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见善-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月且供他熟悉事物训练士卒,在你的大典上,朕再亲眼看看,若是不成,再找个由头夺了那位置就是。至于你,”皇帝顿了一下,“传位诏书我已经写好了,由冯德胜保管。等太子位确立白日之后,我就正式传位给你。”

正犹如天降奇迹,心心念念之事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得以实现,饶是以宁王之城府,亦有些呆滞失色。

但礼之一事,哪怕此时也不能废除。

宁王再三推辞,直到见昭誉帝神色不耐,确定昭誉帝并非试探之后,才脚步发飘的离了西苑。待他回到批阅奏章的办公所在,张少元早已回到殿中等待。

他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番,这位大太监面上便隐隐露出忧色:“若是陛下另有想法……”

宁王此际已经镇定下来,他自问要是换自己站在昭誉帝的位置,难道会轻而易举的原谅逼宫的儿子吗?用膝盖想也知道不可能。所以昭誉帝另有想法本是板上钉钉之事。

唯独不知道的事,乃是邵风节究竟用了什么办法说动昭誉帝拿传位诏书来换。

不过这也正好。

宁王冷笑一声:“此刻的主动权在本王。任是他们有如何想法,也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一个京师三营中的一营,便是本王认真给了,他也未必能好好接下来。叫司礼监拟旨,着谢景下狱,冯奇调任,邵风节破格拔擢为五军营武臣。”

自殿中敲定诸事宜之后,不过倏忽两三日间,传旨太监便到了怀恩伯还显得寥落破败的大门之前。

府中乱哄哄甚至时常还给能怠慢到邵劲冷水冷饭吃的下人到了这一刻,真如无头苍蝇一般,惊慌失措地乱窜了一阵后,才在原总管的协理之下,可算把香案等一应接旨东西备齐。

邵劲对于乱哄哄的府邸特别淡定。反正他自己早早就在大门口跪下迎旨了,对于这些邵文忠乃至姜氏留下来的人,他一贯的态度是不约束不理会,他们爱怎么搞就怎么搞,反正依着现在这情况,哪怕他在茅屋里盘腿坐着接旨,这旨意最终也会到他手中的。

那来宣旨的宦官正是司礼监中的秉笔太监杨见江,他与冯德胜不对付,便坚定立场完全站在了宁王身侧,这几日也算得宁王重用,因此虽说按道理宣一个五军营的旨,本不需劳动他亲自出宫而来,但他还是看准风向,紧紧抓住机会出来了。

有了这一层考量在,怀恩伯府上各种不规范的接旨步骤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有看见。

宣读完毕,他将圣旨交给邵劲,满脸堆笑地将人扶起来,盛赞了对方一番年轻有为,又满意地从对方面上看见了对自己的重视尊敬,这才带着圣旨仪仗打道回宫。

而在邵劲送完太监出府,旁边的总管正要拿捏着腔调,叫邵劲将那圣旨开了祠堂祭拜先祖,好好供奉之际,就见自己年轻的主人把那圣旨随随便便一团,如同塞个手帕一般直接随手塞进袖子里,然后反而心急火燎的立刻往那偏院跑去,把惴惴不安的在府里呆了好久的官媒拧出来,焦急说:“快去快去,去提亲!”

官媒都快哭了:这家主人是不是有毛病啊?你要提亲就提亲,提前两三天就把我关起来做什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要谋财害命呢!

她镇定了一会,问:“公子是想去哪家?”

“湛国公府!”邵劲特别坚定!

湛国公府……官媒心里头一计量,又傻了:湛国公府现在适婚年纪的小姐就只有一个吧?既是嫡出父亲又是名士,母家也十分厉害,虽说并非国公嫡女这名分上缺了些,但就湛国公与同胞兄弟的感情,也不是寻常人家可以比拟的。这破落户想要娶那位?是不是有点……她含混说:“这件事恐怕……”

“总之你去就是,不管成不成谢媒钱我都给十倍!”邵劲简单干脆!

“好,我这就去了!”官媒也简单干脆!

京城大,日日新鲜事。

今天的京城居民显然又见着了一件新鲜事。

这世上大概少有官媒前脚才登门说亲,请官媒的男方后脚就剥了上衣,绑着个荆条上门负荆请罪。

要说这方法俗是俗了点,奈何实在好用。

本来听见官媒意思正大发雷霆的徐佩东再听邵劲赤膊上阵负荆请罪,差点气了个倒仰,虽有心就这样晾着对方,但自己的学生不嫌丢脸,他这个老师兼还嫌丢脸,无可奈何,也就只有先将人从大门口请进来,见上一面再说话。

师生在前院碰着了面,不待端坐在主位上脸色发青的徐佩东说话,邵劲特别自觉特别心甘情愿的跪在地上,情真意切发誓说:“老师明鉴,学生此生若得师妹为妻,绝不纳妾室不弄婢女,惟一心一意与师妹厮守,若违此誓,挑筋、剁指、刖足、髡发,凌迟、枭示、种诛、弃市,概莫敢避!”

这誓言发得可怕,徐佩东却再一次被气歪了鼻子:自己最近正布置邵劲当朝律法的作业,想来实在是好用得紧,这基本刑罚都能说出顺口溜来了!

第129章 土豪

徐佩东气极反笑:“看起来你最近《大诰》学得还不错啊!”

邵劲忙道:“不敢当师父的称赞,也就一般般……”

徐佩东冷冷说:“是吗?我还以为你已经倒背如流了呢!张口是《大诰》闭口是《会典》,我还道你这是想要与我坐而论道一番呢。”

邵劲略略委屈:重点明明是我想要娶你家的闺女……不过现在徐佩东正在气头上,邵劲也心知自己最好不要火上浇油,免得真把好事给办坏了,要是闹出这个结果,他就真得走出去随便找个什么地方往下一跳或者往上一撞了。

徐佩东好歹是素有名气的心学大家,这无名之火虽烧得旺极,心里头却也明白事情不能光怪邵劲——或者说光只一个邵劲,根本没有胆子在这种时候以这种方式上门来求亲。

至于站在邵劲背后的是谁,还有什么疑问?无非就是他的父亲,湛国公府老公爷罢了!

说起自己的父亲,他纵使极为孝顺,这时候也不由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当然知道自己父亲对子女不错,但这个‘不错’,始终要排在家族利益已经家族需要之后,现在是邵劲上门求亲,要好不好,这个孩子总是自己看着长大,又苦求女儿为妻,一有人品,二有心意,哪怕眼下女儿嫁过去在名声上委屈了一点,往后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太艰难;但如果现在国公府需要的不是邵劲呢?是随便一个什么有家世但人品不行的纨绔?又或者干脆是个瞎眼的、跛足的、有各种各样毛病的,难道他的女儿也要嫁过去吗?

再说哪怕他的父亲是嫡亲祖父,对于孙女的婚事,也没有事到临头了才支会父母的道理吧?

话放到现在才说,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怕他心不甘情不愿,将事情彻底搅黄了吗!

总之徐佩东越想越心口痛,一腔邪火无处发泄,只能越看邵劲越不顺眼。

而跪在地上的邵劲眼见着徐佩东的脸色从乌云密布到电闪雷鸣,又从电闪雷鸣到大雨倾盆,他的压力简直说不出的大。

……要了命了,如果老师始终不答应怎么办orz……这样就算有老国公撑腰,善善代表湛国公府对昭誉帝的态度嫁过来,岂不还是每天见着他就想到不谅解这桩婚事的父亲!

……求,求别这样发展啊QAQ!这样根本不幸福啊QAQ!他明明想的很好了要和妹子度甜蜜蜜的双人假期去啊QAQ!!

“老师……”邵劲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

还敢出声!徐佩东轩眉一扬,便要开口斥骂,不想那厅堂的帘子后忽然传来环佩之声,几息之后,素手撩开帘拢,一做婢女打扮的绝色女子出现在徐佩东身侧。

徐佩东一眼看见便皱了眉:“你怎么过来了?”

那女子盈盈下拜:“回禀老爷,是四太太知道老爷在见客,唤奴婢过来上茶的。”

这个女子正是之前林世宣来国公府第中,被徐佩东及何氏相看时候出现的婢女。

邵劲是尽知这件事的,飞快一眼瞟过之后,就忙给自己刷了个'目不斜视'BUFF。

徐佩东不耐烦地摆摆手,正要让人退下去,不想婢女十分大胆,先将手中托盘里的一杯清茶放在徐佩东手边,就又端着托盘来到邵劲身侧。

邵劲是跪倒在地上的,这侍女既要上茶,当然不坑大咧咧地站着。她屈下双膝,用与邵劲斜对而坐的姿势跪在地上,一双妙目触到邵劲眼睛的时候,菱唇就似微微抿了一下,那张俏脸登时宜嗔宜喜。她用纤纤素手拿起茶杯,在直递给邵劲的时候尾指似不经意的蹭过邵劲的手背。

邵劲:哼,庸脂俗粉,以为我脑袋会跟被驴踢过了一样上当吗!继续刷'坐怀不乱'BUFF!

总之邵劲眼神转都不转,就当身旁没有这么一个大活人,对方爱转眼睛就转眼睛,爱摸自己的手就摸自己的手,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目光坚定地正义凛然地看着徐佩东。

徐佩东吧……

他对眼前这一幕简直是又好气又好笑,又有一种自心底升起来的无力感,就好像那种……智商都被拉低了的感觉一样。

但这一下,他心头的郁气就散了,那些将要喷出的火自然也就出不来了。

他再次对那婢女说:“行了,你下去回你四太太,说我知道了。”

这婢女抿唇便是一笑。

她的出身不太光彩,长着绝世姿容又惯会看男人的神态,何氏将其养在府里,便是为着相看徐善然日后的夫婿的。但这方法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若是被事先知晓了,就不大灵光了。

而邵劲是徐四老爷的弟子,先前又亲身经历过她试探另外一个男人,怎可能不对其中门道一清二楚?

故此何氏派她出来的用意,也不过是稍一打断自家丈夫,好让丈夫冷静冷静而已。

现在她完成了任务,自然不需再做停留。

绝色婢女很快离开。

徐佩东坐在主位,喝了口茶说:“行了,你先起来吧。”

邵劲赔笑:“老师,你先原谅我……”

“还和我讲条件?”徐佩东扬扬眉。

邵劲不敢硬拧,忙站了起来:“学生不敢,学生就是怕老师生气!”

徐佩东不答话,对着邵劲背后的荆条皱了一会眉,招守在外头的欢喜进来说:“给他拿一件衣服,再去太太那边拿些棒疮药过来。”

欢喜连忙应了,一溜儿走出去完成徐佩东的吩咐。

邵劲也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等候徐佩东接下去的吩咐。

不一会,等欢喜将药与衣服拿来,邵劲处理完自己身上的事情,徐佩东才面色沉静地开口说:“你与善姐儿的婚事,究竟是你心甘情愿的,还是为时事所迫?”

“绝对是我心甘情愿,寤寐以求的!”邵劲斩钉截铁。

徐佩东沉默一会。其实事到此时,他还能再说什么呢?邵劲现在是站在他面前仿佛他不答应事情便不能继续,但老国公那边,只怕连庚帖都给出去叫人相合了。而相合的结果自不必说,当然也会是大吉大利大富大贵:“既然你喜欢善姐儿,那日后……”

“老师。”邵劲突然打断徐佩东的话。

徐佩东撩起眼皮看了邵劲一眼。

“我知道老师的意思是让我好好对善善,”邵劲诚恳说,“但这大可不必,真的。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善善对于我而言,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喜欢的人’这样的符号,我当然非常喜欢她,非常爱她,同时她身上还有对我而言更重要的,不止是喜欢和爱的东西。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支撑我,我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事情,每一件事都不容易,有时候我走岔了路,走不下去了,还是她出现,还是她站在我面前,牵着我的手,带着我,领着我走下去……”

时至今日,那夜的血与火邵劲还记得清清楚楚的。

是什么能让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大家闺秀家冒着身体受伤、名节受损的危险冲进大火之中寻找他?又是什么能让一个弱质纤纤估计连只鸡都没有杀过的女孩帮着他拖走那些形容可怖的尸体?

现在再深究这些毫无意义。

他只知道在他最想要人帮助的时候,有人出现了,有人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了。

那这一辈子里,他同样愿意,同样期待,尽自己所能的,将自己能有的所有所有东西,都一一回报给对方。

“老师。”邵劲说得缓慢,但一个字一个字,情真意切,“人可以背弃自己喜欢的人,但人不可以背弃自己作为人的底线、道义、以及自己真正的心。我不能承诺有朝一日不会伤害到喜欢的人,但我一定不会背弃我生而为人的准绳。”

他终于将自己长久以来的想法一口气的给说了个清楚,邵劲自心底长出了一口气,只觉心胸都开阔了不少。他也自觉自己说得真正发自肺腑了,便有些期待地朝徐佩东看去。

徐佩东:“……”

从来没有听见过这么直白这么不通文墨的告白的古人,就这样坐在椅子上,石化了。

这一场谈话的最后,以邵劲灰溜溜走出厅堂为告终。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段落的告终,随后,邵劲就被另外的下人引致老国公处。

这算来还是邵劲第一次真正单独面对面与老国公说话。但老国公显然一点深入考量邵劲的意思也没有,雷厉风行的指着身旁的两个中年人,说:“他们是从二十年前万寺之变中打过来的老人,你带着他们,军中一切事宜,他们尽知。”

邵劲道谢。

老国公一挥手,没第二句话,直接就让三个人都出去了。

……这老国公和徐佩东简直是两个极端。

邵劲摸了下鼻子,站在原地左右看看,见没有第三个人出现来带他去第三个地方,便有些怏怏不乐的往外走去,不想还没走上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清俊小厮拿着一个包袱赶上来说:“邵公子请留步!这是我家五姑娘吩咐小人带给邵公子的东西!”

现下名分一订,自可光明正大的送东西了。

邵劲一眼看见那个包裹,立刻就被哄好了,高兴问:“五妹妹还说了什么没有?”

“并无其他,只吩咐公子上车之后再打开查阅。”清俊小厮笑道。

国公府提亲之行,到这里总算是圆满完成了。

邵劲高高兴兴提着包袱,高高兴兴的带着两个帮手出了国公府大门,王一棍正坐在外头的马车上等他。见着了从里边出来的邵劲,他居然也不先与邵劲搭话,而是径自与那两个跟在邵劲之后的帮手聊上了天。

邵劲正好要看包裹里的东西,也不太在意,便自上了马车解开蓝色布包,结果甫一解开,先是看见各种各样的印章印鉴,接着又看见各个票号的银票,还俱都是面额颇大的银票。

他一时心情复杂,怔了好半晌之后,才听见王一棍叫他的声音:“怎么了?”

王一棍敲敲马车侧壁,说:“东主该想想如何处理五军营的事情了。东主一无人脉,二无资历,五军营中从上官到下属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军中又弊病丛生……”

邵劲听了一会,突然问:“我听说军队里从上到下都在吃空饷,是不是真的?”

那两个老国公派来的帮手互看一眼,跟着说:“当然。”

“还有克扣士卒饷银的?”邵劲又问。

“不错。”那两个帮手又说。

“五军营那边也是?”邵劲再问。

“至少一部分是。”那两个帮手沉吟一会,说。

“行了,这就好办了。”邵劲答道。

而在他的“这就好办了”之后,他一个下午逛便了京中的钱庄,再接着也压根没做什么排场,随便雇几个人把自己几个大箱子的东西扛进郊外的大营,而后叫人擂响大鼓,召集士兵。

空旷的广场之上,邵劲坐在高台上,看着三三两两而来,神色各异的军官与神态委靡、气质散漫的士兵,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也只看见一半的人出现在操场上。

他并不恼怒,只微微一笑,然后示意站在旁边的杂役打开自己带来的巨大木头包铁皮箱子。

轰然的几声开启之声,本就猜测着箱子中是什么东西的众人一时都惊呆了。

只见那三个足足塞下两个人还多余的箱子里头,无数铜钱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宝光竟将高台上所有人的面色都照成了另一种颜色。

邵劲施施然等所有人都把那三箱子的大钱都看清楚了之后,才悠然说:“我来的时候,曾听闻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拿到足额军饷。现在大家都看见我脚边的箱子了,我个人认为,士兵在前面卖血,军中上下就没有一个人能安坐在后头吃肉。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能拿到足额军饷的士兵,你们至少要让我知道,你们确实在努力操练,时刻准备着为国家为陛下为皇子们而战。”

简直是个暴发户的直白!王一棍及国公府帮手,军官及军中太监与文书竟站在了统一阵线,俱都心中鄙视!

邵劲微微一笑:“而如果你们做到了,我的话放在这里,这些,哪怕是更多的东西,就都是你们的。”

可他暴发户得也太土豪了吧,简直就金光闪闪,不知不觉竟然高大了起来Orz!众人拜服于地。

第130章 整备

任是天下间的哪一任主帅,都不可能会在上任第一天的时候就扛出三大箱子的银钱,直言放饷。

底下的士卒先后看见听见了邵劲的话,哪怕站在后排没有看见的,也从众人的交头接耳中明白了事情,只登时之间,他们的同时响起的讨论声汇聚在一起,只如巨大的响雷那般,轰然便炸了开来!

这些人的讨论声中大多数兴奋且激动,泛着菜青的脸上似乎也蒙上了一层光辉。

但不过多久,每个队伍里或多或少都有数个年老士卒朝地上“呸”了口唾沫,冷笑道:“毛都没长齐的娃娃也不知道在兴奋个什么劲,从昭誉爷登基到现在,多少年间数次说要整备军务,结果呢?上官如同走马灯一样的来这里转过,对我们好点的,回去就贬的贬调的调,对我们不好的,倒是镀了层金再往上升。倒不拘好是不好,我在这里三十年了,就没有哪一个月看过碰过蹭亮的银子的!要我看,这钱或许是拿出来了,却落不到我们手上!”

这话一出,四野俱都静了一静,在场的哪一个士卒没有经历过饷银被上司克扣的情况?照着这么一说,只怕新任的武臣拿出的钱越多,最后能落到他们手中的越少。

不过随即又有人轻松说:“不肖想银子,就是多一月多上一斗米,一月多上一件衣,甚至哪怕那些劳役轻松一点,我也给新来的武臣立个长生牌。”

这话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那几个年老士卒也并未再开口,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显然他们也期待着一出场就如此金光闪闪的武臣能够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

这些排队排得散漫的士卒并没有发现,就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从开头就将脑袋垂得低低的,尽力掩饰着自己陌生的面目,却又竖着耳朵倾听周围的声音,不放过任何一句被人说出来的话。

而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的其他士兵,当然也更没有传说中的读心术,不知道这些陌生的低垂着脑袋的士卒,心里十有八九是在想:原来要混进京营中这么容易,亏得之前自己还与众兄弟洒泪惜别,千叮万嘱地托付家人……“我说你——”一只手突然拍在陌生士卒的肩膀上。

陌生士卒登时三魂去了七魄,一阵腿软,惶惶转过头去,就见站在自己旁边的士卒满脸羡慕地看着自己的衣服:“你衣服的料子和我们不太一样,是不是家里婆娘自己做的?你真是的,有这个条件来参什么军啊……”

“……”陌生士卒只得干笑着含混过去。

此时底下的士卒固然一片骚乱,但高台之上也并未好到哪里去。

自邵劲以下的众武官大体分为了两类,一类是面上羡艳,双眼时不时就自那些箱子中扫过;一类则是满面不屑,冷笑着直盯着邵劲看。

随即,后者中直接就跳出了一个人来,义正言辞说:“大人行为只怕有所不妥?”

邵劲:“哦?”

那人笑道:“这京营是京城的军营,这士卒是陛下的士卒,何曾轮到第二个人靡费钱物,邀买人心?”这话说得毫不客气,还很阴险,直接就指责邵劲花费钱物乃是意图不轨。

邵劲也笑道:“谁说这钱是我的啊?”

那人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任是谁的也不行。”

邵劲用手指敲了敲脑袋,说:“脑袋长在脖子上,别老摆着不用,难道就不能是圣上赐下来专做整备军务、任我便宜行事之饷?”

不止那跳出来的人,哪怕是其余还在看风向之人,眼珠子也随着邵劲的话掉了一地。

为什么?无他,概因所有人都明白这话简直就是吹破了牛皮!

这话之所以是大家都知道的牛皮,还要从本朝的内外库之别说起来。

这天下大凡做官之人都知道,朝廷的外库是由户部掌管,各地每年的税银都要按时押解进京,进京之后,就是充入外库,再由外库照京中及各地所呈报费用,一一颁发。

而这颁发之中,每一笔,都要写明了折子,在小朝会之际,由内阁大学士既首辅层层审批,一切程序通过之后,才能下发。

也就是说,外库的钱是国家的钱,不是皇帝的钱。

所以哪怕是皇帝想要使用外库的钱,也需要按照以上步骤并且说明理由及归还时限,否则户部尚书多半会直接叼炸天回复:“你要可以,我没有钱。”

由此可知,绝大多数的皇帝为了不受这样的鸟气,平常的花费便大多来自自己的内库。

这也就是说,如果邵劲手头的银子真是皇帝赐下来的,那也只可能是皇帝从内库提出来的——要是走户部申请审批的路子,而走了这个路子并审批了下来,在场的诸人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见?就算他们没有听见,他们背后的人也听得见啊!

再回到刚才的假设,如果这钱是从皇帝内库里出来的——可问题是,谁都知道,皇帝的内库没有多少钱啊!

就说一个最直接和现在情况联系最密切的证据,昭誉帝想要整备军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之前来京营做武臣的那么多名臣宿将,为什么他们没有带来一分所谓的“圣上赐下来专做整备军务、任我便宜行事之饷”,独独一个之前什么名声都没[汶网//。。]有的半大孩子拿到了?他又不是皇帝的私生子!

正因为以上这些情况,在场所有军官在邵劲说出那句话之后,都一脸“你开什么玩笑”的表情看着邵劲。

跳出来的那人正是京营掌号头官统领,算来也只比武臣低上一等,他定了定神说:“可有手谕?”

邵劲淡定:“如此小事,当然是陛下口谕。”

那人:“……”

邵劲补刀:“你若不信,大可在朝堂上直接询问陛下。”

那人:“……”特么的你装什么,我这品阶哪有资格上大朝会!

邵劲斥退了一人,见再没有第二个猴子跳起来供他磨刀,便优哉游哉说:“既然大家都没有问题了,那就散了吧。通知下去,叫士卒都好好休息三日,三日后卯时,操场集合,若有不到者,说话的就不是本官,是本官手上的军规了。”

众人眼见着邵劲算是横下心来做那自己出钱给皇帝买名声的损人不利己者,一时多少也觉得狗咬刺猬无处下嘴,便心思各异,三三两两领着士卒走了。至于其中某一部分之人等夤夜深沉,再悄悄来到主帅帐中投诚一事,不详叙也罢。

这三天时间,京营之中算是经历了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动荡。

如同之前那些有门路之士卒脱去制服放下武器纷纷私逃,这三天里,每到夜深之时,又有无数士卒趁着夜色再纷纷回到自己的营盘,穿着陈旧的衣服,拿起已经有些铁锈的刀枪……京营之中的人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多,而邵劲在这三天里,一刻也没有停,通过之前从宁舞鹤那里要来的安插在军中的探子口中,总算是直接认识到了这个时代的军队究竟是怎么样的。

有道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这个年代的士兵,哪怕是在京营之中,也正如同流传在市井百姓口中的这句话一般。

那些邵劲还在现代时看见过的小说中某个平民出身的男人一去战场十年,归来之后就是大将军大元帅一呼百诺皇帝也要给面子的事情……至少在昭誉帝时代不太可能发生。

本朝以文治武,也就是说,哪怕混到邵劲这样子的,等他真的要出征了,也要带着一个上头排出来的文臣,一路听其号令行事。

而同阶文官比同阶武官、乃至上一二级的武官更叼,简直就是社会常态了。

如果说这些约定俗成最多叫高阶武官郁闷点横向对比心中不平衡点,那在这个时代当底层小兵的,等邵劲详细了解过后,心里就只来来回回地转着一句话:

——简直特么的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啊!

千里做官尚且为财,何况是几乎没有社会地位荣誉感的当兵?邵劲算过了,一个士兵一月的俸禄就是两担仓米,日常衣服再由营中提供。

这年头两担仓米差不多就是100千克,大概能折合一两的银子。

而在同一时间,大户人家马夫的月钱是三两银子,再加上四节八赏,一年衣物,折算下来一个月五两都打不住,这还是往低了算。

而士兵呢?他们明面上是一个月两担仓米,实际上这种分到的仓米常常由新米换成陈米,发粮官发粮的时候手头再斜一下——当然是往轻里斜——往往就要被扣掉十之一二。而军中还有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月要给上峰缴交银钱,若是不缴或者少缴,下个月最苦最累的活就归你了,而且还常常要受到无端责打。

也就是说,一个月下来,这些士兵最后能拿到的最多的月俸,就是一担仓米,约合银子半两。

月俸的微薄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京营之中兵士的组成成分。

现在的京营士兵一由军中本来士卒组成,二由其他县府的军队轮换到京中,后者就叫做班军。

这几天里知道消息回来的,一般都是京师本地的士卒,也是这些士卒才有些人脉,能自营中私逃。而那些差不多满员的,全是外地轮换过来的班军……当然在军备废弛到如此地步的现在,要觉得这些班军就是留在营中训练的,那也实在太傻太天真了。

这些班军自来到的那一刻起,就全变成了权贵人家的帮佣,帮着大户人家开垦荒地耕种良田。

对于权贵来说,家奴尚且要优抚一二,只为这些家奴世代为奴,掌握着些主子身上相干要紧的事情,那些雇农也要优抚一二,毕竟人活脸树活皮,要是盘剥太过,雇农闹了出来,总是在京中丢人的。

唯独这种由班军组成的奴仆,一来可以往死里作践,二来月俸银子反正也不是权贵出,三来说不定压迫一二,还能反叫他们吐出点东西来……何止是个一石三鸟之计啊,四五六鸟都快要跑出来了!

卯时的天还是黑沉沉的。

三天之后,邵劲再次站在操场之上,相较于三天前显得空旷的操场,这一次的人数显然整齐多了,不说全部再次,至少也来了十之七八。

可就算大多数人都到了。

他们的队伍也依旧排得歪歪扭扭,身上的衣甲,手中的兵器,放眼望去,竟没有几个人拿得齐的,更不要说这些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