳氏看着在座夫人们打量桑榆的眼神,隐隐知道,这孩子到底是被人排除在外了。

宴席罢,宰相府在后花园摆了戏台,请了奉元城这段日子最风行的戏班子来唱戏。夫人们自然是肩并着肩坐在台下看戏,年轻的小娘子们有不耐烦坐着的,便四五人一道,一块在后花园闲逛了起来。

小孩吹不得风,柳娘子便在后花园可以眺望整个宰相府的忍冬亭里,指挥着桑榆放下亭子四面的垂帘:“……这外头风大,吹坏了吃苦得还是你,赶紧把帘子都放下来,也省得那帮子没事干的小娘子时不时往你身上扫两眼。”

桑榆哭笑不得地照做,嘴里道:“她们要打量,是她们的事,师父做什么要理睬她们,左右我不觉得受影响就是了。”

“你个死没良心的!”柳娘子啐了一口,“那些小娘子别看一个个模样温和,扔进世家后院里,不消半年,个个都是美人蛇。你这人惯常刀子嘴豆腐心,别是哪天被她们联手卖了才好。”

“我与她们又并无来往,卖我作甚?”

柳娘子翻白眼:“你姐夫房里的丁姨娘,素来与你也并无什么深仇大恨,又为何时不时就在你身上动文章?”理由是五花八门的,不变的只有女人的嫉妒心,和为了讨好男人的伏低做小。

桑榆摸摸鼻子,吐吐舌头笑道:“师父放宽心。丁姨娘说到底还是因为阿姊的事,才时不时地找我麻烦。待生辰过后行了及笄礼,我打算搬出去住。”

“合适的房子找到了?”

“找到了!”桑榆笑着,想起前几日找到的那处宅子。

其实早在还没回奉元城前,她就有搬出来独居的想法,只是碍于形势,并没有做出行动,可既然虞家不欢迎她的小动作越来越多,倒是不妨趁机搬出去。

于是,在回奉元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桑榆借助柳娘子的关系,把各处环节打通,更是找了一处价钱公道,交通也便利的宅子,只等着过完生辰走人。

桑榆思忖着,要不要搬出来独住后开家铺子,专门给妇人看诊,兼顾做些美颜膏方的买卖。

说话间,外头又忽然传来说话声。

“亭子里的可是柳娘子和谈家二娘?”

透过垂帘,隐隐绰绰能瞧见亭外站着几道人影,听声音,是方才的小娘子们。

柳娘子捧着杯汤色青碧的茶水,垂着眼帘喝茶,似乎丝毫没听见外头的声音。

桑榆哭笑不得。师父喜静,这次愿意来宰相府,还是因为相公夫人发了怒,这才不得已在那么多人面前露脸。这会儿有人上门,自然是不愿搭理。

亭外的人大约等的有些不耐烦,又见外头并无侍娘候着,伸手想要掀开帘子往里走。有人还算识礼,轻声劝道:“就这么进去,不大好吧,有些失礼。”

“有什么失礼的,人家都不说话,你想站着给人当门柱不成?”

“既然知道亭子里的人不说话,娘子又何必非要进来不可呢?”

帘子突然掀开,看见桑榆手里还拉着一边的垂帘,柳娘子又抱着孩子靠坐在亭内一角,打头阵说话的那小娘子腾地就涨红了脸。

桑榆挑了挑眉。

柳娘子道:“这不是裴家十七娘么,令堂身子最近可好,上回服用的药可还有效?”

她虽不喜与人来往,却是对裴家略知一二。先不说这裴家过去几代便任职太医署,只说这三代单传,至如今当家的裴太医十六岁起,为能多子多孙,家中一妻六妾,底下子女,从大郎起,一路排行至十七,方才作罢。这事,还是上回单一清被缠得无奈,去给裴夫人号脉回来,她方才听说的,只觉得裴家这位当家,实在是生猛的厉害。

而这裴十七,正是裴家最小的娘子,如今尚不过才十一二岁,却已显露出一身骄纵。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打滚卖萌求收藏,求作收,求评论~

第44章 云雾敛(四)

有的人;大抵天生就有些天真过头;听不懂旁人话里话外两重意思。

裴十七不以为然:“还算有效吧,不过比起太医署的药;还是差太多了。阿娘如今改喝阿耶开的药了,气色比从前好多了。”

柳娘子嗤笑。桑榆深深地看了裴十七一眼。

裴夫人的病说白了,是很多高龄产妇都容易遇到的问题。四十多岁才怀得这一胎女儿;从得知怀孕开始进补,一直补到临盆;结果生产的时候出了岔子;大出血,差点没能救回来。之后几年,陆陆续续的进补、调理,身子却始终不见好,弄到后来,连裴太医都对人老珠黄的正妻避而不见。

在崇贤坊的柳宅前守了三天三夜,缠得单一清不得不去给裴夫人看诊的人,不是裴太医,也不是这位夫人所生的几个嫡出子女,反倒是从小养在裴夫人名下的一个庶子,心疼嫡母受难多年,听闻单一清回了奉元城,紧赶着就过来求医。

到现在为止。裴家与单一清接触的,仍只有那位并不出彩的庶子。

“你笑什么?”裴十七脸上一白,觉得被人嘲讽了,有些生气。

柳娘子支肘,面上带着揶揄的神色,一边逗弄怀里的孩子,一边笑道:“十七娘来这,是要做什么?讨杯茶水喝吗?那你们呢,又是为了什么?”她说着,视线扫了一圈跟在裴十七身后的若干小娘子。

她这么问话,自然是没人敢随意应答的。毕竟,如今不知柳娘子名号的人,在奉元城内几乎没有,即便是宫中的贵人提及这一位,都会赞叹两句。

可有的人,天真如斯,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

“宋姐姐身子不大舒服,想说找个没风的地方坐着休息休息,我转悠了一圈,才见着这个亭子。”裴十七哼哼两声,“柳娘子若是愿意,还请让出这个亭子,让宋姐姐能在这休息会儿。”

柳娘子不说话。

桑榆不由哂笑:“若是七娘想找个地方休息,这亭子这么大,她来便是了,十七娘又说什么让。”

“可你们这还带着孩子,谁知道他会不会突然大哭,吵得宋姐姐不能好好休息。”

“那就另寻它处!”桑榆眼神一凌,“或者,与相公夫人说一声,差人送七娘回府也可,既是身体不适,那就早些回去好好休息,别耽误了病情。”

“你这人怎的如此心肠歹毒!竟然还咒人生病!”

“小娘子既然说了七娘身体不适,那自然是要看大夫的!若是觉得麻烦,倒不如,小娘子在前头领路,我去给她号个脉!”

“像你这般心肠歹毒的人,我才不信你会给宋姐姐看病!你不就是想在宋姐姐面前炫耀你拜师柳娘子嘛,一个三十几岁才成亲的老姑娘,也亏得你当做宝一样恭敬!”

两人越说越激烈,却已经不是单纯的争辩了,眼见着谈家二娘仍然一字一句不偏不倚,裴十七已然是面红耳赤,张口闭口皆是粗鄙的言语。别的娘子们越听越心惊,慌忙上前劝阻。

“说到底,你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孤女!我还听说你竟然给平康坊的妓女看诊,真是脏死了!”

桑榆脸色大变,却并非是因气恼她将自己私下给平康坊看诊的事摊在明面上。给平康坊看诊的事,藏得了一日,藏不了一辈子,加上她当时出现在舒五家的时候,可是见着了和虞安在一起的裴十三,裴十七会知道这事,她也能猜的其中一二。

只是没想到,一个世家娘子,竟会口不择言,说出这么些不好听的话来。

忍冬亭在后花园中一座大假山上。话音刚落,没等桑榆开口,假山后头的池塘里传来噗通的落水声,继而又尖叫声响起:“有人落水了!快救命啊!”

柳娘子眉头一皱,抱着孩子坐直了身子:“二娘,去看看。”

桑榆点头,没再理会站在亭子外头的这几个小娘子,快步走下假山。

桑榆赶到池塘边上的时候,旁边已经围了一圈的人,大多是闻讯赶来的娘子夫人,一个个脸上都是慌张的神色,更有前头几位郎君赶了过来。

宴席罢,各家阿郎自是不愿再拘着郎君们,也因此,听着动静,郎君们纷纷赶了过来。

有人跳下水去救人了。

水面上扑腾着一个身影,杏黄色的帕子飘在池塘的水面上,被她扑腾地荡到了池塘边上。有人拾起帕子,吓得脸色都白了:“是宋七娘!”

岸上的人听了声音,赶忙往池塘里看。先前往池塘里跳下去的是虞安,看背影,桑榆就就认了出来。他水性不差,过去在南湾村的时候,也跟着文虎哥下水游过泳,这会儿几下就游向了宋七娘。

这边的吵闹声很快就把前头的夫人阿郎们都吸引了过来,很快,秦氏就看见儿子湿哒哒的一身,连拖带抱地拉着一个浑身湿透了的娘子上了岸。

“这是出了什么事了?”秦氏的声音尖锐,听得旁人忍不住就皱了眉头。

一旁的柳氏赶紧差人找来衣裳给宋七娘披上,又担心地看着虞安,询问道:“十二郎如何?来人,带十二郎下去换身干净的衣裳!”

虞闻跟着孙青阳一道才刚走到出事的地方,就看见宋七娘睁开眼,瞧见身边站着的虞安,顿时有些慌了,直往扶着她的侍娘身上靠,眼眶里蕴着水汽,眨眨眼就能落下泪来。

“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孙青阳探了个头,瞧见宋七娘湿透了衣服,紧紧贴在身上,曲线毕露,忙别过头,咳嗽两声,“那什么,好了好了,还是赶紧送七娘去换身干净的衣服,别病了。”他说着,冲着桑榆眨了眨眼,“二娘在,不妨跟去给七娘号号脉,看看有没有什么事。”

“宋姐姐就是因为她才落水的!她不许去!”

裴十七的声音突兀地响起,众人的视线顿时集中在了桑榆的身上。

却见她面不改色,似乎对周身的混乱毫不在意,反倒叮嘱扶着宋七娘的侍娘赶紧吩咐人去厨房煮点姜汤,无论如何要让人喝下暖暖身子,又说她稍后就过去号脉。

裴十七却有些不依不饶,裴十三脸色铁青,拦住作势就要对着桑榆动手动脚的妹妹,低声呵斥了几句。

可人家非但没听话,还眼泪哇哇地指着桑榆,大喊:“宋姐姐身子不舒服,我去求柳娘子,请她让出亭子好让宋姐姐休息休息,可这人心肠歹毒,不仅不肯,还出言讥讽!要不是她,宋姐姐怎么会走着走着就落水,肯定是身体难受了!”

到底愚笨的人少,裴十七这话听着实在牵强。柳氏脸色微变,忙有娘子夫人上前劝阻裴十七,生怕她再失礼下去会被赶出宰相府。

容不得这人再胡言乱语一句,柳氏扭头询问旁人事情的来龙去脉。秦氏顾不得听完,急匆匆地去看儿子。孙青阳却是饶有兴趣,一边听,还一边意味深长地看了虞闻几眼。

事情其实很简单,宴席罢,宋七娘就同其他几位娘子一起在池塘边喂鱼聊天,聊着聊着,也不知怎的,兴许是踩着哪块苔藓了,人就这么往池子倒了下去,一旁的娘子们虽有心想扶她一把,却是追不上她落水的速度。

虞安原本就是想着过来找宋七娘的。他先前新得了个有趣的小玩意儿,正打算献宝,不想走到池塘边,正遇上这事,忙不顾一切地跳下水救人。

事情这么一说,众人自然是明白,宋七娘落水的事根本就与谈二娘无关,说不定,连裴十七说的那些话,也是人胡乱编造的。一时间,夫人们打量裴十七的眼神就变得有些不一样。

“十三哥……”裴十七咬着唇。她到底还是个小孩,脸皮薄,又一贯被裴家娇宠着,哪里经得住这么多人的打量。

裴十三怕她误事,赶紧拉着她往暖阁走,嘴里愤愤道:“阿娘平日宠你太过了,竟是什么鬼话都往外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