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盖满京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你怎么敢……”
朱氏喉头涌动了一阵,最后还是支撑着陈澜,这才勉强维持住了身子。可是,往日她的眼神可以吓退家里头所有别有用心的人,可眼下却是丝毫震慑不住这个她最是讨厌痛恨的庶子。陈瑛依旧是那副恭敬的脸孔,脸上的笑容任凭谁都挑不出任何虚假来。
“老太太,儿子也是为了您着想。”陈瑛仿佛压根没看到朱氏那只手死死拽住的陈澜,缓步上前,紧贴着朱氏的耳边呢喃了几个字,见其一下子呆住了,他便退了回来,依旧是垂着眼说,“另外,老太太此前所说的苏家和陈家的婚约,既然是有约,自然不能让人嘲笑咱们侯府居然毁约。既说老侯爷原本定的是将嫡女嫁入苏家,老太太如今看那位苏家姑娘如此出色,想娶回来作孙媳妇,自然并无不可。可我那几个儿子并无一个嫡出,二房又无合适的,倒是长房小四如今已经十二了,又是嫡子,恰是不违老侯爷当年的承诺……”
听着听着,陈澜再也忍不住了。见一边的弟弟陈衍脸色一变,却是死死咬着牙没出声,她虽一手仍扶着朱氏,眼睛却抬起了来看了看陈瑛,随即低声在朱氏耳边言语了两句。这当口,始终默然的徐夫人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突然出声打断了话头:“老爷,这是老侯爷定下的婚事,有老太太在,自是老太太做主。”
家里头的人没一个敢吭声的,偏生陈澜竟敢在这当口俯身去向朱氏说话,而一向唯唯诺诺的妻子竟敢出口和自己相争,陈瑛有些吃惊,不禁眉头一皱,随即便是微微一笑。他正要开口,朱氏听了陈澜在耳边的那番话,一下子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虽是声音有些低哑,却不复刚刚被怒火冲昏头脑的急躁。她冷冷地看着满屋子的人,一字一句地说:“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我既还在,你只是长房姐弟两个的叔父。这婚事还轮不着你做主!你之前说已经替汉儿和平江伯家里头定下了婚事,我倒要提醒你一句,别忘了汉儿才是你的庶长子!”
“老太太说的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又怎会偏心?清儿毕竟年长,所以我也已经为他定下了。是镇守辽东的许总兵的嫡长女,这几年我们互通书信,因有缘分,年前就定下了儿女婚事。他虽远在辽东,家眷却在京师,我正打算过两日就让夫人上门拜会,趁早把事情定下来。”
陈瑛说陈清的婚事也已经定下的一刹那。陈澜只感觉到那只攥着自己手腕的手一下子收紧,那巨大的力道让她不得不咬紧牙关,但更惊悸的却是陈瑛的雷厉风行。
她自然不相信什么路上偶遇平江伯定了婚事,与许总兵互通书信有缘分就定下之类的话,可陈瑛话里话外透出的自信却让她有些吃不准。而且,像陈瑛这样的人,绝不会因为他们姐弟最初只是被老太太利用就因而放宽了心,否则此前也不会一开口就把苏婉儿塞给陈衍。而且,自从皇帝下了那道旨意,她要想护着陈衍独善其身,便已经不可能了。
“好,好!到底是在战场上磨砺了十几二十年的,办事情雷厉风行,你两个哥哥和你比起来,都差远了。”朱氏扫了一眼陈玖,见其脸上掩不住的震惊,马夫人则是已经不自觉地咬住了嘴唇,便淡淡地说,“既如此,苏家的婚事便再议吧。我的病我自己知道,不用你们多操心。老三你在外头这许多年来,急急忙忙赶回来想必也该是人仰马翻的,也早些回去歇着,至于其他人都散了吧。三丫头,你去后头看看刘太医那儿的药方如何。”
陈澜知道这是朱氏待会有话要说,眼下不过是暂时找个旁的借口,答应一声便往外走。临到门口时,她侧眼瞧见陈衍正关切地看过来了,便不动声色给了个眼色过去。出房门下了台阶,一直在外头的红螺便跟了上来,见其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脸都有些白了,眉眼间却尽是忧色,她便轻声说道:“不妨事,不用慌。”
说是去看看刘太医那边的方子,但男女有别,陈澜自然只是叫了一个妈妈去询问。得知方子已经开好了,便命人将刘太医请到了东厢房。隔着屏风见了,她便直截了当地问道:“刘太医,你是王妃荐来的,也不是头一次瞧老太太的病了。刚刚的情形你也见了,我只问你一句实话,老太太的病究竟如何?”
“这……”刘太医在太医院供职多年,深知给这些深宅大院的女眷诊病,有话只能说三分,因而犹豫再三方才陪笑道,“老太太只是年纪大了,又是老毛病……”
“那么,刘太医可能担保,老太太若再动气,不会有什么万一?”
陈澜一下子打断了刘太医的话,虽是隔着屏风看不见对方脸上表情,但只从这位突然变哑巴的模样,她就知道情形绝对不是那么乐观。朱氏对他们姐弟并不是什么真心疼爱,只是眼下整个陈家里头,二房不争气三房没法控制,所以老太太方才瞧中了他们这对年少的姐弟。然而,若是老太太真有什么三长两短,三叔陈玖只凭着是阳宁侯,又是他们的直系长辈,就能名正言顺摆布他们,所以她绝不能让朱氏有什么闪失。
陈瑛刚刚对朱氏说的那句话声音极低,她极尽耳力竟是没听清楚。能把朱氏气成那个样子,多半是绝不寻常。只是,这位三叔应该不单单为了逞了一时之气,怕还有什么打算,只以子迫母,名声上头可不好听。他既做了初一,那便怨不得别人做十五了!如今不能让老太太一味直面陈瑛的压力,得另想办法,保不齐以退为进才是最好的。
陈澜不说话,外头的刘太医不禁冷汗淋漓,好半晌才期期艾艾地说:“太夫人这病不能劳心,不能动气,恐怕最好是择选一处安静幽雅的地方静养一段时日。”
就是这话!
PS:晚上加更……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六十五章 众叛亲离?以退为进
第六十五章 众叛亲离?以退为进
蓼香院正房东次间。
不过是一会儿功夫。刚刚还满满站了一地人的屋子里就变得空空荡荡。绿萼伺候着朱氏喝了水,正要打发玉芍去看看陈澜那边怎样了,突然发现另两个一等大丫头竟是不见了踪影,顿时眉头紧皱,问了玉芍之后发现对方也丝毫不知道,她正好瞧见兰心进门,连忙招手把人叫上前来。
“去找找,看看你芙蓉姐姐和木樨姐姐哪儿去了!
兰心年前才顶替红螺提了二等,满心期望能得老太太青眼,做出点事情来。可真正要紧的差事全都是四个一等大丫头管着,她说是二等,其实干的事情竟是和小丫头没有太多差别,除了能端茶递水上身前伺候,手边还是做不完的针线跑不完的腿。眼看着红螺因为跟了三小姐陈澜,在蓼香院中竟仍然是有头有脸,她自是满心的不服。
此时绿萼又是吩咐她去找人,她心里不情愿,可也不敢违逆了这位老太太身边最得力的大丫头,因此口中答应着,眼睛一转却又想起了之前去二门问话时看到的情形,立刻故作迟迟疑疑地开口说道:“我刚刚从二门回来的时候。瞧见芙蓉姐姐和木樨姐姐一道,似乎是往翠柳居的方向去了。”
一听这话,绿萼顿时大吃一惊,正要问话时,她背后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冷冷的声音:“是什么时候的事?”
兰心瞥见炕上的朱氏正盯着自己瞧,慌忙越过绿萼上前两步,跪下来低声禀报道:“之前散了之后,绿萼姐姐让奴婢去二门问问都有谁跟着三老爷一块回来,奴婢问明白了回来,结果在转过夹道的时候,看到两位姐姐往翠柳居的方向去。奴婢本还叫了她们一声,可她们都没应,反而仿佛没听见似的加快了脚步,一会儿就走得没影子了。奴婢生怕耽误了事情,也不敢再去追,就径直赶了回来。”
“好,好得很!”朱氏气极反笑,竟是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力气,一下子把炕桌整个推倒,“怪道是他敢在我面前提那些,原来是早就买通了内鬼!我辛辛苦苦调教出来的人,竟是这么轻轻巧巧就被他拉拢了过去!”
绿萼见朱氏动气,原还想上前劝慰,可听到这最后一句,顿时心头凛然,略一思忖就默不作声地跪了下来。一旁的玉芍也唬得魂都没了,慌忙上前和绿萼并排跪在一块。见此情形。兰心自以为逮着了最好的机会,连忙膝行上前两步,将芙蓉和木樨平日里的种种可疑之举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可话还没说完,她的脸上就着了重重一个巴掌,竟是被打翻在地。等挣扎着抬起头来,她就看见朱氏正满脸怒色地盯着自己,慌忙跪下连连磕头。
“老太太饶命,是奴婢说错了话……”
“早觉察了为何不早说!”朱氏怒吼了这么一句话之后,便觉得心里堵得发慌,随即强压下继续喝骂的冲动,又对着绿萼喝道,“还跪在地上做什么,把她拉下去,蓼香院用不着这么没眼色的东西!再去看看三丫头,刘太医那边开个方子也用不了那多久!”
绿萼见兰心跪在地上,那鬓发已经因为刚刚那一巴掌和倒地乱成了一团,人也抖得如同筛糠似的,心里顿时生出了一丝厌恶来。就算芙蓉和木樨真是和三老爷有什么勾结,也不看看这会儿什么时候,非得揭出来。光是这居心就已经够可恶了,偏还添油加醋说那许多!这要是真的也就罢了,若是这丫头造谣,老太太正在怒火中烧的时候,岂不是白白害了两个人?
然而,她虽说得用,可也只是个丫头,只得答应一声便起身来,到外头高声叫唤了一声,随即便有两个婆子进来把兰心架了出去。而玉芍则是看也不看兰心一样,急急忙忙往外奔去。她才出了房门,就看到陈澜带着红螺过来,顿时松了一口大气迎上前。
“三小姐来得正好,老太太正大发雷霆呢,我们谁都不敢说话,更不敢劝……”
陈澜一听说朱氏又在发火,顿时眉头一挑,随即就看到两个婆子架着一个披头散发的丫头从里边出来。她正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却只见那丫头死命挣脱了两个婆子,连滚带爬地到了她面前,竟是伸手要去拉她的裙子。吓了一跳的她连忙往后退了一步,红螺则是赶紧闪身拦在了前头,结果吃人一把抱住了腿。
“三小姐,你替奴婢求求情吧,奴婢只是一时糊涂,不是有意的……”
兰心话没说完就被两个婆子扭着胳膊架开,再一看刚刚抱着的是红螺,连忙又求恳道:“红螺姐姐,帮我向三小姐求求情吧。看在咱们一同进府的面上……”
这一次,一个婆子直接在兰心嘴里塞了一个破布团,将她的声音全都堵了回去,这才赶紧上前向陈澜屈膝行礼道:“三小姐恕罪,都是小的两个没拉住这小蹄子,惊着了三小姐。她平素就是踩低逢高最奸猾不过的,这次被撵出去也是罪有应得!”
说完这话,仿佛是生怕陈澜给兰心说话,两人便一人架着兰心的胳膊,匆匆把人押了出去,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她们喝骂兰心的声音。见此情景,玉芍连忙拉了陈澜一把,等进了正厅方才小声说:“刚刚都是她惹的祸,在老太太面前说芙蓉和木樨到翠柳居去了,于是老太太自是大发雷霆。说话也不瞧瞧场合,老太太原本就心里憋火,岂有还提这个的道理?三小姐莫要听她的,别提此事,等事情过去了,咱们姐妹几个替她设法设法就是了。”
陈澜闻言自是不再言语,而红螺却知道,兰心平时就最喜钻营,为人又有些尖酸。等到事情过后,蓼香院的丫头决计没一个会为其说话的。可知道归知道,刚刚那行径却是最犯忌不过,因而她没有多说话,将陈澜送到东次间门口,就停住步子不再跟进去。
余怒未消的朱氏看到陈澜拿着一张药方子进来,这才缓和了一下脸色,不等人行礼就唤了她在身前坐下,又使了眼色命绿萼和玉芍出去。今天陈瑛的突然回来给了她重重一击,而后来那番风云突变的架势也第一次让她觉得,事情并不是总在掌控。再加上旧病复发,她继上回的旨意之后,再一次觉得一种深深的疲惫,此时也只是勉强打起精神。
因而,见陈澜要把药方递上来,她便淡淡地摇了摇手说:“不看了。我也吃了好些年的药,这上头还会有什么变化?不过是些老调重弹。除了汤药之外再让他制些丸药,发病的时候能用得上就行,就这样罢。”
陈澜却没有如朱氏想象中那般点头,而是犹豫片刻,便低声说道:“老太太,您这病虽是多年宿疾,原本不是大病,但刚刚我实在担心不过,于是逼问了刘太医,他说……您这病按理没有大碍,可因为您这段日子动气太多,只怕有些碍难处。”
朱氏本要吩咐陈澜关于皇后千秋节的事情,可一听这话,她顿时心中一凛。久病成医,她那点心疾是很早就落下的,因听医嘱只要按期服药,发作的时候极少,但最近短时间内就多次发作,她自己也不是没犯过嘀咕。此时此刻,她只觉得背后发冷,盯着陈澜看了好一会儿,方才吩咐她先进梢间里头去,又命绿萼将刘太医传了进来。当面再次问过刘太医,听他说出了那番静养的话,她只觉得浑身力气都一下子没了,一下子软软靠在了引枕上。
陈澜等刘太医一出去就匆匆从梢间里头出来,又在炕前单膝跪下,低声说道:“老太太,万事都没有身体要紧,不若找个地方,我和四弟陪着您去安心调养几天。”
“调养?今天你三叔的样子你难道没瞧见。等咱们回来,这侯府就是他的了!”
朱氏还是第一次这样赤luo裸毫不遮掩地对她说话,因此陈澜定了定神,便镇定地说:“可留在府里,有的是事情引得老太太动气,若是真有一个好歹又如何是好?不管怎么样,老太太都是敕命阳宁侯太夫人,休养一阵子,京城的事情自有人留心着,随时随地都能禀报。就是皇上,刚刚封赏了咱们侯府,得知了老太太出府调养,必然也少不得会注意着咱们家的情形。至于下人们,这侯府里头的不过是一部分,就算他们都有了外心,外头闲散的再加上庄上的,将来也不愁无人使唤。”
此时此刻,朱氏终于是吃了一惊。刚刚刘太医说了那番话,她就明白了,就算自己有千般手段,这动气发病就是最大的软肋,陈瑛甚至不用亲自出面,只需略略把有些消息放到她耳边,她指不定天天气得人仰马翻。可她着实没想到,陈澜居然能想得这么透彻。她的女儿是韩国公夫人,外孙女是晋王妃,说是亲近,但毕竟已经是别家的人,在陈家的事情上能帮她的有限……长房有那样没出息的老子,却有这样冰雪聪明的女儿。
“也好……只那些别业都离京太远了些。”
陈澜微微一笑:“老太太忘了皇上刚刚赐回的通州潮白河边上的田庄?上回张庄头还打发人回来禀报,说是先头那位管皇庄的庄头在里头造了一座老大的庄园,如今连屋子都一并留下了。”
朱氏不禁沉吟了起来。侯府别业有好几座,其中最好的那些都在江南,余下的两座一座在真定府一座在保定府,离京却都远了,通州潮白河边上的那田庄离京极近,策马疾驰甚至只需两个时辰,这地方正是再合适不过了!
“好,既如此,我就带你离开侯府休养几日,等皇后千秋节那时再说!他一回来便逼得我这个母亲出去养病,我倒要让人看看他的孝心!”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六十六章 锦衣夜行
第六十六章 锦衣夜行
大楚立国时将鞑虏赶出了中原。就连时为元朝陪都的开平也一并拿下,之后便在这些前沿一带铸造了坚城和各色堡垒,并驻扎大军,每年在秋高马肥之际轮流出击,将前来游牧的蒙元各部往北驱赶,俘获的牛羊则是充作军需,蒙古人则是留作奴隶。
凭着这一制度,楚太祖在位的前三十年,名将一再出塞,北边的边疆牢不可破,再加上天下太平连年大熟,史称元亨盛世。
可天下太平的百多年来,文官们成天在君王耳边劝说,擅动刀兵不祥,不可虚耗民力,以异族人为奴有失仁义,久而久之,镇守边疆的总兵大将们自然是不再年年出击,倒是那些最前沿的堡垒年年都得承受蒙元各部的攻势。虽不曾大军压境,可总是压力巨大。
兴和堡不比宣府,由于正当前沿。用一句玩笑话来说,大约除了寥寥几只用来生蛋的母鸡之外,就连蚂蚁都是公的。杨进周十六岁去了兴和之后,回到繁华的京师之后也是办不完的事情理不完的头绪,这会儿竟还是第一次踏进这条京师赫赫有名的勾阑胡同。
这会儿走在其中,他步子虽慢,但其余的军士却已经是往四面八方窜了进去,而他那张毫无表情的脸更是让好些人从各处青楼楚馆中狼狈窜出的人惶恐不已,见胡同口把守的锦衣卫似乎没有卡人的意思,于是纷纷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浑然不觉杨进周身后一个人在仔细打量着他们,口中喃喃自语,念一遍重复一遍,竟是在暗自记人。
楚朝有教坊司,却是只演歌舞,当初只是战后俘获的家眷,也有荒年从民间流离失所的百姓将自家女儿卖给官中的,身在乐籍年满二十五就可以选择是继续拿着优厚的酬劳在宫中供职,还是放出去婚配,因而并不算境况太糟,自然更没有官ji之说。至于那些私窝子,却是从古至今都不曾绝过,楚朝太祖知道这种营生屡禁不绝,于是索性定下了制度,按商税对各家青楼楚馆抽税,却明令禁止官员眠花宿柳。可毕竟是时日渐久,多数人都忘了这些。
如今勾阑胡同中的这些人家。也都已经是传了几代人的生意,当家的妈妈见惯世面,只锦衣卫上门却是头一遭。
“大人,这位大人,若是您要查什么人,只管告诉小妇人,小妇人在这街面上熟,保管为您找出来交差!”一位三十出头的艳丽妇人几乎是拎着裙子一溜小跑追在杨进周后头,要不是天生的平衡感,好几次都险些一个趔趄摔倒。见前头的人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她又咬咬牙叫道,“大人您铁面无私,可这儿来的也都是些有身份的人,您就不怕……”
“闭嘴!”
杨进周终于转过头来,冷冷地瞪了那妇人一眼,见其吓了一跳连连后退,结果被一块突起的石板一绊,竟是一下子坐倒在地,这才对路边招了招手,吩咐把人架到一边去,这才继续前行。待到了最里头的那院子。他看了看左右,见只剩了一个人,便直截了当地问道:“确定那边的阳宁侯陈瑛早得了讯息,已经匆忙走了?”
“应当是。他之前和工部李郎中、户部钱主事在一块,再加上还有几个官员,大约以为此次回来得早有些隐秘,指量咱们不知道。”
跟在杨进周身后的秦虎是他在兴和的亲随,脚有些微跛,军中诨名大虫,可为人却有一桩好本事,那就是只要见过一面,就能记住其人的名姓,只可惜全然不识字,因而跟着回京之后仍是做了亲随。此时,他便不解地问道:“大人,既是知道他早回来了,只是一直没回阳宁侯府去,怎么到现在才来惊动,刚刚也不派人盯着,也好把人揪出来?”
“这些事情就不用揣摩了,皇上吩咐不用理会。”
杨进周苦笑一声,心想亏得自己这半年来练成了缜密和谨慎,之前领命出宫的时候多问了一句,否则刚刚真想把那些出入青楼的官员直接扣下,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让秦虎记下名字,即便这样,还是招来夏太监的一声嗤笑。那个老太监贪是贪,却都在明处,比起那些只知道勾心斗角暗刀子捅人的衣冠楚楚权贵要可爱多了。
这些权贵哪个不是家里左一个小妾右一个丫头。又不是边疆那些难得见一个女人,回城便是不惜花费只求一乐的士卒,偏还这般纵欲无度。偏是这些饱食终日的人,占据的却是最好的位置,可边疆的将士却是连棉衣军饷也要常常克扣。想到这里,他想起了自己早去的父亲,不禁暗自叹息了一声。
父亲的决定当日在别人看来兴许是愚蠢,但如今他既熬了过来,方才能体会那份苦心。
径直从小院大门入内,一路到了花园,他就只见那些慌乱的客人和ji女东奔西走,而四下里那些饮酒作乐高歌狂舞的地方都是一片狼藉。他也不去理会这些,只管往前走,至于那些满脸堆笑上前的*公妈妈都全然让属下拘管在了一边。等来到最深处的一座小楼前,他方才整了整衣冠,随即换上一副冷脸进了门。
自打得知锦衣卫竟是突然光临了这勾阑胡同,罗旭便觉得有些古怪。他年纪不大,可毕竟是随着母亲一直在京城,于是也没有贸然寻路走,而是留在那里和圣手刘继续对饮。一来他只是世子,并无真正官职,他也不在乎回去遭了父亲责罚;二来他自忖并未寻花问柳,也没有和什么朝廷官员交接。心里也坦然得紧。直到外头大呼小叫突然停了,随即传来了一阵叩门声,他才觉得有些蹊跷,遂亲自上前开了门。
“杨指挥?”罗旭看着门外的人,着实是吃惊不小,随即便恢复了镇定,笑吟吟地打量着这位锦衣卫新贵,因问道,“怎么,是锦衣卫奉命整肃朝廷纲纪?”
如果是,你还笑得出来?
杨进周暗自哂然。瞧了一眼室内,发现这一路过来只有这儿没有那脂粉的浓烈香气,面色就缓和了些,因而便先向罗旭拱了拱手,又看了看那位自得其乐仍在喝酒的文士,这才说道:“下官是奉命来寻罗世子的。”
“寻我?”此时此刻,罗旭只觉得满脑子的疑惑,这脸上的镇定怎么也维持不住了,因而不觉脱口而出问道,“这么晚了,皇上要寻我这个京里出了名懒散的纨绔做什么?”
尽管那个文士仍是未曾回过头来,但夏太监事先有言,说是威国公世子罗旭当是和名闻天下的画师圣手刘在一块,因而杨进周自然知道那边坐的是谁。此时他身后只有秦虎,这儿余下的人应当不是溜了,就是被锦衣卫看了起来,因而他也不虞有更多人听去,微微一沉吟便正色道:“皇上有几句话,让下官带给罗世子。”
天子金口玉言,因而罗旭不敢怠慢,慌忙要下拜,却给杨进周一把托住。他使劲挣脱了两下,奈何面前这位乃是军中有名的勇士,他哪里挣脱得开,因而只好讪讪直起腰来。这时候,杨进周方才轻声说道:“皇上说,三月初一便是会试,罗世子虽说不曾承袭了威国公的武勇,于文事上却颇有见地,听说还匿名下场,先中秀才后中举人,倒真是虎父无犬子。既然前两场都是名列前茅,这一科会试错过了实在可惜,皇上让罗世子务必下场好生考一遭。”
下场会试?这怎么可能!
饶是罗旭自负聪明,和几个真正的至交好友在一块时,也曾经夸口说腐儒误国,科考策论看着花团锦簇。其实不是老生常谈便是书生误国,甚至还曾经让人假造了户籍黄册,在山西那边考了个秀才,随即又中了举人,可那终究是犯了禁例。他是国公世子,虽不是落地的富贵,但父亲功勋彪炳,他这个嫡长子安分还好,出挑则是碍眼。因而,呆呆愣愣的他甚至没注意到面前的一主一从已是悄然离去,直到背后传来了一声嗤笑,这才回过神来。
“好嘛,戏文上都是中得状元后,抱得美人归,你这回要是能够金榜题名,向皇上提一提,就是你父亲也不好逼你娶了你家姑太太的女儿……”
“别说了,这事情蹊跷……怎么会给皇上知道的,我分明已经很小心了,第一次是借着生病出城调养,第二次是号称跟着你去江南学画!”
罗旭已是心乱如麻,脑袋都有些大了。他自然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捂着一辈子,可也不至于这么快曝光。他如今已经很不小了,母亲借着父亲不在京城拖延了许多提亲,可谁想到头来竟是险些便宜了那位姑母,幸好他一番言语终于说动了父亲。至于他对自己婚事的那番计较,还只是起了个头,可人家分明是不记得他了,而且看样子还恼上了他,真是不该听圣手刘这些狐朋狗友的套路……可如今一切都得重新计较。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出了院子,收了四处的锦衣卫,杨进周心里也是异常纳闷。他回京虽不过是大半年,可对京中人事好歹有了些见识,威国公世子罗旭在众人眼中不过就是懒散外加脾气古怪,甚至还有离经叛道之类的评语,可皇帝竟然让这位公子哥去考会试?真看不出来,罗旭竟然还考了秀才中了举人。还有,今夜的锦衣卫出动虽说是奉圣命,打的却是搜捕逃犯的名义,一番折腾只抓住了小猫小狗两三只,也不知道明早是否会有狗急跳墙的御史跳出来一通弹劾。
略站了一会,他就对身后的秦虎问道:“全都记下来了?”
“大人您放心,一个不差。”
随着锦衣卫的消失,勾阑胡同渐渐恢复了元气。只这一晚,却没有人再敢光临这个烟花之地了,那些丝竹管弦之声也全都断了,往日一整夜都不会消停的胡同里,如今却是安静得连狗叫猫叫都一清二楚。至于各府中从前彻夜未归的男人们,眼下也都早早上床安歇,脑子里无不猜想着之前的这一番折腾。
只不过,在别人家里安安静静消消停停的时候,入夜时分,郑妈妈也终于赶了回来。虽是家里头的事情让她大吃一惊,但她还从王府带回来了两个消息。
之前晋王府行刺晋王的那个刺客和晋王府的清客相公许懋才,明日都将在西四牌楼当众斩首!锦衣卫突然出动,在勾阑胡同大肆搜捕,也不知道是所为何事。
PS:上海下雪了,好大的一场雪,满地白茫茫啊……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六十七章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第六十七章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老太太要去通州田庄上养病!
朱氏连夜打发人去准备。因而从晚上到清早,这个消息迅速传了开来。对于侯府上下来说,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从外院大厨房到库房到各房的院子,全在议论这件事。
有的说老太太大权独揽无人不从的局面从此就要改观了;有的说三老爷刚刚回来就把老太太逼走了,传扬出去不好听,就是御史那儿也过不去;也有的说,老太太不过是去外头养病几天,没多久就回来了。当说起陈澜也要跟去服侍的时候,不少人都是惋惜感慨,说是之前那桩婚事三老爷没能如意,于是就把气撒在了长房的三小姐身上,于是把人逼走了。众说纷纭之下,年长有经验的也就算了,年幼无知的却是没法安心。
一大清早,陈澜梳妆好了正打算去蓼香院上房,陈衍就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却是看着陈澜怔怔地不说话,好半晌方才咬牙切齿地说:“姐,不就是娶那个苏婉儿吗?我娶就是了,只要我答应了。三叔就不会把你逼走了吧?”
昨晚上陈澜很晚才从蓼香院回来,正好等到了匆匆从王府归来的郑妈妈,也听说了那个刺客和主使都将被斩首示众的消息,因而回来之后整晚上就不曾睡好觉,自然也忘了往陈衍那儿送个消息。见他脸涨得通红,两只眼睛血丝密布,想也是一个晚上没睡好,她心里叹了一口气,见红螺和沁芳都退了出去,她便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