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盖满京华-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就轮得着我家老爷?再说,就是要和离,也得两家商议好,否则外人就算插手了也不免闹得铺天盖地,二婶让二姐姐日后如何做人?另外,这话二婶可对老太太提过了么?”
被陈澜那厉眼一瞧,马夫人就生出了几分退缩来,但随即心里满是不忿,当即冷笑道:“只要你说一句话,老太太还不会听你的么?一家是丢了爵位的破落户,一家是前程正好的勋贵侯府,这门不当户不对,不和离难道还让你二姐在那里受一辈子苦?”
“二夫人既这么说,难道满天下的女人在自家男人前程败落的时候,就全都该讨了那张和离文书,然后回家过自己的好日子?”一直沉默不言的江氏终于开口发了话,口气虽淡淡的,但却异常的凌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话不假,夫贵妻荣,这话也不假。但若是连共贫贱都不成,那共富贵的时候,男人随便下了休书抛弃发妻又怎会为公论所弃?别说如今我家全哥未曾接任族长,就是他接了族长,我也决不许他在这种事情上推波助澜”
一句推波助澜说得马夫人神情大变,一时愤然起身。见陈澜丝毫没有帮着自己说话的意思,她不禁气极反笑:“好,好,三姑奶奶你嫁了人就忘了姊妹,我早该认清楚你的你既是不肯帮忙,那我自去别处设法,等以后你二姐另寻了高门头,你别后悔”
这一回,江氏又抢在陈澜前头,淡然不惊地说:“多谢二夫人提醒了,不过我家媳妇从来就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人,倒也谈不上什么后悔不后悔我还有几句话要嘱咐媳妇,二夫人慢走”
PS:懒了,索性两章一块传……早上起来发现还差一票二百六,大家能不能帮忙抹掉这一票的差距…。…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久天长情深重,姊妹交心逢王侯
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久天长情深重,姊妹交心逢王侯
早在马夫人说什么门不当户不对时,陈澜就知道,这位自以为是的二婶必然触怒了婆婆江氏,而事实果然是如此。此时,眼看马夫人拂袖而去,她本就不想自讨没趣去送上一程,有了江氏这话,自然就只是站起身做了个样子。眼见江氏突然歪着靠在了炕椅靠背上,她便走上前去,挨着她坐了下来。
“母亲,都是我不该把二婶引到这儿来的,否则也不至于引您动了气。”
“多少年了,我就一直最恨那种踩低逢高的秉性”江氏长叹一声,仿佛无意一般拍了拍陈澜的手,低低地呢喃道,“当年,你公公见罪被贬,之后更是被逐出了家门,那会儿我娘家也曾经派了一个兄弟过来,让我与他和离。我出身江南望族,是我那太婆婆在时就定下的婚约,自是不愿。兄弟便许诺我说,已经给我寻好了另一户人家。一样是南方的高门大户,对方丧了妻室,过去之后便是当家主母,上无婆婆挟制,下无继子拖累,我那时候还年轻,只要我生下儿子,便绝不会有人敢说我的闲话。”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嘴角流露出了一丝讥诮的苦笑:“乍听着,一边是豪富世家,一边是失了父亲欢爱前程黯淡的破落子,两者自是云泥之别,可这世上又哪有没有付出就能得到的东西?我和你公公虽只数年夫妻,可却不愿在他迭遭大变时背弃,于是哪怕娘家要和我决裂,我也不肯改主意。而我还是后来才知道,娘家看中的那个人,妻室之所以早亡,便是因为他好美色狎玩,声名狼藉却又性格暴虐,偏生家财豪富,整个江南的生丝买卖,大半都要他过手。我娘家后来从旁支选了个温柔和顺的女子过去,也只不过捱了五六年就死了。”
陈澜这才知道,为何自己嫁入镜园已有一月余,却从未看见过江氏的娘家亲戚,甚至连一丁点风声都不曾听闻。想来,若只是坚持己见推拒了娘家不愿女儿过苦日子的好意,江氏又岂会如现在这般决绝?她不知不觉伸出了另一只手按在了婆婆的手背上,平缓了一下呼吸说:“您二老当初那般恩爱情重,着实是世间佳话。”
“哪有那许多佳话,过日子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起气来拌嘴吵闹也不是没有过,可真正到了最苦的时候,却还是两个人彼此扶助才能挺过去……阿澜,你和全哥如今这般恩爱,我很高兴,只望你们一年如此,十年如此,几十年之后依旧如此”
“母亲,您放心。”
傍晚时分,杨进周不曾回来,只使了人送信回家。而陈衍却是又不请自来,同时捎来的还有一个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设在外城的整个京师最大车马行百通车马行在大清早城门开启之后,就被官军团团围住,继而再破门而入,搜检了一两个时辰之后被全部查封。据说,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被装上马车押送到了大理寺的天牢。而京城之中还有好几处店铺产业遭到了查封,而领头的却不是锦衣卫,而是金吾右卫的一位年轻军官。此外,姐夫杨进周则是和那位锦衣卫缇帅欧阳行一同被召入宫,据说至今尚未出宫。
面对这一大堆的消息,陈澜忍不住盯着陈衍直瞅,到最后昂首挺胸的陈衍终于有些扛不住了,遂低了低脑袋说:“老太太说,如今她年纪大了,一天到晚听这些消息也实在是头疼,所以那些消息都是到我这儿汇总,我想通报谁就通报谁,她只听一声就完了。所以我除了老太太之外,派人去晋王府给晋王妃送了个信,向韩先生和师傅知会了一声,姐姐这儿就亲自来了。至于杜夫人那儿,我怕杜阁老发脾气说我像耳报神,所以没敢去。”
“你呀”
陈澜忍不住轻轻一弹陈衍的额头,心里除了感慨,还有说不出的欣慰。只在弟弟期盼的眼神中,她微微点了点头:“小弟,你长大了”
姐弟俩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一个笑得高兴,一个笑得得意,那几乎差不多高的身影在灯光下映照在墙上,恰是显得绝妙和谐。
这一夜,有的人睡得踏实安心,有的人却睡得胆战心惊。次日一大清早的朝会上,一个六部主事和一个都察院御史被当庭拿下,皇帝虽只是语焉不详地警告了群臣几句,可这些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少人精,又哪里会不明白?哪怕连平日话最少的首辅宋一鸣,和杜微方张文翰一块回值房的时候,忍不住也多说了几句话。
“《诗经》里头那篇硕鼠,果真是一点都不假啊内宦勾结外官,由是把宫中的东西一样样递到外头,或由当铺转卖,或由车马行运到江南再高价转给某些最爱收藏御用之物的豪门世家……要不是皇上要收拾江南局势,只怕如今那边也要大动干戈了。”
素来方正的杜微方只是冷笑了一声:“这些何止是硕鼠,简直是国蠹还有锦衣卫……监察别人的锦衣卫竟然连设在外城的总哨都出了问题,这必定不是如今,而是早就出了问题欧阳行该死,那卢逸云同样该死要是按照我的个性,大理寺挨个审,有牵连的一概严惩,也能杀一杀京城这些老大人做官敷衍了事,过日子却浮华奢侈的风气”
张文翰终究没杜微方这么崖岸高峻,此时见宋一鸣皱眉头,便轻咳了一声说:“皇上如今既是发案下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就是要这三法司发挥起作用来。难得锦衣卫这一回不再派人会鞫,他们三个衙门只要能做出一个好样子来,日后限制锦衣卫就不会成了一句空话。”
这话说得宋一鸣和杜微方同时点头,杜微方更是摇头轻轻叹息了一声:“太祖皇帝设锦衣卫,是因为三法司审理案子看朝中功臣大佬的脸色,有碍律法言明,但太宗皇帝即位之后,却一味扩大锦衣卫的职权……只希望这一回真的能有所限制,唉”
快到文渊阁时,宋一鸣却落在了最后面,当两个比自己年轻,也比自己资浅的同僚踏入内阁直房时,他却仰头看了看天。尽管一边仍是阴沉沉仿佛随时要下雪的样子,另一边却已经露出了隐隐的光亮,仿佛天气会随时变好。
“要限制锦衣卫刺探侦缉的权限,单单如今这些还不够卢逸云死不足惜,欧阳行败事有余……对了,还有杨进周……”
偌大一场风波,波及到的并不单单是几个正好被人供述出来的倒霉鬼,还有先前已经遭遇重挫的前汝宁伯杨府。杨珪被遣开平,为了族长之事,郑夫人尽管是使出浑身解数和一众族老理论,可终究是架不住如今没了世袭爵位,家底又空空的事实。更让人难堪的是,亲家阳宁侯府那边马夫人竟是亲自过来,要把陈冰接走,两边又是大闹了一场。于是,当外头传来消息,之前宫中窃案要再度重审,极可能杨家还要罪上加罪的时候,她几乎为之崩溃,再也不接待上门的马夫人,更不用说四下悄悄串连的杨家十一老爷杨珞,只在外头奔走。
转眼就到了腊八,曲永夏太监和成太监尚未从牢里出来,三法司的会鞫也仍然没个结果,每日里还有新的店铺人家被查封,锦衣卫则仿佛是一下子失去了往常的风头,那一座锦衣卫后街越发人影寥寥。京城中虽人心不安,但这腊八终究是大节,不可不过,如佛寺者更是摆出了专门的粥棚,专给穷苦百姓舍腊八粥。
这也是各府行善的时节,从腊月初开始,米粮和各色干果等等就一车一车地送进了一众寺庙,因而到了这一天,如护国寺等就特意邀请了各家主人们前来精舍,一则是答谢一年到头的香火钱,二来也是赠主持开光的佛像念珠等等。由于护国寺主持智永好歹是受过敕封的,除却皇家的公主郡主之外,其余的夫人奶奶们多半赏脸光临,就连为了遮掩派柳姑姑之前去护国寺那一遭,因而特意送了一些粮食和银钱的陈澜也得了帖子,思忖片刻最终还是去了。
然而,在竹林精舍中,应付了一群当家的夫人奶奶们,她却意料之外地遇到了四妹陈滟。见陈滟一身素淡颜色的衣裳,守了礼法又不失得体,而且越过众人主动上前和她打招呼,眼神中仿佛有些游移,她在含笑见过之后,心里就有了大约的猜测。
果然,在主持智永露面之后,陈滟随便拿了一串香木佛珠,紧跟着就立时开口邀约陈澜去后头的塔林逛逛。因这一日护国寺外舍粥,寺内全部封闭,以迎候一众诰命夫人,因此陈澜忖度不会有外人闯入,便跟着陈滟悄悄退去。待进了寺后那一扇小门,陈滟就吩咐随行的两个妈妈只在门前守着,又拉着陈澜登上了台阶,却丝毫没顾忌陈澜身后的柳姑姑和长镝。
“二姐的事情我就不说了,虽是母亲硬是让我来见你,但使她知道咱们见过,想来也不至于再纠缠我。其实,今次我来护国寺,是因为我家相公。”
陈澜闻言顿时眉头一挑:“他?”
“我昨天对他提到收到了护国寺的帖子,他原本对这种事情最不耐烦的,可却破天荒没说什么,反而兴致很好多喝了好几杯。临睡前我听到他嘟囔着三姐夫的名字,又说什么让你当初看不起我之类,我就生出了狐疑……”陈滟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好半晌才咬咬牙说,“我设法套问了好一阵子,他迷迷糊糊之间说是从六科廊一个给事中那里听到消息,锦衣卫那位欧阳缇帅,还有三妹夫之所以没有出宫,仿佛是连日来一直在内官监那边受鞫问。”
护国寺统共不过一二百年的历史,远远比不上那些自魏晋唐宋就传下来的千年古刹,所以所谓塔林,其实不过是两座佛舍利塔,再加上元朝的旧碑和本朝的几座梵文碑,乍一看去,偌大的地方显得空空旷旷,最是难掩人行迹。再加上如今寒风呼啸花木枯伏,越发显出了一种萧瑟荒凉的景象。
因没带出手炉来,陈澜原本就在轻轻跺脚,乍听得陈滟此话,她骤然心里一缩,但面色竟是纹丝不动,那目光不住地在陈滟身上打量。
“四妹妹今天来,便是特意告知此事?”
“没错。”陈滟连忙点了点头,见陈澜似乎并不信,她不禁有些焦急,“我也不知道这事情是真是假,兴许只是他嫉妒三姐夫前途正好瞎编出来的,可有道是酒醉吐真言,三姐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得设法打听打听再说了,三姐夫进宫之后,可曾有消息捎回来?若是没有,兴许就真是有什么不对劲。你是御封的县主,寻个借口进宫还不容易么?到时候无论是皇贵妃,亦或是贤妃娘娘,她们那边总能有些消息。”
陈澜看着眼神焦虑的陈滟,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点了点头:“此事我知道了,多谢四妹妹关切。”
“这没什么,三姐从前助我良多,这也是我该做的。”陈滟这才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三叔坐稳了爵位,若是我们姊妹几个遇到什么事,却决计指望不上他,我父亲就更不用说了……咱们家里出嫁的姊妹三个里头,就数你嫁得最好,三姐夫人也可靠,若他有什么万一,日后还能指望谁?”
见陈澜微微点了点头,陈滟便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即歉意地说:“我家那位老祖宗最是严苛,说是午时之前一定要回去,我不能再留了。若三姐信得过我,有什么消息尽管知会一声,我一定尽力就是。”
望着那素色人影匆匆下了台阶,到了门口和两个妈妈会合便快步离去,陈澜低头看了看刚刚临走时陈滟紧紧握过的手,刚刚纹丝不动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脑海中更是飞速琢磨着杨进周那天凌晨回来时的情形。除却杨进周除了最初一日之后,五六天都不曾送过消息回来这一点相当的古怪,镜园内外并没有丝毫的动静,怎么会出来这所谓的鞫问?
刚刚柳姑姑和长镝离得稍远一些,却不是为了避开,而是防止有人误闯或偷听,这时候两人都上了前来。尽管陈滟刻意压低了声音,可却没顾忌他们,而她们一个是在皇后身边磨了十几年,一个是宜兴郡主一手教导出来的,陈滟那郑重其事的表情,还有那随风飘来的话语,足以让她们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夫人,我那天进宫去见皇贵妃的时候,还听说皇上亲自去内官监见了那三位公公,后来外头的事情揭开锅之后,虽说人尚未放出来,可怎么看也该是撇干净了干系,怎么会和咱们大人又扯上了?那苏姑爷素来有些好高骛远自以为,说不定听着风就是雨,胡说八道而已。”说到这里,柳姑姑又看了看长镝。
长镝瞥了一眼陈澜,也忍不住嘟囔道:“柳姑姑说的是,四姑奶奶这话也未免太滑稽了些。老爷那次一夜没回来,第二天便揭出了一桩大案,说不定就是老爷建了大功呢,哪有功臣不赏先关起来审问的要是夫人真的不放心,索性让柳姑姑再进宫一趟好了。”
“你当进宫是吃饭一般,三天两头就能随便跑?”陈澜摇了摇头,又笑道,“之前是自从皇贵妃册封日的传见之后,好久没去过了,所以让柳姑姑去代为拜见并无不妥。如今却是五天前才去过,拿什么理由再跑一趟?这样,回家之前咱们往江米巷千步廊那边绕一绕,顺便看看东安门大街西安门大街和北安门大街是什么光景。”
长镝跟着宜兴郡主早就把入宫当成了家常便饭,此时闻言撇撇嘴就不说话了,而柳姑姑却一下子警醒了过来,随着陈澜往塔林另一边门走去的时候忍不住就歉然说道:“夫人,都是奴婢的不是,那会儿贸贸然往宫里跑了一趟,如今真正遇着事,竟是让您犯了难……”
“只是还没影的事,柳姑姑就别惦记这些了。如今这当口满城风雨,贸然进宫反而不妥。四妹也就是来提个醒,你们刚刚还说是胡说八道,这会儿怎么就紧张起来了?”
三个人一边说一边漫不经心地在塔林里走着,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深处。突然,陈澜看到不远处赫然有一座断碑,脚下一顿就径直走了过去。待到近前,她摩挲着那已经变得光润的断口,若有所思地辨认着下头的字迹,却是写着至正十一年重修崇国寺的字样。这一年多来看了许多史书的她一下子想起这便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年份,正沉吟时,突然听到了背后传来了一声惊呼。
“谁?”
陈澜慌忙转身,见柳姑姑和长镝已经全都是背对着她,在她们俩身前不远处正是两个身着青衣的男子,瞧着像是主仆俩。那披着一件半旧不新皮大氅的主人大约二十出头,脸上表情温和,那淡淡的微笑在这寒冬中恰是有一种使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而那仆人身材高挑剑眉英目,面色却异常冷冽,看上去大约十七八岁——乍一眼看去,陈澜甚至觉得,这人和自己的丈夫杨进周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那冷脸就足以让人退避三尺。
想归这么想,这塔林中突然闯进了两个男人,她心头吃惊自然非同小可。然而,就在她思量护国寺怎会在今日女客云集之时放进了两个大男人时,就只见柳姑姑上前一步,竟是屈了屈膝,随即语气不太确定似的问了一句。
“可是……荆王殿下?”
一声荆王殿下,一旁的长镝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而陈澜则是在震惊之余,心底难免大觉古怪。诸多皇子之中,除却那些年幼的小皇子,就连吴王她也在千秋节坤宁宫觐见皇后的时候偶尔遇到过一次,更不用说原本就是亲戚的晋王和犹如牛皮糖似的淮王了。唯有以好男风出名的荆王,她还是第一次见。想来护国寺放了他们进来,一是因为皇家威严不得不从,二来也是因为这位皇子殿下名声在外的缘故。
对面的两个男子听到柳姑姑这一声问,前头的主人讶异地看了过来,后面仆人模样的少年却退后了一步往荆王身后避了避,随即冷冷地说:“殿下不是说你是个冷门皇子,不管走到哪都不会有人能认出你的吗?怎么才一现身就被人识破了”
听着这绝对不像是仆人对主人说话的口气,陈澜不禁大为意外。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一向镇定的她愣在了当场。就只见那被柳姑姑称之为荆王的男子转过身来对那少年歉意地一笑:“萧郎见谅则个,我也不意在此遇上从前坤宁宫的柳姑姑。”
说完这话,他就冲柳姑姑摆了摆手,又温和地点了点头道:“出门在外,不用那么多礼数,柳姑姑还请不要声张。”他说着又看了一眼长镝和陈澜,目光很快就落在了陈澜身上,“这位当是海宁县主吧?一直只是闻名不曾见面,不想今日有兴一睹。”
这时候,陈澜方才惊觉自己尚未施礼,忙屈膝行礼道:“荆王殿下。”
“免礼免礼”荆王笑吟吟地颔首之后,又扫了扫那块断碑,旋即若有所思地说,“至正十一年,红巾军揭竿而起,至正十二年,脱脱丞相率军破徐州,杀芝麻李,因而方才有至正十四年的元帝敕谕碑……县主若要看碑,倒是那座元帝敕谕碑有些意思,足可博得一粲。我今日出来不过是为了上香,只在寺后随意走走,请县主不用和别人提起此事。”
言罢,他微微一拱手,随即转身到了那少年面前,虚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那边尚有立着脱脱丞相夫妇塑像的千佛殿,萧郎随我去看看如何?”
那少年斜睨了荆王一眼,终究没说出个不字,他看了看陈澜这边三人,微微欠身行礼,随即径直随着荆王沿着另一边的路走了。而等到他们的身影几乎看不到时,长镝才三两步蹦了过来,在陈澜身后立定之后,就用手轻轻按着胸口。
“这就是荆王殿下?我常常随着郡主入宫,可还是第一次瞧见……”
她这话还没说完,柳姑姑就立时咳嗽两声打断,随即对陈澜低声说道:“夫人,想来荆王殿下只是陪着这位萧郎出来看看,只是偶尔撞上咱们,不用在意,横竖他这习性达官显贵大多数都清楚。时候不早了,若要绕着外皇城一圈也得花费不少时间,咱们不如尽早回去?”
“先去看看荆王殿下提到的那块元帝敕谕碑吧。”
陈澜本要答应,可往那岔道的方向扫了一眼,却又改了主意。和晋王的故作高深,淮王的阴狠暴戾相比,这位荆王虽有那样不好听的名声,可待人倒是从容自然。
PS:一天只传一次果然省事啊,也免得大家多次刷新……谢谢大家的给力,距三百票粉红只剩三四票啦,再支持一下突破了这个关坎行不^_^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百二十七章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第三百二十七章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底,管城子达鲁花赤官人每根底,往来使臣每根底,宣谕的圣旨。成吉思皇帝,窝阔台皇帝……别了的和尚每有呵,遣赴出寺者。更这学吉祥等和尚每,倚有圣旨么道,无体例勾当休做者,若做呵,他每不恂那。圣旨。至正十四年七月十四日,上都有时分写来。”
尽管碑文上的每一个字陈澜都勉强认得,可是,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她却是一片茫然。这要说白话却看不懂,要说文言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到最后她只得将其归结于是元朝汉化不完全的缘故。转过身之后,她就瞧见长镝亦是眉头全都拧到了一块,而柳姑姑则是面色如常,也不知道是在宫中早有所闻还是其他。当下她也没有多做述评,招呼了两人便沿着原路回去。才一出边上的小门,她就看到满脸堆笑的主持智永带着一个小沙弥迎了上来。
“智永大师。”
“县主。”智永合十还礼,不等陈澜开口再说什么就抢前说道,“今次荆王殿下来得突然,老衲虽阻拦过,奈何他说不会惊扰精舍,老衲也就只得答应了,又请师弟和两个小沙弥随行跟着,不想却被其甩了开来,最后还是有小沙弥瞧见他从塔林那边的后门出来去了千佛殿,老衲又得知县主和苏大*奶一块去了塔林,这才赶紧过来瞧瞧。”
“没事,只是和荆王殿下打了个照面说了两句话而已。”
见智永显然松了一口大气,陈澜也不欲自己每次光临都给这位主持招惹麻烦,因而又言语几句便答谢了智永今日的款待,开口提出告辞。这显然很符合智永的言下之意,当即殷勤相送,快到山门时,刚刚一直没开口的柳姑姑突然问道:“大师可知道,荆王殿下身边的那位萧公子是什么来历?”
“萧公子……”智永瞅了瞅柳姑姑,又偷觑了一眼陈澜,脸上闪过一丝异色,“这老衲就不清楚了,荆王殿下只让人知会说会来。不过,老衲倒是听说,前些时日朝鲜使节拜谒皇上时,献上了十对俊美少年少女,似乎有些颁赐了王公贵戚,兴许就在其中。”
柳姑姑闻言面色就更差了,而长镝则是脸色微红,陈澜则是什么也没说,在与天王殿附近等候的另几位妈妈和丫头会合了之后,再次辞了智永就出山门上了车。长镝和柳姑姑吩咐了车夫和一应随从,这才一前一后钻上车来。一坐定,柳姑姑就忍不住谢罪道:“夫人,刚刚奴婢是不该多言问那么一句。实是从前皇后说过,荆王殿下为人温和豁达,读书习武虽不是极其出挑,但也远非中庸。若不是那点毛病,其实少说也称得上贤王。所以,奴婢瞧见他对那萧公子这般,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这才多此一问。不过是朝鲜人,竟那么倨傲……”
“不是朝鲜人。”陈澜没等柳姑姑说完,便摇了摇头,“我觉得那萧公子并不是朝鲜人。朝鲜虽小国,却上下分野严格,会送给天朝上国的人更是如此。初见之时,他往荆王殿下身后避了避,若是御赐的亲随奴仆,自不敢这般无礼。待到荆王请他往去千佛殿时,他临走前也不忘欠身向我行礼。除了起头说的话有些恼羞成怒的味道,看后来的举动,决计不像是荆王身边的人,倒像是知道那名声,不愿被人看见和他在一块。想来兴许是偶尔撞上,或是干脆奉皇命带人出来的。”
长镝闻言大讶:“怪不得郡主老说夫人最像她,就这么一眼就看出了这许多,真是太厉害了”
“你这丫头,尽知道捧我,我只是说我觉得,又没说有几分把握。”陈澜说着就看了看柳姑姑,“姑姑不要怪我多言,今日之事看过就算了,便当没这么一回事。皇后娘娘终究是已经去了,荆王殿下却就要开府纳妃,他如何自有皇上看顾,却与我们无干。”
柳姑姑闻言立时警醒过来,深深欠身应是。接下来这一路上,主仆三个便透过两边车窗看着路上的情形。为了掩饰自己绕路的行迹,陈澜还特意在拐到东城时,特意往灯市胡同去了一遭,买了一盒豌豆黄,一盒杏仁酥,还有四色花样饽饽,这才绕道北城的皇城北大街回去。只是一路这么看下来,她就发现,皇城守备比平日更显森严,进出的人也远远比往日少。
如此绕了一圈,回到镜园已经是午后时分了,早过了午饭的时候。因这一程多走了老长的路,陈澜自是吩咐跟车的亲随和妈妈每人打赏两百钱,当即一干人无不欢喜。等到她带着柳姑姑和长镝进了二门,两个迎上来的婆子殷殷勤勤把人请进了门,其中一个嘴里就念叨说:“老太太刚刚还奇怪呢,几乎不曾派人去护国寺打听。大厨房里的腊八粥一直都还热着……”
陈澜含笑应了几句,那两个婆子送到一处月亮门,也就停了不敢再往里头。到了惜福居门口时,庄妈妈已经等在了外头,见了她们就轻声说道:“老太太本来是一定要等着夫人回来喝粥的,后来总算在我劝说下喝了头茬的小半碗,又用了些点心,迷迷糊糊竟是睡着了。”
“都是我不好,早知道如此,就该派个人捎信回来,竟是让母亲这般好等。”陈澜歉意地让柳姑姑拿上了从灯市胡同买回来的几色点心,庄妈妈连忙冲小丫头使了个手势,立时就拿进去了。随着庄妈妈往里头走,陈澜就仿佛漫不经心似的问道,“从前腊八节,宫里都素来有赐粥的,今年没动静么?”
“还没有呢。阳宁侯府和韩国公府是夫人出门就送来的,晋王府和杜家则是中午前,其次便是戴家,小张阁老家,还有几家亲厚的人家。所以老太太说,一家用一勺也就都饱了,除了给夫人各色留下一碗之后,其余的都赏了下去……”
庄妈妈说得絮絮叨叨,但陈澜却听出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宫中至今尚未有赏赐腊八粥下来。记得去岁在阳宁侯府过腊八节时,她是在床上养伤,而上上下下的主人们为了宫中的赏赐,那是从早上就开始预备。好在从开国年间,好歹还有一条惯例传下来——那就是腊八节的粥是为了应景庆祝节日的,不是为了让人饿着肚子苦等的,因而达官显贵总算不用从早上等到中午。而且为了不浪费宫中的米面干果,每家人分赐的分量都不会太多,从一小碗到三小碗不等,送到之后灶台上热了再吃,以示天子恩宠暖人心。
江氏只是偶尔打个盹,不一会儿也就醒了。看到陈澜回来,又捎带了那几样自己异常熟悉的吃食,她哪里不知道必定是儿子之前对儿媳提过,脸上自是笑意更盛,早就忘了宫中赏赐那一遭。陈澜遂其心意,也不想让陈滟的那番话坏了婆婆今日过节的兴致。然而,直到傍晚,宫中的赏赐方才姗姗来迟,这一回却不是往年的腊八粥,而是腊八酒。而前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