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亲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攻呢,谁知道他们竟然会提前?”
聂士诚冷哼了一声,道:“他们就是要给咱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
凌晨…多,天空本来还很暗,可是现在已经被炮火映的透亮,有如白昼,两人到达自己的位置时,却意外的发现,李威和栓子,还有王铁蛋已经在哪里了,三人的手中都拿着一把奇怪的步枪。
枪管极长,枪上还带着一个单筒的望远镜,两人互望一眼,趴到三人的一侧,看着他们,聂士诚奇道:“这是什么玩意儿?”
王铁蛋笑了笑,道:“这叫狙击步枪,日本前一任驻朝鲜公使,就是死在这把枪下。 ”
聂士诚的嘴张地大大地,成了O型,道:“你们……是你们干的?”
袁世凯却一点也不客气,一把抢过王铁蛋手中地狙击步,端起来看了一眼,忽然道:“那个小鬼子的胡子怎么那么难看?”跟着叭的一声枪响,然后袁世凯叹了口气:“娘的,打偏了,他旁边的那个人倒了。 ”
四人的肩头都微微晃了晃,王铁蛋轻笑着接过袁世凯还回的枪,道:“袁大人第一次使这枪,更何况还是在晚上,能看到目标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
“真的?”袁世凯问道,同时拿起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对面的日军,忽然道:“王八蛋,这些小日本又从哪里冒出来这么多人?”
聂士诚听他如此说,也忙拿起望远镜看了一眼,然后道:“应该没有增兵,不过他们似乎是把所有的人都给弄到了阵地上了。 ”
聂士诚面色沉重,道:“我去各处看看,不能让他们在这个时候破了城。 ”
夜晚的战斗极是激烈,日军似乎越来越焦燥了,清军怀疑日本人是不是把所有的炮弹都轰了过来,士兵们撑的极是辛苦,本来在养伤的一些士兵,也再次回到了战场。
炮火声惊醒了全城的人,所有的人都看着西南方向的炮火,都在为明天是否还能安全的呆在城墙里担忧着,已经有些朝鲜平民开始收拾包视袱,想要逃离,也有人拿起了自己家里武器,往城墙的方向跑去。
在城墙上的士兵,已经感觉到日军的这次进攻,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清军中,有许多人,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手中的枪已经越来越沉重了,城里所存的炮弹已经不多了,炮兵们不知道还能撑到什么地步,只知道,不久之后,他们将会只有挨揍的份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是战况却已经有些明朗了,清军的弹药,很明显的严重不足,还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王铁蛋苦笑着,看着栓子,问道:“你确定,你炸掉的是他们的一半弹药,而不是我们的?”
所有的人心情越来越沉重了,天边已经有些泛白了,他们很清楚,天色只要一亮,那么就是日军攻进城来的时刻了。
袁世凯叹了口气道:“罢了,今天若是死在这里,有你们陪着,袁某也不寂寞了。 ”
这时已经有士兵不停的来回报,他们的弹药不足,袁世凯现在只恨不得,自己拉屎也能拉出两颗子弹来。
十月一日凌晨五时十分
就在守城的将士们就要绝望的时刻,袁世凯迎来了他的亲兵一张惊喜的大脸:“大人,唐大人和马大人派人送来了大量弹药和武器,还送来三百名士兵,他们说,害怕日军会转去进攻他们,所以也不敢派来太多的人,也不敢送来太多的弹药。 ”
袁世凯觉得自己都想在他的脸上亲两口了,忙道:“快去告诉聂大人,请他尽速安排好这些支援。 ”
亲兵忙往聂士诚所在的位置跑去,不多会儿就听到了聂士诚惊喜的声音,紧接着就见他三步并作两步的往城下跑去。 弹药和新来的三百名清兵很快就被安排了下去,清军的枪炮声再次变的密集起来,日军似乎也发现了异常,停火了十来分钟,但是很快,他们又再一次的进攻了。
第223章 镰刀和斧头
天已经大亮了,但是日军的攻击仍然是那么的猛烈,有一处城墙已经被轰出了一个大缺口,再也没有石块或其他的东西填充进去了,有几个士兵用马车和一些木板遮挡住 ,他们则躲在后面,向冲锋的日军还击。
唐绍仪和马玉昆支援的弹药,已经所剩不多了,袁世凯心里已经是没有底儿了,王铁蛋所说的援军仍然未到,而他自己的脸色也已经越来越差了,虽然三人用狙击步枪,专捡着日军中有军衔的爆头,可是似乎并没有有效的阻止日军的攻势。
袁世凯心里不得不叹一句,若是大清的军队能有日军这么训练有素,那用的着他们在这儿苦撑?又是一声巨响,那个被轰出了一个缺口的地方,再次被炮弹击中,缺口变的更大了。
袁世凯远远地看到聂士诚正带着士兵往那个缺口赶去,他冲着王铁蛋三人道:“你们快去支援聂大人,他那儿的情况更紧急。 ”
王铁蛋忙带着李威和栓子,往不远处的城墙跑去,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地点,在那儿监测着日军的冲锋,不时的开枪,支援聂士诚等人的抵御。
清晨八时二十三分,清军的弹药已经不足了,枪声和炮声逐渐减弱,日军开始向着缺口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城墙的缺口处也已经集结了大量清兵,在聂士诚的带领下,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这时赵大河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见到袁世凯就大声道:“袁大人。 小的已经安排好了,咱们可以往城中退一退,在那儿,咱们还能抵挡一、两天。 ”
袁世凯苦笑着看了他一眼,指了指城下,道:“你看看,咱们还能挡的住一、两天吗?”
赵大河探出了半个脑袋。 往下面看了一眼,惊道:“小日本增兵了?”
“不是增兵了。 他们是打算跟咱们拼了。 ”袁世凯有些沉痛地道。
这时他的亲兵有些焦急道:“大人,不如您先退到城中去,小人去找聂大人,让他安排撤退的事,得先保住大部人马才行,您看看,那个缺口已经快要挡不住日本人了。 ”
袁世凯摇了摇头。 道:“如今退已经晚了,咱们一退,那个缺口必破,会有许多将士将无法退到城中。 ”
“大人,您的安危要紧啊。 ”那亲兵急切地道。
袁世凯摇了摇头,道:“这里第一个人的安危都要紧,你不要再说了,快些随我去找人支援聂大人。 ”
对于那道缺口地攻防。 双方都费尽了心血,日军的冲锋一次又一次地被阻挡在外,而清军在缺口处的守军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弹药已将用尽,袁世凯和聂世诚都有些绝望的对望了一眼。
就在两人打算要以死殉国的时候,战场的另一方。 传来了一声嘹亮的号声,紧跟着就是一阵阵的铁蹄之声,号声飘扬在平壤上空,清军从未听过地号声,可是,没来由的,所有的清军,都心神为之一振,每一个人似乎都忽然感觉到了一丝希望。
日军显然也听到了这号声和马蹄声,可是所有的日军。 脸上都是一种不解的神色。 他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在双方为这声号声困惑的时候。 王铁蛋忽然站到了高处,大声道:“兄弟们,撑住!咱们的援军来了!!”
跟着李威三人也喊了起来,所有的人因为这句话,兴奋了起来,都奋起反抗,显然日军当中有人是通汉语地,不一会儿,正在进攻的日军变的慌乱了起来,有些人变的更加疯狂了,有些人则萌生了退意。
几乎是瞬间,马蹄声变的更加密集,声音也更大了,日军中有人转身往后看去,果然,从中、日两军之间的战场上,斜插进了一支骑兵,打着一支鲜红地旗帜,直直的就往城墙的缺口处奔来。
一路斩杀,这是一种压倒性的屠杀,许多日本人,连头都来不及回,就已经身首异处了,日军听着身后的阵阵惨叫声,有些人的脸色变的苍白,跟着就有日军转身直往来袭的骑兵攻去,但是,很显然,这是螳臂挡车,他们很快就被砍翻在地了。
战斗结束之时,天色也早已大亮,本来躲在云层中的太阳,也探出了自己的脸孔,袁世凯和聂士诚,看着眼前这五百名精骑,心里一阵慨叹,清军里何时出了这么厉害地骑兵队伍,他们竟然是闻所未闻。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那面鲜红地旗帜是,还绣着交叉的镰刀和斧头,袁世凯和聂士诚看着这面奇怪地旗帜,这时王铁蛋笑道:“因为他们义勇军,大多数是以前义和团的拳民,而这些拳民又是以农民和一些匠人占了多数,格格便来信介绍了这样一面旗帜,并解释镰刀代表农民,而斧头就代表着那些匠人,”
两人了然的点了点头,这些旗帜虽然简单,却很明了,正好代表了这支军队的军人们的出身。 可是看着这些威风凛凛地农民和匠人,他们对于那个叫刘十九的人更加好奇了,是什么样的人能把这些泥腿子给训练成这样?
日军的残余早已经退到了他们自己的阵地,这支骑兵的首领正是孙国强,他向袁世凯和聂士诚行了一礼道:“宋大人和刘大人担心袁大人这里会有些艰难,所以派了下官,先行驰援,大军随后就到。 ”
袁世凯和聂士诚的脸上,紧绷着的神情都松了下来,可是聂士诚又问道:“宋大人他们什么时候能到?”
“预计应该是午后就能到达。 ”
聂士诚皱着眉头,看了眼缺口处正在忙碌的清军和朝鲜平民,道:“你也看到了,这个缺口,我和袁大人,还真不知道能撑多久,咱们的弹药也已经不足了。 ”
孙国强看着那个缺口,也是一脸担忧,最后道:“聂大人,现在只能想法再撑一撑了,宋大人和刘大人一路上已经是很尽力的在催促大军急行了。 ”
聂士诚很清楚,现在大家都只能继续硬撑了,不过幸好有这五百精骑,说不定日军看到这样一支军队,会有所顾虑,而暂放弃进攻,这样就能多撑些时候,说不定还能撑到大军赶到。
(今天陪两个哥哥去买车,太累了,回来的又晚,所以今天只更这么多了,明天一定补上。 )
第224章 与子同袍
中午十一时十分,忽然天色变的极为阴沉,紧跟着下起了磅礴大雨,现在已经是十月了,而早上的时候,太阳很还很欢快的挂在空中,却在转瞬间就隐到了云层深处。
雨势越来越大,清军都面显喜色,如果继续这样的大雨,那么日军很可能将停止进攻,会等到雨停后再朝廷攻击了,那个缺口已经用拆下的房梁和砖块给补了上来,虽然简陋,但是应该能阻挡一些时间了。
清军开始做着清理工作工作,而那些自发赶来的朝鲜民众,则继续加固着那个城墙的缺口。 孙国强带着人马过来时,也带来了大量弹药,但是因为要轻装简从,所以对于目前极缺弹药的清军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李威几人开始到处查看,希望能及时找到守备的漏洞,在日军发现前及时补上,孙国强则开始安排着五百名义勇军,对各处的防御工事进行完善与加固。
雨下的很大,日军几次试图发动攻击,最终没打几分钟,便因为大雨,而不得不停止。
这一天是相当难熬的,雨势越来越大,清军和朝鲜民众好容易修好的工事也被冲垮了好几处,情势极为凶险,双方似乎都在为这场雨发愁,不过日军担心的是雨势过大,不能发动进攻,而清军担忧的则是雨势这么大,援军是否能顺利抵达。
时间再一次变的难熬了起来,袁世凯和聂士诚、孙国强、王铁蛋在帐篷里。 看着地图发起呆来,孙国强没有料到这一场大雨,他地预想就是,到了午后,援军一到,里外夹攻,包日军一个大饺子。
袁世凯和聂士诚听孙国强述说了一遍宋庆的遭遇。 两人的心中满是愤怒,国难当头。 这些混蛋,竟然还搞这些事情出来,心里对刘十九又生出了一些敬意,他们很清楚 ,能下定这样的决心,杀鸡给猴看,若是这场仗胜了还罢。 若是输了,他的下场必然很惨,袁世凯忽然对刘十九生起了同病相怜之感。
他的遭遇可说跟自己差不多,不过他还真是厉害,一口气杀了好几个,这个漏子可比自己捅的大。 想到这儿,他期盼着见刘十九一面地心更加迫切了,只想着。 若是能见他一面,定要好好和他喝一杯。
已经到了入夜时分,可是援军还是没有到达,看来是被雨势给阻住了,袁世凯他们的猜想没有错,宋庆和刘十九正看着被雨水冲垮地桥。 一脸的焦急,却又无可奈何,想要涉水,只怕士兵在那样急的河流当中,只有死路一条。
如今只有希望这场雨能尽快结束,刘十九的心里更多的是担忧着在日本的那位格格,他已经听孙国强悄悄提过了,格格会和美国人联手,在今天袭击日本的京城。
东京?哼,这些小日本地野心还真大。 屁股点大的地方也敢叫东京。 就那鸟不拉屎的地儿,也敢取个名字叫九州、还有什么四国?真是人心不足。 蛇吞象。 如今他又担心日本的战事,又要为眼前的这个紧急情况发愁,他忽然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心不太够用。
大牛也跟着他一起来了,本来刘十九的意思,是让他留在长白山里的营地内,可是他却坚持来了,杀了那几个不肯出援地官,也是他出的主意,当时大牛只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必须杀,若不杀,朝鲜危矣,大清危矣!”
于是刘十九毫不犹豫的就动了手,他很清楚,若是格格在此,必然也会动手杀人的,只是他明白,自己这一做法,是把自己个儿给逼上了一条不归路,自己此去,只能胜,不能败了。
孙国强已经带着五百义勇军先行驰援了,可是谁也知道,如今在平壤的战场上,那五百名义勇军,不过是杯水车薪,平壤如今的情况听说已经是险到了极点,好几次都差点破城了。
宋庆看着外面湍急地河水,也是急的不行了,消息不通,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平壤如今到底情形如何,只知道已经很急切了,不过唯一让他觉得安心的是,日军似乎已经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在了和袁世凯对决的战场,若是左宝贵和马玉昆能在这个时候,一起支援袁世凯,那么他们必然还能多撑些时候,可是宋庆并不知道,左宝贵已经牺牲了,唐绍仪交不通军务,马玉昆则害怕,若是自己驰援,那么,万一兵败,他们连最后一道屏障都没有了。
显然这一场雨来的很不是时候,聂士诚和袁世凯只觉得自己的刑期再次增加,他们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几个神棍,来祈求停雨的冲动,孙国强虽然也极想安慰那两个面色再次变的苍白的人,可是他自己都觉得没底儿,自然也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
看着外面地茫茫夜色,他叹了一口气,道:“奶奶地,总有一天,老子要到东京去,好好玩玩这帮狗日的小日本。 ”
袁世凯稍愣了一下,也应和道:“不错,老子总有一天,要出了这口恶气,娘地。 ”
帐里的几人都同时露出了一脸赞同的表情,看来对于这场战争,所有的人都对于日本,可说是恨之入骨了。
李威和赵大河、栓子,在城墙上和一帮守城的士兵们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可同时也不时紧张的关注着日军的阵地,雨势已经渐渐弱了一些,不过视线还不是很好,他们都围在一处临时搭起来的简易雨棚里,避免弹药一被淋湿。
那些士兵们都好奇的看着他们手中的枪,赞叹着,其中有一个年轻一点的士兵,胆大的问道:“长官,你们手里的这个玩意儿真那么用?”
栓子笑嘻嘻地道:“这玩意儿,是挺好用的,练好了,一打一个准,那些人还不知道是被谁给打死的。 ”
“真的?”所有的人都惊奇着。
栓子得意地道:“那是当然,咱们用这个玩意儿,可干了不少事呢?”
李威轻斥了一声,道:“栓子。 ”
栓子听到李威叫自己,再看着他的脸色,马上闭了嘴,不敢再多说,他们的任务都是极为机密的,轻易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
赵大河忽然在这个时候问道:“你们可看到了义勇军手里的枪?”
那些人的注意力立马被吸引了过去,赵大河笑着道:“那个枪可厉害了,特别是冲锋的时候,又快又准。 ”
“那些枪可是洋人造出来的?”其中有一个士兵问道。
赵大河带着得意的神色,道:“一半一半,听说是美国人跟咱们大清的一个工程师一块研究出来的,所以美国人造出来的时候,都会分一半给咱们大清。 ”
“真的?这么说,咱们大清里面,也有能人?”
“那是当然,咱们大清的能人可多了,没听说吗?咱们那位格格在洋人里可都是说的起话的人。 ”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的说起了关于那位格格的事迹,有真的,也有假的,不过倒是大多数都是谣传的,李威和赵大河对望了一眼,摇头笑了笑,栓子则对二人做了个鬼脸,吐了吐舌头,李威做势要打,他才忙缩着脑袋,躲到了后面。
一群人正在闹哄哄的说着什么的时候,就听得远处有人唱起了歌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洪亮,所有的士兵都开始跟着一起唱了起来,每一个人都含着热泪,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唱着歌,心里的念也更加坚定,他们将要一起迎接未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结局,生或是死,这一刻,他们早已经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了,他们早已经可以互相交托自己的生命。
帐内的几人,听到歌声,都走到了帐外,雨已经停了,他们听着那雄壮的歌声,也被那种情绪给感染着,缓步走上了城头,看着那些坚守在城墙之上的清军将士们。
袁世凯忽然笑道:“呵呵,我们还担心什么?只要有他们在,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忧的?放心吧,我们一定都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
四人对视一笑,脸上的神色忽然变的轻松了起来,一切的困难似乎都已经迎刃而解了,再没有什么可以让四人烦心了,这些士兵都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已经是十月二日的凌晨四点三十分。
天空中一道火光划过,日军的攻击再次开始了,炮声隆隆,战斗又一次打响,可是清军将士们的脸上并没有凝重之色,反而都面着微笑,进行着还击,他们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他们也不再去想是否要节省弹药,而是一板一眼的还击着,不再去数自己身后的弹药箱里有几颗子弹,似乎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这种状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现显出来,很快的日军这边起了疑心,他们开始担忧起来,清军是否在城内,有了新的援军出来,还击时这么毫不吝啬自己的弹药。
第225章 天亮了
日军开始着急了,他们心里的火窜出来,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一幕,野津道贯觉得自己已经快要崩溃了,这种情况是他们从未预想到的,之前的战斗,清军简直就是不堪一击,可是如今他们这几千人,已经抵抗了他们大半个月了。
野津道贯看着不远处,那具无头的尸体,那是桂太郎的,他心里更是焦燥,桂太郎的死,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极为震憾的,军部已经发了电报来,要他们必须拿下平壤,并对平壤进行屠城,要向清军进行严厉的报复。
“报复?”野津道贯看着炮声隆隆的战场,他觉得已经有些灰心了,若是此次战役失败,那么他们几年来所做的准备,将全部付诸东流,而他将要面临的,会是残酷的审判。
摸了摸自己腰间的军刀,他暗下决定,若真是败了,他只有自栽了,想到这儿,他的脸上显出了紧毅之色,不管胜负,总之他打算要豁出去了,不如跟着清军决一死战了。
他咒骂着,咒骂着那个刺杀桂太郎的混蛋,咒骂着那个毁掉他们一半军火的无耻之徒,他咒骂着一切导致他们此次失败的原因,然后下令,把所有剩余的炮弹全部发射到昨天曾经被攻破的城墙。
平壤城终于被攻破了,日军变的极为兴奋,可是当他们进城后,他们才发现,自己踏进了地狱。
显然,不管哪一种战争方式。 对于以前的清军来说,都是致命地,可是现在,日军明白,近身战,是他们自己的夺命符,那些以前在他们眼里都是懦夫的中国人。 拼了命的跟他们战成了一团,哪怕是自己死了。 他们也必然能拉上一个日军跟自己同归于尽。
昨天那五百个穿着新式军装的人,更是勇猛,日军几乎已经到了不敢靠近他们的地步,可是现实是极残酷的,你不靠近他们,不代表他们不会靠近你,他们极为迅速地向日军靠拢。 然且给他们致命的一击,几乎和他们沾上地日本士兵,没有几个能活下来的。
日军已经意识到,他们做了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这些后来的新军,不仅单兵作战厉害,就是配合,也是天衣无缝的。 野津道贯听着回报,只觉得一阵热血上涌,提上了自己的军刀,大吼道“叫所有的人都攻进城内,军部有令,占领平壤后。 大家可尽情享用胜利地成果!”
这句话很显然,极具煽动性,留守阵地的日军,都兴奋的欢呼了起来,骑马的骑马,跑步的跑步,往着那一片两军战成一团的城墙跑去。
袁世凯在砍翻了第N个日军之后,抬了下头,有些吃惊地看着从城外不停涌进来的日军,他和聂士诚在一起并肩战斗着。 而很意外的是。 孙国强、王铁蛋,还有李威他们三个。 一直在他们周围战斗着,似乎是在保护他们,可是却又不时地配合着他们的攻击,几个人合作之下,袁世凯和聂士诚的身上倒也满是鲜血,可基本上都是日本士兵的。
野津道贯带着人冲进来之后,就发现了这里,那几个人都应该是清军的首领,他奋力的往着那几个人地方向厮杀着,可是却总是被人给挡在了外面。
袁世凯几人很快就发现,日军似乎已经是倾巢而出了,他们是打算要在此决一死战了,几人互望一眼,眼神中都流露出悲壮之色,但是很快就被一种无畏的坚毅所代替。
太阳已经露出了脸,天色已经开始发亮了,一些被厮杀声惊醒的朝鲜人,也拿起了自己的武器,加入了战斗,鲜血染红了这一片城墙,你无法去分清楚,哪一些是日本人,哪一些是中国人,哪一些又是朝鲜人的。
每一个参加战斗的人,都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情,野津道贯讶异于这些清军的顽强,他无法相信,这些中国人太不一样了,他们根本就是不怕死,就和自己的士兵一样,视死如归,他已经觉得有些艰难了,自己带来这一万多人,就算最后能取得胜利,可是也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野津道贯狠狠地捅死了一个朝鲜人,又狂叫着向一名身着新式军服地义勇军士兵冲了过去,一刀将他挥翻在地,他发出了一声狞笑,继续向前冲着,他要冲到那几个清军首领那儿去,他要亲自会一会那个将自己抵挡在外那么久地人。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所有的人都听到了,是从城内地方向传来的,可是哪一方也顾不了是谁的援军了,仍然陷入一片胶着的混当中,渐渐地,越来越近了,跟着袁世凯听到了一个让他狂喜的声音。
“袁大人在哪里?马玉昆带人来支援你了。 ”
“慰亭兄,慰亭兄!唐某来迟了!”
唐绍仪和马玉昆终于也豁出去了,当他们得到日军倾巢而出的消息时,他们如热锅上的蚂蚁,终于决定,也带上了所有的兵马前来驰援,但是仍然不敢太过大意,两人都安排着,万一要是这边败了,仍可退回来坚守,便同时带着人马,奔着平壤的西南方向而来,半路上两人就碰到了一块,没有多余的言语,相视一笑,一同纵马前来。
唐绍仪和马玉昆的到来,给所有的清军都打了一剂强心针,清军将士越来越猛,就这么几千人马,竟然和日军杀了个难分难解,野津道贯已经抓狂到不行了,他无法想像,这些被军部称为废物的清军,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强悍了?他挥着军刀的手已经越来越艰难了,每举一下,犹如千斤,但是他知道,他不能泄气,他必须坚持下去,援军又如何?也不过是几千人罢了,大日本帝国的军人是绝对不会失败的。
一次又一次,野津道贯的亲兵非常忠心的护卫在他的旁边,看着自己的亲兵混身是血,野津道贯含着热泪,吼道:“三浦桑,再坚持一下,拿下平壤,我会让你风风光光的回到北海道,取明子过门!”
那名亲兵冲他笑了笑,继续抵御向自己袭来的清兵,他知道,这些清兵已经发现了野津道贯的身份,他必须要保护大人的安危,也必须要帮助大人取得这场胜利,更何况,明子还等着自己这次回去时,能娶她过门呢。
但是三浦很快就知道,他永远也不可能娶明子过门了,一名新军一刀挥了过来,直接砍中了他的面门,他连呼痛的机会都没有,就倒下去了,野津道贯疯狂的喊着他的名字扑了过去,但是很快就被几名新军围住了。
野津道贯的善战早被新军们发现了,只是刚才苦于日军太多,他们一直无法接近,终于在刚才,被他们逮到了这个机会,看着被他们围在中间,正在发狂的野津道贯,所有的人,心里都泛起了阵阵寒意,他们知道,这是遇到劲敌了。
几人都凝神看着野津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他的眼神也不敢放过,他们知道,若稍有错失,自己就会丧命,他们就这样与野津对峙着,似乎已经听不到那些震天的喊杀声了。
袁世凯终于和唐绍仪汇合了,那一刻,他竟然掉下泪来,看着唐绍仪,他几乎有些哽不成声,最后道:“兄弟,若咱们能活下来,袁某定会和你好好喝一杯。 ”
马玉昆在旁笑道:“怎么,袁大人就不想和马某喝一杯?”
几人无视于战场的厮杀,大笑了起来,袁世凯笑着拍了拍孙国强的肩膀,道:“唐大人不会功夫,更不要说杀敌了,能到这儿来,已经是个奇迹了,你们多护着他一点,不要让他有了什么散失,他的女儿可是在格格身边极得宠的。 ”
袁世凯多加这一句,其实是希望在最后一刻,孙国强几人,能看在那位格格的份上,救唐绍仪出去,唐绍仪是个文人,却悍不畏死的带着人马,来支援自己,这份情,他不知道今生还能不能还上,不过无论如何,也希望能借孙国强几人的力量,来保全他的性命,于是在最后搬出了那位大清第一公主。
他心里很清楚的意识到,孙国强几人,还有那个义勇军,背后的人,只怕不是那位孚亲王,孚亲王回国才多久,怎么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调教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来,只怕是跟那位格格是脱不了关系了,如今只希望他们听到唐绍仪的女儿是格格身边的人,会对唐绍仪多加照顾了。
谁知道孙国强笑了笑道:“袁大人放心,唐大人和唐姑娘的事儿,咱们早就知道了,您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