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亲王-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孙国强在和陈青云商量了许久之后,便决定,我们二人在香港见面,到兴中会的发祥地去。台湾实行军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兴中会一些想要在台湾破坏我与陈青云见面的人给困在那里。

再加上我住进了刘永福的府邸,就算是有人想要来探查,也必然会碰一鼻子的灰走,因为我的入住,本就戒备森严的巡抚衙门变的更的固若金汤。于是所有的人以为我在北京时,我却在台湾,可是所有的人都以为我在台湾时,我却已经离开了。

一路之上,有关兴中会的资料,一摞一摞的送到我的手中,我一页一页的仔细看着,心里一片凄凉,我的顾虑是极正确的,兴中会在我们的纵容之下,已经影响了两广及福建全省,而在香港,兴中会的活动极为频繁,最让意外的是,李鸿章已经与兴中会交手数次,可是他却只是在给光绪的奏章中,轻轻地一笔带过而已。

我这才意识到,这应该是李鸿章故意姑息出来的,我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可是很显然,他是希望这个兴中会能对付我们孚亲王府,不过让他自己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兴中会壮大的速度,让他连神都回不过来了。

当李鸿章警觉到兴中会已经泛滥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已经晚了,他不得不采取当年慈禧最爱用的手段,实行高压,并时时派出自己手下中的精锐,潜到香港进行暗杀活动,可是他所做的,事得其反,兴中会在香港更加的繁荣昌盛了起来。

我和孙国强看着瞠目结舌,我看着孙国强时,只恨不得立马扑上去掐死他,他一路之上,一直都很羞愧,后来的许多年,他一直把这一段日子的经历,视为毕生之耻。

他以前犯错,常会嘻皮笑脸的跟我忽悠,以期待我能轻罚,可是这一次,他一声未吭,只是比以前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以及身边的手下,并给京城的护龙山庄回了一封通告,凡是所有在训学员,每天的课程全部加一倍,而已经毕业,但目前未出任务的,全部回去再训,由李威监管。

我并未阻止,而事实证明,这次兴中会的事情,就是给他们敲响了警钟,这应该也是他们从未有过的耻辱,从他们建立之初,到现在,还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而据传回的消息,载沛已经在一个一个的清洗着他们,要查出谁走漏了我去了台湾的消息,同时还要应付光绪的责问,为什么我去了台湾,他们一点也不知道。

载沛如今不停的向皇亲们抱怨,我这个做妹妹的一点也不体谅他这个当哥哥的,在这种时候,还要偷偷跑出去玩,还把责任推给了载沣,说是载沣在出发前,频繁的来府里,撺※?着我混在他的军中,悄悄去台湾游玩,还闯下这么大的祸,差点丢了自己的小命。

光绪有心要发作,谁知道第二天就传来了载沛全家遇刺,侧福晋为了救王爷,扑出去挡了一箭身亡,光绪的怒火被硬生生地给压住了,他也清楚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一次,孚亲王兄妹遇刺,没有那么简单,出手的人,看起来好像是中国人,还是一个什么兴中会给闹出来的,可是他也极为清醒地看到了,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着日本人的身影,于是他的关注目标很快就转移了。

在载沛风光大葬了自己的侧福晋后,光绪便把载沛给召时宫了,询问他们遇刺的经过,听着载沛的叙述,他也暗中倒吸了好几口凉气,若不是正好有丰台大营的从山下经过,得了求救讯号,只怕载沛一家就没命了。

载沛死了,他不会有多伤心,可是他明白,载沛若是倒了,那朝堂之上,必然会乱成一锅粥,这个时候,他没有高看自己,他明白,若是当日真出了事儿,他是绝对没有办法应付的,只怕还得把慈禧给请出来。

可是如今这两兄妹分别在两地同时遇刺,特别是秀儿那边,竟然还牵扯到了如此大的伤亡,那么多的刺客,潜入了台湾,却没有人知道,在闹出了血案之后那么久,才被人给翻了出来。

他极是吃惊,这件事不是官方最先知道,反而是那些什么兴中会的反贼最先知道,这让他极是不满,他看到载沛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这些反贼的消息,比我们朝廷快了那么多?”

载沛有些无奈地道:“皇上,这次的事情还真是不能怪任何人,因为当初他们创立之初,其实是支持皇上亲政的,所以我和秀儿便疏忽了,并没有在意他们,反而还希望他们能在民间造势,好让皇上亲政顺利,谁知道那个孙文,他给李中堂和康大人上了万言书,被拒之后,竟然就变了性子,才会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哦?他有向李中堂和康大人上书?”

“的确如此。”

“哼,就因为朝廷不重用,他们就要背叛自己的国家吗?”光绪沉声道。

载沛却不说话,对于兴中会,他的确不好发言,这时光绪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我记得当初康大人似乎提过,陈大人曾经在自己的府里和一帮学生结的一个社,也叫兴中会?”

载沛的脸色变的难看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对于这个兴中会,他也略有耳闻,可是在妹妹出国之后,慈禧又有意无意的进行了压制,所以兴中会在秀儿走后的第二年,便已经名存实亡了。

可是如今光绪问他,他自然不能回避,只得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一一道明,最后道:“此兴中会,非彼兴中会,而兴中会成立之初,秀儿并没有参加,一直到兴中会结束,她都不曾入会。”

光绪将信将疑的看了他一眼,最后道:“秀儿的伤势可严重?”

“并无大碍,只是目前,刺客似乎还未剿清,台湾境内还有好些个日本人的奸细,他们打算留在那里一段时间,把那儿的奸细给清洗一次,希望能让台湾尽快回复安定,最重要的,是不希望日本跟天地会的人勾结在一起,所以她不能随便离开。”载沛答道。

光绪想到前些天才回来的谭嗣同,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她的确不能随便离开,那里还有个天地会,你去给她发封电报,叫她见机行事吧,还有,要她好好养伤。”

(对不起各位大大了,出了趟远门,所以停了几天,抱歉,抱歉。)

第459章 驱逐

载沛连忙应了,光绪又道:“若是实在不行,干脆便把天地会给剿了吧,留着,根本就是心腹大患。”

载沛吃惊地看着光绪,失神了一会儿,才道:“皇上,现在还不是时机,台湾和日本一战才结束没多久,天地会在此战中立下了大功,皇上,臣担心……”

载沛没有说下去,光绪却知道他想说什么,心里一阵冷笑,暗道:“你不就是想说朕出而反尔吗?不就是想说朕诛杀有功之人吗?”可是他的面上却未露出声色来,道:“是,你所虑极是,是朕疏忽了。”

载沛连忙道了几声不敢,却也清楚,今天是又得罪这位皇上了,可是他却也无可奈何,又道:“如今还请皇上向日本使馆发出诏书,指责他们在台湾的暴行才是正理。”

“这些日本人,根本就是狼,咱们发再多的外交照会都没用,不如想个法子,让咱们能一劳永逸才是。如今正值我大清重新振作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或钱去跟他们折腾了。”光绪很是无奈地道。

载沛也摇了摇头,道:“皇上,要。不等二位皇叔来了,一起商量商量,看应该如何应对,要不南边的那些个**党,又得找话说了。”

“唉,二位皇叔如今的年纪也大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醇亲王更是,三天两头儿的生病,朕想着,不若等载沣回来了之后,便让他进军机处吧。”光绪试探的问着。

载沛笑了笑,道:“皇上说的是,正。该让五弟出来好好做事了,他如今日渐长大,行事作派也都有些稳重了,看着倒不像是七皇叔的作风,倒像是六皇叔的作派,凡事也都能办的妥妥贴贴了。”

“既然你也这样说了,那就这么定了吧,等他回来,就。让他代醇亲王进军机处吧。”

“是,皇上。”

“现在还是得想想,这日本人要怎么对付?要不,朕有。个想法。”

“皇上尽管吩咐臣就是了。”

“不如把那些日本人都驱逐出境吧,凡我大清疆。土之内,不得再有日本人。”光绪定定地看着载沛道。

载沛有些吃惊。的看着光绪,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了,愣了好半晌,才道:“皇上,此法只怕是不妥。”

“为何不妥?”

“若是驱逐日本人,可是在日本国土内,还有我们的大使馆,而且日本境内,还有许多华侨,若是我们驱逐了日本人,并禁止他们再在大清疆土之内派驻大使,咱们大清的人,在日本境内,也会同样受到驱逐。”载沛解释道。

“哼,那正好,就召回我们派驻日本的官员吧,把大清境内的倭人,都给朕赶出去,朕再也不想见到他们。”光绪气愤的道。

“还请皇上三思,臣以为,此举只所是有些不妥。”载沛还想要继续劝阻。

“不用多说了,那个兴中会不也正是因为跟日本人勾结,才会迅速壮大的吗?依朕的意思,便把那些日本人都赶出去,看看日本人还会不会收留他们,若是收留了他们,便将他们以叛国论处!”

“皇上,兴中会的问题不大,如今最大的问题是,驱逐了倭人之后,那些洋人必然会有人出来趁机说话,说不定他们会支持倭人跟我们大清对抗,到时只怕是……”载沛顿住了自己的话,不再继续说下去。

光绪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道:“明**和六叔一起进宫,再商议一下,界时再召谭大人一起来便是,再细细斟酌一下,看看应该如何处理,今儿个就说到这儿吧,再说下去,我们君臣只怕又得吵起来。”

“臣不敢,臣万死。”载沛跪了下来。

光绪看了眼跪在地下的载沛,挤出了三个字:“跪安吧。”

看着载沛出去了,光绪的眼神中燃起了一簇火苗,他狠狠地放下手中的茶碗,啪的一声,落在书案上,茶碗没有放稳,向旁边一歪,整碗的茶撒了出来,满桌的茶水,福贵忙叫了人进来收拾 ,光绪却毫不在意的起身走了。

光绪走在御花园里,如今已经是*光大放,满园的花儿都开的极是妖娆,可是光绪却连看也不看一眼,只是低着头,往前急走,福贵带着两个小太监跟在后面,却不敢上前打扰,只敢这样远远的跟着,打醒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生怕有一些散失。

忽然光绪脚下绊住了什么,往前扑了几步,幸好他反应极是灵敏,勉力稳住了自己的身形,福贵和两个小太监早惊的往前急跑,到了跟前儿扶住他,忙问道:“皇上,可有伤着身子?”

光绪一把推开他,斥道:“什么东西,碍手碍脚的?”

“启禀皇上,是拴热气球的铁环。”一个小太监急急的跪下回禀着。

光绪愣了一下,目光扫处,在空地俨然按四个角,在地下钉了四个铁环,正是当年秀儿放了热气球之后,慈禧为了安全的必要,叫人在地上装的四个铁环,方便自己玩乐,可是后来渐渐地玩腻了,那热气球也不知道被人给收到哪里去了。

光绪看着那四个铁环,又看了看天空,一望无云,阳光明媚,心里有些意动,看了眼四周,却没有看到热气球的影子,问道:“福贵,气球呢?”

“回皇上,早收了起来,因这几年一直也没人坐,前几年玉主子有时候天儿好,也会来坐坐,可是自前年开始,玉主子也不坐了,所以奴才便叫人给收了起来,避免放在这儿挡着路了。”

光绪看了眼四周,又道:“去拿出来,朕想上去看看。”

福贵愣了一下,半信半疑地道:“皇上……”

“叫你去就去!”光绪斥道。

福贵忙冲两个小太监道:“还杵在那儿作什么?还不快去?!”

两个小太监匆匆去了,光绪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想起了第一次和秀儿坐热气球的情景,曾几何时,他和秀儿已经变的形同陌路了,她悄悄儿地去了台湾,也没有告诉自己一声,什么贪玩?他们兄妹俩这是在拿他当傻子玩呢。

光绪想到这,又重重地冷哼了一声,福贵的身子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却又马上又恢复了常态,光绪没有注意到福贵的神色变化,可是心里忽然觉得很委屈,又极是失望。

他曾经有过许多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重振大清的国威,可是为什么自己从小到大,却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利的?他想亲政,可是太后却一直把持着朝政,不容许他插手。

他不想要娶叶赫那拉氏,可是太后却非要他娶了自己的这个表妹,他想要多宠一些珍妃,可是却不只太后不待见她,就是秀儿也极是不喜欢她,姑嫂二人还搞的要生死相见。

如今珍妃还在冷宫里,自己都不得一见,刚想去吧,皇后的人便会马上出现,不停的在他跟前说着什么规矩规矩,他偷偷去了两回,谁知道珍妃身边跟着的人便少了两个,他却又发作不得。

他好不容易能亲政了,可以开始变法维新了,可是最后,却弄的康有为和志锐兄弟一起下了大狱,好容易放了出来,自己却不得不下了一道圣旨,三个人永不叙用。

康有为现在仍住在京城,可是身子骨儿却极差,三天一大病,两天一小病,每日里都躺在床上,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了,自己有心想要帮他,可是却无从帮起,只能多叮嘱黄医生常去看看,也不能够时时去顾着他,可是孚亲王倒好,倒是对是康有为极是上心,一应的医药费用,极一切用度,全被他包干了,可是光绪却并不感激他,反而觉得难受,他实在是不希望现在照顾康有为的是载沛兄妹俩,可是自己却又无可奈何。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就像火烧一样,又想着这一次秀儿的偷跑,心里更是一阵苦闷,忽然有些喘不过气来,一阵急咳,福贵吓的忙上前去侍候,光绪仍然是一把就推开了他,道:“叫些人来,今儿个朕就在这园子里好好呆会儿,催他们快些,拿个东西,也这么慢!”

福贵忙叫过在不远处站着的侍卫,吩咐了下去,不多会儿,便有人在园子摆好了桌椅茶点,两个小太监也正好带着几个人,抬着热气球回来了,一干人等,有条不紊的把热气弄好。

光绪喝了两口茶,便叫人扶着,进了篮筐内,福贵正要跟上来,光绪黑着脸道:“你不用上来了,朕想一个人清静一会儿。”

福贵一愣,急道:“皇上,万万不可。”

“够了,一边侍候着,我叫你拉我下来的时候,你再拉。”说完光绪便命人放了缆绳,气球缓缓地升到空中,福贵看着远去的气球,心里一阵苦笑,暗自叹道:“孚亲王啊,你倒是轻松,惹完了事儿,你是走了,却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我们这帮子奴才。”

光绪在气球上,看着福贵跟一众太监、侍卫们的身影越来越小,心里似乎松了一口气,稳住自己的身子,这才仔细看着宫墙外的世界,极目 望去,几乎整个京城已经尽在眼底 了。

忽然他的耳边又想起了那句话:“大哥哥,睁眼呗,快看看这个将会被您统治的地方,看看您的京城。”

“朕的京城?”光绪看着脚下的紫禁城,却苦笑道:“这哪里还是朕的京城?这里从来就没有一刻,是朕的京城!”

以前自己不能亲政,这个京城是太后的,如今太后不管事儿了,可是,这个京城,仍然不是自己的,是载沛他们兄妹的,哼,秀妹妹啊,你当初说的可真是好听,你会永远站在朕的这一边,可是如今呢?

那些洋人可恨,倭人可恨,你们兄妹更可恨,朕是一国之君,可是却什么主也做不了,连自己最心爱的人也不能救出来,他太可怜了,不错,自己真的是太可怜了。

这次日本人在台湾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兄妹一开始竟然还想捂着,不让自己知道,秀儿到底去台湾是为了什么?她一去,谭嗣同就被迫回了京,对天地会的招安也就不了了之了,而日本人之所以能如入无人之境,也查出是天地会的人给放进去的,这简直就是挑衅。

可是他们兄妹却不知道给谭嗣同灌了什么迷汤,谭嗣同回京后,竟然劝他暂时不要理会台湾和天地会的事情,他们想要干什么?想要像当初对付义和团那样,把天地会也收归到他们兄妹的旗下吗?

兴中会?!哼,什么此兴中会非彼兴中会,朕就不信,这个兴中会会跟你们兄妹没有一点关系,狼子野心啊,他们想要干什么?想要他的皇位吗?皇位?光绪自己都吃了一惊。

是啊,自己怎么就忘了,前些日子,他们还一起讨论过,要谁进宫伴驾,是要载沣,还是要载沛的儿子溥轩?他的心里一紧,又想到了远在海对岸的那个满洲皇帝,恨的有些儿牙痒痒。

狠狠地击打了一下篮筐的边缘,气球晃动了一下,他的身子也跟着晃了晃,他听到下面一片惊呼声,他气的冲着下面道:“闭嘴!”可是风却太大了,福贵他们根本就听不到,不过看到气球也只是微微晃动了几下,便没有动静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大阿哥,难道朕真的只有让溥轩来做这个大阿哥,他们才会消停吗?为什么?为什么朕就不能有自己的子嗣!”想到这儿光绪忽然一阵绝望,两年前太医一脸慌恐地告诉他自己不可能会有子嗣时,自己也是这样绝望。

他蹲了下去,慢慢地坐了下来,有些丧气,又有些不甘,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然慢慢地站了起来,再一次把目光投向远处,他看着京城,忽然觉得胸中涌起了一股热血,喉头一甜,他拿出自己的丝绢,捂着嘴,咳了一声,打开时,却看到雪白的丝巾中,一小团腥红的血块吐了出来。

光绪闭上眼睛,感觉到风似乎也越来越大了,吹过他的面颊时,刀刮一样的痛,他想睁开眼,可是风却直直地灌进了他的眼眶,他流下了两行泪水,光绪任由泪水滑落,然后开始哭 了起来,似乎这么多年的委屈,在这一刻,他都想要全部给哭了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有些累了,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哼,你们不想朕有好日子过,想要朕万事不管,什么都让你们做主,朕却偏 偏 要做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让你们知道,朕,爱新觉罗…载湉,绝对不是个懦弱无能的君主!”

他用丝绢擦干净自己的泪痕,又收好了丝绢,轻轻地摇了摇缆绳上的铃铛,没多会儿,他就感觉到自己正在慢慢的向地面接近,很快的,气球回到了地面,福贵忙上前扶着他,下了气球。

光绪刚一站定,就对福贵道:“去,马上召三位亲王,还有谭大人进宫,朕有事情要吩咐他们。”福贵匆匆地去了,光绪也径直回了书房,一进门,就摒退了所有的人。

载沛躬着身子退了出来,一出宫便直奔恭亲王府,恭亲王见到载沛一脸凝重,知道定是出了大事儿,带着载沛进了自己的书房,所有的下人们都退了出去,恭亲王才问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

“六叔,皇上想要把大清国土之内的倭人,都驱逐出境。”载沛急急地道。

恭亲王一怔,问道:“皇上什么时候下的决定?”

“皇上暂时还没有决定,只是提了出来,说是明日再让二位皇叔及谭大人一起进宫商议。”载沛回道。

“也就是皇上也还没有下定决心?”

“是,可是六叔,皇上似乎心意已决。”

“什么?!这可不是小事儿,不是说驱逐就能驱逐的了的,洋人必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就这么退出去,他们不会希望我们大清有安稳日子过,只怕是一个不好,又要打仗了。”

恭亲王说完,有些泄气,坐到了椅子上,把整个身体都靠了进去,他知道自己已经老了,实在是没有太多的精神,再去应付这么事情了,看着一脸焦急的载沛,他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放手了,皇上跟载沛都是自己的侄子,两个人明争暗斗了这么久,他不是不知道,他大多数时候,都选择了站到载沛的一方,可是现在他觉得很累,这两个侄子,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醇亲王之所以会一直缠绵病塌,也跟他们堂兄弟的争斗有关。

很郑重的想了好一会儿,他终于道:“这件事儿,的确得从长计意,既然你也说了,皇上的心意已决,咱们还是想想法子,怎么来进行,是不是要先把咱们在日本人的人都给撤回来,然后再赶人?”

载沛吃了一惊,看着恭亲王道:“六叔,难道您认为皇上这个决定是对的?”

恭亲王缓缓地摇了摇头,道:“你六叔也不知道皇上是对还是错,只是……”

恭亲王刚想说什么,忽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二位王爷,皇上请二位王爷即刻进宫。”

第460章 光绪的决定

恭亲王和载沛吃惊的互望了一眼,可是也不敢稍有怠慢,跟着来传召的公公便一起又进了紫禁城,一路之上,叔侄二人都极有默契的沉默着,但是二人的心里却极是明白,皇上只怕是要下定决心,把日本人都赶出去了。

载沛的心里,很是着急,他不明白,光绪为什么这么着急,如今光绪的年纪也不小了,可是做事却总还是毛毛燥燥的,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还保持着少不更事的心态。

恭亲王坐在马车上,也是一片忧虑,他老了,已经快不行了,七弟也一样,这次的病势也越来越重了,而每生一次病,全愈的时间也拖的越来越长了,他们两个人都老了,如今应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他掀起车帘,往后看了一眼,后面的那辆车上,坐着的,是他的侄子,载沛的才华,他一直都是极为欣赏的,只是……他心里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又看了眼紫禁城的方向,“皇上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担起我们大清的这副担子?”

载沛自然不知道恭亲王在前面那辆车里所想的事情,他现在心心念念地,就是希望光绪不要又意气用事,否则,他们又会手忙脚乱的折腾了,这一次,一个不好,还有可能再次引起中、日之间的战争了。

二人一起进了上书房,看着。坐在上面的光绪,都忙行了君臣之礼,光绪也不跟他们啰嗦,待二人坐定后,便道:“朕已经决定了,要把在倭国的中国官员尽数撤回,同时,把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日本官员、商人,及他们的侨民,全部驱出国境!”

恭亲王的身形晃了一晃,可是他。却发一句话,而载沛看着光绪,只觉得一阵气结,可是看向恭亲王时,却发现这位六叔,坐的稳稳当当的,面上的神色也未变,他只得按捺下心头的焦虑,学着恭亲王,沉默了下来。

光绪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自。己满以为二位亲王会极力反驳,谁曾想,二人竟然毫无反应,载沛的神色也只是稍稍变了一变,可是却立即恢复正常了,难道他们也觉得应该如此吗?

过了好一会儿,光绪见二人始终不说话,终于忍不。住问道:“二位王爷,可有何高见?”

载沛看了眼恭亲王,却见他正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稳如泰山,自己要不要说?他犹豫了,他知道这个时候,光绪的这个决定是极不理智的,可是私心里,他却又并不想阻止这件事,毕竟这么些年来,对于日本的问题,他和秀儿已经是心力憔悴了,实在是极想撒手不管的。

光绪有些气闷,自己都这样问了,可是两个亲王。却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在意这件事了,而最让他意外的,便是载沛,几个小时前,他还有些不支持,可是现在却干脆,什么意见也不说了。

光绪正要发火。的时候,恭亲王忽然道:“皇上既然已经决定了,奴才等自当尊从,只是,这事还需要做些万全的准备,先要发出外交照会,通知日本人,我们将撤回在他们国境内的所有大清的官员,再同时勒令他们在我大清境内的官民尽速撤离大清。”

“这个朕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恭亲王,你可有什么妥善之策?”

“回皇上,奴才没有什么妥善之策,只是还得请台湾的刘将军,还有北洋水师的刘将军要做好准备,应付有可能会引发的战争。”恭亲王极是镇定的回道。

光绪长舒了一口气,道:“难道就一定会发生战争吗?”

“奴才不知,只是得以防万一,还要通知各国,请他们最好不要干涉大清和倭国之间的闲事。”恭亲王回道。

光绪没有发现,可是载沛却已经发现了恭亲王的变化,这几句说出来,对于皇上,是极尊敬的,可是却在无形中,似乎正在刻意的保持着和皇上的距离,以前的恭亲王绝不会如此,他一直认为,自己是爱新觉罗氏的长辈,所以,以前就算是要敬皇上,可是仍不时的会流露出对于皇上的关爱,可是今天……

恭亲王的刻意疏离,让载沛感到了一丝寒意,难道……难道六叔想在这件事情上,置身事外?载沛吃惊的看了一眼恭亲王,后者却露出了一些些地为难之色看着他。

载沛不明白,又看了眼光绪,他终于皱着眉头,定定地道:“皇上,既然已经决定了,那明日,奴才便和恭亲王一起,跟军机处的各位大臣一起商议一下,应该如何进行,奴才一定尽心为皇上解忧。”

光绪看了眼下面的两个人,犹豫了一下,站了起来,道:“你们看着办吧,都跪安吧,朕也要去歇息了。”说完,光绪头也不回的就离了书房。

玉儿正在无聊的逗弄着前些日子才送进宫来的一只小哈趴狗儿,纯白色的小狗正在地上不停的追逐着她扔在地上的一个小毛绒球,还不时的发欢快的呜呜声,玉儿笑嘻嘻地看着,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已经走进了院子的光绪。

忽然一支手紧紧的搂住了她的腰,她吃了一惊,一回身,却是光绪,松了一口气,有些慌乱,想要挣脱光绪的怀抱,却是徒劳,只得在他的怀里道:“臣妾请万岁爷金安。”

“行了,没那么规矩,这小狗儿倒是挺喜人的,朕记得以前太后有一只,可是后来好像死了。”光绪有些忧伤地道。

其实慈禧那只小狗,是在慈禧进了瀛台之后死的,慈禧被光绪请了进去,那只小狗儿便失了踪影,几天后,才被人发现,已经被人打死了,扔在紫禁城一个极为偏僻的宫殿角落里。

当时光绪得知后,吃了一惊,他知道,定是有人心里怨恨慈禧才做出来的,可是是谁干的,他并不想去探究,只是有些怜惜那只无辜的小狗。

玉儿见光绪的神色有些不对,可是却又不好问出口,只是轻轻地道:“皇上有些日子没来了,臣妾看着皇上又清减了,可是国事太过操劳了?”

“没有,只是今儿个朕做了个决定,明天开始,只怕是又得忙上一阵子了。”光绪淡淡地道,拉着玉儿,一起坐在了院里的桌子旁,早有人奉了茶上来。

“哦?皇上做了什么决定?”

“朕决定把在我大清境内的倭人都驱逐出境。”

玉儿吃了一惊,端着茶碗的手微微晃了一下,光绪看了她一眼,道:“爱妃可是有什么请要说?”

“皇上,臣妾没什么要说的,皇上的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